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5月应结题的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结题验收标准及评价表
学院:项目编号:主持人: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
结 果
1、研究成果
研究工作与成果突出
研究工作与成果较突出
研究工作与成果一般
2、经费使用情况
经费使用具有政策合规性、经济合理性、项目相关性
经费使用基本具有政策合规性、经济合理性、项目相关性
经费使用不具有政策合规性、经济合理性、项目相关性
3、项目实施效果
本项目的实施,对各成员取得了较好的科研训练效果
本项目的实施,对各成员科研训练效果一般
本项目的实施,对各成员科研训练效果较差
总体评价(按优、良、中、合格、不合格计)
注:“评价结果”请在相应栏目打勾。
评委签名: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月日
动物繁殖学_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动物繁殖学_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又称为体细胞克隆技术答案:正确2.在胚胎移植过称中,生产胚胎的雌性个体通常称为受体答案:错误3.体外受精的基本操作步骤有()答案:体外受精_早期胚胎体外培养_卵母细胞体外成熟4.胚胎移植的主要技术流程分为()答案:胚胎的移植_供体的超数排卵_胚胎的检查、冷冻和保存_供、受体母畜的选择和同期发情5.超数排卵常用的激素有()答案:孕酮_前列腺素_FSH、 LH、PMSG、HCG6.转GH基因的猪有什么表现()答案:生长速度增快7.胚胎干细胞的解冻通常在()水浴进行答案:37℃8.以下哪个不属于性别控制的方法()答案:核型分析法9.为了获得最佳受胎效果,受体与供体的发情时间之差要控制在()之内答案:12h10.在胚胎移植实践中,供体与受体生理上的同步时间一般不能超过()答案:1d11.乳腺腺泡上皮细胞从血液中摄取营养物质生成乳汁,并分泌入腺泡腔内的生理过程,称为()答案:泌乳或乳汁分泌12.简述影响动物产乳能力的因素包括()、()、()答案:遗传、生理、环境13.羊一般有4个乳头答案:错误14.乳腺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在()期答案:妊娠期15.胎儿一产出,母畜阵缩就会停止。
答案:错误16.()环境,有利于母畜子宫肌的收缩答案:安静17.恶露排出最初为(),继而变成黄褐色,最后变为无色透明。
答案:红褐色18.母牛在分娩后()小时内未排出胎衣,可认为是胎衣不下。
答案:1219.家畜难产的发生以()性难产最为多见。
答案:胎儿20.在分娩过程中,开口期只有努责,没有阵缩。
答案:错误21.胎儿分娩时,正常的胎向是()答案:A.纵向22.子宫疾病一般采用先冲洗子宫,然后灌注抗生素的方法进行治疗答案:正确23.临床表现出现“慕雄狂”是因为黄体囊肿答案:错误24.牛出现乏情表现可能是因为卵巢囊肿答案:正确25.发情周期停止,卵巢增大可能是持久黄体答案:正确26.性机能障碍包括阳痿,交配困难,精液品质不良。
李志忠简介 -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李志忠(1963年10月),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7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1997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大学动物生理生化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甘肃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食品科学》、《农业工程学报》(EI)杂志审稿人。
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工程、生物化学教学、研究生指导以及生化分离工程、酶工程和功能性食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先后承担纵横向研究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主(参)编教材7部,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次。
2010-2015年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情况:●主持或参与的项目1、兰州名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H1508cc007,羊胎盘生物活性肽提取及其功能研究,2015/01-2017/3,5.0万元,在研,主持2、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45RJZA064,以沼气开发为目标的混合生物质原料跨季节储存机理研究,2014/01-2016/12,3万元,在研,主持3、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2-20,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有机废弃资源高效高值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2014/12-2015/12,10万,在研,参加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51366009,混合生物质原料的跨季节储存过程及其调控方法研究,2014/01-2017/12,50万元,在研,参加5、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组合预处理法对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气潜力的影响(2015013)”,资助金额7万,参与,2015-2016年。
(在研)6、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基于沼气用途的青贮玉米秸秆微生物多样性与青贮品质关联机制研究”(1506RJYA106),资助金额2.0万,参与,2015-2017年。
(在研)7、白银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不同口味菊粉符合片剂的研发”(H08200904),资助金额8.0万,主持,2009-2012年。
(结题)●2010-2015年代表性论文:[1]李志忠,张曼芳,任海伟,王永刚,张轶,米根霉Rhizopusoryzae LS-1对糠醛抑制物的耐受性,粮油加工,2015,(10):41~44[2]李志忠,徐娜,任海伟,姚兴泉,赵拓,酶法提取白酒丢糟中蛋白质的工艺研究,农业机械,2013,(35):45~48[3]李志忠,李娟,杨明俊,路鑫龙,强雨菲,黄芪根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中国食品工业,2013,(11):62~64[4]李志忠,马瑾,王芳,廖世奇,马宁,杨楠,利用琼脂磁珠作为载体建立快速HIN-P24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方法,中国食品工业,2013,(11):49~52[5]李志忠,李雪,毛箬青,李翠霞,刘春霞,任海伟,大豆降压肽脱色工艺的优化,中国食品工业,2011,(3):54~55[6]李翠霞,毛箬青,李志忠*,王永刚,刘晓风,芦笋营养成分的分析评价,现代食品科技,2011,27(10):1260~1263[7]张佳,王阳,王永刚,李志忠*,刘晓风,锁阳中儿茶素含量的测定及方法比较,食品工业科技,2010,31(8):343~344+347[8]杨明俊,吴婧,李志忠*,牛帅,羊血浆中凝血酶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中国食品工业,2010,(3):53~54[9]任海伟,姚兴泉,李志忠,李金平,王鸣刚,王宇杰,郑健,张东,不同比例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研究,中国沼气,2015,33(5):38~41[10]任海伟,姚兴泉,李金平,李志忠,王鸣刚,王春龙,张殿平,孙永明,青贮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试验研究,中国沼气,2015,33(1):28~32 [11]任海伟,赵拓,李金平,李雪雁,李志忠,徐娜,王永刚,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混贮料的发酵特性及其乳酸菌分离鉴定,草业科学,2015,32(9):1508~1517[12]任海伟,姚兴泉,李金平,李志忠,王鑫,王春龙,张殿平,孙永明,玉米秸秆储存方式对其与牛粪混合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8):213~222 [13]梁娜,伍国强,冯瑞军,刘左军,李志忠,甜菜Actin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糖料,2014,04:13~15[14]邓慧媛,李志忠,张凯,李建喜,奶牛瘤胃液中浸麻类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中国畜牧兽医,2013,40(6):246~249[15]杨明俊,王亮,吴婧,李志忠,菊芋叶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贵州农业科学,2011,(4):52~54[16]张庭瑞,李志忠,甘肃省发展非粮原料产燃料乙醇初探,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3):60~65[17]巩慧玲,李善家,李志忠,不同品种菊芋总酚含量、PPO活性、POD活性及其与褐变的关系,中国蔬菜,2011,(12):65~69[18]李雪雁,张维,张秀兰,李志忠,菊芋可溶性蛋白的提取及其分子质量的测定,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36(3):184~186[19]任海伟,刘春霞,张红建,姚宁芳,李志忠,菊粉的羧甲基化修饰及结构表征,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36(11):63~66。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公布日期】2018.08.13
•【文号】国科发基〔2018〕127号
•【施行日期】2018.08.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计划
正文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
究计划)
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国科发基〔2018〕127号各有关项目依托部门:
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年立项的2个项目、2013年立项的184个项目的结题验收。
现将项目验收结果通知如下。
1.“水稻优良品种的分子设计研究”等186个项目自立项实施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予以通过验收。
其中,“硬岩掘进装备的关键基础问题”等56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核电站紧急救灾机器人的基础科学问题”等130个项目验收结果为“良好”。
2.“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等186个项目财务验收结果为通过财务
验收。
对于课题结余资金的处理,科技部将按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
科技部
