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6

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标准预测试卷(六)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A.挫折B.榜样C.强化D.惩罚【答案】B。
解析: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包括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和挫折。
电视上打打杀杀的镜头作为一种负面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学前儿童发展——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2.()标志着儿童思维的真正发生。
A.语词概括的出现B.直观概括的出现C.动作概括的出现D.感知概括的出现【答案】A。
解析: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槪括,是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
学前儿童发展——幼儿认知发展——幼儿思维的发展3.幼儿不敢一个人睡,因为怕黑夜里有大灰狼,这属于()。
A.本能的恐惧B.预测性恐惧C.怯生D.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答案】B。
解析:2岁左右的幼儿,随着想象的发展,出现预测性恐惧,如怕黑、怕狼、怕坏人等。
学前儿童发展——幼儿认知发展——幼儿想象的发展4.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统称为客观因素。
下列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客观因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社会环境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B.自然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社会环境的作用C.如果个体某个器官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即使给予其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D.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发展和生理成熟的进程【答案】B。
解析:自然环境主要是对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而社会环境决定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
学前儿童发展——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5.在超市结账时,妮妮要求妈妈给她买一盒彩虹糖,被拒绝后她大哭起来,无奈之下妈妈只好满足了她的要求。
铁岭清河区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考试试题与答案

铁岭清河区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考试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
A.游戏B.交往C.活动D.游玩答案::C解析::C【解析】幼儿园的活动是幼儿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
2.学前儿童语言的准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A.简单发音B.模仿发音C.连续音节D.发展音节答案::B解析::儿童语言的准备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模仿发音——学话萌发阶段(9~12个月)。
3.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的时期约在( )。
A.2岁以后B.3岁以后C.4岁以后D.5岁以后答案::B解析::【知识点】幼儿同伴交往发展。
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
进入3岁以后,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
研究发现.3岁的男孩就明显地选择男孩而不选择女孩作为伙伴。
还有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同。
男孩之间更多打闹、为玩具争斗、大声叫喊、发笑.女孩则很少有身体上的接触,更多是通过规则协调。
4.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由于( )。
A.习惯化的发生B.记忆广度的扩大C.记忆准确性的增加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知识点】幼儿记忆的发展。
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扩大,而在于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
5.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来自()。
A.同龄人B.社区人士C.家长D.教养员答案::C解析::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也是教师了解幼儿最好的信息源。
6.小班同一个“娃之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满足”。
这反映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特点是( )A.喜欢模仿B.喜欢合作C.协调能力差D.角色意识弱答案::A解析::小班幼儿游戏方式是以平行游戏居多,体现了小班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
7.幼儿常常“好心办坏事”,如:将米洗好了放在锅里,却没有放水。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
A.初步概念水平B.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C.不会下定义D.同义反复【答案】 B2. 幼儿突然出现剧烈呛咳,伴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这种情况可能是( )。
A.急性肠胃炎B.异物落入气管C.急性喉炎D.支气管哮喘【答案】 B3. 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活动性D.综合性【答案】 D4. 幼儿园晨检工作的内容是()。
A.一摸、二看、三问、四查B.一听、二看、三问、四查C.一看、二摸、三问、四查D.一问、二看、三查、四摸【答案】 C5. 幼儿被黄蜂蛰伤时,立即用()外敷,以中和毒素。
A.弱碱性B.弱酸性C.强碱性D.强酸性【答案】 A6. 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A.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B.幼儿园生活环境C.幼儿园心理环境D.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答案】 A7. ()是指教师或家长通过儿童的现实生活事件或通过讲故事、续编故事、情境表演等方式,引导儿童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考虑问题,使儿童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
A.价值澄清法B.角色扮演法C.自我展示法D.移情训练法【答案】 D8. 为了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一物多玩,最适宜的方法是()。
A.教师集体示范B.幼儿自主探索C.教师分组讲解D.教师逐一训练【答案】 B9. 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指的是()。
A.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B.儿童语言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美术活动、儿童音乐活动C.儿童常识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D.儿童体育活动、儿童语言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答案】 A10. 下列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答案】 A11. 幼儿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0~2岁B.3~4岁C.5~6岁D.6~10岁【答案】 A12. 下列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 )教育原则。
A. 启蒙性B. 发展适宜性C. 活动性D. 综合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
