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险评估之分析与评价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防范事故风险,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项目和岗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任务是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的评价,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工作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工作。
第五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全面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第六条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与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第七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八条危险源辨识工作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排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文献调查、专家咨询等。
第十条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技术条件及设备设施是否达到安全标准;(二)工艺流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原材料和半成品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四)职工操作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五)周边环境是否对安全产生影响;(六)其他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
第十一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当有针对性、全面覆盖,记录辨识结果并及时整理。
第十二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频次,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十三条风险评价工作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十四条风险评价应当根据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和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五条风险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对危险源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二)对危险源引发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估;(三)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进行防控的危险源。
第十六条风险评价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十七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记录并进行汇总,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第十八条风险评价应定期进行复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和改进意见。
第四章风险控制第十九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各部门、项目、岗位进行指导,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和责任。
安全隐患风险分析与评价
安全隐患风险分析与评价安全隐患风险分析与评价是指对特定环境、系统或者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中的风险程度,为进一步制订安全管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下面将从定义、方法和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义安全隐患是指在环境、系统或者项目中存在的对人身安全或者资产安全有潜在威胁的各种因素或者现象。
安全隐患风险分析与评价就是通过对这些隐患进行全面的剖析和研究,确定其可能带来的风险程度,从而为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方法1.确定评价范围:首先需要明确评价对象的具体范围和边界,明确评价的目标是什么,以及评价的深度和广度。
2.收集数据:收集各个方面和层面的相关数据,包括现场调研、文献查阅、历史数据统计等,全面了解评价对象。
3.识别隐患:通过数据收集和现场调研,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系统地识别和分类,将其具体化、细化,确保能够全面而准确地描述出各个隐患。
4.评估风险:对于识别出的隐患,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5.确定优先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各个隐患的优先级,确定哪些风险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哪些可以延后。
6.制定控制措施:针对评估结果中的高风险隐患,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培训教育等。
7.监控和评估:对于已经实施的安全管理措施,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控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重要性1.提前预知风险:通过对潜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提前准确地预知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潜在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2.科学决策依据:对隐患风险进行评估,可以为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使管理者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决策和安排资源。
3.资源优化配置:隐患风险分析和评价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各个隐患的优先级,从而合理配置资源,先解决高优先级的隐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建立安全文化:安全隐患风险分析与评价过程中需要参与各个层面的人员,促进了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工作,提高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促进我行业务安全、持续、稳健发展,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银行业信息科技监管要求及《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结合我行风险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属于信息科技风险类“管理办法”,适用于某银行信息科技工作全过程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对象包括信息科技组织、管理过程和信息资产。
第三条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合规管理、支持业务创新和业务运营过程中,由于管理流程及资源缺失或不足、人为因素和技术漏洞产生的操作、法律、声誉等风险。
第四条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是指在信息科技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信息系统的研发、生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第五条本办法所指的信息科技风险类型及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 信息科技总体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策略、制度、物理环境、软件、硬件、网络、数据、文档等方面影响全局或共有的风险。
(二) 信息系统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及下线过程中由于技术和管理缺陷产生的风险。
(三) 研发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组织、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投产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四) 运行维护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运行与维护过程中访问管理、操作管理、变更管理、机房管理和事件管理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五) 外包风险是指本行将信息系统的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等委托给业务合作伙伴或外部技术供应商时形成的风险。
第六条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是识别、计量、评价信息科技风险的活动,旨在客观反映信息科技对我行发展战略的支撑程度。
