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复习重点
音乐美学复习题

1.什么是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是一门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从美学和艺术哲学的高度,对音乐艺术进行总体的基本规律的研究,因此音乐美学可以说是音乐学学科的基础理论。
音乐美学既不能脱离美学,也不能脱离音乐学,它是美学和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2.非自然性——创造性是什么意思?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音响,是一种创造性的音响。
无论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还是一部大型的交响乐,都同样渗透着一种创造力。
没有创造力,任何音响都不可能成为音乐。
3.非语义性——表情性是什么意思?音乐的声音仅仅限定在艺术的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
音乐中的任何一个声音都不会有确定的含义,它们是非语义性的。
4.什么叫模仿性?音乐中的模仿一般指用音乐中的声音模仿现实或自然界中的其他声音,即通过声音模仿声音,也就是说,音乐声音的模仿只是针对同类的物质而言,是针对那些用同一种感官——耳朵去接受的物质现象而言。
5.什么是象征性?象征性也是音乐的声音所具有的表现特性。
音乐的声音可以通过象征性的手段去表现某种客观现象和物质对象。
音乐声音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用声音象征声音以外的其他事物,如:力度,音色等。
6.什么是音乐的形式?音乐的形式,指的是整个音乐构成的外部表现特征。
音乐的形式既反映了构成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的外部组织及结构关系,同时也反映着音乐自身特殊的内部组织规律。
7.什么是连贯性原则?人的心理活动有这样一种自然的反应倾向:人们往往不习惯于那种频繁转换的心理状态,而是有一种希望某种心理状态保持与延续的倾向,我们把这种心理特征称之为心理活动的惯性现象。
正是这种自然的心理惯性现象,决定了音乐形式安排的连贯性原则。
8.什么是对比性原则?当长时间保持一种状态时,人们就有一种希望变化的欲望,我们将这种需要变化、对比的心理活动倾向称之为心理的“求异性”。
求异心理是一种要求改变当前心理状态与活动发展趋势的倾向,求异心理决定了音乐形式安排中对比与变化的自然于流畅。
河南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美学重点内容梳理

河南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美学重点内容梳理音乐美学是考研艺术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准备参加河南省考研的同学来说,掌握音乐美学的重点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音乐美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以下是音乐美学的几个重点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特征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材料的艺术形式,要素包括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
音乐的特征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它们共同构成了音乐的基本特点。
2. 音乐的音乐语言与表现形式音乐语言是指通过音符、乐谱等符号来记录和传播音乐的方式,它是音乐的载体。
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乐器演奏、人声演唱、电子合成等方式实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会给人以不同的音乐感受。
3. 音乐的艺术功能与表现手法音乐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功能,例如情感表达、宗教崇拜、社会交往等。
在表现手法上,音乐借助于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来营造氛围、表达情感,同时还会运用对比、变奏、重复等手法来丰富音乐的艺术效果。
4. 音乐的创作与演绎音乐的创作是指作曲家根据自身的创意和灵感创作出音乐作品的过程,包括谱写乐谱、编曲等环节。
而音乐的演绎则是指演奏家或演唱者通过自身的表演技巧和理解来演绎音乐作品,使其得以呈现给观众。
5. 音乐的历史与发展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与发展过程。
从古代音乐到现代音乐,音乐的形式、风格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了解音乐的历史与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演变和变革。
6. 音乐的欣赏与批评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来体验音乐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音乐的批评则是对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包括对作曲技法、表演技巧等方面的评判。
通过音乐欣赏和批评,可以提高我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以上是音乐美学的几个重点内容,对于河南省考研艺术学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内容将为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参加音乐讲座和研讨会等方式来加深对音乐美学的理解。
音乐表演美学课考试要点

音乐表演美学课考试要点1、音乐表演的基本含义就在于,它是在第一度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必须把第一度创造的成果——音乐作品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P2)2、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
(P2)3、表演曲目的选择对于充分发挥音乐表演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P7)4、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兼顾真实性与创造性两个方面,并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与统一。
(P9)5、所谓真实性,是指对音乐原作的忠实体现。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属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在体裁形式与表现内涵上也都有其各自的规定性。
