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词的不对称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义词的不对称性

摘要:反义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对称的属性。这种属性在现代汉语的词汇之中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系统地分析研究反义词不对称性现象,进一步揭示其背后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反义词;不对称;原因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

反义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之中反映词义对立的一种聚合关系,要求词义之间存在对立,而且必须是同一级的词汇单位。建国以后,关于反义词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反义词的界定、反义构词、反义词的组合关系、反义词的分类、反义词的作用等方面。沈家煊最早将标记性引入反义词的研究,并进行了关于反义词的不对称的研究,随后,逐步利用认知学等一些新的理论探究反义词的不对称性的原因。

一、反义词不对称的界定

1.不对称

“对称”和“不对称”本是来源于我们现实生活的种种现象,是我们对客观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映。所谓对称,就是指所关涉的双方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我们戴的眼镜、穿的鞋都是对称的。所谓不对称,就是指所关涉的双方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我们平时用右手要比左手多一些。正如现实生活之中的不对称现象一样,

我们的语言之中也存在大量的不对称现象。

2.反义词的不对称

反义词作为一种反义聚合关系,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由于受到社会心理、民族思维习惯、人类认知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各种反义词存在着不对称现象。所谓反义词的不对称性,是相对于其对称性而言的,主要是指互为反义词的一组词汇单位在语法、语用、语义上并非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反义词不对称性的概况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之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体现在语义、语法、语用等多个方面。我们通过语义、语法、语用等几个角度对现代汉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进行分类,并探讨反义词不对称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并进一步揭示反义词不对称性的概况,分析其理论内涵。

1.意义范畴的不对称

互为反义词的一组词汇单位虽然在一个义项之上构成反义关系,存在对称关系,但是可能在其他的义项之上并不构成对立,存在意义范畴之上的不对称现象。例如:“多”和“少”在表示“数量”这个意义范畴之上,两者存在着对立。但是“多”还可以表示“程度”这个意义范畴,而“少”却不可以;“多”可以表示“零头”的意义,而“少”却不可以。我们可以说“小明比小丽漂亮得多”,却不能说“小丽比小明漂亮得少”。我们可以说“我给他三十多块钱”,却不能说“我给了三十少块钱”。通过分析可见,由于现代汉语词汇的多义性,好多的反义词只是在一个或者几个义项之上

存在反义关系,在其他义项之上并不存在反义关系。

2.语法范畴的不对称

现代汉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在语法层面之上也有所反映。由于反义语素在构成新词之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意义变化,或者构不成新词,或者构成新词之后两者的意义已经不存在对立,不能构成反义范畴。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在其论著《语文杂记》中阐述过反义语素构词的不对称现象。众所周知,“大”和“小”存在对立,如“大脑、小脑”、“大年夜、小年夜”、“大人物、小人物”。但是还有很多的词只有“大”却无“小”,如“大海、大陆、大衣、大自然、大虫、大水、大火、大话”等。另外,还有很多反义语素构成新词之后,意义不再对立,如“实和虚”作为一对反义语素,构成新词“实心和虚心”,新词不再构成反义关系,“实心”表示物体的内部是是非空的,“虚心”表示能够很好地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3.语用范畴的不对称

构成反义组合关系的一组反义词可能由于人们的民族文化心理、语言使用习惯、人来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之下使用频率之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我们在称呼别人的职称之时,“男”和“女”构成一对反义范畴,它们的使用频率会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是“男医生”,我们通常直接称之为“医生”,若是“女医生”,则“女”不能随便省略,可见“男”和“女”在使用频率存在差别。

三、反义词不对称的原因

1.从语义角度阐述反义词的不对称性

我们通过系统地分析研究,发现由于语义关系的改变导致构成反义关系的一组词汇单位产生不对称现象。首先,一组反义语素构成新词之后,因为各个部分的意义之和并不等于新词的整体的意义,使得反义对立关系失去平衡,产生不对称现象。例如,“外”和“内”构成一组反义对立关系的语素,但是两者分别和“人”组合成新词之后,并不构成反义对立关系。“外人”指与自己关系较远之人,与“自己人”相对。而“内人”通常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其次,由于一个词汇单位存在多个义项,其中只有一个义项与另一个词构成反义对立关系,而在其他义项之上则不存在反义对立关系,产生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例如,“骄傲”表示十分自高自大时,与“谦虚”构成反义对立关系,表示自豪意义时,与“自卑”构成反义对立关系。

2.从语法角度阐述反义词的不对称性

我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分析发现好多的词汇单位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语法搭配规则,才能构成一个新的词汇单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比尔维斯希提出了“概念和谐”的原则。所谓“概念和谐”,也称之为“语义和谐”,即语素与语素之间的组合搭配需要有一定的“默契”,也就是要求组合成一个词的词汇单位之间必须至少要有一个共同的或者比较接近的义素。违背了这一原则,就不能构成一些新的词汇。有很多的构成反义对立关系的词汇单位,在构成新的词汇

单位时,不符合这一原则,造成反义词的不对称性。例如,“前”和“后”构成一对反义对立的组合,但是,能够有“前瞻”这个词,却无与之对立的“后瞻”这个词。同理,有“后顾”,却无与之对立的“前顾”。这是因为前和瞻都有向前这一语义特征,后和顾都有向后这一语义特征,所以只有“前瞻”、“后顾”,却无“后瞻”、“前顾”与之构成反义对立关系。

3.从语用角度阐述反义词的不对称性

认知学告诉我们,我对事物的认识是先后之分的,我们最先给先认知的事物进行命名,并以此为基础,给以后认知的事物进行命名。从此,使得我们慢慢养成一定的语言使用习惯,造成反义词的不对称性。我们利用沈家煊的标记论来解释,也就是最先认知的事物通常是无标记的,而后来认知的事物的则有标记。无标记的词汇的意义范围通常比有标记的词汇的意义范围要大。因为反义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差别,导致其使用的频率和范围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造成反义词不对称现象的产生。例如,老板、首长、领导、科学家、教练,我们最先认知的也是这些职位通常是有男性担任,如果由女性担任这些职位,我们通常要加上标记“女”,所以,“男”和“女”作为一组反义词,在这些语言使用环境之中,使用的频率存在不对称性。

综上所述,反义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一个复杂的语义场。其不对称性作为它的一个重要属性,广泛存在于众多的反义词之中。究其原因,可以从语义、语法、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