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湿疹经验方

合集下载

【倪海厦医案连载16:皮肤病(湿疹、痒、头皮屑、顽癣等)】

【倪海厦医案连载16:皮肤病(湿疹、痒、头皮屑、顽癣等)】

【倪海厦医案连载16:皮肤病(湿疹、痒、头皮屑、顽癣等)】湿疹?头皮屑多?疣?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右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痒,温服,有微汗,避风。

(汉代剂量,需转化为现代剂量,一般一两折算现代一钱,约为3.3g)第二个呢,简单的,你如果是一般念,就变成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太麻烦了,我们叫做麻杏薏甘汤,哦,就是,用的也是很广。

麻杏薏甘汤,简单说就是麻杏薏甘汤,你如果说,同样在皮肤上,看到红疹,荨麻疹,很痒,那个时候我刚刚讲过,麻黄加术汤,对不对?但是你如果看到不痒,是疣呢?哦麻杏薏甘汤。

好,为什么薏仁呢能够去表湿,这个麻杏薏甘汤主要设计这些药是为了肌肉的酸痛,所以皮肤表面第二层才是肌肉,再来是血脉神经再来才到关节,所以我们治疗湿症呢,就分几种药物而已,经方只有几种药,那你一看到表面上那个红红的长了那个黏黏的粘巴巴很多都是湿疹,你不要管它名称是什么,在皮肤表面上又痒,然后一看到湿的,麻黄汤加白术对不对。

比较不痒就长一个东西在哪边,就肌肉里长出来,但它还不痒。

不痒不是在皮肤,所以说疣并不是在皮肤上长出来,是在肌肉中长出来,就是说你开麻黄加术汤没有用,你要开麻杏薏甘汤,诶一下子疣就收掉了,要不然的话有些人疣生的很多啊,生一个还好啊,自己用绳子捆上扎掉就算了,万一一票怎么办?对不对?好,还有些疣生在不该生的地方,都可以用麻杏薏甘汤,都可以去掉了,好你不要管它的名字是叫菜花叫什么,都没有关系的,那怎么办呢,反正统统可以用这个处方把它去掉,好当然你用烧把皮肤那烧掉,烧了以后你再喝麻杏薏甘汤也是可以的,都没关系的。

好,看这个病者呢一身尽疼,这个全身痛的话就是讲的肌肉痛了,“发热,日晡所剧者,名曰风湿”。

好这个因为湿在身上的时候,你阳气没有办法透达出来,哦,好我们这样画,用个圆圈,这个是你的身体,这是你的体表,那你的体表身体里面的热呢,很热,那在体表下方有一层湿在这边,好,湿在在这边,那这个湿呢,这个热要经过这个湿才能到达体表,才能把这个热发散掉。

当代中医名家治疗湿疹经验集锦

当代中医名家治疗湿疹经验集锦

当代中医名家治疗湿疹经验集锦1 ⽥素琴⽼中医⽤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疹经验中医称湿疹为湿疡,是由风湿热三邪搏于肌肤,营卫失调,⽓⾎不和所致的⼀种疾病,症见肌肤起丘疹,红斑,⽔疮,脓疮,甚者溃烂滋⽔,结痂成⽚,⽓味腥臭。

该病好发于头⾯及四肢部位,不仅影响⼯作和学习,⽽且也有失美容,病者⼗分痛苦。

对此病的治疗,⼀般⽅法很难奏效,笔者常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意在清肝胆之热,祛湿解毒,每获良效。

余在临床,曾治疗⼀⽼翁,因过⾷鱼腥,⽽致头⾯红肿,数处滋⽔不⽌,瘙痒异常,⼤便燥结,⼩便短⾚,⼼烦不安,不思饮⾷,双眼睑⽔肿,垂闭不开。

经多⽅医治,效果不显,邀余诊视。

视其⾆质红淡,苔⽩,⾆边有齿痕,诊其两脉⽞滑⽽数。

余认为此证素体肝胆热盛,饮⾷不节,湿停热蕴,结于中焦,复感风邪,风热上饶,则有上述脉证。

随继以龙胆泻肝汤治之。

越4⽇复诊,头⾯红肿尽消,滋⽔全⽆,⼤便通畅,⼩便量多,病情基本痊愈。

继⽤前⽅9剂,患者痊愈⾄今未发。

治疗此种疾病,龙胆泻肝汤尤其独特的疗效。

其理,我认为是治疗肝胆之本,其次,以外治法,中药煎汤冷湿敷,也不可忽视。

内外合⽤⽅能奏效迅速。

2 ⽯志超教授治疗顽固性⽪肤病经验顽固性⽪肤病是指临床⽪损严重,缠绵不愈,反复发作,极难调治的⼀类⽪肤病。

包括银屑病、慢性湿疹、结节性痒疹、神经性⽪炎、天疙疮等等。

⽯志超教授乃辽宁省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连市中医内科学会会长,出⾝于五代中医世家,从医30余年,以擅治疑难杂症⽽著称,尤其是对从 “毒 ”⽴论治疗顽固性⽪肤病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刻地领悟,今撷精粹其精粹⽽论之。

从毒⽴论顽疾皆由毒作祟“毒 ”的概念⾮常⼴泛,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等⽅⾯都程度不同地与 “毒 ”有着密切的联系,⽽“毒 ”作为⼀种特殊的致病因素则格外引起古今医家的⾼度重视。

就⽪肤病⽽⾔,其病因除病毒如丹毒、梅毒直接侵袭外,⼤多数是由六淫等外邪侵袭,留恋肌表所致。

因此治疗⼀般性⽪肤病多采⽤疏风解表等⽅法使病邪从表散⽽解。

【名医赵炳南治湿疹秘验方】《全虫...

【名医赵炳南治湿疹秘验方】《全虫...

