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设施分类及标准

合集下载

养老院设计规范

养老院设计规范

养老院设计规范养老院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和舒适而设立的。

下面是一些养老院设计规范的要点:1. 设施设备1.1. 住宿区:老人的住宿区应有足够的空间,尤其是足够宽敞的床位和储物空间。

卫生间要方便使用,设有扶手和非滑防滑地面。

1.2. 用餐区:用餐区要有足够的用餐桌和椅子,并保证老人在用餐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1.3. 活动区:活动区应该提供老人进行体育活动、休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的场所和设施,并注意安全性和易用性。

1.4. 医疗区:医疗区应具备一定的医疗设备和设施,有专门的医生或护士人员负责老人的日常医疗需求。

1.5. 其他设施:另外,养老院还应设立办公区、集会区、图书馆、商店、花园等,以提供老人们更多的服务和活动的场所。

2. 安全标准2.1. 防护设施:养老院应设有防盗门、防盗窗,以及消防设施。

门和窗应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和锁具。

防火门和疏散通道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2.2. 安全设备:养老院应设有安全设备,如摄像监控、紧急呼叫系统、无线报警装置等,以确保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得到帮助。

2.3. 防滑措施:地面和楼梯的防滑性要符合相关标准,以防止老人摔倒和滑倒。

2.4. 易使用性:养老院建筑和设施的设计要符合老年人的需要,如电梯要大型化、按键要设计大、清晰;楼梯要加扶手等,以便老人能更容易地使用和移动。

3. 卫生标准3.1. 卫生环境:保持养老院的卫生环境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并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

3.2. 卫生设备:提供老人洗澡、上厕所等的卫生设备要有足够的数量,并保证其功能完善,易用且易清洁。

3.3. 垃圾处理:建立垃圾分类体系,并设立垃圾处理区域和设施,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整洁。

4. 管理规范4.1. 人员管理:养老院要有充足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确保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医疗需求得到妥善的照顾。

4.2. 素质培训:对养老院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4.3.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确保老人的安全。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服务指引分类版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服务指引分类版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服务指引分类版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各地政府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养老服务政策,其中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服务指引被广泛关注。

一、信息咨询服务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服务指引中,信息咨询服务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信息咨询服务,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庭可以了解到相关的养老政策、服务机构、服务项目等,有效地提升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水平。

为此,社区需要建立信息发布平台,提供渠道多样化的信息,如社区通知栏、电子屏幕、微信公众号等,让更多的老年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

二、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可减轻老年人外出劳累的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下面几点:1.上门照顾服务:对于老年人居家需要帮助的事项,如饮食、卫生、生活照料等,社区需要派发专业的服务人员到老年人家中进行服务。

2.家庭医疗服务:针对卧床的老年人或有难以外出的病症老人,社区需要提供家庭医生的服务,进行医疗照顾。

3.居家护理信息服务:社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等平台提供居家护理图文并茂的信息,例如如何预防老年人常见疾病、如何进行简单的康复锻炼等。

三、社区健康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服务指引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是社区健康服务。

社区健康服务旨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同时减少老年人的社会抑郁症、退缩症等多种心理疾病。

具体措施包括下面几点:1.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社区医护人员应该在社区的门诊部门设立咨询服务窗口,给老年人们提供防治常见疾病诊疗、心理咨询、营养指导等更个性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2.健康促进活动:社区可以定期为老年人组织健康促进活动,如散步、舞蹈、瑜伽、健康拓展活动等。

四、社区文娱设施建设除了照料和健康方面的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服务指引中还涉及到社区文娱设施建设。

文娱设施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老年人的生活乐趣,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区,增强生命力。

养老服务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养老服务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养老服务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养老服务设施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标准:
1. 建筑基地选择:应在工程地质条件稳定、日照充足、通风良好、交通方便的区域,且应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危险品生产、储运的区域。

2. 无障碍设计:二层及以上楼层设有老年人的生活用房、医疗保健用房、公共活动用房的养老设施应设无障碍电梯,且至少1台为医用电梯。

3. 地面材料:地面应采用不易碎裂、耐磨、防滑、平整的材料。

4. 色彩与标识设计:建筑应进行色彩与标识设计,且色彩柔和温暖,标识应字体醒目、图案清晰。

5. 耐火等级:老年人用房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且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应按重点设防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

6. 无障碍设计:建筑及其场地均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规定。

7. 楼板和隔墙隔音:主要用房的隔墙和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应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75dB。

8. 结构形式:养老设施的结构形式宜采用框架结构,楼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9. 出入口与安全出口:养老设施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遗体、废弃物出入口之用。

