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第五章 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4. MRI:对心脏形态、功能、心肌活性和心肌灌注评价有很 高的准确性。
第一节 心脏与心包
• 检查技术 • 正常影像表现 • 基本病变表现 • 疾病诊断
一、检查技术
• X线:心脏摄片、心脏造影检查 • CT • MR • 超声
心脏形态
垂位心:心影纵轴和水平面夹角明显大于45° 斜位心:夹角约45°左右 横位心:夹角明显小于45°
瘦高体型 适中体型 矮胖体型
横位心
斜位心
垂位心
横位心
斜位心
垂位心
心脏大小
• 心胸比率 • 正常成人 ≤0.5 • 3周以内婴儿为0.55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CT表现
1. 横轴位:常用标准体位 2. 短轴位:观察左室 3. 长轴位:瓣膜、左室流出道、心尖部 4. 三维容积再现及冠状动脉探针:立体
肺充血
肺动脉段膨隆,肺门增大,但边缘清 楚,肺纹理成比例增粗,边缘清楚
肺少血:肺血流量减少 • 常见于三尖瓣狭窄、肺动脉狭窄和其他右
横轴位:共8个层面
1. 主动脉弓上层面 2. 主动脉弓层面 3. 主动脉弓下层面 4. 肺动脉层面 5. 主动脉根部层面 6. 左室流出道层面 7. 左室体部层面 8. 左室膈面
心 室 长 轴
心 室 短 轴ຫໍສະໝຸດ VR左 冠 状 动 脉 回 旋 支 支 架
(三)正常心脏MRI表现
形态:右房横轴位呈不规则四边形,右心耳呈宽基底
(一)正常影像解剖(X线)
右缘:上段-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 下段-右心房
左缘:上段-主动脉结 中段-肺动脉段 下段-左心室
医学影像学课件:循环系统
血管的生理功能
输送血液
血管作为血液的通道,维持血液 循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
身各组织。
调节体温
血管通过收缩和舒张调节血流量 ,从而调节体温。
物质交换
血管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的重要场所,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血管的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管壁沉积脂肪、钙质等物质,导致动脉狭窄 或闭塞,引起缺血性病变。
调节血压
心脏通过改变心输出量和 血管阻力来调节血压,保 持血压稳定。
维持酸碱平衡
心脏通过调节血液中的酸 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 定。
心脏的病理变化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 的产生或传导异常,导致 心跳不规则或过快或过慢 。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充 分泵血以满足身体需要, 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呼吸 困难等症状。
心理调适
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治疗方案与效果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抗血小板聚集、降脂、 降压等药物。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球 囊扩张等。
冠状动脉搭桥、瓣膜置 换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 异,治疗效果不同。
预防与保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等。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定期体检
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及时治疗 。
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X线、超声 心动图、MRI和CT等检查可显示心肌肥厚、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异常等。
心包积液
心包腔内液体增多,可引起心脏压塞。X线、超声心动图和MRI等检查可显示心 影增大、心音低钝、颈静脉怒张等。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循化系统的定义、常见技术、影像学在疾病诊断与手术中的应用, 以及医学影像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循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心脏