【名医赵炳南治湿疹秘验方】《全虫...国家级名医赵炳南《全虫方》【组成】全虫(全蝎)6g,皂刺12g,猪牙皂角6g,刺蒺藜15~30g,炒槐花15~30g,威灵仙12~30g,苦参6g,白鲜皮15g,黄柏15g。

【功效】熄风止痒,除湿解毒。

【主治】慢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慢性顽固瘙痒性皮肤病,属风湿内侵,结为湿毒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方解】方以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为主要药物,其中全虫性辛平入肝经,走而不守,能熄内外表里之风;皂刺辛散温通,功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猪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肠气,涤清胃肠湿滞,消风止痒散毒。

盖“热”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湿毒,非攻伐内托辛扬不得消散,而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三者同伍,既能熄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

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热散风,燥湿止痒,协同苦参以助全虫祛除表浅外风蕴湿而止痒;刺蒺藜苦温,祛风“治诸风病疡”“身体风痒”,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刺蒺藜协同驱风除湿通络的威灵仙,能够辅助全虫祛除深在之风毒蕴湿,而治顽固性的瘙痒;脾胃气滞则蕴湿,湿蕴日久则生毒,顽湿聚毒客于皮肤则瘙痒无度,故方中佐以炒枳壳、黄柏、炒槐花,旨在行气清胃肠之结热,以期调理胃肠,清除湿热蕴积之根源,标本兼顾,寓意较深。

【加减】限局性或泛发的慢性湿疹、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如用之不应,可加乌梢蛇;如瘙痒甚烈,皮损肥厚,明显色素沉着或伴有大便干燥者,可加川军(大黄)9~15g。

【点评】本方对于慢性顽固的瘙痒性皮肤疾病偏于实证者最为相宜。

而对于血虚受风而引起的隐疹(如皮肤瘙痒症)不宜用,除非患者素来体质健康,外受风邪,复因搔抓,皮肤苔癣样变,瘙痒无度者,尚可加减使用。

运用本方时,如瘙痒甚烈,皮损肥厚,明显色素沉着者加用川军,一般都惧其通下太过,岂不知川军能活血破瘀,少用则泻下,多用反而厚肠胃,与诸药相配合不但止痒功效增强,而且可以促进肥厚皮损的消退。

黄永生教授治疗慢性湿疹验案

黄永生教授治疗慢性湿疹验案

黄永生教授治疗慢性湿疹验案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在我国患病率较高,因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医主要治疗方式多是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及口服抗组胺剂药物等。

黄永生教授运用经典指导临床,总结多年临床经验。

运用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标签:慢性湿疹;名医经验;黄永生Professor Huang Yongsheng’s Experience of Treatment of Chronic EczemaJia Yun-luo1,Li Zheng1(1.The graduat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lin Changchun 130117,China;2.The graduat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lin Changchun 130117,China)黄永生教授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终身教授,国家名老中医,全国第三批师带徒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

黄永生教授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治疗慢性湿疹中遵循“祛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治疗原则,运用四物汤加减养血润燥,辅以祛风止痒药治疗慢性湿疹每获良效,现将典型医案分享如下。

1 医案一李某,男,38岁,就诊日期:2016年11月1日。

主诉:双下肢丘疹瘙痒10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散在红色丘疹,瘙痒,红肿伴渗出,反复发作,每于季节更替加重。

1个月前,上症加重,皮肤瘙痒剧烈伴局部皮肤增厚,抓伤后有渗出。

易怒,微怕凉,偶耳鸣,余无不适,纳眠可,二便可,舌尖红,体青紫瘀暗,苔薄,脉弦细。

既往史:乙肝10年(小三阳);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西医诊断:慢性湿疹。

中医诊断:湿毒疮,血虚风燥证。

耿立东教授养血祛风法治疗慢性湿疹经验

耿立东教授养血祛风法治疗慢性湿疹经验

70内蒙古中医药第38卷2019年8月第8期I n 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No.82019总的来说,脑卒中后眩晕以大气不足,内陷于下,清阳不能出上窍,气虚不能运行血脉,气虚血瘀导致。

气虚与血瘀互相影响,使病情反复,缠绵不解。

2升陷汤升陷汤是张锡纯治疗“大气下陷”的代表方剂,方药组成为“生箭英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

方中以黄英为君,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张氏认为黄英“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有“与胸中大气同气相求之妙用”,其补气之力虽不及诸参,但常于补气升阳,补肺健脾以助大气;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经,为少阳经引经药,能引下陷的大气自左上升;升麻味辛甘,性微寒,主入脾、胃经,为阳明经引经药,能引下陷的大气自右上升;桔梗味苦辛,性平,入肺经,为诸药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行。

柴胡、升麻、桔梗三味药配合君药,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恢复大气斡旋气机的功能,使清阳出于上窍,气行则血行,瘀去络通。

方中黄英用量犹大,“气有余便是火”,于是佐以甘寒凉润的知母以防气壅生热%全方虽只有六味药,但寒温并用,补升同用,意在药简力专升提大气,恢复其斡旋气机的功能。

3典型病案鲍某,女,62岁,主因“眩晕间作1年,加重1月”于2017年10月5日就诊。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口眼嚅斜、语言不利症状,遂就诊于某医院,査颅脑MR示:新发梗死灶。

诊断“脑梗死”。

予溶栓、抗凝治疗后出院.出院后眩晕间作,余无不适,1月前无明显诱因眩晕症状加重,为寻求中医治疗故来就诊。

刻诊症见眩晕,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口干口渴,无恶心呕吐、无耳鸣、无口眼嚅斜、饮水呛咳等症,纳少,寐欠安,二便调,舌暗苔薄.脉沉。

