专题一: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高考复习】化学高考生活中常见有机物专题练习(带答案)

【高考复习】化学高考生活中常见有机物专题练习(带答案)许多与人类生活有密切相关的物质,如石油、天然气、棉花、染料、化纤、塑料、有机玻璃、天然和合成药物等,均与有机化合物有着密切联系,下面是化学高考生活中常见有机物专题练习,请考生练习。
1.以下关于乙醇和乙酸的陈述是错误的()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b、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都含有羟基,它们是同分异构体【答案】d2.糖、油和蛋白质是动植物食品中的基本营养素。
下面的陈述是正确的()a.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b、油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c.牛油、大豆油的主要成分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糖、油和蛋白质必须水解【答案】c3.右图显示了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
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备的特性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 D.将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答案】b4.以下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变化及其在人类生活活动中的作用的描述不正确()a.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纤维素、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蛋白质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答案】b【分析】人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消化酶,因此无法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因此B 错误。
5.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叙述正确的是()① 吃馒头咀嚼后有甜味,属于水解反应②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属于水解反应③ 酒精与所有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④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⑤ 油和油脂都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色⑥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⑦ 所有分子组成符合CN(H2O)m的化合物都属于糖a.①③④b.①④⑥C④⑤⑥D①④⑦【答案】b[分析]① 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具有甜味;④ 例如,脂肪酸[HC5H]和丙三醇[HC5H]可以被视为脂肪酸[HC5H]的酯化反应。
专题1:物质的简单分类【备考2020】高考一轮复习(解析版)

专题1:物质的简单分类一、单选题1.《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每百引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甚获利也”。
这里的“石碱”是指()A.KOHB.KAl(SO4)2C.KHCO3D.K2CO32.胶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
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矿泉水B.稀鸡蛋清水溶液C.生理盐水D.葡萄糖溶液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4.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氯化钠B.蔗糖C.氯气D.铁5.下列有关混合物、纯净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纯盐酸水煤气硫酸干冰B.蒸馏水蔗糖溶液氧化铝二氧化硫C.胆矾氢氧化铁胶体铁碳酸钙D.水银澄清石灰水氯化铜碳酸钠A.AB.BC.CD.D6.下列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强电解质NaCl H2SO4CaF2石墨弱电解质HF BaSO4HClO NH-H2O非电解质Cl2CS2CCl4蔗糖A.AB.BC.CD.D7.秋冬季节往往会出现大雾天气。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8.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散系的分类: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以制取Fe(OH)3胶体D.如图显示的是树林的晨曦,该现象与丁达尔效应有关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不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前者会出现光亮的通路,后者则没有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10.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硅、一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B.雾、稀豆浆、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稀硫酸均属于电解质D.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二元酸11.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可见光束照射能区别溶液和胶体B.小苏打可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C.盐碱地(含较多Na2CO3,)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D.将废铁屑加入FeCI,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1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CO2是碱性氧化物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D.氧化铜是碱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二、填空题13.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从表中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一 主题4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主题四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考点整合①2KOH+CO 2=K 2CO 3+H 2O ②2NaOH+CO 2=Na 2CO 3+H 2O ③Ca(OH)2+CO 2=CaCO 3↓+H 2O(1)由上述反应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是都生成 和水。
(2)根据上述规律,写出Ba(OH)2与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CO 2鉴别NaOH 和Ca(OH)2两种溶液时,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溶液。
【解析】(1)由上边三个反应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2)由上边的三个反应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水,所以氢氧化钡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3)由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现象明显。
