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若干法律思考
家暴法律案例观点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近年来,家庭暴力事件频发,不仅严重破坏了家庭和谐,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
我国法律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典型的家暴法律案例,探讨家庭暴力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关观点。
二、案例简介某市发生一起家庭暴力案件,女方甲与男方乙结婚多年,婚后甲发现乙有家庭暴力行为。
在甲怀孕期间,乙多次对甲实施殴打、辱骂,甚至将甲打伤住院。
甲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对乙进行了行政处罚。
然而,乙并未停止家庭暴力行为,甲在忍受了多年痛苦后,最终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三、观点分析(一)家庭暴力法律问题分析1. 家庭暴力定性问题家庭暴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家庭暴力法律问题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家庭暴力行为往往涉及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在刑法上,可以将其定性为故意伤害罪。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家庭暴力行为定性存在一定难度,部分家庭暴力行为可能被定性为民事侵权,而非犯罪。
2. 家庭暴力证据收集问题家庭暴力证据收集是追究家庭暴力犯罪的关键。
在案例中,女方甲通过报警、就医等方式收集了部分证据,但仍存在证据不足的问题。
家庭暴力往往发生在私密空间,受害者难以获取直接证据。
因此,在家庭暴力案件中,证据收集成为一大难题。
3. 家庭暴力法律救济问题家庭暴力受害者往往需要法律救济。
在案例中,女方甲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对男方乙进行了行政处罚。
然而,行政处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受害者仍需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
在司法实践中,家庭暴力受害者可能面临诉讼程序繁琐、律师代理困难等问题。
(二)观点阐述1. 完善家庭暴力法律体系针对家庭暴力法律问题,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明确家庭暴力行为的定性、证据收集和法律责任。
关于家暴案件的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案件频发,给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家暴案件进行分析,探讨家暴案件的法律责任、救济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二、家暴案件的法律责任1.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对于家庭暴力案件,如果情节严重,构成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将承担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对于家庭暴力案件,受害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殴打他人的;(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三)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情节较重的;(四)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五)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六)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的。
对于家庭暴力案件,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施暴者进行行政处罚。
三、家暴案件的救济途径1.报警求助家庭暴力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调查处理。
2.法律援助家庭暴力受害者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3.提起诉讼家庭暴力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要求过错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调解家庭暴力案件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
家暴纠纷案件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事件频发,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家暴纠纷案件进行分析,旨在为家暴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为司法机关提供参考。
二、家暴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一方实施家庭暴力,另一方提出离婚的,法院应当判决准予离婚。
”该条款明确了家庭暴力作为离婚的法定理由。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反家庭暴力法》是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定义、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对家庭成员实施暴力,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该条款明确了家庭暴力犯罪的刑事责任。
三、家暴纠纷案件的类型1.离婚纠纷家暴受害者往往在遭受家庭暴力后选择离婚,此时,家暴纠纷案件主要涉及离婚纠纷。
2.损害赔偿纠纷家暴受害者可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要求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
3.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当家庭暴力情节恶劣,构成犯罪时,受害者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
四、家暴纠纷案件的法律分析1.家暴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家庭暴力行为,受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受害人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家庭暴力行为的存在,但能提供下列证据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家庭暴力行为存在:(一)加害人的书面承认;(二)加害人及其近亲属的询问笔录;(三)证人证言;(四)公安机关出警记录;(五)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六)其他能够证明家庭暴力行为的证据。
