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复习:揭示小说主题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小说主题教案
高考语文小说主题教案教案标题:探究小说主题——高考语文小说主题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小说主题的概念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2. 分析小说主题在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中的考查形式;3. 培养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小说主题的定义和辨析方法;2. 分析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中与小说主题相关的题型;3. 运用分析方法解读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2. 运用分析方法解读小说主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小说文本、小组讨论题目;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相关小说文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小说主题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小说主题的理解;2. 展示一幅与小说主题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二、讲解小说主题的概念(10分钟)1. 介绍小说主题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小说主题对于整个作品的重要性;2. 分析小说主题与情节、人物、环境等元素之间的关系。
三、分析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中与小说主题相关的题型(15分钟)1. 介绍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中常见的与小说主题相关的题型,如主旨大意题、主题思想题等;2. 分析这些题型的考查要点和解题技巧,并结合具体例题进行讲解。
四、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小说文本进行讨论,探究其中的主题;2.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小说的主题,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理由;3.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五、解读小说主题的方法与技巧(15分钟)1. 介绍一些解读小说主题的方法与技巧,如通过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2. 分析一篇经典小说的主题解读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方法与技巧解读自己选择的小说。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小说,撰写一篇关于该小说主题的读后感,要求结合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高考语文小说主题教案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的主题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主要题型;2.把握解题基本思路;3.掌握概况小说主题内容的方法;【教学内容】小说主题的意义,表现形式;小说主题探究的具体方法;高考例题解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泰山“虫二”两字泰山有块巨石上刻有“虫二”两字。
对这两字有几种理解:一说唐末黄巢曾在此射杀二虎,兵败身亡后,他的几个部将刻字纪念首领,为避杀身之祸,语意隐晦;一说宋代贾似道在此抓到二只蛐蛐,斗遍天下无敌手,后献给皇帝,龙颜大悦,擢升为宰相,贾不忘蛐蛐之功,刻石为记。
然而到泰山旅游的日本汉学家酒泉教授,对以上二说存疑,在中日友协举办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中特地向郭沫若请教。
郭老看照片后沉思了一会,欣然说出了两字的意思。
郭老是怎样说的,你知道吗?答案“虫”是繁写的“風”除去外边的部分,“二”是“月”除去外边的部分,意为“风月无边”。
每个作品都有其主题,而且作为欣赏者,对其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郭老对此石表达的主题的解读可谓趣味无边。
下面我们来谈谈小说的主题。
二、研究主题的意义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三、表现形式①通过形象来实现。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通过叙事来实现。
用故事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手法(隐喻、象征等)暗示。
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四、小说主题的探究(1)常见设问模式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概括作品的主题);②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或看法;③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④把小说的题目××改成××,好不好,为什么?(小说为什么以××为题?)(2)主题的相关因素①小说背景环境②人物特征③情节发展④语言情感色彩⑤整体倾向(3)探究主题方法①整体阅读,宏观感受,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等于抓住了探究的精髓②注意标题。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推荐阅读)第一篇: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小说阅读指导一、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二、小说三要素: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三、小说阅读的整体感知从线索、人物、情节、社会背景、主旨等角度整体感知。
四、小说的几个重要测试点及相关知识(一)人物形象分析相关知识:描写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侧面描写(正衬、反衬)方法指导: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抓住对人物的描写进行分析,通过外在揣测内心;关注人物的身份,影响人物的言行,决定人物的性格;结合人物活动的背景,理解人物。
(二)情节的作用相关知识:短篇小说的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头部分情节作用:1、开篇点题,引出下文;2、提供情节发展的环境;3、渲染气氛,奠定文章情感基调;4、初步展示人物性格。
5、引发阅读兴趣。
中间部分情节作用:1、承上启下;2、插叙,对文章内容作适当补充,使结构更紧凑。
结尾部分情节作用:1、呼应前文(包括题目);2、丰富人物形象;3、深化作品主旨;4、出乎意料,令人回味(欧亨利式结尾)。
注意以以下几种结尾的作用:a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项链》b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如《孔乙己》c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如《聂小倩》d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高考小说阅读综合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综合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小说阅读综合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小说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表达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教案内容:一、教学导入(10分钟)1. 利用短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小说的主题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小说主题相关的话题。
二、小说导读(15分钟)1. 介绍小说的作者、出版时间、背景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小说有初步了解。
2. 分析小说的结构、主题和核心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故事发展。
3.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和语言运用,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三、小说阅读与理解(3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小说的指定章节或整篇小说。
2. 提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小说的细节、主题和意义。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四、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2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等文学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风格、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写作训练(2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撰写一篇关于小说的读后感或评论。