结构: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功能: 循环输送氧合血液。
血管
结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功能:输送营养物 与废物、维持体内平衡。
医学影像学技术
X-线
循环系统疾病影像学特征
心绞痛
1. 局部心肌缺血 2. 胸痛、呼吸困难
心肌梗死
1. 大面积心肌缺血坏死 2. 剧烈疼痛、气短、恶心
动脉硬化
1. 动脉内壁增厚、变硬 2. 典型表现:斑块、钙化
医学影像学在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规划
手术支持
如心脏手术中用于评估心腔大小、 血流速度等,辅助手术规划。
如血管成形术中,可直接观察手 术情况,辅助手术进行。
术后观察
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通过 影像学观察是否搭桥成功。
未来发展趋势
1 智能化技术
如AI、机器学习、自动化 等将在影像学诊断中大量 应用。
2 多模态组合技术
3 远程会诊
将不同影像学技术相结合, 获得更全面、更高质量的 影像。
通过网络进行远程会诊, 满足大众健康需求。
适用于诊断心血管钙化、肺部水肿。
CT
适用于诊断动脉硬化、肺血栓等。
超声
适用于观察血液流动、诊断心脏缺陷。
核医学
适用于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影像学Biblioteka 诊断中的应用1血管疾病
2
可帮助检测动脉性疾病、静脉曲张等。
3
心脏病
能够检测心脏大小、壁运动、心脏瓣膜、 室间隔缺损等。
其他疾病
辅助诊断肺栓塞、肺源性心脏病、高血 压等。
医学影像学-第五章 循环系统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循环系统的检查技术、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影像表现和常见疾病的影 像表现。
(3)长轴位
与人体长轴垂直的横轴位是常用的标准体 位。它可清楚显示心脏的结构,各房室间 的解剖关系及大小,心包呈1~2mm厚的 弧线状软组织密度影,其内侧见低密度脂 肪影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心脏与心包正常表现
4. MRI表现
心肌:在自旋回波序列中,心肌呈中等信号强度,与胸部肌肉组织相似。右心室壁较薄,仅相当于左心室壁的 1/3。心肌厚度应在舒张末期长轴位或短轴位上测量。正常左心室心肌厚度在收缩期比舒张期至少增加30%以上 心内膜:图像质量好的MRI上显示心内膜比心肌信号略高,呈细线状影 瓣膜:可清晰显示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一般呈中等信号强度,比心肌信号略高。电影序列上可观察瓣 膜的形态和运动功能 心包:心包在SE序列上呈线样低信号,周围有高信号脂肪组织衬托
医学影像学(第8版)
四、下肢血管正常表现
1. X线造影表现 双下肢动脉由两侧髂外动脉延续,主要包括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 腓动脉、足背动脉及足底动脉等。下肢静脉包括浅静脉和深静脉。下肢浅静脉包括小 隐静脉和大隐静脉及其属支
2. 超声表现 动脉横断面呈圆形,纵断面呈两条平行条带状,管腔内为无 回声。可见动脉壁为三层结构。静脉壁薄,超声不易显示, 有时可见静脉瓣回声。CDFI正常下肢动脉为层流,频谱多普 勒表现为三相血流频谱(见右图)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心脏与心包正常表现
医学影像学课件:第五篇 循环系统
2.正常解剖
2.RAO 45°
心前缘:主动脉弓、肺 动脉、右室前壁和左室 下端构成。 心后缘:上段为左房, 下段为右房 心前间隙(胸骨后区): 心前缘和胸壁之间尖向 下的三角形透明区。 心后间隙:心后缘与脊 柱之间透明区。
2.正常解剖
2.RAO 45°
2.正常解剖
LA RA
AA PA RV LV
2.正常解剖
正常X线影像解剖
1.PA 右缘:上-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
下-右心房 左缘:上-主动脉结
中-肺动脉段及左房耳部 下-左心室 心尖部:左心室在心影左缘突出 部分
2.正常解剖
1.PA
2.正常解剖
AA SVC
RA
AA PA
LV
2.正常解剖
1.PA
心胸比率
正常成人 ≤0.5 3周以内婴儿为0.55 7~12岁为0.5
电子束CT
– 显示心脏功能及血流动态,检查费用昂贵, 国内尚未普及
1.检查方法
3、MRI检查
① 心脏MRI成像 ② MRA ③ 对比增强MRI血管造影 ④ 快速心脏成像MRI电影 ⑤ 超快速MR成像 ⑥ 磁共振频谱
1.检检查方方法法
1.检查方法
心脏MRI成像
1.检查方法
常用自旋回波、梯度回波、快速梯度回波 等序列,不作为心脏的首选检查
心后缘:上段为主动脉弓,
下段为左房、左室。