第七条风险评估应遵循“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持续跟进”的原则。
第八条总行、一级分行的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含自评估)工作应遵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角色分工第九条风险评估可由总行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或一级分行发起,承担机构是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负责组建风险评估实施团队。
风险评估模型在保险业务中的实用性分析与评价
风险评估模型在保险业务中的实用性分析与评价保险业务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并通过资金的集中和分散来实现风险的平衡。
然而,保险公司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包括保险欺诈、利率波动、赔付争议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风险,保险公司普遍采用风险评估模型,以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本文将对风险评估模型在保险业务中的实用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风险评估模型的定义与分类风险评估模型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的方法。
根据评估的对象和内容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分为损失评估模型、客户风险评估模型和市场风险评估模型等。
1. 损失评估模型损失评估模型旨在预测保险公司面临的损失额度。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相关因素,如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损失程度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估风险和确定保额,从而帮助保险公司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和储备资金。
2. 客户风险评估模型客户风险评估模型主要用于评估保险公司获得客户的潜在风险。
通过收集和分析客户信息,如个人资产、健康状况、职业风险等,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估客户的风险水平,从而确定风险容忍度和个性化定价等策略。
3. 市场风险评估模型市场风险评估模型用于评估保险市场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通过考虑市场因素、经济变量、政策因素等,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并评估保险公司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风险水平和盈利能力。
二、风险评估模型的实用性分析1. 提高风险定价的准确性风险评估模型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相关因素,为保险公司提供风险定价的参考。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不同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的风险定价策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
2. 优化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评估模型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工具,帮助公司评估不同风险情景下的风险水平和资本需求。
通过模拟和预测风险事件的影响,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如风险敞口控制、再保险购买等,进一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程度。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一、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个人和企业的安全,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安全风险辨识的流程、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以及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措施。
二、安全风险辨识流程1. 建立安全风险辨识团队为了保证安全风险辨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应成立专业的安全风险辨识团队。
这个团队应包含来自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如生产、安全、环保、法务等部门。
2. 确定辨识范围和目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辨识的范围和目标。
范围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某个特定的业务流程。
目标可以是辨识出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并为风险的评估和管控提供依据。
3. 收集信息和数据收集与辨识范围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企业的运营情况、设施设备状况、人员配备信息等。
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文件、记录、报告,以及外部的法规、标准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数据。
4. 识别潜在的风险源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识别出潜在的风险源。
可以通过现场观察、设备检查、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识别出的风险源可以包括物理风险、化学风险、生物风险、人为因素等。
5. 评估风险概率和影响度对识别出的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和对企业的影响度。
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估。
定性评估可以使用概率矩阵和影响矩阵的方法,定量评估可以使用风险值计算公式。
6. 制定风险辨识报告根据辨识的结果,编制一份完整的风险辨识报告。
报告应包括风险源的识别、风险概率和影响度的评估,以及风险等级的划分。
报告应明确提出管控建议和改进措施,以减少或消除风险。
三、安全风险评估方法1. 预评估对辨识出的风险源进行初步的预评估。
预评估的目的是初步确定哪些风险源具有较高的风险,需要进行深入的评估。
预评估可以根据风险源的概率和影响度进行评估,也可以使用专家判断的方法。
2. 定性评估对预评估中确定的较高风险的风险源进行定性评估。
质量监测与风险控制制度
质量监测与风险掌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部门、岗位以及医疗服务的全过程。
第二条医院质量监测与风险掌控的目标是实现科学高效的医疗服务,遵从“安全、规范、有效、满意”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第三条医院质量监测与风险掌控的工作重要分为质量监测、风险评估与掌控、质量改进和患者投诉处理等方面,各部门和岗位应依照本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工作。
第二章质量监测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包含收集、分析和评估各类医疗质量数据。
各科室应依照规定,如实、准确地供应医疗质量数据。
第五条医院质量监测工作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病案质量评价、手术质量评价、医疗器械使用及维护情况、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确实定和执行、医学检验质量掌控等。
第六条医疗质量监测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包含随机抽样、定期检查、质量评审会议等手段,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医疗质量监测的结果应及时与相关科室和个人进行沟通,通过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和矫正存在的问题,并跟踪改进落实情况。
第三章风险评估与掌控第八条医院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与掌控机制,引导和监督医疗服务中的风险防控工作,确保医疗服务安全稳定。
第九条医院各科室和岗位应依照风险评估与掌控的要求,建立相应的风险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
第十条风险评估与掌控的重要内容包含:订立风险评估量划、风险识别与分析、订立风险掌控措施、建立应急预案和风险管理档案等。
第十一条医院应加强对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建立事故回溯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掌控。
第十二条医院应定期组织风险评估与掌控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和应急本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质量改进第十三条医院应开展定期的质量改进活动,依据医疗质量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结果,订立相应的改进计划,推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效果的评估。
风险管理第三章
•9
二、金融风险识别
1. 2.
3.
4.
