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课文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
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
饥饿威胁着我们。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
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
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
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不,我全知道了。
”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六年级语文上册15 金色的鱼钩课文要点梳理
六年级语文上册
『15.金色的鱼钩——课文要点梳理』
(1)《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体裁是小说,叙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金色的鱼钩》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了老班长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舍己为人和忠于革命的精神深受感动和鼓舞。
(3)“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是: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这也正是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的原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我觉着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夸张)
可是我的心里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我们的精神显得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柴,好像过节似的。
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坚强乐观、关心热爱战士、尽职尽责的革命英雄。
“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这句话中的“意
“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句话中指导员对老班长有三种称呼,这三种称呼的含义是什么?。
《金色的鱼钩》 说课稿
《金色的鱼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感人的故事”,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文章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描写,揭示了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长征这段历史背景以及红军战士所面临的艰难困苦可能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背景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颧骨、两鬓、收敛、疙瘩、青稞面、抽噎、红锈、宿营地、搪瓷碗、熬过、严峻、勉强、情绪、脆弱、粗糙、弥漫、喜出望外”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课文知识点讲解
课文主题:
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问题归纳:
1.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文中的老班长有什么任务?
老班长的任务是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3.老班长接收任务后,遇到了什么困难?又如何解决的?
老班长接受任务后遇到的困难是青稞面吃完了,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解决的办法是挖野菜、钓鱼,给战士做鲜鱼野菜汤,补充营养。
3、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这是老班长肩负的三重责任。说他是上级,是因为他要带领三个战士走出草地;说他是保姆,是指三个战士年轻,又是病号,老班长要像保姆一样细致地照顾他们;说他是勤务员,是因为每到宿营地老班长都要找野菜,挖草根,给病号们做饭。这三个身份表现了老班长对革命工作高度的责任心。
段落大意:
这篇课文篇幅长,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1935年秋天,“我”和两个小同志因生病没法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地,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
第二段(第3~22自然段):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
第三段(第23~33自然段):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4.老班长为何不喝鲜鱼野菜汤,哪怕是在生命垂危的时刻?
《金色的鱼钩》课文分析1
第四单元
13 金色的鱼钩
jiáo zháo
huò jìn
sù
dǎo jī
目不转睛
凝视 张望
支 爽快
注视
A
C B
C
看 拧
A
语言 命令
AB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 收获, 联系生 活实际 作进一 步思考 ,从所 读的内 容中想 开去, 加深对 课文的 理解。 2.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 资源, 保护环 境。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 有一个 地球》 《大瀑 布的葬 礼》《 这片土 地是神 奇的》 和《青 山不老 》这四 篇课文 从内容 中联想 到生活 中的哪 些事? 该如何 去珍惜 资源, 保护环 境?还 从课文 内容中 获得对 某些环 境问题 的新认 识?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 感悟人 类的生 存与自 然资源 、生态 环境的 密切关 系,懂 得人类 应珍惜 资源, 保护环 境,让 我们积 极行动 起来, 为地球 家园美 好的明 天,尽 一份自 己的力 量。在 学习过 程中, 我们要 运用“ 联系实 际,深 入思考 ”的读 书方法 ,去加 深对课 文的理 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 交流自 己的读 书收获 和体会 ,体会 联系实 际,深 入思考 ”的读 书方法 。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 就应该 走入文 里,披 文入理 ,再走 出文外 ,联系 生活实 际和思 想实际 ,既读 进去, 又想开 去,这 就是文 里文外 的读书 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 章,说 说自己 的体会 和感悟 ,如何 把握文 章内容 ,联系 实际, 深入思 考去理 解课文 内容。 日积月累 (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 节约和 珍惜方 面的名 言警句 ,给我 们启发 很大, 从以前 我们的 学习积 累中, 你积累 了哪些 这方面 的名言 警句? 抽生背诵。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 ,则思 纺织之 辛苦。 )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 大限, 取之有 度,用 之有节 ,则常 足;取 之无度 ,用之 无节, 则常不 足。)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 护的宣 传口号 和标语 。
金色的鱼钩课文精讲
金色的鱼钩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情况,介绍了老班长的外貌和“老班长”称呼的由来。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
炊事班长即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
第二部分(第3~22自然段):讲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
第三部分(第23~33自然段):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第四部分(第34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这四个部分层层递进,展现了老班长为了革命事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老班长的深厚感情。
二、文章赏析《金色的鱼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长征小说,通过叙述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后牺牲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故事中的主人公——老班长。
老班长是一个普通的红军战士,但他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的任务,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舍己为人”的真谛。
文章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他为了让三个病号吃上鱼,自己却没有吃过一点。
当“我”发现他的秘密时,他嘱咐“我”不要告诉其他人。
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老班长的无私奉献和深沉的爱。
文章还通过象征手法,将鱼钩这一普通物品赋予了深刻的意义。
鱼钩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它却是老班长舍己为人的见证,是老班长精神的象征。
老班长用鱼钩钓鱼,让三个病号吃上了鱼,而自己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种精神,让人深感敬佩和感动。
文章以“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一句话作为结尾,既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又深化了主题。
这句话采用象征和点睛之笔,将老班长的精神推向了高潮,让读者在感动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金色的鱼钩》的说课稿(通用10篇)
