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专题.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附标准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附标准答案)一、串联电路1.根据题意,电阻R1=12Ω,电流I1=0.3A,I2=0.5A。
根据欧姆定律,I=U/R,故可列出方程组:0.3=U/(12+R2),0.5=U/R2.解得U=15V,R2=10Ω。
2.根据题意,滑动变阻器为20Ω,滑片在中点时,R1=10Ω,I=0.24A,U=7.2V。
根据欧姆定律,可列出方程组:U=I1(R1+R2),I1=I2(R1+R2)/R2.解得R1=15Ω,电源电压为12V。
当滑片移到右端时,R2=0Ω,I2=I1=0.6A,U=I1(R1+R2)=9V。
3.根据题意,电源电压为6V,R1=10Ω,I=0.2A。
根据欧姆定律,可列出方程组:U=I(R1+R2),R2=U/I-R1.解得U=12V,R2=40Ω。
当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说明该电表的量程不够,需要更换合适的电表。
二、并联电路1.根据题意,电源电压为12V,总电阻为7.5Ω,L1的电阻为10Ω。
根据并联电路公式,可列出方程组:1/L2=1/7.5-1/10,I=12/7.5=1.6A,IL1=12/10=1.2A。
解得L2的电阻为15Ω,IL2=0.4A。
2.根据题意,R1=5Ω,滑动变阻器为“1A、20Ω”,电源电压为4.5V,K断开时I=1A,K闭合时I=1.5A。
根据欧姆定律,可列出方程组:4.5=I1(R1+R2),1.5=I2R2,I1=I2+1A。
解得L1的电阻为3Ω,L2的电阻为6Ω。
三、取值范围1.根据题意,电流表量程为0.6A,电压表量程为15V,电源电压为36V,R2的阻值为24Ω,I=0.5A。
根据欧姆定律,可列出方程组:U=I1(R1+24),I1=I2(R1+24)/R1.解得R1的阻值为48Ω,R2的阻值最小不能小于12Ω,电压表的读数为9V。
2.根据题意,R1=5Ω,滑动变阻器为“1A、20Ω”,电源电压为4.5V,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
欧姆定律专题(含答案)经典

欧姆定律专题(含答案)经典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当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通过的电流是0.6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A. 10ΩB. 3.6ΩC. 6.6ΩD. 5.4Ω【答案】A【解析】【解答】解:由I= 可得,导体的电阻: R= = =10Ω.故选A.【分析】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2.我国刑法规定,从20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为了打击酒驾行为,交警常用酒精浓度监测仪对驾驶人员进行酒精测试,如图甲所示是一款酒精浓度监测仪的简化电路图,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酒精气体浓度传感器(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接通电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酒精浓度减小时,R的阻值减少B.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C.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答案】 C【解析】【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酒精气体的浓度越小传感器的电阻越大,故A错误;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传感器的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为定值电阻的阻值,它是不变的,故B错误;由题知,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越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越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即电压表示数越大;故C 正确;当酒精气体浓度增大时,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故D错误.故选C.【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传感器的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图象可知酒精气体的浓度越小传感器的电阻越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再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变化.3.如图所示,若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A.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B.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C.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D.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答案】 A【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欧姆定律专题集合

欧姆定律计算基础训练一.公式复习1.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关系2.欧姆定律公式:二.计算基础训练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10Ω,R 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求: (1)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2)通过电阻R 2的电流;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
闭合开关S ,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3安,电流表A 的示数为0.5安。
求:(1)通过电阻R 2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电阻R 2的阻值。
3.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阻R 1=5Ω,电流表A 1的示数为I 1=lA,电流表A 的示数I 2=1.5A ,求:(1)R1两端的电压U 1; (2)通过R 2的电流I 2; (3)R 2的阻值.4、如图13所示,R1=30Ω,R2=10Ω,S 闭合后,安培表的示数为0.4A 。
求:(1)电源电压是多少?(2)通过的R2的电流是多少安? (3)干路的电流强度是多少安?图75、如图所示的电路,R 1的阻值为10Ω,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电压表的示数为3.2V .求:R 1两端的电压,R 2的阻值及电源电压.6.在下电路中,已知R 1=6Ω,R 2=10Ω,当开关闭合时,V 1的示数为3V ,求电源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7.如图所示电路中,R1=10Ω.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电压表示数为4V .求: (1)电源电压; (2)R2的阻值.8、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是6V,电阻R1为8欧姆, R2为4欧姆,求(1)电路的总电阻是多少?(2)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9、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 1=40Ω,R 2=10Ω.当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示数为0.3A . 求:(1)电阻R 1两端电压;(2)通过电路的总电流;(3)电路的总电阻。
图9三.动态电路计算专题(画出等效电路图)1. 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 ,知R 1=12Ω, R 2=6Ω。
欧姆定律10项专题练习

专题三:并联分流计算
1.如图所示电路中,R1=30Ω,S断开时,电 流表的读数是0.2A,S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 是0.5A.求U和R2的阻值.