【答案】(1)盐(或碳酸盐)(2)Ba(OH)2+CO 2=BaCO 3↓+H 2O (3)Ca(OH)2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2.注意事项:(1)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都为复分解反应。
(2)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应注意:碱+盐→新碱+新盐二者都可溶;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或气体盐+盐→两种新盐二者都可溶;生成物中要有沉淀例2. (2018·四川攀枝花)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组是()A.HCl、Na2CO3、K2SO4B. KNO3、H2SO4、NaClC. KCl、AgNO3、HNO3D.Ba (OH )2、FeCl3、(NH4)2SO4【解析】A项HCl和Na2CO3 反应产生气泡。
B项KNO3、H2SO4、NaCl三种物质都互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C项KCl和AgNO3 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氯化银又不溶于稀硝酸,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D项Ba (OH )2和FeCl3 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红褐色沉淀;Ba (OH )2和(NH4)2SO4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答案】B命题点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第IA族(碱金属)(一)、包含的金属元素:(氢)锂钠钾铷铯(钫*)(铷和铯在高中阶段了解其危险性即可)(二)、物理性质:质软,具有金属光泽,可燃点低,锂密度小于煤油甚至小于液体石蜡,钠、钾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因此锂封存于固体石蜡中,钠钾保存于煤油中,铷铯因过于活泼需要封存在在充满惰性气体的玻璃安瓿中。
(三)、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①对于锂,R+O2→R2O(无论点燃还是在空气中均只能生成氧化锂)②对于钠,R+O2→R2O(空气中) R+O2→R2O2(点燃)③对于钾,R+O2→R2O(空气中) R+O2→R2O2(氧气不充足时点燃) R+O2→RO2(氧气充足时)因此,我们认为,钾在点燃时的产物为混合物④对于铷和铯,在空气中就可以燃烧,生成复杂氧化物,高中范围内不做过多了解2、与酸反应:R+H+→R++H2(碱金属先与水解氢离子较多的酸反应,然后才与水反应)3、与水反应: R+H2O→ROH+H2①锂与水反应现象:短暂的浮熔游响(因生成了溶解度较小的LiOH,附在锂的表面,影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反应速率越来越慢,直至完全停止)②钠和钾常温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密度小于水,漂浮于水面,,迅速“熔”成小球(实际上是与水反应放热引起的、金属与水发生反应质量体积变小的共同作用,讲授时认为是反应放热),由于生成了氢气,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呲呲的响声,在反应后的溶液里加入酚酞,发现溶液变为粉红色或红色。
③铷铯与水反应的现象:放入水中即发生爆炸反应,十分危险。
4、与有机物的反应:R+M-OH→M-OR+H2(反应不如与水反应剧烈,但仍可以看到低配版的浮熔游响红)5、与卤素反应:R+Cl2→RCl(现象:冒白烟)6、与硫反应:R+S→R2S(爆炸式反应,危险)7、锂与氮反应:Li+N2→Li3N(知道其为一种优良催化剂即可,高中范围内不需要掌握)8、钠与氢气反应:Na+H2→NaH(高温条件)(四)、常见化合物及其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与酸及酸性气体反应,也可以与两性氧化物发生反应OH-+H+→H2O OH-+CO2→CO3-+H2O(过量CO2:OH-+CO2→HCO3-)OH-+Al→AlO2-+H2↑2、碳酸钠(苏打,纯碱)可与酸反应,可与酸性气体反应,可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钠和二氧化碳CO3-+H+→H2O+CO2 CO3-+CO2+H2O→HCO3-3、碳酸氢钠(小苏打)可与酸反应可加热分解HCO3-+H+→H2O+CO2 NaHCO3—△→Na2CO3+H2O+CO2↑4、过氧化钠(优良制氧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可与酸反应(注意反应顺序为先水后酸!),可与水反应可与湿润的二氧化碳反应(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可与二氧化硫反应可与三氧化硫反应可以与钠发生归中反应可吸收氮氧化合物Na2O2+H2O→NaOH+O2↑Na2O2+CO2→Na2CO3+O2↑Na2O2+SO2→Na2SO4 Na2O2+SO3→Na2SO4+O2Na2O2+Na→Na2O Na2O2+NO→NaNO2 Na2O2+2NO2= 2NaNO35、氢化钠(强碱性物质,极度危险品)NaH+O2→NaOH(潮湿的空气中极易自燃) 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熔融金属钠中,是有机实验中用途广泛的强碱。
专题01 化学常识 化学与生活(解析版)

1.【2023年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答案】B【解析】A.苯甲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其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不是由于其具有酸性,A说法不正确;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发生了散射;豆浆属于胶体,因此,其能产生丁SO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与丝织品中有色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B说法正确;C.2成分化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说法不正确;D.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其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容易被氧气氧化,从而防止水果被氧化,D说法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
2.【2023年辽宁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CO2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B.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属于无机盐C.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电能D.革新了海水原位电解制氢工艺:其关键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蚀【答案】A【解析】A.常见的脂肪酸有: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二者相对分子质量虽大,但没有达到高分子化合物的范畴,不属于有机高分子,A错误;B.嫦娥石因其含有Y、Ca、Fe等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又因含有磷酸根,是无机盐,B正确;C.电池是一种可以将其他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D.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成分,可以将大多数物质腐蚀,而聚四氟乙烯塑料被称为塑料王,耐酸、耐碱,不会被含水腐蚀,D正确;故答案选A。
3.【2023年1月浙江卷】硫酸铜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u元素位于周期表p区B.硫酸铜属于强电解质C.硫酸铜溶液呈酸性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答案】A【解析】A.Cu为29号元素,位于IB族,属于ds区元素,故A错误;B.硫酸铜属于盐类,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正确;C.硫酸铜为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C正确;D.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故选:A。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第1单元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辨识物质形态、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能从不同视角对物质进行分类。
