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诗词三首》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93张PPT)
振作精神。
第三步:知内容
再读课文,选一选,填一填。 1.《示儿》的作者是___宋___朝的____陆__游____。“示儿”
的意思是_____给__儿__子__看___。这首诗是诗人临终前写 给儿子的,相当于诗人的遗嘱。
2.《题临安邸》中的“题”是_题__写__,__书__写____的意思, “临安”指南宋___都__城___,即今浙江__杭__州____, “邸”指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旅__店___。这是___宋_____朝的_林__升_____ 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
《题临安邸》
走近作者
林升:字云友,平阳(今属浙 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 南宋孝宗朝(1123—1189)。
主要作品:《题临安邸》。
写作背景
靖康年间,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中原国土被金人攻占。然 而南宋统治者却不思收取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求和 ,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 纵情声乐,寻欢作乐。南宋绍兴二年。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到杭州, 他看中了杭州的水光山色,想在此安身终老,于是上至帝王将相下 至士子商人,大修楼堂馆所。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 ,借以表达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只知享乐的愤恨,以及对国家 命运的担忧。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死去元知万事空,
同“原”,本来。 一切事情。 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语序
应该是“元知死去万事空”。
诗意: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 都没有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 国家统一
只,只是。
一个“悲”字,点出作者的遗憾。 奋斗一生,仍不见国家统一
诗意:只是痛心没能看见全国统一。
诗的前两句:元”和“原”都有“原来”、“本来” 的意思,可以通用。 “死去元知万事空”也可以写作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是,诗文用字应尽量避免重复, 该诗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中另有一个“原”字,所 以第一句还是以用“元”字为好。这一句中的“悲”字是 句眼。
第三步:知内容
再读课文,选一选,填一填。 1.《示儿》的作者是___宋___朝的____陆__游____。“示儿”
的意思是_____给__儿__子__看___。这首诗是诗人临终前写 给儿子的,相当于诗人的遗嘱。
2.《题临安邸》中的“题”是_题__写__,__书__写____的意思, “临安”指南宋___都__城___,即今浙江__杭__州____, “邸”指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旅__店___。这是___宋_____朝的_林__升_____ 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
《题临安邸》
走近作者
林升:字云友,平阳(今属浙 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 南宋孝宗朝(1123—1189)。
主要作品:《题临安邸》。
写作背景
靖康年间,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中原国土被金人攻占。然 而南宋统治者却不思收取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求和 ,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 纵情声乐,寻欢作乐。南宋绍兴二年。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到杭州, 他看中了杭州的水光山色,想在此安身终老,于是上至帝王将相下 至士子商人,大修楼堂馆所。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 ,借以表达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只知享乐的愤恨,以及对国家 命运的担忧。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死去元知万事空,
同“原”,本来。 一切事情。 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语序
应该是“元知死去万事空”。
诗意: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 都没有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 国家统一
只,只是。
一个“悲”字,点出作者的遗憾。 奋斗一生,仍不见国家统一
诗意:只是痛心没能看见全国统一。
诗的前两句:元”和“原”都有“原来”、“本来” 的意思,可以通用。 “死去元知万事空”也可以写作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是,诗文用字应尽量避免重复, 该诗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中另有一个“原”字,所 以第一句还是以用“元”字为好。这一句中的“悲”字是 句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81张PPT)
1古2. 诗三首
——·新课导入·——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意思是说多读诗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有 才气、有灵气,下面我们做个小互动, 一起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吧!
碰到下面的情景时,你会用什么诗词名句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吗?