U=0.2AX30Ω=6V
I2=0.5A-0.2A=0.3A R2=U/I2=6V/0.3A=20Ω
• 2.如图15所示电路中,R1=20Ω,电路总 电阻12Ω,电流表示数为0.3A, • 请计算: • (1)电阻R2的阻值;
4.如图是小明同学用伏安法测定灯泡电 阻的电路图,当他闭合开关S时,发现 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的示数 不为零,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C) A.灯泡L短路 B.开关S接触不良 C.灯泡L断路 D.变阻器R断路
5.王铭同学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连接的电路如 下图所示,当他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正常发 光,电压表示数正常,电流表的示数为零,他分 析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B ) A.连接灯泡时用导线将灯泡短路了 B.连接电流表时用导线将两个接线柱短路了 C.电流表内部线圈烧断了 D.电流表完好,接线柱没有与导线接通 6.在上题中若灯泡不亮, 电压表示数为零, 电流表示数不为零, 则应选( A) 7.上题中若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近似为电源电压, 灯丝断了或接触不 电流表示数为零,则故障为_________, 良
• 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 图三个个电路(R是定值电阻,R1是滑动 变阻器)。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 ) A
A
B
C
• .下图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 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 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改变灯泡的亮度,假 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 电压U随R变化的图象是(C )
• 3.下图是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的原理图。R2是 规格为“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油量表是由 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R1的阻值 为10Ω,电源电压为3V。当油面上升时,电路中 减小,电流将_______ 增大 (均选填 的电阻将______ “增大”或“减小”);当R2的滑片处于最上 0.1 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是______A 。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欧姆定律实验专题【附解析】

B.定值电阻R开路
C.滑动变阻器开路
D.电流表开路
(4)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___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5)上述实验中,小强用R=5Ω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他应向 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______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6)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6.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0 、15 、20 、30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 ;1A”。
(1)如图甲所示,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____端(选填“A”或“B”);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缓慢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1V接下来用10Ω的电阻替换原电阻,应将滑片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滑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1V,记录电流表示数。再将15Ω、20Ω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重复以上步骤;
②当将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如何调节滑片都无法满足预设电压为1V的条件。为使该电阻也能完成实验,小华认为可以改变电压表的预设电压,该预设值应不低于__________V;他们重新进行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图丙所示的图像,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的小明认为不改变电压表预设值也可解决上述问题,只需将上述准备的10Ω电阻__________(填连接方式)在电路中就可以顺利完成实验。
欧姆定律计算专题

欧姆定律计算专题1.静态例1.有一个灯泡,它的电阻是15Ω,把灯泡两端加6V电压时,灯泡能正常工作。
如果把灯泡接在7.5V的电源上,仍使灯泡正常发光,应给灯泡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3.75Ω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R1=30Ω,R2=10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4A,求电源电压、通过R2的电流和干路中的电流。
(1)U=12V;(2)I2=1.2A;(3)I=1.6A针对练习: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3A,电阻R1=40Ω,R2=60Ω,求:干路电流I。
2.在如图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10V,R1=5Ω,R2=8Ω,求电路中干路以及各支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3.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1A,求:(1)R1中电流I1和R2中I2各是多大?(2)的示数是多大?KEY:1. 0.5A 2、I1=2A I2=1.25A I=3.25A3、(1)I1=0.6A I2=0.4A (2)6V2.动态例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不变,R1=6Ω(1)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1A,求R1两端的电压;(2)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1.2A, 求R2的电阻值。
