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图文稿

合集下载

城市公共安全第二章

城市公共安全第二章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要 遵循相关性原则,加强生命线系统的 建设从系统构成、设施布局、结构方 式、组织管理等方面,提高生命线系 统的防灾抗灾功能。这是城市安全的 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城市公共安全保 障系统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
(4)遵循整体性、最优化原则,优化城市防 灾设施建设与运行 城市防灾设施的建设布局要充分 考虑城市灾害连发性、群发性的特点 ,遵循整体性原则综合布置防灾设施 ,使它们与管理机构之间保持畅通的 联络渠道,形成防灾设施的联动机制 ;同时要遵循最优化原则,充分利用 防灾设施,平灾结合,尤其要注重地 下人防设施、抗震设施的综合利用,
(3)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城市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公共安全规划, 公共安全规划,优化城市公共安全资源配 实现对事故、灾害的充分防御; 置,实现对事故、灾害的充分防御; (4)通过技术措施对城市重大危险源和重 ) 要目标实施全面监控, 要目标实施全面监控,形成城市公共安全 的技术屏障,充分预防各类事件、 的技术屏障,充分预防各类事件、事故和 灾害的发生; 灾害的发生;
二、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框架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城市公共安全运行机制 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
(一)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城市公共安全的管理体系是现行制 度下公共安全的责任分工和部门定位。 城市公共安全的管理体系应以减少层次 与制约、提高效率和节约资源为目标, 着重研究在政府序列和社团内安全职能 的划分,在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两个截 然不同状态下的相互关系,一方面要使 公共安全的需求全面覆盖,
城市公共安全体系
安全生产 卫生安全
社会安全 食品安全 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核)
防灾减灾安全
矿 交 危 工 电 业 化 过 山 通 程 网 品

城市安全 第二章 城市安全体系共21页

城市安全 第二章 城市安全体系共21页

第二章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公共安全风险愈发明显,城市生命线可谓危机四伏,诸如城市水资源的严重污染、造成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城市各类交通事故、城市恐怖袭击的隐患等等。

由于城市空间狭窄、道路纵横交错、人口高度集中,城市一旦发生灾害,会对社会建设、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特殊的挑战,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恶化城市生态环境。

此外像突发性的地震、水灾、瘟疫等自然灾害,往往造成不可控的特大城市灾害。

这一切都使得对城市灾害的综合研究、城市防灾减灾的制度完善具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上来保障聚居城市人群的最基本的“安全”需要,这是百姓之盼,也是执政之责,更是发展之基。

一、三角形模型三角形模型是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基础,是由我国清华大学公共安全中心的研究团队最先提出的。

03年SRAS之后,04年清华大学成立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研究领域从火灾安全扩展到公共安全领域。

(范维澄先生,在英国主攻“燃烧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数值模型”,1981年归国后,限于国内研究条件的欠缺,不具备模拟燃烧过程的条件,他开始工程热物理与安全工程的交叉学科。

)他所带领的公共安全研究团队最初把重点放在了突发事件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们逐渐认识到突发事件的致灾程度与承灾体、应急管理是分不开的,提出由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和应急管理三个主体构成的风险分析框架(又称为三角形模型)。

在突发事件作用于承灾载体的过程中,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类灾害要素进行传递(在安全科学中,物质、能量、信息被称作灾害要素),从而承灾载体在突发事件作用下发生破坏: 一种是本体破坏,也就是最常见的实体破坏,另一种是功能破坏,是指承灾载体原本具备的功能无法履行。

突发事件、承灾载体以及应急管理这种三维体系构成公共安全问题的整体,是城市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突发事件和承灾载体的研究,确定应急管理的关键目标,加强防护,从而实现有效的预防和科技减灾。

下面我们分别展开介绍:二、突发事件(一)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城市安全 第2章