2.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例,指导学生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和表达观点。
3.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
六、课堂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文,分享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学生进行反思,思考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资源:1. 小说文本2. 视频或图片资源3. 问题和讨论指导4. 写作指导和范例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和参与度2. 学生的写作表现和作文质量3. 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的表达能力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说改编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小说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小说主题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小说的主题,并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 学生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小说中的主题,并对其进行评估。
3. 学生能够从小说中获取启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打印或复制多个小说的文本,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小说可以阅读。
2. 准备笔记本或工作表,供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和分析。
3. 确保教室中有足够的讨论空间,并可以显示教师提供的示例或资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活动(5分钟)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例如:“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为什么你觉得这本书特别吸引你?”第二步:引导学生了解主题(15分钟)解释什么是小说的"主题",它是通过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象征手法来传达的核心理念。
引导学生注意到小说中所涉及的共同主题,例如友谊、成长、权力等。
第三步:指导学生寻找主题(30分钟)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一本小说,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来阅读。
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那些涉及主题的关键情节、对话和人物。
第四步: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他们选择的小说以及他们对其中主题的观察。
鼓励他们互相提问和分享意见,以深入思考和理解主题。
第五步:整体讨论(15分钟)邀请每个小组分享其主题观察和发现。
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不同小说中的多样主题,并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六步:个人总结(10分钟)要求学生在笔记本或工作表上写下他们对所选择小说主题的个人见解,并解释为什么他们认为这个主题是重要的或有意义的。
第七步:展示和评估(10分钟)邀请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个人总结,并引导班级对他们的见解进行评估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供反馈和进一步的思考指导。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一个特定的主题,并与其他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
2. 邀请学生撰写关于自己喜欢的一本小说的主题分析文章。
3. 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感兴趣的其他主题,并探索这些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方式。
小说专题复习情节教案
小说专题复习情节教案教案标题:小说专题复习情节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小说情节,提高学生对于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情节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2. 分析小说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说情节的创作和改编。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说教材、复习材料、教学投影仪、白板、彩色笔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一段小说情节的片段,引起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兴趣。
2. 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表自己对于小说情节的看法。
二、复习小说情节的基本要素(10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投影仪或白板展示小说情节的基本要素,如主要人物、时间地点、起承转合等。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顾和总结所学的小说情节的基本要素。
三、分析小说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15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投影仪或白板展示小说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的例子,并解释其作用和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自己阅读过的小说中的发展和转折点,并解释其作用和意义。
3.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说情节的创作和改编(20分钟)1. 教师给学生一段简短的情节描述,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小说情节要素和发展转折点的知识,进行创作和改编。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头脑风暴,确定自己的创作方向和主题。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并互相评价。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不足和进步之处。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进行情节的分析和改编。
2. 学生可以用创作的方式,将自己的故事情节写成小说或绘制成漫画。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高考复习小说类阅读专题教案完美版
高考复习小说类阅读专题教案Lywei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特点2.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重点:一、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教学过程:导入:在各式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要算是小说,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乃是小说。
在今年的高考中,小说(含外国小说)也有出现的趋势,以它为命题材料,用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既然大家如此关注它,那么我们该如何解答小说类阅读分析题呢?大家都知道,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
这样,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过程:一、对故事情节的把握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关于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1)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线索作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2)答题步骤:XX情节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3、概括: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小说主旨题复习教案
