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老人养生经(一).docx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大全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大全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大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助阳生发,激发生命原动力养肝重在疏泄:中医学五行还认为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瘀滞不畅而成疾。

养肝要戒怒,因此在立春时节,要力戒暴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雨水:谨防寒湿,养肝莫忘调脾胃防湿邪,不伤脾胃:春季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但人体在这雨水的长期“滋润”下,不仅浑身会感到黏腻、不舒服,往往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这是由于脾胃受到湿气困扰所引起的。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惊蛰:排毒祛邪,警惕肝病的侵扰平衡作息,调养饮食起居:惊蛰时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及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

春天早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通达。

提高疾病预防意识:惊蛰时节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又是疾病多发的时期。

因而,这一节气中必须做好一些疾病的预防工作。

由于春季与肝相呼应,养生不当则易伤肝,要重点保护肝脏。

春分:天门开户,顺势养阳正当时加强运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除了保障脏腑、气血、精气等器官生理运动外,也要保持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的和谐一致,达到“供销”关系的平衡。

春分时节,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是到郊外踏青运动的好时候,可在这个时节与亲朋好友结伴出行,增强体质。

清明:踏青越野,与自然同气相求警惕过敏:花粉的传播程度跟湿度、温度和风速有很大关系,春暖花开时节,气温高、空气干燥、风速大,花粉的扩散量就大。

所以,在春天花粉扩散的高峰期,特别是在大风或天气晴好的日子,有花粉过敏症的人应减少外出。

24节气养生法.doc

24节气养生法.doc

一、小寒1月5日-7日冷风寒气冰天地——小寒养生“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寒时节,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梁米、韭菜、茴香、香菜、芦笋、芥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羊肉、猪肝、火腿、狗肉、鸡肉、羊乳、鲢鱼、虾、海参、酒等。

二、大寒1月20日-21日装素裹腊梅飘——大寒养生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冬三月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

食补多以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为主。

故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黏硬、生冷食物。

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

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

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

三、立春 2月3日-5日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据《素问·藏气法时论》的:“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之说,可以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四、雨水 2月18日-20日雨水谨防湿邪,饮食调节: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宜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少吃生冷粘杂食物,以防伤及脾胃。

药物调养: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

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名子、白菊花、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

起居劳逸调摄: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忌食食物:正月忌食羊肉、狗肉、雀肉,不得生食葱蒜,花生宜煮不宜炒。

五、惊蛰 3月5日-7日惊蛰顺时养阳,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中医古法24小时养生经

中医古法24小时养生经

中医古法24小时养生经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以下为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

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

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足太阴脾经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二十四节气之夏至养生经在二十四节气中阳气最旺的时节是夏至。

在夏至进行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阴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这个时节虽然尽管此时天气炎热,但阴气已经开始生长,阴阳交替,人体容易患各种疾病。

所以,在此时节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第一,晚睡早起,中午打个盹。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天白昼最畏、夜晚最短,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与此同时,这段时间尽管天气炎热,阴气也开始滋长。

在此时节,宣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对恢复体力、消除疲劳也有一定好处。

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另外,夏日炎热,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整夜吹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第二,补充水分。

夏至时节,人们往往会有困倦乏力、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这是因为夏日炎炎,人体需水量大,再加上出扦过多,极易引起体内水分的大量流失。

