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刘禹锡学习资料共37页
石头城-刘禹锡学习资料
境3所示:旧时的明月,仍旧钨地从城垛后面升起,“还 过”一词,意味深长,说明月是见证,虽然还来,然而许 多东西已不复返。
这三境,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的衰落不着一字, 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中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可见其寄意的深远。
Page 22
末句的“还”字,有怎样的意蕴? “还”字,说明月虽还再来,然而昔日春风吹送、
灯红酒绿、彻夜笙歌(烟柳繁华景象)却一去不 复返了
Page 23
“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现在在诗人眼 里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 种荒凉的景象。群山依旧围绕着这座故都,可惜已是座
Page 14
从题目了解背景
Page 15
Page 16
石头城
旧都。石头城在
刘禹锡
六朝时代一直是 国都
山围故国①周遭在, 诵读提示: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②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③来。
石头城上的矮墙
“故国”“空城” 后宜停顿 “在”“回”二字 宜重读,乃诗人感 慨所在。 “旧时月”“还过” 重读。
Page 9
Page 10
Page 11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Page 12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 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 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 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同称“刘白”。 世称“诗豪”。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 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 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 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 《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 《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为 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Page匠13心独具。其诗结有《刘宾客
石头城品析【唐】刘禹锡
在夜深的时候,「还过 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 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 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一 个「还」字,意味深长。但 这首诗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 情,诗人感慨深沈,实寓有 「引古惜兴亡」之意。
●名句点击
: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思想感情
作者写诗的目的是讽 喻现实,接六朝的灭 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 感慨,希望当时的统 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 鉴
写作背景:
刘禹锡写<<石头 城>>时,唐帝国已日 益衰败,朝廷里大臣相 互排挤,宦官专权,地 方藩镇实力又有所抬 头.
刘 禹 锡 写
品
析
前两句,“故国”、 “空城”之后,宜作一顿, 以示六。后两句,借 月抒情,重音须落在“旧 时月”和“还过”上,要 能够体现出讽喻现实的意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 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 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 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 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名篇<<陋 室铭>>等.
石头城是哪个 城市的?
南京
南京石头城全长约3000米。中 段几块突起的红色水成岩,酷似丑 脸,故称鬼脸城。原为楚威王的金 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 权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 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扼守 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 城虎踞之称。
这两句总写江 山如旧,而石 头城已荒芜, 情调悲凉,感 慨极深。
后两句写月照空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 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 包含深意的。这裏曾经是彻夜笙歌、 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那 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 即是见证。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 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 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 著这座「空城」,
刘禹锡《石头城》(课件PPT;14页)
阅读全诗,思考下列问题。
1.试用现代汉语阐释大意。 2.谈谈你对这首诗主题的初步认识。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 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在 山围故国周遭
首句借山写故国。 “在”有“江山依旧在” 的意味。江山如旧,而石 头城已荒芜。
石头城
- 刘禹锡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字梦得,中唐诗人。与柳宗元并 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 “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 等名篇。
写作背景
“金陵的残破”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 朝廷大臣相互排挤;地方藩镇割据势力有所抬 头。因此这首诗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希望君 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谢谢观看
-THANK YOU-
淮水东边旧时月
淮水,即秦淮河。它是六朝王 公贵族们游乐的场所。暗示石头城 昔日的繁华,王公贵族醉生梦死的 生活。
还 夜深 过女墙来
“还”,表明明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 起,来照着这座空城,可过去的繁华却一去 不复返了。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群山、潮声、月 夜中写,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 诗中句句是景,表达诗人对故国萧条、 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潮打空城寂寞回
次句借助水写故国。 “寂寞”是拟人化的写法。石头城历经六代 豪奢,而今城已荒废,昔日的繁华难觅踪影。写 潮水的“寂寞”,实际是写人心的悲凉。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这两个字起到了动静、虚实结合,前后 呼应的作用。突出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石头城——刘禹锡
三、伉俪深情李商隐
李商隐26岁入泾原节度 使王茂元幕僚,并爱上王茂 元之女。开成二年(公元 837年),腊月二十三,过 小年时,李商隐和王家七小 姐举行订婚仪式。正月初五 ,举行结婚仪式。结婚后感 情殊好。有一首思念爱妻的 《夜雨寄北》,仍然为现代 人称道,亦为之辛酸。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翦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多选金陵:由于建都于这里的朝代,醉生 梦死,追欢逐乐,存在的时间极短。在它 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 ,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 一个专题。尤其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 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
主要手法:借景抒情、 用典、侧面烘托
怀人伤己:追念古人,古人身世际遇与自
主 题
无
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的心灵深处永久留下了她的身影,终生难忘 。他的一生都在这段回忆中怅惘与悲哀, 直到李商隐晚年,还设法在长安与宋华阳相见。
总结
锦 瑟
李商隐
一、
猜猜他是谁?
