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材新旧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介绍
关键词一:新教材
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 写。“点”是指重要的历史史实,“线” 是指历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 以“点”连“线”,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 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
具体的呈现 方式,是在 单元框架下 设课,在每 课中设子目。
新、旧教材之比较:单元标题的变化
旧教材 新教材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 社会变革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统一国家的建立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 立和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 与民族交融
结论:更明显地突出了历史的时序性。 单元标题的变化更能反映出相应的历史阶段特征。 将“民族融合”的提法改为“民族交融”,更符合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况。
新、旧教材之比较:具体内容的变化
旧教材 我国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 新教材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北京人的发现
山顶洞人
北京人的特征
这样的变化,着重突出“北京人”,以北京人作为我国境 内远古人类的代表,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的“以点带线, 点线结合”的特点。 把“山顶洞人”这一内容放到“知识拓展”,可能基于以 下考虑:山顶洞人与北京人都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在地理 上重叠;山顶洞人与北京人两者之间有不少容易混淆的地 方;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对火的使用方式有不同,但对于初 一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
●课文旁设:
材料研读:列出简要的文献材料,并提出问 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 示例:《百家争鸣》的一则“材料研读”
●课文旁设:
问题思考: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 学生讨论。 示例:《百家争鸣》的一则“问题思考”
●课文后设:
课后活动:作为课后作业,以形式灵活的题型, 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 示例:《百家争鸣》的“课后活动”
新、旧教材之比较:具体内容的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本课讲述了先秦文化,由原有教材的两课时变为一课 时,大量删减了科技史、文化史的内容,减轻学生的 学业负担,降低教学的难度。 本课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介绍他们的思 想,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及当今有何借鉴 意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本课选取的几位思想家是重要的“点”,通过讲述这 些重要的点,引导学生以这些“点”为基础,“以点 带面,点线结合”。
●课文前设:
导言:结合本课内容要点,以问题设置为主, 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示例:《百家争鸣》的导言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 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一时期的学术 思想领域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出现了怎样的繁荣 景象?
●课文旁设:
相关史事: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事,作为 知识的补充,如名词解释、事件说明、现象描 述、历史小故事、文物赏析等。 示例:《百家争鸣》的一则“相关史事”
新、旧教材之比较:教材内容的变化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三单元 第10课 第11课 第12课 第13课 第14课 第15课 第16课 第17课 活动课三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伐无道,诛暴秦” 大一统的汉朝 两汉经济的发展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新、旧教材之比较:具体内容的变化
旧教材 夏朝的兴衰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西周的分封制 新教材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 西周的分封制
最大的变化就是突出了“家天下”,这是我国 制度文明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突出“家天 下”,能更明确地突出制度文明发展的线索。
制度文明: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活动课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学生是活动课的主人,在活动 课中尽可以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应是活动的倡导 者、指导者; 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活动课应面向全体学生,一方 面应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发 现、培养学科的“尖子”;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形式必须服从内容,必须按客 观条件许可开展一定形式的活动 ; 校内与校外的关系 :活动课应加强社会性、实践性, 走出学校、到社会去 ,仍应以校内为主,校外活动 为辅 。
新、旧教材之比较:教材内容的变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四单元 第18课 第19课 第20课 第21课 第22课 活动课四 活动课五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方民族大融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新教材设有大量的插图,平 均每页都有两三幅图,达到 了图文并茂。这些插图的主 要功能,一是配合课文的内 容叙述,相互印证,活化内 容;二是可使学生拓展视野, 获取更多的信息;三是为学 生提供更多的历史信息,以 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
这些课文中的插图,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研究这些 插图的功能和所含的信息,考虑如何运用这 些图像材料,如何引导学生从图像中提取有 效信息,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识图、用图的方 法,如何通过插图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观察能 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设计插图的运 用时,要考虑与插图内容有关的问题设置和 学生活动,调动学生更好地对插图进行学习。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兴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看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活动课二 编历史小故事
高效课堂的内涵描述
——知识的超市 生命的狂欢
超市:体现的是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 择权、自主性,同时要求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义性, 琳琅满目、各取所需,谓之知识超市。 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课堂立意的变化带动 课堂价值追求的“质变”。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 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 马场。