”由此可见,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人承担举证责任,但法律对受害人举证责任给予了适当的减轻。
有关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
有关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摘要】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个人和整个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家庭暴力的定义和形式,分析了家庭暴力的原因,并提出了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通过国际比较和对中国现状的分析,突出了家庭暴力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在强调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司法执法力度的重要性,同时倡导加强社会和心理援助机构的建设和服务,以及推动家庭和社会教育,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和婚姻观。
通过综合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有效地应对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家庭暴力、严重性、影响、定义、形式、原因、预防、干预、国际比较、中国、法律法规、司法执法、社会援助、心理援助、教育、家庭观、婚姻观。
1. 引言1.1 家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家庭暴力不仅伤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还会破坏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家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其影响范围广泛、性质恶劣和后果严重。
受害者可能面临身体伤害、心理创伤甚至生命危险,而施暴者也可能因暴力行为受到法律制裁,导致家庭破裂、社会不稳定。
家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个人受害者和家庭的范围,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法律体系。
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保障每个家庭成员的权益和安全。
1.2 家庭暴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家庭暴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和深远的。
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受害者可能因为长期遭受暴力而产生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还可能导致自杀行为。
身体上,受害者可能遭受多种伤害,导致长期的身体疾病或残疾。
家庭暴力会对受害者的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受害者可能由于长期受到暴力的打击而失去自信和独立性,无法正常融入社会,甚至无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这种心理和社会影响会长期困扰受害者,影响其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
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暴力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家庭暴力,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因种种原因而产生的暴力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家庭暴力问题中,女性的比例占了很大
部分。
家庭暴力不仅会严重损害被害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时也
会破坏家庭和谐,扰乱社会秩序。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
方面进行思考和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法律问题。
1、加强法律意识
首先,对于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需要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家庭暴力受害者应该清楚自己的权利和法律保护,即使他们是弱者,并且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
他们需要了解属于自己的个人保护措施,例如申请限制令或禁制令等。
针对家庭暴力,法律应该尽可能的给
予受害人充分的保障与帮助。
2、加大法律惩治力度
其次,加强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惩治力度,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
的问题。
法律对家庭暴力的打击力度应该加大,对于家庭暴力犯罪
分子,应该依法给予制裁。
通过加大打击力度来遏制家庭暴力问题
能够让暴力犯罪者落在法律的制裁下,同时也能够对整个社会起到
一个震慑效果。
3、加强社会教育
此外,家庭暴力问题还需要通过政策和社会教育来解决。
我们
应该加强对全社会的家庭暴力知识普及,特别是针对青少年。
这将
1。
整理家庭暴力分析及防治的法律思考
04
防治家庭暴力的具体措施
提供心理与法律援助
心理援助
为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提供心 理咨询服务,帮助她们走出阴影 ,恢复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法律援助
为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提供法 律援助,包括法律咨询、代理诉 讼等,确保她们的权益得到维护 。
加强教育与宣传力度
教育
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教育,提高家庭成 员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重视,预防家 庭暴力的发生。
关系和暴力行为。
家庭关系不和谐
夫妻关系不和、婚姻ຫໍສະໝຸດ 系破裂、婆 媳关系紧张等家庭关系问题可能导 致家庭暴力的发生。
文化因素
一些传统文化观念如“男尊女卑” 、“打老婆天经地义”等,为家庭 暴力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03
防治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专门法律法规
制定一部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 明确家庭暴力的定义、范畴、处 理方式和法律责任等,使法律制
家庭暴力分为显性和隐性,显 性暴力包括身体伤害、言语攻 击等,隐性暴力包括恐吓、精 神控制等。
家庭暴力的现状与特点
家庭暴力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且受害者数量庞大。 家庭暴力的特点包括反复性、隐蔽性、严重性等。
