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散文欣赏学习目标叙写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现当代散文的欣赏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现当代散文的欣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当代散文的时限及主要特点,学习散文阅读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为本单元学习打基础。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读并讨论单元知识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理解其中的观点;教师讲解散文阅读的主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散文欣赏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散文的特质,进而热爱散文阅读。
教学重点现当代散文的主要特点,学习散文阅读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散文阅读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教具准备板书设计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一、现当代散文特点二、阅读的基本思路1、以我为主1、宏观阅读2、因实出虚2、中观阅读3、即小见大3、微观阅读4、情致与文教学过程互动感悟一、谈话导入从小学到现在,同学们学过很多文学作品,请说说文学作品的分类。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在实用意识极强的中国古代,散文以其特有的“载道”功能而倍受统治者、文人及各层人士的重视。
高一开始我们先后走过了先秦史传散文和诸子散文、汉魏晋散文、唐代散文,同时还接触了一部分中国现当代散文。
那么,作为中国散文,由古至今的共性是什么?古代散文和现当代散文的主要差异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作一点研究。
二、学习单元知识短文1、学生自读引言部分,整理以下知识点:⑴现代散文、当代散文的界定。
⑵古代散文到现代散文的重大变化:①“自我”的发现激活了散文的心,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内容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
②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
2、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以我为主”,引导总结:粗线条勾勒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脉络,为突出现当代散文的特点作铺垫。
时间界定的目的是找准欣赏的大背景。
教学过程互动感悟⑴散文中的“我”具体内涵是什么?作者的主观感情和个性心灵。
⑵欣赏散文要首先注意什么?看散文是否真实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和个性。
3、自由阅读第二部分“因实出虚”,引导总结:⑴什么是散文中的“实”?试就学过的课文举例说明。
初一语文教案现代散文欣赏与写作

初一语文教案现代散文欣赏与写作初一语文教案:现代散文欣赏与写作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能够欣赏现代散文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3. 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撰写一篇简短的现代散文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者课件。
2. 现代散文作品的阅读材料。
3. 学生的作文笔记本或纸张。
4. 笔和墨水或者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在开始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
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散文吗?你们有听说过现代散文吗?它和古代散文相比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同时也了解学生对于散文的初步认识。
教学步骤一: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约2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者课件向学生介绍现代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现代散文作品的片段或者摘录,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其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了解其与传统散文的联系和区别。
可以通过举例说明现代散文作品在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步骤二:现代散文作品的欣赏(约30分钟)1. 教师选择一些优秀的现代散文作品,将其以文本或者音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学生可以自主阅读或者听取作品,并思考以下问题: - 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作品中有哪些描述或描绘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你对这篇作品的情感和观点有何感受和思考?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于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步骤三:现代散文的写作技巧讲解(约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现代散文写作技巧,如比喻、夸张、双关语等,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运用这些写作技巧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并引导他们进行实践。
教学步骤四:现代散文写作实践(约30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感悟或者观察,选择一个主题,写一篇简短的现代散文作品。
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列出关键词和观点,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写作。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现代散文欣赏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现代散文欣赏现代散文欣赏教案一、引言语文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现代散文,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
本教案将以现代散文欣赏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和表达现代散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掌握一些常见现代散文的欣赏方法;- 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现代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现代散文选集;2.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课件、教案副本;3. 学生准备: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本课的主题——现代散文,并给出现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如自由散漫、情感真实等。