赞美朋友之间的 深厚友情时,我 会说……
当我们在思念故 乡或亲人的时候, 可以吟诵……
笔顺:
xūn
熏
音序: X 结构: 上下 偏旁: 灬 笔画数: 14 组词: 烟熏火燎 利欲熏心
笔顺:
háng
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音序: H 结构: 左右 偏旁: 木 笔画数: 8 组词: 苏杭 杭州
笔顺:
hài
亥
音序: H 结构: 独体 偏旁: 亠 笔画数: 6 组词: 亥时 辛亥
笔顺:
shì
恃
音序: S 结构: 左右 偏旁: 忄 笔画数: 9 组词: 恃才傲物 有恃无恐
陆游(1125年 代表作品:《示儿》《关山月》 -1210年) 《书愤》《钗头凤》等
——·创作背景·——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 尖锐的时代。由于个人经历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 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 下了爱国的种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 忘被敌人霸占的中原领土,热切的盼望着国家的统一, 因此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孩子们。
注释 【王师】指南宋王朝的军队。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方。 【乃翁】你们的父亲。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 等到朝廷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祭祀祖先时可
别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 思 考 ·— 诗—人临终最 “悲” 的是什么?最 “盼” 的
——·新课导入·——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意思是说多读诗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有 才气、有灵气,下面我们做个小互动, 一起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吧!
碰到下面的情景时,你会用什么诗词名句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吗?
赞美朋友之间的 深厚友情时,我 会说……
当我们在思念故 乡或亲人的时候, 可以吟诵……
笔顺:
xūn
熏
音序: X 结构: 上下 偏旁: 灬 笔画数: 14 组词: 烟熏火燎 利欲熏心
笔顺:
háng
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音序: H 结构: 左右 偏旁: 木 笔画数: 8 组词: 苏杭 杭州
笔顺:
hài
亥
音序: H 结构: 独体 偏旁: 亠 笔画数: 6 组词: 亥时 辛亥
笔顺:
shì
恃
音序: S 结构: 左右 偏旁: 忄 笔画数: 9 组词: 恃才傲物 有恃无恐
陆游(1125年 代表作品:《示儿》《关山月》 -1210年) 《书愤》《钗头凤》等
——·创作背景·——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 尖锐的时代。由于个人经历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 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 下了爱国的种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 忘被敌人霸占的中原领土,热切的盼望着国家的统一, 因此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孩子们。
注释 【王师】指南宋王朝的军队。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方。 【乃翁】你们的父亲。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 等到朝廷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祭祀祖先时可
别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 思 考 ·— 诗—人临终最 “悲” 的是什么?最 “盼” 的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72张PPT)
边缘
我会写
tí cè fēng lú yuán
题侧峰庐 缘
生字归类
题侧峰 庐 缘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多音字
héng
横 横看成岭侧成峰
hèng 蛮横 横财
识字游戏
缘 由
题记
山峰
庐 山
整体感知
读完这首诗我们知道了:从不同的角 度去看庐山,庐山的样子各不相同,横看 成岭 ,侧看 成峰 ,远近高低也各有千 秋。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有站在 庐山之外 。
半江( 瑟瑟 )半江( 红 )。 ( 可怜 )九月初三夜,
露似( 真珠 )月似( 弓 )。
二、填空。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 一道残阳铺水中 ),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
第二课时
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事物的 样子也是不同的。我们领略过李白 笔下庐山瀑布的壮观,今天我们再 来欣赏苏轼诗中描写的庐山。
结构梳理
暮 傍晚:夕阳西沉、晚霞映江
诗 情
江
画
吟 夜晚:弯月初升,露珠晶莹 意
主题概括
《暮江吟》通过描写 夕阳西沉 、 晚霞映江,弯月初升、露珠晶莹几幅 景象,表达了作者 愉悦轻松 的心情。
拓展延伸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 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 不定始知圆。
课堂演练
一、将古诗补充完整。 一道( 残阳 )铺水中,
互动课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
正确、读流利。(课后第一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何理解题目 “题西林壁”?
