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城市住区规划与住宅发展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首先,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
在规划设计中,要合理设置居住区内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以便居民能够便利地获取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
此外,要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休闲区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场所。
其次,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还应该注重交通便利性。
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枢纽,确保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便捷性,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还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规划设计中,要合理规划绿化带和水系,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城市的环境污染。
同时,要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
最后,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还应该注重社区文化建设。
规划设计中要合理规划社区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同时,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
总之,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交通便利性、生态环境保护和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设计标准,才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各地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时,能够充分重视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制定,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模式探析PPT学习教案
图10 利用人工补水和机械动力维持的居住 区水景(合肥金色池塘居住小区)
第14页/共36页
五 结合实例探讨城市居住区发展趋势
1 万科的实践:开放式小区 2 苏州桐芳巷小区——一个特殊案 例 3 日本新城建设的经验 4 总结
第15页/共36页
1 万科的实践——开放式小区
创造开放住区,激发住区活力,建设长期发展的住区是万科对城市居住 区关注的核心。1999年深圳万科四季花城的规划采取了“围合式院落+步行 商业街”的整体布局,商业街呈“L”形,一半朝向城市道路,成为沿街商业 街;另一办伸入社区,成为步行尺度的商业街,它们同时服务于住区内部和 周边的居民。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模式探析
会计学
1
一 相关概念:
1 居住区 “居住区”分特指与泛指两种概念。当为特指时,指的是“被城市干
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和,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 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 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和,并与居住人口规
第20页/共36页
桐芳巷小区占地仅3.61公顷,从规模来说可谓是“微型”小区,它 的总体布局呈现如下一些特点:
A 传 统 路 巷 格 局, 形成序 列化空 间
桐芳巷小区总平面图
桐芳巷街区原有布局平面图
第21页/共36页
B 采 用 传 统 民 居风 格,形 成统一 城市风 貌
第22页/共36页
3 日本新城建设的经验
图5 与城市环境疏离的居住区( 上海浦东)
图6 缺乏生气的街道空间(天津南开区)
第9页/共36页
C 追求自我完善,公共设施低效
新趋势下住区规划设计策略的探讨
一
、
引 言
2交 通体 系
目前 , 随 着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 中 国城 市城 市 的 主 动 脉 , 区 路 网 也 一 样 是 住 区 住
的 主 动 脉 。 在 规 划 前期 应 考 虑 现 有 的 城 市 主 动 脉 和 住 区 主 动
动 , 市 的边 界 也 在 不 断 拓展 , 舒 缓 人 口 急速 涌 入 所 带 来 的 城 以
压力 , 这也 大大增加 了住房需 求。由于 中心 黄金 区土地价 值的 不 断攀 升 , 建设用地的 日益 稀缺 , 是人们把 目光纷纷投 向 可 于 城市近郊。 这些住 区一般位于离市中心 半个 小时到一个d a 车 \- ' J -
对 于 城 市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而 言 ,集 约 化 发 展 是 必 须 的 , 同 样 的道 理 , 趋 势 下 的 住 区规 划 也 这 个 原 则 范 围 内。不 应 因 开 新
发面积大 , 地价相对廉价就 随意 浪费土地资源。作 为规划设计
师 , 要 考 虑 的 问 题 是 , 衡 分 析 土 地 的 现 有 条 件 , 定 哪 些 首 权 确
程 的半 径 范 围 内 , 发 规 模 较 市 中心 的 小 规 模 而 言 , 度 一 般 开 尺
脉 的衔 接 问 题 , 关 系 着 居 民 的 出 行 便 利 程 度 。 在 规 划 时 , 这 应 将 城 市 的 主 要 公 共 交通 节 点 纳 入 住 区 的考 虑 范 围 内 , 包 括 地
条 件 好 的 土地 资 源 。此 外 , 可 行 的 条 件 下 , 用 地 势 所 形 成 在 利
中国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
中国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第一章:中国住房政策历史回顾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住房问题一直是影响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中国政府根据民生问题的需求而进行整体规划和政策制定,旨在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和改善住房条件,强调规划和统筹发展。
1.1950-1978年:集体化住房管理阶段1950年后,中国掀起了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城市房屋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国有化和城市物业国有化。
政府采取了集体化住房管理的措施,将住宅的分配和供应纳入集体组织的主管范畴中,实现了国家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下的住房开发、分配、使用和维护。
2.1978-1998年:住房商品化进程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并于1988年开启了商品住房历史新时期。
政府积极推进住宅商品化进程,开发土地和住宅,加大对住房建设的投资,建立房地产市场并实行商品房销售。