充分了解作曲家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切实把握音乐作品形式与内涵的规定性,是进行第二度创造的基础,是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
(P9)6、音乐表演的创造性,首先要求表演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
既不能把音乐表演变成一种毫无生气的机械显影,也不能对音乐作品采取消极冷漠的旁观态度。
音乐表演者必须把每一次音乐表演都作为一次创造过程,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智慧和才能。
表演者对音乐作品应有自己的解释,这种解释即要符合原作的基本精神,又能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性。
(P11)7、个性是音乐表演创造走向成熟的标志。
它表明表演者已经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仅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长,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表演方式,形成独特的个人表演风格。
(P12)8、音乐表演的又一重要的美学原则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即音乐作品特定的历史风格与表演者所处时代精神的统一。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具有其特定的音乐风格。
真正的表演艺术家都努力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并且力求把这种风格真实、完美地加以再现。
(P13)9、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音乐表演艺术家,无一不具有高超与独到的表演技巧。
(P15)10、乐谱版本研究,是指对同一部音乐作品由于书写、传抄、编辑、校订、出版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乐谱版本的研究。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容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容"绪论1、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既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它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特别把音乐的本质和特性,音乐的形势和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和审美作为研究对象。
2、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课题:1 关于音乐的本质的研究2关于音乐的本体的研究3关于音乐的美和审美的研究4关于音乐的功能的研究5关于音乐的实践的研究6关于音乐史学的研究3、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 1 哲学法2心理学法3社会学法4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拓展V第一章1、音乐的感性材料:指并不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物质需要,不是作为人们生活中的物质必需品而存在的物质材料,最明显的特征是非实用性,与人的心理行为发生直接的关系,我们把这种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叫做感性材料。
[ 一种艺术媒介]2、音乐艺术的感性材料——声音3、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1 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相比)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的音响,一种创造性的声音EX :自然界的乐音排列出规律的顺序T重新排列找到音的倾向性并解决T单声部音乐到复调音乐T和声T曲式学/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自然声音有时也出现在音乐作品中,西方先锋派,美国埃德加瓦利《电离》使用汽笛声2 非语义性——表情性(和语言比较)音乐的声音不同于语言,人们通过语言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音乐声音仅仅限定在艺术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如《梁祝》小提琴大提琴对答3、音乐的音响与某些语义性内容共同的表达因素:表情音调,通过高低,大小,刚柔,粗细等音调变化表达EX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梁祝在楼台相会一一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对答,情人离别时内心表达4、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音乐中所体现出的自然声音或语言含义与这些自然的和语言的声音本身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叫做表现。
美学基础-音乐美

(一)音乐美
学习目标
1、掌握音乐美的构成要素 2、了解流行音乐的起源 3、了解通俗歌曲的几大特征 4、掌握通俗歌曲演唱训练的常用方法 5、通俗歌曲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19:46
(一)、音乐的含义
音乐,是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 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来表达人们 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听觉 艺术。
1、分解式训练法。 作为初学者,在选择方法时,可大体依据这九种方法, 总体进行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唱法。 (1) 浑厚深沉且松弛的声音,宜选择含声与通俗美声唱法
并综合目前现有样式歌曲中的音乐形式与声音色彩分类的内容
(2) 轻柔甜美且流畅的声音,可选择轻声、清声及通俗民族唱法
曲、曲艺唱法
(3) 明亮集中且音域较宽的声音,可选择通常型或通俗民族、戏
19:46
练习一:先进行U(吁)短音与长音练习。
训练要求: ① 长音最长能达到20秒,在低音部体会胸音的 振动感。 ② 发音时候,气挂住声。 ③ 寻找说话的自然感觉,声音不要太满。
19:46
练习二:哼鸣练习,打开通往头声的信道,稳住 喉头,为高音练习做准备。 训练要求:
闭口哼鸣,即用口鼻垂直吸气,鼻孔张开保持兴
19:46
二、简答题
1、简述流行音乐的形成、发展及普及。
2、简述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 3、通俗歌曲教学训练中有哪些常用方 法? 4、通俗歌曲作品分析应注意那些方面?