家庭暴力的形式和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都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伤害和痛苦。
家庭暴力的影响与危害
建立多机构合作机制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
建立包括司法、公安、检察、法院、社会福利等多个部门 在内的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合作流程,形成合 力共同打击家庭暴力行为。
加强信息共享
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和协作,提高对家庭暴力案件的发现和处理效率。
强化专业培训
加强对从事家庭暴力相关工作的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 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提升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和 处理水平。
关于家暴案件的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家庭暴力,又称家庭虐待,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家暴案件不仅严重损害了受害人的身心健康,破坏了家庭和谐,还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我国法律对家暴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和严厉的处罚,本文将从家暴案件的法律分析入手,探讨家暴案件的成因、法律适用、法律责任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二、家暴案件的成因1. 家庭观念薄弱:部分家庭成员缺乏正确的家庭观念,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事务,外人无权干涉。
2. 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家庭成员对法律的认识不足,不了解家庭暴力的危害性,从而助长了家庭暴力的发生。
3.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大,部分家庭成员因无法承受压力,将负面情绪发泄在家人身上。
4.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孩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5. 性别歧视:在传统观念中,男性是家庭的主导者,女性处于从属地位,这种性别歧视观念导致女性在家庭中遭受暴力。
三、家暴案件的法律适用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法是我国关于家庭关系的基本法律,其中明确规定了家庭暴力的禁止性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对家暴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处罚规定,包括故意伤害罪、虐待罪、侮辱罪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反家庭暴力法是我国专门针对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处理作出了详细规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包括反对家庭暴力。
四、家暴案件的法律责任1. 民事责任:家暴行为侵犯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害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2.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家暴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等,加害人将承担刑事责任。
3. 行政责任: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家庭暴力行为人应当接受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等。
家庭暴力若干法律问题思考
( ) 善 立 法 。制 定 专 门 的 反 家 庭 暴 力 法 二 完
力 ; 三, 第 家庭暴 力具有 行为 的违法 性 。 家庭暴力 侵 害的客 体是 受害人 的人 身 权利, 具体 为 自由权 、 生命 权 、 体权 和健 康权 。 身 因此 , 暴者 不 能 以其和 施 受害者 之间存在 家庭矛盾 作为其 故意伤 害的抗辩 理 由; 四, 第 家庭暴 力具有 一
力形 成 “ 持 真善 美 , 对 假 恶丑 ” 帮 助青 少 年形 成 正确 的世界 观 、 生 坚 反 , 人 观、 价值 观 的和 谐 文化 环 境 氛围 。
参 考文献 [] 威尔佰 ・ 1 施拉姆 ,威 廉 ・ 波特. 传播 学概论 [ ] 新华 出版 社, 8 : M. 1 4 9
法》 以及 其 它相 关法 律法 规之 中。 这些 规范 存在 操 作性 不强 、 束力 有 限、 但 约
国家, 无论 是不 同 的 民族 、 业 或受 教育 程度 人群 中都可 能存 在 家庭暴 力 。 职
震 慑力 不 够 的 问题 。 家庭暴 力 不仅 是 一 个 民事 法律 问题 , 涉及 到 刑法 、 还 行
1 6 8
中 子商 国电 务
21 1 0 o. 1
政 法等 相 关法 律 。 因此 , 者认 为 , 国对 于 家庭暴 力 问题 的 立法 应 当选 择 笔 我 专 门立 法的 方式 , 定一 部 专门 的反对 家庭暴 力 的法律 。 样 可 以为 家庭 暴 制 这
二 、 我 国家庭 暴 力 的成 因
家庭 暴 力作 为一 个 全球 陛的社 会 问题 , 其成 因 必然 是 多方 面 的 , 而就
之一 。
【 关键 词 】家庭 暴 力 成 固 对 策
家暴纠纷案件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近年来,家庭暴力事件频发,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家暴纠纷案件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家暴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四条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
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三、家暴纠纷案件的案例分析案例一:张某与妻子李某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张某用拳头猛击李某头部,导致李某头部受伤。
经鉴定,李某头部受伤构成轻伤二级。
法院依法判决张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分析:本案中,张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张某应当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案例二:王某与妻子赵某结婚多年,王某长期对赵某实施家庭暴力。
赵某不堪忍受,向当地妇联求助。
经调解,王某同意与赵某离婚,并赔偿赵某精神损害赔偿金。
分析:本案中,赵某作为受害者,有权向有关单位求助。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四条的规定,妇联等机构应给予帮助。
