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国开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形考作业答案解析
国家开发大学土木工程本科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形成性考核题目及答案形考任务一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梁板结构体系)主要承担楼(屋)面上的使用荷载,并将荷载传至竖向承重结构,再由竖向承重结构传至基础和地基。
2.(框架结构体系)由梁和柱连接而成,其中梁柱连接处一般为刚性连接,柱支座一般为固定支座。
3.(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较大,缺点是结构抗侧刚度较小、易产生较大侧移,主要应用于10层以下多层建筑。
4.(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将框架结构中的部分跨间布置剪力墙或把剪力墙结构的部分剪力墙抽掉改为框架承重。
5.(结构选型)的主要目的是为建筑物选择安全经济的受力体系,主要包括结构体系的选择及结构材料的确定等。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6.混凝土结构是由基础、柱(墙)、梁(板、壳)等混凝土基本构件组成的一个空间骨架受力系统。
(√)7.混凝土结构设计,就是根据建筑功能或生产要求,依据一定的力学原理,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并确定各组成构件的尺寸、材料和构造方法的过程。
(√)8.梁板结构体系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常用的竖向结构体系,被广泛用于建筑中的楼、屋盖结构、基础底板结构等。
(×)9.框架结构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既承受竖向荷载,又承受侧向水平力。
(√)10.在剪力墙的墙体内,侧向荷载主要产生向下的压力,竖向荷载产生水平剪力和弯矩。
(×)11.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既保留了框架结构建筑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具有剪力墙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同时还可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作用,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12.先设计、后勘察、再施工,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守的程序。
(×)13.结构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基础结构设计、上部结构设计和构造细部设计。
(√)14.结构设计一般可分三个阶段:方案阶段、结构分析与计算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体系
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即全部或部分的框架梁、柱采用预制构件和预制叠合楼板,现场拼装后浇注叠合层或节点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与现浇框架结构适用高度是有区别的,如表1,2所示。
表1 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表2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由装配规范和现浇规范的比较,可以确定:抗震设防烈度除8度0.3g外,预制装配框架结构与现浇框架结构适用高度是相同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即剪力墙部分现浇,预制装配框架部分与传统现浇结构等同;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同等抗烈度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差10~20m。
装配式剪力墙与现浇剪力墙适用高度相差总体幅度取决于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总剪力值的大小。
2、装配整体式框结构体系2.1 装配整体式框结构体系范围装配整体式框结构体系涵盖了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现浇核心筒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钢支撑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防屈曲支撑结构体系(防屈曲钢板墙)。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体系中的框架部分采用与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相同的预制装配技术,使预制装配框架技术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得以应用。
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防屈曲支撑(防屈曲钢板墙)是今后抗震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装配整体式框架体系的发展方向。
2.2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关键技术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关键技术在于装配式梁柱节点,其节点必须满足强度、耐久性、延性以及施工安装等要求。
目前预制装配柱的纵筋连接方式为套筒灌装连接,套筒钢筋的连接长度为8d,《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灌浆套筒连接技术为首选连接方式。
浆锚搭接连接,其要求的搭线长度为33d×1.6=52.8d,相对来说,浆锚搭接连接方式的施工、吊装难度比较大。
梁柱连接节点。
框架结构
谢谢观看
区别
框架结构与砖混结构的区别
框架结构与砖混结构主要是承重方式的区别。框架结构住宅的承重结构是梁、板、柱,而砖混结构的住宅承 重结构是楼板和墙体。在牢固性上,理论上说框架结构能够达到的牢固性要大于砖混结构,所以砖混结构在做建 筑设计时,楼高不能超过6层,而框架结构可以做到几十层。
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国家规定了建筑物要达到的抗震等级,无论是砖混还是框架,都要达到这个等级,而 开发商即使用框架结构盖房子,也不会为了提高建筑坚固程度而增加投资,只要满足抗震等级就可以了。
结构简介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 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 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砌筑或装配而成。