- 教师播放一段现代散文的音频,并提问学生对这段现代散文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引发学生对现代散文的兴趣。
第二步:教学篇章(10分钟)- 教师选择一篇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现代散文,讲解篇章的背景和大意,引导学生进入散文的内容世界。
第三步:课文阅读(20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整篇散文,并给出一些阅读理解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含义和结构。
第四步:欣赏方法讲解(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欣赏现代散文的方法和技巧,如抓住散文的主题、理解作者的态度等。
- 教师分组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欣赏现代散文的方法,并进行汇报。
第五步:自主欣赏(15分钟)- 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篇现代散文进行阅读,并运用之前学到的欣赏方法进行理解和感悟。
- 学生可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在纸上,做好笔记。
第六步:交流分享(20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与同伴交流分享,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全班交流。
第七步:总结(5分钟)- 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并鼓励他们继续阅读和欣赏现代散文,并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教案:现代散文欣赏与写作

高中语文教案:现代散文欣赏与写作一、现代散文欣赏现代散文是我国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作者对生活、社会、人性等主题的思考和表达。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散文的欣赏和写作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通过学习现代散文,学生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将针对现代散文欣赏和写作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现代散文欣赏1. 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现代散文的特点有很多,其中包括随笔性、思想性、认知性和审美性等。
首先,现代散文的写作风格具有随笔性,体现了作者对所写主题的个人思考和感受,给读者一种亲切、贴近的感觉。
其次,现代散文注重思想性,通过思辨和探索的方式,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
再次,现代散文具有较强的认知性,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帮助读者对事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现代散文也具备一定的审美性,通过语言和形式的艺术表达,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感受。
2. 精选一篇现代散文进行解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风格,可以精选一篇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散文进行解析。
譬如《雨巷》这篇散文,作者在雨巷中观察和思考,通过对雨水的描绘和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浪漫情怀的追求。
通过逐段分析散文的文字和语言技巧,帮助学生领略到现代散文的独特魅力。
3. 进行现代散文的欣赏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对现代散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可以设计一些欣赏活动。
例如,选择几篇现代散文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朗读和讨论,学生可以就散文的主题、观点、表达方式等进行深入交流。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分享,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现代散文,分享其感受和体会,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二、现代散文写作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现代散文的写作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这可以通过多给学生提供现代散文作品,并鼓励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写作灵感。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转化为文字表达,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和兴趣。
(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观赏教案诗歌散文观赏课,是由人教社课程争辩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争辩开发中心和北大中文系语文教育争辩所共同开发的一门课程。
这门课属于“诗歌与散文〞系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观赏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观赏教案1教学目标一. 体会诗人对故土、祖国的眷恋之情。
培育同学爱国的情操。
二. 把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培育读诗、写诗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一. 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二. 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长城谣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请同学们说出中国的象征物,如长城等。
(游子思乡的载体)二检查预习正音正字:焉支隘口蹲踞荒莽山巅焚起敕(注音略)三学海拾贝1 简介席慕容(略)2听录音,整体感知3 讲授第一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
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
使诗歌的气概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
4 讲析其次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总、一……就……) 明确:抒发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
(唱、写)追问:诗人如何抒情“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土;“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予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5 讲析第三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明确:梦回长城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敕勒〞、“阴山〞是的故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
诗人期望有梦,好梦回故土。
但好梦难成,由于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6 老师小结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土,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
