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网络结构对粘滞知识转移的影响_曾德明

合集下载

供应链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供应链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供应链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引言•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基础理论•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核心影响因素•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推动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策略与建议•结论与展望引言01CATALOGUE供应链知识共享是指在供应链各环节中,将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有效传递与分享,以促进供应链成员间的协同创新和持续改进。

通过供应链知识共享,企业能够提升供应链的整体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定义与意义意义定义01通过知识共享,供应链成员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提高整体供应链的绩效。

提升供应链绩效02知识共享有助于激发供应链成员的创新活力,产生更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从而提升整体的创新能力。

增强创新能力03知识共享能够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信任与合作,形成更加紧密、高效的供应链协同体系。

促进供应链协同影响供应链知识共享的重要性汇报的目的和结构本文旨在分析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实现有效知识共享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结构本文将从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实践案例以及结论与展望等方面展开讨论,以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供应链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基础理论02CATALOGUE知识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组织化的方法,用于获取、存储、分享、应用和创新组织内的知识,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知识管理定义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易于编码和传递的,而隐性知识则基于经验和技能,较难传递。

知识分类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供应链企业能够更快地学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成本并提升整体绩效。

知识管理在供应链中的意义知识管理的概念供应链协同与知识共享供应链协同定义01供应链协同是指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协同决策,实现整体供应链绩效最优化的过程。

协同与知识共享的关系02供应链协同促进了企业间的知识共享。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供应商知识整合机理分析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供应商知识整合机理分析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供应商知识整合机理分析作者:曾德明胡林辉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6期[摘要]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INPD)作为一种新产品协同开发形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界以及学术界的重视。

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SINPD的业务流程,并根据该业务流程推导出了在不同阶段供应商知识整合的不同路径。

这些路径虽有差异,但主要是通过四种类型的整合方式来实现:现有知识和新知识的整合、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整合、个人知识和群体知识的整合、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的整合。

[关键词]新产品开发;供应商;知识整合[中图分类号] F2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2)06—0057—05一引言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INPD)是在新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强调供应商作用的协同产品开发形式,它借助多种技术平台整合企业和供应商的资源,目的是形成较大的新产品开发能力[1]。

1985年Imai,Nonaka,和Takeuchi最早对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进行了研究,从此学术界开始从多角度探讨新产品开发模式,如寻找SINPD的动机、SINPD的文化背景、SINPD的影响因素等[2]。

Clark和Fujimoto提出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能够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3];O’Neal认为供应商较早参与能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收益[4];Ragatz 等证实了供应商参与能提高新产品开发质量并降低开发成本[5];Song and Parry则发现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可以改善新产品的市场适应性[6]。

SINPD虽然能从多方面提高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绩效,但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一般体现在确定供应商参与的模式。

根据供应商参与的不同时机,SINPD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参与三种模式[2]。

早期参与是指供应商在产品开发的立项阶段或设计阶段前期参与[7],中期参与是供应商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中期参与,后期参与是供应商在设计阶段后期参与[2]。

科研团队内部粘滞知识的形成机理与转移模型研究

科研团队内部粘滞知识的形成机理与转移模型研究
a t e a m ;t he i n t r du o c t i o n o f s o me e x p e r t s t o t h e t e a m c a n e n h a n c e he t 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 ;t h e l f a t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t e a m c a n b e n e f i t t h e i n t e r n l a 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 i n t h e a c a d e mi c t e a m. Ke y wo r d s :a c a d e mi c t e a m; s t i c k y k n o w l e d g e ; k n o w l e d g e t r ns a f e r
文章编号 : 1 0 0 1 —8 4 0 9( 2 0 1 3 ) O 2— 0 0 l 2一 o 7
Res ear c h on For ma t i on and Tr ans f er M odeI o f
St i c k y Knowl edge am ong Ac adem i为主 , 而对科 研 团队 内部 的知识 粘滞 问题进行 研 究 的论 文更是 凤 毛麟 角 。本 文 围绕 科 研 团队 内部 的知识 粘滞 问题进 行 研 究 , 从 团 队研 究 目标 、 团 队成 员 、 团队 环 境、 团 队氛 围四个方 面对 问题 进 行展 开 , 并 在 研究 的基 础 上建 立 了团 队 内部 的知 识 转 移 矩 阵 , 同时 利 用 M A T L A B 进行 仿真 。 2 科研 团 队内部粘 滞知识 的形成 机理 科研 团 队是 由两个 以上研 究成 员组成 , 以探索或 求解 某科 学或技 术 问题为 共 同研 究 目标 , 有 一 定组 织 形 式 , 由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供应链是指一个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销售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环节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知识共享是指企业之间共享和传递知识,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绩效和竞争力。

一、组织结构与文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很大。

在组织结构方面,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解除层级壁垒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传递,在这样的结构中,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密切,员工更容易获取和传递知识。

而在文化方面,鼓励和支持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知识共享的发生。

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重要手段。

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递,提升知识共享的效率和准确性。

企业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实时信息共享,以更好地协调和优化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知识共享的影响也很重要。

企业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可以提升企业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从而推动知识的共享和传递。