2018年8月13日附件。
最新南农全国考研农综一植物学真题及答案打印版.doc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综合知识一植物学近两年考研真题答案(私人整理,仅供参考)2010年一、名词解释1、植物细胞:构成植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2、年轮: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中的许多同心圆环,同一年内的早材和晚材构成年轮。
年轮的产生是形成层活动随季节变化的结果。
3、双受精: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分别和卵细胞及极核融合的过程称为双受精作用。
4、花:具有观赏功能的、节间极短而不分枝的、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
5、合轴分枝:没有明显的顶端优势,主茎上的顶芽只活动很短的一段时间后便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花序而不再形成茎段,这时由靠近顶芽的一个腋芽代替顶芽向上生长,生长一段时间后依次被下方的一个腋芽所取代,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合轴分枝。
6、植物组织:把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简答1、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答:双子叶植物根:1.由表皮、皮层(占比例大)、维管柱组成。
2.表皮上有根毛,内皮层上有凯氏带,维管柱由中柱鞘、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薄壁组织)和髓组成。
3.木栓形成层和微管形成层的一部分起源于中柱鞘,维管形成层的另一部分起源于薄壁细胞。
4.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呈放射角。
双子叶植物茎:1.由表皮、皮层(占比例小)维管柱组成。
2.表皮上存在气孔器、角质层,皮层外侧的几层细胞为厚角组织。
3. 维管柱由维管束、髓、髓射线组成。
4.维管束的初生木质部内始式,有束内形成层,髓射线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在次生生长时转化成束间形成层。
2、花有哪些类型,各举两例代表植物答:根据雌雄蕊的有无分为两性花(苹果、梨子)、单性花(银杏、雪松)。
根据花的着生情况分为单生花(牡丹、百合)、花序(紫藤、刺槐)。
三、论述1、豆科有何特征,根据哪些特征分为三个亚科,各举两个代表植物答:特征:草本、灌木或乔木,长具根瘤。
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稀单叶;叶柄基部常有叶枕和托叶。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5月应结题的2016年“校级SRT计划”立项项目一览表.doc
南京农业大学 2017 年 5 月应结题的
2016 年“校级 SRT计划”立项项目一览表
项目编号 资助类别
项目主 持人
指导 教师
项目名称
1610A01 学校资助 严欣宇
郭婉霜 蔡宇昊 但柯伽 丁志锋 李婉钰 李逸凡 林焱 刘诗瑶
陈凯 张克云 梁永恒 石学彬 戴伟民 郑会明 芮琪 程涛 朱艳 田永超 杨海水 陈琳 姚霞
能性有机肥初步研究
菌株 Pigmentiphaga sp. H8 对 3,5- 二溴 -4- 羟基苯甲酸的降解研 究 基于高通量测序差异表达 microRNA lin-4 对不同组合单菌线虫寿 命及耐受性的影响 ESCRT复合体亚基缺失对 Atg15 等相关自噬蛋白定位和功能的影 响
曹慧
家鸽粪便微生物在土壤环境中存活与地理分布
1610A02 学校资助 马艺馨
腊红桂
DNA去甲基化基因 IDP1 的功能研究
1610A03 学校资助 陈豪
赵方杰
厌氧砷氧化菌调控水稻土壤砷的生物有效性的机制研究
1610A04 学校资助 姚月朗
王卉
霍乱弧菌基因 citA 的调控功能研究及其与定殖的关系
1610A05 学校资助 1610A06 学校资助 1610A07 学校资助
智慧农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不同产量水平下水稻光谱指数动态变化及氮素需求研究
AM真菌对稻茬麦田秸秆还田土壤反硝化过程及
N2O排放的影响
水稻幼苗响应低温寡日照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
基于高光谱的不同类型绿色植被叶绿素含量的定量反演研究
农科类大学生科研训练(SRT)计划实施策略探讨
从学生参加 S T项 目的动机看 ( 1 , R 图 )大部分学生
希望通过承担 S T项 目来培养 和提高 自己的科研能力 , R
有近 1 / 3的学生希望通过项 目了解科研是怎么回事。 可见
学生对于科研行 为并不是很 了解 ,希望通过参加项 目来 达到锻炼 自己的 目的的。有些学生出于盲从而选择参加 、 . S T项 目,对 S T项 目或者科研项 目 R R 究竟是什 么则完全 不了解 ,导致部分人参加 S T 目之后发现科研跟原来 R 项 的设想完全不 同, 竟逐步失去兴趣 , 其执行效果可想而知 。
t 詹宝 育 双月刊 20. 碗 饪 086
表 1 项 目实施方式的选择 与教师 ( 或研究 先 向教师 ( 或研究 \ 项目 独立完成 适 身份\ 当指导 ( ) 生 ) 同完成 生 ) % 共 学习方法 , 以后 \ ( ) % 独立完成 ( ) % 学 生 1. 94 4 3 .1 61 6 -1 11 教 师 4 .1 68 3 .1 1 9 3. 40 4
的有效途径之一_ 1 。南京农业大学 自2 0 年起在大学 03 生 中引入 S T计划 , R 已经实行 了四期 , 学生和教师都 由最 初 的好 奇和感性接受 发展为现在 的主动和理性认 识 , 并 问卷和教师问卷 。共发出学生 问卷 10 , 6 份 回收有效 问卷 17份 , 4 回收率 9 . 发出教师问卷 5 , 1 %; 9 0份 回收有效 问卷
有一位农 学专业 的学 生参加 了生物信 息学领 域 的一个 S T项 目之后 , R 发现 自己对项 目的研究 内容和方法完全不
初期有教师的指导 , 自己独立完成 ( 之后 参见表 1 。 ) 我们
认为针对不同的项 目内容 ,可以灵 活采取不同的实施方 式 。以走访调查和 田间试验为主的项 目可 以采用第一种
南京农业大学公管院教授开放研究课程
无人机时空数据获取与建模
课程英文名称
UAV spatio temporal dataacquisition and modeling
学分/学时
1/18
面向专业年级
土地资源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专业/2015、2016级
开 课 学 院
公共管理学院
开课时间
课程简介:
《资源环境评价与规划研究进展》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介绍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习资源环境的评价与规划两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分类与实践,引导学生重点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进行探讨并初步具备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结合最新研究和规划案例材料进行专题讲解,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通过课程学习熟悉环境规划的政策法规、技术方法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类型及指标体系等,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分析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规划问题的能力。
课程简介:
土地产权制度是激励和约束土地利用主体行为的重要规则,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均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最重要制度安排。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制度变迁、制度绩效等多个维度开展了土地产权制度领域的研究。本课程将结合国内外土地产权制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典型土地产权制度演变案例,讲授土地产权制度领域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主流方法,以及与国际文献接轨的研究视角和思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地产权制度乃至制度经济学领域的主流建模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土地制度领域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适合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业经济管理(偏向制度研究)的本科生选修。
课程简介:
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同时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列入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要求“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为土地生态规划研究与实践指出了具体发展方向。随着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功能与服务-人类福祉(pattern-process-scale-function and services-human wellbeing)”研究范式的提出,为土地生态规划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本课程紧密围绕研究范式,旨在景观尺度层面,通过不断细化“格局-过程-功能与服务”视角,在识别构建生境/生态网路基础上,优化土地利用格局,以实现地区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
srt个人总结范文
srt个人总结范文SRT总结报告SRT总结报告大二上学期我与同班的A和B组成小组成功申请到国家创新型SRT。
我们利用大二下学大三上学期以及小部分大三下学期在C老师的实验室和指导下学习实验技能。
个人在大二上学期以及大三上学期利用大部分课余时间进行SRT。
在前期主要学习了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如核酸的提取和纯化、细菌的接种、电泳、PCR、转化等。
在后期进行了对ARP1、ARP2基因的克隆、定点突变和转化。
SRT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如果将来想从事科研相关工作此次创新性实验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但是对于从未进行过比较系统和复杂实验的我初次进行科研操作会比较困难。
期间学习到很多,但也出现了问题。
首先通过SRT领悟到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忽略但必须注意的细节。
如在实验中会经常专注于实验却忘记对实验步骤、程序和结果进行记录,这经常导致实验失败后无法考证哪里出现了错误并无法对此次操作做出好的评估。
还有对文献的阅读。
忽略文献的阅读单单只做实验是不好的习惯,通过相关论文的学习可以对实验的原理有更深刻的原理,而不同人做相同的实验却得到不同的结果可能就是因为对实验原理理解的深入程度不同。