金融风险识别的概念及原则 如何从金融机构运营过程、业务特征、 财务报表、运作能力等角度识别金融风 险的类型和受险部位 对金融风险诱因和严重程度进行识别的 方法 几种主要的金融风险识别方法
•10
1、金融风险识别的概念和原则 •
金融风险识别概念:是指通过运用相关的知识、技术 和方法,对处于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主体所面临的金融 风险的类型、受险部位、风险源、严重程度等进行连 续、系统、全面的识别、判断和分析,从而为度量金 融风险和选择合理的管理策略提供依据的动态行为或 过程。
案例:平安投资富通集团的例子
3-3 风险评估
一、风险评估的定义 二、损失分布的拟合与检验
•45
一、风险评估概述
•11、风险评估的定义
是指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 合的方法处理不确定性的过程,其目的是评价风险的可 能影响。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 风险衡量是指在对过去损失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概率 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作出估计。 风险评价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把损失 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分析该风 险的影响。 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决 策的基础。 请通读教材3.1节,掌握风险的定性与定量描述
金融风险严重程度的识别
影响程度 发生的概率
不显著 较 小 中等 较大 灾 难 性
基本上肯 高 定 很有可能 中等
中等概率 低 可能性较 低 小 极少发生 低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显著 显著 高 中等 显著 高 低 低
《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和规范集团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提高集团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集团可持续发展,同时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和集团《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应范围本办法适应于奥凯煤业集团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
第三条术语本管理办法所称内部控制,是由集团及其各单位、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第四条基本原则内部控制建设应当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要素进行。
并且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原则制、制衡性、适应性及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具体实施。
第二章实施步骤第五条集团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第六条集团须建立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并明确汇报机制;根据集团发展战略规划,按照战略目标确定集团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整体目标。
第七条集团经营管理中心下属审计组织负责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推进工作,并按规定向董事长及相关领导汇报建设进度。
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包括设计、运行和评价,经营管理中心负责《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和《内部控制评价手册》的编制,且协助各职能中心、分公司负责《内部控制制度手册》的编制。
第八条董事会(董事长)负责决策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大方针和政策,保证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在出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时,及时决策内部控制缺陷解决方案。
具体包括:1、批准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工作计划;2、批准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工作方案;3、批准集团内部控制的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4、审阅和批准集团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5、批准内部控制重要、重大缺陷认定报告(含缺陷整改方案);6、批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文档及重大、重要报告;7、批准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设计及职责方案;8、督导集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9、批准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由董事会(董事长)批准的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制度以及其他事项。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
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工作,提高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 促进我行业务安全、持续、稳健发展,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银行业信息科技监管要求及《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结合我行风险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属于信息科技风险类“管理办法”,合用于某银行信息科技工作全过程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对象包括信息科技组织、管理过程和信息资产。
第三条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合规管理、支持业务创新和业务运营过程中, 由于管理流程及资源缺失或者不足、人为因素和技术漏洞产生的操作、法律、声誉等风险。
第四条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是指在信息科技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者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信息系统的研发、生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第五条本办法所指的信息科技风险类型及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 信息科技总体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策略、制度、物理环境、软件、硬件、网络、数据、文档等方面影响全局或者共有的风险。
(二) 信息系统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及下线过程中由于技术和管理缺陷产生的风险。
(三) 研发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组织、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投产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四) 运行维护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运行与维护过程中访问管理、操作管理、变更管理、机房管理和事件管理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五) 外包风险是指本行将信息系统的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等委托给业务合作火伴或者外部技术供应商时形成的风险。
第六条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是识别、计量、评价信息科技风险的活动,旨在客观反映信息科技对我行发展战略的支撑程度。
第七条风险评估应遵循“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持续跟进”的原则。
第八条总行、一级分行的信息科技风险评估 (含自评估)工作应遵照本办法执行.第二章角色分工第九条风险评估可由总行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或者一级分行发起,承担机构是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负责组建风险评估实施团队。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各中央企业: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为了指导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稳步发展,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执行。
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及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委。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六年六月六日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投资回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贯彻执行本指引。
中央企业中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负责督导本指引的实施;国有控股企业由国资委和国资委提名的董事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按照法定程序负责督导本指引的实施。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企业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企业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以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五条本指引所称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包括以下主要工作:(一)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二)进行风险评估;(三)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四)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五)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第三章 化工工艺热风险及评估
US m2 = (T − Ta ) V
3.3 热危险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A点为稳定点,B为不稳定点。
放热速度
Ta为能够保证系统稳定运转
的冷却介质上限温度。相当 于绝热体系的SADT,即自加 速分解温度。 TNR为不回归温度或热失控 (临界)温度,是反应体系 的温度。 △TNR称作临界温度差。
ιⅠ Ⅱ Ⅲ B C A
3.3 热危险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绝热系统 绝热体系:试样(物料)的反应热全部用来加热反应系统,不 向外界散热。
绝热系统的几种近似情况: (1)只有物料的情形,如大量细锯木屑受潮堆 积,包括物料量远大于壳体包装的情形; (2)物料+散热能力很差的壳体形成绝热系统, 包括物料量远大于壳体包装的情形; (3)物料+冷却加套,当冷却失效时,由开放体 系变成绝热体系。 (4)热生成速度远远大于散热速度;
温度放热速度对于特定的反应用热力学动力学参数keq来表征在反应器设计初始阶段确定了反应体系反应温度t后应根据下式确定冷却剂温度t冷却面积a冷却材料u以确保不失控临界温度的反应失控评估中的应用温度放热速度nrnrnrnr来表征中进行特定的反应用热力学动力学参数k来表征如果传热性能下降用如下公式判定反应会否失控临界温度的反应失控评估中的应用化工工艺热风险评价方法通常分为理论模拟评价和实验模拟评价