了解常见的分类标准,能依据标准对指定物质分类。
1.分类的概念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进行分类时,人们往往通过比较事物间的相似性,把某些具有共同点或相似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继而按类研究。
2.物质的分类方法通常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事物本质特征来进行分类。
(1)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将物质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和固态物质。
(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将物质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3)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将物质分为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和难溶性物质。
(4)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3.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更细致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分类: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①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等。
②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aO、Na2O等。
(2)从组成上看,HCl等不含氧元素的酸,称为无氧酸;而H2SO4和HNO3等含氧元素的酸,称为含氧酸。
(3)从溶解性上看,NaOH、KOH等碱可溶于水,称为可溶性碱;Cu(OH)2和Fe(OH)3等碱难溶于水,称为难溶性碱或难溶性氢氧化物。
4.物质分类研究的价值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和性质方面往往具有相似性。
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使表面上看起来比较杂乱的事物变得井然有序,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些包粽子的“返青粽叶”多以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为添加剂,长期食用有害健康,胆矾属于混合物。
(×)(2)Fe2O3与HNO3均属于氧化物。
(×)(3)Cu(OH)2属于难溶性碱。
初中一年级化学常见化合物的认识

初中一年级化学常见化合物的认识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初中一年级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化合物。
本文将对初中一年级化学常见化合物的认识进行介绍。
一、水(H2O)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化合物之一。
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H2O。
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维持生物体内外稳定环境的媒介和溶剂。
同时,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参与者。
二、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化学式为CO2。
它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二氧化碳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例如在空气中的浓度就有0.04%左右。
二氧化碳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氧化铁(Fe2O3)氧化铁是一种化合物,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Fe2O3。
氧化铁有不同的颜色,例如红色的赤铁矿和黑色的磁铁矿。
氧化铁在建筑、制造染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四、盐酸(HCl)盐酸是一种强酸,化学式为HCl。
它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盐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盐酸广泛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例如金属清洗、制备氯化物等。
五、氧化钙(CaO)氧化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CaO。
氧化钙是白色固体,常见于建筑材料中,例如石灰石和石灰石等。
在工业生产中,氧化钙也用于制备水泥和玻璃等。
六、氯化钠(NaCl)氯化钠是一种无机盐,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学式为NaCl。
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也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此外,氯化钠在化学实验和医药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七、硫酸(H2SO4)硫酸是一种强酸,化学式为H2SO4。
它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硫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它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制造肥料、制药和清洁剂等。
八、硝酸(HNO3)硝酸是一种强酸,化学式为HNO3。
它由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硝酸常见于农业领域,用作肥料的制造和土壤调整。
高中化学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纠错笔记(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易错点1 混淆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1.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纯净物:水玻璃、干冰、液氯、水银B.电解质:BaSO4、熔融NaCl、氢硫酸、石膏C.胶体:烟、淀粉溶液、稀豆浆、墨水D.酸性氧化物:NO2、SO3、SiO2、Mn2O7【错因分析】SiO2能与NaOH溶液等强碱溶液反应,因此SiO2属酸性氧化物。
SiO2能与HF溶液(唯一)反应,因此不能将其识别为两性氧化物。
本题易误选D项。
【试题解析】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氢硫酸是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项错误;烟、淀粉溶液、稀豆浆、墨水是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C项正确;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2和NaNO3,有元素化合价变化,NO2不是酸性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选C。
【参考答案】C物质的分类内容涉及面广,但难度不大,多属于识记方面的内容。
掌握一些高频考点考查的物质的类别或特殊物质,对快速解题很有帮助。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与O3组成的气体时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是固体混合物。
(2)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混合在一起可以是纯净物,如H2和D2。
