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2010)》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2010)》

附件《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2010)》实施指导意见第一部分前言《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201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颁发)是指导全国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评估、考核,以及规范教材编写与审查标准的规章,是技工院校开展德育课程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为了积极推进和落实技工院校德育新课标的实施,进一步规范我省技工院校德育课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工作,不断增强德育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根据《技工院校德育课课程标准(2010)》的基本要求,结合广东省实际现状,特拟定本实施指导意见。

第二部分课程安排与教材指导根据《技工院校德育课课程标准(2010)》的要求,广东省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部分。

必修课程由新生入学教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技校生就业与创业指导、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等五部分组成,选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法律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关系与礼仪、美育常识、国情教育等内容。

其中必修课程为我省技工院校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必须保证基本学时。

选修课程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我省德育课程按照不同教学层次和生源情况分别设置,具体方案如下:一、必修课程初中起点中级班(三年制)初中起点高级班(五年制)高中起点高级班2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内容与目标参照《技工院校德育课课程标准》执行)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目标一、总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立改革创新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分类目标德育课程分类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类。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技专在教育既提高知识技能,也应该教育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技工院校的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正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专校园德育课程标准分为三类,即共性德育、专业德育和课程德育标准。

一、共性德育标准技专的共性德育标准强调学生要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拒绝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的健全人格,追求卓越性、完善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具体表现为:1.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崇尚正义;2.尊重法律,维护社会公平和秩序;3.热爱祖国,尊重责任,服从决定;4.保护环境,切实行动,坚定不移;5.推动社会进步,追求社会公正;6.健康生活,节约精神,守正不阿。

二、专业德育标准技工院校的专业德育标准要求学生要崇尚真理,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具有实际创新能力。

具体表现为:1.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独立思考、发挥创造力;2.形成自我调节和自律性,拒绝虚假和空谈;3.科学实践,真实实践,勇于探索;4.具有创新意识,主动创新,勇敢冒险;5.尊重知识,传承文化,弘扬大学精神。

三、课程德育标准技工院校的课程德育标准要求学生要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牢记核心价值观,遵守法律法规,把经济学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形成经济发展的观念、思想和行为模式。

具体表现为:1.立足国情,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2.尊重原则,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热爱经济学;3.探索问题,科学分析,提出解决方案;4.理解行为,深入研究,发现问题;5.大胆实践,创造机会,发展经济;6.坚定信念,持续创新,不断进步。

从上述标准来看,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充分体现出,技工院校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及实践知识,使其能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努力的国才。

只有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才能实现学校的教育使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创造更大的贡献。

技校德育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技校德育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德育教育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4.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一、职业道德教育1. 职业道德的定义和重要性2.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3. 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二、团队精神教育1. 团队精神的内涵和作用2. 团队合作的技巧3. 团队冲突的解决方法三、创新意识教育1. 创新的定义和意义2. 创新思维的方法3. 创新能力的培养四、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教育1. 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和表现2. 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3. 青少年如何践行社会责任和法治观念五、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教育1. 心理素质的重要性2. 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3. 人际沟通的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等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作为一名技能型人才,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二、讲授新课1. 职业道德教育- 讲解职业道德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是技能型人才必备的素质。

- 分析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如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

- 举例说明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职业道德。

2. 团队精神教育- 讲解团队精神的内涵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精神对于个人和团队的重要性。

- 介绍团队合作的基本技巧,如沟通、协调、分工等。

- 分析团队冲突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创新意识教育- 讲解创新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 介绍创新思维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

- 分析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4. 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教育- 讲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和表现,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

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

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德育课是技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大纲旨在规范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公民意识,使其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具备服务社会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基本道德观念:介绍道德的基本概念、道德推理和道德规范。

2、个人道德品质:探讨个人品德的构成要素,包括诚实、勇气、责任和自律等方面。

3、社会道德:分析社会道德的内涵,包括公正、公平、公益和守法等方面。

4、职业道德:讲解各类职业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

5、家庭道德:阐述家庭成员间的道德关系和责任,包括孝顺、亲情、爱情和婚姻等方面。

6、道德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如义务劳动、志愿者活动等,以提升其道德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分析、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德育课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教学: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分析能力。

