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建设(近代)

合集下载

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

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

李百浩郭建黄亚平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图11840年以前上海县城图资料来源:christianHennot&zhengzu’an,AtlasdeShanghaiEspacesr。

presentationsde1849aJours1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分期在中国近代城市史上,上海与汉口、天津等开埠城市一样,其城市规划都不是以T业化为起点的。

1843年的开埠通商、建立租界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西方国家借助租界的殖民化促成了上海的城市化、近代化,其实质是商贸化。

商贸化带来了新市区、大城市的产生。

1927年上海特别市建立,成立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近代城市规划逐步形成。

上海loo余年的发展建设.虽然有三方四界的行政主体.但城市规划的成立.也是由局部规划到整体规划的发展过程。

根据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特点,结合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其演变历史分期可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6个时期(表1):1.1第一阶段:近代城市形成与新市区建设、老城区改造(1843~1927)第1期:租界形成与发展兴盛(1843~1895)第2期:既有城市改造与发展(1895~1927)1.2第二阶段:近代城市规划形成与城市局部地区规划(1927~1942)第3期: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城市规划的兴盛与确立(1927~1937)第4期:日本侵占上海,殖民主义规划的延续(1937—1942)1.3第三阶段:近代城市规划成熟及城市总体规划(1942—1949)第5期:太平洋战争爆发,欧美近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导人(1942~1945)第6期:抗日战争胜利,城市总体规划的复兴与搁浅(1945~1949)第1期与第2期,以1895年中国第一个市政机关——上海南市马路工程局的成立为区分.并且同年,甲午战争爆发、中日《马关条约》订立。

第一、二阶段的区分是1927年7月(民国十六年),上海被定为特别市,开始大上海市中心区计划。

第3期与第4期,以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日本军队全面侵入上海为区分。

中国城建史-近代城市建设史(二)

中国城建史-近代城市建设史(二)

3、青岛的建筑风格与城市面貌
4、大连的发城市的新变化 ——北京、济南
1、北京的发展变化
2、济南的发展变化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 ——南通、无锡
1、南通的发展过程
2、南通的规划要点
3、无锡的发展过程 4、无锡的规划要点
思考题
1、上海市都市计划三稿要点与意义 2、近代南通的城市形态特征 3、与古代城市相比,近代城市的主要变化
近代城市建设史(二)
一、帝国主义共占的“租界”都市 二、帝国主义独占的新城市 三、旧城市的新变化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
一、帝国主义共占的“租界”都市 ——上海
1、上海的发展过程
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正式设上海县治, 建有县署、文庙等。明嘉靖间为防倭寇侵扰, 而筑圆形城墙。
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于1843年开辟 为商埠,帝国主义相继而来,从此就使上海发 生了变化,从一个小城市,迅速地发展成为中 国甚至远东最大的城市,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 进行经济侵略的最大基地、旧中国的工商业中 心、世界闻名的“冒险家的乐园”。
4、上海的城市建筑
5、上海的城市规划
1927年国民党政府确定上海为特别市,并开 始着手进行城市规划。当年11月设立设计委员会。 1929年提出了一个上海新市区及中心区的规划。
30年代日本占领上海后,不久就开始着手进 行上海规划。
40年代上海市都市计划三稿。
877年上海城墙西门
城墙外的水壕
上海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租界的不断扩张的 过程。
2、上海近代工业的发展
3、上海的道路交通
道路为简单的方格网。在英租界称之为“棋盘街”, 按照早期的规划,租界内的主干道宽度为18-21米,一般 道路为10-15米。但道路间距均在100米以下,有的只有 40~50米,沿街全部为商店店面。

同济大学中国城建史---8、近代城市建设史

同济大学中国城建史---8、近代城市建设史

8、近代城市建设史近代社会经济背景一、一、近代社会经济背景1.封建社会城市发展的分期i.春秋至东汉时期,开始出现完整意义的城市,北部中国的城市体系已建立。

ii.三国至宋辽金时期。

城市发展中心南移。

城市中的市坊制度从开始设置到走向瓦解,这表明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会有所增强。

iii.元朝至清朝中后期。

形成以省会为中心的地方城市体系,工商业城市有很大发展,出现脱离于政治中心之外的新的经济中心城市。

2.封建社会两种基本城市类型i.都城及各级行政区划的中心,这类城市也有经济基础,但政治职能尤为突出。

ii.另一类城市为数不多,至封建社会后期才出现,是以发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镇。