激励机制的设计也是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之一。

明确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四、供应链伙伴关系:供应链企业间的伙伴关系也会影响知识共享的发生和效果。

合作伙伴之间的互信和合作程度越高,他们越愿意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建立稳定和互利的供应链伙伴关系非常重要。

五、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共享的一个重要前提。

如果企业担心共享自己的知识会被他人滥用或侵权,就会对知识共享持保留态度。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知识共享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对于推动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至关重要。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与文化、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伙伴关系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只有充分重视这些因素,并针对性地改进和优化,才能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良性循环,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绩效和竞争力。

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

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

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在当今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而信息共享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然而,在实际的供应链运作中,信息共享并非一帆风顺,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

首先,企业间的信任程度是影响信息共享的关键因素。

在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往往担心共享信息会导致自身的竞争优势受损,或者被合作伙伴不当利用。

如果企业之间缺乏信任,就会对信息共享持谨慎甚至抵触的态度。

比如,供应商可能担心将成本结构等敏感信息分享给制造商后,会在价格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制造商可能害怕将销售预测等信息透露给供应商后,供应商会借此提高价格或者减少服务质量。

因此,建立和维护企业间的信任关系是促进信息共享的基础。

其次,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信息共享的效果。

如果供应链中的企业使用的信息技术系统不兼容,或者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就难以实现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例如,一家采用先进的ERP 系统的企业,与一家仍依赖手工记录和处理信息的企业合作时,双方在信息传递和整合方面必然会遇到障碍。

此外,网络安全问题也是信息技术领域需要关注的重点。

一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遭到泄露、篡改或丢失,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损失,这也会使得企业在信息共享时有所顾虑。

再者,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的差异也会对信息共享产生影响。

有的企业注重开放和合作,鼓励员工与合作伙伴分享信息;而有的企业则强调内部的保密性和控制权,对信息共享持保守态度。

这种文化和管理风格上的差异,可能导致在供应链合作中出现沟通不畅、信息传递延误等问题。

比如,一个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企业,可能更愿意与供应链伙伴共享新产品研发的信息,以获取更多的支持和建议;而一个相对保守和谨慎的企业,则可能会将此类信息严格控制在内部。

另外,利益分配机制的合理性同样不容忽视。

在供应链中,各个企业都希望通过合作获得更多的利益。

如果信息共享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收益,或者利益分配不公平,企业就缺乏共享信息的动力。

日程安排-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日程安排-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朱明
地方高校技术转移SWOT分析
单连良,傅正华
10月17日上午
8:30-10:10
私有协议:技术标准的新形态及生成机制研究
张米尔,冯永琴
高考录取机制下的择校博弈
彭新育,李坤明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效率——基于1978~200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证据
朱承亮,岳宏志
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实施跟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曾德明,禹献云,陈艳丽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原长弘,李敬姿,周林海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绩效问题研究
肖立新
当代大科学观雷达模型浅析
许志峰
1990年以来我国国家目标与基础研究的密切结合及其在BEPCII中的体现
尚智丛,张伟娜
科技奖励与自主创新战略的互动机制研究
熊小刚,徐顽强
15:30-15:40
茶歇
何郁冰
基于SNA的公司技术集群探测研究——以波音公司、三星电子公司为例
栾春娟
技术共生现象及其成因和启示——以通讯、计算-控制技术为例
栾春娟,侯海燕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研究的综述
陈天荣
科技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
张帅
技术经济范式转化期的结构调整:以新能源为例
眭纪刚
15:40-17:10
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嵌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朱海燕,魏江
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路径选择—层次结构框架下的共性技术分析
周密
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结构与风险分析
王卫东
企业R&D目标强度的权变分析及动态调整模型
任海云,师萍
自组织、创新网络和路径创造
张伟峰
10月17日上午
8:30-10:10

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基于知识转移过程视角

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基于知识转移过程视角
易加斌: 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d i 03 6 /i n1 0 - 5 X.0 20 .4 o: .9 9js .0 5 1 2 2 1 .20 7 l .s
供 应 链 管 理
供应链 成 员 间知识 转移影响 因素 与 绩效评价模型研 究
— —
基于知识转移过程视角
[ 中图分类号]2 64 F 7 .2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0 5 12 2 1 )2 0 5 — 5 10 — 5 X(0 2 0 — 13 0
A o e s b s d Ap r a h t n u n e Fa t r n r o m a c a u t n M o e o Pr c s — a e p o c o I f e c co sa d Pe f r n e Ev l a i d l r l o f Kn wl d e Tr n f r a o e g a s e mo g S p l a n M e b r n u p y Ch i m e s
YIi— i Ja b n
(colf ngme t abn nvrtoC m reHabn10 2 ,hn) Sh ooMaae n, ri U i sy f o mec, r i 5 0 8C ia H ei
Ab t a t T i a e r s n s r c s —b s da p o c w dt e k o e g a se mo gs p l h i mb r . is v si ae s r c : h sp p r e e t ap o e s a e p r a h t a n wld et n fra n u p yc a nme e s F r t t n e t t s p or h r ii g t e r t al h h o ei l c yt emanf co s n u n i gt ek o e g r n fr o g u l c anme e sa d o h a i o t e o i a lto s i ewe n i a t r i f e cn h n wl d et se a n s pp y h l a m i mb r n , nt eb s f h l g c r a in h pb t e s l e t e a ib e , e uc s h c n e t a mo e o t e e ai n h pb t e he n u n e a t r a dt ep ro ma c o k o e g ta se . h nii - h v ra l s d d e t e o c p u l d l f h r l t s i ewe nt i f e c f c o s o l n h e r n e f n wl d e r n fr T e tn f t d c s h s l l wo l e wo ka a y i a dfr l t s u tttv mo e fr he v l a ino t ep ro a c o t e n w e g r n f r i h r u e t e ma — rdn t r n l ss n o mu ae aq a i i e d lo t e au t o n a o fh e fr n e f h k o l d eta se wh c m e a ls h n e t eme e st ta se k o e g a n h ms le wihmi i m c s a df we r srci n b mb r o r f r n wld e mo gt e e v s t n n mu o t n e re t t . i o Ke wor s s p l h nme e ; n wl d eta se ; e o a c o k o e g ta se y d : u p yc a i mb rk o e g r f rp r r n e f n wl d e r n f r n fm