框架结构建筑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 面构成分为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式、装配式、整体装配式,也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 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缺点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 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 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超高层建筑,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 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 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 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 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整体的侧移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 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稍高,故 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超高建筑建议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
1.提高生产效率:预制装配式建筑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能够 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建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2.改善居住环境: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高质量、高精度等优点 ,能够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促进城市化进程: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应用,能够促进 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
Index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制造与工艺流程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制造与工艺流程
▪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制造与工艺流程概述
1.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高效、环保、节约的建筑方式,通过 工厂化生产,将构件预制加工,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制造与工艺流程包括设计、生产、运输、 施工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规划和操作。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
Index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
▪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
1.标准化设计: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基于标准化、模块 化的理念,通过统一的尺寸和规格,实现构件的批量化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 2.结构设计: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 性和稳定性,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满足抗震、抗风 等安全要求。 3.节点设计:节点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关键部位,设计 需要考虑节点的传力机制、连接方式和施工工艺,确保节点的 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
Index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与分类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与分类
▪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1.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预先生产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 现场进行装配的建筑方式。 2.预制构件包括墙板、楼板、楼梯、阳台等建筑部件。 3.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是未来建筑 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装配式框架结构安装要点
临时固定和校正可采用方木或管式支撑进行,管式支撑为两端装有螺杆的钢管,上端与套在柱上的管箍相连,下端与楼板上的预埋件连接。
柱子的校正工作应多次反复进行。第一次在起重机脱钩后焊接前进行初校;第二次在柱接头电焊后进行,以校正因焊接引起钢筋收缩不均而产生的偏差;第三次在柱子与梁连接和楼板吊装后,为消除荷载和电焊产生的偏差,还要再进行校正。
现场施工除基础和构件节点等部位采用混凝土现浇外,主要为机械化安装,安装顺序为:柱→梁→板→楼梯、阳台→外墙体。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现场工人数量大大减少。
钢筋连接及锚固全部采用机械连接和锚固形式。外装饰材料已整体预制在柱、墙体、阳台等构件上,接缝采用嵌缝材料和防水材料嵌填。
构件的加工计划、运输计划和每辆车构件的装车顺序紧密的与现场施工计划和吊装计划相结合,确保每个构件严格按实际吊装时间进场,保证了安装的连续性。
2.4.1.检查预制叠合梁的编号、方向、吊环的外观、规格、数量、位置、次梁口位置等,选择吊装用的钢梁扁担,吊索必须与预制叠合梁上的吊环一一对应。
2.4.2.叠合梁吊装前梁底标高、梁边线控制线在校正完的墙体上用墨斗线弹出。
2.4.3.先吊装主梁后吊装次梁;吊装次梁前必须对主梁进行校正完毕。
2.4.4.叠合梁搁置长度为15mm,搁置点位置使用1~10mm垫铁,预制叠合梁就位时其轴线控制根据控制线一次就位;同时通过其下部独立支撑调节梁底标高,待轴线和标高正确无误后将预制叠合梁主筋与剪力墙或梁钢筋进行点焊,最后卸除吊索。
概述
装配式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中应用广泛。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是按标准化设计,根据结构、建筑特点将柱、梁、板、楼梯、阳台、外墙等构件拆分,在工厂进行标准化预制生产,现场采用塔吊等大型设备安装,形成房屋建筑。
装配式框架结构中预制梁叠合层预制保护层免高空支模施工技术
59总178期 2024.04 混凝土世界引言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预制好建筑构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一种建造方式。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产业绿色低碳环保发展理念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欧洲及美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未来的建筑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造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1],许多建筑项目已开始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如“拼装式建筑”“模块化建筑”等。
这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不仅在住宅建筑领域得到了应用,还在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厂房等领域进一步推广,实现了广泛的应用[2]。