此时若不及髓补充水分,便容易供血不足、头痛头晕。

因此,夏季应多饮凉开水,也可喝些淡盐水或绿豆汤,但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

另外,不能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身体不适。

在此时节,也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除防晒霜等。

第三,饮食重在“养心”。

夏至后的饮食原则重在“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

除了清淡饮食之外,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

因为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

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第四,注意过凉或过热食物的摄入。

夏季多食杂粮,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等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G厚味肥腻之晶,宣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春分 保持阴阳平衡
常练“春分二月中坐功”
Part.01 春生养肝防 春困
清明 贵在与自然同气相 求
01
多雨的清明
06
其他养生之道
02
清明时节人体 生理反应
05
清明时节日常 起居指南
03
清明时节养生 原则
04 清明时节饮 食进补方案
Part.01 春生养肝防春困
清明 贵在与自然同气相求
常练“清明三月节坐功”
小雪时节饮食 进补ຫໍສະໝຸດ 案0 2小雪时节人体 生理反应
0 5
小雪时节日常 起居指南
0 3
小雪时节养生 原则
0 6
常练“小雪十 月中坐功”
Part.04 冬 藏敛阳又护 阴
大雪 大雪藏热,防寒保暖
0 1
大雪时节人体 生理反应
0 4
日常起居指南
0 2
大雪时节养生 原则
0 5
其他养生之道
0 3
饮食进补方案
0 6
0 2
雨水时节人体 生理反应
0 5
雨水时节日常 起居指南
0 3
雨水时节养生 原则
0 6
常练“雨水正 月中坐功”
Part.01 春 生养肝防春 困
惊蛰 警惕肝脏疾病的侵袭
0 1
惊蛰回暖,新 生命的诞生
0 4
惊蛰时节饮食 进补方案
0 2
惊蛰时节人体 生理反应
0 5
惊蛰时节日常 起居指南
0 3
惊蛰时节养生 原则
大寒 大寒,防风 御寒
Part.04 冬藏敛阳又护阴
立冬 养藏补阳不可少
0 1
养精蓄锐,气 温还不太低
0 4
饮食进补方案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打印版)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打印版)

60g、东阿阿胶粉12g、葱姜蒜、料酒和精盐适量
腹服用净汤
方法:1.老鸭洗净后切小块,例子带壳连到切4瓣
一碗,晚餐
2.老鸭用滚烫开水汆一下,捞出后放入砂锅中
前汤肉各半
3.在砂锅内加足量水,放入芡实、松子和切好的栗子, 服用一碗,
加入阿胶及适量葱姜蒜和料酒,放入矢量精盐,武火煮 温热服用
20分钟
4.打去浮沫,改为文火煮2小时即成
春天好心情——海参蚕豆羹 原料:水发海参30g,蚕豆90g、鱼片、糖、醋适量 方法:1.先将蚕豆浸泡去皮,海参切丝 2.把蚕豆、海参、鱼片放入锅中,加水煮烂熟然后加糖 、醋少许调匀即可
饭后温热适 健脾、益气、止 量服用,一 血 日一次
蚕豆过敏者勿服,或可 改为黑豆、莲藕、芡实 等
可以当饭吃的青春不老药——豆芽海带炖鲫鱼
沥干水
3.起热锅,放点熟猪油,烧热放姜、葱炝锅、炸香,加
入鲜汤、料酒,待汤开时,放入鱼、黄豆芽、海带丝,
用文火炖15分钟,加入精盐再炖几分钟捞出
4.最后蘸点酱油、醋、姜末和味精调成的酱汁配合使用
刚好
利水消肿、降压 消脂、软坚散结
春末多排毒,全面一身轻——丹参桃仁蜂蜜饮
早晚各服一 活血祛瘀、养血
原料:丹参30g、桃仁10g、蜂蜜20g
养肺之品: 春笋性微 、山药、青白萝卜
生发最蓬勃 肝火旺盛容易引起头晕 芥菜、菠菜 寒,气虚者 肉禽蛋类:海蜇皮、海马、乌鸡、土鸡、
目眩、痤疮、烦躁易怒 、淡菜、银 最好少食 虾仁、鸽子蛋、鸭(猪)血
、失眠多梦、女性乳房 耳等
水果:枸杞子、玫瑰花、大枣、猕猴桃
胀痛、白带过多、便秘
调味品:蜂蜜、葱姜、韭菜
不适合胃热炽盛及感冒 者服用

二十四节气老人养生经(一).docx

二十四节气老人养生经(一).docx

*** 二十四节气老人养生经(一)节气歌弹词清马如飞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江亭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闺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

白兔鸟飞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隔半个月,分别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节气”,在月中的叫“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来划分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