主动脉窗:主动脉弓下的透
RA
明区。
RV
主动脉窗
LA LV
O 60°
主动脉窗
RA
LA
RV
LV
2.正常解剖
2.正常解剖
前缘:上段-升主动脉、 主肺动脉及右室漏斗部 下段-右心室前壁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变
X线平片可见心脏增大和肺淤血等间 接征象,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瓣膜病变 的敏感方法。
心包炎
X线平片和CT可发现心包增厚和钙化 ,MRI可显示心包积液。
先天性心脏病
01
02
03
房间隔缺损
X线平片可见右心房、右 心室增大,超声心动图可 确诊并评估缺损大小。
室间隔缺损
X线平片可见左右心室增 大,超声心动图可确诊并 评估缺损大小和分流情况。
二维超声心动图
实时显示心脏结构和运动 情况,评估心脏功能。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检测心脏内血流速度和方 向,评估心脏瓣膜功能和 血管狭窄程度。
心脏声学造影
通过注射造影剂,增强心 脏内血流信号的显示,提 高诊断准确性。
CT和MRI检查
CT检查
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重建心脏和血管的三维图像,显示 心脏结构、血管狭窄和斑块等病变。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过程包括麻醉、切口选 择、病变处理、缝合等步骤,需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介绍
预后评估指标包括生存率、复发率、生活质量等,可用于评价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情况。
预后评估方法包括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或转移等病变。
•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是将不同影像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 诊断信息。未来,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将在循环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精准医疗在循环系统中的应用:精准医疗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未来,医学影像学 将与精准医疗相结合,通过影像技术对患者的循环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医学影像学课件:第五篇 循环系统2-1
正常CT表现
(三)主动脉弓下层 面- 主肺动脉窗层
面:升主动脉在气管的 右前方,其右侧为上腔 静脉,上腔静脉后方可 见自胸椎前弯向右前方 走行的奇静脉弓。气管 左侧为主动脉窗内的脂 肪组织,正常时可见有 数个小淋巴结。胸椎左 前方为降主动脉,其右 侧为食管。
正常CT表现
(四)肺动脉层面-
气管分叉层面:在这一层 面可见隆突与左、右主支气 管,肺动脉干位于左主支气 管的左前方,两侧肺动脉呈 人字形分叉,左肺动脉向左 后方斜行位于左主支气管的 前外方。右侧肺动脉向右后 方走行,介于升主动脉与右 主支气管之间。左、右肺动 脉可在同一层面显示,但通 常左肺动脉略高于右侧肺动 脉故右肺动脉在左肺动脉以 下的层面显示。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
一、正常X线表现
(一)后前位远达片: 正常心影是2/3位于胸骨
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 心尖指向左下,心底部朝向 右后上,形成斜的纵轴。
1、 心右缘分两段,心左 缘分三段。 2、心尖部 3、心胸比率
影像观察与分析
1、正常X线表现 (六)心脏大血管大小:
心胸比率:心影最大横径 与胸阔最大径之比。正常成人 心影横径一般不超过胸廓横径 的一半,即正常成人心胸比率 ≦0.5,婴幼儿横径较大,可达 0.55。
第三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第五篇、循环系统
第一节、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普通X线检查:
(一),透视: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的形状,搏动。
(二),摄影:
1.心脏远达片 (1)X线焦点与胶片间距离为2米的后前位立位X线片 (2)是心脏X线检查最基本的方法. 2.右前斜位与左前斜位 (1):右前斜位:左旋转45度,食管吞钡。观察左房; (2):左前斜位:右旋转60度,观察各房室改变。 3.左侧位:观察左房室变化。( 吞钡) 最佳选择:后前位与左侧位 X线对肺循环的显示明显优于其他影像方法.
