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一年级德育案例(2)
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案例一:班级团队合作小学一年级班级开展了一次团队合作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活动中,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团队领袖,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并制定合作计划。
每组都被分配了一个任务,如制作海报、设计折纸等。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互相协作、倾听他人意见以及分工合作。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充分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并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案例二:校园环境保护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参与了校园环境保护的活动。
他们分成小组,负责校园的不同区域,如操场、教室、走廊等,清理垃圾、整理花坛等。
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亲手实践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明白了自己应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养成了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并深刻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案例三:班级协商决策小学五年级的班级开展了一次协商决策活动。
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学生课题,如课外活动、书籍采购等。
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和提议,最终达成了一个决策方案,并向班级总结报告。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尊重他人意见、协商取得一致和负责任地决策。
此外,还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意愿。
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活动或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从中体验和感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些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心、环境意识等德育素养,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这些活动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些案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德育案例(精选5篇)
德育案例(精选5篇)第一篇:德育案例德育案例分析一、基本情况李某是一位一年级的学生,他性格外向,平时喜欢和同学们打架。
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
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让他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
但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
如何帮助他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二、案例分析1.个人因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性格表面上外向,喜欢打架、与人交往。
但实质上是很内向的一个小孩,他是利用自己身体的优势来掩饰自己的自卑。
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
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他对考试,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李某的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再加上父母在外打工,经常早出晚归,对他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再加上教师不能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
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
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赏识教育,唤起信心。
小学德育案例(精选5篇)
小学德育案例小学德育案例(一):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单亲家庭,和母亲一齐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
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养他的,由于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透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期望他承认现实,应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最后使他们理解了我的推荐。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透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
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
“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小学生道德教育案例(5篇)
小学生道德教育案例(5篇)案例一:诚实守信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小学生,他在学校里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天,他在操场上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有很多钱和一些证件。
小明知道这是别人的东西,于是他立刻把钱包交给了班主任老师。
教育目标: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小学生要诚实守信,珍惜别人的财物,不要偷窃或占为己有。
教育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该案例的经过,引导学生讨论小明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解释为什么诚实守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小明的行为,进一步加深理解。
教育效果:通过这个案例的教育,小学生能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案例二:友善互助案例描述:小红是一名小学生,她经常主动帮助同学和老师。
有一次,她看到同学小明拿着很多书袋走得很吃力,于是主动上前帮助他分担重物。
教育目标: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小学生要友善互助,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教育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该案例的经过,引导学生讨论小红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解释为什么友善互助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互助经历。
教育效果:通过这个案例的教育,小学生能够明白友善互助的重要性,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案例三:尊重他人案例描述:小华是一名小学生,他非常尊重他人。
有一次,他在学校的食堂排队买饭时,看到有同学插队,但他没有责备或争吵,而是耐心等待自己的轮次。
教育目标: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小学生要尊重他人,不插队,遵守公共秩序。
教育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该案例的经过,引导学生讨论小华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解释为什么尊重他人和遵守公共秩序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排队等候的场景。
