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
井陉之战学案1
《井陉之战》学案(一)2008-08-15 09:59:16| 分类:课程解析|字号大中小订阅教学目标:一、掌握文中虚词、实词的用法,会翻译,理解特殊文言句式。
二、读文本,品味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理解战争艺术。
教学重点及过程:第一段:重点字、词、句式:()即中间可以添加字词、列出之字词即为需理解者1、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亡:2、汉之败却()彭城:却:3、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谒:归:疾:4、即绝河关反汉:即:绝:河关:5、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说:下:6、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其:以……为:7、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盛兵:塞:赵亦盛设兵以待:8、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乃:益:为:陈:9、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瓯渡军:而:以:10、魏王豹惊,引兵迎信:惊:引:迎:信遂虏豹:遂:虏:11、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俱:引:东:北:12、后九月,禽夏说()阏与:禽:信之下魏破代:下:13、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辄:收:其:14、诣荥阳以距楚:诣:以:距:第一段之问题:一、彭城之战后,楚汉势力对比如何?试画一简单关系图:二、汉王派信攻魏前,曾使郦生说豹,这一点在我们做事时可有启发?三、韩信如何虏魏王豹?成语中对这一做法可有类似描述,试找出:四、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对魏王之败、韩信之胜有何想法?五、知己知彼、对未来进行预期既是战争法则,也应当是人生原则,你对你未来可能的遭遇了解么?你明了你的理想与你的现实之间的差距么?你想好了如何实现理想的方法么?第二段:重点字、词、句式1、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以:欲东下()井陉击赵:东:下:2、赵王闻汉且袭之也:闻:且:袭:之:3、聚兵()井陉口:聚兵:今乃辅以张耳:句式;乃:以:4、议欲下赵:下:5、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而:去:远:当:6、臣闻千里馈粮:馈: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樵:译整句:7、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并列:方轨:并列:8、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其势:必:其后:9、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假:从间道绝其辎重:间道:绝其:10、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沟:垒:坚:11、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前:退:吾奇兵绝其后:绝:12、使()野无所掠:野:13、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而:可:致:戏:14、必为二子所禽矣:必:禽:句式:15、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称:义兵:诈谋奇计:16、十则围之,倍则战:十:围:倍:其实不过数千:其实:17、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而:罢:18、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后:大:何以:加:19、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则:而:轻:伐:20、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听:不用:第二段之问题:一、“赵王……聚兵井陉口”,为何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赤壁之战》中曹操也自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而诸葛亮分析其不过十四、五万,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试联系现实谈一谈?二、广武君李左车说韩信“其锋不可当”,有何理由?你如何评价?你对广武君所献计策评价如何,试结合官渡之战略谈?三、拓展: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前两年俄罗斯修建远东输油管道时,日本与中国有“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试从战争的角度谈谈以上问题?四、“成安君……儒者,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你如何评价此人此观点?课堂小练: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决胜疆场的艺术 8 井陉之战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8 井陉之战学生用书[P76~P78]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禽夏说阏与B.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C.从间道绝其辎重D.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解析:选C。
A项,“禽”同“擒”,捉拿。
B项,“戏”同“麾”,军队中的帅旗。
D 项,“萆”同“蔽”,隐蔽。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视亲疾.疾:疾病B.信乃益.为疑兵益:更加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假:给予D.吾奇兵绝.其后绝:断绝解析:选B。
益,增设。
3.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陷之死地而.后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毕贺,因.问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汉之.败却彭城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解析:选D。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副词,才;副词,表判断。
B项,连词,表承接,然后;连词,表修饰。
C项,介词,趁机;副词,就。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欲东.下井陉击赵B.引兵东.C.鼓.行出井陉口D.西乡对,师.事之解析:选B。
B项是名词作动词,其余各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5~8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樵苏后爨.,师不宿饱爨:灶台B.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罢:疲惫C.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 详:同“佯”,假装D.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陈:布阵解析:选A。