3、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和社会调查,提高其道德实践能力和社会认知水平。

五、评估方式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定。

2、期中考试:采用书面考试形式,测试学生对德育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采用书面考试形式,测试学生对德育课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实践活动:根据学生参与的道德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活动表现进行评估。

六、课程实施建议1、注重德育课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形成全面的德育教育体系。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潜力。

3、注重德育课的教学实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加强德育课教师的培训和提高,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德育课程教学大纲

德育课程教学大纲

《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思想道德将设对培养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正确的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强青少年思想到得教育建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学时学分:(72)学时,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部分谱写崭新篇章(4学时)[教学内容]:(1)职业伴随人生2学习改变命运[本章重点]:(1) 加强思想建设(2)学习改变人生第二部分培养健康心理(20学时)[教学内容]:(1)坚强面对生活(2)学会和谐交往[本章重点]:(1)充分认识就业的重要意义(2)现阶段的就业方针(3)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第三部分恪守道德规范(24学时) [教学内容]:(1) 加强道德修养(2) 抵制不良侵袭[本章重点]:(1)努力掌握职业技能(2)提高文化科学素质(3)培养职业意识(4)确立职业目标第四部分增强法制观念(20学时)[教学内容]:(1) 提高法律意识(2) 预防违法犯罪[本章重点]:1. 学习法律知识2. 防止青少年犯罪第五部分走好人生道路(2学时) [教学内容]:(1) 正确对待人生[本章重点]:(1)实现人生目标四、课程学时分配五、考试形式(1)考试形式:闭卷考试(2)考核办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一、引言在技工院校,德育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因为,技工院校的学生通常是来自不同背景、教育程度和年龄层的人群,而德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职业操守和公民意识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制定一套适合技工院校的德育课程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德育课程标准的制定目的是为了确保德育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为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德育课程标准的内容1.课程目标德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

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自律、创新、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能力。

2.课程内容德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传统文化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等几个方面。

其中,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讲授经典著作、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等内容来实施;法律法规教育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通过实施职业道德评价和培训等措施来达成;公民意识教育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来实施。

3.教学方法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和实践活动应该得到重视,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

4.评价体系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应该与课程目标相匹配。

可以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评估和个人陈述等多种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

四、实施与监督机制1.实施机制技工院校应该成立德育教学研究小组,负责制定、修改和推广德育课程标准。

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和德育观念。

2.监督机制技工院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德育课程监督机制。

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教学观摩和学生评价等方式,对教学质量和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五、结语德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既具有重要意义又具有实际操作性。

德育课教学大纲

德育课教学大纲

德育课教学大纲导言:德育课是中国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习惯和价值观。

德育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追求真、善、美,全面发展其品德潜能。

本文将探讨德育课的教学大纲,以确保学生在德育课中获得充实的学习体验。

一、教学目标德育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习惯和价值观。

具体目标包括: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如诚实、友善、助人为乐等;2. 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包括守时、守纪律、尊重他人等;3. 探讨社会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判断;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价值观的教育:从小事做起,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2. 社会伦理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伦理困境和道德选择,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3. 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通过文化、艺术、体育等方式,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德育课的教学目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 案例研究: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判断伦理和道德问题;2. 讨论和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批判性思维;3.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的道德冲突和解决方式;4.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 反思和评价:通过学生的反思和自我评价,促进其对德育课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德育课的教学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道德品质、习惯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日常表现:包括言行举止、遵守纪律、与同学和师生的关系等;2. 课堂学习表现:包括课堂讨论参与度、观点表达、思维深度等;3. 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和表现;4.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技工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方案

技工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方案

技工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方案一、前言技工学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德育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实施方案,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3.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德育课程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欣赏等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爱和平;2. 道德修养: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宣传、道德讲堂等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4. 职业素养: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5. 创新创业: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创业项目策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德育课程实施方式1. 课堂教学: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融入德育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校园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培养社会责任感;4. 榜样示范:树立优秀的德育典型,激励学生向优秀的榜样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五、德育课程评估1. 定期开展学生德育素质评价,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2. 针对学生的德育问题,采取个性化辅导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 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育人。

六、总结技工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教学大纲

《德育》教学大纲

《德育》课程标准(试行)(适用于我校中职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按照部颁《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标准》,结合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状况和社会对我校中职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对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课时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和安排。