同时,王某的行为已构成家庭暴力,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四、家暴纠纷案件的预防和处理1.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意识。
涉家暴案件法律问题研究(3篇)
第1篇摘要家庭暴力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本文旨在分析涉家暴案件的法律问题,探讨我国现行法律在预防和处理家暴案件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近年来,我国涉家暴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然而,在预防和处理涉家暴案件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亟待解决。
二、涉家暴案件法律问题分析1. 法律适用问题(1)现行法律对家暴的定义不够明确。
我国《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行为。
然而,这一规定较为笼统,缺乏具体操作标准,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家暴行为的认定存在争议。
(2)家暴案件的法律适用存在交叉。
在涉家暴案件中,可能涉及《婚姻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但各法律法规之间的适用关系尚不明确,容易造成法律适用上的混乱。
2. 证据收集与鉴定问题(1)证据收集困难。
家暴案件往往发生在家庭内部,受害者往往因恐惧、羞愧等原因不愿报警或寻求帮助,导致证据收集困难。
(2)鉴定机构不足。
我国目前鉴定机构数量有限,且部分鉴定机构缺乏专业能力,导致家暴案件鉴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 保护措施落实问题(1)临时保护令制度实施不力。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临时保护令的申请和执行存在诸多问题,如申请人难以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法院审理速度慢等。
(2)受害者庇护所不足。
我国目前受害者庇护所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受害者难以得到及时救助。
三、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1)明确家暴的定义和范围,提高法律适用的一致性。
(2)细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法律法规之间的适用关系。
2. 加强证据收集与鉴定工作(1)完善证据收集制度,提高受害者举证能力。
(2)加强鉴定机构建设,提高鉴定质量和效率。
遭受家暴法律案例的心得(3篇)
第1篇在当今社会,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心上的伤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勇敢地站出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我对一起遭受家暴法律案例的心得体会。
一、案件背景本案中,原告李某与被告王某结婚多年,婚后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
随着时间的推移,争吵逐渐升级,被告王某对原告李某实施了家庭暴力。
在遭受多次家暴后,原告李某终于鼓起勇气,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与被告王某的婚姻关系,并要求被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案件审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原告李某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包括病历、照片、录音等,证实了被告王某对其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
同时,原告李某还提供了证人证言,进一步佐证了其遭受家暴的事实。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充分考虑了双方的婚姻状况、家庭背景、子女抚养等问题,依法作出了判决。
三、心得体会1. 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受害者有权依法维权本案中,原告李某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勇敢地站出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受害者有权依法维权。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受害者因害怕、恐惧等原因,选择忍气吞声,这只会让施暴者更加嚣张。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法律是保护受害者的有力武器本案中,法院依法审理了案件,对被告王某实施了法律制裁。
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法律是保护受害者的有力武器。
在家庭暴力案件中,法院会根据案件事实,依法判决,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因此,我们要充分信任法律,相信法律会给我们一个公正的判决。
3. 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家庭暴力问题家庭暴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家庭暴力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公安机关应依法打击家庭暴力,严厉惩处施暴者;社会各界应关心关爱受害者,为他们提供心理、法律等方面的帮助。
4. 家庭暴力受害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家庭暴力受害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家庭暴力案件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近年来,家庭暴力案件在我国呈上升趋势,严重侵害了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家庭和谐稳定。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家庭暴力案件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家庭暴力案件的法律性质1. 民事法律关系家庭暴力案件首先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基于民事权利义务产生的法律关系。
家庭暴力案件中,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是平等的主体,双方之间基于人身权利义务产生的纠纷,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2. 刑事法律关系家庭暴力案件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涉及到刑事法律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家庭暴力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虐待罪、侮辱罪等罪名。