19:46
19:46
目标检测
一、填空
1、音乐美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 2、音乐艺术大致可以分为------、--------、-------、---------、
12级音乐美学复习资料(赣南师院)

1.什是美学?美学:是指研究人们认识美,感知美得学科。
最初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美学之父)提出,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可以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
2.怎样的学科?(1)是研究有关音乐一书普遍规律的学科(2)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学科的建立)中国: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西方,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3)是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学科的性质)3.音乐美学学科的建立▲▲现代意义上的音乐美学,主要是20世纪20~30年代的留洋归国音乐家与学者的介绍与借鉴6.音乐美学学科性质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一书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7.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1)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2)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含义:音乐的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它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言性的声音。
它建立在创造性的基础上,而这种创造性又蕴含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手段之中。
因此,音乐的声音是一种表现性的声音。
8.自然音响—日常音响,一般指自然界或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音响自然音响是对应性的古代八音:金石土木丝竹匏革(梆子,笛子,响板,箫)9.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1.提出“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2.提出“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准则3.提出“乐则《韶》《武》,放郑声”的正乐主张4.高度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兴于诗,立与礼,成于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等级名分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追求和谐统一,恰到好处。
审美理想——“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孟子,1.提出“耳之声也,有同听焉”的命题2.提出“君与民同乐”,强调人民的重要性,认为政和,人和,才能乐和3.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如人深也”,高度评价音乐的作用。
主张:“性善论”,从“仁”的方面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荀子,1.他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2.批判墨子的“非乐”,充分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3.强调区别审美层次的高下,重在得“欲”者为小人,重在得“道者是君子。
音乐美学考试重点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绪论音乐美学就是怎样得一门学科?1、音乐美学就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得学科;2、音乐美学就是音乐与美学相结合得一门交叉学科;3、音乐美学就是音乐学中一门具有哲学性质得基础性理论学科;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具有得特征:1、要求音乐受礼制制约,成为礼乐;2、以平与恬淡为美;3、追求“天人合一”“与谐统一”;4、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对音乐抱有实用主义得态度;5、早熟而后期发展缓慢;西方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得主要特征:1、强调实证,重视逻辑思维(她们更倾向于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瞧美学问题);2、注重音乐本体研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3、由古至今,呈现出加速发展得趋势;4积极杨弃传统,不断开拓创新;5、崇尚理性,忽视感性音乐美学——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特首次使用音乐美学研究得对象1.音乐得本质与特征2.音乐得形式与内容3.音乐得实践活动(创作、表演与欣赏)4.音乐得功能(非倾向、倾向、审美)5.音乐得美与审美6.音乐美学自身得发展历史音乐美学得研究方法:1.哲学基础(理论基础);2.心理学方法;3.社会学方法4.20世纪现代美学新方法音乐美学主要研究得课题:1.关于音乐本质得研究;2.关于音乐本体得研究;3.关于音乐实践得研究;4.关于音乐功能得研究;5.关于音乐美与审美得研究;6.关于美学史得研究您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1、正确认识音乐艺术得基本规律,从而树立正确得审美观;2、有助于提高音乐学生得美学修养,丰富理论知识。
3、它对于提高学生美学修养与丰富理论知识具有一种综合得效应与融会贯通得作用,这就是其她学科不能比拟得。
所以它在培养高质量得音乐人才得工作中发挥了巨大得作用《乐记》中得音乐美学得思想第一章音乐材料1.瞧不见摸不着得一种物质材料,并不就是用来满足生理需求而就是一种作为满足心理需求得物质手段,与心理有直接联系;2.就是一种艺术媒介;3.具有非实用型(同样得材料只有当它充当一种艺术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
天津市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学与美术学重点知识点

天津市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学与美术学重点知识点一、音乐学的重点知识点1. 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音乐学的基础,包括音高、音程、音符的节奏和时值等基本概念。
考生需要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和音乐符号的表示方法,熟悉调式、和弦的构成和功能等内容。
2. 作曲技巧与曲式作曲技巧是音乐创作的基础,包括主题的构成、旋律的编排、和声的运用等。
考生需熟悉不同音乐形式的曲式,如奏鸣曲、交响曲等,并了解各种曲式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3. 音乐史与作曲家音乐史是音乐学中的重要内容,考生需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和作品。
对于重要的作曲家,考生需了解其创作风格、影响和作品特点等。