3.19世纪中叶至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i.1842年《南京条约》同意英国租借香港,开放广州、上海、宁波、厦门、福州五口通商。

ii.1843年《虎门条约》近代城市发展概况二、近代城市发展概况二、1.近代中国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i.沿海沿江近代工商业城市,以上海为代表的近代工商业城市的发展ii.传统城市的衰退,由此导致中国东西部城市发展的不平衡2.按城市变化过程来分i.突变型(沿海,沿江)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本国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ii.渐变型(内陆、西部)后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了局部的变化,这类城市包括封建都城北京,和一些长期作为地区封建统治中心的城市、如西安,程度,太远,南昌,长沙,兰州等。

3.中西近代城市规划比较i.在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是随着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而形成发展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带来城市化,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和用地不断扩大;由于工业革命,造就了铁路与远帆船舶……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同时叶缠上了一系列恶果,如地价上升、贫民窟、犯罪、环境污染等社会、城市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试图以改善物质环境与结构而达到改造人类社会之目的的欧美近代城市规划。

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话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化的城市社会。

这个转变不仅涉及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改变,还涉及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挑战。

首先,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

当时,中国的城市主要是传统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如北京、上海和广州。

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社会的动荡,城市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在这个时期,城市规划几乎没有得到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相对滞后。

然而,随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发展开始加速。

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城市规划师开始引入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技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城市发展和改善城市规划。

例如,中国政府实施了城市化政策,鼓励农民进入城市工作和居住。

这导致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人口迁移,城市规模迅速增长。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市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城市规划师们需要解决城市土地有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开始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改革。

例如,中国推出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中国还开始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改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规划师们开始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城市公园的建设。

例如,北京的故宫和上海的外滩都得到了保护和改造,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

然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改革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发展过于迅速,导致了城市规划的滞后和不完善。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师们需要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

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

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

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急速的变革,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到现代化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城市化的动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变革等方面,探讨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

一、城市化的动力近代中国城市化的最初动力可以追溯到西方的殖民统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期,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得中国的一些沿海城市成为殖民地和商业港口,这对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与此同时,工业革命的浪潮也在西方国家带动了城市化进程,中国随之而来。

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市,推动了城市的快速扩张。

二、城市规划近代中国城市规划在西方技术和经验引导下逐渐兴起。

以上海为例,20世纪初,上海开始实施国际化的城市规划,形成了以外滩为核心的城市中心区域。

同时,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外国资本的涌入也对中国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些沿海港口城市成为了殖民统治和商贸中心。

三、城市建设近代中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例如,北京的城市建设在清末时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清末民初时期,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开始从帝王的个人意志转向统一规划下的城市建设,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基本特征。

同时,一些大型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修建也推动了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

四、社会经济变革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不仅是城市化进程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变革的产物。

在近代中国,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特别是工人阶级和农民工群体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此外,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过度集中和资源分配不均等,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此外,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总结而言,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转变过程。

城市化的动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变革等因素都对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大连近代_1898_1945_城市形态与建筑

中国大连近代_1898_1945_城市形态与建筑

大连城市美,其原因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外,重要的是百多年来人类智慧的创造,过去是,现在更是。

1898年至1945年大连城市的规划、建设,虽然是在沙俄、日本统治下进行的,建筑文化是外来的,但历史告诉我们劳动创造历史,人类文明属于全人类。

研究过去,更好地正视现在、发展未来。

一、城市初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瓜分世界的同时,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也一块块地被蚕食着。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割地赔款,丧失了辽东半岛给日本。

早有野心的沙俄帝国主义伙同德、法帝国主义采取“三国干涉”,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并派军舰强占旅顺口、大连湾。

1898年清政府被迫又与沙俄签订《旅大租地续约》。

沙俄以不平等条约强占旅大,攫取港口修筑权和经营权,还取得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从而实现了沙俄梦寐以求在黄海沿岸寻求不冻港,经欧亚大陆桥通向太平洋的野心。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掠夺,一方面把殖民地人民推进苦难的深渊,另一方面又把先进的西方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成果搬了过来。

1898年8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建设大连商港城市,指派有筑港经验的弗拉基米尔.萨哈罗夫工程师等负责大连商港城市的规划。

大连海港属于内湾形,它在天然地势掩护下,可防风浪,水深域阔,岸线曲折多变,是天然良港。

然而,城市建在何处,仍然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开始的方案,定在柳树屯,但是此地港口有淤积变浅的趋势,又有季节性较强的南风,不利于船舶的停靠。