教育效果:通过这个案例的教育,小学生能够明白尊重他人和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四:诚实道歉案例描述:小杰是一名小学生,他犯了一个错误后,能够勇于诚实地道歉。
一年级班主任德育案例4篇
一年级班主任德育案例4篇一年级班主任德育案例第1篇我班有个学生叫李某.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期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头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进步,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需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熟悉自己的错误,没有真刚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果,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支配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果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气.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卑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心情,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渐渐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舞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殊是这位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某某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惜我,帮助我,假如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快乐.”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果.我为了鼓舞他,奖给他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愿.第二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在期中测试中,他取得了92分的好成果.案例分析: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敬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假如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布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李某这样特别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放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暖和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熟悉并改正错误.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气有时赛过老师的力气.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情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李某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好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欢乐,让他在欢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欢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状况是不同的,必定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李某的状况比较特别,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熟悉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熟悉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气,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果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赐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念、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细心转化,最终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黄某同学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他无论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一声:“老师,您好!”我总是报之一笑,并说上一声:“你好.”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日,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念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念之火,播下期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待进生的转化和教育自从参与工作以来,尤其是当了班主任以来,每天面对着具有时代个性的学生许多,但最近这一届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引起了我的很大的反思,不是因为他因为犯了很大的错,而是这个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很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今日把他作为我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案例,分析该生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行为中,我是如何进行教育,教育中采取了哪些方法,取得了什么样的教育效果,与大家一起共享.学生状况分析:班级学生王某,性格偏激,自尊心强,逆反心理严重,对待班级工作消极,但也有他的闪光点就是热心于学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工作.同时也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小摩擦,常常很闲得无聊的去惹是生非,属于大事不犯,小事不断那种,是科任老师中麻烦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总是爱显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每次犯错后,通过教育,也能熟悉到自己的错误.我觉得他并不是不可救药的属于“坏学生”,而是通过努力,还是可以挽救过来的.案例分析:该生的叛逆行为是典型的“初二现象”,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常常想通过一些“大事”,也就是他觉得可以“出风头”或引起人关注的事情或是别人不敢而他敢做的事情来“体现”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消极的被动的接受教育,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该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每天起早摸黑的,和孩子的交流很少,平常主要关心孩子是否有吃饭及是否有准时到校上课,而孩子的学习成果和孩子的思想教育几乎没有,也不懂怎么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同时认为孩子大了,不好管.对于孩子的错误不是耐心的说服教育,而是指责,打骂,甚至是放任自由,觉得自己作为家长已经做得很好了.而该生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上课总喜欢讲话,做小动作,掌握不住自己.青少年特有的半稚嫩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简单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他的批评不对,因而盲目抵抗,拒绝一切批评.