4. 音乐欣赏与演奏技巧音乐欣赏是考生必备的能力之一,需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表现手法。
此外,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演奏技巧,熟练掌握乐器演奏技巧和乐谱的解读能力。
二、美术学的重点知识点1. 美术史与绘画理论美术史是美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时期的美术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
此外,考生还需掌握绘画的基本理论,包括构图、色彩、光影等要素。
2. 绘画技法与绘画材料绘画技法是绘画实践的基础,考生需要具备绘画的基本技能,如素描、水彩画、油画等。
同时,了解各种不同绘画材料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也是重要的。
3. 艺术设计与空间构成艺术设计是美术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等领域。
考生需要了解艺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熟悉构图、透视、比例等空间构成的基本概念。
4. 艺术欣赏与批评艺术欣赏是考生必备的能力之一,需要通过对艺术品的观察和理解来领略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同时,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批评能力,能够对艺术品进行评价和分析。
总结:天津市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学与美术学的重点知识点涵盖了音乐学和美术学的核心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音乐理论、作曲技巧与曲式、音乐史与作曲家等音乐学知识,同时需要了解美术史与绘画理论、绘画技法与绘画材料、艺术设计与空间构成等美术学知识。
音乐美学

一1. 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
2. 节拍,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
又称拍子。
3.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
4.调式(mode),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称为调式。
5. 音乐内容”的不同内涵内容即情感内容即“形象”、“意象”、“动象”内容即形式二1.略2.一、感觉欣赏过程这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主要满足于是否悦耳,好不好听。
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未经大脑仔细思索,人们通过听觉反映出对音乐音响的感觉。
这是未经专门音乐训练的人都可能做到的,当然是较肤浅的欣赏。
如果对感觉欣赏作一些恰当而力所能及的要求,那么欣赏者在这一阶段的欣赏中的收益将大得多,也为进一步欣赏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感性欣赏过程感性欣赏是在感觉欣赏基础上,进一步体验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引起一定的感情共鸣,有时也可能唤起某些联想。
这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生活经验,有初步的音乐知识。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
因此,音乐欣赏的过程也是感情体检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既要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同时也将自己的感情也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产生共鸣。
三、理智欣赏过程理解欣赏是在感情欣赏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欣赏者去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作曲家的生平,了解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是如何运用和配合,共同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的。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

1.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2.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中国音乐美学史就是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
3.什么是音乐美的本质?音乐美的本质是丰富而有序的感性样式研究历史上用于审美的音乐,结果表明,听觉审美理想的音响感受性显现是以有序化为原则的。
因此可以说:美的音乐是审美理想支配下产生的感性丰富的有序音响。
①它是一种丰富的有序化音响;②这种有序,符合人们的听觉审美需要的;③它在一定历史和社会文化的人们的听觉审美与创作实践中形成;④它随着社会历史环境和人们审美需要的变化而变化;⑤音乐创作的有序化方法及其应用与结果日益增多,音乐审美文化走向多元化4.如何理解音乐表现的多解性、不确定性?从审美的客体看,首先,被表现对象所具有的与音乐音响构成联觉对应关系的感性特征是非常有限的,其次,这几项特征决不是几个人所有的,而是很多人甚至连各种动物、自然界的物体都可能会有的,因此同一首音乐作品,引起不同对象的联想是必然的。
第三,能够与音乐具有联觉对应关系的感性特征,常常不是确认一个对象的惟一感性标志或关键标志,因此只抽取可为音乐描述的感性特征,就可能大削弱被表现对象的可辨性。
从审美主体方面来看,个人经验、知识背景的不同,当时的兴趣、注意、需要、价值倾向的不同,均会成为音乐理解中多解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
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经验,在同一音响的作用下不同的主体自然会联想到不同的对象;由于主体在不同的时期兴趣、注意、需要、价值倾向等等心理状态均可能不同另外,主体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不同方面也会引起联觉的差异。
造成不确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音乐所唤起的体验与任何一种具体对象的感性特征都不能充分吻合。
从原则上说,音乐表现对象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不可避免的,而确定性则主要受两方面条件的制约。
第一,联觉对应关系的充分性与明确性;第二,是否有"理解向导"。
5.什么是音乐的实用功能?音乐被用于教化、宣传、教育、认识、宣泄、科学利用等等目的时,具有各种实用功能。
音乐美学重点内容

音乐美学一、音乐美学学科的创建:1。
美学学科的建立:1750年德国出版了该国学者鲍姆嘉通的著作《美学用“aesthetics”命名。
“美”是“感性”中的一种。
2。
1806年德国出版了是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的《音乐美学的思想》。
3。
19世纪中叶开始,从汉斯力克《论音乐的美》(1854)至里曼《音乐美学要义》(1900)等专著相继问世,标志着音乐美学学科的成熟。
4。
1920年蔡元培在刊物上发表介绍西方音乐各个学科的文章时列举了“美学”。
二、学科的性质:1。
音乐美学史音乐学的分支,也是美学的分支;是音乐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
2.音乐美学是基础理论学科。
三、研究对象:1。
听觉感性需要极其满足的规律。
2。
实践中的没学问题。
3。