(3)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4)能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属于盐;溶于水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NaCO3。
盐中一定有酸根离子,有酸根离子的不一定为盐,如H2SO4。
(5)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7)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
1.我国古代文化蕴藏了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B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答案】A【解析】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萃取,属于物理方法,A 项错误;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 项正确;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Fe +Cu 2+=Fe 2++Cu ,属于置换反应,C 项正确;红色的硫化汞在空气中灼烧有Hg 生成,反应为HgS ══ΔHg +S 。
(完整)生活中常见的盐专题

生活中常见的盐专题一、盐(1)盐的定义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4NH+)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常见的金属阳离子有:2232232K Ca Na Mg Al Zn Fe Fe Cu Ag++++++++++常见的金属阳离子常见的酸根离子有:224334 SO NO CO Cl MnO -----常见的酸根离子常见的生活用盐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工业用盐有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镁、亚硝酸钠(可以致癌)等。
(2)盐的分类盐类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系统命名法,它是单纯根据盐类物质的组成将盐分成了三类:①正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是金属离子(包括4NH+),生成的阴离子全是酸根离子,这样的盐就是正盐,如NaCl、Na2SO4、Na2CO3等。
②酸式盐:酸式盐是由金属离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如NaHCO3,NaHSO4等。
③碱式盐:碱式盐是由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酸根离子构成,如Cu2(OH)2CO3。
另一种是根据组成盐的阴、阳离子的特点而进行分类,如组成中含24SO-,我们称之为硫酸盐,如Na2SO4、MgSO4、ZnSO4等,一般读做“硫酸某"或“硫酸氢某”;组成中含23CO-的称之为碳酸盐,一般读作“碳酸某"或“碳酸氢某";组成中含3NO-的称之为硝酸盐,一般读作“硝酸某”。
还有以阳离子分类的,含K+的盐,我们称为钾盐,含Na+的盐叫钠盐,含4NH+的我们称之为铵盐,等等.那么这些盐的溶解性如何呢?(3)盐的溶解性盐的溶解性特点归纳如下: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硫酸盐除了钡、铅皆能溶;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其涵义是:钾盐、钠盐、铵盐和硝酸盐全部都是能溶于水的物质;硫酸盐中BaSO4、PbSO4是难溶于水的,其余皆视为可溶,但有一点要注意CaSO4和Ag2SO4这两种物质是微溶于水的,个别时候也将它们视为沉淀。
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和HgCl是难溶的,其余都可溶.二、氯化钠及粗盐的提纯(1)氯化钠(NaCl)氯化钠俗名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2022中考化学专题01 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专项训练解析版)

专题01 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1·山东青岛)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海水C.氧气D.食醋【答案】C【解析】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B、海水中溶解着氯化钠等多种盐类,海海水是混合物;C、氧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是纯净物;D、食醋里含有醋酸、水及其他添加剂等,食醋里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
故选C。
2.(2021·辽宁朝阳)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维生素B2(C17H20O6N4)C.稀有气体D.过氧化氢【答案】C【解析】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B、维生素B2(C17H20O6N4)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C、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过氧化氢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
故选:C。
3.(2021·西藏)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KCl B.Fe2O3C.C60D.Ca(OH)2【答案】C【解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KCl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 错;B、Fe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错;C、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正确;D、Ca(OH)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D错。
故选:C。
4.(2021·辽宁大连)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MgOC.K2SO4D.Zn(OH)2【答案】B【解析】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氧气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B、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叫做氧化物,氧化镁由Mg、O 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C、硫酸钾由K、S、O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锌由Zn、O、H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答案:B。
专题1:物质的结构与分类(解析)

• 例1: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 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B)
•
• A.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 甲为氢气,相对分子质量为2
• B. 一个丙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
•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个数比为3:1,则质量 比为6:44=3:22
A.等于166
B.等于236
( C)
C.等于428
D.不知化学式无法计算
磷酸根的化合价是-3价,P为21,磷酸根相对质量是95,则70+95=165, 因此磷酸盐的化学式为:MPO4,M的化合价为+3价,硫酸盐的化学式 为:
3、A、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9,之差为3,
则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B微粒的名称___镁________;
(3)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A、B、C、D、E五种元素,A、B二种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气体;B、
(2)C元素的原子核内有 1个6 质子。核外各电子层的