我会写
tí cè fēng lú yuán
题侧峰庐 缘
生字归类
题侧峰 庐 缘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多音字
héng
横 横看成岭侧成峰
hèng 蛮横 横财
识字游戏
缘 由
题记
山峰
庐 山
整体感知
读完这首诗我们知道了:从不同的角 度去看庐山,庐山的样子各不相同,横看 成岭 ,侧看 成峰 ,远近高低也各有千 秋。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有站在 庐山之外 。
半江( 瑟瑟 )半江( 红 )。 ( 可怜 )九月初三夜,
露似( 真珠 )月似( 弓 )。
二、填空。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 一道残阳铺水中 ),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
第二课时
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事物的 样子也是不同的。我们领略过李白 笔下庐山瀑布的壮观,今天我们再 来欣赏苏轼诗中描写的庐山。
结构梳理
暮 傍晚:夕阳西沉、晚霞映江
诗 情
江
画
吟 夜晚:弯月初升,露珠晶莹 意
主题概括
《暮江吟》通过描写 夕阳西沉 、 晚霞映江,弯月初升、露珠晶莹几幅 景象,表达了作者 愉悦轻松 的心情。
拓展延伸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 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 不定始知圆。
课堂演练
一、将古诗补充完整。 一道( 残阳 )铺水中,
互动课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
正确、读流利。(课后第一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何理解题目 “题西林壁”?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PPT1
会认字
mínɡ huà
秋暝 n浣女
yú
寒山寺 榆关
王孙 枫桥 姑苏
pàn ɡēnɡ ɡuō
河畔 一更 聒噪
我会读
暝
榆
浣
畔
更
聒
mínɡ yú
huà n
pàn
ɡēnɡ
ɡuō
会写字
孙 泊 愁 寺 榆畔
多音字
更
ɡēnɡ (三更)(更换) ɡènɡ (更加) (更好)
1.妹妹刚刚更换( ɡēnɡ)了乳牙。 2.我们的生活会更加( ɡènɡ )美好。
( 停泊) ( )寺庙( ) 睡眠
2. 选字填空。
愉榆
聒耻
(1)( 榆 )钱 (2) 知( 耻 )
( 愉 )悦 ( 聒 )噪
3.补全古诗。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 )王自孙可留。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 千( )帐灯。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 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传神,词风 “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助读资料
同学们,你们 知道关于秋天的 古诗吗?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唐)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句意: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 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笑语喧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洗衣物的女子。
句意: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 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
原指贵族子弟, 此处指诗人自己。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天的花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27张PPT)
诵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tí
题西林壁
shì
[宋] 苏 轼
cè fēn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lú
yuán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侧峰庐缘
左右结构: 侧 峰 缘 半包围结构: 题 庐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题西林壁
[宋]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 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应该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瞰。
从这四句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想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跳出局部,从整体 上进行观察。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题 西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示例: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柔和地 铺在江面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 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 山的全貌,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这 两句诗借景说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 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峰”和“岭”有什么不同?
峰:高耸入云
岭:连绵不断
作者从远、近、高、低看到的景象 有什么不同?
远眺 重峦叠嶂
近观 危崖险岩
仰望 遮天蔽日
俯瞰 深沟幽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用关联词联结这两句诗,你能 想到哪组词?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全貌,是因为我 身在庐山之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优秀PPT(107张)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q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fān
听读课文
❖ 注意停顿,掌握节奏 ❖ 把握诗歌情感 ❖ 整体感知文意
读出节奏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 斗十千,玉盘珍羞 直万钱。 停杯投箸 不能食,拔剑四顾 心茫然。 欲渡黄河 冰塞川,将登太行 雪满山。 闲来垂钓 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因此, 这是一 首赠答 诗。
作者简介:
了解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因是汉代中 山王刘胜后代,又称刘中山,晚年任太子宾 客,世称“刘宾客”。白居易曾称其为“诗, 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
刘禹锡著述颇丰,留下诗文800多篇。前期 与柳宗元相知诗文互递,时称“刘柳”;后与 白居易诗文唱和,时称“刘白”。有《刘梦得 文集》《刘宾客文集》《刘禹锡集》传世。
意译