选项A,启蒙性原则是指幼儿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
题干中并未体现启蒙性,故排除。
选项B,发展适宜性是指幼儿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
题干中并未体现发展适宜性,故排除。
选项C,活动性是指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决定了幼儿教育活动必须以活动为基本形式,在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题干中并未体现活动性,故排除。
选项D,综合性原则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
题干中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综合性原则,故D选项正确。
2、幼儿常常“好心办坏事”,如:将米洗好了放在锅里,却没有放水。
这是幼儿思维的( )所致。
A. 固定性B. 片面性C. 近视性D. 经验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思维的特点。
选项A,固定性是指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他们常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作为思维的支柱,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习惯于循规蹈矩,按固定的模式去思考问题,缺乏变通性,很难从其他角度去考虑问题。
题干中并未体现幼儿思维的固定性,故排除。
选项B,片面性是指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往往只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不全面、不深刻,常常只注意到一些直观的、表面的、非本质的现象,而忽略了一些更为隐蔽的、本质的特征。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目标的是:()A. 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B. 培养幼儿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的安全卫生知识C. 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有广泛的兴趣,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各类活动D. 培养幼儿在集体中友好相处,与他人共同生活2、以下哪种说法不属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中的不平衡性?()A. 幼儿期的智力发展速度快于社会性发展速度B. 幼儿的大脑发育迅速,言语能力也在此期间得到快速发展C. 幼儿对身边事物的认知速度可能快于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D. 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快于心理健康发展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A. 教学活动B. 午餐C. 课外活动D. 睡觉4、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A. 问答法B. 演示法C. 探究法D. 讲授法5、儿童最早发展较快的心理过程是()。
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6、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的()。
A、身体机能B、身体素质C、身体发育D、身体协调7、处理儿童意外事故的急救措施,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发现儿童有烫伤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B、儿童发生骨折时,应立刻给予止痛药物C、儿童口腔异物时,可用镊子取出D、儿童溺水时,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8、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以下哪种情况中模仿效果最差?()A、教师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B、同伴之间的互相模仿C、多媒体动画人物表现D、电视中出现的不适当画面9、幼儿在园的生活中,教师最基本的教育任务是什么?A.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B.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C. 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 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10、以下哪项不属于幼儿教育的原则?A. 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原则B. 教育与教学相结合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尊重儿童原则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第一题题干:请简述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活动的目标和主要环节,并谈谈如何确保这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有效实施。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近千名儿童进行追踪研究得出结论:()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A.0~3岁前B.1~4岁前C.2~5岁前D.5~6岁前2.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正迁移D.一般迁移3.“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幼儿的情绪和意志受()影响。
A.记忆B.知觉C.注意D.表象4.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因此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的原则。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B.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C.尊重幼儿D.重视实践5.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6.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学习。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7.下列哪种推理属于转导推理()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给石凳子浇水,盼望它快快长大。
D.有人喊孩子的妈妈,妈妈没回答,孩子就说:“妈妈没听见。
”8.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A.尊重儿童的个性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9.当一个3岁的孩子在纸上乱涂乱画的时候,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3

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标准预测试卷(三)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有的幼儿不大喜欢与他人交往,他们平时很安静,常常独处或独自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出退缩或畏缩,很少表现出主动、友好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攻击性行为。
他们属于()幼儿。
A.被拋弃型B.被忽略型C.被拒绝型D.受欢迎型【答案】B。
解析:被忽略型幼儿的典型特征是不喜欢交往,常常独处或一个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惧,他们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忽视和冷落。
学前儿童发展——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2.以下关于儿童情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情绪和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B.婴儿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C.婴儿最初的笑是没有社会意义的D.新生儿听见他人哭泣而哇哇大哭,是移情的表现【答案】D。