1988年掀起了第一次全国商品房大卖场,房地产市场火爆,并呈现出逐年升温的趋势。
3.1998-2004年:住房市场健康与不健康并存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住房市场进入健康和不健康并存的阶段。
一方面,住房市场的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阶段,人民的住房建设达到了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住房市场的“财富效应”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住房价格过高,并导致社会不稳定和贫富差距。
4.2004年至今:住房政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住房政策和措施,关注住房问题,把住房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
政府在实施住房政策的同时,不断改进住房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住房保障的力度,开始从政策管控向市场调节的转型,从而促进住房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中国住房政策未来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住房问题将会一直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下面从住房保障、土地利用、棚户区改造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对住房保障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政府要加大住房供给的力度,提高住房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备考干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逐条解读
备考干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逐条解读导读《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
标准旨在适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以高标准支撑和引导我国城市建设、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2018年7月10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发布,标准于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用地与建筑;5.配套设施;6.道路;7.居住环境。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适用范围从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扩展至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2.调整居住区分级控制方式与规模,统筹、整合、细化了居住区用地与建筑相关控制指标;优化了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的控制指标和设置规定。
3.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标准进行对接与协调;删除了工程管线综合及竖向设计的有关技术内容;简化了术语概念。
《标准》全文逐条解析1总则1.0.1 为确保居住生活环境宜居适度,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保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制定本标准。
1.0.1 本条是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城市居住区(小区)的实践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64年原国家经委和1980年原国家建委,先后颁布有关城市规划的文件,对城市居住区规划的部分定额指标作了规定。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以下简称93版《规范》)是我国颁布实施最早,也是使用普及率最高的城市规划标准之一;是在吸取国外经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建城市居住区规划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为规范我国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0年,伴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以及住宅市场化变革,对93版《规范》进行了局部修订,形成了2002年版《规范》。
2013年,为配合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请组织开展城市排水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3[46]号)要求,2002年版《规范》针对低影响开发再次进行了局部修订,主要对地下空间使用、绿地与绿化、道路、竖向等技术内容进行了局部增补和修改,形成了2016年版《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明年西安拆迁规划方案最新
明年西安拆迁规划方案最新引言西安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直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大规模拆迁项目在西安进一步加速。
这些拆迁项目旨在改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明年西安拆迁规划方案的最新进展。
一、拆迁项目概述明年西安的拆迁项目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包括一些老旧的住宅区和商业区。
这些区域在城市发展中显得拥挤不堪,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商业需求。
因此,拆迁工作将以解决人居环境问题为主要目标,同时也将考虑到商业发展的需要。
二、拆迁方案详细规划1. 住宅区拆迁明年西安计划拆迁一些老旧的住宅区,以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这些住宅区多为内部设施老化、交通不便等问题所困扰。
拆迁后,将建设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更完善的公共设施。
拆迁工作将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利益,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
2. 商业区拆迁明年西安将对一些商业区进行拆迁,以推动商业发展和城市更新。
这些商业区多为老旧的市场和商业街区,无法满足人们对购物和休闲的需求。
拆迁后,将建设更现代化、多样化的商业综合体,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
同时,拆迁工作也将考虑到商户的利益,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
3. 城市更新明年西安还将进行城市更新项目,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改善城市形象。
这些项目主要包括改造道路、扩建公园和建设绿地等。