当然还有更多在操作过程应该注意的细节,如无菌环境下接种的灭菌和防止污染的操作、样品加入的顺序、PCR程序时间的控制等等。
通过注意这些细节,可以避免在以后的实验中出现不应有的差错。
对于实验整个过程核心部分更需要耐心和深入的理解。
比如在此次SRT中个人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了PCR操作,尤其是“overlap”,是指利用PCR的手段将一段基因中的一个特定碱基进行突变。
在实验开始的阶段很不成功,从来没有PCR出想要的目的片段。
过后经反思原因在于只是根据实验室以往经验和步骤按部就班的加样和操作,但事实上对于实验的原理并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经过大量的阅读文献之后,发现在操作步骤上存在严重的漏洞,具体指“overlap”两次PCR 反应空转的顺序出现了问题。
学科专业竞赛及大学生创业项目一览表.doc-南京农业大学
项目主持 学院 项目编号 资助类别 人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1411A07 1411A08 1411A09 1411A10 1411A11 1411A12 1411A13 1411A14 1411A15 1411A16 1411A17 学校资助 学校资助 学校资助 学校资助 学校资助 学校资助 学校资助 学校资助 学校资助 学校资助 学校资助 倪天界 汪露瑶 杨 艳 袁 昊 谢 浩 曹剑楠 刘广超 刘 畅 陈小丽 翁烨阳 孙天琪 赵团结 薛树林 王益华 陈兵林 盖钧镒 姚霞 陈赛华 戴廷波 赵团结 邢邯 贾海燕 大豆开花期叶黄突变体 NT-y2 的光合生理特点与基因定位研究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 Fhb2 的精细定位 一个粉质突变体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土壤水盐时空分布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大豆苗期耐旱性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耐旱性遗传解析中的应用 高温胁迫下小麦抽穗后功能叶片衰老的高光谱监测技术研究 基因工程改良水稻胚乳花青素的合成 低氮诱导小麦幼苗氮素吸收的生理机制 大豆种质耐储藏特性遗传变异与 QTL 定位研究 大豆甾醇甲基转移酶 2(SMT2)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小麦抗赤霉素病主效 QTL Qfh.nau-2B 的精细定位 指导教师 项目名称
经
费
(元)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项目主持 学院 项目编号 资助类别 人 农学院 1411A18 学校资助 纪琳珊 邢光南 大豆地方品种群体抗斜纹夜蛾的关联分析 外源硫化氢对高铵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 农学院 1411A19 学校资助 胡金玲 田中伟 机制 农学院 农学院 1411A20 1411A21 学校资助 学校资助
_聚赖氨酸抑菌机理研究
ε-聚赖氨酸抑菌机理研究刘 蔚,周 涛*(南京师范大学食品系,江苏 南京 210097)摘 要: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为研究对象,考察ε-聚赖氨酸的抑菌作用。
首先通过抑菌实验确定ε-聚赖氨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mg/L,对青霉最小抑菌浓度为200mg/L。
对于不同细菌,ε-聚赖氨酸表现出相似的抑菌动力学特征。
通过细胞损伤实验,研究ε-聚赖氨酸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后对菌体造成的伤害。
通过细胞形态观察以及生化检测研究ε-聚赖氨酸对细菌的抑菌机理。
初步结论:当ε-聚赖氨酸作用于菌体细胞后,逐渐破坏细胞结构,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从而起到抑菌作用。
关键词:ε-聚赖氨酸;抑菌机理;细菌;菌体细胞Action Mechanism of Antimicrobialε-Poly-L-lysineLIU Wei,ZHOU Tao*(Department of Food,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Abstract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ε-poly-L-lysine against Gram-n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Gram-positive Bacillus subtilis andPenicillum were studied by colormetry. Analysis on bacteria cell injur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varying concentration of ε-poly-L-lysine and incubation time with ε-poly-L-lysine at its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on the morphology of bacteri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C against the above two bacteria is less than 25 mg/L and less than200 mg/L against Penicillium. ε-Poly-L-lysine shows analogical antimicrobial kinetics against different bacteria. The mechanismof action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cell integrity and outer- and inner-membrane permeability assays and the profile of proteinexpression in bacteria. ε-Poly-L-lysine killed pathogenic bacteria by causing irreversible changes in both the inner and outermembranes.Key words:ε-poly-L-lysine;antimicrobial mechanism;bacteria;bacterial cell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9)09-0015-06收稿日期:2008-07-09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基金项目(2006031TSJ0108)作者简介:刘蔚(1982-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
完整版科学研究方法论
内容
专业知识 方法论
工作技能
专业知识,像吃主食,解决吃饱的问题, 我们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其他学科的知识,就像吃鱼吃肉,补充 蛋白质,我们吸收哲学和科学类的知识;
工具书,阅读就像吃蔬菜水果,帮助消 化,我们要学习工具类的图书和百科;
显性知识:也称编码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 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 数据库等方式获取,以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 库等编码方式传播,也容易被人们学习
超 赶
劣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国家政策
科研动向 市场导向
国家政策 科研动向 市场导向
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作物 棉花 油菜 蔬菜 玉米 大豆
水稻
小麦
综合
共性
“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清单
项目名称 西北内陆优质机采棉花新品种培育 长江中游油菜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新品种培育 十字花科蔬菜优质多抗适应性强新品种培育 茄科蔬菜优质多抗适应性强新品种培育 东华北区早熟抗逆耐密适宜机械化玉米新品种培育 黄淮海耐密抗逆适宜机械化夏玉米新品种培育 北方大豆优质高产广适新品种培育 南方大豆优质高产广适新品种培育 黄淮海大豆优质高产广适新品种培育 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 长江中下游粳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 北方粳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 西南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 长江中下游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 黄淮冬麦区南片高产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培育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培育 黄淮冬麦区北片高产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培育 西南麦区优质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培育 北部麦区优质抗旱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培育 主要农作物种子分子指纹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
研究与开发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 2023, 40(6): 7芯片制造业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芯片的制造包括光刻、刻蚀、封装等工序,光刻是整个集成电路制造中最关键且难度最大的一环,光刻工艺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集成电路的集成程度[1]。
光刻胶是基底上具有抗刻蚀性的光敏保护膜[2],也是光刻胶体系的支撑部分,主要由成膜树脂、感光剂、溶剂、助剂等组成[3]。
光刻胶由早期的g-线、i-线,发展成为目前以聚对羟基苯乙烯(PHS)衍生物为成膜树脂、曝光波长为248 nm及以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为主、曝光波长为193 nm的光刻胶体系[4-7]。
其中,PHS作为248 nm光刻胶成膜树脂,在248 nm波长下透光性好,且化学结构中存在大量苯环,使其具备优异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吕 航,赵忠夫,王茧桦,韩春影,张春庆*(大连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摘要: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以四氢呋喃(THF)/环己烷(CYX)为溶剂、正丁基锂为引发剂,苯乙烯与4-叔丁氧基苯乙烯为单体合成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并表征了其结构与性能。