相关历史:音乐美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音乐美学学科的历史。
四、研究方法:1。
哲学的方法2。
社会学的方法3。
心理学的方法4。
音乐学分析的方法五、音乐美学概要:“自律论“认为,音乐的内容就在形式之中,音乐美否由音乐自身决定,“他律论”认为,音乐的内容在形式之外,音乐美否有音乐自身决定。
“他律”、“自律”主要是理论概括上的划分,实际情形存在着明显可以划分的类型,也存在着综合的类型或难以明确归类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特别是对中国或其他非西方地区的音乐现象,避免生搬硬套。
六、艺术功能:表现功能和呈现功能。
在艺术功能中,任何音乐构成非功利的关系,音乐史直接被需要的东西,是“目的物”。
1。
表现功能:音乐是被用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时,具有表现功能。
它包括难以言传的感悟或自由思想的表达、情绪的渲染、情感的表达或寄托等等。
因此,音乐是人的精神家园之一。
2。
呈现功能:指向的是音乐自身包含的内容。
呈现性音乐只有音乐形式中所包含的内容,而没有音乐之外的内容。
Y艺术的精神并不在于模仿外界事物,音乐尤其如此。
七、实用功能:音乐被用于狡猾、宣传、教育、认识、宣泄、科学利用等等目的时,人与音乐发生的就是功用关系,音乐自身不是作为目的被需要,而是作为工具被需要的。
音美高考知识点

音美高考知识点高考音乐美术科目是考生选择的一门重要科目之一。
合理运用音美知识点,可以帮助考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介绍一些音美高考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音乐知识点1. 音乐基本概念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合和演奏来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音乐的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2. 音乐的分类音乐可以按照风格、形式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音乐类型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音乐的形式可以分为独奏、合奏、合唱等不同形式。
3.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指公认的具有经典性和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欧洲古典音乐包括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等不同时期的作品。
4.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指在流行文化中被广泛接受和喜爱的音乐。
流行音乐通常具有简单易懂的旋律和节奏,是大众娱乐的一部分。
5. 中国音乐中国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音乐资源。
传统的中国音乐包括古琴、古筝、京剧等不同类型的音乐形式。
二、美术知识点1. 美术基本概念美术是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
美术的要素包括线条、色彩、形状、质地等。
2. 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通过绘制图像来表达创作者的想法和情感。
绘画可以使用铅笔、颜料、油画等不同的材料。
3. 雕塑艺术雕塑艺术是通过刻制、塑造来创造出立体的艺术作品。
雕塑可以使用石材、木材、铜等不同的材料。
4. 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指的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和风格。
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5. 中国美术中国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中国美术包括中国画、国画、油画等不同形式和风格。
三、音美高考备考技巧1. 理论知识的掌握考生需要深入学习音乐和美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音乐的要素、音乐史和美术史等方面的内容。
2. 实践的重要性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考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音乐和美术水平。
通过练习演奏乐器,绘画创作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技巧和表现力。
3. 多样化的学习资料考生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杂志和网上资料来增加自己对音乐和美术的了解。
音乐美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有关音乐在空间中存在的说法正确的是:()A、音乐的空间是相对固定的。
B、音乐主要是一种空间艺术。
C、音乐形式的空间性不但体现在音响的造型性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一种特殊的空间移位中。
D、音乐的空间和建筑的空间是相同的。
答案: A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A、和声B、复调C、配器D、模仿答案: D3.以下哪一项内容不属于音乐的他律性内容?()A、管弦乐曲《牧神午后》运用松散的和声、缺乏倾向性的全音音阶、加弱音器的弦乐,象征了午后昏昏欲睡的牧神以及他的梦幻。
B、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以不同的木管乐器对不同种类的鸟鸣进行模仿,暗示了一幅鸟语花香的春天画面。
C、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引子,通过大管低沉的音色、缓慢的速度和下行音调,使人们产生悲哀、压抑的感受。
D、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以一个贯穿全曲五个乐章的基本主题暗示他的情人。
答案: C4.有关音乐在时间中存在的说法错误的是:()A、音乐是一种虚幻的时间表象。
B、音乐的形式用它内部的状况和时值的变化创造了一种观念性的时间。
C、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结构和逻辑模式。
D、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并无太大区别。
答案: D5.下列代表人物与学派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罗曼·茵伽尔顿:释义学的音乐美学B、伦纳德·迈尔:心理学的音乐美学C、克莱茨施玛尔:现象学的音乐美学D、苏珊·朗格:社会学的音乐美学答案: B6.下列哲学家与著作对应关系中哪项是错误的:()A、黑格尔《美学》B、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C、尼采《悲剧的诞生》D、康德《艺术哲学》答案: D二、 判断题7.下列哪项不是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 )A 、想象与联想的统一B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C 、理性与直觉的统一D 、传统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一答案: C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老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一、选这题。
