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资料摘录
关于抗战的历史资料

关于抗战的历史资料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抗战的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抗战的历史资料一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
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
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
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推荐文章二战中国历史资料简介热度: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热度:抗日战争历史资料158字热度:抗日战争历史资料300字热度: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110字热度: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之战争背景对外扩张甲午海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便是其对外扩张侵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这次战争是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日中两国国力的悬殊对比以及国际社会绥靖主义政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后果。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的迅速强大,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国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日本利用条约中从中国夺得的赔款2.3亿两白银中的80%来发展军事,开始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并把“大陆政策”定为基本国策。
1900年,因为庚子事变问题,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占领天津、北京,并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带驻屯重兵。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攻克俄国建立的旅顺口要塞,并于对马海战中重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权,更加加强了日本的野心。
1910年日韩并合,更使日本有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
袁世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入侵胶州湾的德国势力,进而占据山东。
1915年,跟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彻底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张作霖1927年,中国国民革命迅速发展,日本一面策划“满蒙”独立,一面出兵济南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
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有外务省、陆海军省、参谋本部、关东军及有关中国问题专家等人参加的“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确立了先占东北、内蒙,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
抗日战争知识点考研题库

抗日战争知识点考研题库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对中国,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知识点,适合用于考研题库的复习和测试。
一、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抗日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时间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
这场战争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之一。
二、主要战役1.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士兵失踪,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
2.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
3.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后,对平民和战俘进行了大规模屠杀。
4.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5. 长沙会战:1939年至1942年间,中国军队在长沙地区多次与日军进行大规模战斗。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提出并积极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团结了全国各阶层人民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四、国际支持1. 飞虎队:美国志愿者组成的空军部队,支援中国抗战。
2. 苏援:苏联在战争初期为中国提供了军事援助。
3. 盟军支持:随着战争的进展,中国得到了更多国际社会的支援。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抗战精神抗战精神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勇斗争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抗战历史的评价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斗争,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结语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一页,它不仅考验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性。
中国抗日战争详细资料

中国抗⽇战争详细资料以史为镜,可以正⾐冠。
历过的耻辱让我们⾃省⾃强,更加清醒、更加警觉、更加坚韧。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战争详细资料,希望⼤家喜欢。
中国抗⽇战争资料:中国抗⽇战争中国抗⽇战争,⽇本称其为⽇华战争,西⽅国家多数称其为第⼆次中⽇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次中⽇战争”),是指从1937年7⽉7⽇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本帝国⼊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陆,两国军队鏖战⼋年,⾄1945年9⽉2⽇,以中国的胜利⽽告终。
实际上,从1931年9⽉18⽇的九⼀⼋事变开始,中⽇两国就开始了地区冲突,⽇本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上海市,以及热河、察哈尔两省,⾄1937年扩⼤为全⾯侵华战争。
对于最早失陷的东北三省来说,抗⽇是从1931年到1945年,长达14年之久。
1941年12⽉9⽇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本宣战,如果以两国宣战⽇算起,中国抗⽇战争历时不到4年。
在这段时间⾥,战争扩⼤到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本,⽽中国战场也成为第⼆次世界⼤战太平洋战争的⼀个重要战场。
最后,⽇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同盟国胜利⽽结束。
1945年8⽉15⽇,⽇本天皇宣布⽆条件投降。
1945年9⽉2⽇上午9时,在停泊于⽇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号”上,⽇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利亚、加拿⼤、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此,⽇本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告终。
第⼆次世界⼤战也以全世界⼈民的伟⼤胜利⽽结束。
中国抗⽇战争资料:战争释名习惯上,中国⼈所说的“抗⽇战争”⼀般指称“中国抗⽇战争”。
但各地中国华⼈习惯上也将各⾃国家或地区同时期反抗⽇本侵略的战争称为“抗⽇战争”,并将其和中国抗⽇战争视为⼀体,或作为它们的总称。
专题06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背诵清单)2

背诵清单一、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的局部抗战也从此开始。
二、“一二·九运动”的效果: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四、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五、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六、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七、台儿庄战役影响: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八、保卫大武汉: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九、第三次长沙会战影响: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十、平型关大捷地位: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十一、百团大战(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进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地位:有力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军威,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十二、中共七大内容: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②确立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开始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
中共七大的意义:①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②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十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抗战最终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十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原因: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抗日战争(1931--1945