供应链知识流动影响要素

供应链知识流动影响要素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流动中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的概述
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 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 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 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流动影响因素及分析 4.1 知识自身特性 4.2 知识源特性 4.3 知识接收方特性 4.4 企业间关系特性 4.5 知识流动情景特性
4.1 知识自身特性
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知识自身特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知识流动的效果。
(1)从知识的分类来看,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2)知识的内隐性是指知识的隐性化程度; (3)知识的因果模糊性是指知识在流动过程中,难以模仿,并 且知识在流动的景特性
知识是一定情境下的产物,内嵌于特定的情境之中, 知识流动外部环境会影响知识流动的效果。 主要归类为以下四类: (1)领导重视程度; (2)知识流动环境; (3)知识流动渠道; (4)信息技术支撑;
4.2知识源特性 知识源特性,即知识发送方的特性,即指供应链上 发送知识的节点企业特性。知识发送方的自身知识 量、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对有效信息 的编码能力都可以被视为是其发送能力的组成部分。 4.3知识接受方特性 知识受体也被称为知识接受者,即知识低势位的一方, 指供应链上接收知识的节点企业。 (1)知识接受能力 (2)知识获取意愿
供应链企业知识流动中的路径依赖分析
供应链企业知识流动中的知识交换是一种局部的搜索, 在当前领域或者附近领域(如上下游企业)等进行知识搜寻 或者获取,这种策略就可以形成搜索知识或交换知识的惯 例。这种惯例无论在单个企业内还是企业间都将导致路径 依赖,这种积极的路径依赖使得知识交换产生了递增机制。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是指不同企业之间在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知识共享和传递的过程。

这种知识转移对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知识转移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影响了知识转移的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间知识距离企业间知识距离是指不同企业之间在知识的领域、内容、层次等方面的差异。

企业间知识距离越大,知识转移效果就越差。

因为不同企业之间知识的异质性导致了知识的难以共享和传递。

因此,企业在进行知识转移前需要对自身和合作方的知识水平和差异进行深入了解和调研,以针对性地制定知识转移计划。

二、双方合作意愿企业间的知识转移需要合作双方都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和信任。

如果一方缺乏合作意愿,知识转移就难以进行。

因此,企业在选择合作方时需要综合考虑对方的秉性、信誉、经验、技能等因素,确保合作方能够始终保持诚信合作态度,真诚地与企业合作,共同推进知识转移计划的实施。

三、组织文化企业组织文化也会影响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效果。

一些企业由于秉持着“封闭思想”、“知识保密”等组织文化,导致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知识的共享和传递不畅,这就会影响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的知识转移。

因此,企业在进行知识转移前需要营造一种有益于知识共享和传递的组织文化,激发人员的知识主动性,促进企业内外部人员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

四、知识保护企业在进行知识转移时,需要对自身的知识进行保护,避免知识的不当使用和泄露。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保护机制,包括知识的分类、标记、存储、访问等方面,确保知识的安全可控。

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通过合同等方式明确知识转移的权利与义务,规定知识使用的范围和条件,保护双方的知识产权。

综上所述,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因素,积极采用合适的措施,推动知识转移的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能力、供应链整合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信息技术能力、供应链整合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信息技术能力、供应链整合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信息技术能力、供应链整合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随着全球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供应链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供应链是一个企业与其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相互依存的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将原材料、组件和最终产品从供应商转运到消费者手中。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和缩短交货时间来实现企业的成功。

在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技术能力和供应链整合对供应链绩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能力是指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数据管理和信息系统整合方面的水平。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改善供应链的可见性和透明度。

通过使用物联网(IoT)和传感器技术,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库存水平、生产进度和交货状态等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数据。

这种实时数据的可见性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供应链发生的情况,从而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

其次,信息技术能力还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性。

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和协调,以确保物流流程的顺畅和产品交付的及时性。

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提供协同平台和实时沟通工具,促进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

例如,企业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将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的数据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更好地协调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避免不必要的延误和错误,大大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绩效。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改进企业的供应链规划和预测能力。

准确的供应链规划是保证供应链高效运转的关键。

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销售趋势。

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信息预测供应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例如,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企业可以预测产品的需求量,并安排相应的生产和库存计划,从而避免了货物的过剩或缺货的情况。

因此,信息技术能力对于供应链规划和预测的准确性和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代码10638xx教授知识经...