当家庭暴力行为严重侵害他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后果时,加害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3. 行政法律关系家庭暴力案件在行政层面,可以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家庭暴力行为,公安机关可以给予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
三、家庭暴力案件的法律责任1. 民事责任家庭暴力案件中,加害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加害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受害人有权要求加害人停止家庭暴力行为,赔偿因家庭暴力所造成的损失。
2. 刑事责任家庭暴力案件满足一定条件时,加害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加害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虐待罪、侮辱罪等罪名。
具体刑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罚金等。
3. 行政责任家庭暴力案件在行政层面,加害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加害人可能受到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
四、家庭暴力案件的法律救济1. 诉讼途径家庭暴力案件受害人可以通过诉讼途径寻求法律救济。
解析对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
对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一、对家庭暴力的界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出现的家庭成员间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行为,包括身体伤害、精神摧残和性暴力。
家庭暴力是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见的有捆绑、殴打、讥讽、辱骂、恐吓、不予理睬、性虐待、性暴力等。
家庭暴力主要包括夫妻间的暴力、父母子女间的暴力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往往是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即家庭中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其中约 90%为女性。
本文所说的家庭暴力,主要是指夫妻之间也即婚姻主体之间的暴力行为。
二、家庭暴力的社会现状及危害从广义上讲,家庭暴力既包括应受刑法惩罚的暴力犯罪行为,也包括应受治安管理条例处罚的违法行为,还包括应受民事制裁的一般侵犯妇女人身权利的行为。
从实践中看,构成犯罪应受刑法惩罚的家庭暴力案件只占家庭暴力行为的 15%左右,但却属恶性暴力案件,危害性极大,能被社会所关注和对施暴者给予应有的制裁。
而其他家庭暴力行为虽然也具有违法性,应受行政制裁或民事制裁,但却被视为家庭内部矛盾而忽视了它的危害性,客观上起到了纵容暴力行为的后果。
由于长期放纵这类暴力行为,导致了家庭暴力行为的升级。
近些年来,在婚姻家庭领域,家庭暴力问题比较突出。
一项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在北京市去年调解处理的12.7万余件各类纠纷中,因家庭纠纷就占 22000余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全国调查发现,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高达30%。
国外家庭暴力状况也较严重。
英国近期的一些研究成果显示,在伦敦北部,有30%的妇女遭受过家庭暴力;12%的妇女在过去的一年报告过家庭暴力。
据美国司法部估计,美国每年要发生420万宗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其中 95%的受害者都是妇女。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影响美国妇女儿童身心健康乃至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
据调查, 20世纪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曾受到过丈夫或男友的虐待,而在一些国家,这个比例高75%。
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思考
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思考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妇女的暴力,自古以来不论地域、人种、阶级或阶层,不论社会制度或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点,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
2001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新婚姻法)中增加了“禁止家庭暴力”的规定,同时设有对社区、公安、法院、检察院关于制止家庭暴力职责的原则性规定,第一次将“家庭暴力”概念引人中国法律,并加以禁止性规定。
然而,笔者认为,新的《婚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的规定相对粗糙,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我国家庭暴力问题的立法现状新婚姻法及司法解释有关家庭暴力问题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
1、家庭暴力的定义,新婚姻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含混不清,涵义过于狭窄。
新婚姻法本身而言,并未对“家庭暴力”概念做出明确界定,而且将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与“家庭暴力”分开规定。
在这里似乎“虐待”概念的外延要大于家庭暴力。
恐怕这与以往中国社会中根本没有家庭暴力的提法,家庭法律中更没有“家庭暴力”概念,只有虐待和遗弃概念有关。
实际上,虐待、遗弃都是家庭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家庭暴力”涵盖的内容应更广泛。
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一条对家庭暴力的定义为:“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笔者认为该定义略显粗糙,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首先,将家庭暴力限制在身体暴力方面,排除了精神的、经济的控制以及威胁恐吓行为;其次,所谓“残害”标准不明确,何为残害?是否指杀害?和殴打有何区别?只是程度,还是有其他的内容;第三,所谓其他手段指的是什么?规定也十分不明确,是否包括性伤害,配偶强奸?高院解释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是,社会上普遍认为家庭暴力不包括精神暴力(也有人称其为“冷暴力”)、经济上控制和威胁,恐吓实施暴力的行为。