爨,名词用作动词,烧火做饭。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敢引兵遂下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B.其.势粮食必在其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赵军望见而.大笑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解析:选C。
A.副词,才;副词,却。
B.指示代词,那;语气副词,表示揣测。
C.介词,用。
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
高中语文鲁人版《《史记》选读》第4单元第8课《井陉之战》学案
《井陉之战》学案一、教学目标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背景资料1、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胯下之辱一饭千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陷于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萧何月下追韩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十面埋伏2、内容梗概: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
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
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
三、语言积累1.通假字禽夏说阏与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必为二子所禽矣亦已罢极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详应曰:“诺。
”背水陈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东乡坐兵法右倍山陵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诣荥阳以距楚2.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3.一词多义(1)以以信为左丞相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2)与齐、赵亦反汉与楚和信与张耳以兵数万(3)下信之下魏破代欲东下井陉击赵(4)而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此乘胜而去国远斗今如此避而不击赵军望见而大笑壁皆汉赤帜,而大惊(5)其其八月其锋不可当其势粮食必在其后(6)且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7)疾归视亲疾若疾入赵壁(8)绝即绝河关反汉从间道绝其辎重(9)乃信乃益为疑兵乃敢引兵遂下4.常见实词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至国汉王使郦生说豹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引兵迎信汉王遣张耳与信俱汉王遣张耳与信俱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汉辄使人收其精兵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必空壁逐我走水上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诸将效首虏今予之生地5.常见虚词汉之败却彭城即绝河关反汉信遂虏豹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则诸侯谓吾怯韩信使人间视若疾入赵壁诸将皆莫信赵将虽斩之顾诸君不察耳今予之生地6.词类活用引兵东北击赵、代欲东下井陉击赵鼓行出井陉口师事之7.特殊句式汉之败却彭城魏王盛兵蒲坂禽夏说阏与聚兵井陉口新喋血阏与坚营勿与战必为二子所禽矣广武君策不用成安君,儒者也何以加之四、课堂导学(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3)赵军为何失败?五、拓展延伸(1)井陉之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2)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六、课后习题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视亲疾疾病B.信乃益为疑兵更加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给予D.吾奇兵绝其后断绝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夜半传发B.军皆殊死战,不可败C.其实不过数千D.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陷之死地而后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毕贺,因问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汉之败却彭城臣固知王之不忍也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事之A.吾得兄事之B.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C.为肥甘不足于口与?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今予之生地,(士兵)皆走B. 聚兵(于)井陉口C.坚营勿与(汉军)战D. 还报,(张耳)则大喜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决胜疆场的艺术8井陉之战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
8 井陉之战本文节选自《淮阴侯列传》。
韩信是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历史人物,但他的才能却是在楚汉战争中发挥出来的。
他本是淮阴一个流荡青年,贫无以食。
秦末动乱,先投靠项羽,未得重用,又投奔刘邦,但仍未被重用而逃离,后经萧何推荐,得以举拔为大将,由是感激汉王刘邦。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从彭城败逃,靠韩信在京、索间挫败项羽,才稳住了楚汉相争的阵脚。
然后,韩信率领一支队伍,开辟北方第二战场,以少胜多,取得了攻打魏、赵、燕、齐的胜利,完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
最后与刘邦会师,在垓下歼灭了项羽。
井陉之战是韩信辉煌战例中的精粹。
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抽掉韩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则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
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
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汉将们由衷地佩服他。