学校代码10638xx教授知识经...

分类号:密级:学校代码: 10638 学号: 312020104004硕士学位论文知识网络演化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姓名 xx 指导教师 xx 教授培养单位商学院学科专业西方经济学研究方向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申请学位类别经济学硕士论文提交日期二○一三年十二月论文答辩日期二○一四年五月西华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四川·南充二○一三年六月摘要知识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周期性。

知识网络不同的生命周期特征和任务的不匹配产生了知识网络演化风险。

知识网络在不同生命周期的特征与任务不匹配,便产生了知识网络演化风险。

知识网络的延时支付及隐性契约所导致的欺骗收益是知识网络演化风险的来源。

知识网络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存在着不同的演化风险。

形成时期,知识网络内存在着决策风险、封闭自守风险和柠檬市场风险。

成长时期,知识网络存在着机会主义风险、信息阻滞风险、高冲突风险和故障风险。

成熟时期,知识网络内存在的风险有信息同质风险、创新惰性风险、路径依赖风险和知识应用风险。

衰退时期,知识网络内存在的风险有恶性竞争风险和套牢风险。

形成时期,正确识别市场机遇、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和明确的制度可以防止决策风险、封闭自守风险和柠檬市场风险的发生。

成长时期,信任机制、沟通机制、共享心智模式及建立适度的冗余联系,能够抑制机会主义风险、信息阻滞风险、高冲突风险和故障风险。

探索性学习、网络柔性化和强化知识创造活动,可以有效避免成熟时期信息同质风险、创新惰性风险、路径依赖和知识应用风险。

衰退时期,通过网络解体或核心成员重组等主动调节机制来防止恶性竞争风险和套牢风险。

关键词:知识网络演化风险生命周期理论应对措施The Evolutionary Risks of Knowledge Network and Measuresto Prevent——From the View of Life-cycle Theory Abstract:In different life cycle, the mismatch of the knowledge network’s main work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will bring in evolutionary risks. According to life-cycle theor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isks in different cycl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prevent these risks.Key Words: Knowledge Network;Evolutionary Risk;Life-cycle Theory;Prevention Mechanism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

供应链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

供应链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

供应链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客户的整个过程。

一个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因此供应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供应链的定义、重要性以及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供应链的定义。

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用户,通过一系列的流程和活动将产品或服务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配送、销售渠道等多个环节,而供应链管理就是对这些环节进行协调和优化,以实现最佳的运作效果。

供应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成本: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降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例如,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减少库存积压,降低库存成本;精细的生产计划可以减少生产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2. 提高效率:一个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交付速度,满足客户需求。

通过及时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可以减少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付时间。

3. 增强竞争力:优秀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资源配置和更快的市场响应能力。

供应链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供应链协调:供应链管理可以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模式,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协同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资源浪费。

2. 供应链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优化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流程,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通过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进行评估和选择,可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降低风险和成本。

3. 供应链创新:供应链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控性,推动企业不断改进和创新,保持竞争优势。

供应链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供应链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供应链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推进,供应链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日益凸显。

供应链在企业的运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合理的供应链网络结构,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首先,供应链网络结构影响着企业的响应能力。

一个灵活且高效的供应链网络结构能够帮助企业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例如,当市场需求剧增时,具备优良供应链网络结构的企业能够迅速调整生产线,提高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当市场需求下降时,灵活的供应链网络结构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物流和库存,避免过度积压的风险。

其次,供应链网络结构还影响着企业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保持高效运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延迟或中断供应。

因此,合理设计供应链网络结构以确保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企业至关重要。

例如,通过建立多个供应商的并行供应关系,企业可以降低单一供应商故障对供应链的影响,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减少潜在的风险。

此外,供应链网络结构对企业的成本也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供应链网络结构可能带来不同的物流成本、库存成本以及跨区域运输成本等。

企业需要在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时平衡成本和效益,以找到最佳的结构。

例如,通过优化供应链网络结构,企业可以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运输距离,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此外,供应链网络结构的优化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浪费和过剩产能,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供应链网络结构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开放、充满创新活力的供应链网络结构能够促进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创新。

通过与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企业能够获得更多创新思路、共享技术资源和市场洞察,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创新。

综上所述,供应链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合理设计的供应链网络结构能够提高企业的响应能力,降低风险,控制成本,并促进创新。

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商业环境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供应链管理变革和发展的关键力量。

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最终交付,信息技术贯穿了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率、竞争力以及客户满意度。

信息技术首先显著提升了供应链的可视化程度。

过去,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往往面临着信息不透明、不准确的问题。

例如,不清楚供应商的库存水平,无法及时掌握货物在运输途中的位置和状态等。

这导致了决策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增加了库存成本和交付风险。

而现在,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能够实时获取供应链各个节点的信息,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可视化监控。