医学影像学实践教程(放射学部参考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循环系统第一节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学表现病例5-1【临床病史】患者,女性,34岁。
主因“胸痛3天”来我院就诊。
行胸部正侧位片检查。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描述】气管、纵隔居中,上纵隔影未见增宽,主动脉结、降主动脉、心尖位于左侧,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侧位片心前、心后间隙未见减小。
【诊断】心脏、大血管正常X线表现。
病例5-2【临床病史】患者,女性,30岁。
主因“咳嗽、咳痰一周”来我院就诊。
行胸部CT轴位平扫检查。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描述】气管、纵隔居中,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走行正常,主动脉内径未见增宽,心脏不大,形态正常,上、下腔静脉未见扩张。
【诊断】心脏、大血管正常CT表现。
病例5-3【临床病史】患者,男性,45岁。
主因“心前区不适1月”来我院就诊。
行心脏MRI检查。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描述】心脏不大,形态正常,室壁运动协调,室壁未见增厚,心肌增厚率正常,室壁未见异常信号改变,各瓣膜结构正常,各瓣口区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诊断】心脏正常MRI表现。
第二节后天性心脏病病例5-4【临床病史】患者,女性,62岁。
主因“发作性胸闷伴气短1年,加重1月。
”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160/80mmHg。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生化常规正常。
【影像学描述】心影增大呈“主动脉型”,左心室段明显膨隆向左下延伸,心腰凹陷,主动脉结突出,主动脉迂曲。
【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
【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无高血压病史。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双心室增大,以左心室为主,心影呈主动脉型、普大型或球形。
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可有或无高血压病史,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有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咯血。
主要体征: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左房、左室增大,可见巨大左房,肺淤血。
病例5-5【临床病史】患者,男,64岁。
主因“咳嗽、咳痰、气短、喘息3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半月。
”入院。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
医学影像学:第五章 循环系统
3.心脏形态
❖ 在后前位片上,可按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的大小 分为横位心、斜位心和垂位心。
❖ 斜位心见于适中体型,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约为 45度,心胸比率约0.5心腰平直。
❖ 垂位心见于瘦长体型,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大于 45度,心胸比率小于0.5,肺A段较长且稍突。
室流出道及心尖部 4.三维重建及冠状动脉成像
❖ (二)心包 ❖ 壁层心包 厚度1-2mm。
❖ (三)其它 ❖ 1.体肺循环大血管的显示 ❖ 2.冠状动脉的显示 ❖ 3.瓣膜的显示
(四)MRI检查 解剖及扫描方位与CT相同
1.心肌 中等信号 右室壁较左室壁薄 左室厚 度 改变应达30﹪;
左前斜位
心缘右心房段延长、凸出
右前斜位
——
基 本 病 变 右 房 大
Dept. of Radiology, Union Hospital, HUST
普大型
❖ 左右心室同时增大
主动脉扩张 aortic dilatation
❖ 升主动脉向右前弯曲 ❖ 主动脉弓顶高达或超过胸锁关节 ❖ 主动脉窗开大 ❖ 降主动脉向后或“S”状弯曲 ❖ 吞钡检查:食管主动脉压迹加深,压迹以下
第五章 循环系统
Dept. of Radiology, Union Hospital, HUST
血液循环情况
❖ 肺静脉 左房二尖瓣左室主动脉瓣主动脉 体循环 肺循环 肺动脉肺动脉瓣右室 三尖瓣右房 腔静脉
检查技术
❖ X线 x-ray ➢胸透 fluroscopy ➢ 摄影 radiography ➢ 心血管造影 angiocardiography
❖ X线表现
病 变
➢肺动脉段膨隆,肺门影增大,右下肺动脉干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透视:介入治疗的主要监视手段。
摄影:常用。
一般常用四个位置:后前位(正位),左前斜(向右转60°)右前斜(向左转45-60),左侧位(服钡剂)多层螺旋CT:64排以上心电门控技术:将MRI扫描固定在每个心动周期的某一时相,获取心脏该时相的信息一般以心电图R波作为MRI测量的触发点X线左: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左室右: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右房心右缘的搏动代表右心房的搏动心脏形态:横位心-矮胖体格斜位心-适中体型,占多垂位心-瘦长体型儿幼心呈球形,心胸比》=0.5老年趋向于横位心或斜位心心脏大小心胸比例: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