一、字音井陉.(xínɡ)翟.王(zhái)木罂缻.(fǒu)荥.阳(xínɡ)后爨.(cuàn)二、通假字①禽.夏说阏与禽,同“擒”,捉拿②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戏,同“麾”,军队中的帅旗③亦已罢.极罢,通“疲”,疲惫④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萆,同“蔽”,隐蔽⑤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详,同“佯”,假装⑥背水陈.陈,通“阵”,布阵⑦兵法右倍.山陵倍,通“背”,背后三、一词多义(1)下⎩⎪⎨⎪⎧①信之下.魏破代 动词,攻克②欲东下.井陉击赵 动词,去(2)疾⎩⎪⎨⎪⎧①归视亲疾. 名词,疾病②若疾.入赵壁 副词,迅速地(3)绝⎩⎪⎨⎪⎧①即绝.河关反汉 动词,切断②从间道绝.其辎重 动词,断绝(4)以⎩⎪⎨⎪⎧①以.信为左丞相 介词,把②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 介词,用③诣荥阳以.距楚 连词,表目的,来④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动词,带领(5)与⎩⎪⎨⎪⎧①齐、赵亦反汉与.楚和 介词,和、跟②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连词,和(6)而⎩⎪⎨⎪⎧①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 连词,表转折②此乘胜而.去国远斗 连词,表修饰③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连词,表目的,来④赵军望见而.大笑 连词,表承接⑤壁皆汉赤帜,而.大惊 连词,表因果,因而四、古今异义①其实..不过数千古义:它的实际情况。
《井陉之战》导学案
《井陉之战》导学案第一课时【课标点击】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背景资料】1、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2、内容梗概: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
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
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
【语言积累】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井陉( ) 阏与( )喋血( ) 辎重( ) 裨将( ) 萆山 ( ) 传飧( )拊循(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禽夏说阏与 2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3必为二子所禽矣4亦已罢极 5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6详应曰:“诺”7背水陈 8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 9东乡坐10兵法右倍山陵 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12诣荥阳以距楚三、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四、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引兵迎信2诣荥阳以距楚3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4必空壁逐我5有能生得者购千金6诸将效首虏五、词类活用1 引兵东2 北击赵、代3 欲东下井陉击赵4 鼓行出井陉口5 师事之六、特殊句1 新喋血阏与2 坚营勿与战3 必为二子所禽矣4 广武君策不用5 成安君,儒者也6 何以加之【理解感悟】1. 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是什么?2. 赵军为何失败?3.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相关链接】与韩信有关的成语和俗语一、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计小利,从此典故可见。
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文档:第4单元+8 井陉之战+Word版含答案
8井陉之战拨开云雾见真谛井陉之战作为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被后世研究者无限地拔高,使之神化!而关键的制胜之道却往往被忽视。
后人往往纠缠于“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或者是探讨背水之战的神奇!战后,诸将迷惑不解,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韩信的解释无疑说出了此战的一个关键,但是远远不是全部,以至后人研究的时候走了不少弯路,此战关键之处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知己知彼。
作为掌握孙子兵法精髓的韩信无疑很好的继承了这种用兵权谋,把它和巧妙的战术配合在一起构成完美战役。
军事的布局不在于你有多么完美的战术设计,有多么精妙的奇思异想。
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握战术的节奏,把每个环节都丝丝入扣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去完善它,而不至于一步错,满盘输!而韩信运用高级间谍巧妙背水破敌殊成绝响,井陉之战制胜之道不在于背水之阵有多奥妙,而在于韩信知道敌军实际的情况,对症下药!井陉之战制胜之道不在于韩信的奇兵正兵配合的如何神奇如何“哲学”,而在于韩信有把握取得敌军大营,故做疑云!后世无数风流志士不解井陉之战之真谛,而竞相模仿欲以一举成名,结果战败身死,声名倒地!徒为后世者笑,戒之戒之!汉初军事家——韩信韩信(约公元前231-公元前196),西汉开国功臣。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邦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井陉之战》学案
《井陉之战》学案【文本解读】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胯下之辱一饭千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陷于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萧何月下追韩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十面埋伏【语言积累】1. 通假字禽.夏说阏与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必为二子所禽.矣亦已罢.极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详.应曰:“诺。
”背水陈.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东乡.坐兵法右倍.山陵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诣荥阳以距.楚2. 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3. 一词多义以以信为左丞相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与齐、赵亦反汉与楚和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下信之下魏破代欲东下井陉击赵而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此乘胜而去国远斗今如此避而不击赵军望见而大笑壁皆汉赤帜,而大惊其其八月其锋不可当其势粮食必在其后且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疾归视亲疾若疾入赵壁绝即绝河关反汉从间道绝其辎重乃信乃益为疑兵乃敢引兵遂下4. 常见实词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至国.汉王使郦生说.豹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引.兵迎信汉王遣.张耳与信俱汉王遣张耳与信俱.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汉辄使人收其精兵.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必空壁.逐我走.水上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诸将效.首虏今予.之生地5. 常见虚词汉之.败却彭城即.绝河关反汉信遂.虏豹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则.诸侯谓吾怯韩信使人间.视若.疾入赵壁诸将皆莫.