通过这些工程,将提高城市的交通流畅性、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
三、补偿与安置方案为了确保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明年西安将加强对拆迁补偿与安置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具体措施包括:1. 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根据被拆迁人的房屋类型、面积和位置等因素,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保障被拆迁人的利益。
2. 多样化的安置方式:根据被拆迁人的需要和意愿,提供多样化的安置方式,包括购房安置、货币补偿和公租房安置等。
确保被拆迁人能够在拆迁后继续稳定的生活。
3. 安置环境的改善:为了提升被拆迁人的生活质量,拆迁后的新建小区将配备完善的公共设施,例如学校、医院和商业中心等。
2020年(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
2020年(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含条⽂说明)(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含条⽂说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5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九九四年⼆⽉⼀⽇起施⾏。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民共和国建设部⼀九九三年七⽉⼗六⽇⼀、总则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地和空间,提⾼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
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居住区⼩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区组团及独⽴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安排、灵活使⽤。
5、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2) 符合统⼀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特点和规划⽤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规划⽤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规划;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活环境;5) 为⽼年⼈、残疾⼈的⽣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6) 为⼯业化⽣产、机械化施⼯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的综合效益。
推动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可持续发展
推动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可持续发展摘要: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对当前城镇的规划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城镇老旧小区不仅影响城镇发展的整体风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居民的安全。
将未来社区理念融入城市建筑工程当中,在国外已经有成功的建设经验,国内目前也对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可持续发展;引言老旧小区改造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以来继新城市开发建设、棚户区拆迁改造之后又一项新的建设工程,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1实施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的意义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最新数据,2020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旧小区为3.97万个,使居民受益近725万户。
2019年以来,全国已改造城镇旧小区5.8万处,惠及1043万户居民。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城镇旧小区改造具有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意义。
加快城市更新和城镇旧小区改造是我国城镇化加速进程中进一步提高城市质量、实现新时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安排。
在经济增长方面,需要大量财政和人力资源来改造旧的小城镇,从而有助于增加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增加税收、扩大住房和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和老年社区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使更多的城市居民能够受益于国家改革,促进社会正义与和谐;从生态角度来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广泛采用有机更新的方法,在现有房地基础上更新城市能力,改善市政服务,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无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愿景。
2城市老旧小区的特征(1)难以满足宜居、安全要求。
根据政策文件可知,2000年前建设小区均为老旧小区,存量建筑较多,个别小区还存在宿舍楼、筒子楼等非成套住宅的遗留问题,对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难以满足宜居性与安全性要求。
(2)缺少现代专业物业管控。
城市老旧小区由于私产、公产产权混杂,难以进行有效治理,存在治理不足或无人治理的情况,多数脱管或失管,管理模式传统,缺少物业管理,具有易漏项、易作假和难统计的特点。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 1.按照用地组成划分,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 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
• 2.按照用地质量划分,居住用地可分为一~四类居住用地 • 3.按照人口规模划分,居住用地可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
和居住组团
二、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的概念
• 居住用地规划是满足居民的居住、工作、文教、生活等方 面要求的综合性建设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之 一,主要对居住用地的布局结构、住宅群体布置、道路交 通、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活动场地、市政公共设施和市 政管网等各个系统进行综合、具体地安排。