况且腹地狭窄,发展市区的余地太小。

1899年根据中东铁路公司副理事长格尔别兹工程师的建议,将原选定的港区改在青泥洼一带实施。

于是,沙俄强行征用东、西青泥洼、黑咀子、西港子等荒僻小村庄的土地。

萨哈罗夫从德国聘请了布拉里诺夫斯基、叶亨德尔两位建筑专家,开始了港李金林中国大连近代(1898-1945) 城市形态与建筑口和市区的总体规划和建设。

萨哈罗夫城市总体规划是大连城市建设有史以来第一个城市规划。

大连作为近代城市的形态便由此始建。

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城市规划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1700字的篇幅中,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探讨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经历了由传统规划到现代规划的转变。

古代的中国城市建设注重城市布局的规划和定位,往往以禹王的治水理念为基础,按照四方五行、五方分寸的布局原则来规划城市。

城市中心通常设置皇宫、城隍庙等宗教和行政建筑,周围为商业街区和居民区。

这种规划思想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独特风貌。

随着近代中国的开放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城市规划开始接触到现代化的观念和方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中国的传统城市开始引进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如上海、天津、广州等地。

这些城市积极融合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理念,如有轨电车、街道照明、排污系统等设施逐渐出现。

然而,由于中国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不稳定,这些城市规划的实施并不完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规划新时期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行计划经济,开始以国家计划为导向,对城市规划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

在此期间,许多重要的城市规划项目被提上日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重建项目。

这些城市规划的特点是以公共利益为依据,注重人民的需求和生活质量,并采取经济适用房、设施配套等方式来满足居民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规划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新兴城市如深圳、广州、成都等加快了城市规划的步伐。

中国城市规划的特点是以经济发展为导向,注重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同时,城市规划也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提升,推行低碳城市、宜居城市的建设思想,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

总的来说,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从城市布局的方位和分寸到西方城市规划的引入再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中国城市规划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变革中。

近代中国都市化与城市规划的变迁

近代中国都市化与城市规划的变迁

近代中国都市化与城市规划的变迁近代中国的都市化进程伴随着城市规划的变迁,这一过程是由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都市化与城市规划的变迁。

第一阶段:近代中国都市化的初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进入了近代化的进程。

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殖民统治使得中国的城市经历了剧烈的变革。

在这一时期,城市规划主要以外国人定居的租界为主,中外文化的交融和冲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景观。

上海是这一时期中国都市化的典型代表。

在上海租界内,西方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同时,城市规划也开始起步,机关街、商业街等区域的划分为城市的治理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时期的城市化和城市规划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国家开始追求现代化建设,城市化进程加速。

在这一时期,城市规划与工业化发展密切相关。

工业园区的设置和城市新增建设使得许多中国的大城市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的城市规划也开始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

重点城市的规划着重于工业区和人民生活区的合理布局。

城市规划师开始重视交通规划和环境规划,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需求使得城市规划变得更加重要。

许多新的城市被建设起来,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绿化工程和生态保护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同时,城市规划师也开始注重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的考量,提出了“人本主义”的规划理念。

第四阶段:未来的城市化与城市规划未来的城市化与城市规划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前瞻性思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城市的概念逐渐被提出。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城市化进程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挑战。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中国城市在近代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小的城墙内的老城区,发展成拥有高楼大厦的现代化城市。

城市规划是城市形态和风貌的设计和规划,早在几千年前的古时候,中国城市规划已经存在了。

不过在近代,城市规划开始大规模推行,也经历了很多变化。

第一阶段:开埠时期的城市规划19世纪初,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对于许多城市,为了应对口岸的开放和贸易的发展,这些城市的规划都开始受到影响。

这个时期的城市规划以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开埠城市为代表。

这些城市规划实际上是外国人开发中国城市的成果,不再以中国古代的布局为主,而是采用了欧洲城市的格局,如马赛式、纽约式和巴黎式。

在这些城市规划中,广场、公园、机场、码头、公寓、商业街区以及铁路、轨道交通等设施都得到了解决。

这个阶段的中国城市规划,显著表现出外国设计及开发的影响,虽然有中国特色,但是多有消极面,例如城市布局杂乱,缺乏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等。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规划又迎来了一次大波。

发展城市规划的原因是改善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城市的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在19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中,国务院授权各省市分别制定了城市规划,还设立了新的城市规划机构。

首批编制的城市规划中,首都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是重点。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使城市具有现代化特色,在经济上更加重要,在生活质量和环境上更加健康。