教育方法和思路:1、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通过交流,了解到该生的家庭状况和表现,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管齐下.2、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舞、表扬,少批评、责骂,坚决不能实行“棍棒管理”,每天再忙再累,也要抽取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孩子最近的心里表现和状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敬重他,信任他,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渐渐地消退他的对立心情,使之回到正确的轨道中来.3、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留意维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给他留点“面子”,而是在课后,再与他个别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情愿主动地去改正.渐渐缓解紧急的师生关系.4、老师要擅长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该生热爱志愿者工作这一闪光点,鼓舞让他把这热忱带到班级中来,让其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并让他在管理别人的同时熟悉到自身存在的让老师头疼的问题.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5、给他讲解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留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并大力褒扬他对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6、某生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退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在班级里支配了两个表现较好的同学作为他的辅导同学,发觉问题,准时纠正,平常多留意观看他的心情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苦恼,顺当渡过初二年这个特别时期的危急期.教育效果:通过辅导,某生的逆反心理已渐渐消退,和同学、老师的紧急关系也得到了缓解,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工作、学习的责任心增加了,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学习比以往专心,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学习竞争意识强,为班级工作积极.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渐渐消退,同学们全都反映他的进步很大,表现良好.事后反思:针对所谓的“问题学生”只要你专心找出原因,详细分析,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正面的引导,在教育学生中,用耐心陪伴学生.用真心对待学生,用爱心感化学生,让他感受到关爱,我想,什么样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一年级班主任德育案例第2篇“唐佳龙,说一说刚才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一位小男孩站起来,满脸通红,一语不发。
小学生道德教育案例(5篇)
小学生道德教育案例(5篇)案例一:关爱他人,从小事做起背景:某小学一年级,一名学生在放学回家途中,看到一位老人在路口徘徊,看上去很迷茫。
该学生心生怜悯,便主动上前询问老人需要帮助。
行动:学生耐心询问老人要去哪里,并主动提出带路。
在帮助老人到达目的地后,学生还特意告诉老人如何识别回家的路,防止下次再迷路。
结果:老人感激不已,连声道谢。
该学生的行为得到了周围路人的赞赏。
学校得知此事后,对该生进行了表扬,并以此为例,教育其他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案例二:诚实守信,从我做起背景:某小学二年级,一次数学测试中,一名学生在考试时发现了自己忘记带尺子,而考试又必须用到尺子。
行动:学生秉持诚实原则,没有向老师报告,也没有尝试偷看同学的尺子。
他选择在考试时间内尽力完成题目,尽管结果可能不如预期。
结果:考试结束后,学生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并表示愿意接受相应的惩罚。
老师对其诚实行为表示肯定,并对其进行了鼓励。
这件事在班级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同学们都表示要以该生为榜样。
案例三: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背景:某小学三年级,一名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无意中撞到了另一个同学,导致对方摔倒。
行动:该学生立刻上前扶起摔倒的同学,并真诚地道歉。
他关心地询问对方是否受伤,并表示愿意承担责任。
结果:被撞到的同学表示没关系,两人很快和好如初。
老师也对学生的礼貌行为给予了表扬,强调尊重他人、礼貌待人重要性。
案例四:勤奋好学,追求卓越背景:某小学四年级,一名学生在学习上一直表现平平,但对学习充满热情。
行动:该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请教老师,寻求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他认真听取老师的建议,调整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学校以此为例,鼓励其他学生也要积极寻求进步,追求卓越。
案例五:热爱劳动,共建和谐背景:某小学五年级,学校开展了一次卫生大扫除活动,要求每个班级负责打扫指定的区域。
小学一年级品德教育案例
小学一年级品德教育案例
概述
本文档探讨了一种小学一年级品德教育案例,旨在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进行品德教育。
背景信息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进入学校教育系统的起点,品德教育在这个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并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描述
在一所小学的一年级班级中,教师通过开展一系列有趣、互动的品德教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案例1: 倾听与尊重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会倾听并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案例2: 关爱他人
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参与一次慈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为需要帮助的人筹款。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也懂得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案例3: 诚实与正直
教师给学生讲述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到诚实和正直的主题。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们学会了诚实待人,不撒谎和不偷窃。
效果评估
通过这些品德教育活动,学生们逐渐培养了一些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念,如倾听与尊重、关爱他人、诚实与正直等。
他们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道德观念也得到了提升。
结论
小学一年级品德教育案例通过有趣、互动的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和教师可以借鉴这些案例,创造更多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品德教育活动,助力他们全面发展。
(完整)一年级德育案例(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开学已经几个月,孩子们已经渐渐适应了小学的学习生活,看着他们有模有样地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地生活,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更是一“家”之长的班主任,有着欣慰,亦有着忧虑。
由于这些孩子几乎都是集千般宠爱于一身的家中宝贝儿,吃饱、穿暖、学习棒是家长对他们最大的期望。
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
到了集体这个大环境中,很多弊病便纷纷呈现出来。
特别是教室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早上还打扫得干干净净,几节课下来,散落各处的大小纸片、铅笔屑便会悄然而生。
