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装配工艺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648818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b.png)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图1整机结构树状图1.1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1.2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
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
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按照整机的结构情形,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到达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目标和经济目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外表涂敷层,不得破损整机的绝缘性。
包管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精确,包管产品的电机能稳定,并有充足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
每一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包管产品的安装质量,严厉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
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进步产品的率。
2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2.1流水线与流水节拍装配流水线就是把一部整机的装连、调试等工作划分成若干简单操作,每一个装配工人完成指定操作。
在划分时要注意到每人操作所用的时间应相等,这个时间称为流水的节拍。
装配的设备在流水线上挪动的体式格局有好多种。
电子产品整机总装工艺
![电子产品整机总装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a5af0ec58fafab069dc02c3.png)
电子产品整机总装工艺
中环电子计算机公司
电子产品制造中心
电子产品整机总装工艺
装配准备
(1)工艺文件 (2)设计文件 (3)元器件准备及分配
检验合格
检验合格 印制电路板的装配
单元组件的装配
检验合格
连接线的加工与制作
连线
连线
连线
• 整机组装的工艺流程简图
总装完成
最终检验
箱体组件的装联 检验合格
中环电子计算机公司
电子产品制造中心
静电的预防
• 3、静电的控制:静电的控制技术是在静电电荷 积聚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采取综合措施将静电危 害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①工艺控制法 目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少 地产生静电荷。对工艺流程中材料的选择、装备 安装和操作管理等过程应采取预防措施,控制静 电的产生和电荷的聚集,抑制静电电位和放电能 量,使危害降到最小程度。 ② 泄露法 目的是使静电荷通过泄露达到消 除。一般采用静电接地使电荷向大地泄露,通常 利用增大物体电导的方法使静电泄露。
中环电子计算机公司
电子产品制造中心
电子产品制造中的静电源
• (2)化纤和棉制工作服
• 穿着化纤和棉制工作服工作,在化纤和棉 制工作服表面产生6000V,并使人身体带电。
• (3)工作鞋
• 橡胶或塑料底的工作鞋的绝缘电阻高达 1013Ω。走路时产生静电,并使人身体带 电。
中环电子计算机公司
电子产品制造中心
中环电子计算机公司
电子产品制造中心
电子产品静电放电的损害特点
• 产生起电的原因: • 1)接触摩擦产生静电 • 2)高速运动中的物体产生静电 • 3)冲流起电 • 4)剥离起电
中环电子计算机公司
第六章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
![第六章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11ea043af45b307e87197dc.png)
图6.5 已接好的扁平电缆组件
图6.6 扁平连接线
第六章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
6.屏蔽线缆的安装
• 常用的屏蔽线缆有聚氯乙烯屏蔽线,常用于500V以 下信号的传输电气线,在屏蔽层内可有一根或多根 导线。主要类型有:
• 护套聚氯乙烯屏蔽线
• 这种屏蔽线多为同轴电缆,在屏蔽层内可有一根或 多根软导线,常用于电子设备内部和外部之间低电 平的电气连线,在音频系统也常采用这种屏蔽线;
• (1)器件和散热器接触面要清洁平整,保证两 者之间接触良好。
• (2)在器件和散热器的接触面上加涂硅酯。 • (3)在有两个以上的螺钉紧固时,要采用对角
线轮流紧固的方法,防止贴合不良。
第六章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
如图6.2所示是常见功率器件的安装。
图6.2 功率器件的安装
第六章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
4.集成电路的安装
第六章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
1.紧固工具及紧固方法
• 1.紧固工具 • 紧固螺钉所用的工具有普通螺丝刀(又名螺丝起子、改锥)、力矩螺丝刀、