金樽清酒斗十千,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 玉盘珍馐直万钱。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 停杯投著不能食,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 拔剑四顾心茫然。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 忽复乘舟梦日边。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啊,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 长风破浪会有时,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 直挂云帆济沧海。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小结: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 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全诗交织着 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 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 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 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 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听读课文
❖ 注意停顿,掌握节奏 ❖ 把握诗歌情感 ❖ 整体感知文意
读出节奏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 斗十千,玉盘珍羞 直万钱。 停杯投箸 不能食,拔剑四顾 心茫然。 欲渡黄河 冰塞川,将登太行 雪满山。 闲来垂钓 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因此, 这是一 首赠答 诗。
作者简介:
了解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因是汉代中 山王刘胜后代,又称刘中山,晚年任太子宾 客,世称“刘宾客”。白居易曾称其为“诗, 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
刘禹锡著述颇丰,留下诗文800多篇。前期 与柳宗元相知诗文互递,时称“刘柳”;后与 白居易诗文唱和,时称“刘白”。有《刘梦得 文集》《刘宾客文集》《刘禹锡集》传世。
意译
金樽清酒斗十千,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 玉盘珍馐直万钱。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 停杯投著不能食,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 拔剑四顾心茫然。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 忽复乘舟梦日边。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啊,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 长风破浪会有时,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 直挂云帆济沧海。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小结: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 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全诗交织着 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 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 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 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 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部编新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走
近
诗
范成大,南宋中兴四大诗
人 人之一,字至能,号石湖居士。
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 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所作的组诗 《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 园诗的代表作品。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读一读,想一想: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 的感情去读? 朗读节奏是怎样的?
归去:回去。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 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 定的声腔。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拟人,形象 地表现出落日挂 山头的情景。
幽雅美丽、色彩绮丽
写落日青山 倒映水中,表现 出水的澄澈。
这两句中诗人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村晚》通过描写乡村傍晚的美丽景色,抒 发了诗人_对__乡__村__晚__景__的__喜__爱__和__赞__美__之__情____。
村晚
草满池塘 景
山衔落日
牧童横牛背 人
短笛信口吹
喜爱 赞美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三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 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 究以下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
展
延 伸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事情: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学”字用好,不会耕耘就学着大人的 样子种瓜,充分体现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
这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孩子也跟着大人的样子一起学着耕田种 瓜,他们热爱劳动。表达了诗人对天真可爱的 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黑云翻墨未遮山,
云
黑
2024/5/23
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
急
2024/5/23
打翻的墨汁。这里形容 黑云翻滚,好像浓墨。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鲜明对比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跳动的珍珠。这里 形容雨点大,杂乱 无序。
2024/5/23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诗意: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色的 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2024/5/23
朗读指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2024/5/23
妙解课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题解: 时间
地点 事件
2024/5/23
思考
诗中描写了 那些景物?这 些景物有什么 特点?
2024/5/23
宿
xiǔ (一宿)
例:妈妈昨天工作到很晚,只好在公司宿 ( )sù舍住了一宿( )。xiǔ
2024/5/23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024/5/23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
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盛唐另一 山水诗人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 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 等内容,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 浩然集》三卷传世。
这首词写的 是什么季节的 景色?从哪里 可以看出来?
