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横塘路(贺铸)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青玉案贺铸[1]凌波[2]不过横塘[3]路,但目送,芳尘[4]去。
锦瑟华年[5]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6]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7]蘅皋[8]暮,彩笔[9]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10]。
【注释】[1]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属河南)人。
贺铸博学能文,词作风格多样。
有《东山词》。
[2]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3]横塘:在苏州西南,贺铸曾在此居住。
[4]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5]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出自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6]琐窗:雕刻或彩绘的带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7]冉冉:流动的样子。
[8]蘅皋: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
[9]彩笔:比喻写作才华出众。
传说江淹得五色笔而能写出漂亮的诗文。
[10]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期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赏析】这是一首恋词,写于贺铸闲居江苏横塘之时。
这首词刚一问世,便被称为“绝唱”,广为流传,成了贺铸的代表作。
词的前三句借曹植的《洛神赋》,描写了他与一位女子的艳遇。
这位步履轻盈的女子不到作者居住的这条路上来,他只能“目送”她的“芳尘”远去。
后四句是作者的联想,他不知道这位女子的来历,也不知道她的身世,但仍对她念念不忘,以致有些痴迷,所以就十分自然地想象她的身世。
“锦瑟”出自神女传说,李商隐又赋予它更深层的含义,不禁让人想到大好青春年华的易逝。
“琐窗朱户”就是想象中那位女子的住处,那深深的闺阁旁人是无法进入的,所以作者说“只有春知处”。
下阕写作者对那位女子恋恋不舍,于是就站在路边苦苦守候,不觉天色已晚。
他无计可施,只有用“彩笔”写几句“断肠”的诗,以慰相思之苦。
而美人终不可得,于是便引出一问三叠答之句。
这三句是全词中最为精彩的句子,向来被人们所称道。
用“草、絮、雨”具体事物形容无形的“闲愁”,它们都是自春至夏时常见的景物,而且非常之多,所以给人以形象生动之感。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铸
横塘路
【注释】 ①选自《东山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年版)。贺铸(1052-
凌波不过横塘路。 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治今河南卫辉)人,曾 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有词集《东山词》、诗集庆湖遗
但目送、芳尘去。 老集》。横塘路,一作“青玉案”。横塘,在苏州西南。 贺铸寓居苏州时,住近其地。
博闻强记,才兼文武。贺铸为北宋著名藏书家、校勘学家,文造诣很高,诗、
文、词皆工。
秀 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身上和词中
名 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其词内容多写闺情柔思,也多感伤时事之作,其词风格
亦 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他长相奇丑,其
词却极尽悠闲思怨之情。在宋代词史上他第一次表现出英雄豪侠的精神个性和
赏 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
析 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
想像,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这两句具体展现了哪两项内容?
和女 子
女的
凌波 步履极其轻盈
正面
子
美 丽
芳尘 扬起的尘土带着芳香侧面
的 相
自 己
不过 失落 盼望女子经过人 家却渐渐远去
遇的 心 目送 倾慕 女子渐行渐远自己
情
只好伫立凝望
上片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④[锦瑟华年]美好的青春年华。语出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 弦,一弦柱思(si)华年。” ⑤[琐窗]雕刻着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2]虚写想像之境。“锦瑟华年”,化用李商隐《锦瑟》句。 “谁与度”写出猜想、不肯定的语气。“月桥花院”“琐窗朱 户”想像美人的室外环境幽美,居室富丽清雅。璀璨绚烂,给 人以恬适惬意的感觉。但接以“只有春知处”,就像从高山下 跌入深谷,方才的良辰美景更反衬出人的凄凉寂寞。用院之幽, 室之丽的“实”来反衬“春知”的“虚”,从而更深一层地表 现出人的寂寞情怀。
贺铸最有名的一首诗
贺铸最有名的一首诗一、原文:《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二、衍生注释:“凌波”:形容女子脚步轻盈,步姿优美,这里指代美丽的女子。
“横塘”:是地名。
“锦瑟华年”:形容美好的青春年华,源于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蘅皋”: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
“彩笔”:有文采的笔,传说江淹曾得神人授予彩笔,而后文思泉涌,这里表示自己富有才情。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描绘了词人对一位佳人的思念以及无法接近的怅惘。
情感方面,充满了对佳人的倾慕与求之不得的愁绪。
词的上阕中,词人看到女子离去,想象着她美好的住所和孤独的青春却无人相伴,从而愈发加深自己的失落之情。
下阕中“飞云冉冉蘅皋暮”描绘出日暮时分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表现手法极为高超,尤其是最后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了博喻的手法,把无形的闲愁比作一川的烟草、满城随风飞舞的柳绵和梅子时节淅淅沥沥的雨,将那种无处不在、无法排遣的愁闷形象地表现出来,意境深远,情韵悠长,也是全词最精彩之处。
四、作者介绍: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
他长相奇特,一脸青黑如铁色,号称贺鬼头。
他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又兼婉约之气。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对人生的感慨,对美好事物求之不得的惆怅等,这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便是其婉约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五、运用片段:例一:在学校的文学社团里,大家正在讨论关于描写愁绪的诗词。
有个同学提到对愁绪描写的印象比较浅,都是很直白的。
这时候你可以站起来,一脸得意地说:“瞧你们啊,让我给你们说一首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这里面写愁可绝了。