结果表明:-78 ℃,THF为溶剂时,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为1.23,共聚过程中4-叔丁氧基苯乙烯活性高于苯乙烯;m(THF)∶m(CYX)=5∶5的THF/CYX为溶剂,-30 ℃下所得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PDI为1.1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更窄且有利于降低聚合成本;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g)均低于4-叔丁氧基苯乙烯均聚物,4-叔丁氧基苯乙烯含量越高,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t g越高。
关键词:阴离子聚合 苯乙烯 4-叔丁氧基苯乙烯 二元共聚合中图分类号:TQ 334.3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2-1396(2023)06-0007-05Synthesis of 4-tert-butoxystyrene-styrene copolymerLü Hang,Zhao Zhongfu,Wang Jianhua,Han Chunying,Zhang Chunqing(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Abstract:The 4-tert-butoxystyrene-styrene copolymer was prepared via living anionic polymerization with tetrahydrofuran(THF)/cyclohexane(CYX) as solvent,n-BuLi as initiator,styrene and 4-tert-butoxystyrene as monomers,whos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were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on index (PDI) of 4-tert-butoxystyrene-styrene copolymer obtained at -78 ℃ and THF as solvent is 1.23. The activity of 4-tert-butoxystyren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tyrene during the copolymerization process. The PDI of the 4-tert-butoxystyrene-styrene copolymer is 1.10 at -30 ℃ when the mass ratio of THF and CYX is 5∶5. The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on of copolymer is narrower and polymerization costs is reduced.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 g) of the 4-tert-butoxystyrene-styrene copolymer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4-tert-butoxystyrene homopolymer. The higher the 4-tert-butoxystyrene content is,the higher the t g of the 4-tert-butoxystyrene-styrene copolymer is.Keywords:anionic polymerization; styrene;4-tert-butoxystyrene; binary copolymerization收稿日期:2023-05-27;修回日期:2023-08-26。
南京农业大学srt结题报告经济管理学院doc
南京农业大学srt结题报告经济管理学院篇一:南京农业大学SRT,结题报告经济管理学院篇一:南京农业大学srt结题报告(结稿)srt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报告项目名称:南京地区常见犬部分血液学及生化指标参考值的测定申请者: 曹彦琼学院: 动物医学院专业: 动物医学XX年 5 月 16 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指导教师: 邓益锋职称: 讲师12抗凝剂不同使用方法和不同测定时间对犬血液常规分析的影响曹彦琼,陶珊,郭浩,皇超英,王辉指导老师:邓益锋(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本文采用注射器内、ep管内、注射器和ep管内加入10%edta-na2等不同的抗凝方法和在采血后2~5分钟内、1小时、3小时进行血常规测定来检验抗凝剂和不同时间对犬血常规结果的影响。
结果显示,注射器内加抗凝剂、ep管内加抗凝剂不能很好地抗凝血,用于血液常规分析,注射器和ep管内加入抗凝剂可很好地抗凝血,用于血液常规分析;抗凝剂对血常规测定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故在注射器和ep管内同时加入抗凝剂可用于血常规测定。
关键词:抗凝方法;不同测定时间;血常规;影响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nticoagulant methods and different testing time on blood routinecao yan-qiong, tao shan, guo hao, huang chao-ying, wang hui(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nanjing agric univ, nanjing 210095, china)key words: different anticoagulating; different measuring time; blood routine; effect血液常规分析是兽医临床检查和疾病调查的最基本项目,通过血常规分析仪可以快速对病畜的状态进行诊断和分析。
细胞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苏大
苏大《细胞生物学》课程组编细胞生物学试题题库第一部分填空题1 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2 实验生物学时期,细胞学与其它生物科学结合形成的细胞分支学科主要有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和细胞化学。
3 组成细胞的最基础的生物小分子是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核、单糖,它们构成了核酸、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4 按照所含的核酸类型,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1. 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支原体,它所具有的细胞膜、遗传物质(D.NA.与RNA.)、核糖体、酶是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所必备的结构装置。
2. 病毒侵入细胞后,在病毒D.NA.的指导下,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首先译制出早期蛋白以关闭宿主细胞的基因装置。
3.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D.NA.复制、转录与翻译上具有时空连续性的特点。
4. 真核细胞的表达与原核细胞相比复杂得多,能在转录前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后水平等多种层次上进行调控。
5. 植物细胞的圆球体、糊粉粒、与中央液泡有类似溶酶体的功能。
6. 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辩两个质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7. 电镜主要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两类。
8. 生物学上常用的电镜技术包括超薄切片技术、负染技术、冰冻蚀刻技术等。
9. 生物膜上的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和鞘磷脂。
10. 膜蛋白可以分为膜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和膜周边蛋白(膜外在蛋白)。
11. 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12. 内在蛋白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疏水作用、离子键作用和共价键结合。
13. 真核细胞的鞭毛由微管蛋白组成,而细菌鞭毛主要由细菌鞭毛蛋白组成。
14. 细胞连接可分为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
15. 锚定连接的主要方式有桥粒与半桥粒和粘着带和粘着斑。
16. 锚定连接中桥粒连接的是骨架系统中的中间纤维,而粘着带连接的是微丝(肌动蛋白纤维)。
汉麻纤维特点及其脱胶进展
研究与技术丝绸JOURNALOFSILK汉麻纤维特点及其脱胶进展Hempfiberfeaturesanddegummingprogress马菁霞ꎬ孟超然ꎬ傅佳佳ꎬ沈㊀根(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ꎬ江苏无锡214122)摘要:汉麻纤维是天然纤维的一种ꎬ其织物具有清凉透气㊁抗紫外线㊁消除静电㊁天然抑菌及吸音消波等优良性能ꎬ被广泛用于医疗㊁军事及民用纺织领域ꎮ文章分析了汉麻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ꎬ总结了化学脱胶㊁生物脱胶㊁物理脱胶及联合脱胶方法制备汉麻纤维的优缺点ꎬ并提出采用新型氧化脱胶㊁有机溶剂脱胶与联合脱胶法可以在保证纤维质量的同时减轻环境污染ꎮ研究认为ꎬ汉麻脱胶技术应当在低能耗㊁高效率及绿色环保的方向上开展深入研究ꎻ以物理脱胶为辅ꎬ结合生物酶处理ꎬ并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ꎮ关键词:汉麻ꎻ纤维ꎻ脱胶方法ꎻ联合脱胶ꎻ绿色脱胶中图分类号:TS123ꎻTS124.2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7003(2023)08007309引用页码:081109DOI:10.3969/j.issn.1001 ̄7003.2023.08.009收稿日期:20221004ꎻ修回日期:202306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0509)ꎻ江苏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K20190609)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JUSRP122006)ꎻ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22049Z)ꎻ纺织行业天然染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DHY2122)作者简介:马菁霞(1999)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麻纤维的化学脱胶ꎮ通信作者:傅佳佳ꎬ教授ꎬkathyfjj@126.comꎮ㊀㊀大麻是大麻科大麻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ꎬ通常被区分为 