刘禹锡和《石头城》
型 ! ! 垒 鱼 / 垒
刘 禹锡和《 石头城》
师 玉 强
( 郑州市回民中学语文组 河南 郑 州 4 0 0 ) 5 0 0 中图分类号:2 6 文献标识码 : I0 A 文章编 号:6 3 0 9 (0 0 1_ 0 O 0 17 -9 2 2 1 )10 0 -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荒凉。 此刻 , 这轮曾经照见过一切的明月又升 起来了 , 干百年来 , 它总是如此。 现在 , 它又一 次出现 在高高 的城墙上 , 穿过城垛 , 洒下淡淡 的、 朦胧的光 。 但是笼罩在它朦胧的光辉之下 的, 已是一座 已残破的空城。 这两句不仅暗示 了秦淮 河两岸 的繁华 ,又含蓄地点明了六朝 逝去的原 因: 太奢华 。在这两句诗 中, 作者巧 出 无 穷 的寂 寞 。 妙地使空 间画面 中渗透了时间感 。 他写出的 , 这首诗 的前两句 ,写金陵今天的冷落荒 决不仅仅是现实的 、 物理的空间 , 而是有着悠 凉 。这两句 的高明之处在于 : 并不点破荒凉 , 远 的时 间跨度和丰富的历史内涵的空间。这 轮 明月既是现实的 . 又是历史的 , 但历史与 而是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之 中、放到寂 寞的潮声之 中去写 , 写出这个 当年灯火楼台 、 现 实之 间的距离 已被压缩 ,作者把一个具有 轻歌 曼舞 、 纸醉金迷的六朝故都 , 如今只是一 时间长度 的事物压缩成一个直观的空间画面 座 山围潮打的寂寞空城 。这就 使得这座古城 来给我们欣赏。 我们通过空间去感受时间、 使 显得格外荒凉 ,而作者寄托的兴亡之恨也就 通过知觉去感受思想 ,进而领悟作 者在诗 中 更加深沉 。“ 人世几回伤往 事 , 山形依 旧枕寒 寄托 的历史哲理 。宋谢杭得评论 这首诗说 : 流 ” 禹锡《 西塞 山怀古》, ) 山川依 然 , 而石头 “ 山无异东晋之 山, 潮无异东 晋之 潮 , 月无异 城 的昔 日繁华 已空 无所有 。“ 潮打空城 寂寞 东 晋之 月也。求东晋之 宗庙 、 宫室 、 英雄 、 豪 回 ’正反映了诗人面对这 座曾经繁华 的古城 杰 , 。 俱不可见矣。意在言外 , 寄有于无。” 唐 ( 《 时寂寞凄凉的心情 。 人融 隋入景 , 诗 用荒凉之 诗 品汇》 卷五十一) 清人沈德潜也指出 :只写 “ 景寄托 自己故国萧条的深 沉感伤 。明代的王 山水明 月, 而六代繁华 , 俱归乌有 , 令人于 言 繁说 : 潮打空城寂寞 回 ’不言兴亡 , 兴亡 外思之。” 唐诗别 裁》 二十) “ ‘ , 而 ( 《 卷 之感溢于言外 , 得风人之 旨。 ( ” 震泽长语》正 《 ) 全诗句句写景 。句句都融合着诗人 的故 是指出了这一特 点。 国萧条之感。刘 禹锡 写这首诗并不是徒发思 后两句说 :当年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 的明 古之幽情 , 而是密切联系 当时时政 的。 安史之 月, 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后面升起 , 见这 乱以后 . 照 唐帝 国便 日 渐衰落 , 朝廷里大 臣相互 残破的古城 。这两 句将时 间和空 间完全 交融 排挤 , 出现 了 “ 牛李 党争 ” 宦官 专权依 然如 , 在一起 . 间画面 中融人 了历史 的时间感 。 故 . 在空 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 又有所抬头 , 尽管一 写 “ 而 用“ 字来 修饰 , 者也许 会问 , 度出现 过短暂 的稳定和 回升 , 国运难回 已 月” 旧” 读 但 “ 难道还有新 旧之别吗 ? 月” 有的 。张若虚在 是必然趋势。有着敏锐政治洞察力 的刘禹锡 《 春江花 月夜》 里有 “ 江畔何人初见 月? 月何 预感到并正视这 一事 实 ,因而 不象其他许多 江 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 月年年 只相 士 人 那 样 还 沉 缅 于 “ 兴 ” 吟 唱 , 是 怀 古 中 的 而 似” 的诗句。李 白在《 把酒 问月》 中也 写“ 今人 以伤今 , 抒发盛世难再 的惋惜和对时势的忧 不见古时月 。 月曾经照古人 。 今 古人今 人若流 虑 . 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 为鉴 。 水, 共看 明月皆如此 。” 人事易变 , 而江 月永 《 金陵五题》 组诗之 前有诗 人自序云: “ 友 恒 . 的月就是那易变的人事的历史见证 。 人白乐天掉头苦吟 , 永恒 叹赏 良久 , 且日《 石头》 题 所 以一个“ ” 。 赋予 了“ 历 史见证人 诗云 ‘ 旧 字 就 月” 潮打空 城寂寞 回 ’吾知后之诗 人不复 , 的身份 , 暗示这一轮明月有悠久的时间跨度 , 措 辞矣。” 白居易看来 ,石头城》 在 《 这首小诗 它既是历史 的, 又是现实的 , 它蕴含着丰富的 高度概括 , 诗意凝 练 , 后人难 与争胜 , 自己 他 内涵 。 这是第一层意思 。 诗人又说这“ 旧月” 是 也大有李 白“ 眼前有景道不得 , 崔灏题诗在上 淮水东边 的“ 月” 也就是说这一轮明 月, 旧 。 是 头” 的感觉 。 唐 以后 ,金陵怀古仍是文人墨客着意抒 见证过六代豪华的“ 旧时月” 。秦淮河曾是六 后人受这首诗的影响和启示 , 再赋 朝王公贵族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 ,是六代繁 写的题材 。
石头城刘禹锡PPT课件
“故国”“空城” 后宜停顿 “在”“回”二字 宜重读,乃诗人感 慨所在。 “旧时月”“还过” 重读。