预制叠合梁作为装配式框架结构的主要结构构收稿日期:2024-2-17第一作者:王宇,1987年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E-mail:****************装配式框架结构中预制梁叠合层预制保护层免高空支模施工技术王 宇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摘 要: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梁安装通常会存在叠合层上部钢筋碰撞的问题,同时由于预制梁与预制板叠合层交接位置需支设侧模封闭,常常造成工期延误,高空支模施工也增大了安全风险以及施工成本。
为解决装配式框架结构中预制梁叠合层上部钢筋碰撞以及侧模难封闭等问题,本文以D市QZ项目为例,基于文献调研和实际项目研究,提出了一种预制梁叠合层预制保护层免高空支模施工技术,解决后期封闭预制梁叠合层与预制板交接位置在现场高空支模的难题,同时缩短了安装预制梁后节点处理钢筋错位碰撞的时间。
该方法不仅节约了施工工期和成本,同时提高了整个施工工程的安全性,以期为相应装配式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预制梁叠合层;免高空支模;节约工期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refabricated Protective Layer for Prefabricated Beam Stacked Layers in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s without Overhead Supporting MouldsAbstract: Prefabricated beams in assembly buildings usually have the problem of collision of the upper reinforcement of the stacked layer, and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prefabricated beams and prefabricated panels need to be supported at the location of the stacked layer to be closed by side moulds, which often causes delays i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verhead moulds increases the safety risk and the construction cos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llision of upper reinforcement of prefabricated beams and difficult closure of side moulds in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QZ project in D ci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actual project research, proposes 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prefabricated beam composite layer prefabricated protective layer without high-altitude formwork support,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high-altitude formwork support at the junction of the closed prefabricated beam composite layer and the prefabricated slab on site in the later stage. At the same time, it shortens the time for node treatment of steel bar misalignment and collision after installing the prefabricated beam. It also save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cost, and improves the safety of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assembly projects.Key words: Assembled buildings; prefabricated beams with stacked floors; no overhead support moulding; saving construction period件,广泛应用于大型工厂、住宅楼、写字楼等建筑中,通过预制梁加上部现浇叠合层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还可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安全性[3]。
建筑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框-剪)结构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将l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定义为高层建筑,2~9层且高度不大于28m为多层建筑。
目前,多层与高层建筑最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体系、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和筒体体系等。
(一)框架结构的组成与特点框架结构.主要由楼板、梁、柱及基础等承重构件组成。
由框架梁、柱与基础形成平面框架,作为主要的承重结构。
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系梁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空间,承受竖向荷载作用合理、结构自重较轻的特点。
但由于框架其侧向刚度小、水平位移较大,因此使用高度受到限制。
在高度不大的多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是一种较好的结构体系。
从受力合理和控制造价的角度,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高度一般不超过45m;广泛应用于办公、住宅、商店、医院、旅馆、学校及多层工业厂房。
(二)框架结构材料强度等级(1)混凝土强度等级非抗震设计时,现浇框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抗震设计时,当按一级抗震设计时,现浇框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当按二至四级抗震等级设计时,不成低于C20。
为减小柱子的轴压比和截面,提高承载能力,宜在荷载较大的柱子中采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土。
(2)钢筋级别一般情况下,框架梁、柱内纵筋采用HRB 335级、HRB 400级或RRB 400级,箍筋采用HPB 235级HRB 335级。
(3)梁柱节点混凝土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与柱相同或不低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5MPa以上。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节点设计是框架结构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通过构造措施来保证。
(一)一般构造(1)框架梁在非抗震设防区,框架节点的承载力是经济合理且便于施工的原则。