• (2)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 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 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 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 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 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 (3)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 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
• 背景:日军占领东北后,进一步侵略华北;中共提出建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杨接受中共 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联共抗日;蒋不接受建 议,亲自到西安督促张、杨进攻陕北红军。
• 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 目的: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 经过:张、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
•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国家领土 的完整、捍卫国家主权。
• 任何阶级、任何党派都要以民族利益为重。只有加 强民族团结,才能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 面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不忘国耻,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
2一二九运动
• (1)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 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 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充分证明了法西斯的残暴性和野蛮性,是反人类、反社 会的种族灭绝行为,严重践踏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我们应该牢记国耻,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不 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反对战争,争取和平;勿忘国耻, 努力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抗日战争总结知识点

一、历史背景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侵略中国的手段和程度日益加强。
3.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开封了侵华战争的大幕。
4.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为此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二、抗日战争的原因1.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原因,如不平等条约、封建主义和半殖民地化的社会制度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革命曾于1927年以后宣告失败。
3. 军阀割据,国内政治极度动荡,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三、抗日战争的进程1.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整体规模。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游击战争。
3. 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合作。
4. 国共两党于抗战时期的合作与斗争。
四、抗日战争的影响1. 日本军国主义在华北、东北和华中的丧失及中国的国土解放。
2. 中国人民在抗战期间所付出的牺牲和战略胜利。
3. 抗战结束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4. 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五、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1. 全国抗战胜利的经验和教训。
2.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经验和教训。
3. 对敌深入作战的经验和教训。
4. 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未来影响。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取得了中国解放区的建立,大大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抗日战争也是全中国人民的斗争,表现出了全民族的爱国情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抗日战争在国际上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积极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对中国和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那段历史,珍惜和维护中国的和平。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回顾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回顾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重要篇章。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取得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胜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以纪念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英雄们。
一、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一场重要战役。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中国军民勇敢抵抗,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成功地保卫了上海,并对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淞沪会战的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武汉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中日双方在中国境内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对武汉的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抵抗。
在长达数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尽管最终武汉失守,但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三、八年抗战八年抗战是中国人民进行抗击日本侵略的艰苦斗争。
从1937年淞沪会战开始,到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战争。
在这八年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全国各地爆发了许多重要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
中国人民通过顽强的抗战,最终击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战八路军和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八路军在敌后游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游击战的方式削弱了日本侵略军的实力。
新四军则在敌后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斗争,与日军展开了多次战斗。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战,为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五、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中最为黑暗和残酷的一幕。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占了中国首都南京,对城内的中国军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强奸。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7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抗日战争(一)中华民族抗日开端1.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这是14年抗战起点。
2. 1935年,华北事变的一连串事件。
3. 1935年8月1日,瓦窑堡会议,"八一宣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提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的口号。
5.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也叫卢沟桥事变。
2.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攻上海。
3.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陕北)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合为陆军新编第四军。
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三)正面战场的抗战1.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3个月内灭中国的计划。
2.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取得规模最大的胜利。
3.武汉会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1年,"皖南事变",是第二次国民党反共高潮。
4.1940年5月,枣宜会战--张自忠,国民党牺性的最高将领。
(四)敌后抗日根据地1.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战场。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2. 1937年9月,林彪,平型关大捷,这是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1940年,彭德怀,百团大战,这是华北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五)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签投降书。
二、解放战争(一)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位要》,共持续了43天。
(二)战争进程1.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年6月,中原解放区。
关于抗战战争的素材简短