1949年后,政府也开始规划经济建设,农村重工业方针,为城市规划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从欧美等国城市规划中汲取营养,改进了城市布局,越来越注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将绿色空间、开放空间、文化空间等国际经验运用到中国城市规划实践中。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城市规划的发展1980年代和1990年代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城市规划,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具有历史意义。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城市规划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通过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向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城市规划等手段,加速了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

中国近代建设的成就

中国近代建设的成就

中国近代建设的成就
中国近代建设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其中一些重要的包括:
1. 经济发展: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增长带来了显著的改善,包括减贫、就业机会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2. 基础设施建设:近代中国在交通、通信、能源和水利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建设成就。

高速公路、铁路、桥梁、港口和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便利。

3. 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和建设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许多城市在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国际化的现代化城市。

4. 科技创新:中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高科技产业、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中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5. 教育和人力资源发展:中国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素质。

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6. 社会事业发展:中国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人民的健康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环境保护意识提高。

7. 扶贫工作: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行动,成功减少了数以亿计的人口的贫困,实现了历史性的脱贫目标。

这是中国近代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这些成就是中国近代建设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在经济、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仍然有许多挑战需要应对和解决,中国在未来仍然需要不断努力和创新,以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建设目标。

中国城建史-近代城市建设史

中国城建史-近代城市建设史

1909年1月18日清政府公布了《城镇乡地方 自治章程》
设置条件:府、州、县治——城 ≥5万人 ——镇 ≯5万人 ——乡
2、近代城市管理体制第二次变革
1928年,国民党政府颁布《特别市组织法》 和《市组织法》
1930年,国民党政府颁新的《市组织法》 1943年,修改《市组织法》
五、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1、 居住建筑的特点 2、工业建筑的特点
3 交通建筑的特点
4 园林建筑的特点 5 商业建筑的特点
6 城市景观风貌特征
湖北武汉旧俄租界江岸街 制第一次变革 在法律上承认市、镇是一种独立的地方行政建制始于清末 民初。 1854年——英、美、法三国在上海租界成立“工部局” 1862年——法租界 “公董局” 1900年——上海“闸北工程总局” 1902年——南京改保甲为警察
渐变型(内陆、西部)
第二类城市是原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 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发生了局部的变化。
这类城市包括封建都城北京,和一些长 期作为地区封建统治中心的城市、如西 安、成都、太原、南昌、长沙、兰州等。
城市类型
1 、综合型的开埠通商城市 2 、单一殖民地类型的城市 3 、政治统治中心类型的城市 4 、以工商、交通职能为主的近代新兴城市 5 、传统类型的古老城市 6、革命根据地类型城市
近代城市建设史(一)
一、近代社会经济背景 二、近代城市体系类型 三、近代城市建筑景观 四、近代城市管理体制 五、近代城市规划的若干问题
一、近代社会经济背景
1840~1949 1949~今
近代社会 现代社会
100年 50余年
1、城市经济的快速起步 2、新政在城市中的施行 3、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近代中国建筑如何推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创新

近代中国建筑如何推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创新

近代中国建筑如何推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创新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与创新,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创新一直是推动中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近代以来,中国在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城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活力。

首先,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近代中国建筑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之间取得了平衡。

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主要受到西方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大规模引入了西方城市规划理念和技术。

例如,北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引进了西方城市规划师进行总体规划,建设了具有现代化特色的街道和建筑。

这一时期,城市规划设计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体现了现代化的理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21世纪初中国的城市规划设计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性。

不仅注重城市的功能布局和交通规划,还着力打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

例如,上海浦东新区的规划设计突出了“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打造现代化的宜居城市。

此外,一些城市还开始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探索古老文化与当代城市的和谐发展。

其次,在建筑创新方面,近代中国建筑在材料、结构和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材料方面,中国建筑材料的选择逐渐多样化和现代化,如玻璃幕墙、钢结构、复合材料等的应用使得建筑更加轻盈、透明和节能。

在结构方面,中国建筑开始尝试新颖的结构形式,如悬挑结构、跨度大的空间结构等,使得建筑更具创意和视觉效果。

在设计方面,中国建筑师开始注重结合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倡导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推动建筑行业迈向更加健康、智能和人性化的方向。

此外,在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创新中,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建筑行业朝着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同时,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投入也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和资源,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规划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规划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城市规划的演变及其特点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成为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城市规划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主要集中在近现代的时期。