固定搬手、活动搬手、力矩搬手、套管搬手等。其中螺丝刀又有一字头和十 字头之分。 • 工业生产中都使用力矩工具,以保证每个螺钉都以最佳力矩紧固。大批量工 业生产中均使用电动或气动紧固工具,并且都有力矩控制机构。 • 2.最佳紧固力矩 • 每种尺寸的螺钉都有固定的最佳紧固力矩,使用力矩工具很容易达到要求, 但使用一般的工具,则要靠实践经验才能达到最佳紧固力矩。 • 3.紧固方法 • 使用普通螺丝刀紧固要领;先用手指尖握住手柄拧紧螺钉,再用手掌拧半圈 左右即可。紧固有弹簧垫圈的螺钉时,要求把弹簧垫圈刚好压平即可。对成 组的螺钉紧固,要采用对角轮流紧固方法,先轮流将全部螺钉预紧(刚刚拧 上为止),再按对角线的顺序轮流将螺钉紧固。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流程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9f3f5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3.png)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流程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流程是指将各个电子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电子产品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要注重质量,又要提高效率。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流程的示例,包括了主要的工序和每个工序的要求。
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将所需的电子零部件准备齐全,并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分拣和清洗,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完整性。
2. 贴片工序贴片工序是将电子零部件贴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上的重要工序。
首先,将PCB放在自动贴片机上,然后将贴片机调至适当的温度和速度。
接下来,将贴片机上的料盒装满所需的电子零部件,并启动机器,开始贴片。
在贴片过程中,要注意零部件的准确位置和合适的压力。
3. 焊接工序焊接工序是将贴片后的电子零部件进行焊接。
首先,将焊接设备调至适当的温度和速度。
然后,将焊锡涂在需要焊接的区域上,将焊接设备放在焊锡上,开始焊接。
焊接时要注意时间和温度的控制,确保焊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4. 组装工序组装工序是将已焊接的电子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电子产品。
首先,将组装所需的零部件和产品放置在整理区域,然后按照装配工艺流程依次进行组装。
在组装过程中,要注意零件的定位和对齐,确保组装的准确性和质量。
5. 测试工序测试工序是对已组装的电子产品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
首先,将已组装的电子产品放置在测试设备上,然后启动设备,进行各项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电子产品的外观、功能、性能等方面。
测试的结果要及时记录,以便进行后续的修改和改进。
6. 包装工序包装工序是将已测试的电子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
首先,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将电子产品装入包装盒中,并进行密封。
然后,在包装盒上标明产品的型号、规格和批次等信息,并贴上标签。
最后,将包装好的产品进行堆叠和整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便捷。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流程的示例,其中只包含了一些主要的工序。
实际生产中,还可能包括更多的工序和细节。
合理高效地进行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流程,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电子产品工艺之装配焊接技术
![电子产品工艺之装配焊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22f0b2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f.png)
电子产品工艺之装配焊接技术1、⑴试简述表面安装技术的产生背景。
答:从20世纪50年代半导体器件应用于实际电子整机产品,并在电路中逐步替代传统的电子管开始,到60年代中期,人们针对电子产品普遍存在笨、重、厚、大,速度慢、功能少、性能不稳固等问题,不断地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迫切希望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厂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克服这些弊端。
工业发达国家的电子行业企业为了具有新的竞争实力,使自己的产品能够适合用户的需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成了基本共识——务必对当时的电子产品在PCB 的通孔基板上插装电子元器件的方式进行革命。
为此,各国纷纷组织人力、物力与财力,对电子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攻关。
通过一段艰难的搜索研制过程,表面安装技术应运而生了。
⑵试简述表面安装技术的进展简史。
答:表面安装技术是由组件电路的制造技术进展起来的。