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鉴赏(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鉴赏第一篇范文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以其真实、自然的情感表达和深入浅出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初中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欣赏和分析现代散文,我们可以领略到作家独特的文学风格,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性光辉,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以一篇初中语文现代散文为例,引导学生欣赏和解析作品,从而提高他们对现代散文的鉴赏能力。
一、作品概述《荷塘月色》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创作的一篇描写荷塘月夜景色的美文。
文章以作者夜游荷塘的所见所感为线索,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荷塘世界。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作品鉴赏《荷塘月色》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丰富:文章中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词语,如“袅娜”、“静谧”、“朦胧”等,使描绘的荷塘景色更具立体感和生动性。
(2)句式优美:文章句式长短不一,错落有致,既有长句的舒卷自如,又有短句的明快简洁,使得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3)修辞手法丰富: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如“荷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形象地描绘了荷塘的美丽景色。
《荷塘月色》的情感美主要表现在作者对荷塘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中,作者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心灵的宁静和愉悦,这种情感之美让人陶醉。
《荷塘月色》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作者对荷塘夜景的描绘。
文章以月色为背景,通过对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等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个宁静、淡雅、朦胧的荷塘世界。
这种意境之美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引人入胜。
三、作品解析1.主题解析《荷塘月色》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文章通过对荷塘月夜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现代散文欣赏学习目标叙写

现代散文欣赏学习目标叙写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国现代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学习目标诗歌与散文(课标选修)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二所列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单元说明】现代散文的形与神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中国现代散文。
这几篇散文都是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中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不仅教人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
一切现实终将变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唯有文学作品可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新奇情景记录下来,像一串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一样,供人欣赏、凝视,写人记事抒情的散文作品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三篇课文都有一些相同点,都是写景观、写感受,却写出了不同景象、不同风格,可以同中比异,异中寻同。
①《动人的北平》之所以被选做精读课文,一是因为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名家,他的散文作品理应在我们选修教材的散文系列中占一席之地;二是因为本文也确属一篇名文佳作,作者对古老而时新的北平城和北平故都文化爱之深、感之切,把整个北平的现实和历史装人心中,荟萃于笔下,整体地描写北平的景象,但又不是抽象概括地描写,而是以一幅幅小画面呈现出来,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
现代散文精选与欣赏教案

现代散文精选与欣赏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现代散文的精选作品,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散文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教案内容包括选文的背景介绍、重点段落注解、讨论和分析等,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鉴赏。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2. 学习并欣赏现代散文的优秀作品,培养对散文的艺术欣赏能力;3. 掌握阅读散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4. 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意识和思辨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散文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简要阐述现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形式自由、题材广泛、思想性强等。
引导学生对散文的基本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精选现代散文作品欣赏选择多篇现代散文作品,如钱钟书的《围城》、余华的《活着》、杨绛的《我们仨》等。
通过教师朗读或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构思、结构以及表现手法。
选取作品中的重点段落,进行详细注解和讨论。
通过深入解读散文中的隐喻、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等,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4. 比较分析与评价针对不同的现代散文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作品的异同之处。
引导学生评论和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并提出个人理解和观点。
5.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供主题或启示,学生可以选择自由写作,也可按照特定形式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1. 现代散文特点介绍通过讲解、示范和分析现代散文的基本特点,让学生对散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作品欣赏分段欣赏所选现代散文作品,教师可以朗读,学生也可以自行阅读。