城市安全 第2章

突发事件
重点目标
承灾载体
方法和技术
应急管理
次生衍生 时机和力度
第二节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事地生 象洋 震林质物… 灾灾 火 火灾灾 害害 山 灾害害
环 境 生 态 灾 难
交工 通业 事事 故故
公城 共市 场生 所命 事线 故事 故
核 传 群 食 辐 … 染 体 物 射 病 不 中 事 疫 明 毒 故 情 原 因 疾 病
城市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影响巨大
由于城市地区人口密度和社会财富密度非常大,当受到地震袭击的时候,造成的伤亡以及经济损失都是非常 巨大的。同时城市地区也往往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和商业活动的密集中心地区,造成重大及特大地震灾害损失
的可能性增加,会对整个国家甚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冲击。
作为城市纽带的生命线系统是极易成为城市重特大地震损失的关键环节
1994-01-17 1995-01-17 1999-08-17
6.6 7.2 7.8
62 6 279 17 000
200 1 000 200
中国汶川地震
2008-5-12
8.0
69227
8452
海地地震 智利地震 东日本地震
2010-1-13 2010-2-27 2011-3-11
7.3 8.8 9.0
20
国内外特大地震思考
名称
汶川
时间
2008-05-12
震级
8.0级
人员伤亡
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
经济损失
8452亿
日本.岩手
海地 智利 玉树 东日本大 地震
2008-06-14
2010-01-12 2010-02-27 2010-04-14 2011-03-11

工程类市政学第十一章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工程类市政学第十一章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范的实践案例
上海市: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有效防范了各类 安全事故的发生。
深圳市:通过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数据库,对各类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实现了对城市公共安 全风险的全面掌控。
分析城市公共安 全风险和隐患
制定应急预案的 流程和措施
评估应急预案的 可行性和有效性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预测潜在 的安全风险
资源调配: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的 人力、物资和设备得到及时调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不同安全风 险的应对措施
协调联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 调与配合,确保应急响应的高效 实施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指政府和相关组织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管理,旨在预防和 减少城市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消防、交通安全、危险品管理、公共 卫生等,需要政府和相关组织协同合作,共同维护城市安全。
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如政府部门、社会 组织、企业等。
整理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分析、评估,确保信 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的: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及时发现和预防安全风险。
意义: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障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确保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有法可依 制度保障的加强: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监督与评估机制的建立:确保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市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图

市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图

市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图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七项安全技术措施1、按规定使用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2、机械设备防护安装一定要齐全有效,不能带病运行。

3、架设电线线路必须符合国家与建设部的用电标准,电气设备必须接地或接零。

4、电动机械和电动手持工具,应设置漏电跳闸开关。

5、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

6、施工必须坚持标准作业,必须有安全保护措施。

7、施工现场危险地段应有围栏、有警式标志,夜间设有红灯示警。

(二)施工现场十不准1、不戴安全帽,不准进入现场。

2、酒后和带小孩不准进入现场。

3、不准穿拖鞋、高跟鞋及硬底鞋上班。

4、模板等易腐材料不准作脚手架使用,作业时不准打闹。

5、电源开关不准一闸多用。

6、未经培训的职工不准操作机械。

7、吊装设备未经检查(或试吊)不准吊装,下面不准站人。

8、木工场地和防火禁区不准吸烟。

9、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应分类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

(三)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1、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执行建设部颁安全标准和安全生产责制以及区《劳动卫生安全条例》、市《安全生产监察条例》,做到思想落实,措施落实、组织落实。

2、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纪律和安全技术教育。

明确岗位责任,正确使用个有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维护安全纪律,要坚持特殊工程持证上岗,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3、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执行。

4、在工程施工前要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严格遵守“建筑施工操作规程”,反对盲目指挥,反对违章施工。

5、施工现场应悬挂安全标志,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各材料、构件设备的安全放置要整齐稳定,并有标识。

施工废料要及时清理。

6、必须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采取防护措施,各种电动机具做到接地良好,一机一闸,并配有漏电开关,易燃易爆物品运输储存和使用必须符合专门规定。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整PPT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整PPT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姓名 2 0 2 0 / 11 / 0 1
目录
前言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健全公共安全体 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Fra bibliotek 建设平安中国。
0
1
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建立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体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 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和管理制度,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 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修订。改革安全评审制度,健 全多方参与、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化解和预警应急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监管执法, 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预防控制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和 应急救援、监察监管能力等建设。实施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安全环保搬迁工程。 加强交通安全防控网络等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电信、电网、路桥、供水、油气等重 要基础设施安全监控保卫。实施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单位国 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
0
2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全面提高抵御气象、水旱、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综 合防范能力。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完善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体系。建立 城市避难场所。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资源统筹利用水平。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制定应急救援社会化有偿服务、物资装备征用补偿、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保险和伤亡抚恤等政 策。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演练。
0
3
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公共卫生与城市公共安全-PPT文档资料