解析:幼儿的情绪和认知是有密切联系的,他们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并且自我调节能力差。
婴儿最初的笑是一种自发性的笑,不具有社会意义。
新生儿的哭泣是生理性的,新生儿听见他人哭泣而哇哇大哭并不是移情的表现,选项D错误。
学前儿童发展——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3.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D.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选择性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逐渐缩小【答案】C。
解析: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C选项正确;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选择性注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A选项错误;幼儿期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先于有意注意发展,B选项错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不论选择性注意还是定向性注意,注意范围均扩大,D选项错误。
日喀则拉孜县教师考试幼儿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及答案

日喀则拉孜县教师考试幼儿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 )。
A.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正迁移D.一般迁移答案::B解析::横向迁移是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叫水平迁移;纵向迁移是指出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叫垂直迁移。
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的现象属于横向迁移。
2.不属于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营造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A.多支持原则B.多肯定原则C.多尊重原则D.多活动原则答案::D解析::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营造应遵循十个原则:(1)多关注原则;(2)多尊重原则;(3)多接纳原则;(4)多肯定原则;(5)多信任原则;(6)多赏识原则;(7)多支持原则;(8)多互动原则;(9)多自由原则;(10)多自主原则。
D选项不在此列。
3.“我跑得快”“我是个能干的孩子”“我会讲故事”“我是个男孩”,这样的语言描述主要反映了幼儿哪方面的发展?A.自我概念B.形象思维C.性别认同D.道德判斯答案::A解析::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而自我认识中又包含了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等。
题干中“我跑得快,我是个能干的好孩子,我会讲故事,我是个男孩”等等这样的语言,正是幼儿自我认识中自我概念的体现。
因此,答案选A。
4.以( )为标志,学前教育理论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
由笼统的认识到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杜威B.亚里士多德C.福禄贝尔D.柏拉图答案::C解析::以福禄贝尔为标志,学前教育理论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
由笼统的认识到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预测试卷四

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预测试卷四[单选题]1.由于幼儿的肌内中水分多,蛋白质及糖(江南博哥)原少,不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是()A.排球B.投掷C.长跑D.跳绳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幼儿的肌肉较柔软,肌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肌肉中含水分较多,含蛋白质.脂肪.糖和无机盐较少,能量储备较差。
因此,幼儿的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疲劳和损伤。
幼儿园不宜开展拔河.长跑.长时间的踢球等剧烈运动。
[单选题]2.儿童最先掌握的词性为()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代词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儿童掌握词汇的顺序是名词一动词一形容词。
对其他实词如副词.代词.数词掌握较晚。
[单选题]3.儿童2岁半以后能自己玩玩具,进行游戏,但不参与别人的游戏,似乎没有意识到其他儿童的存在,从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看,这种游戏水平属于()A.非游戏行为B.独自游戏C.平行游戏D.合作游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独自游戏是指幼儿独自玩耍,尚没有玩伴意识时期的一种游戏情形。
题干中幼儿没有意识到其他儿童的存在,说明其处于独自游戏阶段。
[单选题]4.儿童的游戏水平具有年龄差异性,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以模仿为主,大班儿童则以()为主。
A.创造B.合作C.模仿D.交往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大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重点在于如何引导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即大班幼儿以创造为主。
[单选题]5.《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关于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与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重视幼儿身心健康B.维护幼儿合法权益C.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D.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D项属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的基本要求。
[单选题]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A.0~1.5岁B.3~6岁C.6~12岁D.12~18岁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幼儿期(3~6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处于“主动对内疚”的阶段。
2024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含答案单选题(共200题)1、()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对现实生活创造性的反映。
A.睡眠B.思考C.提问D.游戏【答案】 D2、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针对( )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 B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 )。
A.环境B.邻居C.母亲D.成熟【答案】 A4、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
A.精神环境B.室内环境C.户外环境D.心理环境【答案】 A5、在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对象时,表明婴儿已获得( )。
A.条件反射观念B.母亲观念C.积极情绪观念D.客体永久性观念【答案】 D6、幼儿园教师应该是()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控制者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答案】 B7、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的大小、高矮、粗细等B.引导幼儿识别常见食物的形状C.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说出总数D.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答案】 A8、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A.0~3岁B.0~6岁C.0~12岁D.0~18岁【答案】 B9、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特点()。