(
)
MbC vb ∆Ts = 1 + MsC vs
∆T
定义试样容器的修正系数为:
MbC vb 1 + =φ MsCvs
3.3 热危险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仅是试样时绝热温度上升可达到的温度TS为:
E exp − RT 0 另外,φ对初期放热速度也有影响。仅是试样时的放热速度 m 0 = A ∆ Tc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价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资产安全,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的订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其各部门、分支机构的全部员工,包含正式员工、临时工和外来人员。
第二章安全生产风险辨识与评价第三条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的义务与内容1.本企业应当依据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并订立相应的风险评估量划。
2.辨识包含但不限于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原材料子、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辨识的内容应包含可能引发事故、损害人身安全、危害环境、损失资产的潜在风险。
第四条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标准1.进行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时,本企业应采用科学、客观的方法进行,包含但不限于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事件树等。
2.评价标准应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条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周期与情况更改1.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应定期进行,初次评价应在企业运营前完成,后续评价周期不得超出一年。
2.在以下情况下应及时进行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原材料子或作业环境发生重点变动;–发生重点事故、事故威逼或事故隐患的;–原有标准不符合最新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的。
第六条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报告和后续措施1.完成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后,应及时编制评价报告,并明确安全风险的等级划分和应对措施。
2.安全风险等级划分包含但不限于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并应订立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3.相关部门应组织实施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章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价的组织与责任第七条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价的组织1.本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部门,并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和评价工作。
安全风险评估与评价
安全风险评估与评价
安全风险评估与评价是指对各种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以确定可能对组织或项目造成威胁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风险识别:通过对组织内外的各种威胁和漏洞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 风险分析:对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其它相关因素。
3.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对每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优先级和紧急程度。
4.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避免、降低、转移和接受等。
5. 风险监测:对已经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6. 风险沟通:及时向组织内外的相关方沟通风险评估和控制结果,确保其了解和参与风险管理过程。
通过安全风险评估与评价,组织可以全面了解自身面临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源。
同时,它也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工作,需要不断监测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和安全环境。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各中央企业: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为了指导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稳步发展,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执行。
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及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委。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六年六月六日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投资回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贯彻执行本指引。
中央企业中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负责督导本指引的实施;国有控股企业由国资委和国资委提名的董事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按照法定程序负责督导本指引的实施。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企业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企业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以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五条本指引所称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包括以下主要工作:(一)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二)进行风险评估;(三)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四)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五)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公司范围内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是指对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事故严重程度等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第四条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全面评估,动态管理;(三)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四)重点突出,措施有效。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公司设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安全生产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委员会职责:(一)制定和修订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二)确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三)组织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的实施,协调解决评估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四)审批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决定风险控制措施;(五)组织对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七条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一)组织制定和修订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细则;(二)组织实施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三)定期提交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四)组织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风险意识;(五)组织对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三章风险评估程序第八条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分为初始评估、定期评估和特殊评估。
第九条初始评估应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对项目的设计方案、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评估。
第十条定期评估应按照公司制定的评估周期进行,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再评估,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调整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本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本第一章 \t总则第一条 \t为了规范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工作,保障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t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是指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和管理要求的过程。
第二章 \t安全风险辨识第三条 \t安全风险辨识是指对企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危险源、隐患以及外部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描述和记录的工作。
第四条 \t安全风险辨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对企事业单位内部可能存在的危险源、隐患进行识别,包括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安全设备等方面;(二)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评价;(三)对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员素质、安全文化等方面进行评估。
第三章 \t安全风险评估第五条 \t安全风险评估是指根据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对各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重要性,并评估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
第六条 \t安全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根据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对危险源、隐患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损失;(二)对各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重要性;(三)评估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方面。