3、从学段角度出发,考虑知识点的难度,对一些较难 的知识点,不在初中讲述,而是放到高中课程中再讲, 使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有机衔接,如《资治通鉴》。
新、旧教材之比较:教材内容的变化
4、本着减轻学生负担的考虑,删减了经济史、民族史、 科技史、文化史的若干知识点。 比如先秦文化、两汉时期的文化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的文化都由原来的两课时缩减为一课时。这样的安排 既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更是为了突出重要的 “点”,充分体现了新教材“以点带线,点线结合” 的特点。另外,删减还是为了考虑降低难度。许多科 技史、文化史的内容都比较枯燥,学生也不能很好地 理解和掌握,这是与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和身心发展 特点密切相关的。 比如原先教材中单列的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去掉了, 这是因为有些内容已经在新教材的第12课中出现了, 也充分考虑 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降低教学难度。
新、旧教材之比较:具体内容的变化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新增的教学内容。 充分考虑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 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形成历史发展的整体概念。
课文的三个子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新、旧教材之比较:具体内容的变化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新教材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对西域的管理
新、旧教材之比较:教学课时的变化
原有教材共四个单元22课,还有五节活动课,新教 材四个单元21课,其中活动课一节。 一方面是考虑了教学进度的问题,有利于减轻学生的 负担。 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有限 的课时,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 历史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需要我们教师 的认真思考,大胆实践。 第三,课时的缩减其实也给了我们教师更大更多的空 间,我们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综 合性探究活动,开展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使综合性 探究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与国家规定的课程形 成一个系统。
从原有教材的五节活动课到新教材的一节活动课…
1.有利于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2.有利于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活动课。
3.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 动课。
关键词二:新挑战
新教材体现“教本”与“学本”的有机结合, 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有 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教 学活动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
新、旧教材之比较:教材内容的变化
1、根据历史课程的时序性要求,为了给学生必要的历 史发展的整体概念,适当增加一些知识点。例如,中 国古代史增加文景之治、东汉等内容。
2、考虑到在讲述祖冲之的数学成就时会向前追溯到 《九章算术》,而且在数学课中也会涉及这个知识点, 因此就不再将《九章算术》列在《标准(2011)》之中 了,也就相应地不出现在教材之中。又如,考虑到地理 课中也会讲到《水经注》,所以教材中也就不再讲述这 一内容。
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 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 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 必要内容。新教材的课文,一般是根据 课题分为相关的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 本的史事。每课的课文大约在1000字内, 全以大字形式呈现,以使课文更为通畅。
Leabharlann Baidu
课文辅助部分是指配合课文学习所设计 的有关栏目,有激发兴趣、拓展知识、 提供材料、促进思考、展开活动、巩固 提高等多方面的功能。新教材围绕课文 的教学,设计了多样的栏目,为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课文后设:
知识拓展: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展 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示例:《百家争鸣》的“知识拓展”
这些课文辅助部分的栏目设计,是新教材作 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拓展 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 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教学活动的契机。教师在 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运用这些栏目 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以发挥出各类栏目在教 学实际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
旧教材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班超经营西域(小字)
突出了对西域地区(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区)的管理, 突出了主权意识,是国家意志的高度体现。
新、旧教材之比较:活动课的变化
历史活动课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推进历史新课程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从教育目标看,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 进学生个性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有机组成部分。 从教学心理学看,活动课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 用,调动学习学科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心理的健 康发展。 从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看,活动课能扩大学生知识 面,吸取更多信息,培养学科兴趣,获得一定的 学科技能。
新、旧教材之比较:教材内容的变化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一单元 第 1课 第 2课 第 3课 活动课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原始的农耕生活 华夏之祖 寻找历史
新、旧教材之比较:教材内容的变化
每一单元的前面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的内容。
如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建立于公元前21 世纪。夏朝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代表的早期文 明。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 维系国家的统治。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 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 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 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