家暴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家庭暴力,又称家庭虐待,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还破坏了家庭和谐稳定,影响了社会风气。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案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家暴案例为切入点,对家暴案件的法律分析进行探讨。
二、案例简介某市居民张某(女)与李某(男)于2010年结婚,婚后两人感情尚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某逐渐暴露出家庭暴力的倾向。
张某在忍受了长达五年的家庭暴力后,于2015年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法院审理后,判决李某支付张某离婚损害赔偿金,并禁止李某再对张某实施家庭暴力。
三、法律分析1. 家庭暴力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在本案中,李某多次殴打张某,符合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
2. 家庭暴力案件的管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条的规定,家庭暴力案件由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在本案中,张某与李某均在某市居住,故某市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
3. 家庭暴力案件的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八条的规定,受害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行为,并收集证据。
在本案中,张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及时出警,制止了李某的家庭暴力行为,并收集了相关证据。
4. 家庭暴力案件的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在本案中,张某要求李某支付离婚损害赔偿金,法院判决李某支付张某离婚损害赔偿金,符合法律规定。
5. 家庭暴力案件的禁止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家庭暴力案件,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作出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加害人接触受害人、禁止加害人接近学校、幼儿园、医院、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可能遭受家庭暴力危害的场所等判决。
有关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
探讨解决家庭暴力的途径
01
提供安全庇护和援助
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安全庇护和援助是解决家庭暴力的第一步,包
括提供紧急庇护、医疗和心理咨询等。
02
加强法律制裁和教育宣传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同时开展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家
庭暴力的认识和意识。
03
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建立警察、社会工作者、医疗和法律等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应
提供心理支持
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重 建信心和勇气,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社会宣传
通过媒体、公益活动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宣传和 教育,提高公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文化宣传与引导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培养公众正确的性别平等观念 、家庭观念和道德价值观,从根本上预防家庭暴力的发 生。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还对社会稳定和和谐 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暴力具有多种形式
家庭暴力可以表现为身体暴力、精神虐待、经济控制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都严重侵犯了 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
家庭暴力与性别无关
家庭暴力不仅仅局限于女性,男性也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性别不应该成为判断谁 更容易遭受暴力的依据。
对家庭暴力问题。
对未来预防家庭暴力的展望与规划
加强早期干预和预防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意识,鼓励早期 发现和干预,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
建立长期支持体系
为家庭暴力受害者建立长期的支持体系,包括心理、法律和经济 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监测和评估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家庭暴力问题的动 态变化,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
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无论社会处于何种动荡和暴力当中,人们都相信家庭是一个充满亲情的相互扶助和呵护的温馨之地,是远离暴力的安全港湾。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越演越烈的暴力将部分家庭变成地狱。
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由姻亲或亲密关系、血缘和法律而联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受害者多数为女性,施暴者绝大多数为男性。
在二亿七千万个中国家庭中,百分之三十存在家庭暴力,其中百分之七十九点四存在丈夫对妻子施暴。
且拳脚相向不再是家庭暴力的唯一形式,冷落、漠视等精神虐待正在悄悄盛行,这种“冷暴力”给对方的伤害比显性暴力更大甚至还会造成精神隐疾。
一、家庭暴力的成因在我国的家庭暴力中,其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丈夫有外遇,用暴力逼迫妻子离婚;夫妻下岗,经济压力大,殴妻发泄苦闷;丈夫素质低蛮横无理,脾气暴躁;丈夫有赌博、酗酒等恶习而引起家庭暴力。
上述原因只不过是家庭暴力的“导火线”,透过这些现象分析其更深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家庭暴力是封建意识传统观念的产物。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夫权”思想在人们脑中根深蒂固,认为老婆不听话则可以打。
另外封建礼教中诸如“夫为妻纲”等男尊女卑思想也成为妇女挥之不去的无形枷锁。
此外妇女也受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旧思想的影响,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忍辱负重,在无形中给家庭暴力的恶行提供了一层保护网,但拒不声张的“鸵鸟”方针也不能换来永久和平,容忍就是对暴行的姑息和纵容。