词的最后问得好啊,‘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译文赏析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译文|赏析《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是宋代词人贺铸的作品。
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而下面是小编整理这首诗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宋代: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译文及注释译文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
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是月台,是花榭,是雕饰的窗,是紧闭的朱户,这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将暮,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
若问闲情愁绪有几许?好像一江的烟草,满城随风飘落的花絮,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霖雨。
注解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月台:赏月的平台。
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
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蘅皋(héng gāo,横高):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试问闲愁都几许:都几许,有多少。
试问,一说“若问”。
闲愁,一说“闲情”。
一川:遍地。
赏析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
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
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
据周紫芝《竹坡诗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横塘,在苏州城外。
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
贺铸的诗词《横塘路》注释及译文
贺铸的诗词《横塘路》注释及译文《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注释①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②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③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④月台:赏月的平台。
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
⑤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⑥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⑦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⑧都几许:共有多少。
⑨一川:遍地。
译文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
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
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
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扩展阅读:贺铸的作品风格贺铸能诗文其词内容,尤长于词。
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
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
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代表作为《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一]、[二]、[三])、《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行路难·小梅花》、《凌歊·控沧江》、《捣练子·望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三首为最。
《鹧鸪天·半死桐》悼念词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一句更是饱含深情,哀婉凄绝。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横塘路》(贺铸)(共40张PPT)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 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 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 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意:
凌波仙子迈着轻盈的步伐却不过横塘路,我只 能目送那散发着芳香的尘埃远去。她正当美好的青 春年华有谁陪她共度?桥头映月庭院花树,雕花窗 户朱漆重门,只有春光知道她在何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导入新课
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若问闲情都几许?一 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句千古佳句, 把愁思写成了无尽的烟草,柳絮和梅雨,叫人断肠,叫人断 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贺铸的这首《横塘路》, 体 会词人在本词中所表现的隐退后的孤寂处境和怅然若 失的心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月桥”两句,是想象中其人的住处。 “只有”句是说其地无人知,自然也就更无 人到。“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窗朱 户”写房室之富丽,由外及内,而结以“只 有春知处”,就从绚烂繁华的时间和空间 里,显示出其人的寂寞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含义: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缓缓漂浮,芳草丛生的水边已降临夜幕, 我挥彩笔题写相思断肠的诗句。若问这闲愁共有多 少,恰似遍地的青草烟雾凄迷,满城随风乱舞的柳 絮,梅子黄熟时节漫空的绵绵细雨。
横塘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 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 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 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 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 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絮,梅子黄时雨。
月台花院,
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锦瑟年华谁与度?全词翻译赏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锦瑟年华谁与度?”全词翻译赏《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是宋代词人贺铸的作品。