小暑养生篇七月七日小暑天。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於极点,故名也”。

太阳黄经为105度。

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荫,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其一定规律。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

二十四节气养生word资料103页

二十四节气养生word资料103页

二十四节气养生篇1. 立春养生篇二月四日是立春。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

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而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

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

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迎春”,我国的台湾还将立春这一天定为“农民节”这是冬三月农闲后的最后一天休息。

农谚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农事活动由此开始,这时人们也走出门户踏青寻春,体会那最细微的最神妙的春意。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

(这是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

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

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

《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春天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被誉为中医学的圣经。

其中关于节气养生法的记载,是我国古代智慧医学的瑰宝。

本文将介绍黄帝内经中关于二十四节气养生法的内容,并探讨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一、立春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2月3日或4日。

立春之后,春天正式开始,大地渐渐复苏。

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立春这一天人体的阳气开始升发,是一个适宜运动的时机。

人们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晨练、散步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二、雨水雨水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

这个时候气温回升,降雨增多,空气湿度较高。

据黄帝内经的记载,雨水这一天人体的脂肪代谢开始加速,较适宜进行适量的减肥运动。

此外,由于气候潮湿,人们应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注意保持身体干燥,防止感冒和湿疹等疾病的发生。

三、春分春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3月4日或5日。

春分之后,昼夜时间相等,天气逐渐转暖。

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春分这一天人体的阳气达到最旺盛的时刻,此时适宜进行身体锻炼,如打太极拳、跑步等。

同时,还可以多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韭菜、鳗鱼等,以补充体力和提高免疫力。

四、清明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

在清明时节,大地万物开始生长,春光明媚。

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清明这一天人体的肝气达到高峰状态,应该注意调养肝脏。

可以通过艾灸、按摩或食用一些具有护肝作用的食物,如茅台酒、牛奶等,以维护肝脏的健康。

五、谷雨谷雨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4月19日或20日。

春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而谷雨之后阳气达到高峰状态。

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谷雨这一天人体的消化功能最好,应该合理安排饮食,以充分利用食物的养分。

同时,还可以食用一些具有健脾胃作用的食物,如山药、香菇等,促进消化吸收。

六、立夏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5月4日或5日。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第一步气——风(大寒,立春,雨水,惊蛰),第二步气——热(春分,清明,谷雨,立夏),第三步气——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第四步气——湿(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第五步气——燥(秋分,寒露,霜降,立冬),第六步气——寒(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一立春助阳生发(2月3-5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宜:多梳头,清热解毒,补阳气;忌:吹风,刺激性食物阳气郁积易上火,立春养阳助生发。