6V 30Ω例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1=6Ω,R3=4Ω,当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1)R2的阻值;(2)当S1、S2均合上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3)仅合上S1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Key:(1)R2=6Ω(2)电压表V1读数为12V,电压表V2读数为0V,电流表A读数为4A(3)电压表V1读数为12V,电压表V2读数为0V,电流表A读数为2A例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1)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多少V?(2)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是多少?3V;0.6A针对练习:②电池的电压是多少V ?解答: 解:①把I 1=1A ,U=5V 代入得②③把I 2=1.5A ,代入得④②④构成方程组解得R1=10Ω,U0=15V答:R2的阻值为5Ω,电池的电压是15V,串联整体电流: I=I1+I2电压:U=U1=U2电阻:局部类型1:串并联综合动态电路例0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12V,且保持不变,R1=R3=4Ω,R2=6Ω,试求:⑴当开关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⑵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1.2A , 7.2V ; 5A , 12V练习. 如图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R2、R3的阻值分别为8Ω、4Ω、12Ω。
欧姆定律专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专题(含答案)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由图象可知()A. 电阻R0两端电压与通过R0的电流成正比B. R0的电阻值是10ΩC. 该电路最小功率0.05WD. 滑动变阻器R的电功率变化范围0﹣0.45W 【答案】D【解析】【解答】解:(1)因为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象为正比例函数图象,且呈一条直线,所以通过R0的电流与R0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可知,不能说电阻R0两端电压与通过R0的电流成正比,故A错误;(2)当滑片位于b端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电源的电压U=3.0V,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0.6A,由I= 可得,R0的阻值:R0= = =5Ω,故B错误;(3)当滑片位于a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小=0.1A,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 = =3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大=R总﹣R0=30Ω﹣5Ω=25Ω,电路的最小功率:P小=UI小=3.0V×0.1A=0.3W,故C错误;(4)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Ω时,消耗的功率为0W;当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时,电路中的电流:I= = ,变阻器消耗电功率:P R=I2R=()2R= == =,则当R=5Ω,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大,P R大= =0.45W,所以,滑动变阻器R的电功率变化范围0~0.45W,故D正确.故选D.【分析】(1)由图象可知,R0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关系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要注意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原因;(2),当滑片位于b端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图象读出电表的示数,利用欧姆定律求出R0的电阻值;(3)当滑片位于a端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完全接入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读出电表的示数,根据P=UI求出电路中的最小功率;(4)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Ω时,消耗的功率为0W;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I2R表示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然后根据数学知识确定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进一步得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电功率的变化.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条形磁铁静止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左往右滑动的过程中,弹簧将()A. 缩短B. 伸长C. 静止不动D. 先伸长后缩短【答案】B【解析】【解答】解:滑片从左往右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根据图中电流方向结合安培定则可判断出: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此时根据磁极捡到相互作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螺线管对磁铁的吸引力增大,弹簧的长度变长。
欧姆定律八个题型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不变, 电阻R1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 值为30Ω,开关S闭合后,把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由左端滑到右端,电压表、电流表示 数的变化范围是( ) A.0~2.4 V 0~0.12 A B.6~3.6 V 0.2~0.12 A C.6~3.6 V 0.12~0.3 A D.6~2.4 V 0.3~0.12 A
2.如图,已知L的电阻为20Ω,R是阻值0~ 80Ω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6V保持不 变.在滑片滑动过程中,电压表、电流表 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 A.0~1.2V、0.06~0.3A B.6~1.2V、0.30~0.06A C.0~4.8V、0.3~0.06A D.6~4.8V、0.06~0.3A
• 2)在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作用是:控制定值电阻 两端的电压不变。 • 3)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作用是:保护电路,改 变电阻中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 差。 • 4)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作用是:保护电路,改变小 灯泡的电流和它的两端的电压,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 5,查找电路故障。 • 6,表格的分析:1)数值的计算,2)实验结论的总结 • 7,图像的分析:1)数值的计算,2)规律的总结(如:小灯泡 的阻值的变化规律), • 8,测电阻的特殊方法
2如图所示,R1=15Ω,R2=10Ω,当S1合上、 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1、 S2均合上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 • (1)R3的阻值;(2)S1、S2均断开时, 电流表的示数.