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
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
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
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①。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②?月桥花院,琐窗朱户③,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①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②横塘:在苏州南十时许。
③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④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⑤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蘅即杜蘅,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⑥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⑦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⑧冉冉:流动的样子。
⑨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基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译文】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
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
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
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译文二】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过横塘路,我伤心地目送她飘然远去。
这锦绣年华可和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有花窗的朱门大户?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住处。
白云飘浮城郊已到日暮,我提笔写下断肠诗句。
若问我的愁情究竟有多少?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地,满城翻飞的柳絮,和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评点】本篇为相思怀人之词,是词人晚年退隐苏州期间所作。
上片写偶遇佳丽生起眷慕相思和无缘相见的惆怅之情。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精品教案_0
横塘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悟贺铸词的婉约风格,鉴赏词清丽的语言技能目标: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了解词中采用的艺术手法,赏析词中的名句情感目标:体会本词表现出来的真挚、热烈而执著的情感教学重点:感悟贺铸词的婉约风格,鉴赏词清丽的语言,鉴赏词中名句教学难点:鉴赏名句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情感体验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贺铸的《六州歌头》,问:你觉得这首词的作者善写豪放词还是婉约词?再引用黄庭坚的“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引出作者二、作者简介: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他因尚气使酒,终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贺铸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他融化前人诗句的技巧,堪与周邦彦比美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等人,写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辞藻工丽,即景抒情,写自己爱情上的失意“断肠”贺铸有少数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实,风格豪放劲朗,慷慨悲壮其词集《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又名《贺方回词》三、指名试读诗歌四、思考讨论上片内容:1.“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说了什么事情?(明确:“凌波”,本于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此处指女子的轻盈步履“横塘”,贺铸的住处龚明之《中吴纪闻》说:“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 )“凌波”,即“凌波仙子”,在此是指抒情主体所倾慕的人“不过横塘路”,她总是不从我的住地横塘这边经过“但目送、芳尘去”,我每次都只能用目光送她远去“芳尘”,她的长裙扬起的芳香的烟尘作者眼望着一位女子从那面的路上姗姗远去,而没有过来,感到十分怅惘女子是美女,词人为之神魂颠倒,便借了洛神故事,要随佳人而去,却又不知所往,惆怅不已2.“锦瑟华年谁与度”中锦瑟华年代指什么?这一问表现诗人怎样的心情?锦瑟华年”指青春时代她那美妙的青春年华,究竟要和谁一起度过呢?名花何属呢?她对我有没有意思呢?哎!天才晓得问她美好的青春与谁共度,即揣测其无人共度之意3.“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说明什么?“月桥”两句是想象中其人的住处,“只有”句是说其地无人知,自然也就更无人到“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窗朱户”写房室之富丽,由外及内,而结以“只有春知处”,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这三句,共有两层意思:其一,其人深居独处,虚度年华,非常值得同情和怜惜;其二,深闺邃远,除了一年一度的春光以外,无人能到,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予相思,相惜之情而词人自己同样幽居独处,对美人的思恋十分殷切4.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5.词的上片写了什么内容?(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五、学习下片内容:1.思考:“飞云冉冉蘅皋暮”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明确:“飞云冉冉蘅皋暮”暗用江淹《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之意又暗用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之意曹植就是中途在蘅皋休息,才遇到洛神宓妃的)“飞云冉冉”,是实写当前景色“蘅皋”意为长着芳草的水边高地“蘅皋暮”,是说在生长着杜蘅这种香草的泽边,徘徊已久,暮色已临,也是实写写昏暮景色,暗示出诗人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诗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2.“彩笔新题断肠句”中,诗人用这支彩笔书写什么?“新题”说明什么?