补阳气的葱,蒜,芽菜(豆芽,香椿,姜芽),韭菜(补肝阳)等生发性食物。

立春吃芽菜少放醋或不放醋,少放肉或不放肉。

果汁等酸味具有抑制收敛作用的少吃。

芽菜中可放一些姜丝中和其寒性,宜凉拌,煮汤为佳。

猪血是养血的,韭菜炒鸡蛋是补肝肾,益气血的美食。

韭菜炒猪肝,气血不足,健忘失眠的人宜多吃。

阴虚有热,患疮疡的人最好不要吃。

还可以多吃芥菜,鸡肝,鸭血,红枣等温性食物。

青色主肝,可以多吃菠菜,芹菜。

酸味入肝,会导致肝功能偏亢,损伤脾胃。

不吃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适量运动有好处。

头痛发热伤于风,按摩食疗得健康。

在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

防风食物——天麻,可制作天麻(20克)炖鱼头。

梳头也将风邪拒之门外。

风池穴,风府穴。

春来痔不来,春去痔无踪。

痔疮是肠胃内热蓄积而成。

多吃时令菜。

菠菜泡红酒,田螺水汁,提肛运动三法可治痔疮。

立春水痘发病高,清热解毒是关键。

“百草回芽,百病发作”。

可选用金银花甘蔗汁。

甘蔗,入肺经,胃经,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能。

解毒祛湿方:新鲜马齿苋30克捣烂成汁,荸荠粉20克,加入适量冰糖,倒入开水搅拌均匀。

荸荠,性寒味甘,入脾,胃经,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生津止渴,利尿化湿的功效。

多吃稀粥,米汤,面条,白菜,芹菜,菠菜,胡萝卜汁,绿豆海带汤,新鲜水果。

是月食地黄粥以补虚。

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

宜减咸酸增辛味,助肾补肺,安养胃气。

勿冒冰冻,勿极温暖。

早起夜卧,以缓形神。

勿食生葱,损人津血。

全年养生方来了!一定要收藏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表

全年养生方来了!一定要收藏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表

全年养生方来了!一定要收藏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表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不仅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指导着我们养生!来看看中医药专家们总结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表吧!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暖背、暖足,睡前温水泡脚。

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但也别盲目进补。

不妨多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以及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薯类。

小雪表示降雪的开始,进入抑郁多发的季节,可多吃些香蕉、菠菜、以及复合性的碳水化合物改善心情。

多吃三类黑色食物:黑芝麻、黑荸荠和黑大豆。

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

黑荸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有清泻内火的功效。

黑豆蛋白质含量高。

大雪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

尽量增加室内湿度,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

大雪过后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机,适时地配合喝“八珍汤”来调养。

由当归10克、川芎5克、白芍8克、熟地15克、人参3克、白术10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组成,到药店按剂量抓好,炖鸡肉就可以。

冬至冬至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北方有吃饺子、吃馄饨等习俗,南方则吃汤圆、米团、长线面。

冬至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

最常用的三种按摩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廓,以微微发热为度。

还可以揉劳宫穴和内关穴,这两个穴都属于心包经上的穴位,具有温养的效果。

小寒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三九天”就在小寒内。

养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一小时,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

温补熬碗南瓜山药粥,南瓜、山药都是温性食物,常喝能补益身体,抵御寒气对人体的侵袭,还可以加些红豆、燕麦片、红枣、莲子一起熬。

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要防“五寒”。

24节气经络养生

24节气经络养生

24节气经络养生推荐文章拍打经络养生法_经络养生拍打的方法热度:秋冬季节经络养生的方法是什么热度:中医经络养生有哪些好处热度:经络养生按摩的方法是什么热度:经络穴位养生法是什么热度:经络养生是扶助正气,激发机体潜在的顺应及应变能力的最好方法,对于防病和保健有明显的效果。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24节气经络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24节气经络养生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放映的是一年中阴阳消长、气候变化的状况。

根据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人体养生要去适应这个阴阳消长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的气运与人体经络存在着对应关系。

在二十四节气经络养生法中,两个相邻的节气对应人体的一条经络,二十四节气分别对应人体的十二条经络。

头部点穴: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

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按摩养生法:双手拍头,取坐位,头身正直,然后用双手掌在头部施轻拍法,由前向后,均匀拍打,力量要轻柔有弹性,双手轻拍约20次。

自我艾灸保健法:自我艾灸时多用艾条灸,因为艾条使用方便,也好控制。

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

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避免烫伤。

24节气经络养生经立春、雨水经络养生——手少阳三焦经惊蛰、春分经络养生——手阳明大肠经清明、谷雨经络养生——手太阳小肠经立夏、小满经络养生——手厥阴心包经芒种、夏至经络养生——手少阴心经小暑、大暑经络养生——手太阴肺经立秋、处暑经络养生——足少阳胆经白露、秋分经络养生——足阳明胃经寒露、霜降经络养生——足太阳膀胱经立冬、小雪经络养生——足厥阴肝经大雪、冬至经络养生——足少阴肾经小寒、大寒经络养生——足太阴脾经。

老人节气养生经.docx

老人节气养生经.docx

老人节气养生经立冬篇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 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

立冬单从字面上可解释为:“立, 建始也, 冬, 终也, 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

早在《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确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

这是 24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它清晰准确地标志了四季转换的过程。

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的 11月 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225°时开始。