信赵将虽.斩之顾.诸君不察耳今予之生地6. 词类活用引兵东北击赵、代欲东下井陉击赵鼓行出井陉口师事之7. 特殊句式汉之败却彭城魏王盛兵蒲坂禽夏说阏与聚兵井陉口新喋血阏与坚营勿与战必为二子所禽矣广武君策不用成安君,儒者也何以加之【模拟试题】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归视亲疾.疾病B. 信乃益.为疑兵更加C.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给予D. 吾奇兵绝.其后断绝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 夜半传发B.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C. 其实..不过数千D. 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 陷之死地而.后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毕贺,因.问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 汉之.败却彭城臣固知王之.不忍也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事之A. 吾得兄事.之B.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C.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 今予之生地,(士兵)皆走B. 聚兵(于)井陉口C. 坚营勿与(汉军)战D. 还报,(张耳)则大喜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井陉之战学案.doc
三、落实基础,自我检测:(一)给加点字注音:井隆()翟()王木罂®((• •(二)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乃虏魏王,禽夏说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从间道革山而望赵军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荥()阳分爨()1 .2 .3 .(((((())))))井隆之战(高二语文学案)编选徐颖审核董昌仁(2010-4-8)【学习目标】1.能结合语境,准确解释“谒、亡、益、绝、疾、师、壁、购、且”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学会遇事能够灵活创新。
3.了解本文按照人物生平阶段精选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丰富自己的写作手法。
t课前预习】一、了解韩信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 著有《兵法》三篇。
二、阅读课文,把握内容本文主要记述了韩信的几次战斗?重点记述了哪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次战斗的过程。
(字数不超过50字)战斗:内容概括:7.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8.信乃解其缚,东乡坐()9.右倍山陵,前左水泽()10.诣荥阳以距楚()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2.至国,即绝河关反汉()3.信乃益为疑兵()4.魏王豹惊,引兵迎信().5.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6.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7.未至井隆口三十里,止舍()8.有能生得者,购“千金”()9.诸将效首虏()10.然竟以胜,此何术也().11.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温馨提示:你是否有疑问呢?请在题目序号前做好标记吧!其他的疑问请写在下面。
2012级井陉之战学案(学生版2)
《井陉之战》学案【课题】《井陉之战》(选读)第四单元【课型】新授课【学案序号】27【课时】第2课时【使用日期】4月3日【学习目标】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2.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3. 对韩信性格的把握【学习难点】 1. 较难翻译的语句 2. 井陉之战的启示【定标自学】一、熟读课文,概括井陉之战的过程。
【合作探究】二、研讨探究。
1.本文题目为《井陉之战》,前面为什么还要写韩信的其他几次战争?2.韩信在“井陉之战”中采用了什么计策,能够以少胜多,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课外延伸】与韩信有关的成语和俗语【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计小利,从此典故可见。
【一饭千金】韩信起初贫困,又不懂得经营,没有饭吃,只能在淮阴城下钓鱼。
有一个漂絮的老妇人,给他吃了几十天饭,后来韩信封了楚王后,就拿千金报答她。
后因称受恩而后报为‘一饭千金’。
【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始辅佐项羽时,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
但未被重用。
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
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
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
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
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鲁人版语文选修第8课《井陉之战》word学案
设计人:李敏把关人:王晓敏审核人:朱永明日期:【学习目标】1、理解和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2、疏通文意,把握基本事实,概括韩信的形象特征。
3、感受韩信的谋略思想,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重难点】1、理解并翻译文中包含文言知识点丰富的句子。
2、疏通文意,把握基本事实。
【学习课型】自读课【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完成任务1:朗读课文一遍。
然后默读,结合注释,理解文字大意。
完成任务2:自己尝试口头翻译“合作学习”环节的文言句子。
把自己难以翻译的地方标画出来。
二、合作学习,重点突破完成任务3:精确翻译下面句子。
并用红笔圈出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
在右侧旁批中注释词语或句式。
学习过程提示:独立口头翻译之后,自主寻找学习助手,进行两两合作或小组合作,通过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完成本学习任务。
(1)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2)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3)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後爨,师不宿饱。
(4)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5)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6)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三、探究学习,提升认知完成任务4、默读课文,思考后回答:在课文一二段中,还有哪些词句是你不理解的,请提出来一起探究。
完成任务5、课文记叙的重点是井陉之战,为什么第一段还写了韩信与魏的战争?为什么第二段要写广武君为成安君出谋划策?四、学后训练,夯实双基(一)积累下面与韩信有关的成语1、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后报,韩信衣锦还乡时赏赐她千金。
