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贵德城乡旅游发展建设规划
青海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青海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青海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乡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急需制定实施方案,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青海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通过改善道路、供水、
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增强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其次,我们将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
业特色,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升乡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另外,我们将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乡村生态宜居。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田生态修复,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此外,我们将加强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传统节庆、文化艺术表演等,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文化创新活力,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最后,我们将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村民自治
组织建设,推进村务公开、农民参与乡村事务管理,促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增强乡村社会稳定性。
综上所述,青海美丽乡村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产业
发展、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多方面措施,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青海乡村更加美丽、富裕、和谐,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青海省贵德县特色农业观光园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青海省贵德县特色农业观光园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贵德县特色观光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和绿色旅游,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产、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新兴产业,是21世纪创造就业和环境保护的先导性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效益。
我国旅游业伴随改革开放迅速崛起,是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消耗资源最少,最具活力的外向型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业的发展和振兴,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抓好该项目的建设,落实各项任务和措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概况1、贵德县特色农业观光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位于贵德县河阴镇城南园艺路,海拔高度平均约为2200米,距贵德县政府约1.6公里,北临西久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划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区内植被条件良好,空气清新,适合进行示范园开发建设。
通过科学规划设计,我们将打造成一个具备多功能的休闲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有机农业特色园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2、休闲农业观光园是以满足现代人观光度假、回归自然、体验民俗风情的心理需求为目标,通过对园区资源的有效整合,深入挖掘旅游产品内涵,建设集生态农业观光、瓜果园采摘、特色餐饮、拓展训练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二、规划建设的背景和范围近年随着贵德县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贵德县城逐步纳入了以西宁地区为轴心向外辐射的“一小时交通经济圈”,同时州县两级政府都着力于将贵德县打造为西宁市旅游卫星城,形成“西宁—青海湖—贵德—坎布拉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循化”精品旅游中的亮点。
基于以上发展优势,利用本地特色农作物资源,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建设贵德县特色农业观光示范园。
北临西久公路、南邻邓家村、西邻童家村、北靠张家沟村,南北长平均约255米,东西宽平均为196米,占地4.9公顷。
美丽青海行贵德策划书3篇
美丽青海行贵德策划书3篇篇一美丽青海行贵德策划书一、活动主题美丽青海行贵德二、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推广贵德县的旅游资源,提升贵德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活动时间[活动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五、活动主体[具体参与人员]六、活动内容及安排1. 第一天:早上:从出发地乘坐飞机或长途客车抵达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
中午:抵达贵德县后,享用午餐。
下午:参观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欣赏奇特的丹霞地貌和美丽的黄河风光。
晚上:在贵德县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如贵德烤鸡、贵德酸奶等。
2. 第二天:早上:前往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
中午:在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内享用午餐。
下午:游览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体验森林浴、徒步旅行等活动。
晚上:在贵德县住宿,可选择当地的酒店或民宿。
3. 第三天:早上:前往贵德县的玉皇阁,参观这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建筑。
中午:在贵德县享用午餐。
下午:游览贵德古城,感受古城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晚上:返回出发地,结束愉快的旅行。