毒品大麻 和 工业大麻 ꎮ工业大麻的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低于0.3%ꎬ主要用于纺织领域[1]ꎮ大麻纤维最早在中亚种植ꎬ是人类最早应用在纺织领域的天然纤维之一ꎬ如今可产于世界各地ꎬ主要集中在中国㊁法国㊁俄罗斯㊁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ꎮ中国种植麻的历史悠久ꎬ同时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ꎮ由于大麻纤维中含有四氢大麻酚(THC)ꎬ这种成分会麻痹神经ꎬ使人产生幻觉ꎬ因此大麻最早是一种医用麻醉剂ꎮ20世纪初ꎬ由于大麻纤维较硬挺㊁抗皱性差且难以纺纱ꎬ同时被大量加工为毒品和兴奋剂ꎬ许多西方国家明令禁止种植大麻ꎬ对大麻的研究应用也随之停止ꎮ直到20世纪末ꎬ英国培育出了THC含量低于0.3%的大麻品种ꎬ即工业大麻ꎬ也被称为汉麻㊁线麻㊁寒麻㊁火麻等ꎬ各个国家才逐步放开对工业大麻种植的管制[3]ꎬ人们又开始重新挖掘汉麻纤维作为一种生态纺织原料所具有的优异性能ꎮ汉麻织物具有一般麻类织物的通性ꎬ如挺括滑爽㊁吸湿放湿性好㊁防霉抗菌㊁透气性好[4]ꎻ同时汉麻纤维还具有显著的独特性能ꎬ比如其良好的抗菌性可以用作医用纺织品ꎬ独特的消音吸波㊁耐高温及高效阻隔紫外线的特点使其广泛作为军事用品的原料[5]ꎮ然而ꎬ由于存在半纤维素㊁木质素㊁果胶和水溶物等胶杂质ꎬ汉麻纤维彼此之间具有很强的黏合性[6]ꎮ因此在纺纱之前ꎬ需要对汉麻进行充分脱胶以去除黏性成分ꎬ从而获得可分离的单纤维[7]ꎮ本文主要就汉麻不同脱胶方法的原理㊁优缺点及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ꎬ提出汉麻脱胶今后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多种方法联合使用ꎬ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ꎬ充分发挥物理方法的辅助作用ꎬ结合生物酶法进行处理ꎮ1㊀汉麻纤维的特点1.1㊀汉麻纤维形态结构汉麻秆茎部的横截面如图1所示[8]ꎮ图2为汉麻纤维韧皮的微观结构ꎬ主要包括细胞空腔和细胞壁ꎬ细胞壁由细胞图1㊀汉麻秆茎部的横截面Fig.1㊀Acrosssectionofthestemofahempstalk37Vol.60㊀No.8Hempfiberfeaturesanddegummingprogress膜㊁初生胞壁和次生胞壁组成ꎬ而次生胞壁又可以划分为三层ꎬ依次为S1㊁S2㊁S3ꎮ另从图3可以看出ꎬ汉麻单纤维呈管状ꎬ纵向平直ꎬ表面粗糙有节ꎬ沿纤维方向有不同程度的裂痕ꎻ纤维横截面大多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或多边形ꎬ内有狭长的中腔结构ꎬ这些中腔与纵向分布在纤维上的裂痕相连[9]ꎮ图2㊀汉麻纤维韧皮微观结构示意Fig.2㊀Schematicdiagramofphloemmicrostructureofhempfibers图3㊀汉麻纤维纵向及横向扫描电镜图Fig.3㊀Longitudinalandtransverse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ofhempfibers1.2㊀汉麻纤维化学组成汉麻纤维属于天然韧皮纤维ꎬ其化学组成较为复杂ꎬ但主要由纤维素构成ꎮ还包括一些半纤维素㊁木质素㊁果胶㊁蜡质等非纤维素成分ꎬ这些非纤维素成分会影响汉麻纤维的可纺性ꎬ需要通过脱胶来去除[10]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现行标准GB/T18146.1 2000«大麻纤维第1部分:大麻精麻»中规定:用于纺织的汉麻精麻残胶率至少要达到12%ꎬ断裂强度大于4cN/dtexꎮ纤维素是构成汉麻纤维细胞壁的主体ꎬ大量半纤维素包裹在纤维素周围ꎬ两者共同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骨架ꎮ在汉麻的生长过程中ꎬ纤维素的表面会逐渐被部分果胶和木质素所覆盖ꎬ从而将单纤维黏结在一起ꎬ形成具有一定可纺性的束纤维ꎮ纤维素的含量直接决定纤维质量的好坏:含量多纤维细软ꎬ含量少纤维粗硬[11]ꎮ如表1所示ꎬ将黑河㊁六安及东营的汉麻纤维化学成分进行对比ꎬ发现不同产地的汉麻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较大[12]ꎮ此外ꎬ由汉麻纤维与其他麻类纤维的化学成分比较可以得出ꎬ汉麻纤维的纤维素含量较低ꎬ且木质素含量高ꎬ木质素极大地影响着汉麻纺织品的手感和白度ꎮ若脱胶后麻纤维的木质素含量过高ꎬ则纤维刚硬ꎬ影响后道的纺纱㊁染色工序[13]ꎮ表1㊀不同产地汉麻与常见麻类的化学成分比较Tab.1㊀Comparisonofchemicalconstituentsbetweenhempfromdifferentregionsandcommonhemp%六安汉麻20.0816.342.578.887.2944.85亚麻15.70㊀2.971.855.724.6468.85红麻19.8215.801.5110.81㊀7.5353.601.3㊀汉麻纤维功能特性从表2可以看出ꎬ汉麻纤维线密度和棉纤维相当ꎬ是常见纤维中较细的一类ꎬ且端部呈钝角形ꎬ因而汉麻纤维经棉型化处理后面料手感极为柔软ꎬ无须特殊处理就可避免其他麻类产品刺痒感和粗糙感[14]ꎮ且汉麻纤维属于纤维素纤维ꎬ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ꎬ加上本身存在的细长中腔ꎬ纵向分布着许多孔洞和缝隙ꎬ使得汉麻织物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15]ꎮ表2㊀几种天然纤维的线密度比较苎麻22~3126㊀㊀汉麻纤维具有天然的抑菌抗菌功效ꎮ一方面ꎬ汉麻纤维结构中空ꎬ可以吸附较多氧气ꎬ破坏了厌氧菌的生存环境ꎮ另一方面ꎬ汉麻中含有各类活性酚成分㊁无机盐和有机酸ꎬ这些成分对毛藓菌㊁青霉㊁曲霉等细菌有显著的灭杀作用ꎬ如图4所示[16]ꎮ图4㊀汉麻织物与棉织物抑菌性对比Fig.4㊀Comparisonoftheantibacterialpropertiesofthehempfabricandthecottonfabric47第60卷㊀第8期汉麻纤维特点及其脱胶进展如表3所示ꎬ汉麻纤维具有卓越的防紫外线性能ꎮ汉麻的木质素含量较高ꎬ而木质素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极强ꎮ此外ꎬ汉麻纤维的截面复杂ꎬ呈不规则的多边形㊁椭圆形ꎬ空腔形状和外截面不一致ꎬ可以较好地消散光波[17]ꎮ表3㊀几种麻纤维的抗紫外线性能Tab.3㊀Ultravioletresistanceofseveralhempfibers苎麻>5%>30%亚麻<5%<30%㊀㊀汉麻纤维的抗静电性能优异ꎮ干燥的汉麻是电的不良导体ꎬ抗电击穿能力比棉纤维高1/3左右[18]ꎮ且汉麻纤维的吸湿性极好ꎬ含水量高ꎬ能有效避免静电聚集ꎬ不会因机械加工或衣着摆动摩擦引起尘埃吸附㊁起毛起球或者放电ꎮ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ꎬ纯汉麻织物的静电压高出麻棉混合布约两倍ꎬ并高于涤麻混纺布[19]ꎮ汉麻纤维具有优异的化学吸附性能ꎮ这与其单纤维结构形态有关ꎬ汉麻纤维的多孔结构使其比表面积增大ꎬ吸附性能大幅提高ꎮ通过与棉纤维对甲醛㊁苯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吸附性实验对比ꎬ如图5所示[20]ꎮ结果表明ꎬ在相同条件下汉麻纤维的吸附能力远比棉纤维强ꎮ图5㊀汉麻与棉对甲醛㊁苯和TVOC的吸附性比较Fig.5㊀ComparisonoftheadsorptionofformaldehydeꎬbenzeneandTVOCbetweenhempandcotton2㊀汉麻纤维脱胶方法2.1㊀化学法脱胶汉麻的化学脱胶是在苎麻化学脱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来的ꎬ也是常见脱胶方法中效果比较好的ꎬ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汉麻脱胶的工业生产中ꎮ传统的碱脱胶是利用汉麻原麻中的纤维素和胶质(果胶㊁脂蜡质㊁水溶物等)对碱的稳定性不同ꎬ在高温高压下除去原麻中的胶质部分ꎬ保留纤维素ꎬ以获得较高质量的汉麻纤维[21]ꎮ氧化脱胶法是利用氧化剂将汉麻纤维中的非纤维素部分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ꎬ溶解在脱胶液中ꎬ从而提高汉麻的纤维素含量[22]ꎮ常用的工艺方法有:一煮法㊁二煮法㊁二煮一炼法㊁二煮一漂法㊁二煮一漂一炼法[23]ꎮ但是这些传统的化学脱胶工艺耗水量大㊁流程繁琐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大ꎬ同时汉麻纤维中的木质素含量较高ꎬ难以去除ꎮ因此ꎬ近年来研究者们对脱胶方法不断改进ꎬ提出了一些新型的化学脱胶工艺ꎮ针对化学脱胶废水中有害成分难以回收处理的问题ꎬ喻叶[24]用电化学法制备一种具有持久化学活性的电解水溶液ꎬ将汉麻纤维在室温下浸泡30minꎬ浴比50︰1ꎮ脱胶后汉麻纤维残胶率为12%ꎬ木质素含量仅为0.65%ꎬ白度可达54.55ꎬ显著提高了汉麻纤维的可纺性ꎮ脱胶后的废水进行电解再生处理后可继续用于汉麻纤维的脱胶ꎮSun等[25]采用电解与芬顿体系相结合的电芬顿(EF)系统对汉麻纤维进行脱胶ꎮ结果表明ꎬ相比碱氧脱胶法ꎬEF脱胶汉麻的纤维素含量由75.5%增至84.57%ꎬ断裂强力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22.81cN和1.24%ꎮEF为高效㊁环保地提取优质汉麻纤维提供了一种新思路ꎮ改善汉麻脱胶效果ꎬ加快脱胶速度同样也是研究者改进的方向ꎮ杨红穗等[26]研究了预氧㊁预尿氧处理及预尿氧处理分别与一煮法和二煮法结合的汉麻脱胶工艺ꎬ发现预尿氧处理与一煮法结合的脱胶方法高效快捷ꎬ去除胶质和木质素的效果显著ꎮ管云玲[27]采用碱氧一浴法对汉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ꎬ即将常规的碱煮和漂白工序合并为一步ꎬ不但缩短了脱胶时间和工艺流程ꎬ而且脱胶效果明显ꎮWang等[21]在微波加热的条件下使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加热汉麻纤维的介质ꎬ采用碱氧一浴法对其进行脱胶ꎬ脱胶效果相比水作为介质更加明显ꎬ残胶率从7.43%降至7.16%ꎬ断裂强度提升了1 36cN/dtexꎮ李端鑫等[28]在碱氧一浴脱胶的基础上加入了一道工序ꎬ即向H2O2中加入四乙酰乙二胺(TAED)ꎬ汉麻纤维的残胶率降至8.81%ꎬ断裂强力为8.98cNꎬ且脱胶过程高效快捷ꎮ但这种方法浴比过高ꎬ耗水量大ꎬ产物难以控制ꎬ有一定的危险性ꎮ此外ꎬ一些高效㊁环保的有机溶剂也在汉麻脱胶领域有巨大的潜力ꎮ如低共熔溶剂(DES)ꎬ即一种新型的可回收与生物降解的绿色试剂ꎬ具有与离子液体相似的理化性质ꎬ但其制备相较于离子液体更加简单㊁快速㊁成本低廉ꎬ且毒性更低[29]ꎮAhmed等[30]利用微波能(MWE)和DES对汉麻纤维进行脱胶ꎬ脱胶后纤维素含量增加到98.63%ꎬ与碱处理的汉麻纤维(98.87%)相当ꎻ紫外线防护系数可达118.11ꎬ满足耐紫外线纺织纤维的要求ꎮQin等[31]用乙二醇在180ħ下对汉麻脱胶90minꎬ纤维素含量可达90.23%ꎬ断裂强度为6.25cN/dtexꎬ符合国家标准和进一步纺纱工艺的要求ꎻ此外ꎬ对脱胶废液连续三次真空蒸馏的平均溶剂回收率和再利用率分别为93 