早在1957年,美国就制成被称之片状元件(Chip Components)的微型电子组件,这种电子组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荷兰飞利浦公司开发研究表面安装技术(SMT)获得成功,引起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极大重视;美国很快就将SMT使用在IBM 360电子计算机内,稍后,宇航与工业电子设备也开始使用SMT;1977年6月,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厚度为12.7mm(0.5英寸)、取名叫“Paper”的超薄型收音机,引起轰动效应,当时,松下公司把其中所用的片状电路组件以“混合微电子电路(HIC,Hybrid Microcircuits)”命名;70年代末,SMT大量进入民用消费类电子产品,并开始有片状电路组件的商品供应市场。
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产品制造的需要,SMT作为一种新型装配技术在微电子组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称之为电子工业的装配革命,标志着电子产品装配技术进入第四代,同时导致电子装配设备的第三次自动化高潮。
SMT的进展历经了三个阶段:Ⅰ第一阶段(1970~1975年)这一阶段把小型化的片状元件应用在混合电路(我国称之厚膜电路)的生产制造之中。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与工艺控制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与工艺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d1255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2.png)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与工艺控制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是指将电子零部件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和标准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电子产品的过程。
而工艺控制则是对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下面将对电子产品装配工艺与工艺控制进行详细介绍。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艺流程设计:通过对电子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包括零部件准备、装配、焊接、测试和包装等环节。
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2. 确定装配工具和设备: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装配工具和设备,如螺丝刀、焊接设备、测试工装等。
这些工具和设备需要能够满足产品装配的要求,同时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
3. 装配工艺参数的确定:包括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焊接压力等工艺参数的确定。
这些参数的合理设定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
4. 确定检验方法和标准:确定适合电子产品装配工艺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如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
这些检验方法和标准可以有效地评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工艺控制是对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管理: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进行全面管理。
包括质量目标的确定、工艺流程的持续改进和质量控制的实施等。
2. 过程控制:通过对每个装配环节和工艺参数的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包括对装配过程、焊接过程和测试过程等的控制。
3. 培训和教育:对装配工艺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只有装配工艺人员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和工艺水平,才能确保产品质量。
4. 数据分析与改进:通过对装配过程和产品质量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的稳定性。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与工艺控制是确保电子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只有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装配工具和设备的选择、装配工艺参数的确定、检验方法和标准的制定,并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优质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要求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3df1e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0.png)
六、整机(成品)外观检查
➢ 检查产品成品外观不应有污迹、脏印迹等不良现象; ➢ 检查产品成品外壳(表面)不应有脱漆、划花、毛刺等不良现象; ➢ 检查车缝客户铭牌无倾斜残缺、倒置、倾斜和翘曲现象; ➢ 检查电源键、功能按钮等无卡死、偏斜、手感不良现象; ➢ 检查旋钮、按键无卡死、手感不良现象; ➢ 检查机脚垫无磨损、掉落等不良现象; ➢ 检查面壳、背板丝印文字符号应清晰,无断划、缺陷、被遮挡等