七、活动预算本次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门票费、导游费等,预计每人费用为[X]元。
八、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注意安全,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
2. 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环境,不随意破坏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
3. 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避免食物中毒和疾病传播。
4. 活动期间要保持团队的团结和协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九、活动评估篇二美丽青海行贵德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感受青海之美,领略贵德风情”二、活动目的1. 推广贵德县的旅游资源,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2.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 增强游客对贵德县的了解和认识,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三、活动主体热爱旅游的社会群体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六、活动内容1. 生态之旅:参观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欣赏奇特的丹霞地貌和美丽的黄河风光。
贵德地质公园规划方案
贵德地质公园规划方案1. 背景贵德县是青海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是一个典型的地质地貌景观区,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和景观资源。
贵德县政府决定建设一个集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地质公园,旨在展示该地区丰富的地质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2. 目标贵德地质公园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地质公园,成为中国地质公园的典范。
具体目标如下:1.明确贵德地质公园的定位和形象,展示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
2.打造不同主题的景点和展馆,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
3.加强科普和教育功能,提供有针对性的地质知识和课程。
4.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3. 设计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设计方案。
3.1 确定定位和形象贵德地质公园将以“地球的重要性”为定位,并以“地球的深处”“地球的表面”和“地球的空气”为主题建设不同的景点和展馆。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展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并展示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
3.2 打造景点和展馆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资源,我们将建设多个不同主题的景点和展馆。
比如,地球的深处展馆,展示深地热源、岩浆岩和超深地壳样品;地球的表面景区,设有火山地貌、冰川地貌、沉积和侵蚀地貌展示;地球的空气展厅,则展示了天气预报、大气环境监测、气象预警和天文观测。
3.3 加强科普和教育功能为了增加公园的科普和教育功能,我们特别设立了“地质科普中心”和“地质教育中心”。
在科普中心,游客可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实物演示、体验互动等方式,深入了解地球演化历史和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育中心,学生和教师可以参与地质野外考察、地理科研实践、地质文化传承等各类活动。
3.4 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地质资源和生态环境,贵德地质公园将坚持“生态优先、文明旅游”原则,强化公园的环保和管理措施。
比如,建设环保观测点和监测装置,加强公园内的垃圾处理和红色标志地带建设,限制游客破坏地貌。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规模分析引言青海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本文将对青海省旅游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通过对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旅游市场的规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以期为旅游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旅游业发展情况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近年来,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青海省积极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通过举办各类旅游活动和推出旅游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游客到青海旅游。
旅游市场规模分析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青海省旅游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2019年,青海省旅游市场总收入超过了XXX亿元,同比增长了XX%。
同年,游客总人数达到了XXX万人次,较上一年增长了XX%。
这些数据显示了青海省旅游市场的持续蓬勃发展。
青海省的旅游市场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部分。
国内旅游市场是青海省旅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
国际旅游市场也在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来到青海省观光和旅游。
青海省的旅游业主要以自然景区旅游为主,例如青海湖、塔尔寺、茶卡盐湖等。
此外,青海省还以民俗文化旅游、高原特色旅游等为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兴趣。
近年来,青海省还积极推动冰雪旅游、户外探险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市场的内容。
未来发展趋势青海省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海省的旅游市场将会继续蓬勃发展。
同时,青海省政府将继续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安全保障。
国家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对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将会进一步促进青海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未来,青海省的旅游市场将继续深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升旅游产业链的附加值。