(明确:“彩笔新题断肠句”的“彩笔”之典,出自《南史·江淹传》,江淹少时很有才华,后来梦中将所用的五色笔归还了原主郭璞,晚年才思减退,“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彩笔”一句,承上久立蘅皋,伊人不见而来由于此情难遣,故虽才情富艳,有如江淹之曾得郭璞在梦中所传的彩笔,而所能题的,也不过是令人伤感的诗句罢了新题——反过来说其实是长时间的压抑,憔悴、痛苦、郁悒才令诗人想要抒写心事提起笔来,惟有断肠之句,都是由万种闲愁而起,所以紧接着就描写闲愁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如何理解?(我这闲愁共有多少呢?回答是:多到无法计量,多到好比广阔平原上的茂密如烟的春草,好比江南暮春时节满城飘飞的柳绵,好比梅子黄时的连月不停的毛毛细雨)4.至此我们可以理解诗的大意,同学们再朗读一下诗歌(译文:你轻盈的步履不曾来到横塘,我徒然地伫立凝望,只看见远处尘土飞扬唉,你和谁一起度过这锦瑟般美好的年光?你在明月辉映的溪桥、鲜花盛开的院落?抑或是雕镂的窗栏、朱漆的门户?唯有春风知道你隐秘的居处长满杜蘅的小洲渐近日晚,天边,彩云在缓缓流荡,佳人没有消息,我用彩笔写下悲伤的诗行若问我心中的幽恨清愁共有几许?正象那一川笼罩在迷雾中的青草,满城随风飘扬的柳絮,梅子黄时霏微不绝的丝雨)5.赏析诗歌末句的精妙之处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云:“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周紫芝《竹坡诗话》云:“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思考讨论:“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有何妙处?提示:可从空间、时间、景物特征、情景交融等方面来赏析(1)句中用到的景物有何共同特征?草是仲春的草,而且是烟雾笼罩的、一望无际的整个平原的春草(一川即满川,川在这里是平原之意)柳絮是被春风卷扬、在空中飞动的絮,而且是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之花絮暮春的“柳絮”漫天飞扬,穿帘入户梅雨是春末夏初梅子黄时的那种缠绵淅沥、如雾如烟、连月不停的毛毛细雨(《潘子真诗话》尝举寇准“杜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之句,以为是贺词所本)三个喻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的特征,即多到无法计量,而且还在发展变化,越来越多(2)三个喻体各表现了愁的什么特征?烟草连天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风絮”满城飞舞,以整个空间立体地喻愁之深广,愁之纷烦杂乱;“梅子黄时雨”以雨之连绵不断无休无止喻愁之长,永无尽期,难以断绝,三者包括了仲春、晚春、初夏,风雨阴晴,城内野外,天上地下各种情况,使人觉得愁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辨不清,拂不去,躲不开而且时间渐渐推移,空间从一川到满城到江南到天下,逐步扩大,说明闲愁不断增多,不断加深,没完没了,无穷无尽这也说明了情感的深挚和执著意象的组合有一个递进的关系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见痕迹修辞手法:设问排比博喻(明确: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即用多个喻体来比喻同一个本体博喻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它的特点是:连续性)(3)小结末句的精妙之处:一是设喻精当新奇通过三个比喻,用具体而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求和难以捉摸的“闲愁” ,使这种感情转化为可见可闻有形有质之物,显得非常形象,给人以极其鲜明的印象而且春草、飞絮、黄梅雨都给人以愁丝连绵不断的联想二是巧用博喻成功运用博喻,可以更加鲜明更加强烈地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三个喻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的特征,即多到无法计量,而且还在发展变化,越来越多如罗大经所略举,他人言愁,或以山喻,或以水喻,大都只限于用一个比譬,本词却连设三喻,而且这三个比譬,又都不是单纯的事物如山或水,而是复合的景色青草、柳絮、梅雨叠加使用,空间感、层次感更强三是比中有兴三个喻体都分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景物描写,本是虚景实写,目的在于用作比譬,但所写又都是江南春末夏初时节所特有的景色因而,它们除了用来作形象的比喻以外,还共同构成了一个春去夏来的境界而这样的境界,与“闲愁”又非常和谐浑融春去也,即爱情、青春去也所以写来就显得亦景亦情,亦虚亦实,亦比亦兴,融成一片先著《词洁》评本词为“工妙之至,无迹可寻”,正是指的这种地方这都是它们跨越了前人同类句子的地方所以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评为“真绝唱”6.词的下片写了什么内容?主旨是什么?(因思慕引起的无限愁思这是一支描写单相思的痛苦情歌)六、主题拓展思考:此词只是一首单纯的言情词还是另有寄托呢?如果另有寄托,又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贺铸一生沉郁不僚,怀才不遇,只作过一些小官将政治上的不得意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手词应当是有所寄托美人: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政治理想,闲愁,就是作者执著追求而理想终究不能实现的苦闷那么这首悲歌,实际是士不遇的浩叹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美人深居独处,虚度年华,清冷孤寂,“只有春知处”,不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吗?这也完全与词人沉沦下僚,一生不被人知重的情况相吻合“碧云冉冉横皋暮”,托洛神以寄对君主的思慕贺铸为人耿直,不攀附权贵,“美人”、“香草”历来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应该是以词自比作者退隐横塘,壮志难伸,故借美人迟暮,盛年不偶,写自己的不为世用七、作业:1背诵这首词2摘抄一些描写相思之情的诗句“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秦观《江城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
贺铸《青玉案》原文、注释及解析
贺铸《青玉案》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青玉案[宋] 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②,但目送、芳尘去③。
锦瑟华年谁与度④?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⑤,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⑥?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①本篇选自贺铸《东山词》。
贺铸改“青玉案”为“横塘路”,今仍旧。
词的内容是对偶然相遇者的思慕。
②凌波,形容妇女步履轻美。
横塘,在苏州附近,是个经贯南北的大塘。
那里有贺铸的别墅。
③芳尘,行迹。
“尘”,迹。
④锦瑟华年,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句本此。
⑤蘅皋,生有香草的水边。
⑥都,总。
〔解析〕作者晚年退隐苏州,住在横塘附近。
此词当是其时其地所作。
它表面似写相思之情,实则是发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
上片,情之间阻;下片,愁之纷乱。
上是宾;下是主。
起三句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语。