复查颅脑MR示:陈旧性脑梗死,无新发梗死灶。

颈椎正侧位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眩晕。

辨证:大气下陷,气虚血瘀证。

湿疹中医治疗7大药方

湿疹中医治疗7大药方

6.温阳除湿水剂
生川乌10g,生草乌10g,艾叶15g,大风子20g,威灵仙30g,红花15g,地肤子20g,苦参20g。每日1剂,加水煎取2000ml,温泡手足,每次30分钟,每日2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双手忌直接接触食物和各种洗涤用品。
“湿性重浊黏腻”,“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久之,阳气不能到达四肢末端,掌跖失于温润,湿邪因而停滞,局部气血瘀闭,肤络不畅.肌肤失养而成本病。故以温通经络、除湿润肤为治疗大法。方中牛川乌、生草乌、艾叶、大风子有温通气血、透达经络之作用,其中川草乌、大风子还有除湿作用;威灵仙通行卜二经络且祛风湿;红花活血通络;地肤子、苦参除湿止痒。诸药相配,则阳气至,经络通,气血畅,湿邪除,肌肤自然润泽。
根据湿热、脾虚、湿阻、血虚风燥、瘀毒积聚等不同证型,随症加减治疗。方中龙胆草性味苦寒,功在燥湿清热,入肝胆膀胱经,苦寒沉降,长于清泻肝胆实火、三焦湿热;黄芩、黄柏、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共辅龙胆草清利三焦实热而燥湿;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车前草长于利湿消肿兼可清热。六一散中滑石性寒而滑,寒能清热,滑可利窍,除膀胱之热结而通利水道;甘草清热解毒。故六一散能利水消肿,兼可清热除烦止渴,釜底抽薪,标本兼治。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消斑,其中生地甘寒,既可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佐苦寒之剂免伤阴分;赤芍酸寒,能泻能散,既可凉血活血,又能泻肝火;丹皮苦寒,可清热凉血消斑。三药配合既可清热利湿,凉血消斑,又免过用寒凉而伤阴。板蓝根、马齿苋功在清热解毒,防治毒热湿邪,并能凉血消肿。全方诸药配合,共奏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之功,使热清湿利而皮疹得消。药理研究证实,黄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以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生地黄具有皮质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马齿苋、甘草等均有抗过敏作用。诸药配合起到抗过敏、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辨证施治,对症治疗,相得益彰,疗效稳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治疗慢性湿疹,这张中医好方只做两件事!做完了,病就好了

治疗慢性湿疹,这张中医好方只做两件事!做完了,病就好了

治疗慢性湿疹,这张中医好方只做两件事!做完了,病就好了(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本文理论依据:《中国药典》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列位看官,今天要为你说上一病,这就是到了夏季令很多人备受其苦的湿疹。

不过,我们要说的,专指慢性湿疹。

闲言少叙,先把一张好方告诉你。

通过此方,我们可以了解祖国传统医学对慢性湿疹治疗的独特理念——准备生黄芪15克,当归、赤芍、丹参各12克,人参、苍术、白术、茯苓、桃仁、红花各9克。

将这些药物水煎取药汁服用即可。

每日一剂。

服用前最好请中医师辩证指导,随症加减,以求最佳之疗效。

列位看官,此方针对的是慢性的湿疹患者。

那么,慢性湿疹患者是什么表现呢?一般来说,就是皮肤粗糙变厚,患处和其他部位的皮肤界限明显。

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反复抓挠,皮肤表面已经出现了抓痕、血痂。

这样的患者,比较适合用上面这张方子。

其实,说起来,湿疹发展到这一步,也真真让患者们受罪了。

皮肤表面影响美观不说,瘙痒之苦更是难以忍受。

具体来说,这种情况的形成,就是导致湿疹的湿热之毒蕴集在皮肤表面,日久耗伤阴血所形成。

为了调理,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把湿热之毒化掉。

第二,养血、活血并凉血,从而让患处有新血滋生。

只有这样,病情才能有转机。

正是遵循这样的思路,上面这张方才展开了一场工程浩大的去湿疹、活气血、救皮肤之业。

第一步,去湿热。

怎么去?我们看到黄芪、人参、苍术、白术、茯苓五味药。

经常看我们“精诚名医汇”的朋友应该了解,这苍术和白术,都是健脾、助运、化湿的能手,经常在一起联手,起化解中州湿邪的作用。

茯苓则擅长泻脾湿。

这三味药从健脾燥湿和利湿的角度入手,注重将产生热的根源——湿邪化解。

湿邪既去,热则无以生。

这一点,对湿疹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而黄芪和人参的加入,功在益气和养阴。

而且,两者都入脾经,可以配合前面的几味药来产生作用。

有了足够的气做推动,湿热才有化解的动力。

这一点,想必看官是不难理解的了。

中医治疗湿疹的10个偏方_儿童保健

中医治疗湿疹的10个偏方_儿童保健

湿疹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疾病,该病给很多患者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严重不便,为了治疗这种顽固湿疹,患者需要有耐心以及信心。

那么,中医怎么治湿疹呢?中医治疗湿疹的10个偏方1、黑鱼头:用黑鱼的鱼头放在瓦片上烤焦,碾成粉末,然后用麻油拌了涂在患处,效果挺好的。

2、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

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

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3、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4、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

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5、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6、取炉甘石30克,孩儿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

适用于急性湿疹。

7、取轻粉,密陀僧,冰片,雄黄,硫黄,蛇床子,黄柏,地肤子,苍术,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

适用于顽固性湿疹。

8、生首乌15克、徐长卿6克、蝉蜕6克、金银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参6克、生甘草5克、地肤子6克、白藓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苍术3克、茵陈6克、黄芩6克。

水煎服。

每日一剂。

9、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

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用时每日3次外搽。

10、全虫方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大黄)15克。

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

湿疹的原因1、环境因素近年来很多研究证实患有湿疹与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杨志波教授治疗湿疹的中医外治经验