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
生梦死的游乐场所 ,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
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
的“旧时月”即是见证。
2019/12/16
18
Page 18
Page 19
相传诸葛亮观看了这里的地势之后,评价它“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 王之宅也。”
战国时,楚国人称南京为“金陵”这是南京为金陵的最早得名。
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在南京西郊石头山上修建城郭、宫殿,并 更名为“石头城”。
东晋时,石头城续为国都。
六朝时,宋、齐、梁、陈亦相继在此定都,金陵故又有“六朝古都”之 称。
诗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景物)?给人什么感觉?
意象
意境
情感
山
群上寂寞苍茫
故国 潮水
都城没落荒凉
悲凉凄清, 寂寞神伤
月
2019/12/16
凄清苍凉
Page 23
满目疮痍 国运衰微
23
讨论
诗中“境”所含的“意”是什么?
境1所示:群山依然围着石头城,可旧日的繁华已空无所 有,有苍茫悲凉之感。
2019/12/16
2
Page 2
上古三皇五帝时代,颛顼、帝喾两位帝王 在安阳境内建都。殷商时期为商都殷墟。
商朝开国之都。
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为“有熊 氏”生于轩辕之丘,部分学者认为轩辕之丘指现 在郑州境内。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也在郑州境 内。
金沙滩(今属朔州界)是杨家将血浴沙场 的故址。
2019/12/16
经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年(626),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
必修三-石头城
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的意境。
5、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
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的寄托。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对比鉴赏题,分别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
石头城-PPT课件
-
16
四、抓住诗眼,品味语言
诗三、四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眼充 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万: 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 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作客:客居他乡
多: 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 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
17
苦: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
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 过早地斑白了
2、末句的“还”字,有怎样的意蕴? 这_里__的__“__还__”__字__意__味__着__月__虽__还__来__,__然__而__昔__日__的__春__风__吹__ 送_、__灯__红__酒__绿__、__彻__夜__笙__歌__(__烟__柳__繁__华__景__象__)__已__一__去__不__ 复_返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县)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
路经金陵时,漫游了这六朝古都。诗人目睹金陵的
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声色,游乐无度,国事日非,
感慨万千,于是吊古伤今,写下组诗《金陵五题》,
《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 一首。
4
六朝古都:南京
• 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在南京西郊 石头山上修建城郭、宫殿,并更名为“石 头城”;
境3所示:旧时的明月,仍旧钨地从城垛后面升起,
“还过”一词,意味深长,说明月是见证,虽然还
来,然而许多东西已不复返。
-
15
周末买点东西
必须买的:
一、摘抄本
每周一面摘抄( 读后感、评论、名人名言、名人故事、 考场优秀作文等,每周300字以上,两周交一次,周 一早上交)
《石头城》资料资料讲解
苏台览古(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连
接 讨论?