第四章 \t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七条 \t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将各项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控制要求。
第八条 \t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将各项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级;(二)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控制要求;(三)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管理措施和控制要求的落实。
第五章 \t安全风险管控的要求和措施第九条 \t企事业单位应依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结果,采取相应的管理要求和控制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第十条 \t企事业单位在安全风险管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一)明确风险管控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二)制定并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操作符合安全要求;(三)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四)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能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六)加强对外部承包单位和供应商的安全管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公司制定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消除或控制潜在的危险源,降低与危险源相关的风险。
二、范围适用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项目以及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实验室等。
三、术语定义1.危险源:指可能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物质、设备、环境或工艺。
2.风险评价:指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过程。
3.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程度,一般包括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
4.管理措施: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包括消除危险源、控制风险、防范预防、应急处理等措施。
5.责任人:指被指定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理措施的人员。
四、制度要求1.危险源辨识(1)各部门负责人要组织员工对所辖区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将辨识结果记录并进行归类分析。
(2)对于发现的新危险源,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或消除,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3)辨识结果应明确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影响范围等信息,并进行文档化保存。
2.风险评价(1)辨识后的危险源要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2)风险评价要综合考虑潜在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暴露时间以及员工的易感性等因素。
(3)根据评价结果,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文档化记录。
3.管理措施(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明确责任人。
(2)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培训教育、设立防护设施、完善应急预案等。
(3)责任人要负责组织、执行和监督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4.监督与评估(1)公司要定期组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组织相关部门、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能力。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组织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组织内部所有部门及所属单位的风险评估管理活动。
第三条定义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组织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的过程。
第二章评估机构与职责第四条评估机构设置本组织设立安全风险评估小组(以下简称“评估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第五条评估小组职责评估小组负责制定评估计划,组织培训与宣传,实施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制定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执行情况,并定期向管理层报告工作进展。
第三章评估流程与方法第六条评估流程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四个阶段。
第七条风险辨识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和员工访谈等方式,全面辨识组织内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
第八条风险分析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
第九条风险评价综合风险分析和组织承受能力,对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确定重点管控对象。
第十条风险控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第四章评估结果应用与持续改进第十一条结果应用评估结果应作为制定应急预案、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持续改进组织应定期或不定期对风险评估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风险管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解释权本办法由本组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生效日期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3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时,建立完善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一、引言为了确保组织的稳定运营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辨识、评估和管控安全风险的程序和职责,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涉及安全风险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
三、定义安全风险:指在组织运营中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或条件。
辨识:指确定和识别所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的过程。
评估:指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管控: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以最小化或消除安全风险的过程。
分级:指根据安全风险的严重性和发生概率,将其分为不同级别,以便优先处理。
四、安全风险辨识1. 建立辨识安全风险的机制,包括内部员工反馈、内外部安全监测报告等渠道。
2. 针对组织内各个部门和活动进行定期的安全风险辨识,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的风险。
3. 制定辨识风险的流程和方法,明确职责和权限。
五、安全风险评估1. 定义安全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包括风险值计算模型、评估指标等。
2. 根据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3. 制定评估结果的记录和报告要求,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级别,如高、中、低级别。
2. 高级别安全风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消除,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 中级别安全风险:建立控制措施和预警机制,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4. 低级别安全风险:建立预防和日常管理机制,持续监测和改进。
七、责任和义务1. 组织领导:负责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分析与评价》: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及含义
《分析与评价》: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及含
义
1.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查找并列出风险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方案措施,提出采取相关措施后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建议。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应当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重要内容并设独立篇章。
2.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的评估主体组织对项目单位做出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开展评估论证,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提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3.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分为三级:
高风险:大部分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特别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中风险:部分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
低风险: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人对项目有意见,通过
有效工作可防范和化解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数
200
200
210
220
240
250
收益
40
42
46
51
58
67
求:(1)收益与指数的相关系数;
(2)最小二乘估计的收益-指数线性相关方程;
(3)设指数概率分布为:
指数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概率
0.01
0.01
0.03
损失额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概率
0.10
0.10
0.10
0.30
0.20
求: (1)任一辆汽车出事故且经济损失额不超过 6000 的概率;
12000 0.10
14000 0.10
(2) 每辆汽车因交通事故平均经济损失大约是多少?出交通事故的汽车平均每辆经济损失大 约是多少?
