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复习:揭示小说主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复习:揭示小说主题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张秀娟

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中主题类解题方法

2、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二、复习重点:

1.小说主题的有关知识。小说主题的定义、表现形式、小说标题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与把握小说的主题

2.小说的主题类题目常见题型。了解题型及设题特点,有利于选取正确的切入点进行解答。

三、教学过程:

典例体验:

《走向高考》学生用书205页《面包》第7 题: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分析该作品的主题,必须结合情节、环境、人物的形象来综合分析。文中妻子对丈夫的理解、尊重和奉献,是在一个极度困难的社会背景下体现出来的,所以,作品含有如何渡过困境的意义。)(一)(学生回顾)补充:小说的主题类题目常见题型有: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二)小说主题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1.小说的主题指小说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

2、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课堂练习:

(一)(2010·全国课标卷)保护人【法】莫泊桑(具体文本见《情节结构》学案<1>)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 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个开放性的探究题,是对小说标题的一个评价。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一般大都从主题的揭示、人物性格的暗示、情节结构几个方面考虑。而这题目中已经给出,且只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陈述一下就行。考生要注意这类题目答题的套路,即如果选择是“主题”就应该按照“主题表达”方面的答题套路来回答,三个要求回答是不一样的。如果从“保护人”(标题)与主题思想之间的关系①入手分析,小说中的“保护人”玛兰实际上是作者讽刺的对象。玛兰这样的行政法院参事,主要是靠老同学的关系,才得到任命的。这意味着,就官员的提拔与任用来看,当时的法国社会存在着任人唯亲的弊端。玛兰主动、热情、甚至毫无原则地给他人提供帮助,表面上看是关心他人,实际上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报纸披露了神父桑蒂尔的劣迹后,玛兰变换了一副嘴脸,在归罪于神父的同时,马上想到的是要采取惩办对方的措施,意在确保自己的地位与前途不受影响。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揭露了法国社会的多种可悲现实,对法国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给予了辛辣嘲讽。由此,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 。这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参考答案】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1、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2、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3、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①补充:小说标题的作用:

1.设置了悬念。

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

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标题比较直接全面地概括作品的内容,如《三国演

义》《阿Q 正传》《创业史》《保卫延安》《青年近卫军》等。有的是以人物名字作标题,突出人物形象,如《安娜·卡列尼娜》《欧也妮·葛朗台》《骆驼祥子》等。有的用作品事件作标题,突出故事情节,如《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保卫察里津》等。有的用某些名称作标题,突出小说背景,如《荷花淀》《巴黎圣母院》等。还有不少标题具有含蓄性或象征性,暗含小说主旨或线索,如《药》等。)

(二)(2009 ·四川高考)想像(英国)凯·杰罗姆(具体文本见《情节结构》学案<2>)问题: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6 分)[思路分析]考查对小说的行文思路、文章结构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旨)的评价与赏析。提问及变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或揭示主题;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答题时,结合具体文本,有时可能三点都有,有时可能只有一两点,不能一概而论。

【答案】这“处方”是针对“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小说以幽默的“处方”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归纳补充:在小说鉴赏中,我们怎样来准确地把握小说的主题呢?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联系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初步分析

“物态化的文学作品是聚焦时代背景的窗口,表露作家心态的方式。”所以我们在鉴赏小说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小环境”背后的“大环境”往往能充分体现小说的真实主题,而紧扣时代的分析能使我们对主题的欣赏不产生偏差。如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5 年。19 世纪末,是俄国历史上反动统治特别残酷黑暗的时期。当时,工人运动逐渐走向高潮,所以沙皇政府妄图维持其摇摇欲坠的专制制度,加强反动统治,整个俄国警察林立,密探出没,冤狱遍布国中。出身贫民的契诃夫,怀着对劳苦大众无限同情、对专制制度无比憎恶的心情创作了小说。了解了以上这些内容,学生就很容易把握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表现的时代情绪。

二、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设置悬念;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抓住题材来进行细致分析作者在小说题材的确定选取过程中,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其中蕴涵着小说的主旨。因此,题材就成为了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如《药》以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为题材,意在

揭示晚清社会普通民众由于长期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和无知的境地;革命者为了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非但不理解,反而还吃他的血。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了民众的麻木不仁,还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悲哀。

四、以鉴赏小说的情节和艺术形象为出发点进行深入分析小说不是论文,它的主题思想不能直说,也不应该硬贴上去。好的小说总是把思想隐藏在曲折情节之中和形象深处。因此,领会主题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认真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内涵以及揣摩故事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五、抓住作品所描写的典型环境进行具体分析环境描写不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是为表现作品主题服务的。所以,我们应指导学生从作品的环境描写中揣摩作品的主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人生悲剧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祥

林嫂再嫁、儿子被狼吃了、祥林嫂的死,鲁镇的一般民众都表现得冷漠、麻木、无情。特别是鲁四老爷这个封建思想的捍卫者,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表现到了残忍的地步:他对祥林嫂的再嫁是不能容忍的,害怕祥林嫂玷污了他的祖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