青海省贵德县体验式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青海省贵德县体验式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才仁龙珠摘要:乡村体验旅游是一种时尚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获得知识”的心理需求,对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推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乡村体验旅游角度,以贵德县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在对贵德县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贵德县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并运用ASEB 栅格法分析其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贵德县开发体验式乡村旅游的五大活动体系,为贵德县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贵德县;体验旅游;开发一、绪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以带薪假期增加,人们更加注重追求精神享受。
青海省贵德县是青海著名的旅游胜地,2000年7月国务院前副总理钱其琛同志在贵德视察时亲笔题写了“天下黄河贵德清”七个大字,这也成为了贵德旅游营销的一张金名片。
2005年青海省政府赋予贵德为青海省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2010年2月和6月先后召开专题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等,重点研究部署贵德的旅游工作并成立贵德旅游开发委员会,为贵德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了1100个农村开展“美丽乡村”的创建活动,经过积极努力,贵德县的松巴村和格尔加村已成功列入该创建活动。
贵德也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历史,被列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县,被旅游卫视评为全国“2011年首届大赏年度最美旅行目的地”,并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师范县”的殊荣。
本文正是立足于当前背景下,将体验经济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以促进青海省贵德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贵德县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一)贵德县概况青海省贵德县隶属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在青海省的“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格局中处于环湖地区的重要区域,同时又是黄河经济开发带的重要节点;在全省的“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格局中,贵德既是“环青海夏都旅游圈”中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最具魅力的重要板块,又是三江源生态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过境界点。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4.25•【字号】青发改规划〔2022〕268号•【施行日期】2022.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相关单位:现将《青海省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年4月25日青海省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为深入贯彻国家新一轮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国家《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发改规划〔2022〕371号),持续推进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纲要(2019—2035年)落地落细,全面提高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现提出如下年度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镇,不断增强城市群及都市圈辐射带动能力,提升重点城市及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推动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二、促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镇坚持把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首要任务,加大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力度,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一)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贵德古城风貌保护规划要求
1贵德古城风貌保护规划要求根据新编《青海省贵德城乡旅游发展建设规划》的要求,贵德古城将筹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认识到城市建设的迫切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之间的紧密关系,特此整理本文件,作为近期尚未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规划之前的古城及其周边区域建设管理依据。
1,古城风貌控制分区规划建设要求为保护古城现有留存风貌,逐步恢复历史风貌,需控制以古城及其周边辐射区域,形成贵德古镇风貌控制区。
古城风貌控制区内部依照规划道路网,明确划定古城保护区、环境协调区和环境控制区。
整体古城风貌控制区控制应以创造古城氛围为原则,内部体现原真性,外部体现功能性。
因此,整体控制要求新建项目和改建项目的审批应严格控制,主要考虑建筑高度、风格、色彩、绿化方面。
古城风貌控制分区1.1古城保护区风貌控制要求古城保护区以逐步恢复历史原貌为方针,按照古城历史复原样本和资料,逐步迁出有悖古城历史风貌的建筑和设施,对其采取近期修葺外观、远期外迁恢复原有建筑设施风貌的策略。
对于符合历史风貌的原址新建、重建项目,应符合以下几项风貌要求:(一)建筑风格及形式:居住建筑旧庄廓维持土筑围墙、厚实大门组成的四合院;新建庄廓应延续按照原有格局重建。
除现存的玉皇阁、城隍庙等明清古建筑群之外,新建或改建其他非住宅建筑,在未编制历史文化名城控制性或修建性保护规划之前,不得进行审批和建设,但可进行现有建筑的外观改建和内部功能改造,改造后的外观需采取当地仿古形式,建筑门、窗、墙体、屋顶等样式应符合统一的风貌要求。
(二)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根据高度分区规划的控制确定;古城墙内部区域建筑高度控制为1,局部特别区域可放宽至2层高度;(三)建筑色彩:保持建筑外观整体以当地土黄为主色调,仿古建筑部分采用青砖、灰瓦、白墙、朱红柱廊等传统用材和明清典型的七彩遍装法彩绘;(四)建筑功能: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功能以居住、居住配套、旅游及配套设施等为主,严禁出现和古城历史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相悖的功能建筑物。