关于抗战战争的素材简短抗战战争,是指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
该战争始于1937年7月7日,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这场战争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有关抗战战争的一些素材: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中国北部的卢沟桥发动了军事冲突,标志着抗战战争的开始。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浪潮,中国人民开始了长期的抗战斗争。
2.华北战场:在抗战初期,日军在华北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进攻。
中国军队进行了英勇抵抗,但由于装备和人数的不足,中国军队在这一阶段遭受了重大损失。
3.淞沪会战:1937年8月,日军的目标转向上海,他们试图迅速攻占中国的经济中心。
然而,中国军队和平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该战斗持续了三个月之久,对日军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4.抗日游击战争:在战争的后期,由于中国正规军的撤退和削弱,许多地方上的抗日游击队成为了中国抗日斗争的主力。
他们采取了灵活的战术,并在日军后方进行了游击袭击,对日军造成了重大压力。
5.重庆国民政府:由于日军的进攻,中国国民政府于1937年底迁至重庆。
重庆成为了中国抗战时期的临时首都,同时也是中国抗战的指挥中心和后方支持基地。
6.八年抗战:抗战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中国经受了巨大的磨难和损失。
在这期间,中国军民面对日军的残暴行径,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许多英勇的军事将领和普通民众为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而英勇献身。
7.重庆谈判:在抗战后期,中国、美国和英国在重庆举行了一系列谈判,商讨如何结束战争。
这些谈判为后来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提供了基础。
8.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电台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
中国人民欢庆胜利,结束了长达八年的抗战战争。
抗战战争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击外敌的历史见证,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篇章。
它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深远,也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反法西斯的典范。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知识点总结与典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而解放战争则是中国人民争取民主与社会主义胜利的革命战争。
下面是关于这两场战争的知识点总结和典例。
一、抗日战争
1.发生背景:中日战争(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场事变,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进行了抗战。
2.抗日战争的进行和胜利:抗日战争始于1937年,结束于1945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各大城市和农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最终在解放区乘乱夺取农村根据地,形成正规军,并与国民党共同进行了长时间的抗战。
中国人民抵抗了来自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典例:八路军一一二师与敌人在平型关进行的战斗。
1933年8月24日,八路军一一二师奉命前往平型关侦察日伪军边界警戒线情况,发现了日本侵略者正在修筑堡垒的情况。
敌我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在八路军的英勇抵抗下,日伪军最终被击溃。
这次战斗不但损失敌人400多人,而且也显示了八路军的战斗威力和组织能力。
二、解放战争
1.发生背景: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与社会主义胜利的革命战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斗争。
总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它们不仅对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和全球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这两场战争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勇
敢精神和抗争意志,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为中国人
民争取了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

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
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
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
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
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又称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反侵略战争,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下面是对抗日战争的一些知识点的总结,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一、背景和起因: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动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动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和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
在这些战争中,中国失去了台湾、辽东半岛等领土,被剥削和屈辱侵犯,日本崛起为东亚霸主国家。
2.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的导火索。
1937年7月7日,日本驻华军队在卢沟桥一带进行军事演习,并与华北军队发生冲突,导致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爆发冲突。
二、战争过程:1.战争的持续时间和地域范围:抗日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涉及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地。
2.武装抗战:中国军队采取了游击战和阵地战的混合战争方式,发动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如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
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在敌后建立广泛的抗日根据地,对日军形成了有效的打击和牵制。
3.民族团结和民众抗战:全国人民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局面。
南京举行过著名的大阅兵式,宣告了全国抗战的开始。
许多知名抗日人物和组织如周恩来、冯玉祥、朱德、董存瑞等成为了革命英雄。
4.地下抗日和游击战争:许多抗日组织和地下党进行地下抗战,在敌后开展间谍活动、破坏敌军、枪毙汉奸等。
游击战和地下抗战成为中国人民对抗日军的重要战略。
三、抗日战争的意义:1.终结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是终结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决定性战争。
中国人民的抗日努力迫使日本军国主义放弃了进一步侵略的计划,从而保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主权。
2.提升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抗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
世界各国纷纷表示对中国的支持,这为中国在日后的国际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抗日战争的胜利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抗击外侮的战争。
从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以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抗争。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的未来和世界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侵华起因中日之间的冲突源自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自20世纪初,日本开始侵略中国的东北地区,野蛮地掠夺资源。
1937年,日本发动了狂轰滥炸、肆意屠杀无辜的卢沟桥事变,这被认为是抗日战争的开始。
二、艰苦抗战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由于长期受到列强的欺凌和封锁,中国的经济、军事、科技等各方面都处于相对薄弱状态。
然而,面对侵略者的侵犯,中国人民毫不畏惧地奋起抗战。
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抗日斗争,广大军民守望相助,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三、战略进展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持久的战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军队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战略,以拖延战争时间,逐渐消耗日本侵略者的力量。
同时,中国军队还积极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给予日本侵略者严重的打击。
四、人民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特点之一是人民战争的兴起。
广大的中国民众积极投身抗日斗争,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人民战争的推动因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组织。
中国共产党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组织游击队和抗日根据地,有效地打击了日本的进攻。
五、联合抗战的国际援助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
中国与各个国家建立了抗日联盟,共同对抗日本侵略。
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帮助中国军民抵御日本侵略者的进攻。
此外,中国也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援助,共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抗战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告终。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起到了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证明了中国人民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和抗争精神。
同时,抗日战争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使中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大国。
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资料概述抗日战争,又称中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全民族战争。
该战争于1937年7月7日爆发,直至1945年底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8年。
战争背景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结果。
日本在20世纪初便开始对中国的侵略行动,并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
此后,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行动,逐步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并建立傀儡政权。
抵抗运动的兴起对日本侵略的加剧促使中国民众的抵抗意识觉醒,各种抵抗运动纷纷兴起。
1936年底至1937年初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形成了以抗日救国为共同目标的统一抗日战线。
淞沪会战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淞沪会战,这是抗日战争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中国军民虽然力量悬殊,但坚决抵抗,最终在3个月的激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打退了日军的侵略。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中最为残暴的一幕,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对平民百姓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和强奸。
数十万中国人丧生于此,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一大烙印。
重庆谈判1939年到1945年期间,蒋介石政府将首都迁往重庆,与美国、英国等盟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
重庆谈判的目标是争取外国盟友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并加强对日战争的国际宣传。
八年抗战抗日战争持续了整整八年,期间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胜利。
八年抗战极大地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础。
抗战胜利和影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这一胜利使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了四大盟国之一,并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战胜利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成为了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结语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战争,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顽强抗争精神。
这场战争的历史教训仍然深刻,我们应当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推荐】抗日战争资料-实用word文档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抗日战争资料篇一:抗日战争图文资料三年五班石轩宁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三年五班石轩宁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游击战争(如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等),建立了大小十九块抗日根据地,取得了反“扫荡”、反“清乡”、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机场、百团大战等战斗战役的阶段胜利,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
《伟大的抗日战争》文字素材1(人民版必修1)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三节伟大的抗日战争素材历史回眸一、侵华日军的暴行1.发动军事进攻(1)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2)1933年,日军向长城沿线进犯。
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默认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冀东为“非武装区”,华北门户洞开。
(3)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4)1937年?月,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
(5)1937年8月,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
随后占领上海、南京、济南、太原等地。
(6)1938年5月,日军攻占徐州。
10月,广州、武汉失守。
2.制造大屠杀:先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3.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做试验,并在20 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4.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进行民族革命战争。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
从1936年开始,中共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
3.蔡廷锴、蒋光鼐等率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中奋起抗日,后来,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4.1933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5.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使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6.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它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一、九一八事变1.原因:_②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方针③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④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日有机可乘⑤欧美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苏联忙于社会主义建设.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过程: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3.国民政府政策:不抵抗政策4.结果:①东北三省沦陷②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二、七七事变1.经过: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2.影响:①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②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总结:防御阶段日军的军事行动主要有哪些?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②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③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④1937年七七事变⑤ 1937年“八一三事变”侵占上海,进攻南京⑥1938年5月占领徐州,10月占领广州、武汉,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三、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1.军事进攻—6次2.野蛮屠杀—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杀害人数超过30万)、潘家峪惨案、三光政策3.生化实验—细菌战和毒气战 (东北“七三一”部队)4.进行殖民统治(表现:a.扶植傀儡政权b.实行殖民统治(以华治华)c.进行经济掠夺(以战养战)d.推行奴化教育)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原因:①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根本原因)②国民党态度的变化③中共的努力④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⑤国际因素。
2.过程: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立即发表抗日宣言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1935年12月中共领导一二九运动时间:1935年12月9日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地点:北平对象:学生意义:兴起抗日救亡运动新④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抗日战争历史资料