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右膈顶平面两侧胸廓肋骨内缘之间的距离。
正常:≤0.5正常时右心缘是膈肌至主动脉弓顶的1/2二尖瓣型-梨形主动脉球较小肺动脉段突出左右心缘不同程度向外膨心尖上翘(左房大、右室大)主动脉型心-靴型左室大(心后三角变小或消失)主动脉球增大肺动脉段内凹左心室段延长心尖下移升主动脉右突普大型心脏-烧杯样心影向两侧对称性增大肺动脉段平直主动脉球大致正常肺门动脉扩张:右下肺动脉主干成人大于1.5cm,儿童大于胸锁关节水平的气管横径肺充血:原因:肺动脉血量增多,可引起肺动脉高压X线:肺野透明度正常;后前位-肺动脉段膨胀;双肺门增大、边缘清楚,“肺门舞蹈”;肺动脉分支呈比例增粗,向外周分布,边缘锐利。
左向右分流先心: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循环血量增多:甲亢心、贫血心肺少血:原因:右心排血受阻,肺血流量减少X线:肺野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疏、细小肺门变小、血管变细;严重出现侧枝循环:细小、紊乱网状血管影。
常见病变:肺动脉狭窄、三尖瓣狭窄、右心排血受阻的先心病。
肺淤血原因:肺静脉回流受阻、肺静脉高压、肺水肿X线:肺野透明度明显减低;后前位-肺门增大、模糊、无舞蹈,可呈残根状;双上肺纹理增粗,呈倒八字形(放射性);肺静脉普遍扩张,呈模糊条纹状影,中下肺明显;严重可出现克氏B线(厚1mm,长2-3cm)常见病:二尖瓣狭窄、左心衰血管:超声首选CT横轴位:标准体位心脏和大血管短轴位:左室壁心肌长轴位:瓣膜、左室流出道及心尖部胸痛三联症: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脏病变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血流动力学改变:左 → 右分流 右 → 左分流 无分流
临床:无紫绀 左向左分流类 有紫绀 Fallot四联症等
X线诊断:肺血管纹增多 ASD、VSD、PDA 肺血管纹减少:肺动脉狭窄 肺血管纹无改变:左 → 右分流<2:1
房间隔缺损(ASD )
类型:原发孔型(少见) 继发孔型
病理: 左房 → 右房,右室,肺动脉
显示其内部结构的解剖、运动以及血流情况。有右心造 影、左心室造影、主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摄片: 后前位(吞钡、加深、远距) 左侧位(吞钡、加深) 右前斜位(45°) 左前斜位(60°)
后前位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侧位
后 前 位 片
左 侧 位
右 前 斜 位
左 前 斜 位
右心造影
左心造影
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消失 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消失
CT:左心室增大
LV
LA
LV
MRI:左心室增大
LA
LV
右心室增大
主要向前、向左、向后增大
后前位:心尖钝圆或上翘,心横径增大,心腰平直或 隆起,肺动脉段延长,相反搏动点下移
右前斜位: 心前缘膨隆,心前间隙变窄
左前斜位:心室膈段增长,室间沟向后上移位
X线表现
右房,右室增大 肺动脉段:突出,扩张,搏动增强 肺充血,晚期肺动脉高压 左房不增大,左室及主动脉变小
ASD
ASD
手术前
手术后
室间隔缺损(VSD)
类型:膜部(多见) 肌部
病理: 左室 → 右室 →右室,肺血管,左 房左室血流量增加
X线表现
左右心室均增大,但以右室为主 肺动脉扩张,肺充血,搏动增强 左房轻度增大 晚期肺动脉高压 → Essenmenger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血压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供血情况。
血压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率快慢会影响到血液循环的速度和血流量,从而影响到身体的生理功能。
心率
血压与心率
血液循环
血管系统
氧气和营养物质交换
血液流动与循环的生理过程
03
循环系统的疾病
定义
MRI检查通常采用快速扫描技术,可以获得心脏和血管的动态图像,以及血流信号和定量分析数据。
MRI检查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进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05
循环系统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要点三
药物治疗
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以缓解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区的供血。
饮食调整
维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以促进心血管健康。同时,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以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
合理饮食与运动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保持血压在正常水平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检测血压等方式来控制血压。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官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症状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类后疼痛消失。
治疗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
病因