二.滑片的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 专题
例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 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 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 ) A电压表V1示数不变 B电压表V2示数变大 C.电流表A示数变大 D.灯泡L亮度变亮
欧姆定律专题

欧姆定律专题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原来不导电的物体,条件改变时,也可能变成导体。
如:常态下的玻璃不导电,把它烧成红炽状态,就变成了导体。
2、滑动变阻器:①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②接法:必须“一上一下”(上边接哪个接线柱都行,下面接左还是接右要看题目要求)若接的是“同上”,则相当于一根导线,在电路中的电阻为0。
若接的是“同下”,则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电阻为它的最大阻值。
③在电路中的作用A、保护电路。
(所以有要求:闭合开关前,滑片要位于其电阻最大端)B、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或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D、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④滑动变阻器应该和被控制的电路串联。
⑤滑动变阻器的铭牌:50Ω、2A50Ω表示:。
2A表示:。
3、“伏安法”测电阻①原理:R=U/I②需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电压表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④电路图:⑤如果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则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电流的改变而呈现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灯泡的温度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使电阻也随之改变。
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4、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①推导:∵串联∴U=U1+U2I=I1=I2又∵U=IR、U1=I1R1、U2=I2R2∴IR= 得到:R=R1+R2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②若有n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串=nR③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
5、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①推导:∵并联∴U=U1=U2I=I1+I2又∵I=U/R 、I1=U1/R1、I2=U2/R2∴U/R=得到:1/R=1/R1+1/R2结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欧姆定律专题复习(完整版)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 端滑动时( )
A.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变大 B.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变小 C.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变大 D.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变大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 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结合R1、R2的阻值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化;根据欧姆 定律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和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 可知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关系.
A.(2)(4)
B.(2)(3)
C.(1)(3)
D.(3)(4)
2、如图所示是小成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其中 R0为阻值 已知的定值电阻.当开关S、S1闭合,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 为 I1;当开关S、S2闭合,开关 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I2.则下列四个 选项中,Rx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关系 电压关系
I = I 1 = I2 U = 3; I2 U = U1 =U2 1 1 1 R R1 R2
电阻关系 分压(流) 原理
U1 R1 U 2 R2
I1 R2 I 2 R1
将欧姆定律应用于串、并联电路这一类题目, 解题时要理清电路的连接情况,在电路中标 出 已知量和所求量,充分结合串、并联电 路特性,再运用欧姆定律表达式或其变形公 式,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二、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例3】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将电键K闭合,则安培表的示数将______ ,伏特表的示数将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明把一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R x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针对该实验过程,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R x是定值电阻,其阻值为6ΩB.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6WC.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D. 当P从a端移向b端时,R x的阻值变大【答案】 B【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 x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a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路总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可知,最小电流I最小=0.1A,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P最小=UI最小=6V×0.1A=0.6W,故B正确.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对应电压表示数U滑=4.5V,由欧姆定律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故C错误.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R x两端的电压:Ux=U-U滑=6V-5.0V=1V,此时R x的阻值: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电路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象可知,最大电流I最大=1.0A,则电阻R x两端的电压:U x′=U=6V,此时R x的值由上述可知,R x不是定值电阻,故A错误.当P从a端移向b端时,R x的阻值变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分析电路图确定滑动变阻器和R x的连接方式及电压表所测的电压,分析出滑片在a端和b端时滑动变阻器应用的阻值,由图象乙确定出对应的电流值,由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2.有两只分别标有”6V3W“和”9V3W“的小灯泡L1、L2,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1和L2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一样大B. L1和L2串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两灯一样亮C. L1和L2并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大D. 将L1串联在一个12Ω的电阻,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L1也能正常发光【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由P=UI可得,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分别为:I1= = =0.5A,I2= = = A,所以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不一样,故A错误;B.由P=UI=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R1= = =12Ω,R2= = =27Ω,两灯泡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等,但灯泡的电阻不同,由P=I2R可知,两灯泡的实际功率不相等,亮度不同,故B错误;C.L1和L2并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但灯泡的电阻不同,由P= 可知,两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不相等,故C错误;D.