A.有明确的观察目的B.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C.有翔实的观察记录D.以上都是【答案】 D10、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
A.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B.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C.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D.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宣泄性游戏【答案】 A11、由于幼儿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及糖原少,不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是()A.拍球B.投掷C.长跑D.跳绳【答案】 C12、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7

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标准预测试卷(七)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孩子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是()。
A.能力类型的差异B.兴趣类型的差异C.气质类型的差异D.性格类型的差异【答案】C。
解析:孩子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显示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与生理联系密切的气质类型的差异。
学前儿童发展——幼儿的个体差异2.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为了完成某个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和技能,这种情况被皮亚杰称为()。
A.同化B.顺应C.平衡D.协调【答案】B。
解析:顺应指的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儿童为了完成某个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和技能是顺应。
学前儿童发展——儿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3.东东看动画片着迷了,饭也不吃,妈妈说:“那你就看个够吧,别吃饭了。
”东东就以为真的不用吃饭了。
东东不能理解妈妈说的反话,这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A.概括性B.表面性C.形象性D.抽象性【答案】B。
解析:幼儿理解事物具有表面性,所以不能理解反话。
学前儿童发展——婴幼儿身心发展4.儿童想象萌芽的时期是()。
A.1.5~2岁B.2~2.5岁C.2.5-3岁D.3~3.5岁【答案】A。
解析:1.5~2岁时幼儿出现想象的萌芽。
幼儿最初的想象基本是记忆表象的简单迁移,加工改造的成分极少。
学前儿童发展——幼儿认知发展——幼儿想象的发展5.3~5岁的幼儿常常自己造词,出现“造词现象”,这说明()。
A.幼儿词汇贫乏,词义掌握不确切B.幼儿的词汇量在不断增加C.幼儿的智力发展有了质的飞跃D.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增强【答案】A。
解析:3〜5岁的幼儿常出现“造词现象”,是由于他们所掌握的词汇量太少,而且对词义掌握不确切所致。
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1

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一)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知道“冬天太冷,最好不要到户外去”,这反映了幼儿()。
A.感觉的概括性B.知觉的概括性C.思维的概括性D.记忆的概括性【答案】C。
解析: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冬天太冷,最好不要到户外去”是幼儿对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认识,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学前儿童发展——幼儿认知发展——幼儿思维的发展2.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他抠掉,这是()的表现。
A.情绪冲动性B.情绪易变性C.情绪两极性D.情绪感染性【答案】A。
解析: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他们的情绪非常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体现了情绪的冲动性。
这种现象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
学前儿童发展——幼儿情绪、情感发展3.2岁的幼儿说出“骑车”一词时,既可能是体现情感的功能,表示“我喜欢骑车”,也可能是体现意动的功能,表示“我想骑车”。
3岁之后,幼儿能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
这反映出幼儿的语法发展是()。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B.从简单到复杂C.从不完整到完整D.从情境性到连贯性【答案】A。
解析:幼儿早期的语言有表达情感、意动和指物三个方面的功能。
最初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以后才逐渐分化,这体现了幼儿的语法发展是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的。
学前儿童发展——幼儿认知发展——幼儿言语的发展4.在婴儿期,儿童常常通过哭、喊、扔东西来吸引成人的关注。
这反映了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
A.模仿B.操作学习C.使用工具D.习惯性【答案】C。
解析:婴儿的探索活动主要借助于自己的身体,如当他哭喊时,总能引发养育者的抚慰反应,经过多次重复,婴儿就知道了“哭喊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讲解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讲解单选题(共20题)1. 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B.测验法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答案】 D2. 下列关于幼儿睡眠的说法正确的是( )A.3至6岁的儿童白天睡眠时间平均3小时较为合理B.幼儿教师在睡觉前可以给儿童讲引起悬念的故事C.有些幼儿喜欢趴着睡觉,教师不能干预幼儿睡觉姿势的喜好D.睡眠时生长素的分泌有助于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答案】 D3.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园所工作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频率是()。
A.每月一次B.半年一次C.每年一次D.三年一次【答案】 C4. 下列关于幼儿神经系统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脑细胞耗氧量大B.大脑所需的能量只能由糖来供应C.易兴奋也易疲劳D.需要较短的睡眠时间【答案】 D5. 以下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是()。
A.同伴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B.保护自身安全C.认识感官的结构与功能D.了解红绿灯的作用【答案】 B6. 通过注射丙种球蛋白使儿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B.人工自动免疫C.自然被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答案】 D7. 对幼儿来说,只有具体的活动才是真实的学习,只有在活动中,幼儿才能理解学习的内容,直接获得学习经验,才能与他人交往,与环境互动,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所以幼儿园教育具有()的特点。
A.真实性B.活动性C.操作性D.游戏性【答案】 B8. 幼儿园老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
这主要是因为( )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答案】 C9. 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A.意义记忆B.理解记忆C.机械记忆D.逻辑记忆【答案】 C10. 1.5~2岁左右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
盐城教师考试幼儿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及答案