这使得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需求、优化库存管理,并及时响应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在采购环节,信息技术使得企业能够与供应商建立更加紧密和高效的合作关系。

在线采购平台和供应商管理系统的出现,大大简化了采购流程,降低了采购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快速发布采购需求,供应商能够及时响应并提交报价。

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企业可以对供应商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从而选择最优质、最可靠的合作伙伴。

此外,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采购渠道,打破了地域限制,让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

生产环节同样因信息技术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通过ERP 系统,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原材料消耗以及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

此外,智能制造技术如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的普及,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质量风险。

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在此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仓库管理系统(WMS)和库存控制软件能够实时跟踪库存水平,自动生成补货订单,避免了缺货或积压现象的发生。

供应链可见性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研究

供应链可见性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研究

供应链可见性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研究1. 引言供应链可见性是指在供应链中,信息和数据能够以实时、准确的方式被共享、传递和获取的能力。

随着全球化贸易和商业竞争的加剧,供应链可见性成为了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研究供应链可见性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提高供应链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

2. 供应链协同的重要性供应链协同是指供应链各环节间的紧密合作和协同,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协调生产与配送环节,实现供应链整体效能最大化。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供应链协同变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还能够降低库存水平和物流成本,加强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和快速调整能力。

3. 供应链可见性对供应链协同的意义供应链可见性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的基础和关键。

只有当各个供应链环节之间拥有透明的信息流动和高度共享的数据,才能实现供应链的协同。

供应链可见性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准确的需求预测,更好地规划生产和配送计划。

此外,供应链可见性还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延迟,缩短决策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敏捷性。

为了实现供应链可见性,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技术。

首先,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将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整合并共享。

这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来实现。

其次,通过对供应链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和追踪,及时掌握物流信息和订单状态。

最后,应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供应链可见性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1)提高供应链效率:供应链可见性使得各环节间的协作更加顺畅,减少了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时间和成本。

同时,通过实时的监控和追踪,能够更好地规划和调度供应链活动,提高生产和配送效率。

(2)降低供应链成本:供应链可见性可以减少库存水平和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成本。

通过实时共享库存和需求信息,企业可以精确控制库存,减少库存积压;同时,供应链中的各方都能够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动,避免误判和过产。

基于供应链企业间实施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

基于供应链企业间实施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

在现代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背景下,知识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其推动企业进步的作用力已远远超过资本、劳动、土地等传统资源。

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开发的能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供应链是从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到终端消费者连成的一个功能整体,其中各节点企业之间能否顺利实现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保障知识在供应链系统中高效流动,是提升整个供应链运作效率和各成员实现合作共赢、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一、供应链企业间实施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1.知识本身显性与隐性程度显性知识是指规范化、系统化的易于编码、交流和分享的知识,一般以数据、公式、原理、说明书等形式存在。

而隐性知识相反则不易编码、传递和分享,具有高度个人化、更深层次的特点,以心智模式、技术诀窍、主观信仰等形式存在。

因此知识本身存在的复杂性、隐性化和不确定性,加之很多价值大的知识属于隐性知识,不易编码和分享,形成了供应链中企业实施知识转移的一大壁垒。

知识的隐性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和水平。

2.供应链系统的复杂性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所以,整个大的供应链系统极具复杂性和动态性,会受混沌现象、牛鞭效应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不同性质的独立企业构成了供应链整体,而企业内部成员又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价值观和技能,没有扎实的知识共享基础。

3.沟通与信任程度利己因素是人性中客观存在的弱点,人们总是倾向于对自己通过多年辛苦工作积累而得到的、并且不被其他人现时掌握的知识保密,尤其是对于存在当他人拥有同级别知识后影响自身在供应链中或者企业中地位的可能性的时候,会拒绝共享自己有价值的知识。

而且,在知识转移已形成交易的情况之下,人们倾向于低谷对方知识的价值而高估自己的,因而降低了知识转移的有效性。

知识流动视角下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

知识流动视角下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

知识流动视角下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
曾德明;陈静华;朱丹;彭盾
【期刊名称】《未来与发展》
【年(卷),期】2009(030)007
【摘要】本文在概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知识流动这一崭新的视角,提出了由主体、资源、活动三要素组成的企业创新网络理论构架.文章分析了核心企业、其他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这些主体在知识流动中的角色定位,并揭示了企业如何利用知识资
源和辅助资源两类资源进行交互活动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最后指出这一理论构架
对中国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启示意义.
【总页数】4页(P89-92)
【作者】曾德明;陈静华;朱丹;彭盾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7
【相关文献】
1.基于嵌入视角下知识网络中的知识流动研究 [J], 肖冬平;顾新;彭雪红
2.企业创新网络分析:知识流动视角下的理论构架 [J], 曾德明;禹献云;陈静华;朱丹
3.企业创新网络知识流动运行机理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 [J], 蔡坚;杜兰

4.知识资本流动视阈下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 [J], 林园春
5.创新网络知识流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r——基于网络嵌入性视角 [J], 孔晓丹;张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与知识传递