电子数是:K 2 、L8 、M 6 。
(3)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有核电荷数小于18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 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B元素的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 它们形成离子的电子排布分别与氖、氩原子相同;C元 素的原子第三层的电子比第二层上的电子少一个;D元 素的原子核比A元素原子核多一个质子。试推断这四种
C、D三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都差1,
化学与生活专题习题(带答案)

第二部分常见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生活习题一.单选题1. (南京12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 B.羊毛 C.塑料 D.天然橡胶2. (南京12中考)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贫血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是( )A.钙 B.铁 C.氟 D.碘3. (徐州12中考)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正确的一组是)A.推广使用节能灯 C.关闭待机电器电源B.少用一次性筷子 D.尽量使用塑料包装袋5.(扬州12中考)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A.HB.OC.ND.Mn6.(扬州12中考)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 )A. 猪肉B.鲫鱼C.鸡蛋D.番茄7.(扬州12中考)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霉变的米可以洗净后食用B.应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延长保质期D.将地沟油回收作为食用油8.(11重庆市中考)张聪同学的午餐如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是()A.大米饭B.鱼香肉丝C.炒白菜D.酸菜粉丝汤9.(11福建龙岩中考)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俗称“一滴香”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
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A.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B.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D.用干冰冷藏的食品10.(11江苏泰州中考)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调查市场时发现下列一些现象,并提出了整改建议。
你认为所提建议中,不安全或违法的是()A.海鲜在夏天容易腐烂变质:建议用福尔马林(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B.海鲜在夏天容易窝烂变质:建议将海鲜真空包装后速冻冷藏保鲜C.大米保存不当易发霉、生虫:建议将其低温、干燥贮存,还可用适量的大蒜头作驱虫剂D.蔬菜汁饼干易氧化变质:建议包装饼干时,加入一小包铁粉作抗氧化剂和吸水剂并密封11.(11江苏泰州中考)维生素、糖类、油脂、蛋白质四类物质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都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B .糖类习惯上可称为碳水化合物C .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D .都属于有机物12.(11广东中考)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杜绝用工业石膏或医疗废弃石膏制作豆腐B.禁止在奶粉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C.不允许把含黄曲霉素的“地沟油”用作食用油D.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以增加猪肉的瘦肉含量13.(10福建省福州中考)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生活习惯或做法合理的是( )A .菜刀用后洗净擦干B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C .霉变大米洗净后继续食用D .尽可能多吃含微量元素的保健品14.(10辽宁鞍山中考)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在化学领域中,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化学式是一种简洁的标记方式,用于描述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和构造。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1. 水(H2O)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合物之一。
它的化学式为H2O,表示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的组合。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饮用水、工业生产和化学实验等。
2. 盐(NaCl)盐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NaCl。
这表示盐是由一个钠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组成的。
盐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调味品、食品加工和防腐等领域。
3.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式为CO2。
它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之一。
4. 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酒精。
它的化学式为C2H5OH,表示乙醇由两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乙醇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妆品、清洁剂等领域。
5. 硫酸(H2SO4)硫酸是一种强酸,其化学式为H2SO4。
硫酸由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组成。
硫酸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电池制造和化学实验等领域。
6. 氨(NH3)氨是一种气体,化学式为NH3。
它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
氨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作为肥料和清洁剂的一种重要成分。
通过了解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构成和性质,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化学式是化学思维和交流的基础,了解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对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1.(2023·新课标卷)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解析:纤维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其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是一种天然高分子,A项正确;羟基磷灰石又称羟磷灰石、碱式磷酸钙,其化学式为[Ca10(PO4)6(OH)2],属于无机物,B项正确;熟石膏主要成分为2CaSO4·H2O,Ca(OH)2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项错误;Fe2O3为红色,常被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俗称铁红,D项正确。
故选C。