李家峡—贵德水上旅游整体策划
技术路线方 向 Mission and Vision方 法 Methodology方 案 Proposal项目核心诉求 河流水上旅游案例研究 河流水上旅游的发展模式定位、目标与战略区位:立足区位把握机遇 资源:立足资源发掘优势市场:立足市场寻求突破 空间布局 分区发展 产品规划水陆产品策划第一章 河流水上旅游案例研究一、多瑙河瓦豪河谷二、济源黄河三峡 方 案 结 构第二章 发展现状分析一、立足区域把握机遇二、立足资源发掘优势 三、立足市场寻求突破 第三章 项目发展愿景一、发展思路 二、发展定位三、发展构想 第四章 空间布局 一、两核 二、一带三、四区第五章 产品序列策划 一、基本策划思路二、水上产品策划 三、陆上产品策划第六章 项目开发运营一、成立专门结构 二、机构战略职能三、近期工作重点规划核心指向☐整合资源,有效开发深入梳理、挖掘区块及周边的现状资源、潜在能量,有效整合利用,实现区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凸显主题,架构体系设立区域发展的主题,主题也就是区域的文化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把对主题的演绎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形成区域的旅游休闲体系。
☐保护环境,持续开发对区域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有效的保护,进行规划控制空间调控、环境创新形成可持续的开发。
☐策划项目,构建吸引物针对区块未开发的状态,以及如何与原有景区的配套发展,策划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项目,并结合区域资源特色,构建特色化的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功能体系。
☐吸引人气,提升价值引入高经济价值的商业经济形态,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能级提升,同时预留节点空间,组织开展特色节事活动,激发民众参与、到访热情,通过人气聚商气,通过商气带地气和财气。
第一章河流水上旅游案例研究一、多瑙河瓦豪河谷二、济源黄河三峡“青海省李家峡-贵德水上旅游”相似案例选取标准(1)相似河段旅游资源著名大河区段/河段本身偏重自然景观/周边分布其它自然与人文资源(2)位于环城游憩圈距市区2小时左右“青海省李家峡-贵德水上旅游”案例借鉴点(1)河段水上旅游与沿岸、腹地资源如何串接,以丰富水上旅游,整合水陆资源(2)跨行政区划的旅游项目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寻求可行运作模式(3)另考虑交通等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不便的现状【案例1】多瑙河瓦豪河谷(Wachau):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谷流域多瑙河瓦豪河谷多瑙河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长河,被人赞美为“蓝色的多瑙河”,像一条蓝色飘带蜿蜒在欧洲大地上。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7.27•【字号】青政办[2011]166号•【施行日期】2011.07.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青政办[2011]166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O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青海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前言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目标和总体部署,依据西部大开发新十年上台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青海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等的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青海“生态立省”战略,建设“大美青海”、新青海,应青海省旅游局邀请,中国旅游研究院主持编制《青海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青海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首次被纳入省政府专项规划,意义重大。
在充分认识本次规划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中国旅游研究院组成了以石培华副院长为组长的专家组,并于2010年5月中下旬对青海省西宁、海东、黄南、海北、海西等五个州、地、市的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考察。
考察及规划编制期间,专家组先后在北京、西宁数次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广泛而认真地听取了青海省旅游局主要领导,各州、地、市旅游局主要领导,各主要省直机关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
8月底又将《规划》文本放在网上,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意见。
在此基础上,专家组形成如下判断:“十一五”期间,在青海省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的积极行动支持下,形成了强力推动旅游发展的格局和全社会推动旅游发展的浓郁氛围和合力;全省交通网络和城镇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产业素质进一步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青政[2013]12号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正文:----------------------------------------------------------------------------------------------------------------------------------------------------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青政[2013]12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积极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科学引领作用,落实《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现就加强城乡规划工作、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一)城乡规划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保障,是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的重要依据,关系民生保障和改善,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加强城乡规划工作,对于促进城镇布局和形态优化,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对于转变城乡建设和发展模式,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空间、水及其他稀缺资源,增强城乡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全面落实全省“四区两带一线”和“三区”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要求(二)主要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发挥城乡规划对城镇空间布局、城镇功能定位和各种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0.5%、城乡一体化走在西部地区前列的目标。