84%和81.91%ꎬ减少了资源浪费ꎮ近年来ꎬ汉麻纤维的化学脱胶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ꎬ主要包括新型氧化脱胶㊁有机溶剂脱胶及利用物理方法增强57Vol.60㊀No.8Hempfiberfeaturesanddegummingprogress化学脱胶效果ꎮ研究者们简化了汉麻纤维的脱胶工艺流程ꎬ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汉麻的化学脱胶效果ꎬ减轻了脱胶废水对环境的污染ꎮ但这些新型化学脱胶方法还不够完善ꎬ存在着成本高㊁能耗大㊁脱胶工艺参数难以控制ꎬ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ꎬ距离大规模投入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ꎮ2.2㊀生物法脱胶生物法脱胶是利用生物酶或细菌特定地去除纤维中的某种物质ꎬ保留纤维素等有效物质来进行脱胶[32]ꎮ传统的生物脱胶分为水浸和雨露脱胶法[33]ꎬ主要是在纤维上培养特定的细菌ꎬ这些细菌利用纤维上的胶质繁殖ꎬ之后产生大量的酶又可以作用于纤维内部ꎬ实现脱胶的目的ꎮ相比于水浸法ꎬ雨露脱胶对环境的污染小ꎬ操作简单ꎬ汉麻的出麻率较高ꎻ但纤维质量差ꎬ受环境影响大[34]ꎮ针对这种情况ꎬ杨庆丽等[35]分离出了一株可以用于汉麻雨露脱胶的真菌ꎬ将脱胶时间缩短了大约23%ꎬ并将出麻率及汉麻纤维强度分别提高了1.73%和17.01%ꎮ现代生物脱胶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对麻纤维进行脱胶ꎬ需要在培养基中将脱胶细菌培养到衰老后期ꎬ得到粗酶液[36]ꎮ酶法麻脱胶是利用酶制剂(果胶酶㊁木聚糖酶㊁甘露聚糖酶等)作用于麻茎韧皮中纤维外包裹的果胶㊁半纤维素㊁木质素等组成的胶质复合体ꎬ通过酶解作用将高分子胶质分解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ꎬ将麻纤维(束)提取[37]ꎮLiu等[38]首次将TEMPO氧化与漆酶相结合用于汉麻纤维的脱胶ꎬ纤维素含量达到89.69%ꎬ脱胶效果明显ꎻ汉麻纤维的线密度可达6.64dtexꎬ断裂强度3.41cN/dtexꎬ达到了纺织标准ꎮ王齐玮等[39]从 云麻1号 汉麻籽中筛选出了7株芽孢杆菌ꎬ发现在酸性条件下HS032菌株的果胶酶活性达到了21.78U/mLꎬ脱胶效果最好ꎮ徐鹏等[40]从沤麻液中分离出一株可以生产大量碱性果胶酶的X ̄6细菌ꎬ产出的果胶酶活力达到586U/mLꎬ残胶率降低了21.7%ꎬ脱胶效果良好ꎮ单一的酶制剂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物质ꎬ脱胶效果差ꎬ脱胶时间长ꎬ且难以应对复杂的生产环境[41]ꎮ因此ꎬ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对酶进行复配ꎬ形成酶的复合脱胶体系以增强脱胶效果㊁适应生产环境ꎮXiang等[42]在pH值为5㊁温度为50ħ的环境下ꎬ利用漆酶TEMPO和半纤维素酶对不同批次的汉麻进行脱胶处理ꎬ脱胶后纤维残胶率为15%~27%ꎬ同时提高了麻纤维的吸湿性和保水性ꎮ焦伟航等[43]首先用低浓度的碱预处理ꎬ之后将果胶酶㊁木聚糖酶和漆酶复配后用于汉麻纤维的脱胶ꎮ脱胶后汉麻纤维的失重率和残胶率分别为10.98%和4.82%ꎬ对脱胶效果影响最大的是木聚糖酶ꎮ李端鑫等[44]使用漆酶㊁木聚糖酶㊁半纤维素酶处理汉麻ꎬ在50ħ处理50min后获得分离情况较好的汉麻纤维ꎬ且抗菌性有所提高ꎮ生物酶法脱胶工艺简单易操作㊁能耗低㊁绿色环保ꎬ对纤维的作用温和ꎬ不会造成过度损伤ꎮ但在实际生产中ꎬ能产特定酶的菌株种类较少㊁酶活力和酶产量较低ꎬ生产成本高昂ꎻ脱胶过程难以控制ꎬ脱胶效果不理想ꎬ产品质量不稳定ꎬ在工业生产中需要与其他脱胶方法相结合才能达到质量要求ꎮ2.3㊀物理法脱胶物理脱胶是利用机械力将纤维上的部分胶质分离去除ꎬ主要包括机械法㊁超声波法㊁蒸汽爆破法和低温等离子体法等[45]ꎮ这类方法操作简单㊁不污染环境ꎬ但脱胶效果较差ꎬ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仅作为一种辅助脱胶手段ꎮ高强度的超声波在一定温度的水中传播时会产生能量的激发和突变ꎬ即 空化效应 ꎬ浸在温水中的汉麻受到巨大的冲击和破坏ꎬ从而去除了附着在纤维表面的各类胶杂质[46]ꎮ蒋国华[47]将超声波应用在汉麻纤维的预处理中ꎬ发现使用不同的频率处理汉麻ꎬ产生的脱胶效果不同ꎬ功率为200W时ꎬ使用28kHz的频率为佳ꎮ蒸汽爆破法是在高温高压状态下ꎬ瞬间释放液态水和气态水的压力ꎬ作用于纤维表面ꎬ从而实现纤维成分的分离和结构变化[48]ꎮ殷祥刚等[49]发现用水适当浸泡后的汉麻再进行 闪爆 处理ꎬ残胶率仅为6.62%ꎬ染色性能也得到显著改善ꎮ张华等[50]用闪爆法处理汉麻纤维后发现ꎬ相比于其他胶杂质ꎬ果胶的含量明显下降ꎻ虽然汉麻纤维的可纺性有所提高ꎬ但纤维受到损伤ꎮ机械脱胶法是利用汉麻特殊的复合材料结构ꎬ在纵㊁横向拉伸和反复碾压的作用下去除胶质ꎮ这种方法绿色环保㊁无废气废水㊁操作简单㊁成本低[51]ꎮ朱士凤[52]㊁郭肖青[53]分析了汉麻原麻受到碾压时胶质的破碎机理ꎬ建立了纵向拉伸作用下的力学模型ꎬ得出旋辊方式的脱胶效果最好ꎬ可去除30%的胶质ꎮLiu等[54]首先将汉麻纤维束在低温处理后变得松散ꎬ形成一些微孔或裂化ꎻ之后再用机械处理将纤维束分离ꎮ结果表明ꎬ纤维素的含量从66.25%提高到78.93%ꎬ但汉麻纤维的力学性能受到损伤ꎮ此外ꎬ近年来有研究者将等离子体氧化和超临界CO2法应用于汉麻纤维的脱胶ꎮ王迎等[55]利用等离子体处理汉麻纤维ꎬ处理后汉麻纤维素含量提升为73.08%ꎮ张娟[56]用超临界CO2替代水溶液对汉麻进行脱胶处理ꎬ纤维的可纺性有所提升ꎮ2.4㊀联合脱胶法前文所述的三种脱胶手段都有其优点ꎬ但也存在着各自的问题:广泛采用的化学脱胶法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ꎻ生物脱胶法反应过程难以控制ꎬ产品品质差异大ꎬ脱胶不彻底ꎻ物理脱胶法只能去除少部分胶杂质ꎮ因此ꎬ依据每种脱胶方法的特点ꎬ将不同的脱胶工艺相互结合ꎬ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脱胶效果ꎮZheng等[57]首先将汉麻纤维进行超声波预处理ꎬ之后研究了草酸铵酶联合处理的脱胶技术:草酸铵浸泡后ꎬ汉麻纤67第60卷㊀第8期汉麻纤维特点及其脱胶进展维使用三种不同的酶继续处理ꎻ并从脱胶液中提取果胶ꎮ结果表明ꎬ汉麻纤维中的木质素和果胶被有效去除ꎬ抑菌效果理想ꎬ果胶提取率可达10.46%ꎮLiu等[58]研究了在TEMPO ̄漆酶脱胶体系中使用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O去除汉麻纤维中的非纤维素物质ꎬ并分析了其对汉麻纤维结构的影响ꎬ发现当NaClO的质量分数为16%时纤维素含量增加到89.5%ꎬ脱胶效果最好ꎬ且不损伤纤维本身ꎮ李成红[59]研究了一种微生物化学联合脱胶工艺:芽孢杆菌处理汉麻后ꎬ再用碱氧一浴法脱胶ꎬ发现经过此工艺处理的汉麻纤维失重率可达24.56%ꎬ木质素含量仅为2.84%ꎬ可纺性好ꎮ蔡侠等[60]分析了微生物处理联合蒸汽爆破法脱胶技术ꎬ研究表明当蒸汽爆破的压力为2.5MPa㊁保压时间120s时纤维素含量为77.01%ꎬ去除胶质效果较好ꎻ纤维分裂度和强力分别为689m/g和80Nꎬ纤维质量高ꎮTian等[61]将微波辅助加热脱胶成功地应用于汉麻纤维的提取ꎮ结果表明ꎬ与传统的水浴加热法相比ꎬ微波辐射的非热效应可以加快汉麻纤维的脱胶过程ꎬ提高脱胶效率ꎬ改善汉麻纤维的表面组成和结构ꎮ张城云等[62]利用UV冷冻骤热脱胶工艺对汉麻纤维进行预处理ꎬ使得后续碱煮一次就可以达到脱胶的要求:纤维残胶率仅为2.95%ꎬ木质素含量降低到0.75%ꎮ可见ꎬ汉麻纤维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原麻的品质ꎬ还与其采用的脱胶工艺密不可分ꎮ将汉麻纤维分别采用化学㊁生物㊁生物化学法脱胶ꎬ反应温度分别为130㊁30㊁60ħꎬ三种方法的浴比均为10︰1ꎬ时间均为1hꎬ结果如图6所示[63]ꎮ由图6可知ꎬ生化方法可以替代化学方法ꎬ产生相似的脱胶效果ꎬ两者都优于生物方法ꎮ生化法处理的纤维线密度为4.66dtexꎬ长度为35.6mmꎬ断裂强度为64.5cN/dtexꎬ均优于化学法ꎮ生物法处理的纤维长度最长ꎬ为40.7mmꎬ但断裂强度最差ꎬ仅为46.2cN/dtexꎮ综上ꎬ生物脱胶法是一种效率更高㊁消耗和污染更低㊁应用范围更广的绿色脱胶方法ꎮ但生化法的脱胶效果更好ꎬ纤维的可纺性高ꎮ图6㊀不同方法脱胶后汉麻纤维的化学组分及含量Fig.6㊀Chemicalcomponentsandcontentsofhempfiberafterdegummingbydifferentmethods3㊀结㊀论纺织用的汉麻纤维主要来自于汉麻的韧皮部ꎬ其化学组成主要包括纤维素㊁木质素㊁果胶和半纤维素等ꎮ生产中需要通过脱胶工序去除汉麻中的非纤维素成分ꎬ使汉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可纺性能ꎮ1)中国目前的汉麻纺织行业仍以传统的化学脱胶为主ꎬ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ꎬ但仍以使用酸㊁碱为主ꎬ能耗高㊁耗水量大㊁污染严重ꎮ研究者利用新型化学脱胶技术针对以上问题作出了改进ꎬ包括使用新型氧化剂㊁可回收的有机溶剂及物理方法辅助化学脱胶等ꎬ但仍存在工艺参数难以控制㊁成本高等问题ꎬ脱胶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ꎮ2)环境更友好的微生物与酶法脱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ꎬ但由于酶作用的单一性及胶质成分的复杂性ꎬ脱胶后的汉麻纤维仍含有较多杂质ꎬ因此利用多种酶形成酶的复配体系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ꎮ生物脱胶的主要问题是产品质量难以控制ꎬ且培养酶的成本较高ꎬ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中ꎮ3)物理法的脱胶效果有限ꎬ且容易使纤维受到损伤ꎬ必须结合其他脱胶方法才能使汉麻纤维达到可纺标准ꎮ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ꎬ之后的生产中将会联合多种脱胶手段ꎬ将物理脱胶法用作前期的预处理ꎬ辅以酶或微生物进一步脱胶ꎬ减少环境污染ꎻ在前两者的基础上ꎬ再适当使用化学法彻底去除胶质ꎬ从而提高产品质量ꎮ«丝绸»官网下载㊀中国知网下载参考文献:[1]RANALLIP.AdvancesinHempResearch[M].Binghamton:FoodProductPressꎬ1999.[2]SAWLERJꎬSTOUTJMꎬGARDNERKMꎬetal.Thegeneticstructureofmarijuanaandhemp[J].PLoSOneꎬ2015ꎬ10(8):e0133292.[3]李蓉ꎬ刘洋ꎬ刘颖ꎬ等.汉麻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及其染色性能和抗菌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ꎬ2017ꎬ45(4):242 ̄244.LIRongꎬLIUYangꎬLIUYingꎬetal.Dyeingandantimicrobialpropertyofcationicmodifiedhempfiber[J].NewChemicalMaterialsꎬ2017ꎬ45(4):242 ̄244.[4]张毅ꎬ金关秀ꎬ郁崇文.蒲公英提取液处理纯汉麻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J].上海纺织科技ꎬ2020ꎬ48(3):12 ̄15.ZHANGYiꎬJINGuanxiuꎬYUChongwen.Anti ̄ultravioletpropertiesofpurehempfabrictreatedwithdandelionextract[J].77Vol.60㊀No.8HempfiberfeaturesanddegummingprogressShanghaiTextileScience&Technologyꎬ2020ꎬ48(3):12 ̄15. [5]ZHURYꎬYUYꎬYANGWFꎬetal.Novelscouringmethodofhempfibersbasedonelectrochemicaltechniques[J].TextileResearchJournalꎬ2021ꎬ91(19/20):2215 ̄2224.[6]MUKHOPADHYAYAꎬDUTTANꎬCHATTOPADHYAYDꎬetal.Degummingoframiefiberandtheproductionofreducingsugarsfromwastepeelsusingnanoparticlesupplementedpectatelyase[J].BioresourceTechnologyꎬ2013ꎬ137(11):202 ̄208. [7]STELESCUMDꎬMANAILAEꎬGEORGESCUMꎬetal.Newmaterialsbasedonethylenepropylenedieneterpolymerandhempfibersobtainedbygreenreactiveprocessing[J].Materialsꎬ2020ꎬ13(9):2067.[8]SNEGIREVAAꎬCHERNOVATꎬAGEEVAMꎬetal.Intrusivegrowthofprimaryandsecondaryphloemfibresinhempstemdeterminesfibre ̄bundleformationandstructure[J].AoBPlantsꎬ2015ꎬ7:1 ̄14.