框架梁除应满足一般梁的有关构造规定外,在跨中上部至少应配置2根12的钢筋与横梁支座的负弯矩钢筋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z。
(z。
为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装配式建筑概论--装配式建筑主流结构体系简介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
➢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在 建筑空间使用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优 化整体,提供宽敞空间的作用。电 梯、楼梯、设备用房以及卫生间、 茶炉房等服务型用房均向平面中心 靠拢,那么相应的办公或者居住空 间就会拥有最佳的采光位置,视线 良好。
钢结构按结构体系分类
➢钢框架结构 ➢钢框架-支撑结构 ➢钢框架-延性墙板结构 ➢筒体结构
装配整体式多层框架结构
➢装配整体式多层框架结构适用于 低层、多层建筑。因此,装配整 体式框架结构主要应用于厂房、 仓库、商场、停车场、办公楼、 教学楼、医务楼、商务楼等。这 些结构具有开敞的大空间和相对 灵活的室内布局,同时建筑总高 度不高。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兼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 特点,体系中剪力墙和框架布 置灵活,适用高度较高,可以 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可 广泛应用于居住建筑、商业建 筑、办公建筑、工业厂房等, 有利于用户个性化室内空间的 改造。
装配式建筑主流结构体系简介
《装配式建筑概论》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①功能多样化 ➢②设计多样化 ➢③施工装配化
装配式钢结构
➢ 钢结构住宅比传统建筑能更好的满足建筑上大开间灵活分隔的 要求,并可通过减少柱的截面面积和使用轻质墙板,提高面积 使用率,户内有效使用面积提高约6%。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 按照主要受力构件的预制及连接方式,国内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可以分为:装 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叠合剪力墙结构、多层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 结构适用于高层建筑;叠合板剪力墙目前主要应用于多层建筑或者低烈度区高 层建筑中;多层剪力墙结构目前应用较少,但基于其高效、简便的特点,在新 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前景广阔。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4.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结构体系与应用范围目前常见的结构体系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它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适应性、耐久性应该基本达到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的效果。
其结构体系与应用范围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4.1.1 外挂墙板体系外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叠合梁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竖向受力结构采用现浇,外墙挂板不参与受力,预制比例一般为10%~50%,施工难度较低,成本较低,常配合大钢模施工。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的保障房、商品房、办公建筑。
外挂墙板体系的分解图如图4.1所示,外挂墙板体系房屋如图4.2所示。
图4.1 外挂墙板体系的分解图图4.2 外挂墙板体系房屋4.1.2 装配式框架体系装配式框架体系是指柱、叠合梁、外墙、叠合楼板、阳台等均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工业化程度高,预制比例可达80%,内部空间自由度好,室内梁柱外露,施工难度较高,成本较高。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度为50 m以下(地震烈度7度)的公寓、办公楼、酒店、学校、工业厂房建筑等。
装配式框架体系的分解图如图4.3所示,装配式框架体系施工如图4.4所示。
图4.3 装配式框架体系的分解图图4.4 装配式框架体系施工4.1.3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剪力墙、叠合楼板、楼梯、内隔墙等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工业化程度高,房间空间完整,无梁柱外露,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可选择局部或全部预制,空间灵活度一般。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超高层的商品房、保障房等。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剖切图如图4.5所示,装配式剪力墙房屋如图4.6所示。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多的结构体系,其结构节点是关注的重点,L形边缘构件节点(带外保温层)构造如图4.7所示,L形边缘构件节点(无保温层)构造如图4.8所示。
图4.5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剖切图图4.6 装配式剪力墙房屋图4.7 L形边缘构件节点(带外保温层)图4.8 L形边缘构件节点(无保温层)4.1.4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柱(柱模板)、剪力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内隔墙等为预制部件。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讲解(附图丰富)
3.3 基本构件
预制楼梯
带防滑条,栏杆预埋件
3.3 基本构件
楼盖体系 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可做单向、双向板
结合面
规程规定: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的结 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键槽。
14
3.2 基本规定
✓方案阶段各专业的协同; ✓建筑及结构设计原则:标准化、模数化,少规格、多 组合;结构整体性、耐久性、高强高性能材料应用;合 理的预制拆分; ✓抗震设防标准; ✓深化设计要求。
3.2 基本规定
适用高度
3.2 基本规定
高宽比
3.3 基本构件
基于一维构件
把梁、柱预制成一维构件,通过一定的方法连接而成
4.6 牛腿节点连接
牛腿节点主要用于厂房等工业建筑,是一种常用的框架节点形式。此类节点主要 由牛腿支撑竖向荷载及梁端剪力,大部分牛腿节点设计中被看成铰接节点。除现 浇混凝土中可做成牛腿节点外,螺栓、焊接等方式也常用于牛腿连接。
牛腿焊接连接(刚接)
牛腿螺栓连接(铰接)
4.6 牛腿节点连接
焊接牛腿连接:该焊接连接的抗震性能不理想,在反复地震荷载作用下焊缝 处容易发生脆性破坏,所以其能量耗散性能较差。但是焊接连接的施工方 法避免了现场现浇混凝土,也不必进行必要的养护,可以节省工期。开发 变形性能较好的焊接连接构造也是当前干连接构造的发展方向。在施工 中为了使焊接有效和减小焊接的残余应力,应该充分安排好相应构件的 焊接工序。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内容