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吸烟。
医学影像学课件:循环系统
心律失常是指由于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异常,导致心脏的节律和频率发生异常,主要分为快 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种。
02
循环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与诊断
X线成像技术与诊断
X线平片成像
常规的X线检查方法,可获得胸腔、心脏和大血 管的基本影像。
胸部透视
动态的X线检查方法,可观察器官的功能和动态 变化。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包括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等,帮助患者逐步恢复 健康。
05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与健康 管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
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健康饮食习惯
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通过健康管 理和预防措施来维护身体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医学影像学课件:循环系统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循环系统的基本介绍 • 循环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与诊断 • 循环系统的常见疾病与影像学表现 • 循环系统的药物治疗与护理 •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管理
01
循环系统的基本介绍
循环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循环系统定义
循环系统是动物体内运输和循环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的 一系列组织和器官,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3
血液
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细胞 外液,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其他 生物分子。
循环系统的生理与病理过程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动脉 的收缩和舒张以及毛细血管的渗透和滤过等。
医学影像学 循环系统影像学
(二)心血管造影正常表现
正常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造影
右心造影
正位 右房(上、下腔静 脉)、房室口、右 室、漏斗、主肺动 脉干、左右肺动脉
右心造影
侧位 前部为右室和右室流 出道;后部为固有心 房和腔静脉窦,腔静 脉窦接上、下腔静脉
(二)心血管造影正常表现
2、左心造影 正位(前后位):左房呈卵圆形,位于气管分叉
熟悉和掌握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与生理及其病理状态下发 生的变化,是学习心血管影像学的关键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常需应用一种甚至几种影像学检查
第五章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循环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 1. 常规X线检查(conventional x-ray radiology):
透视(少用)、平片(常用) 2. CT(computed tomography) 3.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4. 心血管造影检查(cardio-angiography) 5. 其 他 : 心 血 管 超 声 、 血 管 内 超 声 、 核 素 成 像 ( ECT 、 PET)等 各有临床应用价值与限度,需依临床需要选用
第五章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常规X线检查 透视现已不再作为重要的常规检查方式; X线摄片可用于观察心脏大血管形态、肺血分布,判断心功能
MSCT 平扫仅能评估心脏大血管和心包的大体解剖形态和毗邻 关系;经静脉注入对比剂的CT血管造影(CTA)可评估主动 脉、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形态学和病变,联合应用心电门 控技术可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正常影像学表现-右前斜位
(三)右前斜位:左膈在前,靠近胸骨,膈顶较低,膈下可见胃泡;右膈在 后,位置较高,膈下无胃泡。心影前缘自上向下: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和漏斗 部、右室、最下端为左室心尖部;后缘:上段为主动脉弓、降部以及气管、上 腔静脉的重叠影,下段上部为左房,下部为右房,最下端有时可见下腔静脉影。 心影前缘与胸壁之间的三角形透光区称心前间隙或胸骨后区
医学影像学5-循环系统
稳定性心绞痛
年龄增长
• 冠心病由冠脉狭窄和心肌缺血组成
心肌梗死 顿抑心肌 冬眠心肌
X线表现
• X线表现:
– 冠脉钙化 – 心脏增大 – 肺静脉高压 – 透视下搏动异常 – 心室膨突 – 心包积液
缺点:①辐射; ②心率及心律要求
4G Flash 双源CT