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合0.8公里); • (6)邻里单位内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
公共活动中心。
佩里的“邻里单位”
(二)从邻里单位到小区规划—— 居住用地规划在中国的实践
•
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上海等城市的总体规划中,
已从西方引进了邻里单位的规划概念,例如上海1950年后
• (1)过多模仿外国建筑风格(特别是欧式风格),忽视了 中国传统民族建筑风格,造成城市特色模糊,居住区景观 陷入混沌;
• (2)由于土地二级市场分割转让小块土地,造成分头建设, 装饰材料五花八门,建筑风格千差万别,居住区生活环境 混乱。
第十一章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第一节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概论
• 一、城市居住用地的概念和分类 • 二、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的概念 • 三、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的发展和展望
一、城市居住用地的概念和分类
(一)城市居住用地的概念
• 城市居住用地,泛指城市中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 聚集地,是由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对外交通系统 以及其他公共设施所组成的复杂综合体。它在城市中往往 集聚而呈地区性分布。
新 型 住 区 规 划 理 念 探 索
新型住区规划理念探索—以常熟市新市区滨江花园规划为例1、概述现阶段,中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人口的急速膨胀,国家对房地产开发的支持,土地批租速度的加快使大批量居住区快速开发成为可能。
设计周期的缩短使规划师不注重特定的环境及气候条件而随处搬用住区规划形态,同时由于以政府行为为主的开发方式向以企业行为为主的开发行为转变,利益的追求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开发商对单纯的量”的追逐。
如何既能满足开发商的利益又能改善城市住区环境,使住区品质得以提升?在现代住区的规划中,探索新型住区规划理念成为必要。
本文以常熟新城区滨江花园规划设计为例探索现代住区的规划设计理念。
滨江花园位于常熟市新城开发区,四周临路,地块东侧道路以100m的绿化带与连接常熟老城区的干道相隔,贯穿整个新城区的水系从区域内穿过。
滨江花园的开发将必然带动整片区域的全面开发,提升整个区域的品位,设计的出发点将集中在挖掘地段潜力,充分利用地段优势,并配合现代的住区规划理念来聚集人气(图1)。
2、规划设计理念的表达2.1中心式公共空间的消失随着居住向社区化发展,社区的功能及空间结构组织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单纯居住小区的概念。
传统小区中单一中心的空间布局将不能适应未来住区内功能的扩展及人的心理需求。
为适应未来住区中人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单一中心将由集中式向带状多中心公共空间模式发展。
环绕住宅的带状公共空间可减少住户到达中心绿地的时间与距离,使绿地、公共空间与住宅相互交错、融合。
带状空间和适应地形的布局使空间不断朝纵深方向展开,可增加公共空间的渗透性,并能照顾到整个住区内各单元组团之间的整体性及均好性。
同时,分析未来居民的行为模式,沿线性带状公共空间的展开所形成的不规则的中央休闲空间与不同组团绿地之间的相互融合,可增加空间的丰富性与层次性,使整个住区在结构上连为一体,创造一个可以进行亲密交流的集娱乐、休闲、运动于一体的绿色空间走廊。
对滨江花园现有环境进行分析后,运用以上的理念,规划师确定以中央带状生态绿地作为中心开敞空间,使其成为高层住宅与低层低密度住宅之间的绿色过渡带,绿地的水系、高大乔本植物成为低密度住宅北面的自然屏障。
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日照标准篇一居住区规划居住区规划1.任务:是为居民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安宁和优美的环境。
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宅外,还须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活动场所、道路广场、市政工程设施等。
居住区规划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对居住区内各项建设作出综合的全面安排。
居住区规划还必须考虑一定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需要及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基础等条件,同时应注意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居住区规划属于城市详细规划的范畴。
一、居住区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演变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居住区形态与居住环境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表现为一个渐进的历史演变过程,从中可折射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
影响居住活动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社会与家庭结构、文化与民俗等。
二、居住区的分级、规模与特点1.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用地一般在50~100公顷。
特点:规模大、配套设施完备、环境优雅、居住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
1个居住区可以划分为4~5个居住小区,也可直接划分为若干个居住组团。
2.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用地一般为15~35公顷。
特点:规模适中、配套设施齐备、环境标准适度、以居住职能为主以日常生活服务功能为辅。
3.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主干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用地一般为4~6公顷。
特点:规模小、配套设施少、以居住功能为主辅以少量基本生活服务职能。
居住区发展历程
居住区发展历程-1中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开彦赵文凯摘要:中国住区规划60年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有着紧密的关系。
早期50-60年代受西欧和前苏联的影响,邻里单位理论逐渐由扩大街坊演变成以小学半径为规划范围小区概念。
但是,在“先生产、后生活”原则下,住区规划发展几乎停滞。
进入70-90年代社会经济复苏,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一住宅组团的规划空间结构模式。
试点小区、小康住宅的研究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小区的模式发展。