公共卫生与城市公共安全-PPT文档资料

低死亡率发展中国家导致疾病 经济负担的10个主要危险因素
• 饮酒 • 血压 • 烟草 • 低体重 • 肥胖 • 胆固醇 • 蔬菜和水果低摄入 • 固体煤致室内烟雾 • 铁缺乏 • 不洁饮水、营养
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没有主次之分
传染病的危害依然严重
新发传染病
SARS,禽流感,艾滋病, 埃博拉出血热

科技进步 疫苗、抗生素
研制及应用
全球传染 病大幅度 下降
迅速发 展
20世纪前60年
计算机工程 信息工程 生物工程
诊断技术 疫苗研制 疾病监测 治疗措施
康复
公共卫生服务 前景广阔
现代公共卫生的发展
生物圈大气层
文化 生活方式
大众生态健康 模式
个人行为
家庭
心理-社会经济环境
个人
人 躯

心 理
工作
时间
精神
---Winslow 1932年
公共卫生概念与定义
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共同努力来预 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科学与艺术。
(Robant 1987年) 公共卫生就是履行社会责任,以确保提供给人 民维护健康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生产、生活 环境,生活行为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
(美国医学会 2019年)
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我国 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 出发。
现代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
疾疾病
传传染病威胁:古老和新发 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生生物恐怖
WWTO
食食源性疾病
慢慢性非传染病 心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问题
职职业健康与职业 病
环环境相关疾病
危危险因素
生生物因素 社社会经济因素 卫卫生服务因素 生生态环境因素 生生活行为因素

城市中的安全网络与公共安全

城市中的安全网络与公共安全

城市中的安全网络与公共安全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城市环境中,公共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城市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的状态。

这使得城市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社区居民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建立一个健全的安全网络变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自然灾害、犯罪行为,还是公共卫生事件,城市中的安全网络都在其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

安全网络的构成1. 技术基础设施现代城市中的安全网络依赖于先进的科技手段。

包括监控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这些设备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收集为公共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许多城市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预测和评估。

2. 社区参与公共安全的实现不仅依靠政府的努力,社区居民的参与同样至关重要。

居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有效提升安全意识。

在很多城市,居民志愿者队伍帮助监督辖区内的安全,形成共治共管的局面。

3. 政府机构各级政府机构是城市安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警察、消防、医疗等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能够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作为整体协调者,确保各部门的资源能够有效整合,形成协同作战的局面。

安全网络的作用1. 预防犯罪健全的安全网络通过监控和数据分析,可以对犯罪行为进行预警。

一些城市的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实时识别可疑行为,并及时通知警方。

这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降低了犯罪率。

2. 自然灾害应对城市的安全网络还涉及到自然灾害的应对。

例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会对城市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如果安全网络能够及时发出预警,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将极大程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3. 公共卫生保障在近年来的疫情中,公共安全网络也展现了其重要性。

城市通过健康监测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提供疫情信息,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

同时,及时追踪和隔离密切接触者,减少病毒传播。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中的安全网络也在不断演变。

试谈公共安全体系的基本构成(ppt 64页)