本文将从17世纪开始,详细介绍中国城市规划的演变及其特点。

17世纪末,中国的城市规划主要以宫殿、园林等皇家建筑为主。

这些建筑通常呈现出对称、庄严、宏伟的特点,象征着王朝的统治。

在城市规划中,宫殿常常占据了最重要的地理位置,周围环绕着街道、市场和民居,形成了一种明确的等级结构。

到了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如巴黎和伦敦的城市设计。

这些西方城市以均衡和流畅的布局为特点,注重绿色空间、交通流畅和民众福利。

中国的城市规划师开始致力于将这些理念引入中国。

著名的例子包括李鸿章在天津规划了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和丰富的公园系统,以及孙中山在武汉规划了人民路和黄鹤楼。

20世纪初,中国城市规划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中国国内爆发了一系列革命和战争,城市规划的发展受到了迅速变化的政治环境的限制。

一些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如“城市美化”和“纵向发展”也开始在中国兴起。

在这个时期,城市的发展主要以增加建筑物的数量和面积为主,忽视了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到了20世纪中后期,中国城市规划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也更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城市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显著进步。

首先,中国城市规划注重公众参与。

过去,城市规划主要由政府部门决策,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往往被忽视。

但现在,城市规划的决策过程开始更加透明和民主,普通市民有机会参与讨论和决策。

其次,中国城市规划注重保护文化遗产。

在城市化过程中,很多古老的建筑被摧毁或改建,造成了文化遗产的大量损失。

而现在,城市规划开始考虑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规划中保留和修复古建筑,以保护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中国城市规划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前,城市规划往往偏重于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

中国城市建设史近代部分

中国城市建设史近代部分
1. 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 城市;
2. 工业、矿业的发展,近代工矿业城市出现; 3. 铁路、公路的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 4. 城市规模上,大城市与小城镇两级分化;
7
二 、城市的类型
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特征:
5. 城市地域分布上,沿海和内地城市不平衡发展加剧; 6. 城市物质要素增多,功能结构复杂化。 7. 城市空间结构由过去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大多形成半殖
1 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
□德日独占青岛和济南;
□英国独占香港;
□帝俄独占哈尔滨与大连;
□法国独占广州湾等;
12
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
一、青岛
地理位置: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东口,原为一渔村。
1897年,德国强占青岛,由于有长期占领的打算,于1900年编 制了规划图,后随人口规模的增大,1910年又编制“青岛市规划图
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
青岛海滨历史建筑 (黄墙红瓦为主)
17
海滨中部、望海山地区
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
18
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
青岛原总督府地区
19
20
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
二、大连
1、 地理位置优越; 2、 大连地区三面环海,海域辽阔,具有建设优良大港
由于没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并且按照规划实施, 因此城市都获得了较好的建设效果,城市的风貌是侵
占国形式的翻版,规划也是侵占国完成。
城市建设上,外国人居住区与中国区严格分开,表现 出明显的隔离和差异,建筑形式也引进占据着本国的 31 建筑风格。

近代中国的城市治理与城市规划的作文范文

近代中国的城市治理与城市规划的作文范文

近代中国的城市治理与城市规划的作文范文近代中国的城市治理与城市规划近代中国的城市治理与城市规划,是一个与中国现代化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空间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努力提升城市治理和规划的水平。

首先,近代中国的城市规划注重健康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城市经历了快速的规模扩张,这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规划措施,例如推动低碳城市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和推进绿色出行等。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还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近代中国的城市治理注重社会和谐与民生福祉。

城市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中国政府鼓励居民参与社区自治,提倡公民参与城市决策的权利。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改善了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再次,近代中国的城市治理注重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城市治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例如,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中国引入了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拥堵、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动城市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开放,促进城市规划和决策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这些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的举措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城市治理与城市规划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国家政府不断加大对城市治理和规划的投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公众的参与和科技的创新也成为推动城市治理和规划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和治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不断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品质,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

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

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始于古代,但直到近代,才有了全面的规划和体制。

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城市规划开始起步,当时的任务是解决城市的基础设施问题,以及城市环境的改善。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成为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探讨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及其影响。

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背景中国的城市始建早在商周时期即展开,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在唐朝时期,国家规定了市镇、城堡和巷道的建设标准,以及城郭、城门、城墙和城池的建设规范。