《金色的鱼钩》的说课稿《金色的鱼钩》的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金色的鱼钩》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色的鱼钩》的说课稿篇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大力倡导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本案把过程本身作为一个课程目标,以学生自学探究为本,在自读自悟中,让学生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中问、读中讲、读中悟、读中感等多种教学过程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重点语句理解、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15 金色的鱼钩之教材分析
15 金色的鱼钩之教材分析15 金色的鱼钩之教材分析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15 金色的鱼钩之教材分析_课文_案例_课堂实录_教后感_教学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15 金色的鱼钩一、教学解读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2)对词语的理解。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鱼饵:钓鱼用的鱼食。
收敛:(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本课是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宿营地: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的地方。
无边无涯:没有边际。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二、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三、教学建议1.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
教学本课,可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
《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金色的鱼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金色的鱼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感受革命先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认识 12 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 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2. 问题引导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背景和人物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红军长征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长征的艰苦。
2. 教师引导: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课件(共63张PPT)
结构梳理
金色的鱼钩
接受任务: 进入草地,照顾病号 艰难前进: 弯勾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 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 保存鱼钩,后代瞻仰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 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 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 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 人的崇高品质。
13* 金色的鱼钩
▷ 谁的鱼钩? ▷ 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 ▷ 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新课引入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 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 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 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 略转移。本文讲述的就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
5.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 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 鼓励着我们。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
为什么“我”会送不到嘴边?
内心沉重 不忍心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 理解。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 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 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 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 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 色的光芒!
这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我”把鱼 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 老班长学习的决心,同时也是为了留下这个 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为 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
15_金色的鱼钩_(五年级课文)解析
——革命回忆录•源自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 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 ,平行着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1军团,先行; 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 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30军和红4军。彭德怀率 红3军团殿后,走左翼行军路线。进入草地前, 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 ,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 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 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 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 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人最多带有8 至10斤,一般的带有 5至6斤,有的只有 3、4斤 。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 生 命 代 价 。
1.条理要清楚,讲清鱼钩的来历以及围绕鱼钩 所发生的故事。 2.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说出来,体现出人物 的思想感情。 3.注意用口语讲述。
自读课文
• 1 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 2 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 • 3 画出与课文题目“金色的鱼钩”有关 的语句。
认识生字 检查预习
颧 鬓 稞 搪 熬 唉
敛 疙 瘩 奄 噎 锈
读读下列词语
肠胃病 搪瓷碗 红锈 颧骨 哽咽 两鬓皱纹 青稞 保姆 弥漫 熬过 掣起 收敛
心理描写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 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 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 鬓都斑白了。 说明了: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 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 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 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语文知识点】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赏析
【语文知识点】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赏析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
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他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
饥饿威胁着我们。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
尽管没加佐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
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您怎么不吃鱼啊?”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
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不,我全知道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图文讲解+知识要点一、多音字宿sù(宿舍露宿)xiǔ(一宿)xiù(星宿)二、理解词语严厉:严肃而厉害。
文中指老班长的态度严肃认真。
收敛:①(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②减轻放纵的程度(指言行)。