将L1串联在一个12Ω的电阻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R1+R=12Ω+12Ω=24Ω,电路中的电流I= = =0.5A,因电路中的电流和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相等,所以L1能正常发光,故D正确.故选D.【分析】(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P=UI求出两灯泡的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然后比较两者的关系;(2)根据P=UI= 求出两灯泡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I2R比较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关系,实际功率大的灯泡较亮;(3)L1和L2并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P= 比较两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关系;(4)将L1串联在一个12Ω的电阻时,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与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相比较判断其是否能正常发光.3.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不考虑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灯泡变亮B. 电流表示数变大C. 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路的总功率不变【答案】D【解析】【解答】解: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滑片右侧部分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B错误;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由P=I2R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变,亮暗不变,故A错误;由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不变,故D正确;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并联部分的电阻变大,由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C错误.故选D.【分析】根据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可知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滑片右侧部分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P=I2R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亮暗的变化,根据P=UI可知电路总功率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滑片右侧部分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4.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影响该导体电流大小的物理量是()A. 通电时间B. 电荷量C. 电压D. 质量【答案】 C【解析】【解答】解:(1)由欧姆定律可知,对于某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通过导体电流大小决定于导体两端的电压,故C正确;(2)导体电阻和电压决定了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即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的多少,电流的大小与质量无关,故ABD错误.故选C.【分析】对于某一导体,电阻一定,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分析选择.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电路元件均完好,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大,下列方案中有可能使两电流表示数相同的有()方案:①用一个更小的电阻替换R3②将如图(a)中的R2与(b)中的R1互换③用一个更大的电阻替换R2④将如图(a)中的R1与(b)中的R3互换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C【解析】【解答】a图R1、R2并联,电流表A1在干路上,b图R1、R3串联,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大,要使两电流表示数相同,可以减小A1的示数或者增大A2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可以用一个更小的电阻替换R3或者用一个更大的电阻替换R2,故①③符合题意;因R1、R2、R3的大小未知,故②④不确定。
欧姆定律计算专题

欧姆定律的计算专题(基础题)1.某段金属丝两端电压为6 V时,通过的电流为0.3 A;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4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A;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0时,它的电阻为Ω。
2.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8V升高到10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0.1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A 40ΩB 20ΩC 10ΩD 无法确定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计算3. (2020·吉林期中)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
电阻R1的阻值为5 Ω,闭合开关S,电阻R 1两端的电压为3 V,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6 V。
求:(1)电源电压。
(2)电路中的电流。
(中档题)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R=10Ω,当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 V。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0.6 AB.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2 VC.通过灯泡L的电流是0.2 AD.灯泡L两端的电压是2 V(选做)5.(2020·淄博模拟)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6 V时,电流表示数为0.5 A;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时,电流表示数为1 A,则电阻R0为Ω,电源电压为V。
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计算(基础题)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为两个定值电阻,其中电阻R1=20 Ω,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
(1)求电源两端的电压。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5 A,求电阻R2的阻值。
7.(2019·郴州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定值电阻 R1=20 Ω。
闭合开关 S,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0.9 A,则电流表 A1的示数为A,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Ω。
含开关类型的分析及计算(中档题)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5 Ω,R2=10 Ω。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6 A。
欧姆定律专题

欧姆定律专题一阶梯:(对号入座)1.由欧姆定律I=可导出变形式R=,对此表达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电压、电流无关。
D.当通过某电阻在电流减小到零时,导体的电阻也减小到零。
2一只电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40Ω,如果电灯线路的电压是220V,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3. 一个电热水器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是44Ω,通过的电流是5A,求电热水器工作时两端的电压。
4.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_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
5.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1倍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 Ω,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_______A 。
二阶梯:(找不变量或找不变量确定比例关系)1.保持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不变,当电阻箱的电阻为10Ω时,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为0.6A;若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30Ω时,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为______A。
2.一根导体,在它两端加3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50mA,当它两端电压增加到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mA,它的电阻为________Ω。