(3) 出交通事故的汽车经济损失额的方差是多少?
0.03
0.01
0.01
求:燃气公司当月收益的概率分布。
四、已知某地区 1 月份地面冰冻的可能性如下:
天数
≤10
11-19
风险分析一般都是通过对样本值的分析来推导总体分布或特征。即一般通过样 本分析估计原始风险状态。推导风险状况整体分布情况的基本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三 种: 一、直接统计法 二、事件概率与风险指标复合统计法(损失概率与损失幅 度法) 三、回归分析法。
风险分析的其他方法还包括:VAR 计算、压力测试和蒙特卡罗方法等。
二、20 次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资料如下:1000,1901,2900,3500,3900,4600,4800,5100, 5150,5200,5400,5800,6100,6500,6800,7100,7900,8200,9210,9800
求:(1)在 0-10000 中,以 2000 为一个区间,画出损失额分布的直方图; (2)求样本平均值。
第二节 风险评价
一、 风险标准
风险标准是评价风险重要性的依据。 风险标准以组织目标、内外环境为基础。风险标准来自:各类标准、法律、政策、其他要 求。 风险等级是用后果及其可能性表示的风险的重要性。 教科书常将企业风险分为三个等级:致命风险(后果是破产)、严重风险(导致财务危机)、 一般风险。 比如法律规定企业的负债率不得高于 70%;又比如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 于 8%,这些都是企业对应风险指标的风险标准。
对每一 x 观察值 xi,有一个 y 的观察值 yi,i=1、2、3、、、n。
对每一 x 观察值 xi,又可根据 y=a+bx 算出一个 y 的值 yi,i=1、2、3、、、n。
最小二乘原理要求:你取的 a、b 应使:
Q=
(yi-yi)2 最小。
令
=0
=0 可解得:
b= ,
这里:x= Σxi
a=y-bx
例、设燃气公司冬季某月的收益与当月的天气取暖指数线性相关,相关方程为:
收益=0.1+0.05 指数
又知道
指数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概率
0.1
0.1
0.3
0.3
0.1
0.1
求:燃气公司当月收益的概率分布。
解: 设燃气公司当月收益为 y,天气取暖指数为 x,则
当月收
益为 y
当 月 收 0.1
最简单、最常见的是线性回归分析。
例、燃气公司冬季某月的收益与当月的天气取暖指数相关,历史数据如下:
指数
200
200
210
230
240
240
收益
21
23
23
25
25
26
求:(1)收益与指数的相关系数; (2)最小二乘估计的线性相关方程。
最小二乘原理
设变量 y 是 x 的线性函数:y=a+bx
a、 b 是未知常数。要根据 x、y 的 n 次观察值,来确定 a、b 的值。
在项目经济效益评估中,我们也常作敏感性分析,假设某些参数变动±10%、±20%、±30%, 我们来分析收益率的变化。
五、蒙特卡罗方法简介
有些情况下,我们关心的经济指标由含随机变量参数的方程约定,而方程无法得到解析解。 这时,只要知道随机变量参数的概率分布,就可以用蒙特卡罗方法推导风险指标的近似分布或 推导其某些特征。
y= Σyi
Lxx= Lxy=
(xi-x)2 (xi-x)(yi-y)
线性相关系数
定义 r= Lxy / (Lxx Lyy)1/2 是线性相关系数。
其中:Lyy= (yi-y)2
当 r<0 时,我们说 x 与 y 负相关;r>0 时我们说 x 与 y 正相关;r=0 时,我们说 x 与 y 不相 关。当 r=±1 时,我们说 x 与 y 完全相关;r=1 时,我们说 x 与 y 完全正相关;r=-1 时,我们说 x 与 y 完全负相关。
0 级 结果可以精确预测; 一级 未来有多种结果,每一种结果及其概率可知; 二级 知道未来会有哪些结果,但发生的概率均无法客观确定; 三级 未来的结果与发生的概率均无法确定。
这四级的划分有其客观性,即在充分利用了现有资信收集和分析能力情况下, 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把握可以也只能达到其中的某种级别。而如果我们未尽义务,我 们对不确定性的把握未必能达到应达到的级别,这正是风险分析的重要性所在。当 然随著资信收集和分析技术的进步,我们对原始风险状态的认识有可能提高。
P(η=0)=P(η=0,ξ=0)+ P(η=0,ξ=1)
= P(η=0/ξ=0) P(ξ=0)+ P(η=0/ξ=1) P(ξ= 1)
=1-α
P(η> x) =P(η>x,ξ=1)+ P(η>x,ξ=0)
=P(η>x/ξ=1) P(ξ= 1)+ P(η>x/ξ=0) P(ξ=0)
=P(ξ=1)× P(η> /ξ=1)P(ξ=1) + E(η=ηi /ξ=0)P(ξ=0)] = ∑ηi ×E(η=ηi /ξ=1)P(ξ=1)
三、回归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基于因果关系,通过分析因的概率分布,再借助因果关系,得到果
的概率分布。
这包括三项工作:确定因果关系,确定因的概率分布,推导果的概率分布
求:(1)任一辆汽车出事故且经济损失额不超过 8000 的概率; (2) 每辆汽车因交通事故平均经济损失大约是多少?出交通事故的汽车平均每辆经济损 失大约是多少? (3) 出交通事故的汽车经济损失额的方差是多少?