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与知识传递

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与知识传递摘要: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技术关联程度较高,随着技术变化速度加快,它们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综合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的产品特征、供应链组织结构、上下游成员间关系、知识传递的行为和知识创造,针对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构建了一个广泛的研究框架,并且对各个概念进行了细化分析,讨论了影响知识传递的重要因素和影响方式。

关键词: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知识传递;产品特征;组织结构;成员间关系一、引言近年来,技术变化越来越快,生产复杂产品的装配生产型行业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都是典型的生产复杂产品的装配生产行业。

这些复杂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活动要求供应链能够适应专业化和协同化。

传统的纵向集成型的集团企业形式逐渐不能适应技术的高速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由专注于独特能力的、纵向分离的企业组成的供应网络[1]。

与组织结构的变化相伴的是上下游伙伴间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复杂技术不可能由单个企业全盘掌握,而是依托一个包含供应链伙伴的网络存在和发展,伙伴之间共享一系列特定的知识并形成共同解决问题的模式[2]。

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供应商生产并提供零部件,生产商把这些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双方具有明晰的分工。

但是,双方的知识存在一定的交集,特别是在创新活动中,双方拥有较多的―共有知识‖[3]。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双方任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双方知识之间的互补性[4]。

企业有获取供应链伙伴知识的要求,并且能够从中获利。

比如,1996年克莱斯勒公司从供应商获得的知识使其利润增长了2亿8000万美元[5]。

这说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很重要,企业是否需要获取供应链伙伴的知识?能否获取供应链伙伴的知识?以及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依据自己所处供应链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知识传递战略,并制定相应的传递策略。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研究框架,探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与知识传递之间的关系。

关于供应链集成对信息共享影响的几点探讨

关于供应链集成对信息共享影响的几点探讨

关于供应链集成对信息共享影响的几点探讨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都在对供应链管理下定义,这些定义主要涉及了一系列的在顾客与供应商之间的传递活动。

而顾客的满意度、产品多样性、顾客对优质服务的需求都加剧了供应链的复杂程度。

下边笔者就通过几点论述来阐述一下供应链集成对信息共享的几点探讨。

1.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企业生产关系与供应战略的改变,也使得供应链集成引起了研究者与企业组织者的重视。

在他们看来,供应链集成可以追溯到波特的价值链模型,都是在强调要在能够创造价值的企业之间建立关联网络。

随着供应链集成理论的流行,协调供应链成员与其伙伴之间关系的价值共享体系发挥了优势。

供应链活动既包含了一个企业组织对外部供应商、顾客以及其他供应链中的若干主动性功能,尤其重要的是,确保协调信息从供应商到制造商与顾客的流动以及从顾客与制造商反馈回供应商的信息。

正确的供应链关系是基于与供应链其他成员之间的战略合作的,然后才有了供应链集成,以便于更好的地使信息能够更及时、准确,确保质量。

然而,尽管有文献把供应链集成定义为信息共享与信息集成之间的互补,那就意味着供应链集成可以使信息更有效率的更快速的流动,也有研究表示,要提高供应链绩效,就得充分利用供应链集成处理信息的科学力量。

2.供应链集成提高了供应链成员间合作程度,因此把公司内的策略、进程与实践活动变成了组织之间的同步的活动,达到了信息共享。

因为动态变化的环境对上游供应链成员的技术与管理资源的要求较高,而顾客与供应商之间的同步的关系,使得供应链成员间之间技术与管理资源的差异得到了缓解,也因此实现多个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竞争能力的提高,并且,提高这些能力,并没有耗费像以往那么多的成本。

因此,供应链集成可以指导合作的各方如何才能有更广阔的合作基础,如何才能把来自不同方的核心信息资源放到一个通用的平台上,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基本上所有关于供应链集成的文献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供应链成员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能够提高供应商经营活动的透明程度。

粘滞知识的形成与转移

粘滞知识的形成与转移

粘滞知识的形成与转移
冯丽雅;刘强;王秀云
【期刊名称】《农业网络信息》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本文讲述了粘滞知识的概念,研究了知识转移中粘滞知识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粘滞知识有效转移的对策.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冯丽雅;刘强;王秀云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图书馆,山东,济南,250022;济南大学图书馆,山东,济
南,250022;济南大学图书馆,山东,济南,25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相关文献】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知识粘滞转移策略研究 [J], 赵续;刘国新;孔超
2.网络嵌入性、粘滞知识转移与企业合作创新 [J], 雷宏振;刘海东
3.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粘滞知识的转移机理研究 [J], 曾德明;覃荔荔;王业静
4.基于鱼骨图和层次分析法的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研究 [J], 蒋永康;梅强
5.时间约束下的组织间知识转移粘滞形成机理研究 [J], 孔繁士;刘占礼;翟运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1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 M anage m ent R esearch2010N o 11收稿日期:2009-05-25,修回日期:2009-08-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化背景下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测度与应用研究0(70873038)文章编号:1000-7695(2010)01-0190-03供应链网络结构对粘滞知识转移的影响曾德明,周海燕,贾曙光(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摘要:粘滞知识在上下游企业间的高效转移是提升供应链网络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与基础,而供应链网络中的粘滞知识转移与供应链的网络结构紧密相关。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供应链网络结构特征变量对粘滞知识转移的影响,探究怎样的网络结构特征更有利于降低知识转移过程的成本与难度、增强知识转移意愿、提高知识转移效率,使粘滞知识在供应链网络中顺畅流动,进而实现供应链网络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供应链网络;网络结构;粘滞知识;知识转移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进入以客户、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0已变成/供应链间的竞争0。