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2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介绍 3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4 装配式框架结构节点连接
框架结构体系
• (2)刚度方面:随着房屋高度的增加,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框架结构本身柔性较大,水平位移成为重要的控制因素。
• 要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就必须增大构件的截面尺寸,太 大不经济,甚至不合理。
等跨式柱网:常用跨度为6米、7.5米、9米、12米 开间方向柱距:6m
适用范围:厂房、仓库、商店
对称不等跨式柱网
框架结构的运用与建筑艺术技巧的配合
一、框架带悬挑与建筑艺术的有效结合
底层收进:立面效果 底层的楼盖悬挑出很厚的周边雨罩
连续梁端部适当悬 挑有利于减少跨中 弯矩
•框架两端纵横两向 同时悬挑 •外形对称减少侧移 •角柱受力合理 •建筑造型合理协调
框架梁的截面形式: 1.矩形——一般情况 2.T型\L型——楼板为现浇(楼板的一部分作为框架梁的翼缘) 3.十字形\花篮形——预制板楼盖,为减少楼盖结构高度,增加建筑净空 框架柱的截面形式: 1.矩形、正方形——一般情况 2.圆形、多边形——设计要求
框架结构的特点、优点和分类
一、特点 1受力特点 2框架结构的变形特征 二、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三、适用范围
越简单规则整齐对结构越有利,经济效果越好 建筑艺术的效果:周边复杂的形式 在复杂的建筑平面上力求简单的框架柱网布置
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一、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相互刚接而成的,框架的承
载能力和结构效能主要依赖于梁与柱的强度和节 点刚度。
1.竖向荷载
框架层数的增加而框架的变形和弯矩没有显著的变化 框架的变形和弯矩与框架的层数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
电大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形考答案
电大土木工程本科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形考答案形考任务一一、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1.(梁板结构体系)主要承担楼(屋)面上的使用荷载,并将荷载传至竖向承重结构,再由竖向承重结构传至基础和地基。
2.(框架结构体系)由梁和柱连接而成,其中梁柱连接处一般为刚性连接,柱支座一般为固定支座。
3.(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较大,缺点是结构抗侧刚度较小、易产生较大侧移,主要应用于10 层以下多层建筑。
4.(框架 - 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将框架结构中的部分跨间布置剪力墙或把剪力墙结构的部分剪力墙抽掉改为框架承重。
5.(结构选型)的主要目的是为建筑物选择安全经济的受力体系,主要包括结构体系的选择及结构材料的确定等。
二、判断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6.混凝土结构是由基础、柱 ( 墙) 、梁 ( 板、壳)等混凝土基本构件组成的一个空间骨架受力系统。
(√ )7.混凝土结构设计,就是根据建筑功能或生产要求,依据一定的力学原理,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并确定各组成构件的尺寸、材料和构造方法的过程。
(√ )8.梁板结构体系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常用的竖向结构体系,被广泛用于建筑中的楼、屋盖结构、基础底板结构等。
(× )9.框架结构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既承受竖向荷载,又承受侧向水平力。
(√ )10.在剪力墙的墙体内,侧向荷载主要产生向下的压力,竖向荷载产生水平剪力和弯矩。
(× )11.框架 - 剪力墙结构体系既保留了框架结构建筑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具有剪力墙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同时还可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作用,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 )12. 先设计、后勘察、再施工,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守的程序。
(× )13. 结构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基础结构设计、上部结构设计和构造细部设计。
( √ )14. 结构设计一般可分三个阶段:方案阶段、结构分析与计算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是指将建筑主体结构在工厂中预制加工和装配完成,然后运送到现场进行安装的建筑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施工方式,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资源节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是实现这种建筑方式的关键。
它包括结构形式的选择、预制构件的设计、连接方式的确定等内容。
结构形式的选择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设计的首要任务。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要求,结构设计师需要确定适当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桁架结构、悬索结构等。
在具体选择时,需要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施工难度等因素。
预制构件的设计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设计的重要一环。
预制构件是通过生产线加工制造而成的建筑构件,如预制墙板、预制柱、预制梁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预制构件的尺寸、材料以及加工工艺等要素,合理确定预制构件的截面形状、配筋等细节,以确保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连接方式的确定也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设计的关键环节。
连接方式是预制构件之间或构件与地基之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有焊接、螺栓连接、榫卯连接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结构形式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确保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设计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便利性和工艺性。
由于预制构件的特殊性,施工时需要考虑到运输、吊装等环节,设计师需要合理安排构件的尺寸和重量,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是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步骤。
通过合理选择结构形式,设计预制构件和连接方式,考虑施工过程中的便利性和工艺性,可以实现高效、高质量的建筑施工。