卧室、起居室、活动室、康复室应有良好的自然
通风和采光,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卧室房门至最近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卧室房门至最近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
15m。

这些标准是根据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制定的,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养老院服务标准化建设标准体系

养老院服务标准化建设标准体系

养老院服务标准化建设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服务标准:包括食宿、医疗、康复、保健等基本服务内容的标准,确保老人的
基本生活和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2.管理服务标准:包括安全管理、卫生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服务内容的
标准,确保养老院的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

3.社交服务标准:包括文化娱乐、活动、交流等社交服务内容的标准,促进老人之间
的交流互动和心理健康。

4.服务质量标准: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服务质量方面的标准,提高
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老人和家属的需求和期望。

5.环境设施标准:包括房间、公共区域、设施设备等环境设施方面的标准,提供舒适、
安全、方便的生活和服务环境。

以上标准体系是养老院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有助于规范和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同时,养老院应该按照标准体系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进行实施和监督,确保标准体系的落实和实施效果。

养老院功能区设置

养老院功能区设置

养老院功能区设置
养老院的功能区设置可以根据需求和资源来设计,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和提供综合的养老服务。

以下是养老院常见的功能区设置:
1.住宿区:包括居民的个人住宿空间,提供私密性和舒适性
的环境。

2.餐饮区:提供健康营养的膳食服务,包括用餐厅、饭堂或
咖啡厅等。

3.娱乐休闲区:提供居民进行休闲和娱乐活动的场所,如电
视休息室、图书馆、游戏室和户外花园等。

4.医疗保健区:包括医务室、护理站和药房等,提供居民的
基本医疗护理和健康管理服务。

5.康复护理区:为居民提供康复训练和护理服务的场所,如
理疗室、康复训练室和护理病房等。

6.社交交流区:提供居民社交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如活动中
心、多功能厅和健身房等,鼓励居民之间的社交互动。

7.室外空间:包括庭院、花园、散步道等室外环境,提供居
民户外活动和休闲的场所。

8.行政办公区:作为管理养老院运营和居民事务的办公区域。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功能区设置示例,实际的养老院功能区设置应根据养老院的规模、设施和服务级别进行具体规划。

另外,还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可访问性和安全性等因素,以提供舒
适、安全和满足居民需求的养老环境。

敬老院的设备设施清单

敬老院的设备设施清单

敬老院的设备设施清单一、养老床位及设备1.养老床位:包括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间,满足不同需求。

2.床头柜:配备床头柜,方便老人放置物品。

3.床上用品:包括床单、被子、枕头等,提高老人睡眠质量。

4.家具:包括书桌、椅子、衣柜等,方便老人生活。

二、护理设备1.护理床:配备可摇起床头和腿部的护理床,方便老人躺卧和起立。

2.轮椅:提供轮椅,方便老人在院内活动。

3.拐杖:提供拐杖,帮助老人行走。

4.医用呼叫器:老人在需要帮助时,可随时按下呼叫器通知医护人员。

三、康复设备1.康复器械:如助行器、助步车等,帮助老人进行身体锻炼。

2.康复床:用于老人进行康复训练的专用床。

3.理疗设备:如脉冲治疗仪、按摩器等,缓解老人身体疼痛和不适。

四、娱乐设施1.电视机:每个房间配备电视机,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

2.棋牌桌:设置棋牌桌,供老人进行棋类游戏。

3.书籍:提供各类书籍,满足老人的阅读需求。

4.音乐设备:如音响、吉他等,供老人听音乐、唱歌。

五、卫生设施1.卫生间:每个房间配备独立的卫生间,内含防滑地砖和安全扶手。

2.洗浴设施:提供淋浴器和浴巾等洗浴用品。

3.消毒设备:如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液等,保障老人生活环境的安全卫生。

4.医疗废弃物处理设备:包括医疗垃圾桶、垃圾袋等,保障敬老院的卫生环境。

六、紧急呼叫系统1.紧急呼叫按钮:在每个房间和公共区域设置紧急呼叫按钮,连接中央监控系统。

2.中央监控系统:专人24小时监控,及时响应老人的紧急呼叫。

3.紧急救援设备:包括急救箱、氧气瓶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现场救援。

七、信息化管理系统1.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敬老院各项工作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2.人员管理模块:记录老人的个人信息和健康状况,便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

3.物资管理模块:对物资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各类物资的合理使用和及时补充。

4.工作流程模块:规范敬老院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养老结构体系及养老设施建设标准

养老结构体系及养老设施建设标准

养老结构体系及养老设施建设标准1、规划养老结构体系结合国内其它城市经验和成都市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由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共同组成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依托,机构集中养老为支撑,是未来养老服务保障的主要模式。