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 10℃为冬季。

但在传统观念中“冬” 即“终也” , 结束之意。

学认为, 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 阴气盛极, 草木凋零, 蛰虫伏藏, 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

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

因此, 冬季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起居调养强调“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

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而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又耗阳气。

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 “无扰乎阳” , “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 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为宜。

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的缺乏, 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黄 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 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划分的,它不仅反映了季节、气候的变化,更是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重要依据。

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养生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养生智慧。

春之节气,生机勃发。

立春时节,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此时养生重在养肝。

肝主疏泄,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恼怒抑郁。

饮食上,可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物,如韭菜、洋葱等,以助阳气生发。

雨水增多,湿气渐重,需注意健脾祛湿。

可多吃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涌动。

此时应早睡早起,多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之物。

春分之日,阴阳平衡。

此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协调,调和阴阳。

在作息上,要做到规律有序,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上,力求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清明时节,气候温暖,是踏青扫墓的好时光。

但此时花粉飞扬,过敏体质者要注意防护。

养生方面,应注意养肝润肺,可食用枸杞、百合等。

谷雨时节,降雨增多,空气中湿度加大。

此时要注意防湿邪入侵,居住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

饮食上,可食用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冬瓜等。

夏之节气,炎热渐盛。

立夏到来,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此时心火渐旺,要注意调养心神,保持平和的心态。

饮食上,宜增酸减苦,多吃些酸味食物,如山楂、乌梅等。

小满时节,气温升高,人体消耗增大,要注意补充营养。

同时,要预防暑热之邪,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

此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多吃西瓜、绿豆等清热解暑的食物。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要注意保护阳气。

作息上,宜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午休。

饮食宜清淡,不可贪凉饮冷。

小暑炎热,暑气蒸腾,容易出现心烦、失眠等症状。

此时要注意养心安神,可食用莲子、大枣等。

大暑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养生重在防暑祛湿,避免中暑。

二十四节气养生篇49页word

二十四节气养生篇49页word

二十四节气养生篇二十四节气之大寒养生篇“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进入了“冬三月”的农闲季节,而随着大寒的到来冬季农闲接近尾声,在准备腌鱼、腊肉之时,已经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此刻人们的身、心状态也应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加以调整。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吕氏春秋·尽数》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

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

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

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

这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总结,也说明了人们对身体调养的重视,借此之节气,重笔女士调养之法。

《素问·上古天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经文阐述了女子生长、发育、衰老的规律,并认识到肾气、天癸在性功能的成熟与衰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前人认为,女子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如月经、妊娠、产育、哺乳都与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校注妇人良方》曰:“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妇人上为乳汁,下为血海”。

可见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不无道理。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我国古代将一年分成自立春到大寒共二十四个节气,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这是我国古代独特的创造。

作为一部完整的农业气候历,在指导中国农业生产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直沿用至今。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24小时还要自转一周。

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

以我们所处的北半来说,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是指已经到了夏天和冬天的中间了。

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浊,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科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

农业发展初期,由于播种和收获等农事活动的需要,开始探索农业生产的季节规律,出现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概念。

春秋战国以后随着铁制家具的出现,农业生产对季节性的要求更高了,就逐渐形成了节气的概念。

春秋时已用土圭测日影定节气。

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始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它是以北斗星柄的方位定节气。

定立春为阴历的正月节(节气),雨水为正月中(中气),依此类推。

全年共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后人就把中气和节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后传入朝鲜、日本等邻国。

日本在江户时代(1603-1867)开始采用,并传至今日。

节气交替产生的天气变化对人的生理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的血色素在夏季降低,在冬季升高。

人体的白细胞在冬季较高,12月份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老人养生经(一)节气歌弹词清马如飞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江亭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闺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

白兔鸟飞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隔半个月,分别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节气”,在月中的叫“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来划分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

小暑养生篇七月七日小暑天。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於极点,故名也”。

太阳黄经为105度。

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荫,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其一定规律。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然,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