在未来,预制装配式建筑将会在建筑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01装配整体式与全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全装配整体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PC构件靠干法连接(如螺栓连接、焊接等)形成整体。
>等同原理指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应该基本达到或接近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的效果。
02常见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预制部件:柱(柱模板)、剪力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内隔墙等;体系特点: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难度高,成本较高,室内柱外露,内部空间自由度较好。
适用高度:高层、超高层;适用建筑:商品房、保障房等>叠合剪力墙体系预制部件:剪力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内隔墙等;体系特点: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连接简单,构件重量轻,精度要求较低等。
适用高度:高层、超高层;适用建筑:商品房、保障房等03基本预制构件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基本构件主要包括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梁、预制混凝土剪力墙、预制混凝土楼面板、预制混凝土楼梯、预制混凝土阳台、空调板、女儿墙、围护结构等。
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实心柱、预制混凝土矩形柱壳预制混凝土梁:预制实心梁、预制叠合梁预制混凝土剪力墙:预制实心剪力墙、预制叠合剪力墙预制混凝土楼面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预制混凝土实心板、预制混凝土空心板、预制混凝土双T板等预制混凝土楼梯:外观更美观,避免现场支模,节约工期,受力明确,安装后可做施工通道预制混凝土阳台、空调板、女儿墙。
预制混凝土围护构件:外围护墙、预制内隔墙04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装配整体式结构中,根据接头受力、施工工艺等不同情况,可包含以下连接方式: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焊接连接、浆锚搭接连接、机械连接、螺栓连接、栓焊混合连接、绑扎连接、混凝土连接等。
1结构材料的连接方式(一)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全灌浆套筒接头:传统的灌浆连接接头形式,套筒两端的钢筋均采用带肋钢筋及灌浆连接。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摘要:预制装配式的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工业化的程度较高,施工周期较短,不受季节限制,现场的湿作业较少,材料利用效率较高,建筑节能性好,是我国现在所推进的住宅现代化理想住宅建筑体系。
在钢结构类型中,钢框架结构有着建筑空间较大、布置灵活、标准化和定型化的特点,在高层和多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钢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较小,需要与其他的抗侧力体系进行结合,才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常见结构体系有着钢框架支撑、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等。
以上抗侧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结构抗侧的刚度,但是还存在着构造的复杂、装配化的施工不便,维护成本较高的缺点。
下面就结合作者实际的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钢框架预制混凝土的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以供借鉴。
关键词: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构成、连接方式和构造关系;同时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包括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墙体可更换、墙体轴力小、布置灵活、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一体化等;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步骤,并对6层和18层该结构体系房屋进行设计实例分析;最后讨论了该结构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符合建筑产业化的进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SPW体系简介1.1 基本构成SPW体系基本构成为: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预制混凝土组合楼盖3个部分,主要构件在工厂制作,现场安装,大幅度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可采用型钢混凝土墙体、钢筋混凝土墙体以及PVA纤维混凝土墙体等多种类型,通过合理的构造形式可实现抗侧力体系与钢框架同步安装;同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可以较好解决钢结构房屋维护体系的防火、防腐问题,实现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体系制作、施工一体化。
预制混凝土组合楼盖可采用钢筋桁架叠合楼盖,钢筋桁架与底层混凝土板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后可作为施工阶段的模板,承担面层混凝土以及施工荷载,同时钢筋桁架作为混凝土楼板的配筋承担使用荷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来源:台湾润泰集团)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是按标准化设计,根据结构、建筑特点将柱、梁、板、楼梯、阳台、外墙等构件拆分,在工厂进行标准化预制生产,现场采用塔吊等大型设备安装,形成房屋建筑。
现场施工除基础和构件节点等部位采用混凝土现浇外,主要为机械化安装,安装顺序为:柱→梁→板→楼梯、阳台→外墙体。
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现场工人数量大大减少。
钢筋连接及锚固全部采用机械连接和锚固形式。
外装饰材料已整体预制在柱、墙体、阳台等构件上,接缝采用嵌缝材料和防水材料嵌填。
构件的加工计划、运输计划和每辆车构件的装车顺序紧密的与现场施工计划和吊装计划相结合,确保每个构件严格按实际吊装时间进场,保证了安装的连续性。
具有标准化施工,计划和程序管理严密;机械化程度高;质量可靠;安全;环保等特点。
关键技术:
⑴以每层每跨为单元合理拆分构件,便于构件加工和吊装;
⑵优化管理,将生产、运输和吊装紧密衔接;对构件进行分区、编号,优化安装流程;
⑶构件吊装控制方法和结构构件定位调节方法;
⑷合理运用连接形式,有效解决钢筋锚固对构件吊装的影响。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确保工程质量,安装时间显著缩短,较之传统施工方法节约人工50%;节约常规周转材料约80%;内外装饰工期短,竣工时间可缩短约20%;基本避免现场湿作业,减少建筑垃圾约70%,节约施工用水约50%,大量减少了噪音污染,在节能环保方面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