2、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
”又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之意。
3、十面埋伏,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
4、背水一战,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第4单元8井陉之战+Word版含解析.doc
学生用书[P76~P78]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禽夏说阏与B.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C.从间道绝其辎重D.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解析:选C。
A项,“禽”同“擒”,捉拿。
B项,“戏”同“麾”,军队中的帅旗。
D项,“萆”同“蔽”,隐蔽。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视亲疾.疾:疾病B.信乃益.为疑兵益:更加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假:给予D.吾奇兵绝.其后绝:断绝解析:选B。
益,增设。
3.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陷之死地而.后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毕贺,因.问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汉之.败却彭城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解析:选D。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副词,才;副词,表判断。
B项,连词,表承接,然后;连词,表修饰。
C项,介词,趁机;副词,就。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欲东.下井陉击赵B.引兵东.C.鼓.行出井陉口D.西乡对,师.事之解析:选B。
B项是名词作动词,其余各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5~8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樵苏后爨.,师不宿饱爨:灶台B.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罢:疲惫C.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详:同“佯”,假装D.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陈:布阵解析:选A。
爨,名词用作动词,烧火做饭。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敢引兵遂下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B.其.势粮食必在其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赵军望见而.大笑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解析:选C。
A.副词,才;副词,却。
B.指示代词,那;语气副词,表示揣测。
C.介词,用。
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李左车认为韩信定会利用井陉之险背水而战,故提议“深沟高垒”以“绝其后”。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史记选读》文档:第单元8 井陉之战训练含答案
[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视亲疾.疾:疾病B.信乃益.为疑兵益:更加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假:给予D.吾奇兵绝.其后绝:断绝【解析】益,增设.【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敢引兵遂下②是乃.仁术也B.①陷之死地而.后生②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①毕贺,因.问信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①汉之.败却彭城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解析】D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副词,才;副词,是.B项,连词,表转折,然而;连词,表修饰。
C项,副词,趁机;连词,因而.【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传发A.夜半..B.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不过数千C.其实..D.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解析】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情况;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答案】C4.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活用现象有误的一项是( )A.信之下.魏破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攻占B.欲东.下井陉击赵东:名词作状语,何东C.坚.营勿与战坚:形容词作动词,坚守D.师.事之师:名词作动词,学习【解析】D项,“师"应为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那样。
【答案】D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广武君策不用A.必为二子所禽矣B.非臣所及也C.成安君,儒者也D.何以加之【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
B项与C项均为判断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A[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
”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04—《井陉之战》课后练习
《井陉之战》课后作业基础巩固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禽夏说阏与 2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3必为二子所禽矣 4亦已罢极5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6详应曰:“诺”7背水陈 8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9东乡坐 10兵法右倍山陵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12诣荥阳以距楚二、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引.兵迎信2诣.荥阳以距楚3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4必空壁.逐我5有能生得者购.千金6诸将效.首虏四、词类活用1 引兵东2 北击赵、代3 欲东下井陉击赵4 鼓行出井陉口5 师事之五、特殊句1 新喋血阏与2 坚营勿与战3 必为二子所禽矣4 广武君策不用5 成安君,儒者也6 何以加之能力提高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归视亲疾.疾病B. 信乃益.为疑兵更加C.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给予D. 吾奇兵绝.