文中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了。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文中指老班长的手因长期劳作而不光滑。
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三、课文结构这篇课文篇幅长,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1935年秋天,“我”和两个小同志因生病没法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地,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
第二段(第3~22自然段):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
第三段(第23~33自然段):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第四段(第34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四、问题归纳1.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文中的老班长有什么任务?老班长的任务是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3.老班长接收任务后,遇到了什么困难?又如何解决的?老班长接受任务后遇到的困难是青稞面吃完了,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解决的办法是挖野菜、钓鱼,给战士做鲜鱼野菜汤,补充营养。
4.老班长为何不喝鲜鱼野菜汤,哪怕是在生命垂危的时刻?老班长不喝鲜鱼野菜汤是因为找食物非常困难,食物非常少,他把找来的食物全部给了战士们,自己不吃是为了省下来给小战士们吃,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5.你觉得老班长是个什么样的人?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坚强乐观、关心热爱战士、尽职尽责的人。
五、课文主题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部编版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赏析《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有位老班长,他负责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
他们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前进,食物极度匮乏。
一天,老班长在水塘边洗衣服时,偶然发现了一条鱼。
他用一根铁丝做成了鱼钩,每天都能钓到几条鱼。
但是,他从来都不吃,总是把鱼煮给小战士们吃。
小战士们看到老班长每天只嚼着草根和野菜,非常心疼,就劝他一起吃鱼。
老班长却笑着说:“我早就吃过了,你们快吃吧,你们的身体要紧。
”其实,他是在骗他们,他根本没有吃过鱼。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班长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但他仍然坚持钓鱼给小战士们吃。
直到有一天,他倒在了草地上,手里还紧紧握着那枚金色的鱼钩。
小战士们含泪埋葬了老班长,他们明白,那枚金色的鱼钩不仅代表了老班长无私的奉献和深深的爱,更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和希望。
《金色的鱼钩》赏析:《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感人至深的课文。
文章通过描述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无私奉献的故事,展现了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精神风貌和伟大的人性光辉。
首先,课文通过细腻的描绘,塑造了一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老班长形象。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坚韧,为小战士们寻找食物,尽管自己饥饿难耐,却始终把小战士们的生存放在首位,这种崇高的牺牲精神令人感动。
其次,课文中的“金色的鱼钩”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它不仅是老班长钓鱼的工具,更是他无私奉献和深深爱心的象征。
这枚鱼钩成为了小战士们前进的动力和希望,也深深地烙印在了他们的心中。
最后,课文通过老班长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深厚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老班长的无私奉献和坚韧不拔,体现了红军战士们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解放,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总的来说,《金色的鱼钩》以其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对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归纳总结
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归纳总结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归纳总结课文《金色的鱼钩》是一篇温馨感人的故事,通过讲述男孩阿昌与父亲一起钓鱼的经历,传递出家庭和谐、亲情深厚的主题。
本文将对这篇课文进行归纳总结,揭示故事的内涵和冥思。
一、情节概述《金色的鱼钩》讲述了男孩阿昌想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金色鱼钩钓上一条美丽的鱼的故事。
故事中,阿昌的父亲、妈妈和姐姐都鼓励他,并给予他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阿昌在经历一番努力和挫折后,最终成功钓上一条大鱼,这让他充满了成就感和自信。
二、主题探究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家庭和谐与亲情的重要性。
故事中,阿昌的父母和姐姐都陪伴在他身边,共同分享他的喜悦和困惑。
他们不仅在阿昌遇到困难时给予他鼓励,还从中教会他坚持不懈和勇敢面对挫折。
这显示出彼此间深厚的感情和相互扶持,强调了家庭的温馨与力量。
三、人物形象1. 阿昌:是一个有梦想和勇敢的男孩。
他渴望用自己制作的鱼钩钓到一条美丽的鱼,他通过不断努力和困难面前的坚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2. 阿昌的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懂得引导的父亲形象。
他在阿昌遇到困难时给予他鼓励和指导,同时也是阿昌钓鱼过程中的伴随和支持者。
3. 阿昌的妈妈和姐姐:她们也给予阿昌鼓励和支持,以她们的存在,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暖和默契。
四、情感体验本文通过讲述阿昌的成长故事,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读者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同时也能从阿昌努力钓鱼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学习到坚持不懈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五、教育启示《金色的鱼钩》给予读者一些重要的教育启示。
首先,家庭的陪伴和支持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关爱可以营造出一个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其次,故事中阿昌通过坚持不懈和勇敢面对挫折,最终实现他的愿望。
这告诉我们要有毅力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轻易放弃。
六、结尾总结《金色的鱼钩》通过讲述阿昌与家人共同经历的钓鱼故事,传递出家庭和谐、亲情深厚的主题。
金色的鱼钩课文的知识点
金色的鱼钩课文的知识点解析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描写一个鱼儿的经历,寓意着追寻梦想与追求自由的人生价值。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解析这篇课文的知识点。
一、主题思想金色的鱼钩通过描述鱼儿被金色的鱼钩吸引,并最终被捕获的过程,表达了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
鱼儿代表了追求自由的个体,金色的鱼钩象征着世俗的诱惑和束缚。
故事告诉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受外界的干扰,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
二、情节安排故事分为三个部分:鱼儿的追求、鱼儿被钩住和最后的反思。
在第一部分中,鱼儿看到了金色的鱼钩,为之着迷,执意要去触摸;在第二部分中,鱼儿被钩住了,面临着被捕获的危险;在最后部分,鱼儿反思了自己的错误,意识到了金色鱼钩的虚伪和危险。
整个故事通过清晰的情节安排,生动地传达了主题思想。
三、形象描写作者通过形象描写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比如,鱼儿在追求金色鱼钩时,作者描绘了鱼儿欣喜若狂的样子,使读者更能感受到鱼儿内心的冲动和渴望。
而在鱼儿被钩住后,作者生动地描写了鱼儿奋力挣扎的情景,让读者更加明白鱼儿正面临的危险和困境。
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可感知性,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寓意。
四、修辞手法在课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增强了故事的表现力。
比如,通过对金色鱼钩的形容,作者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如金子般灿烂夺目”,使金色鱼钩显得更加引人注目和诱人。
再比如,在鱼儿被钩住后,作者使用了反问句“是谁追求自由的鱼儿?”来强调鱼儿为自己的错误买单,让读者深入思考追求梦想的真正含义。
五、启示与意义金色的鱼钩这个寓言故事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被表面的诱惑迷惑。
其次,通过鱼儿的错误经历,我们明白了追求梦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包含着艰辛和困难,需要坚持和勇气。
最后,故事让我们反思人生的意义,提醒我们时刻保持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综上所述,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通过丰富的情节、生动的形象描写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追求自由和追求梦想的人生态度。