教室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明明诺大的一张纸横在过道中间,走过路过的孩子们往往会熟视无睹。
虽然经过一日三扫,时刻教育,但总觉得未能从根上解决。
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我思索着,都说讲故事是个好办法。
我特地从书上找来《小溪生病了》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一条原本清亮亮的小溪由于小动物们往里面乱扔垃圾,结果变得黑黑的臭臭的。
看到小溪生病了,大家都很着急,想找医生给小溪看病。
在小鸟的启发下,大家认识到自己就是医生,从此不再往小溪里扔果皮纸屑等垃圾,很快,小溪的病就好了。
《小溪生病了》这个故事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故事浅显易懂,富有情,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讲完故事后,我问了孩子们这样一个问题:“它们为什么不好意思?它们此时在想些什么?”孩子们简单回答后,我又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正因为小动物们随意往小溪里乱扔垃圾,所以造成了什么后果?”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原本清亮亮的小溪变得黑黑的臭臭的。
这样一来,理解故事中“你们自己就是医生”这句话,就很自然很简单了。
为更好的达成我的调整目标,我又进一步尝试着问以下问题:“我们的教室每天也会生几次小病,在这样下去,它可要生大病了。
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学生们一开始一愣,很快醒悟过来,纷纷说:小朋友们把垃圾随手放在桌肚里,一动就掉到地上,还不去主动拾起;往垃圾筒里扔垃圾时,采用投篮动作,投不进去也不拾;还乱摇桌椅……“是啊,教室生病了,它可难受了。
小学德育案例:让爱温暖孩子的心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让爱温暖孩子的心德育案例案例 1:关爱同学小明是班里的一名学生,他总是独自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不和其他同学交流。
班主任发现了这一情况,决定采取措施关心和帮助小明。
班主任在课间休息时间主动和小明交流,了解到小明因为家庭原因感到孤独和焦虑。
班主任安慰小明,耐心倾听他的烦恼,与他分享自己曾经面临困难时是如何克服的。
班主任还和其他班级同学商量,决定在课余时间组织一次团队合作活动,让小明有机会和其他同学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通过持续的关爱和帮助,小明慢慢地敞开了心扉,和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系。
他重新找回了自信,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案例 2:倡导友善行为在小学里,友善行为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观念。
某班级里的同学经常发生争吵和打架的情况,给班级的和谐氛围造成了困扰。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班主任决定引导同学们形成友善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首先在班会上倡导友善行为的重要性,并与同学们共同制定了友善行为规范,包括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等。
班主任还组织了一次友善行为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向同学们展示了友善行为的具体表现,并与他们进行互动和讨论。
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始尝试友善行为,并在班级中积极传播友善的价值观。
他们发现友善行为不仅能够改善班级氛围,还能增进自己和他人的幸福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的友善程度明显提升,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
通过这些爱心满满的德育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爱是温暖孩子们心灵的力量,也是塑造他们积极向上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通过持续的关爱和引导,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成长为懂得关爱他人、有爱心和友善的人。
一年级德育案例
一年级德育案例【篇一:一年级德育案例】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
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
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
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
初为人师,特别是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我觉得压力很大,无法理解一年级小朋友的行为和想法,而且经验也非常欠缺。
对于一些突发状况,老是有点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应对。
比如,当你兴致高昂的进教室,准备上课时,却发现:几十个孩子像野马归巢似地奔进教室,有的满脸通红,有的气喘嘘嘘,有的还大声嚷嚷,有的还在争吵着什么……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知道老师的存在,大部分同学还在开心地说着自己的话,做着自己的事,吵着自己的口,夹杂着几个同学的读书声音,打小报告的声音此起彼伏:生1:老师,他拿我笔……生1:老师,他骂我“……”生1:老师,他讲笑话。
生1:老师,他……矛盾冲突:面对这样的场面,我心急如焚,但是身为教师,我还是按捺住心中的怒火,试着用平静的语气,语重心长的说道:同学们,大家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要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上课铃响应该要马上进教室,然后静静的等候老师的到来,不可以这样落成一团。
同学们听了之后,确实是静了下来,有些还似懂非懂的点点脑袋,但是我觉得效果也不是很长久,等到第二天同样的情况会再次的出现,然后我故计重施,但是我发现效果一次比一次差,大家似乎产生了“抗体”。
我无奈之下也没有深究这个问题。
直到我的青年教师汇报课,学校领导和语文组同事要听我的课,我对这节课也非常的重视,花了很多精力,想上好这一堂课。
结果,一堂课下来,我们班的学生又出现了状况,有些同学自己在下面做小动作,有的在和周围同学讲空话。
评课时老师们对我教学安排及课堂驾驭能力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提醒我要抓一抓学生的课堂纪律。
所以我也痛下决心要好好的整治一番我班的纪律。
小学德育案例(精选5篇)
《小学德育案例》小学德育案例(一):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单亲家庭,和母亲一齐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
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养他的,由于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透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期望他承认现实,应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最后使他们理解了我的推荐。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透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
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
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德育案例2 (2)
让孩子的灵魂受宠
我是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身边的事例不断告诉我,只有以真诚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用自己灵魂深处的能源,来照亮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举措。
有段时间,我们班上同学告状成风,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放过,似乎每个孩子都成了铁面无私的包公,眼里揉不得一粒细沙。
我深知这样发展下去,会让检举者变得待人苛刻、不懂宽容,而被告者则会渐渐失去尊严、无所适从。
我可不希望自己学生的内心世界缺少阳光啊,考虑再三,我决定把原本的课前三分钟时间用于开展“夸夸你、夸夸我”活动。
为了让孩子有话可说,一到时间,我就鼓励学生睁大眼睛,去观察、寻找自己周围美好的事情,还别说,原来的“小电报”们都争先恐后地做起了“报喜鸟”。
“我看到王焌欢把纸片捡起来放到了垃圾箱里!”