点
唐朝(中唐)
对象 角度
石头城
唐朝
昔
六朝古都,繁华热
闹,盛极一时
贞观开元 繁盛兴旺
今 唐初废弃 冷落荒凉
创作背景 唐长庆元年,刘禹锡调任夔州刺史。 三年后再调和州(安徽和县一带)刺史, 途中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 途经金陵时, 漫游了这座六朝古都。诗人登临时,只见 空城犹在、物是人非,六朝豪奢繁荣荡然 无存。时值李唐国运衰微,力图中兴,目 睹金陵残破衰败的景象,联想到唐敬宗沉 溺声色、游乐无度、国事日非, 感慨万千, 于是吊古伤今,写下了《金陵五题》, 《石头城》是其中的一首。
面对荒凉、萧条的衰景,诗人为什么不接 着说原因,反而去写升起的月亮?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怎样读懂一首怀古咏史诗?
“金陵”的别称,即现在的南京城, 它前枕长江,后傍钟岭,壮丽险峻, 位置重要。
战国时,楚国人称南京为“金陵” 这是南京为金陵的最早得名;三国时, 东吴孙权定都南京,更名为“石头 城”;东晋时,石头城续为国都;南 北朝时,宋、齐、梁、陈亦相继在此 定都,金陵故有“六朝古都”之称;
藩镇割据、宦官专 权,走向衰微
感 山月依照,潮水依照,见证六代繁华已逝 情 的历史沧桑,寄予作者物是人非、国运衰
高中语文《石头城》知识点
高中语文《石头城》知识点《石头城》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全诗着眼于石头城周围的地理环境,那么你想复习有关《石头城》的相关知识点吗?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石头城》知识点,欢迎大家学习。
《石头城》原文:《石头城1》唐朝刘禹锡山围故国2周遭3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4东边旧时5月,夜深还过女墙6来。
注释译文字词注释石头城:位于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
后人也每以石头城指建业。
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
今为南京市。
故国:即旧都。
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
周遭:环绕。
淮水:指贯穿石头城的秦淮河。
旧时:指汉魏六朝时。
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4]《石头城》译文:译文一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译文二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
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
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石头城》知识点:文学赏析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
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
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
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山围故国。
周遭,环绕的意思。
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
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
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后两句写月照空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含深意的。
石头城——刘禹锡
二、
李商隐的成就及诗风
从吟咏题材来看,李商隐诗歌主要可分为:政治和
咏史;抒怀和咏物;感情诗(最著名的为无题诗); 应酬和交际(写给令狐绹)。
诗风: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
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 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与杜甫相似,李商隐 的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还有所独 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且典故本身的意义,常 不是李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 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 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 城,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 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那“旧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 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 :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 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 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锦瑟》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的第一篇。这
首诗为李商隐46岁时所作,据说怀恋一个赠予锦瑟的女子 (相传是令狐楚婢女,还有说是当时贵人的爱姬。)
朱彝尊:深悼亡妻说(悼亡诗) 何焯:自伤身世说(自伤诗) 汪师韩:自比文才说 程湘蘅:自序其诗 恋情难忘说
无题诗:①诗人作诗另有寄托,不便言明,故用“无题 ”做诗,李诗中以《无题》命名的共有15首; ②用诗的开头二字或首句为题(不能概括全诗内容)。
• 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 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
刘禹锡《石头城》优秀课件
三、合作探究,师生展评
1.这首诗写了什么景? 2.这三个画面共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作者借此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 4.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1 这首诗写了什么景?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有一个地方,它曾是“六朝古都”,见证了六朝的兴盛衰 亡,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凭吊历史的对象,它就是——南京,古 称金陵、石头城等。唐代诗人刘禹锡 也 曾 一口气写了五首诗, 合为《金陵五题》,今天我们来刘禹锡
学习目标:
01 知识目标:欣赏诗歌,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
三幅画面: ①山围故国; ②潮打空城; ③月过女墙。
2 这三个画面共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画面一:群山围绕着石头城,四面环山。可旧日的繁华已空无所有,有苍茫悲凉之感 。
画面二:潮水依旧拍打着都城,今城却非昔城。一“空”字足见其凄凉;潮水碰到冰 冷的石壁,只会带着寂寞的心情默默返回。潮水如此,人何以堪?