其后断绝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夜半传.发B.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C. 其实..汉皆已得赵王将矣..不过数千 D. 以为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 陷之死地而.后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 毕贺,因.问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 汉之.败却彭城臣固知王之.不忍也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事之A. 吾得兄.事之B.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C.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 今予之生地,(士兵)皆走B. 聚兵(于)井陉口C. 坚营勿与(汉军)战D. 还报,(张耳)则大喜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巩固答案一、通假字1禽通“擒”,捉拿2戏通“麾”,军队中的帅旗3禽通“擒”,擒拿4罢通“疲”,疲惫5萆通“蔽”,隐蔽6详通“佯”,假装7陈通“阵”,布阵8详通“佯”,假装9乡通“向”,方向10倍通“背”,背后11拊通“抚”,抚爱12距通“拒”抵御二、古义:它的实际情况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三、1带领2到3给予4营垒5重金悬赏6献上四、 1 向东进军(名词活用作动词)2 向北(名词作状语)3 向东(名词作状语)4 击鼓(名词作状语)5 像对待老师那样(名词作状语)五、1 省略句2 省略句3 被动句4 被动句5 判断句6 介词宾语前置能力提高答案:1. B2. C3. D4. A5. D6. 略。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含答案)
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高祖三年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
赵王及成安君陈余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煲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将传餐,曰:“今日破赵会食。
”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
”信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也。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
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见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
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流水上,禽赵王歇。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B.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C.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D.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足下,是古代的交际用语,是“下级”称“上级”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井陉之战》学案(沂源一中穆念锋设计)
《井陉之战》学案(沂源一中穆念锋设计)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勒紧(lēi) 抹布(mā) 稽首(jī) 一幢房子(zhuàng)B、关卡(qiǎ) 拓片(tuò) 女红(gōng) 万头攒动(cuǎn)C、模样(mó) 巷道(hàng) 粳米(jīng)时乖命蹇(jiǎn)D、皈依(guī) 倥偬(zǒng) 丝绦(tāo)怙恶不悛(q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娇纵戴高帽隐忍苟活迫不急待B、踌躇出洋相如火如荼凭心而论C、寒暄霓虹灯百无聊赖各行其是D、遐想缔造者宽宏大量人情事故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4、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D、高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象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比往年大幅度增长。
B、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基层,重视基层,进一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井陉之战》 学案 鲁人版选修
《井陉之战》学案学习目标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2.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3. 对韩信性格的把握学习难点1. 较难翻译的语句2. 井陉之战的启示文本解读一. 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二. 内容梗概: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
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
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
三. 研讨探究:1. 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是什么?提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的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的掌握士兵的心理状态,奇正并用,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
井陉之战导学案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共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题。
长长的山道上很难得见到人。
……最后在霹雳石边上见一位蹲在山崖边卖娃娃鱼的妇女。
曾问那位妇女:整个山上都没有人,娃娃鱼卖给谁呢?妇女一笑,随口说了几句很难听懂的当地土话,像是高僧的偈.语。
色彩斑斓..的娃娃鱼在瓶里不动,像要从寂寞的亘.古(停驻/停伫)到寂寞的将来。
山道越走越长,于是宁静也越来越纯。
越走又越觉得山道修筑得非常完好,完好得与这个几乎无人的世界不相般配。
当然得感谢近年来的悉心(修缮/修葺),但毋庸质疑..,那些已经溶化为自然景物的坚实路基,那些新桥栏下石花苍然的远年桥礅..,那些指向风景绝佳处的磨滑了的石径,却镌.刻下了很早以前曾经有过的繁盛。
无数的屋檐曾从崖石边(伸/飞)出,磬钹..声此起彼伏,僧侣和道士们在山道间拱手..相让。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偈.语 (jié) 斑斓.. B.亘.古(gèn) 质疑..C.镌.刻(juān)桥.礅. D.磬钹.(bó)拱手..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停驻修葺伸B.停伫修缮飞C.停驻修缮伸 D.停伫修葺飞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严肃查处各类严重违纪案件,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激发出我党激浊扬清....、反腐肃贪的强大正能量。