小说主旨题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小说主旨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的主旨是指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2. 掌握分析小说主旨题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小说主旨题的理解和解答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经典小说的摘录或段落,以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2. 学生准备笔记和教材中相关的小说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的主旨是指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并与学生分享一个与主旨相关的故事或经历,激发学生对主旨的兴趣。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解释小说的主旨是指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读者从作品中获取的深层含义。
2. 教师提供一些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旨的概念。
三、分析主旨题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析主旨题的方法和技巧,如注意作品中的重复、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关注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内心独白等。
2. 教师提供一些小说摘录或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主旨,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过程和结论。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小说进行分析。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小说的主旨,并记录下自己的分析过程和结论。
3.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
五、个人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一篇小说,并尝试分析其中的主旨。
2. 学生可以参考之前的讨论和教师提供的方法和技巧。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分析小说主旨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困难。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小说进行主旨分析,并写下自己的分析报告。
2. 学生可以在课后阅读一些名著,进一步提高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提交的分析报告可以作为评估学生的依据。
(完整word版)高三复习小说专题教案
高三阅读专题复习:小说一、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二、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完整的故事情节/深刻的主题/精巧的构思(结构安排、技巧作用)三、基本题型与答题要点:1、形象★提问方式: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XXX人物形象。
②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③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思考角度:筛选人物貌、言、行、心…/作者对人物的介绍与评价/人物的具体生活背景→概括特点→结合人物身份。
★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情节★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作用: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形象★提问方式: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小说故事情节?②小说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XX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④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角度: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④照应前文;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⑥刻画人物性格;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答题方式:XX情节(事物)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情节结构安排作用题:①针对小说总体:一波三折式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小说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针对小说首尾:首尾呼应式作用:结构紧密、完整。
③针对小说开头: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祝福]④针对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留白式作用: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3、环境描写★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主旨具重要作用]★提问方式: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或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特点与作用。
★解答角度: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展开情节、转换情节、暗示情节的结束等);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高考小说复习教案
高考小说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小说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小说,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帮助学生熟悉高考考试中与小说相关的题型,并提供有效的解题策略。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经典小说作为复习材料,如《红楼梦》、《围城》、《茶馆》等。
2. 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重要要素。
3. 探讨小说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4. 研究小说与历史、社会背景的关系。
5. 解析高考中常见的与小说相关的题型,如阅读理解、写作、翻译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介绍高考小说复习的重要性和目标。
第二步:复习小说基础知识(15分钟)1. 学生回顾小说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情节、人物、主题等。
2. 教师提供一些经典小说的简要介绍,让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第三步:小组讨论与分享(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经典小说进行深入讨论。
2. 学生讨论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并记录下重要观点。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四步: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分析(2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如比喻、象征、对比等。
2. 学生分析小说中使用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并讨论其效果和意义。
第五步:小说与历史、社会背景的关系(15分钟)1. 学生了解小说创作时的历史、社会背景,并分析其对小说的影响。
2. 学生讨论小说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思想观点。
第六步:解析与小说相关的高考题型(20分钟)1. 教师解析高考中常见的与小说相关的题型,如阅读理解、写作、翻译等。
2. 提供解题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有效应对这些题型。