供应链间的竞争实质是基于时间的竞争,在于如何快速有效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技术和系统的共享、扩展的决策权力以及无边界服务,供应链将发展成为/需求)))供应网络0[1]。

供应链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由许多加盟的节点企业构成。

核心企业在构建供应链网络的同时也进行着知识创新网络的构建,形成一个包含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知识流的供应链网络结构,以聚集更多的知识源、形成更大的知识内核来促进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2]。

实际上,供应链网络以用户需求为根本动力,依据需求快速制定产品与服务战略,通过知识在网络中的流动对网络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协商、调控等管理活动,目的是使供应链网络总库存最小、总成本最低、产品和服务最优。

但由于知识本身、供需双方能力、信任、战略考虑等因素[3],供应链网络中非严格保密的关键知识在获取、转移和运用过程中存在着粘滞性。

粘滞知识的存在降低了供应链网络的灵活性与一体化,损害了企业间沟通与合作,造成整个网络缺乏适应动态竞争环境的能力。

因此,解决粘滞知识问题对于供应链网络意义重大。

与N onaka 根据知识的可呈现程度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不同,粘滞知识就是指难以获取、转移和应用的知识[4],它很好地说明知识在转移过程中的困难程度。

与粘滞知识相对应的是转移难度小、转移成本低的易漏知识。

粘滞知识包括显性粘滞知识和隐形粘滞知识。

显性粘滞知识指能被明确表达但由于复杂性、专用性、垄断性、数量等因素而难以转移的知识;隐性粘滞知识指由于抽象、模糊、处于萌芽状态和运用者知识有序化能力欠缺而难以表达清楚的知识[4](如组织经营经验、技术诀窍、组织文化和顾客自身未发现的需求等)。

目前对知识转移的研究主要基于二元关系,围绕交易双方联系强度、交流或联系的频率和社会交往的质量等维度如何作用于知识转移的过程而展开[5]。

近年来,社会网络分析法逐渐被用来研究各种网络中网络结构特征对网络活动的影响,常用的描述网络结构属性的变量主要有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结强度、路径长度、度分布、网络规模、网络位差和结构洞等[6-9],这几种结构变量错综交织,相互存在各种内在联系。

本文利用这种系统结构功能分析框架,根据粘滞知识的特点,着重从前三个结构变量(即:网络密度、网络联结强度、网络中心性)探究供应链网络结构对粘滞知识转移的影响,以求优化网络结构,实现粘滞知识以最佳方式、用最短的时间在网络中传递,从而提高供应链网络运作效率和服务效果,最终获得整体竞争优势。

2 供应链网络密度与粘滞知识转移网络密度指网络中各个企业间直接相联的程度[10],可以实际存在的关系数目与最大可能存在的关系数目的比率来表示。

在节点数目一定的情况下,联系的数目越多,网络密度越大。

供应链网络密度,指供应链网络中各节点企业为了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直接联系的程度。

供应链网络中企业间的直接联系越多,供应链网络密度越高。

供应链网络企业拥有共同的利益,各环节紧扣、休戚与共,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波及上下游甚至对整个网络造成损失;而供应链网络中供需双方存在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知识的转移使供应链网络各节点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相互协调,实现预期的合作目标。

稀疏的网络结构虽然减少了冗余的连接关系,有利于更新、更多样化的信息和知识在供应链网络的传播,但最具价值的粘滞知识往往粘滞于个体与局部环境,要实现有效转移必须使粘滞知识与接受企业的资源/粘合0[11]。

高密度的供应链网络有利于知识嵌入接受企业:(1)高密度的供应链网络多为直接联结,避免了两端企业中间环节过多造成的高成本以及知识失真与损耗(/牛鞭效应0就是由于中间环节过多造成了需求信息的扭曲)。

直接联结还有利于各类市场、技术知识快速、深入的传播,减少了时间距离和地理距离造成的知识的粘滞。

例如,让客户直接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定制自己个性需求产品,学会使用、维护产品的技能,从而尽快地发掘了客户现实与潜在需求的知识,也将产品特性、使用方面的粘滞知识传递给顾客。

(2)高密度的供应链网络节点间的知识结构、范围、水平在直接交流与学习中逐渐接近,减少了上下游企业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由于文化距离、背景距离和知识距离等因素造成的障碍。

(3)高密度的供应链网络收集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强、范围广,网络成员行为容易受到监督,保证了合作规范、奖惩制度的建立曾德明等:供应链网络结构对粘滞知识转移的影响和维护[12],减少了网络中的冲突与机会主义行为,节约了交易成本、协调成本、知识监督成本和验证成本,从而降低知识的粘滞性。