B.入春的大观园,春草萋萋,杨柳依依,桃花吐蕊,流水浅浅,游人置身于这秀色可餐....的春景中,恍如回到了红楼之中。
C.德国是希腊最主要的国际债权国之一,经历过两轮失败的救助行动,给病入膏肓....的希腊继续提供资金援助的做法在德国十分不受欢迎。
D.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豪车,住豪宅,一饭千金....,却很少把钱用于公用事业。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于7月11日在浙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造成华东多数地区强降雨天气。
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决胜疆场的艺术 8 井陉之战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8 井陉之战拨开云雾见真谛井陉之战作为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被后世研究者无限地拔高,使之神化!而关键的制胜之道却往往被忽视。
后人往往纠缠于“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或者是探讨背水之战的神奇!战后,诸将迷惑不解,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韩信的解释无疑说出了此战的一个关键,但是远远不是全部,以至后人研究的时候走了不少弯路,此战关键之处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知己知彼。
作为掌握孙子兵法精髓的韩信无疑很好的继承了这种用兵权谋,把它和巧妙的战术配合在一起构成完美战役。
军事的布局不在于你有多么完美的战术设计,有多么精妙的奇思异想。
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握战术的节奏,把每个环节都丝丝入扣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去完善它,而不至于一步错,满盘输!而韩信运用高级间谍巧妙背水破敌殊成绝响,井陉之战制胜之道不在于背水之阵有多奥妙,而在于韩信知道敌军实际的情况,对症下药!井陉之战制胜之道不在于韩信的奇兵正兵配合的如何神奇如何“哲学”,而在于韩信有把握取得敌军大营,故做疑云!后世无数风流志士不解井陉之战之真谛,而竞相模仿欲以一举成名,结果战败身死,声名倒地!徒为后世者笑,戒之戒之!汉初军事家——韩信韩信(约公元前231-公元前196),西汉开国功臣。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邦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陉之战(学案)【学习目标】1.能结合语境,准确解释“谒、亡、益、绝、疾、师、壁、购、且”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学会遇事能够灵活创新。
3.了解本文按照人物生平阶段精选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丰富自己的写作手法。
【课前预习】一、了解韩信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二、阅读课文,把握内容本文主要记述了韩信的几次战斗?重点记述了哪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次战斗的过程。
(字数不超过50字)战斗:内容概括:三、落实基础,自我检测:(一)给加点字注音:井陉.()翟.()王木罂缻.()荥.()阳分爨.()(二)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乃虏魏王,禽夏说()2.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3.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4.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5.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6.诸将皆莫信,详应曰()7.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8.信乃解其缚,东乡坐()9.右倍山陵,前左水泽()10.诣荥阳以距楚()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2.至国,即绝.河关反汉()3.信乃益.为疑兵()4.魏王豹惊,引兵迎.信()5.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6.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7.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8.有能生得者,购.“千金”()9.诸将效.首虏()10.然竟.以胜,此何术也()11.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温馨提示:你是否有疑问呢?请在题目序号前做好标记吧!其他的疑问请写在下面。
1、文言知识方面2、内容理解方面【课堂巩固】文言知识梳理温馨提示:通读课文,独立思考“我的疑问”中的问题,然后与同学交流,也可向老师求助!然后,请独立闭卷完成下列题目。
全部完成以后,再对照课文或和同学讨论解决不会做的题目;最后请当堂巩固。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注意用法。
1.引兵东.,北.击赵、代()2.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3.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4.水上军开入.之()5.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6.陷之死地而后.生()7.足下深.沟高.垒()8.绝(1)即,竟绝.去(2)从间道绝.其辎重()(3)至国,即绝.河关反汉()(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7)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8)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二)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注意区别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
且(1)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2)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5)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6)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三)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禽夏说阏与。
()2.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3.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4.广武君策不用。
()5.成安君,儒者也。
()6.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四)翻译下列句子1.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2.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深入探究】1. 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是什么?2. 赵军为何失败?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请写在下面,并让我们一起研讨吧!【读写结合】1. 井陉之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2、结合韩信的其他事迹和遭遇,你如何看待韩信其人?韩信的材料可以运用于哪些话题的作文中?【考试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将传飱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