3.电源的电压不变,当电阻增加6欧时,电流变为原来的2/3,求原来的电阻为多少欧?4.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3伏增加到4伏,通过此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安,求原来的电流为多少安?练习:1.电源的电压不变,当接入电阻R1为20Ω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3A;若接入电阻R2为60 Ω时,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______A。
2.某电阻两端加3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30mA,当它两端电压增加6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mA,它的电阻为________Ω。
3.电源的电压不变,当电阻增加8欧时,电流变为原来的3/4,求原来的电阻为多少欧?4.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6伏减小到4伏,通过此电阻的电流减小了0.2安,求后来的电流为多少安?三阶梯:(找相同量或找相同量确定比例关系)1.电阻R1=30Ω,R2=50Ω串联,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6V,则电源电压为多少伏?2.电阻R1=30Ω,R2=50Ω并联,通过R1电流为0.15A,则通过R2的电流为多少安?3.电阻R1=30Ω,R2=50Ω串联,接到16V的电源上,则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多少伏?4.电阻R1=30Ω,R2=60Ω并联,接到18V的电源上,则(1)通过R1的电流为多少安?(2)通过干路的电流为多少安?极值判断:5.甲、乙两个定值电阻分别标有“10Ω1A”和“15Ω0.6A”字样,若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最大可以是_____V;若将两个电阻并联,电源电压最大可以是_____V。
欧姆定律计算专题训练

欧姆定律专题专题一:比值问题1.有两个电阻,R 1=4Ω,R 2=6Ω,如果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 1、I 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 ,U 2,则I 1、I 2 、U 1 ,U 2分别为( )A. 1∶1 2∶3B.2∶3 1∶1C. 1∶1 1∶ID.2:3 2:32. R 1:R 2=2:3,并联在电路中,则R 1与R 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
3.如图1所示,AB 和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 .AB BC U U >,AB BC I I < B .AB BC U U <,AB BC I I =C .AB BC U U >,AB BC I I =D .AB BC U U =,AB BC I I < 4.如图2所示,V 1和V 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最大测量值是3V 和15V 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则() A .R 1∶R 2=1∶4 B.R 1∶R2=4:l C .R1∶R 2=1∶5 D .R 1∶R 2=5∶l5.如图3所示的电路,当S 断开与闭合时,电流表的两次示数之比是1∶3,由此可知是R 1∶R 2 ( )A .1∶3B .1∶2C .2∶1 D.3∶16.如图4所示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 1、A 2的示数比I 1:I 2=5:3,则电阻比R 1:R 2=_____,电流表A 1、A 3的示数比I 1:I 3=_______。
7.如图5所示的,电源电压为U ,R 1=12Ω,R 2=6Ω,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 1与A 2的示数之比为_____ 。
8. 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 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为3∶5,当开关S 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 甲∶U 乙为( )A .2∶5B .3∶2C .5∶2D .5∶39.如图7电源电压不变,R 1=8Ω,R 2=12Ω,当S 1闭合、S 2断开,若①②都是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若①②都是电压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_。
欧姆定律专题:多种方法测电阻

欧姆定律专题:多种方法测电阻(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
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2.电路图:(见图1)3.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ⅰ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ⅱ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ⅲ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
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
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分析与论证: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发现:R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欧姆定律应用专项训练8个专题

电流(毫安)1030lOO人体反应触电感觉,人可挣脱感到剧痛,神经麻木短时间内使人心跳停止压力F/N050100150200250300…电阻R/Ω500380310245200170150…欧姆定律应用一:简单计算1.人体是导体。
下表是通过人体的电流值和相应的人体反应:皮肤干燥的人两手问的电阻约为1×10欧,当皮肤潮湿时,电阻可能降到1.5×103欧,则皮肤潮湿时,只要在两手间加电压就可能会使人有触电感觉。
2.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1 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导体a 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a 的电阻大于导体b 的电阻C.当在导体b 的两端加上1V 的电压时,通过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8 .小明学了电学知识后,知道了人体也是导体.他产生了许多疑问.他想:既然人体是电阻,那么人体的电阻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小明在实验室用一只微安表和两节干电池连接成如图3 实验电路,当小明用两手捏紧触头A、B 时发现微安表偏转了,然后又用触头A、B 接触自己的两脚,用触头A、B 接触手和脚,微安表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小明记录了实验数据并且求出了对应情况下的人体电阻,如下表.测量项目电压U/V电流I/μA电阻R/Ω手与手之间313.6220k手与脚之间310.0( )脚与脚之间314.2211K(1)请帮小明完成实验表格,将求出的手脚间的电阻值填在表格中.图3(2)小明这次实验研究的问题是:.导体b 的电流为0.1AD.将a、b 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3)小明实验后又想:人体电阻与干湿有没有关系呢?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帮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这个问题.要求简述实验过程.图13.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 U ,可变形得到R= U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专题武汉市蔡家湾中学周兵龙学习目标: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2、知道欧姆定律是怎么得来的,知道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变形式。
3、会根据电路的特点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
知识点复习; 1 2、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一定时,改变________,测量记录对应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一定时,改变________,测量记录对应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欧姆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形公式:________,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串联分压: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___________。
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分流: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____________。
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训练:1、有一根镍铬合金线,两端电压为6 V 时,通过合金线的电流为0.3 A ,则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是________Ω;若两端电压减小一半,则镍铬合金线的电流是________ A ;如果镍铬合金线两端不加电压,则镍铬合金线的电流为______ A ,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是_______Ω。