《德育》是我校中职各专业的公共课。

技工学校的德育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发展为线索,围绕学生德育需求,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公民基本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识教育,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常识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人生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和企业欢迎的从业者。

技工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技工学校的德育课,同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及高等职业院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其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技工学校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深入浅出,浅显易懂,重在运用。

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同学校时事政策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其他各项教学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学校的素质教育任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对职业、道德、法律、心理品质、经济政治等知识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国家发展的基本品质,具有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团结友善、认真负责的基本素质,提高他们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以及就业后继续学习、创业、创新的能力。

(二)分类目标1.知识和能力(1)了解职业、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的关系,尽快适应技工学校的学习生活。

(2)学会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够客观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熟悉基本道德规范。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一)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一)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一)主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背景:中职学生素质,长沙学分制改革,就业对学生技能要求培训对象:长沙市中职德育老师2008年l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此举标志着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实施。

下面,我谈谈学习《意见》和《大纲》的体会。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第一部分,新大纲是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新突破德育课的教学是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体现着教育的方向性,带有强烈的国家意志,所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直在对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做各种改革和探索。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进行过三次重大改革。

1、第一次改革,中职德育课课程形成自己的体系中等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很多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改办为职业中专,形成了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类中等职业学校。

这三类学校都没有自己完整的德育课课程体系,三类学校的德育课基本是参照普通高校政治理论课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设置。

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意见》,构建了既有别于普通高校,又有别于普通中学的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课程体系。

这次改革是划时代的,因为有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虽然有了中职德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过多,内容繁杂而且太难,许多内容基本与普通高校和普高德育课的内容一致。

比如《政治经济学》是大学生才系统学习,而中职生也要学,大学生都学不好,中职生能学得好吗?比如说《政治经济学》里有一个两大部类再生产,老师怎么教学生也学不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缩写版。

刚是一个“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就叫人头疼不已。

全国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标准(修订稿)

全国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标准(修订稿)

全国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标准(修订稿)第一部分前言《全国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指导全国技工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估、考核,以及规范教材编写与审查标准的规章,是技工学校开展德育课程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明显。

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积极适应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增强德育课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技工学校德育课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

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增强法制意识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技工学校德育课,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发展为线索,围绕学生德育需求的发生时机,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法制意识、经济政治与社会常识教育;进行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思想方法、心理品质、就业创业教育。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教学计划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教学计划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教学计划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教学计划引言: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技工院校需要制定德育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判断能力;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3.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4.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

二、课程设置:1. 道德教育课程:包括道德原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等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社会责任教育课程: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使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和义务,培养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3. 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介绍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

4. 自律教育课程:通过开展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等培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

5. 团队合作教育课程:通过分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拟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判断对错,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2.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的道德冲突和选择,培养他们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3.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观点和心得,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评估与考核:1. 课堂表现: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和实践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和实践任务,并进行书面报告,评估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专题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德育教育相关的主题进行研究,撰写论文并进行口头报告,评估他们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结论: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教学计划,技工院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技校德育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技校德育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技校德育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德育在技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德育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职业道德规范3.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4. 法治观念与道德责任教学重点:1. 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与应用2.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的实践教学难点:1. 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2.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2. 学生准备好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德育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德育在技校教育中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30分钟)1. 德育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讲解德育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 分析德育在技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如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等。

2. 职业道德规范- 介绍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如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规范在职场中的具体应用。

3.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 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 介绍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反馈等,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4. 法治观念与道德责任- 讲解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如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

- 强调道德责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职场和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在职场中践行职业道德?- 如何提高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如何树立法治观念和道德责任感?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职场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2. 教师点评,总结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

广东省技工学校德育大纲(试行)

广东省技工学校德育大纲(试行)

【颁发部门】:广东省劳动厅【颁布日期】:1997-5-8【法律文号】:粤劳研[1997]127号【执行日期】:1997-5-8广东省劳动厅粤劳研[1997]127号关于印发《广东省技工学校德育大纲(试行)》的通知广州、深圳市、各地级市劳动局,省直有关单位、中央驻粤有关单位,各技工学校:为加强我省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保证有效地培养“四有”技工人才,现将《广东省技工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我厅职业技术培训教研室反映。

一九九七年五月八日广东省技工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技工学校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培养大批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从而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致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