杨志波教授治疗湿疹的中医外治经验

2021年第4!卷第!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5杨志波教授治疗湿疼的中医外治经验罗赛君\杨志波2"(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5#摘要:湿疹是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杨志波教授运用中药涂搽、溻溃,刺络拔罐等中医外治方法,分期分部位治疗湿疹,临床上疗效颇佳。

关键词:湿疹;中医外治;杨志波中图分类号::758.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 -2349(2021)02 -0005 -03湿疹发病人群众多,是临床最常见的皮肤病之 一。

湿疹病因不明,皮损多形,动态变化,病程慢性易 反复,要求临床治疗应随皮疹灵活变通,能简单安全,有效减少复发。

中医外治法直达病所,配合内治,可 快速缓解瘙痒等症状,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是湿疹中 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中医特色与疗效。

杨 志波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治疗湿疹得心应手,效果显著,现将杨志波教授治疗湿疹的中医外治经验 介绍如下。

1根据湿疹皮损分期治疗湿疹皮疹形态多变,根据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 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杨教授根据病情不同阶段皮 损表现不同,选择适当的外用药物、剂型及外治法来 治疗 疹。

1.1湿瘆急性期湿瘆急性发病多因禀赋不耐,皮肤 腠理不固,受外界风寒湿邪侵袭,或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湿热内生,邪气外发肌肤。

湿疹急性期皮损以红 斑、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为主,搔抓后多伴糜烂渗出。

斑、丘疹多色红属风热或血热,丘疱疹、红斑基础上的 小水疱、糜烂渗出属湿热。

杨教授根据皮损辨证,治以 清热祛湿止痒,常用外用方为:马齿苋30 g,金银花 30 g,黄柏30 g,苦参20 g,艾叶20 g。

溻渍疗法是特色 中医外科疗法,通过湿敷、淋洗、冲洗、浸泡等对患处的 物理作用,及不同中药对患部的作用而治疗疾病[1]。

外用方运用溻渍法煎水湿敷患处以收敛干燥,具体用 法如下:诸药加水煎煮,水烧开后继续煎煮15〜20 min 即可,药液静置放凉后,加入3〜8层纱布或毛巾浸满 药液,拧至不滴水湿敷患处,每次15〜20 m i,每天 1〜2次。

中医治疗湿疹的中药方

中医治疗湿疹的中药方

中医治疗湿疹的中药方患上湿诊后不仅影响外貌,同进还会出现瘙痒的病症,对于患者来说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所以大家都相快速的治好湿诊。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中医治疗湿诊的一些药方,同时也希望给患者朋友们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湿疹中药治疗一、湿疹中药方-血热外感湿疹病症:周身疹点细小坚硬为粟,质白根红,瘙痒异常,抓破那么有黄色水液浸淫蔓延,痒极那么肤红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湿疹治法:疏风祛湿,败毒泻火湿疹方药:金银花30克,土茯苓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白藓皮15克,野菊花10克,炒黄柏10克,炒黄苓10克,干生地10克,连翘10克,蝉蜕10克,荆芥3克用法:浓煎,分三次服。

三剂为一个疗程。

疮愈后那么停服,未痊愈可续服三剂。

如经数月或一年后再发时,可照方再服湿疹按语:方中以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清热败毒而消肿;生地、黄苓、黄柏、连翘清热凉血泻火,并能燥湿;土茯苓、白藓皮祛风除湿;蝉蜕、荆芥疏风散热。

二、湿疹中药方-胃经积热湿疹病症: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

毛发枯槁,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瘙痒,稍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皮疹,脓疮,结痂而稍有疼痛。

病程缠绵。

湿疹治法:养血熄风,杀虫清热湿疹方药: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用法: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外洗法:用艾叶一把,加鸽粪一把熬水,温洗秃疮后,再用温水淋洗一次,拭干。

湿疹按语:本病由于胃经积热,化风生虫所致。

故方中以荆芥、防风透散风热于外;大黄荡涤胃热于下;连翘、百部、白藓皮泄热杀虫;当归养血祛风。

古今治疗湿疹处方全集

古今治疗湿疹处方全集

古今治疗湿疹处方全集1.四物消风汤《外伤科学》组成:当归三钱、川芎二钱、赤芍四钱、干地黄五钱、防风二钱、荆芥穗二钱、白鲜皮五钱、生薏仁六钱用法:水煎服功用:养血祛风。

主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

2.龙胆草擦剂外《赵炳南临床经验》组成:胆草十斤用法:水煎、第一次加水二十升、开锅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十升,开锅后煮40分钟。

两次药液合并,过滤、浓缩为9600毫升,装瓶。

涂于患处。

功作:清热解毒、止痒止痛主治:急性亚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小儿痱子、丘疹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毛囊炎等。

3.龙骨散外《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龙骨三两、牡蛎三两、海螵蛸三两、黄柏十六两、雄黄三两、滑石粉一两。

用法:直接扑上、或油调外用功用:解毒收敛。

主治:湿疹(湿疡)、接触性皮炎(湿毒疡)、脂溢性皮炎、趾间足癣(臭田螺)。

宜禁:化脓性陈旧肉芽疮面禁用。

4.四黄散外《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组成:大黄一两、黄柏一两、黄芩一两、川连五钱、尖槟榔一两、老松香一两、熟石膏三两、厚朴一两、寒水石二两用法:上为末,香油调搽。

主治:一切面疱痛疮、湿疮、坐板疮、烫火疮。

5.石膏枯矾膏外《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煅石膏18克,枯矾18克、雄黄6克、冰片1克用法:上为极细末、加凡土林187克、调成软膏外用。

主治:阴囊湿疹。

6.石膏白及膏外《中医皮肤学简编》组成:煅石膏62克、白及末31克、密陀僧21克、铅粉15克、枯矾9克。

用法:上为极细末,加凡土林125克,调成泥膏外用。

主治:阴囊湿疹。

7.甘草水外《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甘草(切碎)40克用法:加水2000毫升、煮沸过滤,冷后备用。