➢ 个取别或特使殊用部专件用得(如辅IC助)错在工误拿具取。时应按《作业正指确导书》中得要求进行拿
二、物料拿取作业标准(2)
PCB基板组件拿取:
➢ PCB基板组装件如有用螺丝紧固得金属件如散热片、 支架等,拿取时应以这些金属件、支架受力部位;
➢ 如有辅助工具一定要严格按《作业指导书》中得要求 使用辅助工具拿取 ;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要求
一、整机装配工艺要求(1)
➢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 ➢ 各种元器件、材料均应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安装前应检查
其外观、表面有无划伤、损坏; ➢ 排线安装时注意排线方向、极性正确,安装位置要正,不歪斜; ➢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元器件得安全要求,如安装静电敏感器件要注
意防静电; ➢ 部品在安装过程中不允许产生裂纹、凹陷、压伤和可能影响产
➢ 通常情况下PCB板上得元件或导线不能作为抓拿部位。
二、物料拿取作业标准(3)
外观装璜部件得拿取:
➢ 应避免划伤,操作者不允许戴戒指、手表或其她 金属硬物, 不允许留长指甲;
➢ 应带手套作业; ➢ 应妥善摆放,避免磕碰; ➢ 带有保护纸或薄膜得部件,要尽量保持保护材料
不致过早剥落,在完成必要得操作之后才将保护 材料剥下。
十一、不良作业举例1----螺丝不垂直攻入
简述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工艺流程
![简述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c71c8b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c.png)
1
简述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工艺流程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元件准备:采购检验电子元件和配件
→PCB制作:设计、制版、印刷电路板
→贴片焊接:SMT贴片,回流焊固定表面贴装元件
→插件安装:手工或机器插入非贴片元器件
→波峰焊接:通过波峰焊机焊接插件元件
→装配组装:将PCB板装配进外壳,固定螺丝
→连接线缆:内部线缆正确连接各部件
→功能测试:通电检测产品功能是否正常
→老化测试:模拟运行,检验稳定性
→外观检查:检查有无损伤,清洁产品
→包装入库:合格产品进行包装,入库待发。
1。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培训教材(PPT 58张)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培训教材(PPT 58张)](https://img.taocdn.com/s3/m/6ff774170912a216147929b9.png)
本章要点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能描述电子产品组装内容、级别、特点及其发展 能掌握电路板组装方式、整机组装过程 能描述整机连接方式与整机质检内容 会熟练加工与安装元器件 会熟练组装HX108-2型收音机电路板 会熟练装配HX108-2型收音机整机
1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
- 1-
第 5章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6.1 组装基础 电子设备的组装是将各种电子元器件、机电元件以及结构件,按照设计 要求,装接在规定的位置上,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的电子产品的 过程。 6.1.1 组装内容与级别 1 .电子设备组装内容 电子设备的组装内容主要有: 1)单元电路的划分。 2)元器件的布局。 3)各种元件、部件、结构件的安装。 4)整机联装。 2 .电子设备组装级别 在组装过程中,根据组装单位的大小、尺寸、复杂程度和特点的不同, 将电子设备的组装分成不同的等级。电子设备的组装级别如表所示。
(6)支架固定安装 支架固定安装形式如图所示。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7)功率器件的安装 功率器件的安装形式之一如图所示。
1电子工艺与技能实训教程
-10-
第 5章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2.元器件安装注意事项 1)插装好元器件,其引脚的弯折方向都应与铜箔走线方向相同。 2)安装二极管时,除注意极性外,还要注意外壳封装,特别是玻璃壳体 易碎,引线弯曲时易爆裂,在安装时可将引线先绕l~2圈再装,对于 大电流二极管,有的则将引线体当做散热器,故必须根据二极管规格 中的要求决定引线的长度,也不宜把引线套上绝缘套管。 3)为了区别晶体管的电极和电解电容的正负端,一般在安装时,加上带 有颜色的套管以示区别。 4)大功率三极管由于发热量大,一般不宜装在印制电路板上。 6.2.3 电路板组装方式 1.手工装配方式 (1)小批量试生产的手工装配 (2)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装配 2.自动装配方式
电子行业现代电子部件装配工艺
![电子行业现代电子部件装配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f03eb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1.png)
电子行业现代电子部件装配工艺1. 概述现代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了越来越复杂的电子设备和部件。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电子行业采用了现代化的电子部件装配工艺。