试谈公共安全体系的基本构成(ppt 64页)
环境照度 普通摄像机、低照度摄像机、微光摄像机
摄像器件 摄像管摄像机、固体摄像器件摄像机
(CCD、CMOS)
CCD摄像机
电荷耦合器件CCD CCD摄取光图像的基本原理是对反映信息 的电荷进行存储、转移和输出。CCD实际 上是一种模拟移位寄存器。
CCD摄像机的电路组成 CCD外围电路、同步电路、预放电路、图 像信号处理电路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模式 一、前置型:单机型离线式 二、网络型:前端控制器、传输线路、系统控制器
(一)前端控制器,其基本功能有:1、特征识别。2、锁 定机构和联动功能的控制。3、监控功能。4、联网功能。 5、辅助输入/出接口、报警探测器、巡更系统、联动装置 的控制接口等。
(二)系统控制器:1、系统的授权;2、显示、报警及控 制;3、信息存储;4、网络管理和状态监控;5、出入控 制系统与其他自动系统集成的专用网关。
摄像镜头的主要技术参数: 成像尺寸、焦距、相对孔径、视场角、镜
头安装接口
常用的摄像机镜头
1.普通镜头 2.自动光圈镜头 3.变焦距镜头 4.小孔镜头 5.红外镜头和宽光谱镜头
云台的构成和技术参数
构成:摄像机或防护装置的安装面、旋转 机构、驱动电机与电路、
技术参数:输入电压、输入功率、负载能 力、旋转范围、云台转速、环境适应性、 外形、重量及安装尺寸
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入侵探测,用于金融、文博、物资仓库等高风险 单位
周界管理,用于机场、库区、军事基地、核设施 等
电视监控系统,用于环境、状态监控 门禁系统,用于人流、物流的管理 航空、交通部门 大型公共活动及其应急系统 住宅小区、智能化建筑 区域联网和接警中心
入侵探测技术
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视频输出 1Vp-p,正级性,75Ω 2.水平分辨率,又称图像的清晰度(TVL)

最新公共安全系统方案精品课件

最新公共安全系统方案精品课件

IC指S挥管系理2统特特征征 -2
10 指挥的链 条
和指挥的统一
12责任性
11 联合指挥
11
第十一页,共71页。
2.5 指挥系统的类型(lèixíng)
指挥系统类型 (根据用户不同)
执行型 应急指挥系统
决策型 应急指挥系统
12
第十二页,共71页。
执行(zhíxíng)型应急指挥系统
➢ 执行型系统的用户是接处警值班员,其处理事件 的类型是一般或较大的突发公共(gōnggòng)事件, 如110 治安案件、119 火灾报警、120 急救等, 以单一、个案为主,处理时间短暂。
✓ 虽然某些事故应急管理涉及多辖区或多功能部门行动, 如各方能达成一致,也可以实施单一事故指挥。
✓ 单一事故指挥可以制定事故管理目标,批准事故行动 计划,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和关于应急资源调配和使用。
✓ 单一应急指挥可以在应急预案事先指定,应急响应启
24
动后就迅速进入指挥岗位。
第二十四页,共71页。
2.7 指挥(zhǐhuī)模式
1 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概述(ɡài shù)
✓ 1.2 什么是公共安全管理系统

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是由公共安全管
理者和管理对象组成的,并由公共安全管
理者负责控制的一个(yī ɡè)整体。
公共安全管理系统
突发事件指挥系统
通讯与信息管理系统
资源管理系统
后勤保障系统
5
第五页,共71页。
2 应急(yìng jí)指挥系统
27
第二十七页,共71页。
指挥(zhǐhuī)模式
指挥 类型 单一 指挥
事故 分布 数量 范围 一个事故 单一行
政辖区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构建与管理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构建与管理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构建与管理城市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公共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构建和管理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已经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不仅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受,也关系到整个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城市公共安全的构建与管理任重而道远。

一、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构成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医疗安全、自然安全等内容。

这些方面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中都有它们的重要地位。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又出现了新的构成要素。

比如网络安全、防恐防暴、反恐等方面。

这些构成要素对于现代城市公共安全的保障和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构建要全面、细致、科学。

二、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管理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管理是城市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公共安全问题是社会综合治理的核心问题,要从源头上对公共安全进行保障。

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管理既要从政府角度入手,也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基层组织等方面的作用。

只有管理得当,才能真正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稳定。

1.政府角度政府是整个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中枢,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不仅影响到政府机构的执行效率,更直接影响到城市公共安全的建设和管理。

因此,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加强公共安全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完善指派和管理机制,确保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正确实施和管理。

2.社会组织角度城市社会组织一直都是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组织对于公共安全的保障和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社区管理、商业组织、行业协会等等都可以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构建和管理做出积极的贡献。