此外,唐代还制定了繁荣的城市规划方案,以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

明清时期,城市规划和建设得到了更加全面和严格的规范,城市规划制定被纳入政府垂直系统,城市建设项目则由巡抚、知府、州县等级的官员管理。

在清朝初期,以李提摩夫为代表的西方人员在广州建立了第一个西式城区。

此时的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开始涉及到现代化的概念和技术,同时还吸收了西方的规划和建设经验。

20世纪初,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步入现代化阶段,逐渐与国际接轨。

但是,由于一系列历史原因,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一度停滞不前,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迅猛发展。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新阶段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呈现出四个发展特点。

一是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开始着重考虑“人性化”,并推崇可持续发展。

以往城市规划和建设过于追求“现代化”,而忽略了人性化因素的考虑。

如今,包括城市布局、建筑设计与设施配置等,都更加体现人性化和社会化的思想。

同时“可持续性”也被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考虑范围内,尤其是城市废物回收、节能减排、绿化建设等多方面发挥作用。

二是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加注重科技与创新,使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技术不断更新和升级。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领域不断创新,如各类建筑材料、先进工艺手段、高效智能设施和信息系统的推广等,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中国城市发展史的历程

中国城市发展史的历程

中国城市发展史的历程中国城市发展史是一部悠久的历程。

从最早的古代城市到现代城市化,中国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

以下是对中国城市发展史的简要回顾和分析。

一、古代城市(公元前2070年-公元1840年)1. 夏商周时期中国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夏商周时期。

这个时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和军事中心,如郑州、西安、洛阳等。

这些城市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城墙是城市的象征,也是防御工事。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开始向经济、文化中心转变。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等。

城市规划也开始出现,街道和巷弄布局逐渐形成。

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汉朝时期,商业和手工业繁荣,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长安、洛阳、成都等。

二、近代城市(1840年-1949年)1. 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建立租界和殖民地。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等。

这些城市主要服务于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富豪阶级,经济发展不平衡。

2. 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现代化城市,如南京、武汉、重庆等。

这些城市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出现了许多公共设施和建筑。

同时,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工人阶级开始崛起。

三、现代城市(1949年至今)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这些城市主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同时,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加速。

2.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深圳、珠海、厦门等。

这些城市主要服务于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

同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住房、环境等问题逐渐凸显。

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

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

3.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
田园城市:英国霍华 德(E. Howard)的 在1898年发表《明 天—一条通向真正改 革的和平道路》,提 出田园城市理论,以 城乡结合的模式,来 解决大城市的拥挤、 卫生等问题,为卫星 城镇理论提供基础。
建筑学传统: 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的现代城市 设想
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 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Common)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 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是应该共同遵 守的。
三、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原则:3R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 再利用原则(Reuse) 再循环原则(Recycle)
参考书目(References)
1、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美] 刘易 斯·芒福德 著,中国建工出版社 1989.10
2、世界城市史。[意] L.贝纳沃罗 著,科学出版 社 2000
3、城市发展史。张安承 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5.10
4、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阮仪三 主编。天 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9
5、可持续发展导论。吴家正 尤建新。同济大学 出版社。
文艺复兴时期典型城市:威尼斯
圣马克广场是世 界上最精致的广场 之一。它在不同空 间的互迭和视觉上 的相似性和对比性 运用上,达到了形 成环境的和谐统一 的艺术高峰。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
针对工业城市所出现的问题。 1. 近现代城市 资本主义与商业城市 伦敦重建(1666年伦敦大火) 巴黎改建 船坞、商业建筑、公园等新建设形式
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
The History and Principle of Urban Planning

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与现实

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与现实

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与现实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民族强盛和振兴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社会组织形态。

中国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城市与农村的分化和矛盾、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环境和文化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中国近代城市化历史回顾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19世纪中期的广州和上海。

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贸易,这两个城市逐渐成为中国开放的窗口,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建设和规划也随之启动。

清朝政府开始对城市进行管理和规划,设立市政府和城管机构,建设了许多现代化的公共设施,如水厂、电站、铁路等。

20世纪初期,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逐渐成形,城市化进程得到了进一步推动。

上海成为了中国的金融、商贸、工业中心,其现代化城市形象成为了各地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同时,其他城市如广州、武汉、天津等也开始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新的规划和建设带来了更舒适的城市环境和社会文明。

20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也迅速增加。

然而,城市中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住房短缺、交通拥堵、垃圾处理、环境污染等等,给城市管理和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和问题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中国更好地展示了自己的城市形象和城市规划理念。

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和严峻。

1. 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城乡差距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特别是2014年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