盐城教师考试幼儿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 )是角色游戏最核心的要素,它统率着其他结构要素。
A.角色B.规则C.主题D.动作答案::C解析::主题、角色、动作和规则是角色游戏的基本结构要素。
在这些结构要素中,“主题”是一个核心要素,它统帅着其他的结构要素。
儿童扮演角色的所有行动都服从于游戏的“主题”,角色、动作和规则等要素都围绕着“主题”组织起来而构成角色游戏的基本框架。
2.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因此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的原则。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B.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C.尊重幼儿D.重视实践答案::A解析::幼儿园应将教育内容融入幼儿的各种活动中,这些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发挥幼儿一日生活整体功能的原则。
3.幼儿经常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如经常看见幼儿和花儿说话。
这体现出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A.具体性B.形象性C.经验性D.拟人性答案::D解析::拟人性是指学前儿童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
他们赋予小动物或玩具以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和它们说话,把它们当作好朋友。
4.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A. 电报句B. 完整句C. 单词句D. 简单句答案::A解析::电报句也可称为双词句,一般出现在1.5-2岁的儿童时期,主要表现是开始说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但这种句子,比较简略、断续、不完整,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故称电报句。
与C选项区别,单词句,1.5岁以前主要是单词句时期,即用一两个词来代表一个句子。
结合题干,本题选A。
5.游戏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活动,是学前儿童喜爱的活动,也是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教育学家对游戏进行过多种论述。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三(附答案)

2021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三(附答案).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 单项选择题 > 婴儿开始能够区别熟悉的面孔和其他的东西,开始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这说明婴儿进入了()阶段。
{A}. 自发性微笑{B}. 内源性微笑{C}.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D}.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正确答案:D,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 单项选择题 >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保持一颗(),因为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的桥梁。
{A}. 童心{B}. 真心{C}. 爱心{D}. 热心正确答案:C,第 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 单项选择题 > 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教育入手,把重点放在()的形成上。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行为{D}. 道德意志正确答案:C,第 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 单项选择题> “仍然哭泣,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这段描述属分离焦虑的()阶段。
{A}. 反抗{B}. 失望{C}. 超脱{D}. 平复正确答案:B,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 单项选择题 > 有经验的幼儿同教师,会在孩子入园时劝那些又哭又闹儿童的家长离开幼儿园,不要在活动室门口张望,主要原因是()。
{A}. 家长离开,老师就可以批评哭闹的孩子{B}. 老师不想让家长知道他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C}. 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D}. 孩子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易产生波动正确答案:D,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 单项选择题 > 幼儿在认识“方”“万”和“日”“月”等形近字时出现混淆,这是()所致。
{A}. 观察的无序性{B}. 观察的目的性不够{C}. 观察的跳跃性{D}. 观察的细致性不够正确答案:D,第 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 单项选择题 > 婴幼儿由于维生素D或钙缺乏容易引起()。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单选题(共30题)1、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答案】 B2、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A.胆汁质的儿童B.多血质的儿童C.粘液质的儿童D.抑郁质的儿童【答案】 D3、幼儿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是幼儿注意的( )A.广度B.分配C.转移D.分散【答案】 B4、冬冬边玩魔方边自己小声嘀咕:“转一下这面试试,再转这面呢?”这种语言被称为()。
A.角色语言B.内部语言C.自我中心语言D.对话语言【答案】 C5、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雪门D.张宗麟【答案】 A6、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A.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答案】 C7、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用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是()。
A.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答案】 A8、()是反复认识某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第一步。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答案】 A9、下列不属于大班幼儿心理特点的是( )。
A.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B.好学、好问C.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D.个性初具雏形【答案】 A10、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属于教育起源说的()的观点。
A.生物起源说B.生存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 C11、对生病儿童进行家访是什么性质的家访?( )A.新生家访B.情感性家访C.定期家访D.问题儿童重点家访【答案】 B12、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幼儿园的行政事务主要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评估和指导。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卷附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
A.想象B.记忆C.思维D.感知觉【答案】 D2. 情境言语和连贯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完整连贯B.是否反映了完整的思想内容C.是否为双方所共同了解D.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做支柱【答案】 D3. 以下关于儿童情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情绪和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B.婴儿期的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C.婴儿最初的笑是没有社会意义的D.新生儿听见他人哭泣而哇哇大哭,是移情的表现【答案】 D4. 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结合起来。