因此,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管理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3.基层组织角度基层组织是维护本地区公共安全的基础力量。

城市安全第二章城市安全体系21页word

城市安全第二章城市安全体系21页word

第二章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公共安全风险愈发明显,城市生命线可谓危机四伏,诸如城市水资源的严重污染、造成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城市各类交通事故、城市恐怖袭击的隐患等等。

由于城市空间狭窄、道路纵横交错、人口高度集中,城市一旦发生灾害,会对社会建设、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特殊的挑战,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恶化城市生态环境。

此外像突发性的地震、水灾、瘟疫等自然灾害,往往造成不可控的特大城市灾害。

这一切都使得对城市灾害的综合研究、城市防灾减灾的制度完善具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上来保障聚居城市人群的最基本的“安全”需要,这是百姓之盼,也是执政之责,更是发展之基。

一、三角形模型三角形模型是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基础,是由我国清华大学公共安全中心的研究团队最先提出的。

03年SRAS之后,04年清华大学成立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研究领域从火灾安全扩展到公共安全领域。

(范维澄先生,在英国主攻“燃烧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数值模型”,1981年归国后,限于国内研究条件的欠缺,不具备模拟燃烧过程的条件,他开始工程热物理与安全工程的交叉学科。

)他所带领的公共安全研究团队最初把重点放在了突发事件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们逐渐认识到突发事件的致灾程度与承灾体、应急管理是分不开的,提出由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和应急管理三个主体构成的风险分析框架(又称为三角形模型)。

在突发事件作用于承灾载体的过程中,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类灾害要素进行传递(在安全科学中,物质、能量、信息被称作灾害要素),从而承灾载体在突发事件作用下发生破坏: 一种是本体破坏,也就是最常见的实体破坏,另一种是功能破坏,是指承灾载体原本具备的功能无法履行。

突发事件、承灾载体以及应急管理这种三维体系构成公共安全问题的整体,是城市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突发事件和承灾载体的研究,确定应急管理的关键目标,加强防护,从而实现有效的预防和科技减灾。

下面我们分别展开介绍:二、突发事件(一)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PPT参考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PPT参考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
困难与挑战
国研室 陈全生
2021/3/10
授课:XXX
1
第一部分 现状与问题 第二部分 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 政策与建议
2021/3/10
授课:XXX
2
一、城市公共安全现状与问题
(一)几组数字 (二)典型案例 (三)城市公共安全的特点
2021/3/10
授课:XXX
3
几组数字
2021/3/10
授课:XXX
19
五、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相对滞后
1、公共安全法律体系不健全 2、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3、公共安全应急机制不健全 4、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不健全
2021/3/10
授课:XXX
20
第三部分 政策建议
建设完整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 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全民公共安全意识
城市防火:我国大中城市应建市政防火栓31万个, 实际只有15万个,欠帐52%。
城市排水:一些老城市的排水系统是100年前清 政府所建。
2021/3/10
授课:XXX
17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背景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闭关锁国的中国 走向世界。一方面引入外资,发展合资、合作、 独资的外资经济,一方面实施“走出去”战略, 开拓国际市场,合作共赢,推动了中国经济的 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但是,对外依存度的增加,使安全危机可迅速 传递和扩散。
2021/3/10
授课:XXX
18
四、科技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城市社会越来越建构在日趋复杂的技术 平台上,技术风险演变为公共危机的概 率显著增加。高科技犯罪应运而生,如 计算机犯罪等。

2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

2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
08.11.17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镇,30多名拆迁户集体到市委 上访,反映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问题,聚集和围观群众不断增加, 最多时约2000人。18日零时左右,部分上访人员冲击市委机关, 砸坏部分车辆和办公设施。图为武警组成的人墙前一地砖头。
第三节 承灾载体
1.承灾载体的类型 • 1)人—最重要和最脆弱的承灾载体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 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09.8.8“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造成491人死、192人失踪、 46人受伤。台湾因莫拉克损失新台币700多亿元,其中,农林渔牧 损失目前累计达到新台币141亿9124万元。
城市内涝