98年的商品房市场的推进使住区规划呈现了多样化、多极化和多品种的局面,居住中国住区规划发展经历了早期邻里单位和扩大街坊逐步演变为完整的小区开发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赋予了住区规划新的创新活力,住区环境和居住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我国大多住区规划设计受市场的控制影响,只重视外表而不关注内在,只讲花园而不重视室内性能。
希望本文能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1. 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78)居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因人的社会属性而聚居在一起,形成居 住区。
居住区的形态受到生产力水平、地 理气候条件、家庭结构、建筑技术、文化 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工业革命 后,城市内部的居住环境受到巨大威胁, 19世纪末很多工业发达国家开始针对居住拥挤、日照通风不良、环境恶化、卫生设 备落后等问题相继颁布的改善居住条件的 法案,有关学者也开始寻求对策,逐步形 成了现代居住区规划的理论。
1.1邻里单位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1929年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 “邻里单位”的理论(图1),试图以邻里单 位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态和构想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 组织形式的缺陷。
邻里单位的基本特点 有: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以小 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 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邻里 单位的中心是小学和生活服务设施结合的| | 中心广场或绿地布置;一般邻里单位的规 模是5000人左右,占地约160英亩(约合 65公顷)。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一)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5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一、总则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
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5、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6、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当前我国高品质住宅小区设计与规划
试论当前我国高品质住宅小区设计与规划【摘要】我国建国以来,住宅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上家家有新居、户户有住房,但这都停留在解决多少人的居住问题上,还没有从简单的需要走出来,大都只是满足于斗室之中便可,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的综合设计。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文化程度的落后。
今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给建筑师、规划师们提出了更新的课题。
高水平规划设计,是提高小区品位和受消费者欢迎的前提。
很多在市场畅销的优秀小区,都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项目调研,准确定位,然后特色高水平的规划师进行招标式规划设计。
本文从多年的实践经验出发,对高品质住宅小区的规划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高品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创新高水平规划设计,是提高小区品位和受消费者欢迎的前提。
很多在市场畅销的优秀小区,都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项目调研,准确定位,然后特色高水平的规划师进行招标式规划设计,从多个方案中择优,从几个方案中优选其中的精华,集众优于一身,再反复研讨修改,最后才拍板定案。
任何规划方案,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只有经过这种真正下功夫的反复提高的过程,才有可能出精品。
大量实例表明,深入的市场调查,准确的市场定位,精明的策划,正确的决策,以及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是项目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
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
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侯类型丰富,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但从住宅建设上来看,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居住小区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长条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虽有某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同小异,互相雷同,地方特色不明鲜,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30•【字号】宁政办发〔2021〕42号•【施行日期】2021.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保障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京市“十四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30日南京市“十四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第一个五年,是南京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深入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举措,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关键时期。
为更好满足全体居民居住需求,更加科学有序引导土地和资金等要素投放,促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和住房中长期供需均衡,更高质量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实现民生福祉改善提升,根据《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南京住房工作按照“保障基本、服务发展”主线和“五个新成效”总体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要求,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经过全市共同努力,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障安居工程取得突破。