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减少,这就需要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

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不仅导致了资源分配和公平问题,也造成了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2. 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规划和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但是也是最难实现的。

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面临的是多方面的挑战,包括土地开发、环保、交通、居民利益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租界 德租界 俄租界 意租界 奥租界 比租界 公共租界
2 2 2 1 1 1 2
上海(1848—1863) 天津(1860—1902) 天津(1895—1917) 汉口(1895—1917) 汉口(1896—1925) 天津(1900—1924) 天津(1902—1945) 天津(1903—1917) 天津(1902—1931) 上海(1863—1945) 鼓浪屿(1902—1945)
上海租界示意图
天津租界示意图
汉口租界示意图
中国城市
2、基本为旧城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 封建统治中心城市:北京、西安、南京。
■ 地区中心城市:南通、无锡、自贡。
■ 相对衰败城市:运河沿岸的以及内地城市。 如:江苏的淮阴、上海的嘉定、湖北的襄樊
中国城市 三、城市发展的阶段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1、1840年-1895年 《南京条约》签订后,开放南京、厦门、宁波、
迅速。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以长春为政治中 心,沈阳为工业中心,大连为主要港口城市,使 东北城市得到发展。
中国城市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5、1937年-1949年 以重庆为陪都,带动西南、西北城市发展。
中国城市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一、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下由租界发展而来的 大城市
上海、福州为通商口岸,英国霸占香港。
2、1895年-1914年 《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国在中国建厂,
城市、租界大发展时期,近代城市初具规模。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中国城市
3、1914年-1927年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近代城市 快速发展。 4、1927年-1937年 ■ 1927年,蒋介石建立国民政府,南京、上海发展
2、1866年上海租界的发展 1910年日本人绘制了上海 地图 1917年清朝已结束——有 将华界和租界整合的趋 势
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拆除城墙 原因:1、经济方面考虑,城墙限制城市发展 2、城墙代表封建统治,拆除城墙是民心 所向。
6、上海的居住建筑及居住区
上海旧城区居住建筑:中国传统的木结构 立帖院落式低层建筑 1、里弄建筑的演变 里弄建筑:传统低层院落式住宅 老石库门住宅:1872年“兴仁里”——三间两厢二层联立式 新石库门住宅:1916”东西斯文里”——一厢联立式 广式房子:无天井 新式里弄:平面变化多,里面英国式,多层,大进深 花园里弄 里弄公寓 2、花园洋房 3、高层公寓:兴建于30年代
数目 7
所在城市与起讫年代 上海(1845—1863) 天津(1860—1945) 汉口(1861—1927) 九江(1861—1927) 镇江(1861—1927) 广州(1861—1945) 厦门(1878—1930)
法租界 日租界
4 8
上海(1849—1945) 天津(1860—1945) 广州(1861—1945) 汉口(1896—1945) 杭州(1896—1945) 苏州(1897—1945) 汉口(1898—1945) 沙市(1898—1945) 天津(1898—1945) 福州(1899,未划定) 厦门(1899,未划定) 重庆(1901—1937)
1978年起,青 岛市人民政府编 制了《青岛市城 市总体规划》, 1984年1月5日, 经国务院批复实 施。
1989年开 始,青岛 市人民政 府对城市 总体规划 进行了部 分调整、 补充、完 善。
1994年后青岛市人民政府编制了新一轮《青岛 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实施
中国城市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后的养护。而贴上了光滑的瓷瓦,又能确保污物垃圾不会被
毛刺挂住,减少了堵塞冒溢的可能。上半部分呈半圆形,直 径比较大,又能在水量比较大的时候确保过水面积。上大下
小的蛋形结构,还可以让管道拥有尽可能大的承压能力。正
是这样巧妙的设计和很高的建筑质量,才让100多年前建设 的排水管道一直使用到现在。
解放后,青岛也有过数 次规划,青岛市人民政 府于1950年9月编制了《 青岛都市计划纲要(初 稿)》。
1956年青岛市人 民委员会编制了 《青岛市发展远 景轮廓的估计》。 分别。
1957年青岛市人 民委员会编制了 《青岛市城市初 步规划》。
1960年青岛 市人民政府 编制了《青 岛市城市总 体规划》。
中国城市
1、共同特点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 规划意图反映了殖民者的利益,民族矛盾尖锐。 ■ 规划相对合理,一些方面达到好的效果。
■ 规划设计思想和建筑风格都是本国经验的照搬,甚
至有些在本国都无法实现的也拿到中国实施,城市体 现的是西方古典主义和早期资本主义特征。
■ 城市面貌体现明显的殖民主义色彩。
日本占据时期:在沧口、台东、四方一带兴建工业区, 将城市区域分为居住、商业、工业及混合区。
中国城市