(三)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城乡规划建设的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完整word版)青海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青海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日期:10-08—31 10:20:47 作者:本站整理来源:青海省旅游局青海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青海省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二〇一〇年青海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领导小组:1组长: 吴大伟青海省旅游局局长副组长: 韩国荣青海省旅游局副局长成员:喇积元青海省旅游局规划建设处处长史小波青海省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王生文青海省旅游局财务统计处处长张福华青海省旅游局质量监督处处长方明青海省旅游局市场宣传处处长王忠青海省旅游局行业管理处处长李华青海省旅游局对外联络促进处处长工作机构:执行主任:韩国荣青海省旅游局副局长工作人员:喇积元青海省旅游局规划建设处处长王多青青海省旅游局办公室调研员许超卫青海省旅游局规划建设处副处长2朱咏梅青海省旅游局人事教育处副调研员沙永禄青海省旅游局财务统计处主任科员李旭辉青海省旅游局市场宣传处主任科员马生梅青海省旅游局行业管理处主任科员南海涛青海省旅游局后勤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赵海蓉青海省旅游局规划建设处主任科员聂彩平青海省旅游局规划建设处主任科员课题组成员专家组长:石培华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主要成员:吴普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所博士3黄璜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所博士郑斌中国旅游研究院科研管理部硕士龙江智东北财经大学旅游规划中心主任博士李明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杜颖北京林业大学硕士殷平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姜剑波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硕士于靖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推广部负责人马晓龙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所博士胡抚生中国旅游研究院政策所博士杨彦峰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博士战冬梅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博士4目录青海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条件 (7)一、“十一五”旅游发展基础评价 (8)二、“十二五"旅游发展环境评价 (11)三、“十二五”期间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3)第二章目标定位与总体战略 (16)一、总体定位 (17)二、发展目标 (19)三、发展战略 (21)四、发展布局 (24)第三章重点任务与支撑项目 (26)一、“一圈三线”旅游精品建设工程 (27)二、“大美青海"品牌推广工程 (30)5三、地震灾后旅游重建工程 (32)四、青藏旅游一体化深度开发工程 (35)五、旅游创牌评优工程 (38)六、自驾车旅游示范省建设工程 (42)七、高原特色旅游产品建设工程 (45)八、特色节事节庆创建工程 (48)九、大旅游产业建设工程 (49)十、创新示范工程 (57)十一、旅游科技与信息化工程 (59)第四章实施保障与政策措施 (63)一、强化组织领导 (63)二、创新体制机制 (65)四、加大政策支持 (68)五、加强市场监管、提升服务质量 (70)六、加大宣传培训 (71)6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条件“十一五”期间青海旅游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成功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挑战,提前一年完成了规划的主要目标,全省基本形成了旅游业发展的大产业格局、大区域格局,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推动旅游发展的大好局面。
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2011-09-20前言编制《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区格局,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创出一条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成功之路,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一、区域划分综合评价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及潜力,充分考虑差异性与相似性,按照有利于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把全省划分为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环青海湖地区、三江源地区和沿黄河发展带、沿湟水发展带及兰青-青藏铁路发展轴线。
东部地区包括西宁市4区3县,海东地区6县,海南州贵德县,黄南州同仁县、尖扎县,共16个县(区),面积3.04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人口390.7万人,生产总值562.4亿元。
柴达木地区包括海西州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和冷湖行委、茫崖行委、大柴旦行委,面积24.22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人口41.9万人,生产总值255.9亿元。
个县(市、区、行委)。
二、区域特征(一)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差异明显青海地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国土空间大,适宜开发面积小;具有生态价值的空间大,适宜生活、生产的空间小。
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点6860米,最低点1650米。
年降水量17.6~759.8毫米,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时空分布不均。
年平均气温-5.6~8.1℃,气温垂直变化明显。
耕地主要分布在河湟流域和柴达木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上游及祁连山东段等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和环湖地区。