围绕住房保障转型“1+4”体系,形成共有产权房、公共租赁住房、公租房货币化补贴三种保障方式为主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住房保障政策累计惠及74万余户家庭,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实现“十三五”预期目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保障性住房、人才安居住房筹集稳步推进。
住区规划与大城市住宅层数发展策略研究
ABST RAOT: T h s p p r e a ua e i a e v l ts te rset 。 te h p o p c s { h m e u n di m a d h gh r s o s n u l i g i ( h i i h uigb i n e d n Ll n ’ s lr e cte n ic  ̄ a g ii a d d su a s t he
郊 区 化 及 城 市 规 模 的 蔓 延 。 我 国 城 市 住 宅 在 居 住 空 间 郊 区 化 的 发
展 进 程 中 , 并 没 有 采 用 西 方 发 展
式, 17 9 0年 代 末 , 高 层 住 宅 开
始 在 北 京 、 上 海 等 大 城 市 建 。 住 宅 层 数 的 增 加 伴 随 着 城 市 居 住 用 地 短 缺 与 人 口持 续 增 加 矛 盾 的 日益 加 剧 , 并 逐 靳 形 成 两 种 主 要 建 造 模 式 : 一 “ 6层 住 宅 为 主 是 的 居 住 小 区 ,这 种 模 式 占 主 导 地 位 ;另 种 是 多 层 住 宅 与 高 层 住
地 价 是 居 住 空 间 向郊 区 扩 展 的 主
要 原 固 。 1 8 年 代 以 来 , 我 国 90
【 键 词 l 住 区 规 划 住 宅层 数 ; 关
中 高 层 住 宅
城 市 用 地 规 模 显 著 增 长 , 对 1 0 个 特 大 城 市 用 地 规 模 的 统 计 显
特 点 及 其 对 住 区规 划 的 影 响 为 依
据 . 进 一 步 说 明 住 宅 层 救 与 住 区
【 献标识码 】 文 我 国当前的城 市住宅 建设正 处 于 一 十历 史 性 的发 展 阶 段 住 宅 设 计 领 域 也 同 时进 入 一 个 新 活 跃 期 。 住 宅 层 数 — — 作 为 城 市 住 宅 的重 要 构 成 要 素 . 是 城 市 住 区 规 划及住 宅研究领 域的重要 组成 部分 ,是衡量 一个 国家一定 时期 经 济 技 术 水 平 和 居 住 质 量 状 况 的
雄安新区最新规划方案
雄安新区最新规划方案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城市迅速扩张,导致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决定在河北省设立一个全新的城市 - 雄安新区。
本文将介绍雄安新区的最新规划方案,包括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内容。
城市布局中心区雄安新区的中心区建设将充分考虑功能和效益的最佳配置。
中心区包括政务办公区、商务金融区、文化教育区和综合服务区。
政务办公区将成为新区政府和各部门办公的重要场所,商务金融区将吸引大量的企业入驻,形成商务中心。
文化教育区将建设高水平的学校和文化设施,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环境。
综合服务区将提供医疗、住宿、商业等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城市扩展区雄安新区的城市扩展区将按照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科技先导的原则进行规划。
扩展区将建设住宅区、工业区和科技创新区。
住宅区将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注重人居舒适度和社区生活品质。
工业区将吸引各类产业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
科技创新区将聚集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致力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生态绿地作为一个新兴城市,雄安新区将注重生态保护和绿化建设。
规划中将设立大量绿地和公园,提供空气清新和大自然的休闲场所。
此外,新区还将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发展。
同时,相关政策也将鼓励居民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交通规划雄安新区的交通规划将紧密结合城市布局,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规划中将建设多条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连接新区与周边城市。
这将大大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方便居民和企业的通行。
城市轨道交通雄安新区将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和城市轻轨。
这将提供快捷的城市内部交通方式,方便居民出行和商务活动。
公共交通和自行车道规划中还将注重发展公共交通和自行车道,以鼓励居民采用环保出行方式。
公共交通将提供便捷可靠的巴士服务,自行车道将鼓励居民骑行,减少对汽车交通的依赖。
环境保护雄安新区的环境保护计划旨在建设一个绿色、低碳的新城。
丹阳2023最新规划方案
丹阳2023最新规划方案引言丹阳作为江苏省常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素有“紫砂之乡”、“苗绣之乡”等美誉,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的重要发展基地。
为了更好地推动丹阳市的发展,提高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丹阳市政府制定了最新的规划方案,以期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发展目标丹阳市政府制定的2023最新规划方案的城市发展目标包括: - 城市功能完善:打造一个集商贸、旅游、文化、教育、医疗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 居民生活优质: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各项需求。
- 文化传承创新:弘扬丹阳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 环境资源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城市规划2.1 城市功能区划根据发展目标,丹阳市将城市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域:2.1.1 商贸中心区商贸中心区将成为城市的核心区域,集中发展商业、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打造繁华商业街区,提供各类购物、娱乐和休闲服务。
2.1.2 教育科技区教育科技区将集中发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打造高端教育和科技创新集聚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
2.1.3 居民生活区居民生活区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提供优质的住宅、医疗、教育、娱乐等基础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2.1.4 生态绿地区生态绿地区将保护好现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建设公共绿地和生态园区,提供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