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

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

饮食应以适量为宜。

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

夏季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如痢疾、寄生虫等疾病,若进食腐败变质的有毒食物,还可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泻,重者出现昏迷或死亡。

饮食偏嗜是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只有饮食调节适当,才能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饮食偏嗜有过寒过热之偏,五味之偏。

多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因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最终酿为痔疮;五味之偏是说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对应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

若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损伤内脏而发生疾病。

如偏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色无华;多食苦味,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食物,则骨骼疼痛头发易脱落。

重要的是由于嗜好偏过,不但会导致营养不良,而且还能伤及脾胃以及其他脏腑,而致脚气病、夜盲症和瘿瘤等疾病。

所以建议大家在食疗养生中,饮食五味要适宜,平时饮食不偏食,病时饮食讲禁忌。

如《千金要方养性序》所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

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

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过饮过食,急食暴饮,所以在饥渴难耐之时,亦应缓缓进食,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也不能勉强进食,过分强食,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

”上述论点都说明了饮食有节、饮食清洁、饮食丰富的重要意义。

小暑节气的食谱:素炒豆皮[配料]豆皮两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

油锅烧至六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功效]补虚,止汗。

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

蚕豆炖牛肉[配料]鲜蚕豆或水发蚕豆120g,瘦牛肉250g,食盐少许,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牛肉切小块,先在水锅内汆一下,捞出淋水,将沙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待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炖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补虚强体。

西瓜番茄汁[配料]西瓜半个,番茄三个大小适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籽。

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

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大暑养生篇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

如果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曝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

有条件的人,进入夏季后,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g,飞滑石、炒麦芽各30g,甘草3g,水煎代茶饮。

也可在暑热之季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可内服外用并举,具体方法:内服温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每日两次,每次一丸,连服一个月。

外敷药可选用白介子20g,元胡15g,细辛12g,甘遂10g,同研细末,用姜汁调糊,分成六份,每次取一份摊在直径约5cm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贴在后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上或贴在双侧的肺俞、百劳、膏肓穴上,用胶布固定。

一般贴4~6小时,如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

须注意的是,每个伏天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贴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

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根除或缓解症状。

暑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证。

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

《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

著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

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

《医药六书》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坤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

”可见粥养对人之重要。

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

俗话说“人是水浇成的”,这话不无道理。

水约占人体重量的70%左右,传统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冷开水。

实验结果也表明,一杯普通的水烧开后,盖上盖子冷却到室温。

这种冷开水在其烧开被冷却过程中,氯气比一般自然水减少了1/2,水的表面张力、密度、黏滞度、导电率等理化特性都发生了改变,很近似生物活性细胞中的水,因此容易透过细胞而具有奇妙的生物活性。

根据民间经验,每日清晨饮用一杯新鲜凉开水,几年之后,就会出现神奇的益寿之功。

日本医学家曾经对460名65岁以上的老人做过调查统计,五年内坚持每天清晨喝一杯凉开水的人中,有82%的老人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牙齿不松,每日能步行10公里,这些人也从未得过大病,由此说来水对人体之重要,是千真万确的。

除水之外,酒、汤、果汁等都可称为饮品。

合理选用都能对人体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

盛夏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

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为宜。

下面介绍两种适合大暑节气的佳肴。

炝拌什锦:[配料]豆腐一块,嫩豆角50g,西红柿50g,木耳15g,香油、植物油、精盐、味精、葱末各适量。

[做法]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

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捞出淋干水分,装盘备用。

炒锅烧热,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锅,炝出香味,再将葱末、盐、西红柿、味精同入锅内,搅拌均匀,倒在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搅匀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湿。

绿豆南瓜汤:[配料]绿豆50g,老南瓜500g,食盐少许。

[做法]绿豆清水洗净,趁水气未干时加入食盐少许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净,切成2cm见方的块待用。

锅内加水500ml,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两分钟,淋入少许凉水,再煮沸,将南瓜入锅,盖上锅盖,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绿豆甘凉,清暑、解毒、利尿,配以南瓜生津益气,是夏季防暑最佳膳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