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按规定,我国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为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执行。由于导致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因素较多,扑救难度大,因此高层建筑应立足于自防自救,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

首先,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为:

1、火势蔓延快

高层建筑各专业竖井林立,发生火灾时,这些竖井就像高耸的烟囱,构成火势迅速蔓延的主要途径。试验证明,烟气竖向扩散速度为3〜4m/s, 100m的高层建筑在25〜35m/s左右,烟气即顺垂直通道从底层扩散到顶层,与此同时,火势也将蔓延扩大。

2、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层数多,人员集中,垂直疏散距离远,发生火灾时,要使人员迅速疏散到地面或建筑物内避难层及不受火灾威胁的安全部位,是十分艰难的。数千人、甚至数万人若从整幢大楼疏散到地面,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小时。

3、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由于受到消防设施条件的限制,给灭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果超过消防登高车辆的高度则无法从室外扑救,只能依靠自救,即依靠室内的消防疏散设施。

因此,针对一上特点,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必须强调几个问题:

(1)合理布置高层建筑总体布局和防火分区

总平面布置中的主,附体关系,该建筑与四周建筑的间距及车道的设置等等,均属与防止蔓延和迅速扑救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进行建筑方面设计方案时须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总平面布置,不但有利于火灾扑救,而且对防止火势蔓延有极大帮助。设计时需不折不扣执行。

防火分区是延缓火势蔓延的重要措施,包括水平和竖向两种。水平防

火分区是应用防火墙,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等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为两个或几个防火分区,根据《高规》要求,每一分区内要相应装设一些使防火门能自动关闭的装置,并且在建筑施工时,要做到防火卷帘安装时,卷筒与梁,卷筒与墙壁之间不能留有缝隙,能充分发挥其防火、阻烟作用。竖向防火分区主要指对建筑内部的垃圾井、水井(水管井)、电井(强、弱电)及楼、电梯间实行防火阻隔(水井、电井要求封堵),最大限度地降低火势蔓延速度,控制火灾燃烧面积。

(2)确保建筑物耐火能力

《高规》规定,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应保证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火灾发生时建筑物结构在较短时间内不会损坏,为人员疏散赢得时间,同时也减少火灾损失。可靠的耐火构造能减少起火,蔓延及保护人和建筑的安全。设计中除了应首先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能力之外,还须对天棚,墙面等装修部位的耐火性能给予充分的考虑。

为了追求建筑外观效果,部分高级公寓和住宅采用了玻璃幕墙,国内外建筑界对此颇有争议(日本、德国等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其中部

分原因在于玻璃幕墙不但因抽风作用而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而且在火灾发生后,常常等不到人员疏散完毕,幕墙就已达到耐火极限而向下掉落,严重影响人群的疏散。

(3)加强自然排烟设计及安全疏散设施设置

目前,高层建筑中玻璃幕墙和竖向管道常常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造成火势跳跃防火分区,扩大火灾损失;其次,大量高层建筑火灾证明了烟是高层建筑火灾中最大的杀手。因此,防排烟设计与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是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国家明确规定电梯前室及相关地方增设防排烟系统,疏散楼梯增设正压送风系统。此外,还要加强自然排烟设计。自然排烟是一种经济、简单、易操作的排烟方式,宜优先采用;但由于楼梯间存在热压差(即烟囱效应),烟气往往充满楼梯间,使人们无法疏散,因此,要求楼梯间有一定的开窗面积,且排烟窗应设在墙面上方,同时要求能方便开启。

除了按规定设置不同形式的、数量足够且分布合理的疏散楼梯外,必须在防火门及疏散通道前上方及其附近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以使人员能顺利疏散。

此外,超高层建筑在遵循以上原则基础上还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

面:

(一)避难层:

有资料显示,城市安全部门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一名身强力壮的消防员从第33层跑到第1层,用了35分钟。如果是一名身体素质

一般的人员或老人、小孩,所需时间肯定会更高,并且人在紧张慌乱的情形下,要在楼梯间内长时间行走,绝大多数的人会体力不支。而火借风势,30秒内就可以从第1层到达第33层。这样算来,在超高层建筑中人们跑到楼外逃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在高层建筑中设置避难区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办法,为疏散中的人群提供休息的场所,为残疾和受伤人员提供保护,直到得到消防人员的救助。这些避难层也可以用作救援队的疏散指挥点,实现建筑内的有序疏散。因此,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

间,不宜超过15层;这是因为登高、举高消防车,最大作业高度在30~45m;根据对消防队员的实测,登高超过10层时,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不适应扑就的需要,会给灭火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结合上述原因,并兼顾节约投资,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及以上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间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断

开,但人员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3.避难层的净面积宜按每平方米5人计算;

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设备管井及垂直

交通设施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墙围护起来;

3.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

4.封闭式避难层还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并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等;

另外,避难层四周应采用防火材料并加固结构,

(二)屋顶停机坪:

据了解,高层建筑火灾发展速度快,极易形成冲天火柱”因

此居高临下的侦察显得尤为重要。直升机可以在很短时间飞抵火场,利用空中优势正确寻找起火部位、判断出燃烧物的性质,观察人员逃生情况,并把信息及时反馈到火场总指挥部。这些都能为火场指挥员做出正确部署灭火力量提供科学依据。

而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直升机便将直接充当空中消防车的作用。据介绍,目前用于灭火的直升机都带有一个喷射炮的装置,其可以将携带的灭火材料喷向火海。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直升机与地面泵车联合,由地面泵车负责供水。这样便可以克服高度限制,将水源源不断地送往空中。

直升机的另一重要用途是用于救生。高层大火时向下的通道很容易被火势切断,人员只能选择逃往楼顶。如果楼顶地形适合降落的话,直升机便能降下来救走被困者;如其地形难以着陆,直升机还能通过抛下软梯,实施救援。

因此,《高规》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在屋顶平台上的停机坪,距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