“王路同学主动把水彩笔借给同学用。
”
“李静怡离开座位时把凳子推到桌子下面,这样我经过的时候就不会绊脚了。
”
“苏毅恒把别的班一个跌倒的小朋友扶了起来。
”
…………
诉说者言辞间充满赞赏,在一声声的夸奖中找到了榜样;聆听者内心里充满自豪和自信,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启
示、受到了激励,想想看,还有什么方法能这般轻易地深入学生心灵呢?
既然每一阵风都可能成为花朵绽放或凋萎的理由,每一个不经意的否定,都可能击毙生命初始的尊严,那么就让孩子们珍惜这种灵魂受宠的滋味吧!
东胜区纺织苑小学张小燕
二〇一三年七月一日。
小学一年级德育案例
小学一年级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友善待人
案例一:帮助同学
小明是一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善良友好。
有一天,他发现同班的小红摔倒了,他立刻
走过去扶起了小红,并关切地问她有没有受伤。
小明还主动帮助小红拾起散落在地上
的书包和书本,让小红感到非常感激。
从此后,小红和小明成为了好朋友。
案例二:懂得分享
小华是一年级的学生,他非常乐于助人。
一天,他的同桌小杰忘记带水杯了,很渴的
他看到小华身边的水杯里装满了水。
小杰向小华借水喝。
而小华毫不犹豫地递给了小
杰水杯,让他喝。
小杰喝完水后,感谢地对小华表示感谢,并答应以后会记得带水杯。
小华的这种无私的分享行为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
案例三:友善待人
小明是一年级的学生,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
有一次,他参加了学校举办
的义工活动,去帮助附近的老人。
他主动与老人们交流,帮助他们扫地、擦桌子、买
菜等等。
老人们都对小明感到非常喜爱,称他为“小阳光”。
通过这次活动,小明学
会了对待老人要友善、关心他们的生活,并且乐于帮助他们。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小学一年级的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友善待人的精神。
这
种友善待人的行为不仅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2篇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2篇1案例背景幼小衔接工作往往会出现片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
幼儿来到新的环境,心理总会有不适应,从而使幼小衔接阶段出现一些问题。
本案例借一年级新生小浩的幼小衔接过程,探讨在幼小衔接中如何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本案例中的小浩同学心理状况较为特殊,本人情绪管理能力相对较差,性格较为暴躁,耐挫能力相对较差,入学开始就表现出对学校、老师较大的抵触心理。
同时他渴望别人关注,经常以错误的方式如敲打座椅,发出怪叫,开合窗户等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
2案例事件事件一开学第一周,我正在进行入学教育,告诉全班同学上小学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
小浩同学突然从座位上站起,并离开座位。
我先是温柔提醒小浩上课要安静坐在座位上听讲,小浩同学并没有理会,且开始在课室里走动。
接着,我提高音量,告诉小浩同学这样做并不正确, 小浩同学表现出反抗心理,不耐烦地告诉我,他要去玩。
我得到如此反馈后,立刻批评小浩同学,并走到他跟前挡住继续前行,小浩同学情绪开始失控,表现出暴躁及极强的反抗行为,拒绝接近我,并且离开教室,走到草丛中拿起棍子做出敲打行为。
事件二午读刚过,办公室外传来一阵嚎哭。
数学老师急匆匆过来找我,告诉我小浩同学不知为何在外面嚎啕大哭,并且不肯让别人接近。
我立刻跑到外面找他,并尝试跟他交流。
小浩同学并不理睬我,只是一味大哭,并且看到我接近他就立刻离开。
期间,我用其他话题尝试转移其注意力,并无效果。
接着,我尝试用孩子喜欢的糖果、贴纸等物质哄他也无效,并且他开始和我玩起“捉迷藏”,我接近他,他就跑。
最后,为了安抚他的情绪,我只能将其慢慢引入一个角落,让他情绪慢慢开始冷静下来后疏导他,最后得知是因为别人撞到他,他得不到别人及时安抚就开始情绪暴走。
3案例分析根据小浩同学的情况,我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以不同的方法,多次与其家长交流,了解造成其表现的原因。
二是请我校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小浩进行绘画心理分析。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德育案例4篇
学校一班级班主任德育案例4篇学校一班级班主任德育案例第1篇德育工作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是一项不行忽视的工作。
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不能只停留在上好课,让同学学会学问。
还要了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共性、爱好、优点、缺点等。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务必具备高尚的品德、猛烈的职责心和事业心,要擅长发觉和挖掘同学身上的闪光点。
一、训练爱,让他瞬间转变新学期,我班分到一名叫李禹德的男孩。