2.2 城市交通规划为了提高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和通达性,丹阳市将进行以下交通规划:2.2.1 建设道路网建设完善的道路网,包括主干道和支路,优化交通流线,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交通效率。
2.2.2 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包括地铁、公交和城市轨道交通等,提高居民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2.2.3 建设停车设施建设多层停车场和停车楼,提供充足的停车位,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便利居民和商业车辆的停车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特别注意智能化决不意味着取代人为 的作用、管理的作用,“人、机、环境” 应是有机的整体。
7.环境生态化:
创建“绿色生态小区”不仅要建立一 整套绿色系统(9大系统),而且要确立 绿色理念,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主旨,
“绿色消费观”、“绿色文化观”,同时 注意 建立“亲地、亲绿、亲水、亲子、 亲合、 亲动物”的“绿色空间网络”。 特别要注意因地制宜,并与当地自然、社 会人文背景相融合。
型养老方式和对策提到日程;
(2)社会养老设施需求急增,而现状 奖金不足、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市场需 求;
(3)城市急需建立社会服务体系,老 人产业势在必行;
(4)急需开发建设城市老人社区或多 种形式老人公寓、老人住宅,并对居住 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东京高龄集合住宅模式示意
2.家庭小型化:
由于我国人口政策 的成功,家庭人口逐年 降低,户均人口已降至 3.2人左右,小型家庭大 量出现,这是一种社会 进步,对住宅需求量增 大,对户型有更多样化 需求。
包括结构构件、 室内外装饰、防 水性能、防腐性 能、设备等。
(4)环境性:
包括规划 用地、用水 和节水、绿 地及环境布 置、室外噪 音与空气、 环境卫生、 公共服务设 施与智能化 等。
(5)经济性:
包括住宅性能成本比、 住宅性能价格比、住宅日 常运行能耗等。
由 以 上 5 种 性 能 划 分 为 A、 AA、AAA级(其中:A—小康 型 、 AA— 后 小 康 型 、 AAA— 高级住宅、豪华公寓、别墅)
4.住宅户型更加多样化、住区环境更 加人性化、并富有文化,随着居住生活 模式的改变,住宅、公共设施与邻里开பைடு நூலகம்发将出现新的原型。
5.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到位、房地产市 场的成熟,相关法律的健全和完善,个 人权益将得到更充分的保护。
● 12大特点
1.人口老龄化: 新世纪初我国城市将全面进入老龄化,
将面临四个方面问题: (1)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新
● 5大趋势
1. 居住社区的形成与培育; 2.“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 成为住区开发设计的主导理念,住宅的 性能质量(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 环境
性和经济性)成为住宅商品的基本要素;
3.“智能小区”、“绿色生态小区”、 经济适用房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城市住宅消费热点;老人住宅、老人社 区开发建设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重大社 会目标。
3.2 智能技术
(1)安全防范系统 (2)信息管理系统 (3)信息网络系统
综合评定为一星、二 星、三星级 。
3.3 绿色生态住区
(1)能源系统 ( Residential Power Systems)
(2)水环境系统 (Water Environmental Systems)
(3) 气 环 境 系 统 ( Air Environmental Systems)
(4)声环境系统(Sou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5) 光 环 境 系 统 ( Light Environmental Systems)
(6) 热 环 境 系 统 ( Thermal Environmental Systems)
(7)绿化系统(Afforest Systems)
中国城市住区规划与住宅 发展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城市住 宅建设与经济科技社会的飞跃发展同步, 完成了历史的大跨越。不仅建设规模是 世界上空前的,基本上实现了 “居者有 其屋”,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80年代初 的
重庆龙湖 小区
3.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1999年——)
全国大中城市为主,已批准50余个 小区,重点解决性能认定、智能技术和 绿色生态问题。
深圳信 义假日 广场住 宅小区
3.1 性能认定(90年代中开始研究)
(1)适用性: 包括住宅平面
与空间布局、设备、 设施配置、住宅可 改造性、保温隔热、 室内隔音、照明与 采光、通风换气、 节能等。
(2)安全性:
包括建筑结 构、建筑防火、 燃气、电气设备、 有毒有害物质危 害程度等。
(3)耐久性:
(8)废弃物管理与处理系 统(Waste Disposit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9)绿色建筑材料
(Gree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绿色生态住宅示范小区各系统设计 建议标准
(详复印件“附录:绿色生态住宅示 范小区各系统设计建议标准”)
中国城市住区规划与住宅发展
(3)科技发展与高科文化; (4)小康生活与休闲文化; (5)回归自然与绿色文化; (6)扩展型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回归。
10.产权私有化:
住房制度改革核心是实现货币分房,即 商品化,势必导致私人拥有产权(准确的 说为使用权)。只有从经济上、法律上真 正确立和维护私人的权益,才能真正建立 起健全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3.居住社区化:
市场经济下的城 市居民由于经济条 件、社会文化背景 不同而追求不同的 空间和文化定位, 人们不仅满足居住 的基本功能,还要 满足“文化归属 感”、导致社区形 成。这是社会进步 必然趋势。
4.服务社会化:
社会化的服务是 现代城市生活的必 然。随着我国全面 进入小康社会,城 市三产将促进各种 社区服务体系的建 立并趋于完善。
11.公众参与化:
5.公服商业化:
市场化的城市商业、服务业、物业使 居住社区的公服设施绝大部分成为“盈 利性”而非“公益性”。但为了社会公 平和确保弱势人群的基本权益还应保有 必要的“公益性”公服设施。
6.社区智能化:
智能化是人居环境发 展必然,居社区智能化 是城市现代化的基础, 智能化(或“数字化”) 社区宜以不同经济水平、 不同标准的社区分等级 逐步加以实现。
8.市场多样化:
城市人群的经济能力、文化背景、生 活习俗、职业特点等的差异会越来越大, 住宅开发必须瞄准特定人群进行市场定 位和文化定位,确定不同的房型、面积 标准、环境品质、市场配套及服务设施 等。
9.文化多元化:
小康时代的中国城市文化呈现多元化 趋势,有如下几种主要文化追求:
(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文化; (2)社会进步与市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