本文将介绍电子行业中常用的现代电子部件装配工艺和相关技术。
2. 表面组装技术表面组装技术是现代电子行业中最常用的电子部件装配工艺之一。
它通过将电子元器件直接焊接到印刷电路板(PCB)表面,实现电路的连接。
常见的表面组装技术有:•表面贴装技术(SMT):SMT是一种将元器件粘贴到印刷电路板上,并通过回流焊接进行连接的技术。
它具有高效、高密度和低成本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
•焊盘技术:焊盘技术是一种将焊盘粘贴到印刷电路板上,并通过回流焊接进行连接的技术。
焊盘技术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元器件,并可以提供更强的连接性能。
•焊球技术:焊球技术是一种将焊球粘贴到印刷电路板上,并通过回流焊接进行连接的技术。
焊球技术主要用于一些高端电子产品,如微处理器和芯片。
3. 焊接技术除了表面组装技术外,电子行业还采用了多种焊接技术来实现电子部件的连接。
常见的焊接技术有:•波峰焊接:波峰焊接是一种通过将印刷电路板浸入焊锡波液中,使波峰浸湿电路板焊盘并形成焊点的技术。
波峰焊接主要用于连接较大的电子部件或需要较高的连接强度的部件。
•无铅焊接: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电子行业逐渐采用无铅焊接技术。
无铅焊接技术可以提供与传统铅焊接技术相当的连接性能,同时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使用。
•红外焊接:红外焊接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加热电子部件进行焊接的技术。
红外焊接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电子部件,并可以提供快速、均匀的加热效果。
4. 自动化装配技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电子行业广泛应用自动化装配技术。
自动化装配技术可以通过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子部件的自动装配。
常见的自动化装配技术有:•精确定位技术:精确定位技术可以通过视觉系统、传感器和精确控制系统确保电子部件的准确定位和对齐。
电子产品螺钉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螺钉装配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f5c830ba300a6c30c229f49.png)
中山百得厨卫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编号 Q/BD J05.101-2013页 码1/5章 节1 目的本规范为了更好地保证产品生产过程装配质量及装配一致性、规范螺钉的使用规程而制定。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装配车间成品装配工艺。
3 螺钉的具体操作规范3.1 紧固螺钉的工艺要求紧固螺钉的基本要求:上紧不打滑。
用工具可正常拆卸。
3.2 紧固螺钉对工具的要求3.2.1 生产线上常使用装配螺钉的工具为风批、电批和十字螺丝刀。
3.2.2 风批和电批使用的动力要求 风批使用的气源为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气源压力为0.36 MPa ±0.05MPa(3.6 kgf/cm 2±0.5 kgf/cm 2),风批接管无泄漏;电批使用时必须与配套的专用电源配套使用。
3.3 用螺钉对钣金件进行紧固时,正常情况下生产线选用风批作为操作工具,风批的档位要控制在二档(中档),如出现钣金件变形或错位造成连接孔对不正等的特殊情况时才允许使用一档,整批螺钉中有少量螺钉紧固时发生断裂现象时不允许用一档进行紧固。
3.4 用螺钉把塑料件紧固到钣金件上时,正常情况下生产线选用风批作为操作工具,风批档位要严格控制在二、三(中、小档)档,通常不允许使用一档进行紧固。
3.5 用螺钉对塑料件之间进行紧固或将钣金件紧固在塑料件上时,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冲击式风批作为固定螺钉的操作工具,要求使用电批(或较小扭力的紧固工具)作为操作工具,以免因塑料件开裂导致紧固螺钉打滑。
4 操作要求4.1 在使用螺钉进行紧固操作之前,需选用正确的操作工具,并将工具调节至正确档位,再根据工艺文件的要求选用螺钉种类,并观察螺钉的外观是否合格。
4.2在紧固螺钉时必须按照工艺文件要求在关键的零件部位加弹性垫圈。
当同一个零件有2个(含2个)以上紧固螺钉时,第一颗螺钉不能一步锁紧,只能预锁紧(螺钉头到紧固面约预留2mm ,见图1-图4),要求紧固顺序为采用对角交互紧固其他螺钉逐步依次紧固(见图5)。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45145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0.png)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电子产品制造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装配工艺。
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规范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确定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材料准备、加工、组装和测试等流程,这些流程需要遵循标准化的流程,以确保最终制成的电子产品满足所需标准和质量要求。