第七步: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对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的分析和理解程度。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小说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小说阅读的要求和考点;2.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元素;2. 分析小说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3. 掌握解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4.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评论和写作。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意义;2.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学作品;3. 运用文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材、相关文学作品;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指定小说、笔记本、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高考小说阅读的重要性和作用;2. 提问学生对于小说的理解和阅读经验;3. 激发学生对于小说阅读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情节、人物、主题等;2. 分析高考小说阅读的考点和要求;3. 介绍解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选择一篇高考小说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3. 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文学评论。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所阅读的小说;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提出问题。
五、写作指导(15分钟)1. 提供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小说写一篇评论或创作一个新的故事情节;2. 分析写作要求和技巧;3.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 展望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3.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文学作品。
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进行阅读和分析;2. 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或阅读相关的文学资料;3. 提供更多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高考小说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高考小说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引言:高考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小说作为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高考小说的一轮复习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并掌握高考小说的基本知识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高考小说的基本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他们的作文及高考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高考小说的基本知识点:- 高考小说的类型与流派;- 高考小说的作者及代表作;- 高考小说的故事情节梗概、主题、结构等。
(2)高考小说的阅读与分析:- 高考小说的细节理解;- 高考小说的主题分析;- 高考小说的人物形象描写;- 高考小说的语言表达等。
(3)高考小说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高考小说的写作类型与题材选择;- 高考小说作文的结构与批判性思考;- 高考小说作文的语言表达与修辞运用。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授高考小说的基本知识点,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高考小说的背景、作者、故事情节及主题等内容。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解读高考小说的文本细节、主题等,培养他们的分析思考能力。
(3)阅读实践: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高考小说,并要求他们撰写读后感、批评性评论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学习高考小说的基本知识点。
(1)通过讲授的方式介绍高考小说的类型与流派,以及相关的代表作品和作者。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深入探讨高考小说的故事情节、主题等内容。
2. 阅读与分析高考小说。
(1)选取几部经典的高考小说,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分析其中的细节、主题、人物形象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高考小说的讨论与分析,形成小组报告。
高考复习小说类阅读专题教案
高考复习小说类阅读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特点2.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重点:一、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教学过程:导入:在各式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要算是小说,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乃是小说。
在今年的高考中,小说(含外国小说)也有出现的趋势,以它为命题材料,用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既然大家如此关注它,那么我们该如何解答小说类阅读分析题呢?大家都知道,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
这样,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过程:一、对故事情节的把握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关于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1)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线索作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2)答题步骤:XX情节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3、概括: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高考复习:揭示小说主题 教学设计
小说复习:揭示小说主题教学设计高三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张秀娟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中主题类解题方法2、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二、复习重点:1.小说主题的有关知识。
小说主题的定义、表现形式、小说标题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与把握小说的主题。
2.小说的主题类题目常见题型。
了解题型及设题特点,有利于选取正确的切入点进行解答。
三、教学过程:典例体验:《走向高考》学生用书205页----- 《面包》第7题: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分析该作品的主题,必须结合情节、环境、人物的形象来综合分析。
文中妻子对丈夫的理解、尊重和奉献,是在一个极度困难的社会背景下体现出来的,所以,作品含有如何渡过困境的意义。
)(一)(学生回顾)补充:小说的主题类题目常见题型有:(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
(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二)小说主题的定义及表现形式1.小说的主题指小说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
2、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课堂练习:(一)(2010·全国课标卷)保护人【法】莫泊桑(具体文本见《情节结构》学案<1>)(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教案内容:1. 阅读目标:通过阅读高考小说,学生能够理解小说故事情节,抓住核心细节,分析人物形象与心理变化,并学会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与心理变化。
3. 教学难点: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4. 教学准备:高考小说故事文本,学生手册,黑板,笔。
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 老师展示一段高考小说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兴趣。
- 老师提问:你们对高考小说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读这类小说吗?步骤二:阅读训练(15分钟)- 学生阅读一篇高考小说,并理解故事情节。
-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主人公经历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步骤三:人物分析(15分钟)-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呈现人物分析报告,包括人物形象、人物发展和心理变化等方面。
-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提供反馈意见。
步骤四:词汇与表达训练(15分钟)- 老师出示一些与高考小说中常见的词汇,学生进行单词理解和拓展联想。