在未来五年要初步形成“9073”养老格局。

即90%的老年人通过自我照料和社会化服务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机构照料实现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养老。

以上三类养老方式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如下:•居家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

•社区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具有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主要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结合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增加托老设施网点,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机构养老服务:以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设施建设,实现其基本养老服务功能。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包括老年养护机构和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

2、养老设施建设标准2.1 养老设施分类1、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008-2001)1)老年社会福利院由国家出资举办、管理的综合接待“三无”老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养老院或老人院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3)老年公寓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4)护老院专为接待介助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5)护养院专为接待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规范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规范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规范一、引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居住和生活需求而设立的,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确保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管理和运营能够达到标准化、规范化,本文制定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规范。

二、设施设置要求1. 设施环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建立在安全、舒适、便利的环境中,远离噪音污染和交通干扰。

设施周边应配备绿化、休闲设施,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提供良好的生活氛围。

2. 建筑结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应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包括无障碍设施、坡道、扶手、非滑防滑地面等,同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便利和安全。

建筑结构应牢固,符合防灾和抗震要求。

3. 房屋布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房屋布局应合理,以方便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为核心。

房间应配备厨房、卫生间、洗漱间、起居室等基本设施,同时提供宽敞明亮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休闲室、阅读室等。

三、设施管理要求1. 人员配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培训,保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需求得到满足。

2. 安全管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加强对老年人行为和环境的监控,确保老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 卫生管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消毒和通风,防止病毒传播和交叉感染。

同时,设施应提供足够的洗手间和浴室,保证老年人的个人卫生需求。

4. 精神护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护理工作,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交活动,帮助老年人建立社会关系,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四、运营管理要求1. 服务内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提供全面的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护理、文体娱乐等方面,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2. 服务标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制定详细的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服务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服务标准应由相关部门审核和监督,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养老服务设施分类及标准
1、护理型养老机构:是指机构建设床位为集体居住、以介护为主(护理床位达到60%以上),配备有公共食堂、专门(职)医疗卫生(康复)机构和医护人员、专职管理团队、护理服务人员,主要收住需长期照护的失能、失智和日常需大量照料服务的半失能老年人。

建设和管理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建标〔1999〕131号)、《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2010〕194号)、《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008—2001)。

如福利院、护理院、照护院、康复院、关怀院等。

床位及护理人员配置标准:护理床位室内使用面积每床平均8平方米以上,机构综合建筑面积每床平均50—70平方米,房间设置为大开间,单间摆放床位4—8张,室内须设有独立护理室(台)和卫生洗浴间。

护理人员与休养人员按1∶3—4配备。

2、助养型养老机构:是指机构建设床位为集体居住、以介助为主,配置部分护理床位(达到20%以上),配备有公共食堂、专职管理团队和护理服务人员,提供医疗卫生和康复服务,提供老年人休养、用餐、娱乐、健身和文化教育等活动场所和服务项目,主要收住自理和日常需要介助服务的老年人。

建设和管理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建标
〔1999〕131号)、《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2010〕194号)、《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008—2001)。

如养老院、敬老院、益寿院、颐乐园等。

床位及护理人员配置标准:介助床位室内使用面积单人、双人、三人间分别为10、14、18平方米以上,机构综合建筑面积每床平均40—60平方米,房间内须设有独立卫生洗浴间,卫生洗浴间面积5—7平方米。

护理人员与修养人员按1∶8—10配备。

3、居养型养老机构:是指机构建设床位为集中居住、以为老年人提供独立或半独立家居式为主,允许配置部分家庭厨房,床位按套计算(每套两床),须设置专门护理区域(护理床位达到10%以上),配备有公共食堂、专职管理团队和护理服务人员,提供医疗卫生和康复服务,提供老年人休养、用餐、娱乐、健身和文化教育等活动场所和服务项目,主要收住自理和日常需要介助护理服务的老年人。

建设和管理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建标〔1999〕131号)、《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第149号)、《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008—2001)。

如老年公寓等。

床位及护理人员配置标准:居家型套内使用面积不得超过60平方米,床位租费按月或按年收取,一次性租费收取最多不能超过3年。

护理人员与修养人员按1∶12—15配备。

4、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是指社区内建设的既有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生活照料服务、信息登记、状况评估、补贴发放,同时又具有供20人以上老年人午餐、午
休、托养、康健、活动等功能的专用场所或服务机构。

建设和管理符合《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2010〕193号)。

配置标准:日托功能,使用面积300平方米以上,有2名以上的专(兼)职管理(服务)人员和专项运营保障经费;全托功能,使用面积500平方米以上,有5名以上的专(兼)职管理(服务)人员和专项运营保障经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