滑坡
09.8.14 杭州临安清凉峰镇因暴雨引起突发山体滑坡,7名群 众获救,5人遇难,4名群众下落不明。
③防灾措施。
• 2)桥梁
城市桥梁通常指城区范围内建造的跨河、跨江、跨海
桥梁、立交桥梁及人行天桥等。我国现行的《城市桥梁设 计载荷标准(cj77-98)》将城市桥梁称谓为:“城市内新建、 改建的永久性桥梁和城市高架道路结构以及承受机动车辆 荷载的其他结构物。”
• 地震对桥梁破坏
四川汶川地震波及重庆,2019年 5月12日下午6点,市公 路局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全局干部职工高度重视、冷静对待 地震影响。一方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六个信息联络 小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交通局,对地方公路桥梁、隧 道的受灾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另一方面,积极组织联系专 家,对因地震造成重大影响的国省干线公路桥梁、隧道进行 专家会诊。同时,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 信息报送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的公路桥梁、隧道,必 须安排专人加强值守。 12日晚,公路管理部门连夜对全市公 路桥梁、隧道的受灾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截至昨日中午12 点,对全市38个区县(自治县)的1452座桥隧进行了全面检 查。其中,发现108座桥梁、1座隧道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1.城市的公共安全系统体系3-5

1.城市的公共安全系统体系3-5

第一章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讲《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第一章,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

就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而言,其重要基础是三角形模型。

一、三角形模型三角形模型是由我国清华大学公共安全中心的研究团队最先提出的。

维澄先生,在英国主攻“燃烧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数值模型”,1981年归国后,限于国研究条件的欠缺,不具备模拟燃烧过程的条件,他开始工程热物理与安全工程的交叉学科。

03年非典之后,04年清华大学成立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由他担任主任,他的研究领域从火灾安全扩展到公共安全领域。

公共安全研究团队最初把重点放在了突发事件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们逐渐认识到突发事件的致灾程度与承灾体、应急管理是分不开的,从而提出了三角形模型,并提出在把握三边关系,把握突出事情关键环节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应急平台体系。

突发事件、承灾载体以及应急管理这种三维体系构成公共安全科技的整体,通过对突发事件和承灾载体的研究,确定应急管理的关键目标,加强防护,从而实现有效的预防和科技减灾。

蕴含在三角形模型中的灾害要素。

在安全科学中,物质、能量、信息被称作灾害要素。

不论突发事件的强度、类型、时空特点如何,归根到底,还是物质、能量、信息在起作用。

如–危化品泄漏:物质–地震、火灾:能量、物质–大规模谣言和社会恐慌:信息承灾载体本质上也同样是由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组合而成的,在形式上表现为丰富的客观世界。

而应急管理的对象也正是来自突发事件和承灾载体的各种物质、能量或信息。

下面我们对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展开介绍:一、突发事件1.定义:《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是三角形的一个边,研究突发事件从孕育、发生、发展到突变成灾的演化规律及其产生的风险作用,即突发事件携带或产生哪些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如何随着时间或地域的空间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第一章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讲《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第一章,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

就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而言,其重要基础是三角形模型。

一、三角形模型三角形模型是由我国清华大学公共安全中心的研究团队最先提出的。

范维澄先生,在英国主攻“燃烧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数值模型”,1981年归国后,限于国内研究条件的欠缺,不具备模拟燃烧过程的条件,他开始工程热物理与安全工程的交叉学科。

03年非典之后,04年清华大学成立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由他担任主任,他的研究领域从火灾安全扩展到公共安全领域。

公共安全研究团队最初把重点放在了突发事件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们逐渐认识到突发事件的致灾程度与承灾体、应急管理是分不开的,从而提出了三角形模型,并提出在把握三边关系,把握突出事情关键环节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应急平台体系。

突发事件、承灾载体以及应急管理这种三维体系构成公共安全科技的整体,通过对突发事件和承灾载体的研究,确定应急管理的关键目标,加强防护,从而实现有效的预防和科技减灾。