这孩子前两周的表现,的确让人堪忧。
根本就没有一点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听讲,老是开小差,作业不认真,总是不明白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
真是让人煞费苦心。
经过每一天不停的训练,最终有点起色。
这不,这天早活动,我正在批改间续交上来的家庭作业,李禹德来了。
他马上拿出作业本交给我。
我顺手翻开,发觉他的作业尚未完成,便叫了他的名字,示意他到跟前来。
刚刚坐上座位的他,很服从的来到我跟前。
我仍在低头改作业,并未发觉他的异样,顺口说:你的作业还没写完,赶快去补上吧!他既没有拿,也没有做声,只是呆在原地。
我猛抬起头,才发觉他的眼圈红红的,像是刚哭过。
便问道:怎样了?李禹德,你不舒适吗?他摇摇头。
我又问:是不是作业没完成,你爸爸打你了?他先点点头,之后又摇摇头。
我感到很惊异,便轻轻地摸摸他的头,说:你把作业补上,爸爸就不会再打你了。
快去写作业吧!谁知,话音刚落,他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
压抑了许久的委屈,最终在这一刻完完全全的释放出来了。
让孩子宣泄了一阵之后,我又问:到底是怎样了?他满腹委屈,小声地说:爸爸不让我吃早饭。
哦!原先,作为对没有完成作业的惩处,孩子的父亲不让他吃早饭。
这样一来,孩子就要等到中午在学校就餐了。
多么漫长的等待呀!于是,他哭了,哭出了他的委屈,他的哀痛,甚至他的懊悔。
于是,我微笑着拍拍他的肩头,你是个男子汉,赶快擦干你的眼泪,抓紧时间完成作业。
待会下早活动时,跟住读生一齐去吃点吧!听了我的话,他马上抹干了眼泪,拿回作业本,整理心情写作业去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德育辅导案例2
德育辅导案例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陈思梅**,男,小学一年级学生,性格外向,脾气暴躁。
主要问题概述:在校经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
背景资料:**自入学以来,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作: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咬同学的手,上课影响其他同学,简直是一个“小恶霸”,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
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
他的爸爸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
我还了解到**特别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提供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
初步分析:从以上现象表明,**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来说,这三种行为兼而有之。
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辅导策略和实施:(一)父母的配合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经过和**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
我劝导**的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爸爸打儿子的事了。
**特别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
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孩子又喜欢看的书报、片子。
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
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
(二)教师的教育我积极地与**作交流,我耐心地对他说:“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可以不再干!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去改的!”我还在班中要求同学要谅解**,不与他“对着干”,而要采取冷却、忍耐的方法。
一年级德育教育案例
德育案例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而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
我切身体会到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深刻影响。
经过案例分析,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只要用心做教育。
用爱心、恒心、诚心去关心每一个孩子,再淘气的孩子也会有转变的一天。
一案例背景我班一年级有位学生叫xx,是性子比较野的孩子。
上课时间容易分神,下课容易疯闹和同学闹矛盾,基本同学打小报告的都有他的名字。
自己的习惯也不太好。
爸爸属于工作忙无暇顾及,妈妈总在外打工。
二案例过程因为一年级学生胆子比较小,怕老师要多一些,但他基本开了好几个先例,先是将过早带到学校来吃,我当时让他在教室外吃完再进教室,并且嘱咐今后不让带进来食用。