欲还归壁。
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
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水上,禽赵王歇。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信使人间视间:暗中B.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舍:设营驻扎C. 鼓行出井陉口鼓:击鼓D. 赵军已不胜胜:忍受2.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B.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C. 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
D. 斩成安君水上,禽赵王歇。
3.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 )。
(1) 信乃使万人先行/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2) 兵遂乱,遁走/赵军望见而大笑A. “乃”与“逐”相同,“且”与“而”不同。
B. “乃”与“逐”不同,“且”与“而”相同。
C. “乃”与“逐”相同,“且”与“而”也相同。
D. “乃”与“逐”不同,“且”与“而”也不同。
4. 下列对“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翻译正确的是()。
A. 从小路进入山中隐蔽着观察赵军情况B. 从小路进入山中隐蔽着等赵军到来C. 从小路躲过山头向赵军营垒偷袭D. 顺山路悄悄地从山上直奔赵军而来5. 对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①若疾入赵壁②不能得信A. ①像疾风一样冲入赵军营垒②得不到音信B. ①你们就迅速地冲进赵军营中②不能活捉韩信C. ①你们就迅速地冲进赵军营中②得不到音信D. ①像疾风一样冲入赵军营垒②不能活捉韩信6. 下列最能解释“军皆殊死战”理由的一项是()。
A. 今日破赵会食B.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C. 赵军望见而大笑D. 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7.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韩信得知赵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策,心中非常高兴,于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制定了破敌良计。
B. 汉军地理位置处于劣势且兵力不多,要战胜赵军很困难。
所以一开始,汉军将领们对韩信破敌举措没有充足的信心。
C. 为了打败赵军,韩信运用了各种迷惑敌人的战术。
如鼓行出击,佯装败北,换旗易帜等。
D. 陉口之战中,汉军只分两路夹击,占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终于大破赵军。
其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韩信能把握战机并运用了有效的战术。
【参考答案】【自我检测】(一)xíng zhái foǔ xíng cuàn(二)1.“禽”通“擒”,擒获,擒住2.“戏”通“麾”,军队中帅旗3.“罢”通“疲”,疲劳,劳累4.“萆”通“蔽”,隐藏5.“陈”通“阵”,阵势,在这里做动词用,列阵6.“详”通“佯”,假装7.“详”通“佯”,假装8.“乡”通“向”,面向9.“倍”通“背”,背靠10.“距”通“拒”,抵抗,抵挡(14) “拊”通“抚”,抚爱(三)1.逃亡,逃跑2 .切断,断绝3 .增设4. 迎击,迎战5. 将要6. 给予,借7. 动词,住宿,宿营8.购,重金收买9.奉献,献出10. 最终11.只,不过【课堂巩固】(一)1. 东,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军;北,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2.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东3.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前4. 使动用法,使……入5. 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对待老师那样6. 名词活用作状语,尔后7. 名词活用作动词,挖沟;垒墙8.离开/断绝/断绝,切断/渡过/停止,消失/(与世)隔绝/断绝/极,非常(二)将要/况且/将要/暂且/而且/尚且/将,将要(三)1.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译:在阏与活捉夏说2.省略句,译:您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他们交战。
3.被动句,译:如果不这样,您一定会被这两个人活捉。
4.被动句,译:广武君的计策没有被采纳。
5.判断句,译:成安者,是一个信奉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
6.宾语前置句,译: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用什么对付呢?(四)1.我出奇兵断绝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账下。
2.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
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
能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也已经疲惫不堪了。
【深入探究】1.提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的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的掌握士兵的心理状态,奇正并用,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
2.提示:主帅迂腐而傲慢,拒绝采纳谋士的正确作战方案,不能了解汉军的作战意图,最终丧失了优势和主动地位。
【读写结合】1.提示:井陉之战最宝贵的启示:兵法的运用贵在灵活创新,切忌死板教条。
今天干事创业更需灵活创新,事业才有生机。
2.提示: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灵活作战。
有时又不识时务,埋下祸根,惨遭灭门。
【考试模拟】1. D(从上下文“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不能得信”,可知“胜”应取“胜利”的义项。
)2. C(A项“详”通“佯”,“假装”之意;B项“陈”通“阵”,“摆阵”之意;D项“禽”通“擒”,“捉住”之意。
)3. A(“乃”与“遂”都是副词,相当于“就”。
“且”是副词,况且;“而”是连词,表示先后承接的关系。
)4. A(本题考查的关键字是“间”“望”。
“间”是“抄小路”之意;“望”是“观察”“看”之意,也可以是“等候”之意。
结合全文可知,韩信破赵之计是引赵军“出壁”,藏于山中的奇兵再潜入“赵壁”,然后“拔帜”,因此BCD各项“等着赵军到来”“偷袭”“直奔赵军而来”都不恰当。
)5. B(本题考查的关键字是“若”“疾”“信”。
句①是韩信对他所选的二千轻骑布置任务,“若”应是“你们”之意;“疾”即是“快”之意;句②的上句是“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所以“信”是“韩信”。
)6. B(韩信有意背水布阵,使汉军败无退路,故汉军皆殊死战。
CD项的内容的确可以激励汉军斗志,但都不如“背水一战”刺激斗志;A项是最不能激发斗志的,因为汉军皆不信韩信的话,而“详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