水资源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地区,占全省的63%,环青海湖地区占全省的24.7%,东部及柴达木盆地仅占全省的12.3%。
盐湖、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黄河干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昆仑山、唐古拉山和积石山五大含煤区,有色金属资源主要分布在柴北缘、北祁连、鄂拉山、东昆仑等地。
贵德县项目投资计划书(实施方案)
贵德县xx生产项目投资计划书参考模板摘要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面积3504平方公里,辖4镇3乡,119个行政村,10.88万人,有汉、藏、回、土、撒拉等15个民族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共同进步。
贵德县境素有“高原小江南”、“梨都之乡”和省会西宁市“后花园”之美誉。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29.06亿元。
2016年12月,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20年4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同意贵德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8323.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469.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72%;流动资金1854.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28%。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12364.00万元,总成本费用9618.61万元,税金及附加133.06万元,利润总额2745.39万元,利税总额3257.12万元,税后净利润2059.0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198.0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2.98%,投资利税率39.13%,投资回报率24.74%,全部投资回收期5.54年,提供就业职位198个。
减速机的下游应用行业主要包括起重运输、水泥建材、重型矿山、冶金、电力和航空船用等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的各个领域。
贵德县xx生产项目投资计划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二、项目承办单位三、战略合作单位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七、设备购置八、产品规划方案九、原材料供应十、项目能耗分析十一、环境保护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十三、项目进度规划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十五、报告说明十六、项目评价十七、主要经济指标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第三章项目市场前景分析第四章投资方案一、产品规划二、建设规模第五章选址科学性分析一、项目选址原则二、项目选址三、建设条件分析四、用地控制指标五、用地总体要求六、节约用地措施七、总图布置方案八、运输组成九、选址综合评价第六章工程设计说明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二、项目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三、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四、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五、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六、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七、土建工程建设指标第七章工艺先进性分析一、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二、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采购及管理二、技术管理特点三、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四、设备选型方案第八章项目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分析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二、建设期环境保护三、运营期环境保护四、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五、废弃物处理六、特殊环境影响分析七、清洁生产八、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九、环境保护综合评价第九章安全管理一、消防安全二、防火防爆总图布置措施三、自然灾害防范措施四、安全色及安全标志使用要求五、电气安全保障措施六、防尘防毒措施七、防静电、触电防护及防雷措施八、机械设备安全保障措施九、劳动安全保障措施十、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教育制度十一、劳动安全预期效果评价第十章项目风险概况一、政策风险分析二、社会风险分析三、市场风险分析四、资金风险分析五、技术风险分析六、财务风险分析七、管理风险分析八、其它风险分析九、社会影响评估第十一章节能可行性分析一、节能概述二、节能法规及标准三、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能源供应条件四、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二、项目预期节能综合评价三、项目节能设计四、节能措施第十二章进度计划一、建设周期二、建设进度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四、人力资源配置五、员工培训六、项目实施保障第十三章投资方案说明一、项目估算说明二、项目总投资估算三、资金筹措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效益一、经济评价综述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第十五章项目招投标方案一、招标依据和范围二、招标组织方式三、招标委员会的组织设立四、项目招投标要求五、项目招标方式和招标程序六、招标费用及信息发布第十六章项目综合评价结论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贵德县xx生产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xx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12000.00万元。
贵德赤热文化旅游城项目招标公告
贵德赤热文化旅游城项目招标公告摘要:一、贵德赤热文化旅游城项目简介二、项目招标公告相关信息三、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四、投标注意事项及要求五、总结正文:贵德赤热文化旅游城项目招标公告近日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项目位于贵德县,总投资约10亿元,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一、贵德赤热文化旅游城项目简介贵德赤热文化旅游城项目地处贵德县核心区域,交通便利。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300亩,将建设包括文化展览馆、游客服务中心、主题公园、商业街区、度假酒店等多个板块。