解:(1)P(η≤8000,ξ=1)= P(η≤8000/ξ=1)P(ξ=1), (2)E(η)=0×E(η=0)+∑ηi ×E(η=ηi) = ∑ηi ×[E(η=ηi ,ξ=1) + E(η=ηi ,ξ=0)]
0.1
0.3
0.3
0.1
0.1
益为 y 概
率 P(y)
四、VAR 计算和压力测试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得到完整的原始风险状态,无法估计、推算原始风险状态。这时,
我们会用一些技术去探寻我们特别关心的特定风险事件及其后果的关系或可能性,即我们会试 图得到原始风险状态的局部情况。常用的方法包括 VAR 计算和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等。
二、 风险评价
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风险标准进行对比,以决定风险主体能否接受或容忍当前的风险状态。 对于不能接受或容忍的风险状态,风险主体将应用风险管理技术处理风险。
第三章习题
一、 根据过去 1 年内出交通事故情况的统计有如下资料:
1、大约每 100 辆汽车有 2 辆车出交通事故;
2、每次交通事故可能的经济损失是:
第三章 风险评估之风险分析与评价
第三节 险衡量(风险估计)
第一节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指充分理解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风险分析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找出风险指标的原始风险状态(也就是把握不确定 性状态)。 但这不是说我们就一定能找到完整的原始风险状态。事实上,风险主体最终对 原始风险状态的把握程度大致可分为四个等级:
VAR(value at risk)的含义与计算 VAR 有时叫在险值,完整的表示是:Prob(△p> -VAR)=1-α。 其中△p 表示风险主体的总 资产在未来△t 时间内(如两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做法)的收益。完整的说法是:在 未来△t 时间内,总资产损失额小于 VAR 的概率为 1-α。1-α为置信水平。 这里,我们将组织的总资产作为我们的风险指标。如果我们知道了它的完整分布,当然好; 而现实是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我们几乎不可能知道、或推算它的完整分布,这时我们可能基于环 境分析得到了一些风险标准(风险标准的定义我们下面介绍),使我们特别关心出现超过特定损 失额情况的概率。 实际上,如果对所有 VAR 值我们都能算出 Prob(△p> -VAR)的话,我们是可以得到总资产的 完整分布的。 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 压力测试是假设某种事件发生,推导其后果。如假设人民币汇率在现有水平上升值 20%, 我们来推导中国进出口额的变化。
一、直接统计法 对样本值(我们所关心的经济指标)直接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样本的分布情况,
并以此推导总体的概率分布情况。 在直接统计法中,有时我们要判断原始风险状态的分布类型,这时会涉及分布
检验的问题;有时我们已知分布的类型,而不知其某些特征值,这时会涉及参数估
计及参数检验问题。
更简单明了的方法是根据样本值先划出样本值的分布直方图,并以此代表总体的分布。
△x1、△x2、△x3、、、△xm。
设 x1 、x2 、x3 、、、xn 中有 vj 个落入第 j 个小区,j=1、2、3、、、m。 则 vj 为第 j 个小区的频数、vj/n 为该小区的频率。 在 XOY 平面上,对应于区间△xj ,以△xj 为底、 vj/n△xj 为高,画矩形,所有矩形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