本文将介绍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的基本内容,以及在制定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时应注意的关键因素。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的基本内容电子产品装配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基本步骤:1. 材料准备在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中,材料准备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因为材料的选择和准备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在材料准备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确定正确的材料种类和数量;•进行材料检查和质量控制;•在材料仓库中建立正确的存储容器。
2. 加工加工是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涉及到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和制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备零部件;•磨光、钻孔及装修零部件;•制造主板和配件。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正确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加工过程质量;•维护加工工具和设备。
3. 组装组装是电子产品制造的核心环节,将材料和零部件放置并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最终的产品。
在组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确保组装过程的质量控制;•维护正确的温度、湿度和清洁度;•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严格按照产品图纸和工艺规范进行。
4. 测试完整的测试过程可以确保电子产品在交付给最终用户之前,满足预期的质量要求。
测试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对电子产品进行功能测试;•运行温度测试;•进行充电和放电测试等。
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确定正确的测试方法;•维护正确的设备和工具;•严格按照产品测试规范进行,并记录每一个测试的结果。
制定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时应注意的关键因素在制定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对于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因此,在制定装配工艺规范时,应考虑产品设计的影响因素,例如使用的材料、产品结构、尺寸和其他设计要素等。
装联工艺及整机装配
![装联工艺及整机装配](https://img.taocdn.com/s3/m/c2e3471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d.png)
4.3 表面贴装技术
• 4.手工贴装 • 焊接可采用20~25 W 的电烙铁, 电烙铁头选用尖锥形, 焊接贴
片元器件的技术要求比插装元器件高, 在焊接时要掌握好焊接的时 间、电烙铁的温度, 以及适当的焊锡或焊剂量。
• 4.3.5 表面贴装波峰焊
• 表面贴装波峰焊流程如下。 • 1.制作丝网及漏印黏合剂 • 首先制作丝网, 按照各贴片元器件在印制电路板上的位置, 制作一
• 4.3.1 表面贴装工艺
• 1.表面安装组件(Surface Mounting Assemb ly, SMA) 的安装
• 1) 全表面安装(Ⅰ型) • 全部采用表面安装元器件,图4.4 所示。
下一页 返回
4.3 表面贴装技术
• 2) 双面混装(Ⅱ型) • 表面安装元器件和有引线元器件混合使用, 印制电路板是双面板,
下一页 返回
4.2 无锡连接方法
• 压接有冷压接和热压接两种, 目前冷压接使用较多。压接的主要特 点如下:
• 1) 压接的优点 • (1) 操作简便。将导线端头放入压接接触脚或端头焊片, 用压接
钳或其他工具用力夹紧即可。 • ( 2) 适宜在任何场合进行操作。 • (3) 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无污染。压接与锡焊相比, 省去了浸
一块的金属器件进行压接。 • 图 4.2 所示为网线钳压接网线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2 无锡连接方法
• 2.螺纹连接 • 螺纹连接是指用螺纹件(或被连接件的螺纹部分) 将被连接件连成
一体的可拆连接。常用的螺纹连接件有螺栓、螺柱、螺钉和紧定螺钉 等, 多为标准件(见标准紧固件)。 • 采用螺栓连接时, 无须在被连接件上切制螺纹, 不受被连接件材料 的限制, 构造简单、装拆方便, 但一般情况下需要在螺栓头部和螺 母两边进行装配。螺栓连接是应用很广的连接方式, 它分为紧连接 和松连接。紧连接用于载荷变化或有冲击振动, 要求连接紧密或具 有较大刚性的场合。根据传力方式的不同, 螺栓连接分为受拉连接 和受剪连接。前者制造和装拆方便、应用广泛; 后者杆孔配合精密 , 可兼有定位作用。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第5章电子产品装联技术课件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第5章电子产品装联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db049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9.png)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5.螺栓连接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6.螺钉连接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8.紧定螺钉连接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5.1.2 铆装技术 铆装就是用铆钉等紧固件,把各种零部 件或元器件连接起来的连接方式。目前,在 小部分零部件及产品中仍然在使用。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图5.3.8 压接的操作过程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3.绕接