项目旨在深度挖掘贵德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二、项目招标公告相关信息根据招标公告,本项目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合作方选拔。
招标文件领取时间为一个月,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为两个月后。
招标方将根据投标方的综合实力、投资方案、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选出最优合作方。
三、项目投资效益分析贵德赤热文化旅游城项目投资效益显著。
一方面,项目本身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预计运营后年收入可达亿元级别。
另一方面,项目的建设将带动贵德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提升就业水平。
四、投标注意事项及要求有意参与投标的企业需具备一定的旅游开发经验和相关行业资质。
投标文件需包括投资方案、规划设计、运营策略等内容,并充分展示投标企业的综合实力。
同时,投标企业需承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行操作,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五、总结贵德赤热文化旅游城项目招标公告的发布,预示着贵德县旅游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贵德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今后发展思路
贵德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今后发展思路贵德地处黄河上游,位于青海省东部,属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段,总面积3700平方公里,东有东山(神保山);南有扎木日根山;西有巴吉山、歪拉山、野牛山;北有拉鸡山。
九曲黄河中贯贵德而过,全长78公里。
境内奇峰林立、川青水秀、绿荫翠碧、瓜果飘香、民风淳朴。
既有雄厚的文化积淀,又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既有高原景色的粗犷和博大,又有江南风光的娟秀和文静,被誉为“青海小江南”。
一、贵德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一)旅游资源优势贵德历史悠久。
类型多样的自然景观,独特历史环境造就的人文景观和灿烂文化,构成了贵德丰富多彩而富有鲜明特色的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丰富。
●美丽的拉鸡山镇守在贵德北大门,是通往青南地区的必经之地。
夏季来临,山坡绿草如菌,繁花似锦,牛羊成群,牧歌声声,还有空阔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矗立在两座山头夹逢中高十余米的红色砂砾岩独峰—格薜尔栓马桩等等,是都市人向往的佳境。
●矗立南天的扎木日根山与拉鸡山遥遥相对。
最高峰海拔5011米,是县境内峰高之最,山顶白雪覆盖,长年不化,称之为“素古积雪”。
●东山与扎木日根山一脉相承,全长30多公里,主峰海拔4614米。
与国家级森林公园坎布拉毗邻。
东山石崖峥嵘,松林茂密,珍禽野兽出没其间,山花异卉点缀清泉怪石。
晴朗天气,雾缠山间;细雨蒙蒙,云雾缥缈;傍晚炊烟四起,村寨隐没在烟雾之中,素称“东山烟雨”。
●阿什贡丹霞地貌群峰突起,山势峭拔,重重叠叠,奇形怪状,绵延数十里,山色红涂紫抹,恰似晚霞。
山形千姿百态,似古代宫殿、城堡,嵯峨宏伟;似现代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似巨人,居高仰视;似野兽,静卧山岗;似耄耄老人,久经风霜。
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景色,真是千奇百怪,鬼斧神功。
●消暑纳凉的江拉原始森林属天然次生林,面积达5万余亩。
起伏绵延的林中,茂密的云彬(松树)和灌木、野草构成了绿色的海洋。
盛夏季节,当你走进江拉森林,一阵阵花香味搀和着松脂的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贵德新街规划方案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安排
财政资金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 金支持,同时加大市级财政 投入力度,确保规划实施所 需资金。
社会资本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贵 德新街规划实施,通过PPP 、BOT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 投入。
金融机构
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争取 贷款、债券等金融支持,为 规划实施提供稳定的资金来 源。
特色街区打造策略
1 2 3
商业步行街
打造具有贵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集中展示当地 特色商品、美食和文化,营造独特的商业氛围。
文化创意街区
结合贵德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创意街区, 吸引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聚集,推动文 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休闲娱乐街区
规划休闲娱乐设施,如电影院、健身房、游乐园 等,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选择。
贵德新街规划方案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 • 交通组织与流线设计 • 公共设施与配套服务 • 景观绿化与生态环境 • 建筑风貌与特色塑造 • 实施保障与政策支持
础设施落后
当前贵德新街的基础设施建设 不完善,包括道路、排水、照
明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多样性原则
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打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人文关怀
将景观绿化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创造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保护现有植被
尽可能保留用地范围内的现有植被,减少因 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污染防治
严格控制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采取必要 的污染防治措施。
水土保持
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 地质灾害的发生。
体育设施
规划运动场馆、健身中心、公共运动场地等 ,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大手笔谋划全方位开放大规模投入 高品位建设 推动贵德旅游景区建设跨域发展
大手笔谋划全方位开放大规模投入高品位建设推动贵德旅游
景区建设跨域发展
佚名