答案:C2.(2023·湖南卷)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HClO的电子式: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8 8OC.NH3分子的VSEPR模型:D.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解析:HClO中O与H和Cl形成两个共价键,因此HClO的电子式为,A项正确;中子数为10,质子数为8的O原子其质量数为10+8=18,其原子表示为18 8O,B项正确;根据VSEPR模型计算,NH3分子中有1对孤电子对,N还连接有3个H原子,因此NH3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C项错误;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3,其电子排布图为,D项正确。
故选C。
答案:C3.(2023·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解析:苯甲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因为苯甲酸能使蛋白质变性,而不是由于其具有酸性,A项不正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发生了散射,豆浆属于胶体,因此,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B项正确;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与丝织品中有色成分化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项不正确;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其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容易被氧气氧化,从而防止水果被氧化,D项不正确。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复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 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3.区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知识要点梳理】 1.物质的分类2.根据所含物质种类是否单一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3.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是否单一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注解】:①辨别纯净物和混合物可以从物质种类入手,也可以从有没有固定的化学式入手,当给出的是某物质的化学式,则该物质是纯净物,当给出的是某物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则该物质是混合物。
②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纯净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组成混合物、O 2和O 3组成的混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化合物,也还有可能是混合物,如CO 和CO 2; 4.根据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将化合物分为氧化物和酸、碱、盐。
(1)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5.有机物与无机物: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蛋白质等。
【注解】CO 、CO 2、H 2CO 3及碳酸盐等,虽也含有碳元素,但因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相似,因此它们是无机物。
【应用示例】例1.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它不可能是①酸;②碱;③盐;④有机物中的( )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解析】该题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考查物质分类。
酸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氢元素;碱在溶液中电离时阴离子完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一定含有氧元素;有机物指的是含碳化合物,所以一定含有碳元素;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 4+)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可以不含碳和氢元素。
备考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_碳及其化合物_二氧化碳的用途,单选题专训及答案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 16.答案: 17.答案: 18.答案: 19.答案: 20.答案: 21.答案:
D.化学中常见的“三”
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A.A B.B C.C D.D 9、 (2016长宁.中考模拟) 超临界流体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 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 氯代烷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 .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形成,引起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改变 C . 超临 界二氧化碳可用于中药、香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D .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氯代烷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10、 (2016漳州.中考模拟) 下列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错误运用化学知识的是( ) 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小苏打用于烘焙糕点 C .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D .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和Mg(OH)2] 11、 (2016漳州.中考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蜡烛刚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二氧化碳气体 B .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 . 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不 宜作为植物的养料 D .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应该停止对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 12、 (2017个旧.中考模拟)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常见的化合物专题

专题训练(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1.(2014·湖南五市联考)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A.氧化物、化合物B.溶液、分散系C.溶液、胶体D.化合物、电解质解析A项中化合物包括氧化物;B项中分散系包括溶液;C项中溶液与胶体是两种不同的分散系;D项中化合物包括电解质。