- 学生讨论并分享常用的表达方式,如描写人物外貌、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等。
- 老师讲解生词和语法问题。
步骤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 老师提问:通过今天的阅读训练和学习,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与反思。
6.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继续阅读高考小说,并写一篇读后感。
- 鼓励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并分享给同学们。
教案结束。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完美版
小说阅读复习教案张加沂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小说特点,复习小说的相关知识;2、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3、明确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揣摩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
教学难点: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程序:第一教时教学内容:考情解读—知识回顾教学步骤:一、考情解读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阅读,在高考大阅读试题中更多是考查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包括人生体验类散文、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文化哲理类散文四大类。
多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主要是以散文作为文本,其复习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我们今天课堂要复习的专题是小说。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求与对散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小说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日常阅读中读得最多的文体,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限制,以前较少在高考中考到。
但随着形势变化,高考必然会涉及到多样化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
而小说,是散文之外最容易考到的一大文体。
近六年各地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小说的情况是(幻灯演示):整体格局看,考小说呈是递增趋势。
今年考外国文学名著长篇小说节选《安娜之死》可以说,小说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关注对象。
二、回顾中学阶段读过的小说篇目及关于小说的文体知识【学生谈,教师补充】《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必修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巴黎圣母院》节选)法雨果初中教材小说较多,如《社戏》、《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三、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一)人物形象1、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高考小说复习 教案
高考小说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小说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小说,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中的关键知识点,为高考阅读理解和写作提供支持。
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高考复习的经典小说,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
2. 分析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
3. 理解小说的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
4.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关键细节。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相关的引言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所选小说的了解程度,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二步:分析小说要素(20分钟)1. 分析小说的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2. 分析小说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和高潮部分。
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故事的影响。
第三步:解读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20分钟)1. 阐述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如比喻、夸张、对比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2. 分析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反问等,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写作技巧。
第四步:重点情节和关键细节(20分钟)1. 强调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如转折点、冲突和高潮部分,帮助学生把握故事的关键节点。
2. 分析小说中的关键细节,如描写、对话和象征意义的细节,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
第五步:小组讨论和总结(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分享对所选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2. 汇总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辅助手段:1. 小说文本和相关解读资料。
2. 图片、视频和音频素材。
3. 互动讨论和合作学习。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和总结。
3. 课堂结束时进行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1. 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继续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复习:揭示小说主题教学设计高三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张秀娟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中主题类解题方法2、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二、复习重点:1.小说主题的有关知识。
小说主题的定义、表现形式、小说标题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与把握小说的主题2.小说的主题类题目常见题型。
了解题型及设题特点,有利于选取正确的切入点进行解答。
三、教学过程:典例体验:《走向高考》学生用书205页《面包》第7 题: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分析该作品的主题,必须结合情节、环境、人物的形象来综合分析。
文中妻子对丈夫的理解、尊重和奉献,是在一个极度困难的社会背景下体现出来的,所以,作品含有如何渡过困境的意义。
)(一)(学生回顾)补充:小说的主题类题目常见题型有:(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
(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二)小说主题的定义及表现形式1.小说的主题指小说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
2、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课堂练习:(一)(2010·全国课标卷)保护人【法】莫泊桑(具体文本见《情节结构》学案<1>)(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 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这是个开放性的探究题,是对小说标题的一个评价。
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一般大都从主题的揭示、人物性格的暗示、情节结构几个方面考虑。
而这题目中已经给出,且只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陈述一下就行。
考生要注意这类题目答题的套路,即如果选择是“主题”就应该按照“主题表达”方面的答题套路来回答,三个要求回答是不一样的。
如果从“保护人”(标题)与主题思想之间的关系①入手分析,小说中的“保护人”玛兰实际上是作者讽刺的对象。
玛兰这样的行政法院参事,主要是靠老同学的关系,才得到任命的。
这意味着,就官员的提拔与任用来看,当时的法国社会存在着任人唯亲的弊端。