【期刊名称】《党的生活(青海)》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责德旅游资源富集,资源囊赋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2010年4月,省委、省政府把该县确定为全省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贵德旅游景睡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获得了“2011年度县域旅游之星”、“2011首届视界大赏年新锐旅游目的地”、“中国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目的地区县”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殊荣。
【总页数】1页(PI0008-I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3
【相关文献】
1.演奏一曲奇美诗意的雄浑交响——铜仁地区大手笔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解读[J], 文叶飞;杨俊;田琼
2.加快发展旅游景区建设文化旅游名市 [J], 周甲午
3.科学推动贵德旅游业发展 [J], 蒋树成
4.加快森林旅游景区建设构建森林旅游发展格局 [J], 田选明
5.大手笔绘就发展蓝图全方位建设生态文明——来自交城县的报道 [J], 焦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旅游江河规划意见
文化旅游江河规划意见“厚植生态理念,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提升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规模和水平,用好用活青海的旅游资源,努力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品牌”要求,急需对贵德县现有景区景点进行提档升级,逐步解决景区旅游集散功能发挥不明显,各景区运营现状与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规划意见:以建设长城、江河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将江河贵德段打造为文化旅游风情带,把江河两岸建成“江河生态保护示范区、江河文化风情展示区、江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江河上游高质量发展的贵德样板。
一是协调省发改委、环保厅等部门按照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和河道管理规定落实保护措施,实施江河两岸沿线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巩固“河湖四清”成果,积极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湿”,打造山水相依、亲水近绿、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江河生态旅游。
二是协调省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在建设江河文化风情展示区方面给予资金政策支持,通过在江河沿线的松巴村、二连村、红柳滩村等村建设富有江河上游风情的民俗村。
以芊姿湖景区为重点,打造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以中华福运轮、水车广场为依托,采用灯光秀、水幕电影等声光电现代科技手段展示江河文化,讲好江河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故事”。
三是协调省发改委、文化和旅游厅在建设江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方面给予项目支持,以月亮湾生态修复为重点,大力支持实施东山片区湿地保护、村庄改造、环境整治,建成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联动的田园综合体;以古城周边环境整治为重点,打造文庙及玉皇阁古建筑群展示区,实施村容村貌改造,保护古城风貌,留住历史印迹,建设“记得住乡愁”的人文社区;以江河县城段北岸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发展康养产业,建设高原休闲康养基地。
四是协调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精确定位、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心服务”的要求,将青海江河文化旅游风情带景区申报为5A级景区,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添砖加瓦。
贵德新街规划方案
贵德新街规划方案1. 引言贵德市是青海省的一个县级市,下辖7个镇、2个乡、2个民族乡、6个街道办事处。
贵德新街是该市的核心商业区之一,规划方案的制定将会对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贵德新街规划方案的背景、目标、原则以及具体的规划内容。
2. 背景贵德新街位于贵德市的中心位置,是该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贵德新街的交通、环境和设施等诸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因此,贵德新街的规划方案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发展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居民和商家的利益,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需求。
3. 目标本次规划的主要目标是:1.提高贵德新街的商业竞争力,促进其经济发展;2.改善贵德新街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3.加强交通组织,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4.提高公共设施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满足市民的需求。
4. 原则在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商业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2.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区域的文化和艺术氛围;3.确保道路和交通安全,加强停车设施的管理和规划;4.优化公共设施布局和服务,加强与周边城区的联系和协调;5.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5. 具体规划5.1 商业区规划贵德新街商业区规划方案包括:1.确定商业区的界限和范围,规定商业建筑物的高度和规模;2.规划商业中心和商业步行街,提高商业区的品质和形象;3.加强商业设施的管理,规范商业秩序和市场行为;4.加强商业与文化、娱乐、旅游等产业的联系和合作。
5.2 交通规划贵德新街交通规划方案包括:1.规划交通组织,提高交通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性;2.加强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停车效率和秩序;3.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便捷性;4.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建设绿色通道。
5.3 公共设施规划贵德新街公共设施规划方案包括:1.规划公共设施的布局和服务,提高公共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2.加强公园、广场、健身等公共休闲设施的建设,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3.加强社区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