课文金色的鱼钩的教案
课文《金色的鱼钩》的教案第一章:课文概述一、课文简介1. 课文《金色的鱼钩》是一篇描写红军长征时期的故事。
2. 故事讲述了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用一条金色的鱼钩钓鱼为他们煮鱼汤。
3. 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情节和背景。
2. 把握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3. 领会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学重点1. 课文情节的理解。
2.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分析。
四、教学难点1. 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背景的了解。
2. 对红军战士精神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讲述课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情节和人物。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背景。
2. 教师讲述课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情节。
3. 分组讨论: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4. 小组合作: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章:分析主要人物一、人物简介1. 老班长:红军战士,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为照顾生病的小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 小战士甲:生病,坚强,感激老班长的照顾。
3. 小战士乙:生病,乐观,敬佩老班长。
4. 小战士丙:生病,胆小,被老班长关爱。
二、教学目标1. 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 理解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重点1.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理解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难点1. 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
2. 人物之间情感变化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讲述课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
六、教学步骤1. 回顾课文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
2.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 分组讨论: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畅言教育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 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 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 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 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 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畅言教育
背景介绍
红军进入草地不久就断了粮,战士们跋涉 在茫茫草地上,到处只见野草和污浊的水洼。 没有吃的,同志们就挖野菜,把枪套、皮带烧 焦了,割成小块吃,可就是这样的东西,在草 地里也成了不错的伙食,最后大家把缴获的敌 人的皮鞋都吃光了,然而战士们的身体还是越 来越虚弱,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有些同志踉 踉跄跄地走着走着,突然一头栽倒,就再也爬 不起来了……
畅言教育
第三单元 · 英雄
金色的鱼钩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本课时编写:合肥市 秦老师
畅言教育
教材分析
《金色的鱼钩》一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 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 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课文 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 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畅言教育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第五次:“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 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 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文章语言简练,朴实无华,记叙真实而生动,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 生活当中,作者在课文中,巧妙地运用“六衬托”来表现老班长的高尚品质, 让读者在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着老班长的浓浓真情。
畅言教育
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阅读,认识生字,简要地复述故事。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 品质的教育。 4、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 的含义。
(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 品析全文。
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 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 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畅言教育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 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 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 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 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 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 质。)
第六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 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畅言教育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畅言教育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第三次:“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 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第四次:“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 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 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 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 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 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最后这句话点 明了文章的主题。
畅言教育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 两鬓都斑白了。
说明了: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 顾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畅言教育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指导分角色朗读。 ①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 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②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③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畅言教育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 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 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 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畅言教育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tānɡ ɡuō
hóu
mí
yá
汤 锅 喉 弥涯
ɡē
da
dūn
yǎn
dōu
疙瘩蹲奄兜
畅言教育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驼背 威胁 搪瓷碗 熬过 情绪 念叨
合拢 衰弱 蚯蚓 严峻 奄奄一息 粗糙
回味 勉强 瞻仰
畅言教育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请学生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 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 自己却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