凌波微步,不过横塘,是其人没有来;面对芳尘,只能目送,是自己也不能去。
“但”,犹言仅、只。
她没有来,已不能去,则极目远望,只能从所见到的一片芳尘之中,想像其“凌波微步”的美妙姿态而已。
“锦瑟”一句提问,直用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问她美好的青春与谁共度,亦即悬揣其无人共度之意。
点出盛年不偶,必致“美人迟暮”,暗暗关合到自己的遭际。
“月桥”两句,是想像中其人的住处。
“只有”句是说其地无人知,自然也就更无人到。
“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窗朱户”写房室之富丽,由外及内,而结以“只有春知处”,就从绚烂繁华的时间和空间里,显示出其人的寂寞来。
这三句,共有两层意思:其一,其人深居独处,虚度华年,非常值得同情和怜惜;其二,深闺邃远,除了一年一年的春光之外,无人能到,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与相思、相惜之情。
这也完全与词人自己沉沦下僚,一辈子不被人知重的情况相吻合。
过片“飞云冉冉”,是实写当前景色,同时暗用江淹《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以补足首句“凌波不过”之意。
青玉案贺铸拼音版 古诗
青玉案贺铸拼音版古诗yùànlíngbōbùguòhéngtánglùhèzhùqīng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língbōbùguòhéngtánglùdànmùsòngfāngchénqùjǐnsèhuániánshuíyǔdùyuèqiáohuāyuànsuǒc hūhùz hǐyǒu c hūn z hīc hù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huāngz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fēiyúnrǎnrǎnhénggāomùcǎibǐxīntíduànchángjùshìwènxiánqíngdōujǐxǔyīchuānyāncǎomǎn ēn g xùméi zǐh uán g s híyǔ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chéngf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língbōbùguòhéngtánglùdànmùsòngfāngchénqùjǐnsèhuániánshuíyǔdùyuètáihuāxièsuǒchuāhūhùz hǐyǒu c hūn z hīc hù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ngz送、芳尘去。
横塘路贺铸翻译
横塘路贺铸翻译横塘路贺铸翻译_横塘路赏析 1横塘路贺铸翻译_横塘路赏析横塘路赏析,全词表面上看起来写相思之情,实际上是写词人心中的愁闷,乃是传诵一时的名篇。
本文横塘路赏析由爱扬教育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横塘路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字词解释: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月台:赏月的平台。
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
一作月桥花院。
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飞:一作碧。
冉冉:指云彩缓缓流动。
蘅皋(hénggā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南史·江淹传》:。
(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断肠句:伤感的诗句。
试问:一说若问。
闲愁:一说闲情。
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一川:遍地,一片。
梅子黄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雨。
《岁时广记》卷一引《东皋杂录》: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作品翻译: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我伤心地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
这锦绣华年可和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花窗朱门大户?这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城郊日色将暮,我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
若问我的愁情究竟有几许。
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满城翻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横塘路赏析: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上片写情深不断,相思难寄;下片写由情生愁,愁思纷纷。
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
青玉案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翻译及赏析_贺铸_古诗
文网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374人评分) 8.6
朝代:宋代作者:贺铸原文: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试问闲情一作:若问闲愁) 写翻译写赏析app下载收藏参考翻译译文及注释译文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
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 译文二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我伤心地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
这锦绣华年可和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 参考赏析赏析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 作者介绍贺铸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
字方回,号庆湖遗老。
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
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子黄时雨。
11
横塘路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
情 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
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 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
愁 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
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
雨。
12
横塘路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
情 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
之间阻
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
少,恰似这遍地如烟的青草,满城随风乱舞的柳絮,