A.名称B.明度C.色调D.饱和度【答案】 A5. 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稳定的特征是指人的()。
A.性格B.能力C.个性D.气质【答案】 C6. 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
这句是洛克著名的()。
A.白板说B.最近发展区C.遗传论D.认知论【答案】 A7. 下列不属于风疹症状的为( )A.病初可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B.发烧当日或次日出现皮疹C.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D.起病突然、高烧可达40℃【答案】 D8. 幼儿园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为儿童家长生活、工作提供便利,体现了幼儿园的教育性和()。
A.社会福利性B.保教性C.道德性D.保育性【答案】 A9. 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A.要满足家长个人的兴趣和爱好B.要促进家长身心的健康发展C.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D.要为家长留下单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答案】 C10. 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时,小班环境要有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中班环境在小班的基础上要突出操作性;大班环境要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
这主要体现了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原则中的()。
A.经济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动态性原则D.开放性原则【答案】 B11. 鹏鹏是个胖嘟嘟的小孩,他妈妈总是怕他在幼儿园吃不饱。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 B. 关爱幼儿 C. 终身学习 D. 为人师表2.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A.发展迅速B. 个体差异大C. 发展阶段性D. 发展均衡性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处于()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体现在()。
A.语言发展B. 认知发展C. 人际交往D. 情绪发展5.下列哪种方法不适合用于幼儿的语言教育?()A.故事讲述B. 儿歌演唱C. 填鸭式教学D. 角色扮演6.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不包括()。
A.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B. 发展幼儿的创造力C. 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D.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7.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A.自然现象B. 科学实验C. 抽象概念D. 生活常识8.幼儿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身体锻炼B. 疾病预防C. 安全教育D. 以上都是9.下列哪种游戏类型不适合幼儿?()A.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智力游戏D. 暴力游戏10.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A.良好的职业道德B. 扎实的专业知识C. 较强的实践能力D. 以上都是11.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
A. 知识的传授者 B. 幼儿发展的引导者 C. 幼儿的管理者 D. 幼儿的监护者12.幼儿一日生活制度的制定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科学性 B. 灵活性 C. 强制性 D. 合理性13.观察幼儿的方法不包括()。
A. 自然观察 B. 参与观察 C. 实验观察 D.主观臆断14.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不包括()。
A. 观察法 B. 谈话法 C. 测验法 D.绝对评价法15.幼儿教师应如何处理与家长的关系?() A. 保持距离 B. 积极沟通 C.家长说了算 D. 不闻不问16.以下哪种行为不符合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 A. 关爱幼儿 B. 尊重家长 C. 体罚幼儿 D. 认真备课17.幼儿教师应如何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A. 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 B.积极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 C. 引导幼儿阅读 D. 以上都是18.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 家庭环境 B. 社会环境 C. 同伴交往 D. 以上都是19.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A. 榜样示范 B. 及时反馈 C. 正面引导 D. 以上都是20.幼儿教师应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冲突?() A. 袖手旁观 B. 及时干预 C.偏袒一方 D. 暴力解决21.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思想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近千名儿童进行追踪研究得出结论:()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A.0~3岁前B.1~4岁前C.2~5岁前D.5~6岁前2.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正迁移D.一般迁移3.“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幼儿的情绪和意志受()影响。
A.记忆B.知觉C.注意D.表象4.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因此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的原则。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B.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C.尊重幼儿D.重视实践5.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6.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学习。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7.下列哪种推理属于转导推理()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给石凳子浇水,盼望它快快长大。
D.有人喊孩子的妈妈,妈妈没回答,孩子就说:“妈妈没听见。
”8.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A.尊重儿童的个性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9.当一个3岁的孩子在纸上乱涂乱画的时候,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提供纸张让儿童自由涂抹B.问他画的是什么,告诉他要画得像C.把画纸收掉,免得他浪费纸张D.问他想画什么,教他怎样才能画得像10.3岁男孩开始出现频繁呛咳后发生面部青紫,首先要考虑()。
A.急性肺炎B.粟粒性肺结核C.气管异物D.药物中毒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2.简述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13.幼儿教师如何根据幼儿感觉和知觉发展的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
共40分)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南是独生子女,妈妈对小南百依百顺,爸爸则非常粗暴。
家里玩具很多,但她看到别人玩什么,她就要什么,还经常和小朋友打架。
老师开始还严厉地责备他,后来也不管了。