还有一次带零食来,而且是不健康不卫生的垃圾食品,被同学发现并且告诉了我,我警告了他今天在学校不许吃,今后也不准带来。
孩子性格属于外向,上课基本会做小动作,不是低头在下面玩自己的,就是和同桌闹矛盾或者两人都分心做自己的事去了。
上课总得点他的名字提醒他。
作业完成程度也是不合格,不是没做完就是书面潦草不整洁或者做的不对。
后来了解他的情况后得知,爸爸妈妈比较年轻,也是打工繁忙,经常不管孩子,孩子基本是爷爷奶奶在管,但爷爷文化程度有限,教育孩子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奶奶就是管理日常生活。
有一次早上,孩子忘了带个什么,奶奶要他等一会,奶奶回去拿,后来他等不及自己不做声先跑了。
家里人急坏了。
爷爷后来到校把他重重打了几下,当时孩子就哭了。
三案例分析事后我为此找了孩子谈话,得知原因他说因为等的不耐烦就先走了。
我跟他耐心讲了道理,带他设想了另外一种情形,他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
另外我还跟他说了平时的表现状况,用询问的方式了解孩子都是想得到老师表扬的,也不想成绩在班级末尾。
以此鼓励他平时要用心,上课要克制自己的行为,和同桌互相比赛竞争,看谁进步大。
上课时多关注他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上课积极表现好的贴上红旗,得到十个红旗对应相应奖品。
德育一招鲜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孩子,但在学习上却显得有些懒散,成绩一直不理想。
作为班主任,我深知德育的重要性,于是决定采取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爱心陪伴,以期激发小明的学习热情,让他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
二、案例实施1. 了解小明首先,我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以及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通过谈话,我发现小明虽然成绩不理想,但他对足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渴望得到认可。
2. 制定计划针对小明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育计划:(1)关注小明的生活,关心他的成长。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和小明聊聊天,了解他的学习情况,询问他在学校的趣事,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2)鼓励小明参加足球活动。
我建议他加入学校的足球队,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同时也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
(3)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我会定期与家长联系,了解小明在家中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3. 爱心陪伴(1)生活关爱。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主动询问小明是否需要帮助,关心他的生活。
在寒冷的冬天,我会提醒他多穿衣服,避免感冒。
在生日当天,我会为他准备一份小礼物,让他感受到温暖。
(2)学习指导。
针对小明的学习问题,我会耐心地为他解答疑问,鼓励他多思考、多练习。
在课堂上,我会关注他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情感沟通。
我会定期与小明进行谈心,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关心他的成长。
在谈话中,我会引导他正确看待学习,让他明白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4. 家校合作(1)家长会。
我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小明的学习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2)家访。
针对小明家庭的情况,我会进行家访,了解他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关注他的成长。
三、案例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爱心陪伴,小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 学习成绩逐渐提高。
在老师的关爱和指导下,小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绩稳步提升。
2. 兴趣爱好得到发展。
小明在足球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了学校足球队的佼佼者。
一年级德育教育案例-2
类型:案例获奖:区二等奖春雨润“松”细无声[产生背景]青松是我班一个调皮的男孩子,虽然他已经上一年级了,可他的个子却比同龄人差一大截。
别看他个子小小,可跑起来的速度可是了得,讲起话来的声音可是响亮,调皮捣蛋的功夫当然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教室里经常被他弄得人仰马翻,老师也经常被他弄得哭笑不得。