蕴含在三角形模型中的灾害要素。

在安全科学中,物质、能量、信息被称作灾害要素。

不论突发事件的强度、类型、时空特点如何,归根到底,还是物质、能量、信息在起作用。

如–危化品泄漏:物质–地震、火灾:能量、物质–大规模谣言和社会恐慌:信息承灾载体本质上也同样是由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组合而成的,在形式上表现为丰富的客观世界。

而应急管理的对象也正是来自突发事件和承灾载体的各种物质、能量或信息。

下面我们对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展开介绍:一、突发事件1.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是三角形的一个边,研究突发事件从孕育、发生、发展到突变成灾的演化规律及其产生的风险作用,即突发事件携带或产生哪些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如何随着时间或地域的空间发生变化。

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并有其自身规律。

突发事件产生的作用有3种类型,包括能量、物质与信息。

能量的作用例如火灾,火灾通过燃烧释放热能,原则上是热能的作用,因此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破坏。

物质作用例如病毒、细菌,这些都属于物质,可能造成伤害。

另外就是信息,有时人群中出现一些传言、谣传,由此可能引发一部分社会人员的恐慌与群体事件的产生,造成伤害。

2.类型:(1)自然灾害:城市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例如1998年特大洪水袭击我国多个城市事件回顾:1998年夏季,中国南方罕见的多雨、持续不断的大雨铺天盖地地压向长江,使长江无须臾喘息之机地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

持续的暴雨或,造成爆发,江河洪水泛滥,、泥石流,给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据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福建、江苏、河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的不完全统计,受灾人口超过一亿人,受灾农作物1000多万公顷,死亡1800多人,倒塌房屋430多万间,经济损失1500多亿元。

湖北省有66个县(市)受灾,受灾人口3688万。

农作物受灾254万公顷,绝收58.8万公顷,倒塌房屋122万间。

全省有545个堤溃或扒口行洪,淹没面积20.4万公顷,涉及受灾人口545万。

被水围困589.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77.8万人,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

武汉市7月21-23日的,导致一片汪洋,1.3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半东湖的容量。

江西省79个县(市、区)受灾,其中40个县(市、区)重复受灾,受灾人口2213万,死亡193人,失踪70多人。

被洪水围困人口368.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7万多人。

全省共有4座600公顷圩堤、40座66.6圩堤相继漫顶溃决,九江长江大堤溃堤。

全身因毁坏的水利设施2.8万多座。

有35个县城(市、区)先后进水受淹,鹰厦、浙赣、京九铁路一度中断营运。

事件原因:这和百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也有密切的关联,厄尔尼诺的强大暖湿空气带来了强降水,造成长江流域洪峰不断,紧随着厄尔尼诺来的拉尼娜现象又使应当按期北移的副热带高压突然杀回,使一度相对缓解的长江干流汛情再度紧张,以致长江全线告急。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一倍的话,地球上的降水量将增加3%—15%,大雨和洪水的增加与地球温暖化状况是并行进展的。

)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日趋严重,泥沙俱下,由于淤积、围垦等,使得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降低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的调洪能力,湖泊的蓄洪容积逐年减少。

众多通江湖泊不再通江,江湖隔离。

原本行洪的滩地、通道不能行洪。

加上河道设障严重等原因,致使河道过水断面缩窄,洪水出路变小,宣泄不畅,洪水行进缓慢。

长江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向洞庭湖分流的比例已由50年代的45%衰减至目前的25%左右,加大了干流的防洪压力。

(2)事故灾难方面主要涵盖城市火灾、生命线系统事故、交通事故、危化品事故等。

广受关注的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事件回顾2013年11月22日10:25,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内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

直接原因: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

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山东石化基地、企业大都在改革开放后建设投产,考虑成本,主要采取“集中”建设,致使各地管道布局密集,在淄博、潍坊、东营等石油化工基地普遍存在。

青岛市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力。

出现原油泄漏的管道系公司东黄复线。

该管线1986年7月建成,管径711毫米,管道长248.52公里,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

“按照当时设计,地面是农田或者菜地,承压力是有限的。

但是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现在,地面上已经建设了道路和居民小区。

”中石化一直试图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反应管道承压过大。

由于牵涉到地方经济的发展,未得到处理。

开发区规划、市政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事故发生地段规划建设混乱。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中对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做了规定,其中,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宜小于30米。