1、“和”范畴的出处是《国语》2、“自由美”的范畴的提出者是康德3、“诉心中之不平”命题的提出者是李贽4、“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命题的出处是《乐记》5、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美学著作是《乐记》6、“以道制欲”命题的提出者是荀子7、“绝对音乐’的提出者是霍夫曼8、“法天贵真”命题的出处是《庄子》9、“乐者,德之华也”命题的出处是《乐记》10、“三张床”理论的创建者是柏拉图11、“有是格便有是调”命题的提出者是李贽12、“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命题的提出这是汉斯里克13、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14、黑格尔提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命题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5、中国音乐的美学史学科的开创者是蔡仲德16、老子提出的音乐美学命题是大音希声17现象学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是茵格尔顿18释义学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是伽达默尔二、名字解释1、自由美出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他对“美”进行细致的分析后,提出“自由美”和“附庸美”两个范畴。
“自由美”即纯粹的美,不需要依赖任何外在条件的美。
次范畴成为霍夫曼提出“绝对音乐”的美学依据。
2、和出于《国语、郑语》。
意为和谐。
“和”的美学意义由于两个层次:一为和谐,即异物相杂,矛盾双方既有主次之分,又相辅相成、相反相济、对立统一;二为平和,既无过无不及,各种因素都不过分突出自己,处于“和乐如一”的理想状态,“和”在中国音乐美学中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是核心范畴。
3、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出于汉代音乐美学专著《乐记、乐本》。
意为人的内心被外物感动、激发起来做出的反应,就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成为音乐。
提出物至——心动——情现——乐生的作乐过程说,既肯定外物对音乐创作的作用,又极大地强调了人心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4、纯意向性对象二十世纪波兰现象学音乐美学家茵格尔顿提出。
强调音乐艺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音乐的表现对象由音乐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不同主体的意向性活动所决定,因此音乐表现的是纯意向性的对象,而不是具体可感的客观形象。
音乐美术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音乐美术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对于众多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而音乐美术这两门学科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音乐美术高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进行复习。
一、音乐高考知识点1. 音乐基本概念和术语在音乐的学习中,我们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
例如,乐谱的组成元素、音符和节拍的符号表示、音程的分类和计算方法等。
熟悉这些基本概念和术语,有助于理解和演奏乐谱。
2. 音乐史音乐史是音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中通常会考察一些知名作曲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
此外,也需要了解一些音乐流派和时代特点,例如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等。
3. 乐理知识乐理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功课,包括调式、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大调小调的认识、和声的构成和规则、节奏的掌握等来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演奏能力。
4. 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学生需要熟悉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了解其特点和作者背景。
此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欣赏技巧,如分析乐曲的结构、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等。
5. 常见乐器和演奏技巧尽管高考中并不要求学生具备演奏乐器的能力,但了解一些常见乐器和其演奏技巧是有益的。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深入学习,对乐器的演奏技巧和演奏曲目有所了解。
二、美术高考知识点1. 绘画基础知识美术高考中,绘画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搭配原则、构图的组成要素和布局方法、线条与形状的表现等。
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绘画作品的表现力。
2. 绘画材料和工具绘画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对于美术作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画笔、颜料、画布等材料,以及其使用方法和特点。
这样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
3. 绘画技法高考美术中,绘画技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如素描、水彩、油画等。
音乐美学考研题库

音乐美学考研题库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审美价值以及审美体验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音乐作品本身,还涉及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
以下是音乐美学考研题库的相关内容:一、音乐美学基本概念1. 音乐美学的定义是什么?2. 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 音乐美学与其他美学分支(如绘画美学、文学美学)有何不同?二、音乐审美特性1. 音乐的非语言性是如何影响其审美体验的?2. 音乐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如何共同作用于音乐作品?3. 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在审美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三、音乐创作与审美1. 音乐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如何将个人情感转化为音乐语言?2. 音乐创作中的审美选择有哪些?3. 音乐创作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四、音乐表演与审美1. 音乐表演者如何通过演奏表达作品的审美意图?2. 音乐表演中的审美再现与再创造有何区别?3. 不同的音乐表演风格如何影响听众的审美体验?五、音乐欣赏与审美1. 