其次,中国妇女普通存在三大弱项:一是文化弱项,据普查,在15-34岁的各层次文化人口中,大学本科女性占27.7%,专科女性占31.6%。
中专女性占41.2%,不难看出女性在文化上仍然处于不适应科技、信息时代需要的落后局面;二是就业弱项,从就业人员讲我国妇女的就业比例在国际上不算低,但就业层次低,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高层经济管理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很少。
由于缺乏生产、管理实践的锻炼,不少妇女在处理社会事务方面,往往表现得很脆弱,放弃自我,缺乏主见;三是心理素质弱项,不少妇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心理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在家庭暴力面前,又自卑自弱,逆来顺受,有理胆不壮。
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
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摘要:家庭暴力与反家庭暴力是世界性问题,也属于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
治理家庭暴力,需从源头做起,但重要之处则在于着力培植法制观念。
法制观念及其培植可以推进相关立法的完善,促进反家庭暴力执法与司法公正,对培植人们的法律信仰和提高社会法律意识,消除家庭暴力有积极的作用。
建构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必要的,但真正实现源头治理的目标,则必须强调法制观念的建构与培植。
关键词: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家庭暴力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问题(被称为“家庭癌症”),由此引发的相关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不利于社会和谐。
关于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学术界、社会各界探讨较多。
例如,人们往往强调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原因)、心理疾病、社会救助不当等。
但笔者认为,家庭暴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制观念的淡漠,而反家庭暴力及其成功也需要法制观念的强化。
我们之所以将反家庭暴力纳入法制观念视域,是因为反家庭暴力相关主体——执法与司法人员、受害人或当事人等均缺乏对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认知,使家庭暴力游离于法制观念以外。
不仅如此,相关法律法规缺位也在客观上增加了治理难度。
建构必要的法制体系是必要的,但法制、法律体系的完善及其落实,需要人们以法制观念为基础。
这里所说的法制观念培植;一方面,可以增强人们自觉运用法律手段捍卫自己权利的意识,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改变传统观念,加快营造根治家庭暴力这一社会顽疾的法制氛围。
一在治理家庭暴力的过程中,提升人们的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能更有效地在源头上遏制家庭暴力,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略作分析。
(一)克服传统文化与传统法律的负面影响在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法律中,不仅没有任何的反家庭暴力的概念,甚至对家庭暴力给予某些“鼓励”,许多国家法律给予丈夫殴打妻子的法定特权。
例如,古老的英国普通法采用“拇指法则”,允许丈夫使用不超过拇指粗厚的棍子惩戒妻子[1]。
中国古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法律文化造就了女性为男性附属物的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暴力的若干法律思
考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遇到婚姻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家庭暴力的若干法律思考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严重伤害和威胁了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家庭暴力最大的受害者是妇女。
我国现行法律对防治家庭暴力做了相关的规定,特别是新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但仍然存在着定义不明、适用不合理等缺陷。
在此,笔者就家庭暴力的概念、成因、危害以及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等相关问题做些粗浅分析,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家庭暴力概述
家庭暴力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的概念。
在我国,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以婚姻、血缘和法律关系为基础而构建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以暴力、胁迫或其它手段侵犯其他家庭成员身体、精神和性等人身权利的强暴行为。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家庭暴力行为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家庭暴力行为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全国调查发现,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高达30%,据国务院《中国妇女状况的白皮书》统计,我国每年解体的40万个家庭中,四分之一缘于家庭暴力。
根据中国妇女联合会权益部门统计,在目前的家庭暴力事件中,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90%至95%是女性。
在我国农村,家庭暴力可谓司空见惯,丈夫虐待、殴打妻子的事时有发生,一些人对其可谓近乎麻木。
家庭暴力基本上是家庭中居于强势地位的成员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实施的,以前受害者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男性也开始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本文所指的家庭暴力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中,夫妻之间即婚姻主体之间的暴力行为。
家庭暴力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暴力和重大暴力,按其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身体暴力。
身体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它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2、语言暴力。