绕接是直接将导线缠绕在接线柱 上,形成电气和机械连接的一种技术。 是利用金属的塑性,将一金属缠绕在另 一金属表面上或互相缠绕形成的连接。
(1)绕接机理 对两个金属表面施加足够的压力, 使之产生塑性变形,让两金属表面原子 层产生强力结合,达到牢固连接的目的。
1.螺钉 (1)螺钉的结构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2)螺钉的选择 用在一般仪器上的连接螺钉,可以选用 镀锌螺钉,用在仪器面板上的连接螺钉,为 增加美观和防止生锈,可以选择镀铬或镀镍 的螺钉。紧固螺钉由于埋在元件内,所以只 需选择经过防锈处理的螺钉即可。对要求导 电性能比较高的连接和紧固,可以选用黄铜 螺钉或镀银螺钉。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形成良好粘接的三要素是:选择适宜的 粘合剂、处理好粘接表面和选择正确的固化 方法。
第5章 电子产品装联技术
5.2.1 粘合机理
由于物体之间存在分子、原子间作用力,种类不同的 两种材料紧密靠在一起时,可以产生粘合(或称粘附)作 用,这种粘合作用可分为本征粘合和机械粘合两种。本征 粘合表现为粘合剂与被粘工件表面之间分子的吸引力;机 械粘合则表现为粘合剂渗入被粘工件表面孔隙内,粘合剂 固化后被机械地镶嵌在孔隙中,从而实现被粘工件的连接。 作为对粘合作用的理解,也可以认为机械粘合是扩大了本 征粘合接触面的粘合作用,这种作用类似于锡焊的作用, 具有浸润、扩散、结合三个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8.1.2 印制电路板元器件的插装
插件流水线作业是把印制电路板组装的整体 装配分解为若干工序的简单装配,每道工序固定 插装一定数量的元器件,使操作过程大大简化。 印制电路板的插件流水线分为自由节拍和强 制节拍两种形式。 自由节拍形式是操作者按规定 进行人工插装完成后,将印制电路板在流水线上 传送到下一道工序,即由操作者控制流水线的节 拍。 强制节拍形式是要求每个操作者必须在规定 时间范围内把所要插装的元器件准确无误地插到 印制电路板上,插件板在流水线上连续运行。
8.2.2 面板、机壳的装配 1.面板、机壳的装配要求
29
8.2
面板、机壳装配工艺
在生产流水线上装配时要注意: (1)从安全性能考虑,家用电子产品的机壳、 面板应用阻燃性材料制成。 (2)机壳带有排热气通风孔或其他孔洞时,应 避免金属物进入机内与带电元器件接触。 (3)机壳、后盖打开后,当触摸外露的可触及 元件时,应无触电危险。 (4)机壳、后盖上的安全标记应清晰。 (5)面板、机壳外观要整洁。 (6)面板上各种可动件,应使可动件的操作 灵活、可靠。
第八章
电子部件装配工艺
1
电子部件装配工艺
部件装配可分为:功能部件装配和辅 助部件装配。 部件装配采用的连接工艺有:插装、 贴装(片式组件表面安装)、铆装、螺 装、胶接、焊接和无锡焊接等工艺。
电子部件是由材料、零件、元器件 等装配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可拆卸或 不可拆卸的产品,部件装配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电子整机装配质量。因此,部 件装配是电子整机装配的一个重要环节。
14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6)为了保证整机用电安全,插件时须注 意保持元器件间的最小放电距离,插装的元 器件不能有严重歪斜,以防止元器件之间因 接触而引起的各种短路和高压放电现象,一 般元器件安装高度和倾斜范围如图8.4所示 (单位:mm)。
(7)插装玻璃壳体的二极管时,最好 先将引线绕1~2圈,形成螺旋形以增加 留线长度如图8.5所示.,不宜紧靠根部 弯折,以免受力破裂损坏。
30
8.2
面板、机壳装配工艺
2.面板、机壳的装配工艺要求 (1)装配前应进行面板、机壳质量检查; (2)在生产流水线工位上,防止装配过程中 划损工件外表面。 (3)面板、机壳的内部注塑有各种凸台和预 留孔,用来装配机芯、印制电路板及其部件。装 配面板、机壳时,一般是先里后外,先小后大。 搬运面板、机壳要轻拿轻放,不能碰压。 (4)面板、机壳上使用风动旋具紧固自攻螺 钉时,风动旋具与工件应有互相垂直,不能发生 偏斜。扭力矩大小要合适,力度太大时,容易产 生滑牙甚至出现穿透现象,将损坏面板。
1. 表面安装技术的组成
表面安装元器 件 表 面 SMT的电路基 安 板 装 技 组装设计 术 制造技术 包装 编带式、棒式、托盘式、散装等
单(多)层印制电路板、陶瓷基板、瓷釉基板 电路原理设计、热设计、元器件布局布线、焊盘 图形设计 安装方式和工艺流程
安装工艺
安装材料
安装技术:顺序式、流水线式、同时式 安装设备
31
8.2
编辑编带 程序
编织插件 料带
自动检 测
检查补 焊
波峰自 动焊
插件检 验
手工插件流 水线 装散热 器
图8.2 自动插装工艺 流程
5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2.印制电路板组装工艺的基本要求 (1)各个工艺环节必须严格实施工艺文件的规 定,认真按照工艺指导卡操作。 (2)印制电路板应使用阻燃性材料,以满足安 全使用性能要求。 (3)组装流水线各工序的设置要均匀,防止某 些工序组装件积压,确保均衡生产。 (4)印制电路板元器件的插装(或贴装)要正 确,不能有错装、漏装现象。 (5)焊点应光滑无拉尖、无虚焊、假焊、连焊 等不良现象,使组装的印制电路板的各种功能符合 电路的性能指标要求,为整机总装打下良好的基础。
(6)涂膜质量检验 塑料面板、机壳喷涂后,要进行外观检查和 喷涂质量的检验以及耐磨、耐汽油、耐清洁剂 和老化等试验项目。
27
8.2
面板、机壳装配工艺
2.漏印 (1)丝网制板。 (2)漏印。 (3)套色。 (4)干燥。
28
8.2
面板、机壳装配工艺
烫印使用的材料是烫印纸 烫印是在烫印机上进行的
3.烫印