鼓励学生关注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描述、意象运用等。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段解读作品中的重点段落,并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思考,促使学生深入剖析散文的细节和寓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学习目标
诗歌与散文(课标选修)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二所列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单元说明】现代散文的形与神
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中国现代散文。
这几篇散文都是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中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不仅教人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
一切现实终将变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唯有文学作品可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新奇情景记录下来,像一串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一样,供人欣赏、凝视,写人记事抒情的散文作品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三篇课文都有一些相同点,都是写景观、写感受,却写出了不同景象、不同风格,可以同中比异,异中寻同。
①《动人的北平》之所以被选做精读课文,一是因为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名家,他的散文作品理应在我们选修教材的散文系列中占一席之地;二是因为本文也确属一篇名文佳作,作者对古老而时新的北平城和北平故都文化爱之深、感之切,把整个北平的现实和历史装人心中,荟萃于笔下,整体地描写北平的景象,但又不是抽象概括地描写,而是以一幅幅小画面呈现出来,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
作为略读课文的《汉家寨》《特利尔的幽灵》,其意趣与《动人的北平》相异。
《动》写整体景象,而其他两篇都写片段景,有选择地讲述造访、观察的景象;《动人的北平》呈现一幅幅小画面,而其他两篇都有一个主画面;《动人的北平》写作者自己所在的城市,故而观察体验更全面,情感性更强,而其他两篇都是作者以访客的身份“进入”又“走出”那陌生的审美情境,故而新鲜感强,感受和思考的力度更大。
当然这也跟作家的写作风格相关,林语堂的散文创作更强调情调、情味,更多地写感性;而张承志和梁衡则长于思考,作品具有思想深度。
另外也与时代风格相关,当代散文总体上更爱往理性和思想深度方面发展,与现代散文具有较多的感性倾向有所不同。
②再有,同是当代散文的《汉家寨》与《特利尔的幽灵》也略不相同。
前者更多地写景,后者更多地写所感所思;前者更多地写现实,后者更多地写历史;前后思想感情属内敛型,后者属开放型。
【单元目标】
一、整体阅读,筛选重要句子,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
二、理解句子的深意,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三、深度挖掘,探究散文蕴涵的思想文化价值。
四、通过细读,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五、体会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景物描写所显示的不同意蕴、风格。
一、体会散文形神相依的规律
单元后所附短文《现代散文的形与神》,指导学生从形神相辅相依方面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
一篇好的散文就像一个形神兼备的生命体一样,形要完整匀称,不可残缺;神要充实饱满,不可空洞枯槁。
同时,形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单一;神要凝聚集中,当然也可以多元多向度。
一般说来,形散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通则,但也有一些例外。
本单元的课文都体现散文形神兼备又相辅相依的规律。
以《动人的北平》为例,散文之形表现为作者所见之景物丰富多样、色彩斑斓,那一幅幅生动的小画面丰富了作品的“血肉”,堆积起作品的“形体”。
当然组织成篇的结构方式和生动醇厚的语言也成为作品之形的一部分。
而蕴涵在课文之中的散文之神可以从不同方面领会,一是故都北平之“神”——精神、神韵、灵气,二是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前者谓之“神”,后者谓之“情”,课文在这两方面都是集中聚合的,不见些许散乱。
其余两篇,《汉家寨》只写了汉家寨一处风光,看似形不散,其实也散,你看,这里既写自然又写社会,既写现实又写历史,既写外景又写内情,怎说不散?其神则体现为情感的线索,这情感集中地凝聚在“坚守”这一情结上。
《特利尔的幽灵》之形散神聚应该是不言而喻的,课文写特利尔小镇和
马克思故居不多,更多地写“特利尔的幽灵”是怎么传播世界并在中国落脚、蓬勃发展的,视野开阔,笔墨纵横,此谓之形散;神聚呢?全文、全部材料都集中于“幽灵”,此其一;作者在写“幽灵”之灵动、迅猛、宏伟时,表达了一种崇敬、激动的心情,此其二。
此二者从不同方面构成课文的神之线索,组串起全文的材料和结构。
二、挖掘课文的人文价值
三篇课文都有着丰厚的人文价值。
《动人的北平》表达故都古老而时新文化的魅力,引导读者对故都这座城市和它的文化的热爱,也表达了作者一种优雅的情怀,很有感染力;《汉家寨》表现汉民族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表现“坚守”的精神力量,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的精神的超越和升华,阅读这样的作品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洗礼?《特利尔的幽灵》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展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年轻的读者起到认识和教育的作用。
《动人的北平》
【学习目标】:
1、整体阅读,筛选重要语句,品味鉴赏北平的动人之处,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找出作者抒情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觉。
3、结合文中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特点。
4、通过细读,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重点难点】:品味鉴赏北平的动人之处,理解作者情感
【学习方法】:品读、勾画、鉴赏、小组合作探究法
《特利尔的幽灵》
【学习目标】:
1、学生自读课文,通过边读边勾画每段的中心句或者关键句的方法,归纳每段主要内容,从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初步理解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学生品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文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习本文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情感与哲理相结合,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重点】:?分析课文层次,把握思想内容,把握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
【学习方法】:圈点勾画法、讨论交流法
【学习课时】:一课时
《汉家寨》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深入理解“坚守精神”。
3、学习散文诗一般的语言。
【学习重点】:
1、掌握作者的个性化语言及写作特点。
2、把握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