玛兰主动、热情、甚至毫无原则地给他人提供帮助,表面上看是关心他人,实际上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当报纸披露了神父桑蒂尔的劣迹后,玛兰变换了一副嘴脸,在归罪于神父的同时,马上想到的是要采取惩办对方的措施,意在确保自己的地位与前途不受影响。
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揭露了法国社会的多种可悲现实,对法国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给予了辛辣嘲讽。
由此,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 。
这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参考答案】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1、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2、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3、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①补充:小说标题的作用:1.设置了悬念。
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
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标题比较直接全面地概括作品的内容,如《三国演义》《阿Q 正传》《创业史》《保卫延安》《青年近卫军》等。
有的是以人物名字作标题,突出人物形象,如《安娜·卡列尼娜》《欧也妮·葛朗台》《骆驼祥子》等。
有的用作品事件作标题,突出故事情节,如《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保卫察里津》等。
有的用某些名称作标题,突出小说背景,如《荷花淀》《巴黎圣母院》等。
还有不少标题具有含蓄性或象征性,暗含小说主旨或线索,如《药》等。
)(二)(2009 ·四川高考)想像(英国)凯·杰罗姆(具体文本见《情节结构》学案<2>)问题: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6 分)[思路分析]考查对小说的行文思路、文章结构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旨)的评价与赏析。
提问及变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或揭示主题;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
答题时,结合具体文本,有时可能三点都有,有时可能只有一两点,不能一概而论。
【答案】这“处方”是针对“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
小说以幽默的“处方”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归纳补充:在小说鉴赏中,我们怎样来准确地把握小说的主题呢?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方法:一、联系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初步分析“物态化的文学作品是聚焦时代背景的窗口,表露作家心态的方式。
”所以我们在鉴赏小说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小环境”背后的“大环境”往往能充分体现小说的真实主题,而紧扣时代的分析能使我们对主题的欣赏不产生偏差。
如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5 年。
19 世纪末,是俄国历史上反动统治特别残酷黑暗的时期。
当时,工人运动逐渐走向高潮,所以沙皇政府妄图维持其摇摇欲坠的专制制度,加强反动统治,整个俄国警察林立,密探出没,冤狱遍布国中。
出身贫民的契诃夫,怀着对劳苦大众无限同情、对专制制度无比憎恶的心情创作了小说。
了解了以上这些内容,学生就很容易把握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表现的时代情绪。
二、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设置悬念;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抓住题材来进行细致分析作者在小说题材的确定选取过程中,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其中蕴涵着小说的主旨。
因此,题材就成为了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
如《药》以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为题材,意在揭示晚清社会普通民众由于长期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和无知的境地;革命者为了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非但不理解,反而还吃他的血。
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了民众的麻木不仁,还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悲哀。
四、以鉴赏小说的情节和艺术形象为出发点进行深入分析小说不是论文,它的主题思想不能直说,也不应该硬贴上去。
好的小说总是把思想隐藏在曲折情节之中和形象深处。
因此,领会主题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认真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内涵以及揣摩故事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五、抓住作品所描写的典型环境进行具体分析环境描写不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是为表现作品主题服务的。
所以,我们应指导学生从作品的环境描写中揣摩作品的主旨。
小说《祝福》中祥林嫂人生悲剧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祥林嫂再嫁、儿子被狼吃了、祥林嫂的死,鲁镇的一般民众都表现得冷漠、麻木、无情。
特别是鲁四老爷这个封建思想的捍卫者,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表现到了残忍的地步:他对祥林嫂的再嫁是不能容忍的,害怕祥林嫂玷污了他的祖先而不让她参加祭祀活动。
正因为他对祥林嫂的这种歧视,才彻底毁灭了祥林嫂的生存信心。
最后祥林嫂被扫地出门,在新年的祝福声中穷困而死。
对于祥林嫂的死鲁四老爷还要骂一声“谬种”。
可见,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思想对国民的毒害是多么深!六、通过关键语句与重点段落来概括主旨有时候,小说中有一些关键的具有标志性的语句或语段能够体现或集中蕴涵着其主旨。
如《魔盒》一文,要求概括出小说主题,就要首先筛选出一些关键的语句,然后进行概括总结。
掌握概括小说主题的基本答题术语(1) 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 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 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 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 表达了什么情感。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通过叙述⋯⋯的情节或对⋯⋯的描写,揭示⋯⋯的现象或反映人物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或揭示人性真善美、假恶丑,或揭露、批判、讽刺⋯⋯的现实(或赞扬⋯⋯),或告诉⋯⋯的道理,或表达⋯⋯的情感态度。
[特别提醒] 理解小说以“××”为标题(题目)的原因或以“××”为标题(题目)的深层意蕴这一类的题目在回答时一定要从“情节、人物、主题”这三个方面来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即时突破一、远来的和尚⋯⋯冰心我叫钱清,他叫钱宓,我们是三十多年前在美国认识的。
如今他就坐在我的对面,一身笔挺的藏青色西装,皮鞋擦得锃亮,却戴着一条黄色绣着金龙的缎子领带,似乎显得俗气,这就是钱宓。
他也许看着我这一身褪了色的蓝布中山装觉得寒碜呢。
我是四十年代末期在国内一所名牌大学得了生物学的学士学位,又得了美国东部一所名牌大学的奖学金后去美国进修的。
因为成绩还不错,得到了系主任威尔逊博士的欣赏,我跟他写了硕士和博士论文。
得到博士学位后,他又留我在系里当了他的助手。
也就在这时,我认识了我的妻子艾帼。
她是台湾人,可是对于祖国大陆的一切,十分向往。
她学的也是生物,和我接触很多,又知道我是从北京来的,总是追着我问关于北京的名胜古迹,说是“要能回去看一看多好!”她还说:她的名字本来叫“帼英” ,因为热爱祖国,自己把“英”字去掉了,因为“艾帼”,叫上去就是“爱国”。
那时台湾和大陆还绝对不能来往,我本来就从心里喜欢她,就和她开玩笑说:“除非你和我结婚,我才能把你带回去。
”她红着脸打了我胳臂一下,她一向很拘谨,这种表示是她从来没有过的。
我就大着胆子,拉着她的手说:“你如和我结婚,回到大陆,就不能回台湾去了。
”她还是红着脸,低下头去说:“我台湾家里,上有兄姐,下有弟妹,我的父母是不会太想我的。
”就这样,我们在美国结了婚,一年后我们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一个叫“纪中” ,一个叫“念华”,也是艾帼给她们起的名字。
也就是这时,钱宓从国内来了,他是自费留学的,也想学生物,知道系里有中国老师,便来找我,拉起同胞的关系来,亲热得不得了!但是他的英文程度很差,我就推荐了一个急于找工作的女生,帮他补习。
这个女生叫琳达(她的母亲是个黑人,她长得却完全是白种人的样子,白皮肤,蓝眼睛,一头浅黄的卷发,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父亲,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她便姓了母亲的姓),钱宓和她不久就恋爱上了,钱宓家里大概很有钱,因为我们看见琳达戴上了一只很大的钻石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