2024/5/23
鸣 蝉
2024/5/2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谢谢
形容湖面像天空 一般开阔平镜。
自主学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 诗都是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在诗中圈画你最喜欢的字(词), 并作相应批注。 小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诗,说说你通 贴 过这句诗仿佛看到了什么。
士
汇报交流
比喻
暴雨之 大,雨 点之急
突出速 度之快
湖水平静
黑白狂雨云雨风后翻散跳西墨云珠湖图图
地点 事件
六月二十七日登 上望湖楼饮醉时 写下的作品
明诗意
形容云很黑 雨点,形 容雨点大, 杂乱无序。
大意:黑云像打翻了 的墨水,还没来得及 把山遮住,白亮亮的 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 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遮盖,遮挡
明诗意
狂风席地卷来
大意:突然,狂风席卷 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 云飞,凭栏而望,只见 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 镜。
二、读诗句,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呈现的 画面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 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 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 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 倾倒而下。
初读课文
朗读本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一读
寂寞 孤独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 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 喜悦 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欢快
主题概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 景:明月清风 ,疏星稀雨 ,鹊惊蝉鸣 ,稻花飘香 , 蛙声一片 。全词从 视觉 、 听觉 和嗅觉 三方面抒写 夏夜的山村风光,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胸。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 第1课时-优课件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解诗题 找景物 说画面 悟心境 读诗情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解诗题 找景物 说画面 悟心境
合作学习:
读诗情
(1)按照方法,自己思考。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每人说一点。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楚辞·招隐士》)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山居秋暝》(五言律诗) 《枫桥夜泊》(绝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精美课件(共100张PPT)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 是西湖盛夏时节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骤来骤去的奇丽景 色,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时间
地点 [宋]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豪 放派词人。在文学上,他与苏 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 称“济南二安”。作品有《清 平乐·村居》《青玉案》等。
点了诗题,而且点明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 点,为后面写景抒情做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 诗眼
这句诗中的“客”指的是—— 诗人
这句诗中的关键字是—— 愁
你觉得诗中是怎样的一种“愁”呢?
羁旅之愁
孤独之愁
一种前途渺茫之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远
近
拟人
这两句诗写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宁静 空旷 清远 孤寂
讨论:“江清月近人”一句中,“近”字 该如何理解?仅仅指实际距离的“近”吗?
说丰年 。 感受到的: 闲居乡村的宁静、喜悦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景物: 星星 雨滴 茅店 溪桥
流露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的惊喜之情。
对比阅读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 道中》这两首诗词中描绘的情景有何异同?
相同:都写了月夜的景色 不同:情感不同
《宿建德江》内心孤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喜悦欢快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月夜乡村美景 躲避即来山雨
声色兼备 感受细腻
丰静 收谧 的的 喜夏 悦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描写 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的所见所闻,写出了乡 村夏夜的宁静优美,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 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精美课件
言,赐金放还。到朝仅二年!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借吕尚、伊尹得到重用的故事表示 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由憧憬理想回到现实处境,以四句节奏
短促的感叹,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
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自己冲破一切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
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
七八两句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能 像吕尚、伊尹那样受到君王的重用。接下来 四个短句,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路上的 迷惘而急切的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作者决心 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 全诗感情跌荡起伏,感人至深。
随堂练习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课外积累李白的诗歌。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 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
心情由苦闷和彷徨中再次振作,充满乐
观和希望。
写法探究
这首诗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巧用历史典故; 采用夸张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 跳跃式的结构。
课堂小结
就整体而言,李白这首诗起伏跌宕,曲 径通幽。前四句写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 箸不能食”的苦闷心情。五六两句揭示自己 虽然竭尽全力寻找出路,但阻碍重重,好像 到处被冰雪隔绝。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借吕尚、伊尹得到重用的故事表示 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由憧憬理想回到现实处境,以四句节奏
短促的感叹,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
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自己冲破一切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
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
七八两句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能 像吕尚、伊尹那样受到君王的重用。接下来 四个短句,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路上的 迷惘而急切的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作者决心 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 全诗感情跌荡起伏,感人至深。
随堂练习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课外积累李白的诗歌。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 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
心情由苦闷和彷徨中再次振作,充满乐
观和希望。
写法探究
这首诗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巧用历史典故; 采用夸张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 跳跃式的结构。
课堂小结
就整体而言,李白这首诗起伏跌宕,曲 径通幽。前四句写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 箸不能食”的苦闷心情。五六两句揭示自己 虽然竭尽全力寻找出路,但阻碍重重,好像 到处被冰雪隔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10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
西南长江两岸的两座山。因两山隔 江我相们对的,祖形国同幅门员户辽,阔所,以山又河被壮叫丽做。大家
知道天这门是山哪。里吗?
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 天门山,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 首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李白(701-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看到这幅美景可能会做 些什么?