抗日战争历史资料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以及大事记,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抗战大事记1931.9.18,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就此展开;1932.1.28,日军于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在上海建立侵华桥头堡;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同年在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7.7,日寇于北平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全面抗战;1937.8.13,日军发动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8.13;;11.12)就此展开;1937年9月至11月,太原会战展开,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并于9.25.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所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忻口之战十万将士壮烈殉国;1937.12.13,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血腥屠杀;1937年年底1938年5月,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以徐州为中心展开徐州会战,其中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1938.6.12至10.27,武汉会战展开。
武汉会战后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军主动发起“冬季攻势”,取得一定战果;1940.5月至6月,枣宜会战展开,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1940.8月至12月,百团大战;1942年起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参战,于1945年与美英军队配合初击败侵缅日军;1944年抗战转入战略反攻阶段;1945.8.6与8.9,美军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1945.8.9,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9.2,日本签署投降书;1945.9.9,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1948.12.23,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于东京巢鸭监狱被处以绞刑。
根据这个大事记选择你所感兴趣的事件去搜索一下就好。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为什么许多抗战老兵都不愿提及过去崔永元和制作团队用8年时间采访3500人最终完成的纪录片《我的抗战》,不是重新书写抗战史,而是反映普通的生命个体在战争中的真实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资料
一、基本情况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
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
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军队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二、重大战役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
重大战役包括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黄土岭之战、昆仑关大捷、五原大捷、上高战役、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等。
三、战争损失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约9500万人成为难民。
中国所承受的经济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