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2. 音乐欣赏中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如何平衡?3.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教育有何作用?六、音乐美学理论1. 西方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2.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特点是什么?3. 当代音乐美学理论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七、音乐与社会1. 音乐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文化?2. 音乐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中的审美差异是什么?3. 音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如何?八、音乐美学案例分析1. 选取一部古典音乐作品,分析其审美特性。
2. 选取一位著名音乐家,探讨其音乐创作的审美理念。
3. 选取一场音乐会,分析其表演与欣赏过程中的审美互动。
以上是音乐美学考研题库的概要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主题深入学习和准备,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全面、深入地回答相关问题。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美学,并在考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音乐美学复习重点

音乐美学复习重点1.创作的品质1.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2.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精神活动3.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4.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2.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1)从音乐学角度欣赏。
欣赏者欲了解的是音乐流派和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个性与共性,作者和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个性,音乐的民族特征。
(2)从音乐特征角度欣赏。
欣赏都欲了解的是音乐语言要素,即旋律、节奏与节拍、调式与调性,速度与力度、音区与音色、和声、复调、结构--曲式、体裁、乐器常识等。
(3)从表演形式角度欣赏,欣赏者欲了解的是各种器乐。
(4)从音乐题材欣赏。
欣赏者欲了解的是篇幅较大,结构完整,音域宽广,技巧复杂,极富抒情性或戏剧性的唱段,表现主人公内心活动的独唱曲、宣叙调、朗诵调、圆舞曲、进行曲等等。
(5)综合的欣赏。
欣赏者结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欣赏,特别是通过音响的重放对音乐的欣赏时,可采用综合欣赏的方法。
在欣赏时可根据不同题材的音乐,或不同的录音效果结合上述四点去有重点的欣赏,从而对器材的品质进行评价。
3.他规律与自规律的区别1他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可以表现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其形式可以表现各种非音乐性的内容。
2自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不表现各种现实中的事物,甚至也不表现情感,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之外没有其他内容。
3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念上的对立,是因为音乐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它表现对象距离相对比较远。
4.音乐为满足听觉的多种需要而产生的三大功能艺术功能、使用功能、教育功能5.音乐表演的心理音乐表演中的投情;音乐表演中的想象;音乐表演中的直觉;音乐表演临场心理。
6.音乐想像音乐想象是一个转换和创造的过程,它的第一任务是创造出听觉表象来,后再对这些听觉表象进行综合分析,做进一步的想象。
7.音乐美的特征一、艺术美蕴含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之中二、音乐美是心灵、情感美的集中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
2.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精神活动
3.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4.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
2. 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1)从音乐学角度欣赏。
欣赏者欲了解的是音乐流派和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个性与共性,作者和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个性,音乐的民族特征。
(2)从音乐特征角度欣赏。
欣赏都欲了解的是音乐语言要素,即旋律、节奏与节拍、调式与调性,速度与力度、音区与音色、和声、复调、结构-- 曲式、体裁、乐器常识等。
(3)从表演形式角度欣赏,欣赏者欲了解的是各种器乐。
(4)从音乐题材欣赏。
欣赏者欲了解的是篇幅较大,结构完整,音域宽广,技巧复杂,极富抒情性或戏剧性的唱段,表现主人公内心活动的独唱曲、宣叙调、朗诵调、圆舞曲、进行曲等等。
(5)综合的欣赏。
欣赏者结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欣赏,特别是通过音响的重放对音乐的欣赏时,可采用综合欣赏的方法。
在欣赏时可根据不同题材的音乐,或不同的录音效果结合上述
四点去有重点的欣赏,从而对器材的品质进行评价。
3. 他规律与自规律的区别
1 他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可以表现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现实世界
中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其形式可以表现各种非音乐性的内容。
2 自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不表现各种现实中的事物,甚至也不表
现情感,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之外没有其他内容。
3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念上的对立,是因为音乐的形式具有相对
独立性和它表现对象距离相对比较远。
4. 音乐为满足听觉的多种需要而产生的三大功能艺术功能、使用功
能、教育功能
5. 音乐表演的心理
音乐表演中的投情;
音乐表演中的想象;
音乐表演中的直觉;
音乐表演临场心理。
6. 音乐想像
音乐想象是一个转换和创造的过程,它的第一任务是创造出听觉表象来,后再对这些听觉表象进行综合分析,做进一步的想象。
7. 音乐美的特征
一、艺术美蕴含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之中
二、音乐美是心灵、情感美的集中体现。
三、音乐美是现实动态美的反映
8. 音乐欣赏的不同方式。
相互关系及其比较纯音乐式与综合体验
式;侧重作品式与侧重表演式;刺激式与背景式。
论述题
1. 如何认识音乐美的本质