梅子黄熟时节漫空的绵绵细雨。
8
横塘路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
她
但目送、芳尘去。 我(留恋、遗憾之情)
锦瑟华年谁与度? 美人迟暮
月台花榭,
——暗合自己的遭 遇 环境的幽美
琐窗朱户,
居室之富丽
只有春知处。
人的寂寞
住处
深幽 寂寞
9
含义: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其一,其人深居独处,虚度华年,非常值
5
由于耿介豪侠,入仕后喜论当今世事, 不肯为权贵屈节,因而一生沉于下僚, 郁郁不得志。
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 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阕(含残篇断 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
词集《东山词》 诗集《庆湖遗老集》
6
横塘路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 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 春知处。rǎn héng gāo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 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
7
词意:
凌波仙子迈着轻盈的步伐却不过横塘路,我只
能目送那散发着芳香的尘埃远去。她正当美好的青
春年华有谁陪她共度?桥头映月庭院花树,雕花窗
户朱漆重门,只有春光知道她在何处。
飞云缓缓漂浮,芳草丛生的水边已降临夜幕,
我挥彩笔题写相思断肠的诗句。若问这闲愁共有多
实则是抒发悒
悒不得志的 “闲愁”
14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
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
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
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
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
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
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
愁 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
之纷乱
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
雨。
13
横塘路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 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 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 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 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 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絮,梅子黄时雨。
表面似写相思
之情
1
贺 梅 子
2
名句鉴赏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简要分析词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 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若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修辞 博喻:三个比喻 设问、排比、意象叠加
情感
抒发了词人的无限愁思
好处
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情转化为具 体可感的事物(烟草、风絮、梅、雨) 写出了愁之多,愁之广。 连用三个比喻,即博喻,可以更强烈 的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江郎才尽:比喻才思减退。
18
洛阳纸贵
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 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 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 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19
得同情和怜惜;
其二,深闺邃远,除了一年一度的春光之 外,无人能到,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与相思, 相惜之情。
这也完全与词人自己沉沦下僚,一辈子不 被人知重的情况相吻合。
10
横塘路 贺铸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实写当前情景
承上,写不见伊人,只能题 写令人伤感的诗句。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4
贺铸,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宋太祖孝惠
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 阴,是唐代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故自 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长身耸目, 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能诗文,尤 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 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多刻 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而纵 酒狂放之作。
戚戚焉”。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
所在。
16
横塘路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 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
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
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
17
《南史·江淹传》的典故:齐梁的名作家 江淹因得五色笔而才华横溢,妙句纷呈, 后梦中见笔主人郭璞来讨还,“尔后为 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美人清冷孤寂,
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
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
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
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
亦无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
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与我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