(4)高密度的供应链网络中的成员通过相互介绍进一步增加了网络中企业的数量,增强了网络的关系能量,为企业粘滞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例如,成员企业利用社会资本从客户、竞争者或供应商那里了解各种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利于企业调整经营与生产,增加获利机会。

3供应链网络联结强度与粘滞知识转移供应链网络联结强度反映的是网络成员间关系密切程度、信任程度和稳定性程度。

若供应链网络中上下游节点关系密切、信任程度高、网络稳定性强,则企业间关系为强联结;反之则为弱联结。

强联结通过企业间的信任与频繁交流互动传递复杂知识[12-13],也有利于其他粘滞知识的转移;弱联结则强调市场化的交易原则,不需要关系承诺与投资,节约了知识的获取时间、资源和成本,通过不断建立新关系来接触和吸收易漏的异质性信息。

下面从关系密切程度、信任程度和稳定性程度来说明强联结对于粘滞知识的影响。

311关系密切程度对粘滞知识转移的影响供应链网络中企业关系的密切程度受到供应链网络企业间文化相容性、合作的历史、合作内容的价值量、合作内容的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反映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围绕客户产品和服务需求进行资金、知识、技术、人员交流的频率、深度和广度。

首先,供应链网络中供需方关系越密切,则凝聚力越强,越容易形成兼顾各方利益的合作文化。

对知识供应企业而言,粘滞知识通常涉及企业关键技术且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精力与资源实现转移,出于对所有权、特权地位、优势地位等考虑,知识源企业只愿与关系密切、利益紧密关联的企业分享并为知识的有效转移作出努力;对知识接受企业而言,搜寻知识、辨别知识的价值和吸收知识也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关系密切的企业间容易相信对方知识的相关性与准确性,提高知识吸收意愿。

其次,关系密切的供应链网络中上下游企业学习交流更频繁,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通过委托培训、技术顾问、人才培养和互派专业人士等形式加强系统的背景知识和辅助知识的积累,上下游企业的知识基础逐渐趋同,且相互了解对方的知识特点与需求,提高挖掘能力、默契和领会程度,达到快速获取和利用企业经营和创新所需要的粘滞知识的目的。

再次,供应链网络中供需方关系密切,非正式的知识交易就多,有利于机密知识和隐形粘滞知识的传播。

隐性粘滞知识通过网络成员/干中学0、/相互切磋0等面对面的接触边实践边体会,使得学习效果能及时沟通与反馈,最终经过知识转移方式的调整与适应来优化粘滞知识转移效果。

312信任程度对粘滞知识转移的影响信任程度建立在网络节点间的合作历史、行为的一贯性和经验性的基础上,与利益依赖性、相互的专用性程度相关,合作伙伴的能力与企业信誉度是制约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

我们从能力信任与商誉信任来分析信任程度对供应链网络粘滞知识转移影响。

能力信任指相信对方有能力完成与其角色相关的各种活动,要求对方不但能解决现在的问题,还要能克服将来可能面临的难题[12]。

首先,运用知识获取利润是知识供应者回收成本的保证。

只有当企业信任供应链网络的盈利能力时,企业才会为了在网络中的长期获益而牺牲自身短期垄断利润,通过积极与其他成员企业分享关键知识来培育整个供应链网络的竞争优势。

其次,网络中节点企业的能力关系到整个网络的利益,如果某重要供应商的知识运用能力不足,则无法提供符合下游企业需求的零部件,最终将影响整个供应链网络的绩效。

为了避免/短板效应0,供应链网络中企业会协助相关企业的知识吸收与整合,使其能力与网络需要相匹配。

再次,知识源企业对知识接受企业的知识吸收、挖掘和保持能力信任,认为不需要反复解释与耗费太多的人财物,转移高质量粘滞知识的意愿就越强,反之,则只能传递低技术含量的易漏知识;知识接受企业对于知识源企业知识传授能力和知识的价值越信任,其知识吸收意愿越强。

另外,顾客相信供应链网络具有提供一流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则供应链网络中的品牌与商标享有高的知名度,使顾客积极配合需求信息与竞争对手的知识挖掘工作。

商誉信任指合作双方确信对方关心自己的利益,不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私利的信心[12]。

商誉来自于供应链内其他企业的评价和在公众中的声誉。

商誉信任以互惠为基础,有利于减少企业之间的冲突,激发进一步的合作。

若制造商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强行要求供应商降价,供应商会感觉受到了剥削与压榨,从而失去对制造商的信任,将重新选择制造商。

企业获得的利益、地位与权威要与其对整个网络的知识与经济贡献对等,使/网络贡献0与/利益回报0的机制有良好的信任保障,激励企业竭尽全力转移粘滞知识为整个供应链网络的知识积累与创新作出贡献,使整个网络呈现出和谐互助的氛围,为粘滞知识的转移提供好的情境。

另外,商誉信任程度高的供应链网络中,企业不需担心自己的重要知识被不当利用,也不用担心从外部寻求知识暴露自己的缺陷、招致风险,避免了缺乏知识转移与吸收意愿造成的粘滞知识。

313稳定程度对粘滞知识转移的影响网络稳定性指随着时间发展网络关系的可预见性[10],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成员间合作时间的长短以及成员间的熟悉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