取5.6层重叠纱布,浸于2%甘草水溶液,外敷患处,每1、2小时换用湿敷1次。

主治:急性湿疹、湿润糜烂、流水淋漓。

加成:可加冬桑叶30克,或五倍子10克,水煎做冷湿敷。

8.五枝洗剂外《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榆树技、柳树枝、桑树枝、槐树枝、桃树枝。

喻文球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经验荟萃

喻文球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经验荟萃

Ch e n Pa n
Xu Xi a o g a n g
Ya n Z h a n g r e n 。
Wa n g T i n g Yi J u n
( 1 . T h e T h i r d S u r g i c a l D e p a r t me n t o f t h e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J i a n g x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CM,Na n c h a n g 3 3 0 0 0 6;
光明 中医 2 0 1 4年 6月 第 2 9卷 第 6期
C J G MC M J u n e 2 0 1 4 . V o l 2 9 . 6
・1 1 4 9・
【 薪 火传 承 】
喻 文 球 教 授 治 疗 慢 性 湿 疹 经 验荟 萃
王 万春 张世 鹰 陈 盼 徐 小港 严 张仁 王 婷 易 军 摘要 : 文章对名老 中医喻文球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经验从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借鉴现代研究进展、 心理疏导、 饮食调护等
Cl i ni c a l Ex pe r i e nc e o f Pr of e s s o r Yu W e nq i u’ s o n Tr e a t i ng W i t h Ch r o ni c Ec z e ma
Wa n g Wa n c h u n‘ Zh a n g Sh i y i n g
喻 文球 教授 为 全 国第 三 、 五 批 老 中 医药 专 家学 术 经验 继 承工作 指 导 老 师 , 从 事 中 医外 科 临 床 、 教学 、 科
循经 外 发 , 搏 于肌 肤而 发 ; 或 因情 志 内伤 , 肝 气郁 结 , 肝 脾不 和 , 肝胆 疏泄 不 畅 , 脾 胃运化 失 职 , 湿热 邪毒 内生 ,

湿疹皮炎的治疗方法 中医偏方见效快

湿疹皮炎的治疗方法 中医偏方见效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湿疹皮炎的治疗方法中医偏方见效快
导语:湿疹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是接触和服用了某些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东西,从而引起皮肤上出现红肿、小疙瘩,瘙痒等症状。

患有湿疹皮炎应
湿疹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是接触和服用了某些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东西,从而引起皮肤上出现红肿、小疙瘩,瘙痒等症状。

患有湿疹皮炎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远离过敏源,同时可以采用一些中医的治疗方法。

一:黄连蜂巢治疗湿疹
1:配方:川黄连6克,蜂巢3个,凡士林80克。

制用法:将黄连研极细;蜂巢研末,再加凡士林,文火溶化,搅拌成油膏,先用2%温盐水洗净患处,后涂油膏。

注意不可用热水烫,越烫越坏。

功效:散风祛湿。

治疗湿疹。

二:鱼胆汁治皮肤湿疹
1:配方:青鱼胆、黄柏等份。

制用法:将青鱼胆剪破,取胆汁,与黄柏粉末调匀,晒干研细。

用纱布包裹敷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

用治皮肤湿疹久治不愈者。

三:绿豆粉香油治湿疹流水
1:配方:绿豆粉、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将绿豆粉炒成黄色,晾凉,用香油调匀,敷患处。

功效:清热,祛湿。

用治湿疹流黄水。

四:蝉衣治湿疹
1:配方:蝉衣5克,苦参1O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0克,白蒺藜10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焦山栀10克,生甘草5克,苍术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化湿。

用治小儿急性湿疹。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主要特征是皮肤红肿、瘙痒、起疱、渗液和结痂。

传统中医学认为,湿邪郁滞于皮肤,导致湿疹的发生。

因此,中药土方治疗湿疹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偏方,供大家参考。

一、荷叶泡脚荷叶泡脚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方法。

首先,取适量的新鲜荷叶,洗净切碎。

然后,将荷叶放入足浴盆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泡脚20-30分钟。

荷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红肿症状。

二、黄连泡脚黄连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干燥湿气的作用。

将适量的黄连粉末加入足浴盆中的温水中,泡脚30分钟。

黄连泡脚可以改善湿疹患者的湿气症状,减轻瘙痒和红肿等不适感。

三、苍耳子熬膏苍耳子又称为地肤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痒生肌的作用。

将苍耳子煎煮,并将煎剂过滤取汁。

在患处涂抹苍耳子汁膏,每天2-3次。

苍耳子熬膏能够有效改善湿疹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的皮肤修复。

四、雷丸洗浴雷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以黄芪、当归、苏木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止痒生肌的作用。

将适量的雷丸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中,用雷丸水进行洗浴。

雷丸洗浴可以改善湿疹的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皮肤的修复。

五、板蓝根煮水洗浴板蓝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痒的作用。

将适量的板蓝根切碎,放入锅中煎煮20分钟,将煎剂过滤取汁。

用板蓝根汁调和适量的温水,进行全身洗浴。

板蓝根煮水洗浴可以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红肿症状,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

总结起来,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有荷叶泡脚、黄连泡脚、苍耳子熬膏、雷丸洗浴和板蓝根煮水洗浴等。

这些偏方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在缓解湿疹的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皮肤的修复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对于湿疹患者来说,如果症状持续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正确选择中药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慢性湿疹中药方剂

慢性湿疹中药方剂

慢性湿疹中药方剂慢性湿疹中药方剂皮肤湿疹类中药方剂(一)【辨证】风湿热毒,郁结肌肤。

【治法】祛风湿,解热毒。

【方名】皮肤解毒汤。

【组成】土茯苓6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胡天雄方<湿疹> 湿疹的全身治疗皮肤湿疹类1.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4mg,3次/日,口服。