一、音乐美是音乐所具有的品味二、音乐美产生于主客观的完美结合中,这种美的品味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即它是音乐家通过富于个性的能动创造,把现实生活的美加以集中、提炼和升华,并运用富于独创性的音乐形式予以体现的结晶。
三音乐美体现于形式与内容
的高度统一,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2. 听众数量是否能够作为音乐审美价值和作品价值的判断依据
一从分类上看,听众有各种类型,音乐也有各种类型,审美在各取所需的情况下进行,难以笼统的去统计
二从统计上看,听众的数量的确是以某一次审美为范围,还是以某
一时间段的审美为范围,这两种范围的统计结果将不一样,其比较结果也将不一样。
三从审美上看,价值或质量判断采取的是主观标准还是客观标准,其结果非常不同。
四从传播上看,由于存在各类音乐传播状况不同的现象,笼统的按听众数量来确定音乐的好坏没有意义。
3. 音乐审美标准在生活中的意义
音乐生活当中的评判制度,审美建立在生活中,是审美、判断的需要,它和理想、理解、趣味相关,就是一种评判尺度,对事物评判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美学历史:我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西方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二、我们学习和研究过程要坚持哪些原则: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统一。
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四、音乐声音作为一种艺术和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怎样的体现?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
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这一中介因素就是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模仿、象征、暗示等。
象征暗示组织过程中的特征
音乐想象的源泉 1 外在体验,2内在体验,3艺术体验
音乐表演者必须具备素质:良好音乐感觉;适于音乐表演的良好生理
条件与高度灵敏的身体协调能力;良好的音乐记忆力。
音乐创作受什么影响(审美经验)
美学是谁提出来的?(鲍姆嘉通)
音乐的功能(三大功能):艺术功能、使用功能、教育功能
名词解释:
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美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他特别的把音乐的本质与特征,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音乐表演:通过乐器的演奏,人声的歌唱,以及包括指挥在内的多
种艺术手段,将乐曲用具体可感的音响表现出来,传达给听众,以发挥其社会功能。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
绪论音乐美学概论
1、第一次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写过一本题目叫做《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的书。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2、音乐美学的方法
论:
统一。
第一章音乐的感性材料
1、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的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
2、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这一中介因素就是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模仿、象征、暗示等。
3、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第二章音乐的形式
1、音乐的基本要素:音色,音高,音强,音质。
2、曲体组织:把音响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序的组织起来,成为短至段落、长至篇章的艺术结构,这种符合一定逻辑的结构,在音乐学科中被称为“曲体”,它是音乐作品的骨架和形态。
3、联结信息:即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的音乐意义。
(1)指向性内容:是指音乐形式以外的内容或蕴含内容所对应的音乐以外的内容。
(2)作曲家的用意:即作曲家的观念、想法赋予音乐的意义,可以看做是特殊的指向性内容。
(3)文化意义:文化传统赋予音乐的意义,是音乐自然携带的意义,但是这种意义并不都是蕴含性内容所表现的,而主要是音乐和音乐之外的其他文化事物联结产生的。
第四章音乐的创作
1、音乐创作:从美学意义上讲,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的形式。
2、音乐创作的写景手法:模仿;同构联想法;经验联想法;音乐定式法。
3、音乐创作的分类:写景;抒情;情景结合;喻理
4、他律论与自律论
(1)他律论:他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可以表现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其形式可以表现各种非音乐性的内容。
(2)自律论:自律论认为音乐的那形式不表现各种现实中的事物,甚至也不去表现情感,音乐的内容就是音乐的运动,形式之外没有其他内容。
(3)之所以会有这种观念上的对立,是因为音乐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他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我们不容易发现这种联系。
5、音乐想象:音乐想象是一个转换和创造的过程,它的第一任务是
创造出听觉表象来,然后再对这些听觉表象进行综合分析,做进一步的想象。
6、音乐想象的源泉:外在体验;内在体验;艺术体验。
7、灵感:灵感是创造性想象进行到某一阶段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它是想象的一部分,是一种与自我意识相对的无意识的心理行为。
灵感具有突发性,创造性和现实性。
第五章音乐表演
1、音乐表演自从与音乐创作相分离,作为对音乐创作的成果——音乐作品的表演而获得它的独立品格以来,一直被人们称作第二度创造,或再创造。
2、音乐表演的心理:音乐表演中的投情;音乐表演中的想象;音乐
表演中的直觉;音乐表演临场心理。
3、音乐表演者必备的特殊素质:良好的音乐感;适于音乐表演的良好生理条件与高度灵敏的身体协调能力;良好的音乐记忆力。
第六章音乐欣赏
1、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
2、音乐欣赏的方式:纯音乐式与综合体验式;侧重作品式与侧重表演式;刺激式与背景式。
3、音乐欣赏能力的养成:多听是获得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学习一些音乐知识;文化修养、生活体验。
第八章音乐美与审美
1、音乐美的特征:音乐美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中;音乐美是心灵—情感美的集中体现;音乐美是现实动态美的反映。
2、音乐美的范畴:优美;壮美;崇高;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
3、音乐审美标准:音乐生活当中的评判制度,审美建立在生活中,是审美、判断的需要,它和理想、理解、趣味相关,就是一种评判尺度,对事物评判有重要意义。
4、音乐审美体验:音乐审美体验是指人们在欣赏审美的艺术品、美的自然感或其他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而它与动物性的快感不同,涉及着许多高级心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