本《大纲》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特点制定的,它是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准则和规范,也是评优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依据。

一、德育的目标的任务总体目标是:通过系统教育和入学、毕业、日常三个阶段的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成为“四有”的全面发展的技工人才。

具体目标和任务是:(一)政治方面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使之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使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德育教学大纲

德育教学大纲

《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120 学时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德育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2、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3、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4、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教学要求从正确认识职业开始,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了解职业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描述自己的职业兴趣,解释职业理想的作用,懂得学习的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并尝试进行学习生活的自我设计教学内容1—1 职业伴随人生一、职业与人生二、现代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三、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1—2 学习改变命运1.有理想才会有追求1.会学习才能成人才2.善把握才会有成效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教学要求列举心理健康的表现,解释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成才的关系。

感受环境的变化,了解适应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解释自尊自信的重要性,了解提高自信心的方法,掌握人际交往与合作的原则和技巧,熟悉常见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教材、教法

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教材、教法

职业是社会分工, 就业是民生之本。
年月日起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发布新职业
职业的个体功能
• 生活来源的主要途径 • 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 •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手段
哪个职业更适合我?
职业咨询是职业指导中最 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职业咨 询,可以使我们了解更多的职 业信息,加深对职业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改变原来不合适的 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使之获得较科学合理的择业、从业依 据,从而有利于求职目标的实现和职业生活的稳定。
德育评价建议
(一)按照“知行合一”的德育原则进行评价 (二)认知与能力主要通过开放的笔试进行 (三)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平德育评价举例
第一册考点: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考题:期初做一个定向(本班同学)承诺计划(书面),期
末由当事人验证(背靠背)。 第二册考点:关注经济社会,学会理性思辨
技工院校德育: 课程标准、教材、教法
主讲 宦 平
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价值标准、是非观念、政治方向 (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三)突出职业特点,满足社会化功能 (四)重视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及创新
德育课程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正确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健康的人格。 (二)知识能力目标:掌握是非、善恶、美丑标准,能够分析认 识各种经济社会现象,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方向。 (三)方法过程目标:归纳、比较、概括,参与社会实践。 (四)情感价值观目标:自信、乐观、合作,荣辱观强,有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
自我广告:万金油式语文教师
最权威的课程:申论、行政公文、结构性面试 最擅长的理论:课程论、职业教育心理学、行为引导教学论 最得意的编著:语文、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职业教育学 最另类的研究:农村职业教育 最常用的邮箱:huanping8888@ 最正宗的姓名:宦平 最准确的地址: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常州竹林北路36号) 最无奈的声明:版权所有,谢绝复制,恳请支持

中职院校《德育》教学大纲

中职院校《德育》教学大纲

德育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册教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与个人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现实为中心,从个人、国家、世界三个层次讲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主要内容有: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了解市场走进经济圈,开放的中国今年国际,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册教材帮助我们了解身边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参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成为一个了解社会、放眼世界的现代青年。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关于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能力,努力成为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着眼大局的合格公民,成为一个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如下: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

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同学们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时刻注意学用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参与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力。

3.应用范围本大纲应用于中级(或高级、技师)教学。

注:本课时分配表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的5年制高级技工学校。

对于招收高中毕业生的3年制高级技工学校,本课程的学时总数为32学时。

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教学要求了解市场的交换行为,认识货币的职能。

了解商品及其价格发生变化的市场因素,了解家庭常见的理财方式,掌握科学的消费方式,懂得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理性投资。

教学内容第一节聚焦货币一、货币二、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第二节商品价格的奥妙一、了解商品价格二、学会合理消费第三节认识个人投资一、个人投资二、个人投资工具教学建议1、通过主题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克服“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等错误思想的影响2、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联系。

第二课走近经济圈教学要求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特征,了解市场经济下的经营活动遵循的交易原则。

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

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录入者:李远征录入时间:2009-02-10附件1: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

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教学内容1.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1)职业与职业生涯。

(2)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2. 职业理想的作用(1)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2)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二)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立足本人实际,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热爱专业,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附件1: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

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教学内容1.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1)职业与职业生涯。

(2)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2. 职业理想的作用(1)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2)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二)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立足本人实际,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热爱专业,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群和相关行业,了解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