4G Flash双源CT(锐影 双源 CT)是目前世界 上成熟应用于临床的最 先进的CT设备,扫描速 度业内最快。它采用两 套64排图像采集系统, 结合“飞焦点”技术、 多种低辐射技术及超高 的旋转速度,能够在极 短的时间内完成扫描, 为病人提供“绿色” CT 检查。它的最大特 点是时间分辨率极高, 其炫速扫描模式可以在 一秒钟之内完成单部位 扫描,且辐射剂量极低。 冠状动脉成像无需控制 心率,炫速模式扫描仅 需0.25秒,辐射剂量低 至1mSv以下。
2、肺动脉异常---肺充血
• 指肺动脉血流量增多 • X线表现
–肺动脉段膨隆,肺门增大 –右下肺动脉干增粗,大于右中间段支气管宽度
(15mm) –肺血管纹理成比例增粗、增多 –扩张血管边缘清楚 –透视见“肺门舞蹈征”
• 常见于:左向右分流先心病
右下肺动脉
肺动脉段
2、肺动脉异常---肺动脉高压
定义:肺动脉高压:收缩压>30 mmHg(4 kPa)
• 妊娠
(二)超声检查
第四章 循环系统 第一节 心脏与心包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大动脉短轴切面
1. 二维超声心动图
心尖四腔切面
第四章 循环系统 第一节 心脏与心包
心底波群
二尖瓣波群
2. M型超声心动图
心室波群
第四章 循环系统 第一节 心脏与心包
3.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医学影像学课件:循环系统
05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改善生活习惯与预防措施
01
健康饮食
02
控制体重与体育锻炼
保持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习惯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适当控制体重,坚持有氧运动,如散 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03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 生率。
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降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以控制病 情发展。
VS
心肺关系
心肺关系密切,心脏负责泵血,肺部负责 气体交换。在循环系统中,心脏和肺部通 过不同的途径相互联系,保证人体正常正常影像学表现
心电图的解读
总结词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无创性检查,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详细描述
心电图包括12个导联,能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心电图的波形应具有正常的形态和振幅,包括P波、QRS波群、 T波和U波。正常情况下,心电图的波形应处于合理的时限和振幅范围内,且各波形的形态和时程具有规律性 。
CT与MRI的解读
总结词
CT和MRI是断层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显示心脏的结构 和毗邻关系,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详细描述
CT和MR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软组织分辨率,可 清晰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毗邻关系。CT检查常用多排 螺旋CT技术,可观察冠状动脉钙化和心肌梗死等病变 。MRI检查可显示心功能不全、心肌炎和心包疾病等 病变,同时可测定心肌的代谢和神经活性等指标。
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诊断
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包括超声心动图、心电图、CT和MRI等。
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评估与预后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二、超声检查
二维超声心动图:直观、实时动态显示心脏各结构的形态、大小、空间位置及连接关系等,具有较好的空间分 辨力,是心脏超声检查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一)心脏摄片 优点:直观显示肺循环情况,判断肺血多少和肺淤血程度,对心腔大小作出初步判断 缺点:不能直接显示心腔和血管内的病变
(二)心导管术和心血管造影 优点:心导管检查是测量肺动脉压力、跨压力差、计算全肺阻力、肺毛细血管嵌顿压等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 缺点:有创检查
成像速度快,对冠状动脉及全身大血管及分支显示清晰,是冠状动脉以及大血管病变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
缺点 时间分辨率不足:心率快或心律不齐病人图像质量可能受影响 空间分辨率不足:1.5mm以下小血管显示受限 组织分辨率不足:难以对斑块中的纤维、脂肪成分进行分辨 X线辐射 与碘对比剂相关的过敏反应、对比剂肾病等不良事件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心脏与心包正常表现
2. 超声表现
(3)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和左心室长轴切面上,正常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 血流显示为舒张期朝向探头的红色血流信号(图a),而左心室流 出道和主动脉瓣口的血流显示为收缩期背离探头的蓝色血流信号
(4)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包括脉冲波多普勒(PW)和连续波多普勒(CW),频谱曲线横轴 代表时间,纵轴代表多普勒频移大小或血流速度(图b)。从频谱曲 线上可了解血流方向、流速、性质等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三、CT检查