我觉得他会被
这壮观的景色所
震撼! 我觉得他会吟 诗来赞美这壮丽 的景色。
我觉得他会画 一幅画来赞美这 美丽的景色。
古诗赏析: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 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 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 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 阔的胸襟。
景的喜爱之情。
从这首古诗的题目中你了解到 哪些信息?
一起解诗题
天气:先晴天后下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事件:喝酒 地点:西湖上
前两句描写了西湖什么天气的 美景?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一起解诗意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诗意:
正。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
漾,波光粼粼。
晴天:水光潋滟
云雾迷茫的样子。
山色空蒙雨亦奇。
诗意: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 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全班齐读,读出长江滚滚的气势,小 组交流感受。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学完前两句,我们感受到长江水的波 澜壮阔,汹涌澎湃,以至于连天门山都像 被它隔断的一样。
17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
西南长江两岸的两座山。因两山隔 江我相们对的,祖形国同幅门员户辽,阔所,以山又河被壮叫丽做。大家
知道天这门是山哪。里吗?
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 天门山,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 首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李白(701-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看到这幅美景可能会做 些什么?
我觉得他会被
这壮观的景色所
震撼! 我觉得他会吟 诗来赞美这壮丽 的景色。
我觉得他会画 一幅画来赞美这 美丽的景色。
古诗赏析: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 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 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 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 阔的胸襟。
景的喜爱之情。
从这首古诗的题目中你了解到 哪些信息?
一起解诗题
天气:先晴天后下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事件:喝酒 地点:西湖上
前两句描写了西湖什么天气的 美景?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一起解诗意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诗意:
正。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
漾,波光粼粼。
晴天:水光潋滟
云雾迷茫的样子。
山色空蒙雨亦奇。
诗意: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 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全班齐读,读出长江滚滚的气势,小 组交流感受。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学完前两句,我们感受到长江水的波 澜壮阔,汹涌澎湃,以至于连天门山都像 被它隔断的一样。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课件
范 成 大
参考 素材
·创作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创作背景
范成大晚年退居故乡,在石湖度过了长达十年 较为闲适而优裕的晚年生活,并创作了大型田园组 诗《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
参考 素材
·作者介绍
杨 万 里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
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与陆游、尤
诗词 赏析
回顾全诗
“早晨玩冰”对孩子来说是一件趣事,诗 人将这种童趣转化为诗趣,把这件趣事生动地 描绘了出来,表达了诗人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喜 爱和对童真的赞美。
诗词 赏析
·参考译文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
年幼的孩子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彩丝穿取当银钲。
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孩子提着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冰块发出像玉磬一样清脆的声音。
诗词 赏析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批注:首句中的“草满池塘”说明时间已在春末,池 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水满陂”表明正逢多 雨的季节,水涨得很高。
诗词 赏析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批注:次句写远山落日。一个“衔”字,让原本没有生 命的山活了起来,形象地写出太阳将落未落的样 子。一个“浸”字,写出了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 的景象。诗人将水、山、日融合在一起,描绘出 一幅乡村春晚的美丽景象。
诗词 赏析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答案示例:我感受到了诗人对乡村春晚的喜爱和赞美。 我是从诗人对落日的描写中感受到的。一个“衔”字,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当作人来写,从中可以看 出诗人对眼前乡村景色的喜爱。(还可从诗人对牧童 行为的描写等角度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品析《酬乐天扬 州 1.初听逢录席音上或见教赠师》范读课文,师生 共 2.同本感诗受各诗联歌分的别音写乐了美什。么?