2、根据欧姆定律R U I =,可变形得到IU R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3、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压U 都相等,并且电阻R 1>R 2,电流表示数最小的是(AB C D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1断开S 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5V ;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V ;则L 1 、L 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A .3V 和1.5VB .1.5V 和4.5VC .3V 和4.5VD .1.5V 和3V5、图5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 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
则当握力F 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能力提高: 类型一:图像题1、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Ω,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 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 A ,流过元件乙的电流是 A 。
2、小明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整理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下图所示I -U 关系图象,则甲、乙两个电阻串联后总电阻是______Ω;这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V 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A ;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在6V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______A。
3、现有两个热敏电阻R1、R2和一个定值电阻R0,R1的阻值会因通过的电流增大导致温度升高时而增大,R2的阻值会因通过的电流增大导致随温度升高时而减小,R0的阻值不变,它们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
(1据图甲可知,R0的阻值是Ω。
(2实验过程中,小明将R2和R0两个电阻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由此可知,此时R2的电阻为Ω,电源电压为 V。
实验过程中,改变电源电压,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1V时,电阻R2中的电流是,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
4、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10VB.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0ΩC.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类型二:串联分压、并联分流1、如图所示,V1和V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最大测量值是3V和15V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则(A.R1∶R2=1∶4B.R1∶R2=4:lC.R1∶R2=1∶5D.R1∶R2=5∶l2、某用电器的电阻是120Ω,要使电路中的总电流的1/5通过这个用电器,就跟这个用电器联一个Ω的电阻;若要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总电压的1/5,则应跟这个用电器联一个Ω的电阻.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都为电压表时,两表读数之比为3:2 ,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都为电流表时,两表读数之比为(A. 2:1B. 3:1C. 2:3D.1:3类型三:动态电路分析(判断示数变化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示数变大B.电流表A1示数变大C.电流表A2示数不变D.电流表A2示数变小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B、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不变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灯池L的亮度不变B.电流表A1示数变大C.电流表A2示数变小D.电压表V示数不变类型四:求最大值1、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 _____V.把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A,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_V.2、定值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10Ω 0.3A”和“20Ω0.5A”的字样,现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到某电源两端,为了不损坏电阻,该电源电压不能超过_____V;若将它们并联起来,在不损坏电阻的情况下,干路上最大电流是________A。
3、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标有“6Ω lA”,R2标有“3Ω 1.2A”,电流表A1、A2的量程均为0~3A,电压表量程0~15V,在a、b间接入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闭合开关s后,为保证R1、R2均不损坏,则允许加的电源电压和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不得超过(A.9V 1AB.3.6V 1.8AC.9.6V lAD.3.6V 0.6A类型五:求范围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压为12伏,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是50Ω,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当变阻器的p 端从a 端滑向b 端时,电流表的变化范围是:( A 、1.2A--0.2A B 、0.2A--1.2A C 、0.24A--0.2A D 、0.2A--0.24A2、如图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200Ω,R2的电阻为50Ω,电源电压为10V 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 滑到b 时,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范围是:(A 、2V ~0;B 、10V ~0V ;C 、10V ~2V ;D 、5V ~1V 。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 =4.5V ,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 1=5Ω,变阻器R 2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量程为0—3V 。
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A .0Ω—10Ω B .0Ω—20Ω C .5Ω—20Ω D.2.5Ω—10Ω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0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在1A —2A 之间,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在6V —9V 之间,则电阻R 0的阻值及电源电压为(A .3Ω 15VB .6Ω 15VC .3Ω 12VD .6Ω 12V5、为了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小强运用所学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如图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1=5Ω,电源电压恒为4.5V ,R2的规格为“15Ω0.5A”,电压表量程为0~3V ,电流表量程为0~0.6A 。
(1R1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当被测身高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6.25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A 。
(4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类型六:探究题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_____。
(2小新将实物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3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使定值电阻R 两端电压为2V ,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A ,则R 的阻值为_____Ω。
(4换上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 向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_____V 。
(5小芳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图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恒为4.5V 。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1.5A”字样。
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在a 、b 两点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