8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印制电路板上插装元器件有两种方法: 按元器件的类型、规格插装元器件和按电 路流向分区块插装各种规格的元器件。 前 一种方法因元器件的品种、规格趋于单一, 不易插错,但插装范围广、速度低;后一 种方法的插装范围小,工人易熟悉电路的 插装位置,插件差错率低,常用于大批量、 多品种且产品更换频繁的生产线。
19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2. 表面安装方式及工艺流程
20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8.1.4 印制电路板的清洗 焊接完成后,印制电路板组件的洗净度关系到组 件的可靠性,为了消除焊接面的各种残留物,必 须对印制电路板进行清洗。 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清 洗溶剂,并采用相应的清洗工艺,对产品的耐湿、 抗腐蚀特性以及保证产品的电气性能都会带来应 有的效果。 清洗工艺借助于清洗设备来实现,可 将清洗设备分为批量式和流水式两种。 SMT电路板一般采用强力超声和共沸点溶液清洗。
2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根据工艺设计文件和工艺规程的要求将 电子元器件按一定方向和次序插装(或贴装) 到印制电路板规定的位置上,并用紧固件或 锡焊等方法将其固定的过程。 8.1.1 印制电路板组装工艺流程和要求
1.印制电路板组装工艺流程 根据电子产品生产的性质、生产批量、设 备条件等情况的不同,需采用不同的印制电路 板组装工艺。
9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印制电路板机器自动插装 为了提高元器件插件速度、改善插件质量、 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印制电路板的组装流水线采用自动装 配机。 自动插装过程中,印制电路板的传递、 插装、检测等工序,都是由计算机按程序进行 控制。
10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一般元器件的插装方法及要求 元器件的插装有卧式(水平式)、立式( 垂直)、倒装式、横装式及嵌入式(伏式 )等方法,
立式 卧式
倒装式
横装式
嵌入式
图8.3 元器件的插装形式
11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图8.4 一般元器件的安 装高度和倾斜规范
弯折引线 留余量
图8.5 玻璃壳二极管的插装
图8.6元器件引线穿过焊盘后的成形
24
8.2
面板、机壳装配工艺
塑料面板、机壳的喷涂工艺过程如下:
(1)修补平整。当面板、机壳的注塑成型 品存在划痕、砂眼等缺陷时,首先要用胶 粘填料修补平整。 (2)去油污。面板、机壳在注塑成型时, 因使用的油性脱模剂可能残留在塑料件 外表面上,会影响喷涂料在塑料件外表 面上的附着力,所以在喷涂前需对面板、 机壳外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用软布蘸酒 精或清洁剂擦拭,去掉油污。
16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8.1.3 印制电路板表面贴装技术 印制电路板元器件的表面贴装技术(SMT),是无需对印 制电路板钻插装孔,直接将表面安装形式的元器件(片式 元件)贴、焊到印制电路板焊接面规定位置上的电子电路 装联技术。
金属化端子 焊料 片式元器件
短引线
胶粘剂
印制电路板
17
图8.7 片式元器件的表面安装
25
8.2
面板、机壳装配工艺
(3)静电除尘。 利用静电除尘装置产生正、负离子将塑料件表 面的静电去除,用轴流式抽风机吸走塑料件表 面的灰尘,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 (4)喷涂。 喷涂有三种方法:手工喷涂、机械手 自动喷涂和流水线式自动喷涂干燥 一般采用加温强制干燥方法。面板、机壳由悬 挂式传送带送入烘房,烘房内用电热管恒温至 50~60°C,面板、机壳在烘房内停留时间为 15min左右。
6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6)做好印制电路板组装元器件的准备工作。
①元器件引线成形:为了保证波峰焊焊接质量,元器件 装插前必须进行引线整形。 ②印制电路板铆孔:质量比较大的电子元器件要用铜铆 钉在印制电路板上的插装孔加固,防止元器件插装、焊 接后,因振动等原因而发生焊盘剥脱损坏现象。 ③装散热片:大功率的三极管、功放集成电路等需要散 热的元器件,要预先做好散热片的装配准备工作。 ④印制电路板贴胶带纸:为防止波峰焊将不焊接元器件 的焊盘孔堵塞,在元器件插装前,应先用胶带纸将这些 焊盘孔贴住。
3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常用的组装工艺有手工装配工艺和自动 装配工艺, 其工艺流程如图8.1和图8.2所示。
印制板铆孔
元器件成形 式 插件流水线 插件检查 波峰自动焊
印制电路板的准 备
贴胶带纸
装散热器
检查补焊
图8.1 手工流水插装工艺流程
4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贴胶带 纸 印制板 铆孔 电路板元件自 动插装 自动检 测 元器件 成形
15
8.1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工艺
(8)插装元器件要戴手套,尤其对易氧化、易 生锈的金属元器件,以防止汗渍对元器件的腐蚀 作用。 (9)印制电路板插装元器件后,元器件的引线 穿过焊盘应保留一定长度,一般应多于2mm。为 使元器件在焊接过程中不浮起和脱落,同时又便 于拆焊,引线弯的角度最好是在45°~60°之间 ,如图8.6所示。 (10)插件流水线上装插元器件后要注意印制 电路板和元器件的保护,在卸板时要轻拿轻放, 不宜多层叠放,应单层平放在专用的运输车上。
22
8.2
面板、机壳装配工艺
面板、机壳的材料已向全塑型发展,在其 内部注塑预留有成型孔及各种台阶,便于 电子部件的安装和防护。 面板、机壳经过喷涂、漏印和烫金等工 艺,可明显地改善产品的外观,从而增 强产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