答案 D2.(2014·湖南联考)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②化合物:氯化钙、烧碱、冰水混合物、胆矾③电解质:明矾、二氧化碳、冰醋酸、硫酸钡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⑤解析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③错误;C2H4O2、C3H6O2、C4H8O2可能是酸,也可能是酯,④错误;①②⑤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3.(2014·大连双基测试)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采用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各组归类中不合理的是()选项分类标准归类A FeSO4、NO2、MnO2、NaClO、Cu3P、H2SO3Na2O2B CH3COOH、HOOC—COOH、HClO、H2SHFC 复分解反应、电解反应、放热反应、离子反应焰色反应D (NH4)2SO4、NH4Cl、NH4NO3、NH3·H2ONH4HCO3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选项A,分类标准中的物质都含有可变价态的元素,且这些元素都处于中间价态,H2SO3中S为+4价,符合此特点,正确;选项B,分类标准中的物质都是弱酸,HF符合此特点,正确;选项C,分类标准中的反应都是化学变化,而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错误;选项D,分类标准中的物质都能电离出NH+4,NH4HCO3符合此特点,正确。
答案 C4.(2014·宁波期末)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D.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解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A项中二者属于包含关系;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也属于包含关系;溶液与胶体同属于分散系,是并列关系;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永友香同学第8次课教案学员姓名:松永友香上课日期:2016年4月16号上课时间:10:00-12:00教师姓名:卢明莉
知识重难点梳理
专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2015·山东滨州)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
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
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
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
D.②④
2.(2015·贵州安顺)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制成冰雕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泥土烧成瓷器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3.(2015·宁夏)下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铁铸成锅
B.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C.瓷碗破碎、钢铁生锈
D.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
4.(2015·重庆B卷)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5.(2015·湖南株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⑤化学
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6.(2015·江苏苏州)下列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D.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
7.(2015·甘肃兰州)对下列有水生成的四个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①2H2+O22H2O②H2CO3H2O+CO2↑③H2+CuO Cu+H2O④SO2+2NaOH Na2SO3+H2O
A.①是化合反应
B.②是分解反应
C.③是置换反应
D.④是复分解反应
8.(2015·福建厦门)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
9.(2015·黑龙江大庆)下列关于反应的描述、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A.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化合反应
C.高炉炼铁原理Fe2O3+3CO2Fe+3CO2复分解反应
D.将铁片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
10.(2015·黑龙江哈尔滨)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 AlCl3+3H2O复分解反应
B.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2HgO2Hg+O2分解反应
C.用天然气作燃料CH4+O2CO2+2H2O氧化反应
D.验证铜和铝的金属活动性3Cu+Al2(SO4)33CuSO4+2Al置换反应
11.(2015·广东佛山)已知:2Al+Fe2O32Fe+Al2O3;2Na+2H2O2NaOH+H2↑。
下表各选项中不能用置换反应通过X得到Y的一组物质是()
选
A B C D
项
X Fe Fe2O3Na Zn
Y FeCl3Al2O3NaOH ZnCl2
12.(2015·江苏盐城)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下面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13.(2015·广东汕尾)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A.铁和硫酸铜溶液
B.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
C.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14.(2015·浙江丽水)小科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了下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对应,图中字母均表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A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C、D、E、F均含有铜元素。
请回答:
(1)“A+H2O B”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写出B和D反应得到C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列举3种能与E反应得到F的物质:。
15.(2015·黑龙江哈尔滨)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2)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名称);
(3)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16.(2015·福建福州)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反应类型角度(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一定条件下,C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借用下图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填标号)。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A
6.C
7.D
8.D
9.A10.A11.A12.D13.B
14.答案:(1)化合反应
(2)Cu(OH)2+H2SO4CuSO4+2H2O
(3)C、H2、CO(或写名称)
15.答案:(1)
(2)氧原子和氢原子
(3)8∶9
16.答案:(1)①分子没有②1∶1
(2)①C(或CO,合理即可)②CaCO3CaO+CO2↑③Fe
(3)①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温升高,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CaO+H2O Ca(OH)2②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