2.写作背景
长庆元年刘禹锡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现在安徽 和县)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路经金陵时, 漫游了这六朝古都。诗人目睹金陵的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声色, 游乐无度,国事日非,感慨万千,于是吊古伤今,写下组诗《金陵 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目录
3.翻译
四 、 巩 固 提 高 ,目布录 置 作 业
1.背诵诗歌。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五 、 情 感 升目 录华
横亘古今,跨越时空,明月是古诗中世事 变迁的永恒见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 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江城涛声依旧在,繁华世事不复再。物是人非 ,今非昔比,昔盛今衰,人生无常。此时寂寞 的石头城,唯有后人的一声长叹!
石头城
比较阅读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石头城
林天 制作
刘禹锡
字梦得,河南洛阳人,中唐优秀诗人、哲学家 文学家。出身浙江嘉兴,自幼好学,博览古今,20岁 中进士,授监察御史等职。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 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贬为朗州(湖南常德)司马。 九年后,元和十年(815年)被召进京,游玄都观 ,因作诗《戏赠看花诸君子》讽刺权贵,再度被贬, 先后任连州(广东连县一带)、苏州等地刺史。任中 体恤民情,减赋济灾,有不少德政。 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和县(安徽 和县一带)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 晚年,因足疾回洛阳,常与白居易饮酒酬唱,因 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郎等职, 世称“刘宾客”。
来: 打
慨叹 愁闷
月
满目创痍 国运衰微 人事沧桑 中兴成梦
一、主题
此诗景中寓情,言外见意。诗中句句写景,以沉寂的群山 悲凉的涛声,朦胧的月色,烘托和渲染石头城的没落荒芜, 暗示六朝繁华已一去不复返,寄寓了诗人对山川萧条、人生 凄凉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二、艺术特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拟人化、情绪化的抒情; 3、浓郁的文学感、厚重的历史感; 诗意赏析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 花诸君子
• 紫陌红尘拂面来, • 无人不道看花回。 • 玄都观里桃千树, • 尽是刘郎去后栽。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酬乐天咏志见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
石头城
唐长庆元年,刘禹锡 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 和州(安徽和县一带)刺史,途 中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 途经金陵 时,漫游了这座六朝古都。诗人登临 时,只见空城犹在、物是人非,六朝豪 奢繁荣荡然无存。时值李唐国运衰微, 力图中兴, 目睹金陵残破衰败的景象, 联想到唐敬宗 沉溺声色、游乐无度、 国事日非, 感慨万千,于是吊古 伤今,写下了《金陵五题》, 《石头城》是其中的一首。
主张革新的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 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 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晚
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
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 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其代 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浪淘沙》《杨柳枝》 《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1、诗中地势如何?从哪里体现出来? 2、本诗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3、面对景象,诗人并无说明造成原因,却写起了淮水东 边升起的月亮,有何深刻含义?更能体现作者何情感?
面对景象,诗人并无说明造成原因,却写起了淮水东边升起的 月亮,有何深刻含义?更能体现作者何情感?(诗歌后两句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石头城
“金陵”的别称,即现在的南京城,它前 枕长江,后傍钟岭,壮丽险峻,位置重要。 战国时,楚国人称南京为“金陵”这是南 京为金陵﹂的最早得名; 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在南京西郊 石头山上修建城郭、宫殿,并更名为“石头 城”; 东晋时,石头城续为国都; 六朝时,宋、齐、梁、陈亦相继在此定都, 金陵故又有“六朝古都”之称; 经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626年), 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