■ 道路系统 A、欧洲区:采用欧式标准,干支分明,宽20-25米,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采用污、雨分流。 B、中国区:宽12米,采用污、雨合流,几乎没有下 水设施。
■ 居住区 A、欧洲区:独立式花园洋房,立面是欧式,密度
理。
中国城市
3 、对外交通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占港口贸易总额的一半以 上,航道阻塞,港口码头相对集中但分布混乱,港口
与铁路交通不相连。
4 、城市内部道路
东西方向道路发达,南北方向几乎没有直通道路。 道路不成系统,交叉口较多,比较混乱。
5、上海的城市规划工作
1、上海县城与租界并存,双城 格局显现 上海:2万平方千米 租界使上海形成双制状态 1855年上海租界规划,外滩面 貌已经初现 : 地块开辟为方格网 越靠近黄埔江,地块越小,地 价越高,开间小进深大 中外对比: 中国传统制度下:身份、地位 no.1 西方制度下: 金钱 no.1
上海、 天津、 广州、 武汉
中国城市
1、由租界发展而来大城市的共同特点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 这些城市是原有经济中心,地理交通条件优越,往 往是江河的入海口。 ■ 这些城市带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 ■ 建筑风貌多样,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建筑混杂在一 起。 ■ 这些城市在规划上体现新的规划思想。
租期99年,确定租界范围,修建军事设施和港 口建成青岛第一条铁路‘胶济铁路’,贯通山东交
通大动脉。确定商业中心的城市性质。
中国城市
第二时期、城市建设成熟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3.日本首次侵占(1914年-1922年) 吸引大量日本人移居,旨在将青岛变成日本永 久殖民地。
4.北洋政府执政(1922年-1929年) 确定城市范围,将青岛定位中国第一个直辖市。
中国城市
6、城市规划过程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1945年后,国民党政府重新着手上海市的城市 规划工作,分为三稿。 对传播近代城市规划最新思想—关于城市功能、 规模、交通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由租界发展而来大城市还有天津、武汉等城 市。
中国城市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二、帝国主义独占的新建城市 青岛、 大连、 哈尔滨
低,绿化好
B、中国区:多与手工业、商业混杂,密度大,环境 差,几乎没有公共设施。
中国城市
青岛德式下水道:一百年前的领先
德占时期的排水管道从横断面来看,它高约80厘米,上大下 小呈蛋状而不是现在通用的圆形,上半部分简单地以水泥抹 面,下面大约二分之一高度的部分贴了白色的瓷瓦。下半部 分呈“V”型的部分,确保了在污水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依 然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流速,使泥沙污物不会沉淀,减少了日
中国城市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近代部分
中国城市
近代城市发展概况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1840年—1949年(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
中国城市
一、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状况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1、中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洋务运动、变法维新。
2、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使中国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排水管道Biblioteka 中国城市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此外,帝国主义独占的新建城市还有香港(英
国)、大连(俄、日)、哈尔滨(俄)等城市。
中国城市
3、帝国主义独占城市分析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 城市规划与建设体现了明确意图。 ■ 城市建设中的隔离和差异。 ■ 引进外国的建筑形式。 ■ 表现出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的特征。
中国城市
2、名城举例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 上海 原为小渔村且捕鱼工具为‘扈’,故简称为 ‘沪’;由于春申君曾经在此盘踞,故又称为‘申’。 1832年英国人曾经在此勘测, 《南京条约》签订 后,上海成为租界,从此发展起来。 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仅次 于纽约、伦敦、柏林、芝加哥的‘第五大城市’。
3、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中国城市 二、城市发展的不同类型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1、新建和变化较大的城市
■ 租界大城市:上海、天津、广州、武汉。 ■ 帝国主义独占城市:青岛、大连、哈尔滨。 ■ 新工矿业城市:唐山、抚顺。 ■ 交通枢纽发展而来的城市:石家庄、蚌埠、郑州。
国别 英租界
中国城市
1 、城市人口
1840年---50万 近 代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1915年---200万 1880年---100万 1942年---400万
1948年---600万
2 、工业发展与工业区分布
上海迅速发展的原因:工业的迅速增加与高度集中 ■ 工厂住宅混杂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