场景一:在课堂上时,其他孩子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回答问题时都知道先举手,可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只见他马上站了起来边举手边大声得说:“老师,我知道!”我用眼神提醒他要安安静静得举手,可他还是一个劲得说着“老师,我会!”完全不理会我。
实在被他吵得不行了,我就请他起来回答,结果他坏坏得笑着站了起来,说:“我不知道!”惹得其他孩子哄堂大笑,导致了我得花很长一段时间来维持课堂秩序。
像这样的戏码,基本上每天在课堂上都会上演。
他要么就这样跟你捣乱,要么就跟旁边的孩子讲得天花乱坠完全不听,这就是一个永远不会安静上课的青松。
场景二:大课间的时间到了,他经常会因为课堂上的“突出表现"而被我批评,把他拉到身边好好跟他讲道理后他一副知错的表情,于是心软了就把让他出去跟孩子们玩耍,还特别交代他玩游戏时一定要好好玩,他前脚刚答应得好好的,可后脚又在教室里跟别的孩子追逐打闹,在他的观念里玩游戏就是和别人“疯",有一次由于跑得太快而来不及反应,跟另外一个孩子撞到了一起,两个人都撞倒在地上,幸好双方都安然无事,这就是一个永远不会遵守游戏规则的青松。
场景三:下午的课间活动结束后还有五分钟就到放学的时间了,我请孩子们先趴在桌上休息一会儿,等着下课铃响后排队放学回家,就听见青松在讲话了,我瞪了他一眼之后他笑一笑,转过头得意地对着他们组上的孩子说:“你们都是胆小鬼。
”言下之意就是别的孩子怕老师听老师的话,他自己就不怕就不听话,老师也不能拿他怎么办。
这就是一个永远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的青松. [调查分析]青松会出现这么逆反的行为主要还是受家庭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开学已经几个月,孩子们已经渐渐适应了小学的学习生活,看着他们有模有样地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地生活,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更是一“家”之长的班主任,有着欣慰,亦有着忧虑。
由于这些孩子几乎都是集千般宠爱于一身的家中宝贝儿,吃饱、穿暖、学习棒是家长对他们最大的期望。
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
到了集体这个大环境中,很多弊病便纷纷呈现出来。
特别是教室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早上还打扫得干干净净,几节课下来,散落各处的大小纸片、铅笔屑便会悄然而生。
教室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明明诺大的一张纸横在过道中间,走过路过的孩子们往往会熟视无睹。
虽然经过一日三扫,时刻教育,但总觉得未能从根上解决。
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我思索着,都说讲故事是个好办法。
我特地从书上找来《小溪生病了》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一条原本清亮亮的小溪由于小动物们往里面乱扔垃圾,结果变得黑黑的臭臭的。
看到小溪生病了,大家都很着急,想找医生给小溪看病。
在小鸟的启发下,大家认识到自己就是医生,从此不再往小溪里扔果皮纸屑等垃圾,很快,小溪的病就好了。
《小溪生病了》这个故事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故事浅显易懂,富有情,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讲完故事后,我问了孩子们这样一个问题:“它们为什么不好意思?它们此时在
想些什么?”孩子们简单回答后,我又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正因为小动物们随意往小溪里乱扔垃圾,所以造成了什么后果?”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原本清亮亮的小溪变得黑黑的臭臭的。
这样一来,理解故事中“你们自己就是医生”这句话,就很自然很简单了。
为更好的达成我的调整目标,我又进一步尝试着问以下问题:“我们的教室每天也会生几次小病,在这样下去,它可要生大病了。
谁知道其中的原因?”
学生们一开始一愣,很快醒悟过来,纷纷说:小朋友们把垃圾随手放在桌肚里,一动就掉到地上,还不去主动拾起;往垃圾筒里扔垃圾时,采用投篮动作,投不进去也不拾;还乱摇桌椅……“是啊,教室生病了,它可难受了。
听,它正在不住地呻吟啊!老师想给它请医生来看病,谁是能治好它的病的医生?”学生们齐声答道:“我们!”听着他们响亮的回答,看着他们会心的笑脸,我笑了,为这一次成功的渗透德育的小故事,也为我这些可爱的学生们。
以后,班级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桌椅歪了,会有人主动排整齐,地上有纸屑,也会有人主动捡起来。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品德教育的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这远远比一味地说教指责要有力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潜移默化,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这样的教育如绵绵春雨滋润着学生幼小的心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