[9]张建春.汉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ꎬ2009.ZHANGJianchun.StructureandPropertiesofHempFiber[M].Beijing:ChemicalIndustryPressꎬ2009.[10]LIULꎬXIANGYPꎬZHANGRYꎬetal.TEMPO ̄mediaoxidationcombinedwithlaccaseforeffectivedegummingpretreatmentofhempfibers[J].Bioresourcesꎬ2017ꎬ12(4):8848 ̄8861.[11]黎征帆.苎麻半纤维素组分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ꎬ2015.LIZhengfan.ResearchonRamieHemicelluloseComponent[D].Shanghai:DonghuaUniversityꎬ2015.[12]李芳ꎬ刘柳ꎬ李贝ꎬ等.欧洲大麻纤维的组成结构及脱胶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ꎬ2019ꎬ27(2):24 ̄30.LIFangꎬLIULiuꎬLIBeiꎬetal.ResearchonstructureanddegummingofEuropeanhempfiber[J].JournalofCelluloseScienceandTechnologyꎬ2019ꎬ27(2):24 ̄30.[13]孙小寅ꎬ管映亭ꎬ温桂清ꎬ等.大麻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J].纺织学报ꎬ2001ꎬ22(4):34 ̄36.SUNXiaoyinꎬGUANYingtingꎬWENGuiqingꎬetal.Studyonpropertiesandapplicationofhempfiber[J].JournalofTextileResearchꎬ2001ꎬ22(4):34 ̄36.[14]CHOUHANSꎬGULERIAS.GreensynthesisofAgNPsusingCannabissativaleafextract:Characterizationꎬantibacterialꎬanti ̄yeastandα ̄amylaseinhibitoryactivity[J].MaterialsScienceforEnergyTechnologiesꎬ2020ꎬ3:536 ̄544.[15]THOMASSꎬPAULSAꎬPOTHANLAꎬetal.CelluloseFibersBio ̄andNano ̄PolymerCompositesNaturalFibresStructureꎬPropertiesandApplications[D].KottayamꎬKerala:MahatmaGandhiUniversityꎬ2011.[16]WANGRQꎬXUEHYꎬLENGJPꎬetal.Preparationandantibacterialpropertiesofhempcellulose ̄basedmaterialbasedonSchiffbasebetweenlysinegraftedN ̄halamineanddialdehydehemp[J].IndustrialCropsandProductsꎬ2022ꎬ176:114388. [17]郭制安ꎬ隋智慧ꎬ郑顺姬ꎬ等.基于相变储能整理技术的汉麻织物性能分析[J].棉纺织技术ꎬ2022ꎬ50(5):22 ̄27.GUOZhi anꎬSUIZhihuiꎬZHENGShunjiꎬetal.Analysisonhempfabricpropertybasedonphasechangeenergystoragetechnology[J].CottonTextileTechnologyꎬ2022ꎬ50(5):22 ̄27. [18]刘雪强ꎬ刘阳ꎬ粟建光ꎬ等.中国汉麻综合利用技术与产业化进展[J].中国麻业科学ꎬ2019ꎬ41(6):283 ̄288.LIUXueqiangꎬLIUYangꎬSUJianguangꎬetal.ProgressincomprehensiveutilizationtechnologyandindustrializationofhempinChina[J].PlantFiberSciencesinChinaꎬ2019ꎬ41(6):283 ̄288.[19]KOSTICMꎬPEJICBꎬSKUNDRICP.Qualityofchemicallymodifiedhempfibers[J].BioresourceTechnologyꎬ2008ꎬ99(1):94 ̄99.[20]王春红ꎬ任子龙ꎬ刘胜凯.汉麻纤维表面改性对其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ꎬ2018ꎬ35(4):804 ̄814.WANGChunhongꎬRENZilongꎬLIUShengkai.Effectofhempfibermodificationonthepropertiesandvolatileorganiccompoundsemissionofitsreinforcedpolypropylenecomposites[J].ActaMateriaeCompositaeSinicaꎬ2018ꎬ35(4):804 ̄814.[21]WANGJꎬZHAOYTꎬCAIXYꎬetal.Microwave ̄assistedone ̄stepdegummingandmodificationofhempfiberwithgrapheneoxide[J].JournalofNaturalFibersꎬ2020ꎬ19(2):416 ̄423. [22]PANDEYRꎬJOSESꎬBASUGꎬetal.NovelmethodsofdegummingandbleachingofIndianflaxvarietytiara[J].JournalofNaturalFibersꎬ2021ꎬ18(8):1140 ̄1150.[23]邵宽.纺织加工化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ꎬ1996.SHAOKuan.TextileProcessingChemistry[M].Beijing:ChinaTextilePublishingHouseꎬ1996.[24]喻叶.基于电化学方法的麻纤维脱胶技术的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ꎬ2021.YUYe.StudyonDegummingTechnologyofHempFiberBasedonElectrochemicalMethod[D].Tianjin:TiangongUniversityꎬ2021. [25]SUNYꎬLIDXꎬYUYꎬetal.S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cellulosefibersfromcannabisbastusingfoamednickelbycathodicelectro ̄fentonoxidationstrategy[J].Polymersꎬ2022ꎬ14(3):1 ̄16.[26]杨红穗ꎬ张元明.大麻快速化学脱胶工艺初探[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ꎬ1999(5):83 ̄86.YANGHonghuiꎬZHANGYuanming.Preliminarystudyonrapid87第60卷㊀第8期汉麻纤维特点及其脱胶进展chemicaldegummingtechnologyofhemp[J].JournalofChinaTextileUniversityꎬ1999(5):83 ̄86.[27]管云玲.大麻碱氧一浴一步法短流程脱胶漂白新工艺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ꎬ2003.GUANYunling.ResearchontheOne ̄BathAlkall ̄H2O2ofDegummingandBleachingofHemp[D].Qingdao:QingdaoUniversityꎬ2003.[28]李端鑫ꎬ孙颖ꎬ于洋.精细化工业大麻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毛纺科技ꎬ2021ꎬ49(12):8 ̄12.LIDuanxinꎬSUNYingꎬYUYang.Preparationandresearchofrefinedindustrialhempfiber[J].WoolTextileJournalꎬ2021ꎬ49(12):8 ̄12.[29]ABBOTTAPꎬBOOTHBYDꎬCAPPERGꎬetal.Deepeutecticsolventsformedbetweencholinechlorideandcarboxylicacids:Versatilealternativestoionicliquids[J].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ꎬ2004ꎬ126(29):9142 ̄9147.[30]AHMEDBꎬWUQLꎬLINHꎬetal.Degummingofhempfibersusingcombinedmicrowaveenergyanddeepeutecticsolventtreatment[J].IndustrialCrops&Productsꎬ2022ꎬ184:1 ̄15. [31]QINZHꎬZHAOSYꎬCHIHꎬetal.Processoptimizationandrecyclableutilizationoforganicsolventforthegreendegummingofhemp[J].IndustrialCrops&Productsꎬ2022ꎬ188:1 ̄10. [32]吴红玲ꎬ蒋少军ꎬ张新璞ꎬ等.大麻纤维生物酶脱胶工艺试验[J].染整技术ꎬ2010ꎬ32(7):24 ̄27.WUHonglingꎬJIANGShaojunꎬZHANGXinpuꎬetal.Enzymaticdegummingofhempfibres[J].TextileDyeingandFinishingJournalꎬ2010ꎬ32(7):24 ̄27.[33]ADAMSENAPSꎬAKINDEꎬRIGSBYLL.Chelatingagentsandenzymerettingofflax[J].TextileResearchJournalꎬ2002ꎬ72(4):296 ̄302.[34]卢国超.试论亚麻大麻雨露脱胶技术及其理论研究[J].黑龙江纺织ꎬ2017(4):1 ̄4.LUGuochao.Adiscussiononthedegummingtechnologyoflinencannabisrainanddewanditstheoreticalstudy[J].HeilongjiangTextilesꎬ2017(4):1 ̄4.[35]杨庆丽ꎬ刘宇峰ꎬ夏尊民ꎬ等.一株大麻雨露脱胶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胶性能研究[J].生物技术进展ꎬ2016ꎬ6(4):261 ̄264.YANGQingliꎬLIUYufengꎬXIAZunminꎬetal.Isolationꎬidentificationandrettingofahempdew ̄rettingfungus[J].CurrentBiotechnologyꎬ2016ꎬ6(4):261 ̄264.[36]ANTONOVVꎬMAREKJꎬBJELKOVAMꎬetal.Easilyavailableenzymesasnaturalrettingagents[J].BiotechnologyJournalꎬ2007ꎬ2(3):342 ̄346.[37]ALIXSꎬLEBRUNLꎬMARAISSꎬetal.Pectinasetreatmentsontechnicalfibresofflax:Effectsonwatersorptionandmechanicalproperties[J].CarbohydratePolymersꎬ2012ꎬ87(1):177 ̄185. [38]LIULꎬXIANGYPꎬZHANGRYꎬetal.TEMPO ̄mediaoxidationcombinedwithlaccaseforeffectivedegummingpretreatmentofhempfibers[J].Bioresourcesꎬ2017ꎬ12(4):8848 ̄8861.[39]王齐玮ꎬ吴宁ꎬ杜官本ꎬ等.