赛庚啶2~4mg,3次/日,口服。

息斯敏10mg,1次/日,口服等。

2.镇静止痒剂:对有精神障碍或睡眠不佳者,可酌用氯丙嗪12.5~50mg,3次/日,口服。

奋乃静8mg/日,分1~2次口服。

眠尔通0.2~0.6g,3次/日,口服。

10%水合氯醛5~10ml,用水稀释1~2倍,睡前半小时口服等。

但应注意,上述药物本身亦偶有致敏作用,故用前应详细询问病史。

3.钙剂:如10%葡萄糖酸钙针剂10ml,用等量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

4.静脉封闭:0.25%普鲁卡因10~20m1加入维生素C1~2g,静脉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5.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C0.2g,1日3次。

维生素B120mg,1日3次。

维生素B620mg,1日3次等口服。

6.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若皮损广泛,炎症急剧,按上述方法未能奏效者,方可考虑应用激素。

如口服强的松5~20mg/次,3~4次/日。

7.组织胺球蛋白:是由盐酸组织胺和丙种球蛋白混合后制成的注射剂。

每2ml内含盐酸组织胺0.15~0.2mg,丙种球蛋白12mg。

成人每3~4天皮下注射2ml,5岁以下儿童1ml,3~6次为1疗程。

<湿疹> 血热型湿疹的治疗方皮肤湿疹类证候:本型亦相当于急性湿疹,但渗液较少,皮损以红斑、丘疹、抓痕、血痂为主,瘙痒剧烈,常伴有口干舌红,脉细数。

治法:清热凉血,佐以利湿。

方药:鲜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白茅根30g,黄连6g,山栀子10g,地肤子10g,茜草15g,苦参10g,海桐皮15g,生甘草10g,车前草10g。

名老中医苏忠德丹栀逍遥散治疗湿疹的经验

名老中医苏忠德丹栀逍遥散治疗湿疹的经验

健 脾 、止血 ;地榆 炭 凉血 止血 ;旱 莲草 养肝 益 肾 ;仙鹤 草 收 敛止 血 ;陈皮 、木 香 、甘 草健 脾行 气兼顾 其本 ;酸 枣仁 养 心益 肝 、敛 汗 ,诸 药合 用具 有标 本 兼治 的作 用 。
作者 简介 :苏 敏 (1982一 ),女 ,回族 ,河南 周 口人 ,河 南 中医学 院 ()7级研 究生 。 (本 文 校 对 :马 春 芬 收 稿 日期 :2009—08—20)
仁 8g,防风 lOg。6剂 ,每 Et 1剂 ,水煎 服 。2009年 7月 达 皮 毛 ,浸 淫 肌 肤 而 发 病 。 方 用 丹 栀 逍 遥 散 加 钩 藤 以
10 日复诊 ,诉 药 后皮 肤 瘙 痒 现 象 减 轻 ,大便 两 日一 次 , 泻 肝 热 ,熟 地 滋 阴 补 血 ,白 鲜 皮 、地 肤 子 、路 路 通 、土 茯
病 ,反 复 发 作 ,缠 绵难 愈 ;津 血 同源 ,血 虚 则 津 液 亏 乏 , 苔薄 黄 ,脉 沉 弦 。证属 肝脾 血 虚 ,治 宜 疏肝 健 脾 。方 用
肠道 无 以 滋 润 ,则 大便 干 结 ;肝 具 有 调 节 血 量 的作 用 , 丹栀 逍遥 散 合保 和 丸 化 裁 。处 方 :当归 1以致 肝 郁 血虚 ,脾 失健 运 。肝 主 意则 身上 发痒 ,本 次又 出现手 掌 脱皮 发 痒 ,纳 差 ,挑 食 ,
藏 血 ,肝 血 不 足 ,血 虚 风 躁 ,湿 热 内 蕴 ,袭 于 肌 肤 而 发 不喜 欢 吃青 菜 ,二 便 尚正 常 ,睡 眠不 安 ,流 涎 ,舌 质 红 ,
皮肤 湿 疹 ,以手 掌 及 手 臂 上 皮 肤 为 主 ,红 斑 成 片 ,皮 肤 皮 lOg,炒 栀 子 lOg,熟地 15g,钩 藤 lOg,白鲜 皮 lOg,

赵炳南全虫方辨治慢性湿疹

赵炳南全虫方辨治慢性湿疹

赵炳南全虫方辨治慢性湿疹全蝎9 g,皂角刺12 g,猪牙皂角6 g,刺蒺藜30 g,炒槐花20 g,威灵仙20 g,苦参6 g,黄柏15 g,白鲜皮15 g加减血虚风燥型:病程日久,皮损以干燥、增厚、粗糙、脱屑、苔藓样为主,剧烈瘙痒。

伴口干心烦,夜寐不安,大便干结。

舌淡,苔白,脉弦细。

治以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基础方加当归20 g,丹参20 g,鸡血藤30 g增加养血活血之功。

瘙痒明显者,加地肤子30 g;皮损潮红灼热,渗液流汁,加苍术15 g;夜寐心烦,辗转难眠者,加莲子心10 g。

脾虚湿困型:湿疹反复发作,以丘疹、疱疹为主,或轻度糜烂渗液,纳差,怠倦少力,大便稀溏,舌质淡或伴齿痕,苔白腻,脉细弱。

治以健脾利湿止痒,基础方中加入党参20 g,茯苓20 g,白术15 g以补脾益气渗湿。

皮损肥厚粗糙,浸润明显者,加郁金15 g,地骨皮15 g。

病例:李某,女,46岁,于2014年6月16日初诊。

以全身多发皮疹伴瘙痒不适3年为主诉来诊。

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双下肢皮疹伴瘙痒,抓挠后有黄色液体渗出,曾在当地按“皮炎”服用扑尔敏及苯海拉明等药物治疗后好转,但很快复发,渐至全身,缠绵不愈。