“黄岛明显存在规划错误、布局错误。

”沈阳化工大学副教授李庆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他告诉记者,化工企业布局基本指导思想是与居民必须分开,并不是“相距30米”那样简单。

更为重要的是,绝对不允许各种管道交叉及近距离平行安装。

在管道承压改变的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导致城市建设者对原有设计进行了改变。

“比如这次是市政官网建设在输油管线的下面。

城市排污管道等常年积累起沼气、甲烷等易燃气体,当和原油挥发产生的可燃气体汇合,在密闭的空间里,容易起火爆炸。

中石化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

中石化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

盲目动用非防爆设备进行作业,严重违规违章。

青岛市及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对事故风险研判失误,导致应急响应不力。

实际困难:中石油管道公司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心主任冯庆善对此认为,油气管道长期经过运营,会受到外部干扰、腐蚀、管材和施工质量等原因发生失效事故,而目前国内现役油气管道已进入事故多发期。

目前国内进入管道建设的高峰期,但现役油气管道有约60%服役超过20年,东部管网运行已30多年。

此外,部分油气管道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运行了近40年。

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曾在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与山东潍坊市环保局和高密市环保局发布两次《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东黄(复)线、东临线隐患整治工程环境信息公告》,“原本管线所处的郊区现在变为繁华城区,建筑物众多,人口密集,部分管道陆续被占压,导致管道无法抢修、维修,即使一些没有占压的建筑物也离管道较近,无法进行管道防腐层大修。

”广受关注的兰州4.11饮用水苯超标突发事件事件回顾2014年4月11日,甘肃省兰州市发生了一起因自流沟受污染引发的饮用水苯超标事件,苯最高浓度达到200微克/升,超过国家限值10ug/L 的20倍。

在此期间,市区降压供水,高坪及边缘地区停水,限制生产性用水。

24小时内自来水不宜饮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此事发生后,省、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自来水公司启动紧急预案,及时妥善地处理了这起事件。

导致整个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规划缺乏安全意识、中石油污染物泄露、自来水厂供水管网老化、水质监管不力、应急信息沟通不力及信息发布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构成。

本次污染的源头,兰州石化公司,厂区规模越来越大,距离自流沟越来越近,同时设施老化,污染物泄露风险日益增大。

而自流沟周围原设的保护范围,也被居民区“侵吞”。

兰州是全国唯一一个只有一个水源地的省会城市。

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供水范围为兰州市主城区(包括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以及部分周边县区。

水源的单一导致现有水厂规模过于庞大和集中,事件发生后势必造成巨大的影响面。

所以是否应设立中途大型水池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传统供水管网系统难以满足新时代防止污染的需要。

本次水污染事件中,自来水厂受污染的4号自流沟是钢筋混凝土材质,且使用已近60年。

而这种自流沟一般使用寿命是50年。

传统水质监控制度难以满足新时代防止污染的需求。

兰州是全省唯一能监测106项饮用水指标的单位。

按规定,每一年监测2次。

但为了兰州市饮用水安全,自来水公司在有条件时,随时会增加监测次数。

本次事件是在全省饮用水普查监测期间发现的,而且发现水中苯超标后,无法找别的单位验证,只能自己反复监测核实,耽误了反应时间。

这充分暴露出我国饮用水监测制度规定以及设备跟不上实际需求。

传统应急处置程序满足不了应急状态时信息沟通的要求兰州市、自来水公司以及其它与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相关的部门都有各自的应急预案,但这些应急预案的统一协调性差。

事发后自来水公司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相关的行动,但其他各方面的不协调,耽误了整体行动的速度达到18个小时,影响了公众应对。

如按应急程序层层“上报——决定”的惯例,耽误了信息发布时间;各重要环节行动上信息沟通不及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发布的混乱。

这样,加大了事件的影响,引起了公众的巨大焦虑。

(3)公共卫生,涵盖重大传染病疫情、各种流行病、食物中毒等事件广受关注的河流受抗生素药物的污染事件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人类自身大量使用抗生素,微生物环境也会对抗生素产生抗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