大麻籽内生菌果胶酶的菌株筛选初探[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ꎬ2015ꎬ23(1):55 ̄59.WANGQiweiꎬWUNingꎬDUGuanbenꎬetal.Screeningstrainsfromhempseedsendophytesforpectinaseproduction[J].JournalofCelluloseScienceandTechnologyꎬ2015ꎬ23(1):55 ̄59. [40]徐鹏ꎬ王大红ꎬ陈亚欣ꎬ等.一株大麻脱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产果胶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中国麻业科学ꎬ2019ꎬ41(3):122 ̄129.XUPengꎬWANGDahongꎬCHENYaxinꎬetal.Isolationandlentificationofhempdegummingstrainandtheoptimizationoffermentationmediumforpectinaseproduction[J].PlantFiberSciencesinChinaꎬ2019ꎬ41(3):122 ̄129.[41]刘正初ꎬ彭源德ꎬ冯湘沅ꎬ等.苎麻生物脱胶新技术工业化生产应用研究[J].纺织学报ꎬ2001ꎬ22(2):27 ̄29.LIUZhengchuꎬPENGYuandeꎬFENGXiangyuanꎬetal.Industrialproductionandapplicationofnewbiologicaldegummingtechnologyforramie[J].JournalofTextileResearchꎬ2001ꎬ22(2):27 ̄29. [42]XIANGYPꎬLIULꎬZHANGRYꎬetal.Circulatingsolutionforthedegummingandmodificationofhempfiberbythelaccase ̄2ꎬ2ꎬ6ꎬ6 ̄tetramethylpiperidine ̄1 ̄oxylradical ̄hemicellulasesystem[J].TextileResearchJournalꎬ2019ꎬ89(21/22):4339 ̄4348. [43]焦伟航ꎬ金海燕ꎬ李闯ꎬ等.工业大麻纤维复合酶脱胶工艺研究[J].毛纺科技ꎬ2022ꎬ50(1):57 ̄61.JIAOWeihangꎬJINHaiyanꎬLIChuangꎬetal.Researchondegummingofindustrialhempfiberwithcompoundenzyme[J].WoolTextileJournalꎬ2022ꎬ50(1):57 ̄61.[44]李端鑫ꎬ于洋ꎬ陈嘉琳ꎬ等.工业大麻复合酶脱胶工艺优化及其效果分析[J].毛纺科技ꎬ2021ꎬ49(10):15 ̄19.LIDuanxinꎬYUYangꎬCHENJialinꎬetal.Processoptimizationandeffectanalysisofhempcompoundenzymedegumming[J].WoolTextileJournalꎬ2021ꎬ49(10):15 ̄19.[45]NAIRGRꎬLYEWDꎬYAYLAYANVꎬetal.Applicationofmicrowaveenergyindegummingofhempstemsfortheprocessingoffibres[J].BiosystemsEngineeringꎬ2015ꎬ131:23 ̄31. [46]LYUPꎬZHANGYꎬWANGXGꎬetal.Degummingmethodsforbastfibers:Aminireview[J].IndustrialCropsandProductsꎬ2021ꎬ174:114158.[47]蒋国华.超声波在大麻脱胶预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麻业ꎬ2003(2):31 ̄33.JIANGGuohua.Applicationofultrasonicwaveindegumming9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训练
农民工技能培训、外出就业正规性与稳定性---基于上海市、南京市的调查分析
刘桢
展进涛
经济管理学院
201610307047
创新训练
移动互联网对农业科技推广影响的研究---基于河北省和江苏省农户的调查
刘倩
刘爱军
动物医学院
201610307048
创新训练
槲皮素对肉鸡肠道P-糖蛋白表达及对口服伊维菌素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创新训练
我国新育成大豆品种分子鉴定与遗传关系研究
金尚昆
赵团结
农学院
201610307016
创新训练
在棉花的纤维发育中高丰度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的克隆
商冠东
关雪莹
农学院
201610307017
创新训练
水稻转基因沉默的关键基因的克隆
冯冠华
杨东雷
农学院
201610307018
许佳昀
叶永浩
植物保护学院
201610307022
创新训练
赤眼蜂的分子鉴定及其宿主的适应性评价
赵紫衣
李元喜
植物保护学院
201610307023
创新训练
甜菜夜蛾HSPs在甲维盐抗性中的作用
封越
张浩男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610307024
创新训练
生物硝化抑制剂堆肥的促效机制研究
吾尔肯别克.波力斯汗
朱毅勇
臧新威
孙少琛
动物科技学院
201610307035
创新训练
酶解青蒿(Artemisia annua)对肉鸡热应激的缓解作用研究
蒋璐憶
王恬
动物科技学院
201610307036
创新训练
有机微量元素对三黄鸡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陈露
李春梅
动物科技学院
201610307037
创新训练
不同猪种的精液冷冻和解冻后精子质量检测
于瑶
郑录庆
生命科学学院
201610307009
创新训练
能以沼气为碳源生长的嗜甲烷细菌的分离、驯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浩杰
闫新
生命科学学院
201610307010
创新训练
用CRISPR-Cas9系统研究miR-210在癌细胞中的功能
陈夏
曾严
农学院
201610307011
创新训练
基于卫星影像的南农卫岗校区的时空变化格局分析
兼业化背景下“农时”延误及产量损失---以水稻病虫害防治为例
许永钦
纪月清
经济管理学院
201610307044
创新训练
中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及绩效研究---以山西省临汾为例
武雅欣
应瑞瑶
经济管理学院
201610307045
创新训练
蔬菜产业品牌化发展策略研究---以安徽和县为例
陈肖湄
耿献辉
经济管理学院
陈超燕
姚霞
农学院
201610307012
创新训练
氮素穗肥影响水稻叶片、籽粒碳氮代谢的生理机制
顾晓华
刘正辉
农学院
201610307013
创新训练
水稻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的光谱监测研究
章项斌
田永超
农学院
201610307014
创新训练
水稻粉质突变体S67的表型鉴定及基因定位
刘玉龙
王益华
农学院
201610307015
创新训练
响应赤霉素miRNA调控葡萄单性结实过程的表达分析
张艺
王晨
园艺学院
201610307032
创新训练
菘蓝的FLC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王莉莉
唐晓清
园艺学院
201610307033
创新训练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防治调理剂筛选与利用
王静怡
郭世荣
动物科技学院
201610307034
创新训练
DEHP对猪卵母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
边晓茜
何军
经济管理学院
201610307041
创新训练
社区支持农业(CSA)运营模式在我国发达地区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对策分析
王依雯
林光华
经济管理学院
201610307042
创新训练
眼不见,心不烦吗?---基于规模化养殖场周边农户生态受偿意愿的实证研究
赵俏
周力
经济管理学院
201610307043
创新训练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5月应结题的
2016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一览表
学院名称
项目编号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主持人
指导老师
生命科学学院
201610307001
创新训练
DNA甲基化调控拟南芥对真菌逆境的响应
王斌强
强胜
生命科学学院
201610307002
创新训练
马铃薯StFD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兰沁颖
黄启为
生命科学学院
201610307006
创新训练
基于定向基因突变技术筛选灵芝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
顾铁基
赵明文
生命科学学院
201610307007
创新训练
马陆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原核表达与功能的研究
凃翘楚
严秀文
生命科学学院
201610307008
创新训练
水稻重金属胁迫相关转录因子HSFA4d下游调控基因的筛选
创新训练
水稻OsCUT7基因的抗旱性功能分析
唐梦璐
黄骥
农学院
201610307019
创新训练
番茄腺毛基因的发掘及功能验证
张馨月
胡艳
植物保护学院
20
创新训练
水稻白叶枯病菌中CRISPR-Cas对病菌毒力的影响探究
薛兰
宋从凤
植物保护学院
201610307021
创新训练
球毛壳菌沉默基因激活与新农药先导化合物发现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610307025
创新训练
北极适冷小球藻广温适应的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魏东
王长海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610307026
创新训练
有机茶园N2O和NO排放及其关联微生物过程研究
闻翔
刘树伟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610307027
创新训练
生物有机肥构建连作黄瓜高产根际土壤真菌区系研究
陈丹丹
李荣
园艺学院
201610307028
创新训练
不结球白菜褪黑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成波
侯喜林
园艺学院
201610307029
创新训练
菊花耐涝性的杂种优势与混合遗传分析
吴少芳
陈发棣
园艺学院
201610307030
创新训练
梨成花相关MYB转录因子的功能验证
谢琦
吴巨友
园艺学院
201610307031
邓鑫
李娟
草业学院
201610307038
创新训练
水杨酸对紫花苜蓿耐盐调控机制的影响
王灵婧
李志华
经济管理学院
201610307039
创新训练
贸易风险视角下涉农外资企业纵向整合行为研究---以嘉吉全产业链模式为例
李钟慧
田曦
经济管理学院
201610307040
创新训练
“农超对接”是否促进了农业转型?---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实证分析
徐昊
杨清
生命科学学院
201610307003
创新训练
植物内生菌缓解一年生黑麦草镉胁迫的效果和机理研究
胡粲
蔡庆生
生命科学学院
201610307004
创新训练
蚯蚓活动对“土壤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群体效应的影响
金嘉玉
陈亚华
生命科学学院
201610307005
创新训练
利用玉米秸秆和哈茨木霉生产木霉生物有机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