1年前曾按“湿疹”住院治疗,使用激素药物半年,仍未治愈。

患者自觉皮疹处瘙痒难耐,心情烦躁,夜寐不安,纳食一般,小便利,大便干结。

查体腋下、肘部、腹部、双下肢皮肤粗糙,角化皮肤纹理增厚,呈深褐色,局部有明显抓痕血痂。

舌淡,苔白,脉弦细。

证属血虚风燥。

以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为法治疗。

处方:全蝎9 g,皂角刺12 g,猪牙皂角6 g,刺蒺藜30 g,当归20 g,丹参20 g,鸡血藤30 g,赤芍30 g,苦参6 g,黄柏15 g,白鲜皮15 g,地肤子30 g。

取10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14年6月27日):经上诊后,患者瘙痒、心烦较前减轻,腹部、肘部皮损面变薄,仍有夜寐不安,守上方加莲子心10 g。

取15剂,水煎服,日1剂。

慢性湿疹的中医治验 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慢性湿疹的中医治验 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慢性湿疹的中医治验
湖南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医语】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皮肤起疹、瘙痒、溃烂、流水反复发作,常年不断,病程几年或十数年,患者痛苦不堪。

中医认为脾主湿,肝主风,因此,治疗此症应从脾、肝着手。

【中医治疗湿疹医案一】
案例一:苏某,男,9岁。

自出生3个月起一直患慢性湿疹,皮肤溃烂流水,长年中西医治疗不愈。

察其舌淡苔白,脉细弦。

夏远录教授予以:白藓皮、地肤子、土茯苓、刺蒺藜、防风、生首乌、木鳖子、乌梢蛇、狼毒、当归、生地、赤芍、乌梅等中药煎服两月后,皮疹消退,溃烂、流水症状消失而愈。

【中医治疗湿疹医案二】
曾某,女23岁,慢性湿疹十年,以面部、右手小指掌处全是渍烂较多,皮烂流水不断,亦经多处中西医治疗.同样用上述中药疏风祛湿方治疗三个月而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湿疹经验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
过敏性炎性皮肤病。

先师赵炳南老大夫强调,要根据湿疹的临床表现,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不但对成人的急性湿疹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而且对婴儿湿疹也颇有心得。

急性湿疹的临床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肤初起红斑,潮红,佩热,肿胀,继而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丘疹或水痘,渗液流津,瘙痒不已。

重者伴有身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弦数。

证属湿热内蕴,热重于湿,郁于血分发于肌肤,应以清热利湿佐以凉血为治。

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芋、丹皮各 10 克,白茅根 20 克,生地 15 克,银花 10 克,车前草 20 克,生石膏 30 克,六—散 30 克。

水煎服。

加减:若身热,口渴,心烦等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加羚羊角粉 0.2 ~0.3 克(或用生玳瑁 3 克)。

痒重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 10 克 ;大便秘结者可加川军 6~ 10 克。

若发病较缓,皮疹以丘疹或水疤为主,皮肤潮红,程度较前者为轻,瘙痒重,抓后糜烂,渗出较多,伴有身倦、纳差、便塘或干、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缓,证属湿热内蕴,湿重于热。

应以健脾利湿,佐以清热为治。

方用经验方:赤茯苓、白术各 12 克,黄芬、桅了、龙胆草、权壳、生地、竹叶各 10 克,灯心 3 克,六一散 15 克,车前
草 20 克。

除内服药外,还要根据局部表现,配合外用药。

若初只是红斑,无渗出者可用:六一散 30 克,祛湿散(川连 24 克,黄柏 240 克,黄芩 120 克,槟榔 90 克,共研细末)15 克,化毒散(市售)10 克,混合均匀外扑。

若水疤糜烂渗出者,可用马齿苋 60 克,煎水 1000 毫升,冷湿敷(或用龙葵、胆草、蒲公英、野菊花,任何一味,煎水湿敷,用法同上)。

湿敷后用甘草油调祛湿散外涂。

具体用法为:取甘草油 60 毫升,祛湿散 15 克,调呈稀糊状,外涂。

用中药湿敷有祛湿清热,消肿止痒的作用,同日寸使局部渗出液吸收,炎症消退,用之得当,取效甚速。

婴儿湿疹,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婴儿皮肤病,好发的部位为头面,四肢、躯干。

表现为散在红斑,丘疹,水疤,重者糜烂,渗出,结痂。

系因胎毒,胎热遗留,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感风湿热邪所致。

治疗时不宜过用苦寒药,以免戕伤脾胃。

应以甘寒清热,淡渗利湿为主,佐以消导化湿为治。

经验方为:淡竹叶 6 克,灯心 2 克,银花、丹皮、白藓皮、车前草各 6 克,炒谷稻芽各 10 克,六一散 10 克。

方中所用谷稻芽旨在开胃消导以改善小儿的消化机能,以利湿去热清。

局部治疗同急性湿疹。

秦汉混
急性湿疹,见皮肤发痒,蔓延游走,抓破流津血,或皮
肤黄水淋漓,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者,为风湿热三邪俱
盛,方用清热逐风汤:蒲公英 30 克,紫花地丁 15 克,野
菊花 15 克,连翘 10 克,银花 10 克,地肤子 15 克,苦参
15 克,藿香 10 克,佩兰 10 克,防风 10 克,僵蚕 10
克,当归 10 克,泽泻 lO 克。

若皮肤发痒作痛,滋水淋漓,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数者,为湿和热蕴结所致,治宜苦寒清热,芳香化湿,
淡渗利湿之法,用分消湿热方:银花 15 克,连翘 10 克,黄芩
10 克,蒲公英 30 克,栀子 10 克,野菊花 15 克,苫参 15 克,地肤子 15 克,藿香 16 克,法半夏 10 克,陈皮 10 克,猪苓 10 克,泽泻 10 克,茅根 30 克。