平扫检查:平扫检查的最大价值是通过计算钙化积分,对冠状动脉整体钙化情况进行评价 增强检查: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最主要的检查方法,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均需在平扫基础上行 增强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心电门控技术,大血管成像多采用螺旋扫描
医学影像学(第8版)
心胸比即为心脏横径与 最大胸廓横径之比,该 比值的正常上限是0.5
正常心影分为三型: 横位心 斜位心 垂位心
横位心
斜位心
垂位心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心脏与心包正常表现
2. 超声表现
(1)二维超声心动图 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图a):显示左心室、左心房、室间隔、右 心室、主动脉、主动脉瓣与二尖瓣 大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图b):显示主动脉、主肺动脉、右室流出道 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图c):可获得系列不同的切面。观察瓣膜 的形态、开放幅度、心室大小、室壁活动。 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图d):包括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四腔心切 面和剑突下四腔心切面。可显示房室结构、大小与比例;房间隔和室 间隔;二尖瓣、三尖瓣以及十字交叉结构
(三)经导管血管腔内成像技术(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优点:显示冠状动脉斑块、冠状动脉内支架贴壁情况、判断易损斑块的最佳技术 缺点:有创检查,价格昂贵,无法在临床常规开展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二、超声检查
优点: 方便、安全、实时,为循环系统首选影像检查技术,可直观显示各心腔大小、瓣膜病变(包括反流及狭 窄)情况,测量跨瓣压差、峰值流速,明确心内结构异常,异常分流等,是各类心脏病尤其是先天性心 脏病和瓣膜性心脏病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心脏与心包正常表现
2. 超声表现
(2)M型超声心动图 心底波群:其解剖结构自前至后分别为胸壁、右心室流出道、主动脉根 部及左心房 二尖瓣波群:其解剖结构为胸壁、右心室腔、室间隔、左心室流出道、 二尖瓣前后叶及左心室后壁。二尖瓣前叶曲线正常人呈双峰,分别表示 心室快速充盈期和缓慢充盈期 心室波群(见右图):自前至后,所代表的解剖结构为胸壁、右心室前 壁、右心室腔、室间隔、左心室(二尖瓣波群及其内的腱索)与左心室 后壁。该波群为测量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厚度的标准区
M型超声心动图:主要用于心脏结构细微运动的观察,心腔和大血管内径、室壁厚度和搏动幅度、瓣膜运动幅 度和速度、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测量等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检测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运动情况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通过彩色编码来显示血流频移信号,朝向探头 的血流以红色代表,背离探头的血流以蓝色代表 频谱多普勒(spectral Doppler):通过频谱图来对血流的方向、性质、时相、速度、流量及压力阶差等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 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 TDI):以彩色编码或频谱多普勒技术,实时显示心肌运动产生 的低频高振幅频移信号,主要用于评价心肌运动
四、MRI检查
优点:无X线辐射,通常作为超声和(或)CT检查后的补充方法 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多参数、多序列和多方位成像的优势,显示心脏运动及血流的动态信息,并进 一步显示病变的特征,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对心肌病的诊断具有独特价值
缺点:成像速度较慢,时间长,心率快或呼吸配合较差病人图像质量可能受影响;体内有金属物体 植入者及幽闭恐惧症病人禁忌此检查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
医学影像学(第8版)
正常影像表现
一、心脏与心包正常表现 二、冠状动脉正常表现 三、主动脉和肺血管正常表现 四、外周(下肢)血管正常表现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心脏与心包正常表现
1. X线表现
正位胸片上左心缘由三段构成,上段凸出的为 主动脉结,中段为肺动脉段,下段为左心室。 右心缘由两段构成,上段为升主动脉和上腔静 脉的复合投影,下段为右心房
第五章
循环系统
作者 :
单位 :
目录
第一节 检查技术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
重点难点
掌握 循环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熟悉 循环系统的检查技术
了解 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在循环系统应用的适应证和优缺点
第一节
检查技术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X线检查 二、超声检查 三、CT检查 四、MRI检查
检查技术
医学影像学(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