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理解“兴趣能培养、性格能调适、能力能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运用:分析所学专业应达到的职业资格标准,分析本人发展条件,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要;体验个性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相符的长处,找到存在的差距。

教学内容1. 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2)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3)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

(4)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2. 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1)兴趣分析与培养。

(2)性格分析与调适。

(3)能力分析与提高。

(4)就业价值取向分析与调整。

(5)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分析与改善。

3. 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1)家庭状况变化分析。

(2)行业发展动向分析。

(3)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

(三)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和制定发展措施的要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敬业乐群、积极进取的作用。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成。

理解发展目标与发展条件的关系,理解近期目标和发展措施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形成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实事求是的观念,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是最好的目标”的发展理念,形成脚踏实地实现发展目标的态度。

运用:根据本人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

教学内容1. 确定发展目标(1)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

(2)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发展条件。

(3)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选择。

2. 构建发展阶梯(1)阶段目标的特点和设计思路。

(2)近期目标的重要性和制定要领。

(3)围绕近期目标补充发展条件。

3. 制定发展措施(1)制定发展措施的重要性。

(2)措施制定三要素(任务、标准、时间)。

(3)实现近期目标的具体计划。

(四)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创业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初步掌握求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做好就业、创业的准备。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就业形势和有关创业的政策,理解角色转换的重要性;理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及其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理解就业、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创业意识,形成关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能力的态度,确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

运用:修改、完善发展目标和发展台阶,针对自己与“职业人”和创业者素质的差距,制订提高措施,践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行为,尝试求职的基本方法,编制模拟创业计划书。

教学内容1. 正确认识就业(1)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观。

(2)就业形势与择业观。

2. 做好就业准备(1)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2)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3)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

3. 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1)创业的重要意义。

(2)创业者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3)中职生创业的优势。

(4)在校期间的创业准备。

(五)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调整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明确在校学习与终身学习、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条件变化,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管理与适时调整。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职业演变的影响。

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评价的必要性,理解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形成科学管理、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培养成功者的心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努力追求职业理想的实现。

运用:掌握管理、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方法,认真践行发展措施,学会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教学内容1. 管理规划,夯实终身发展的基础(1)认真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

(2)定期检查职业规划执行实效。

(3)珍惜在校生活,奠定终身学习基础。

2. 调整规划,适应发展条件变化(1)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2)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时机。

(3)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3. 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1)评价职业生涯成功的不同价值取向。

(2)评价职业生涯发展的要素。

(3)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1. 教学原则。

在落实方向性、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应遵照以下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1)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

教学要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加强个别指导。

要用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看待学生,真诚地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激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工作、各科教学相结合。

教学要与多种德育渠道结合起来,发挥德育课教师在教师集体中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引领作用。

(4)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发展措施,转化为发自内心的需要,要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管理置于集体之中,发挥他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

2. 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年龄、学科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实际,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着力于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为学生加强交流、互相启发创造条件;在规划落实过程中,为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创造条件。

(3)教学方法评价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制订既实事求是、又富有激励功能的发展规划,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信心和成功者心态,有助于学生主动按照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3. 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2—36学时,每周2学时。

教学时间324. 活动建议。

职业生涯演讲和艺术形式的表演、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调查、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调查,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参观访问、模拟演练、小组讨论、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重要形式。

多数实践内容应安排在班会、实训、实习或课余、假期进行。

分析发展条件、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调整发展规划等设计过程,应该以预留作业的形式完成,并结合作业开展相应主题活动。

教师要当好班主任、团委、学生科(德育处)开展学生活动的参谋,调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德育课教师在学校和班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中应有的引领作用。

5. 教学资源。

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开发事业有成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家、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等德育资源,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和开发。

五、评价和考核1. 评价目的。

学习评价是为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认识提高、能力提升、行为转变,以及教师教学的效果,为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提供决策的依据。

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功能。

2. 评价原则。

学习评价必须遵循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原则。

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要调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3. 评价方式。

评价应以各规划环节产出质量,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整体质量和相应调查报告、总结等成果,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在评价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教师的导向性评价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

4. 评价标准。

学习评价标准分为认知水平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

认知水平分为“了解”、“理解”两个层次。

运用评价主要指职业生涯规划各环节和整体产出的质量,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激励作用。

附件2: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习礼仪,讲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