若皮肤搔痒难忍,蔓延游走,甚或皮肤津水浸淫者,属风湿
俱盛,宜祛风除湿法,用祛湿除湿方,防风 l0 克,薄荷 3 克,蝉衣 6 克,黄柏 10 克,苦参 15 克,地肤子 15 克,蒲公英 30 克,银花 10 克,藿香 10 克,佩兰 10 克,法半夏 10 克,苡仁15 克,猪苓 10 克。

若内服药一时未能生效,可外用湿热清洗汤:黄柏 30 克,地肤子 60 克,苦参 30 克,川椒 30 克,薄荷叶 15 克,大枫子 30 克,蛇床子 60 克,千里光 30 克,冰片 1 克(分 2~3 次用,洗前加入),用水煎至 3 大碗左有,再加温水适量,淋洗患部。

慢性温疹之治,宜辨清血虚生风或气血不足兼湿热阻络。


者宜养血祛风,选用四物汤加防风、僵蚕、蝉蜕、丹参、
鸡血藤等 ;后者宜补益气血兼清热除湿通络。

选用黄茂、党参、白术、当归、生地、丹参、鸡血藤、地肤子、苦参、僵蚕、蝉蜕、茯苓等。

临床运用上述各法治疗湿疹多年,治验甚多,疗效满意。

周国雄
湿疹一证,究其因,内责之心脾两经,外责之风、湿、热邪
侵扰。

在施治中,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送行施治。

(1)急性湿疹,具有发病急,范围广,皮疹形态多,皮疹和正常皮肤边界不清,易感染化脓等特点。

严重者易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甚至发烧等全身症状。

常伴有便秘或便搪,搜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象。

治分二型:
①热重于湿者,皮疹局部颜色渐红,发热而痒,不渗液或很
少渗液,治以清热利湿,宗解毒泻心汤及龙胆泻肝汤意,药用:黄芩 10 克,黄连 6 克,山桅 10 克,生石膏 30 克,牛蒡子 10 克,知母 12 克,龙胆草 10 克,柴胡 10 克(先煎),生地 12 克,当归 10 克,车前子 10 克(包),泽泻 10 克。

水煎服。

外治法:银花、野菊花各 20 克,马齿苋、生地榆各 30 克。

布包水煎,待温时洗患处约 30 分钟,然后再撤青黛散 ;青黛 10 克,黄柏 10 克,滑石 20 克,煅石膏 20 克,煅炉甘石 10 克。

上药共研细末外用。

渗液不多时,可用水调涂。

|
②湿重于热者,皮疹局部红肿多不明显,而搔痒重,渗液
多。

舌苔白腻,脉缓。

治以健脾胃,除湿邪。

用平胃散和益黄散化裁:苍白术各 lO 克,陈皮 10 克,川朴 10 克,猪获苓各 10 克,清水豆卷 12 克,冬瓜皮 30 克,白花蛇舌草 3~5 克,泽泻10 克,六一散(包)10 克。

水煎服。

外治法:苦参、土茯苓、蛇床子、白药皮各 30 克,川椒 10 克。

布包水煎,待温时湿敷皮诊处。

每日洗 30 一 60 分钟,然后再外撤湿疹散(自拟方):黄柏 4.5 克,黄芩 3 克,轻粉 1.5 克,冰片 0.3 克,青黛 3 克,煅石膏 4.5 克,大黄 4*5 克,蛇床于 10 克,血余炭 10 克。

上药共研细面,薄薄涂于患处,能除湿止痒。

待渗液基本消失后。

可加适量凡士林及羊毛脂配成软膏薄薄涂之,既能收余湿,又能保护皮肤。

(2)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反复不愈衍变而来,易于局限
在某些特定部位,如四弯、手背、耳廓、尾能、双小腿等。

皮损粗糙,肥厚、边界清楚,阵发奇痒,病程长可数十年不愈,发于小腿的湿疹,常伴静脉曲张,感染溃破后治疗困难。

皮疹干燥,肥厚者、治以养血祛风,以本院经验方润肤丸加减,生热地各 15 克,炙黄芪 15 克,当归 10 克,元参 15 克,天麦冬各 10 克,黄芩10 克,丹皮 12 克,乌梢蛇 10 克,僵蚕 10 克。

水煎服。

日 2 次。

若发于双下肢呈静脉曲张型湿疹 .伴感染渗液者,可以本院苦参九加活血通络之品:苦参 12 克,防风 10 克,防已
10 克,鸡血藤 20 克,山栀 12 克,热大黄 10 克,生地 15 克、苍术 10 克,黄柏 10 克,牛膝 12 克,当归 12 克。

水煎服,日2 次。

外治法:皮疹无渗液者可涂黄连膏:黄连 12 克,苍术 6 克,黄柏 6 克。

上药共研细面,以凡士林 150 克,调均外涂。

如下肢静脉怒张,胀痛,皮疹有感染渗液者,外用苦胆膏(自拟方):生南星面 30 克,生半夏面 30 克,鲜猪胆汁 25 克,老醋 250 克,文火熬 3 小时左右,放凉成膏后外用。

二天后用软坚膏(自拟方):连翘 60 克,威灵仙 60 克,山豆根 60 克,冰片 6 克。

共研细面,以凡士林调匀成膏外涂。

两膏交替外涂。

苦胆膏外涂对慢性湿疹衍变成的慢性溃疡,效果较好,尤其是对结核性溃疡疗效更佳。

软坚膏对静脉炎引起的病痛及静脉怒胀之胀痛最宜。

二方交替使用,可达解毒利湿,活血通络,促进溃疡早期愈合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