对于这种情况,爸爸很生气,妈妈非常担心。
问题:分析小南个性的特点以及造成这种行为的成因。
1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我国由于升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神童方案”等。
一些家长和幼儿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
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使,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问题: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16.围绕环保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经过研究得出,5~6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2.B【解析】横向迁移是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叫水平迁移;纵向迁移是指出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叫垂直迁移。
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的现象属于横向迁移。
专家点拨本题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考查了横向迁移的概念。
考生不仅要掌握横向迁移概念中的关键词,如“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还要了解它与其他迁移种类的区别。
3.D【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幼儿的情绪和意志受表象的影响。
4.A【解析】幼儿园应将教育内容融入幼儿的各种活动中,这些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发挥幼儿一日生活整体功能的原则。
5.D【解析】题干所述的不是记忆,是幼儿对一种普遍性的认识,属于思维。
专家点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说明儿童能够认识这种内在联系,因此属于思维现象。
6.D【解析】小明上幼儿园后,习得了一种对人反应的新倾向,属于加涅所讲的态度学习。
7.C【解析】转导推理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思维方式特点之一,是以从一个具体的观察中形成一个具体的结论为基础的,它和成人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形成了对比。
8.D【解析】儿童经过动手操作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题干中的格言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儿童的主动操作。
专家点拨通过对格言的分析,考生应该抓住其中的重点“我做了就理解了”,意为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获得深刻印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成为自身发展的一部分。
这对于教育的启示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9.A【解析】幼儿的涂抹实际上包含着积极的视觉形象思维,对于他们的每一次绘画活动,教师都应给他们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重视他们在创作中的情感体验与态度倾向。
10.C【解析】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或其深部时,可以引起患儿呛咳、面部青紫、呼吸困难。
二、简答题11.【答案要点】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必须教会幼儿:(1)通过感知、熟悉、提问、回忆来明确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真正关心或有疑问的问题;(2)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做猜想和假设;(3)带着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做来验证自己的想法;(4)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同伴问表现、交流、分享探究过程和结果。
12.【答案要点】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3)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进行幼小衔接工作;(4)加强家庭、幼儿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
专家点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幼小衔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考试中,该知识点一般以简单题、论述题的形式出现。
考生应该了解幼小衔接的概念、重要性,掌握幼小衔接的内容与方法。
三、论述题13.【答案要点】幼儿教师应按照幼儿感觉和知觉发展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适应现象。
感觉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2)对比现象。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
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例如,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太大。
(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通过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出来。
教学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引起知觉,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了解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专家点拨考生在回答此题时,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感知觉规律进行阐述,首先回答相关规律,然后回答如何在幼儿教育中使用这一规律,这样的论述才会比较完整。
四、材料分析题14.【答案要点】小南的特点主要是任性、攻击性强,这反映的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环境因素:(1)缺失。
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没有相互学习的机会。
(2)独特。
独生子女经历的独特性致使其心理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
(3)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过度溺爱、过分保护都对其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小南的爸爸妈妈还存在教育的不一致性,所以导致小南出现这些问题。
15.【答案要点】(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政策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
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
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专家点拨本题要求从“学前教育目标’’角度分析材料中所述的现象。
考生首先要明确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什么,再依据教育目标分析题干中所述的现象,由此得出现实情况与教育目标的差距。
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前教育也陷入了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以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作为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只有这样,才符合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五、活动设计题16.【参考设计】保护地球一、活动目标1.利用环保废旧材料制作服饰,体现“绿色环保,保护地球”的活动主题。
2.在活动中能大胆地展示自己。
3.感受与父母一起活动的快乐,愉快地度过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
二、活动准备1.发放家长邀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