是指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等,给对方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及痛苦。
3、性暴力。
是指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等暴力行为。
4、冷暴力。
冷暴力是目前出现的一种新的家庭暴力形态,在有些家庭,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的比较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低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庭工作,这些都是冷暴力中较常见的做法,也是现代家庭中一个易被人忽视的问题。
二、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其危害
(一)家庭暴力的成因
1、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是产生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
我国长期以来的文化基础是男性中心本位文化,男女在家庭及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极不平等,我国古代封建礼教所宣扬的“三从四德”思想更是其极端表现。
现在,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虽然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但其遗留的影响依然存在。
2、我国惩治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
事实上,我国对于家庭暴力并非完全的“无法可依”,我国的刑法、民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治安管理条例等对此都有相关的处罚规定,但是并不完善,普遍存在着规定不明确、立法分散、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的缺陷,这些都成为了家庭暴力滋长的重要原因。
3、生活压力的发泄。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越来越沉重,长期积聚的生活压力需要得到彻底的发泄,一旦这种情绪被错误地带到家中,就很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导火索。
4、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社会对酗酒、吸毒、重婚、“婚外情”等很容易引发家庭暴力的丑恶现象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手段;另一方面,家庭暴力长期来被视为“家务事”,在通常情况下,很少会有相关部门主动管理。
尽管家庭暴力性质比社会上一般
暴力恶劣,但它成了相关部门不予介入,惩治过轻的真空地带,这实际上是对施暴者的姑息纵容,失去了法律应有的震慑和预防作用。
来源:(家庭暴力的若干法律思考)
婚姻家庭.相关法律知识
未出生的胎儿在生父死亡后还有继承权吗离婚打官司双方一定要到场吗夫妻一方处分共有房产所签合同的效力判断什么是结婚登记的机关,怎么申请结婚登记家暴行为的定义是什么何为合法继承人女方没有户口本只有身份证能领结婚证吗监护人证明书怎样区别有效婚姻和无效婚姻解除婚约后彩礼怎么处理,不返还彩礼该怎么处理什么是存款赠与撤销权,行使条件有哪些年结婚登记需要费用吗哪些属于彩礼,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能要求退彩礼吗转继承份额应当扣除被转继承人配偶之部分继承的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夫妻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判哺乳期妇女提出离婚需要法院判决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吗诉讼离婚程序需要多久离婚时需要归还彩礼的情况,彩礼纠纷的诉讼时效继承公证程序规则再婚后财产继承的相关法律法规收到离婚起诉了该怎么做旅法华侨离婚应在法国办还是在中国办担心对方婚后出轨书写格式婚前协议没领结婚证住在一起算是非法同居吗撤销婚姻登记须知离婚二诉当事人必须都在场吗法定继承是什么,法定继承适用在什么情况下夫妻离婚彩礼该不该返还,哪些情况彩礼应该返还夫妻写净身出户协议防止对方出轨可行吗去福利院抱养孩子的条件
起诉重婚行为时可以同时起诉离婚吗同居关系的性质和同居关系的解除离婚后孩子改姓新规定(2018) 夫妻一方死亡后,遗产如何分割男方不同意离婚,第二次起诉会强判吗赠与合同是双务无偿合同吗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及其处理夫妻双方均在国外的中国公民的离婚诉讼怎么办理离婚协议需要公证吗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2018年)是什么夫妻中一方不愿意离婚该怎么办离婚剩余诉讼费什么时候交第二次起诉离婚就一定判离吗婚前房产的继承都是怎么规定(2018)的结婚登记的程序,异地婚姻登记手续如何办理房产继承是否有两年时效限制法定继承人范围确定方法婚史较短,离婚时可以要求对方返还彩礼吗二审判完抚养费高了还能变更抚养费吗决定离婚有什么法定条件离婚证里包括了哪些内容,离婚证办理程序又是什么军嫂能不能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女方户口分户怎么办怎么认定结婚彩礼,不应认定为结婚彩礼的情形有哪些中国近亲结婚会被判刑吗变更监护人起诉书如何写复员转业费属于个人遗产吗追索抚养费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夫妻一方擅自出卖共同共有的房屋如何维权需要返还彩礼的情形有哪些,返还彩礼的时间如何计算夫妻双方都不要房子,离婚时的房产价值怎么确定彩礼不返还是合法的吗婚内财产转移给父母可以追回吗和海外人离婚要带什么证件民政局离婚协议书(2018最新)范本办理结婚登记要携带哪些证明,不能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形未婚生子两人分手孩子怎么办离婚民事调解书怎么再婚登记未婚生子罚款要交多少钱如何撤销离婚协议书(2018最新)中房屋归孩子所有的条款法定继承
的发生有无时间限制年新婚姻登记实施,结婚需要什么材料在孩子11个月的时候离婚孩子归哪一方彩礼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后未同居是否应返还彩礼起诉离婚撤诉了还退钱吗反家暴法五大亮点官方解读继承法对于自书遗嘱有什么法律规定(2018) 提交离婚诉讼状后多久开庭军人结婚有什么法律规定(2018) 离婚时房贷没还清剩余贷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事实收养关系不成立有什么后果夫妻名下共同的廉租房离婚后怎么分割事实收养的孩子新政策规定(2018) 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8最新)2018最新版如何确定抚养权纠纷的原告遗产管理人的职责有哪些离婚房产如何分割,起诉时应该准备哪些材料婚内财产公证协议书(2018最新)书写格式呢公房可以成为遗产吗不能认定为彩礼的物品有哪些,不返还彩礼怎么办双方签署离婚协议后办理离婚的程序是什么样子的抚养费支付方式都有哪几种被起诉离婚如何应诉未婚生子分手后孩子归谁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一般采取哪些方法彩礼的范围是什么,哪些不能认定为彩礼自书遗嘱需要按手印吗离婚起诉后一般会多久下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