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颔联: 悲悼旧友,感叹变迁;颈联:新贵 3.得赏意析,名悲句叹:身沉世舟;侧尾畔联千:帆意过志,不衰, 病坚树忍前这不头两拔万句。木借用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 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诗句的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 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 宋文学家、书画家,四川 眉山人。他在诗、词、文、 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 他既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 家,又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 中秋词人在密州时所作。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 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
2.生难字词
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 “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唐朝文学 家、哲学家,有“诗豪”之 称。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 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 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 在筵席上写了一首《醉赠刘 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 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
(3)《水调歌头》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苏轼(1037—1101),
2.朗读节奏划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巴山见楚赠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2.朗读节奏划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 明月/几时/有时?有把》酒/问/青天。不 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 似/在/人间。
望月
思乡
2.望月乃写景,思圆乃抒情。词中 的上片明描月写、了青哪天些、景酒物、?“我”、风、
清影(实写);宫阙、琼楼玉宇(虚 写)。
13.诗词三首 课件—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13.诗词三首 课件—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3.月圆中秋之时,词人把酒临风, 形单影只,想到月亮上嫦娥居住的 宫阙、琼楼玉宇,虽高大豪华,却 住着同样孤独的人,此情此景与词 人是何等相似啊!这里可以看出词 人当时孤怎寂样、的苦心闷情,?与“高处不胜寒” 的嫦娥同是天涯沦落人。
1.文学常识
《行路难》(其一)作于 (诗1)人《被行迫路离难开》长(其安一时),作感者叹简介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
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
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
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
四岁“辞亲远游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简 刘禹锡(772—842),字
4.诗中引用典故的诗句是哪一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 万木春以”生揭动示的了艺什术么形道象理,?表现出积极 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 自然规律。
13.诗词三首 课件—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三)品析《水
调 1.歌读头课》文,小组交流,这首词的上、 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请分别用两 个字来概括。
整体感知
(一)品析《行路难》 (1意其.。一借有助)疑课问后的注地释方及作工下具标书记,。理解诗 2.注意通假字: “羞”同“馐”, 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 值3.。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离开 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 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用了什么修 辞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
(2)词义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宫阙宫: 殿。 归去回: 到天上去。 何似哪: 里比得上。 婵娟本: 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
子,这里指月亮。
自学互研
1、朗读指导 (1)自由放声朗读三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找出诗中 能印证我们猜想的诗句。
2.朗读节奏划分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 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 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
13.诗词三首 课件—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13.诗词三首 课件—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4、齐读下阙,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怎 样?从旷哪达些乐句观子。可以看出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 是自然规律。没有离别的悲伤,哪来 相逢的喜悦?更何况,海上生明月,天 涯共此时,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 即使天各一方,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
就一番事业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前 7.途李仍白抱在有仕希途望受,阻希后望,像发先出贤了们怎一样 的受 行感到路慨重 难?用 ,运, 行用实路了现难怎自,样己多的的歧表政路达治 ,方抱 今式负 安?。 在? 8.运我用们了知抒道情“的文表以达载方道式、。文以载 情《闷行,”路 另, 一难 一诗 方》 方歌 面面也表(其表是达一达如了)了表此诗诗达,人人了谁怀在诗能才困人说 不境怎说 遇中样这 的仍的首 苦
(1)
字 樽音(zū ) xi 珍羞( zh )
投箸nq(í )zhū
qùī liá
歧路(zhǎ ) ù g箸ōn( què) ng 凄
凉( nqgǐ )( chgá )juā
长精神(
n) 宫n阙(
)
()
低绮户( ) 婵娟( )
()
(2)词义 樽古: 代盛酒的器具,以金 羞斗 直酬为同十:::这同饰“千里一 容“。馐:是酒斗值”以值美”,诗十价,美相高千价味答钱。值的的(。即食意万物思钱。。),形 见 弃闻 婵笛置赠娟赠指赋身::指指 旧晋给::遭西赋人自受晋》王己贬向。诗质谪秀歌。的所。诗作人的自《己思。
13.诗词三首 课件—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十三课 诗词三首
13.诗词三首 课件—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情景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 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 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
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最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
自学互研 仙”之称。
钱。 夸张。
4.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 是怎样做的? 心情如何? 从哪些动 词停可杯以投看箸出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 5太.然极 顾不是行诗度。。是虚雪中苦, 写满的闷是 。山“、想”欲抑象是渡郁,实黄。写河吗冰?停塞、川投,、将拔登、
6.在写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又 写了哪两个典故?李白写这两个典故 有什么借目吕的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