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下编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资料汇总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资料汇总

虑到国内中文强势院校近几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越来越多不提供参考书目的现实状况,我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及道听途说所得,大海捞针般列举出这些资料,重点书目并附扼要说明文字,希望能为与我有同一考研目标却苦无门路的同学带来稍许宽慰……1、现代文学类《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合著,虽有缺点,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现代文学史能超过它,何况该书代表了中国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对现代文学的官方阐述。

该书配套有温儒敏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补充读本。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李宪瑜、贺桂梅、姜涛等合著,提供了这个学科的研究概况,非常精炼,也很全面。

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册),在原《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基础上增订而成,叙述更完整而富于特色,比如不再坚持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分章叙述,台港文学也不再作为整体附后而是采取了分期编入的方式,文学各个阶段分期还附有详尽的文学大事年表,是最适合本科生全面了解现当代文学演进概况的一个本子,所以目前全国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广泛选用这部教材。

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至2011年10月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最新的第三版,现正行销海外。

该书为二十多年来“重写文学史”显著成果之一,各专题章节均由大陆相关研究的知名学者编著,建立了与读者“平等对话”的叙述姿态,观点新颖、语言平实且脉络清晰,部分章节显示出编写者尝试突破体制内主流话语霸权的可贵努力,是一部有着相当独立价值的现代文学史。

王晓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原分四卷,最新修订本分上下两卷),收集了80年代至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主要论文,其中的很多论文在不少专家的集子里出现过。

看了这个以后再看他们的专集,就能把握住他们的研究方向。

刘俊等人编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从文学史的观照、作家作品解析、思潮流派透视等角度收编学科内专家学者最经典的探索成果,建议作为案头必备书,以便随时翻阅。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位作家不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A.鲁迅B.胡适C.郭沫若D.茅盾2、下列哪一部小说不属于老舍的作品?A. 《茶馆》B. 《骆驼祥子》C. 《四世同堂》D. 《子夜》3、下列哪一位诗人不是现代派诗人?A.戴望舒B.何其芳C.卞之琳D.郭沫若二、简答题4、请简述《围城》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41、请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流派。

411、请谈谈你对鲁迅的看法,包括他的创作风格和文学观念。

4111、请简述老舍的创作风格和文学观念。

请谈谈你对现代派诗歌的看法,包括其特点、影响等。

小学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小学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考察,提出一系列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一、引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为今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原因,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等方面。

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掌握重要作家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文学现象的分析方法,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今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学方法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上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上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编1、毛泽东的文学思想及文艺理论: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是毛泽东文学思想的核心;对于文学创作,毛泽东十分重视“生活”的重要性;创建“新文学”的实践需要确立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2、50年代的三次大批判运动:批判电影《武训传》的运动;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对胡适的批判;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

(对萧也牧等的创作的批评、文艺界的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3、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

大会的主要目的是总结文艺工作者彼此的经验,交换彼此的意见,共同确定新中国文艺工作者的方针与任务。

郭沫若、茅盾、周扬在此次大会上居领导地位统一了除台、港、澳以外的全国的新文艺运动,成立了全国文艺界的统一机构,结束了中国大陆文艺界长期以来的分裂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文艺的誓师大会,总结了中国三十多年来新文学左翼文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今后新文艺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大陆学术界一般将这次大会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会后创刊了《文艺报》、《人民文学》。

4、“遗产”的审定与重评:重评的范围,涉及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以及“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等方面;在50年代初,对“国际革命文艺”、尤其是苏联文学的译介,放在首要位置上;在50年代,对西方古典文学(包括俄罗斯文学)的翻译出版也有较大的规模,其品种和数量都超过三四十年代;对中外文化“遗产”,尤其是外国文学的态度,在当代文学的这一时期,是敏感而重要的问题。

5、文学批判的作用:一方面,他用来支持、赞扬那些符合规范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则对不同程度有偏颇、悖逆倾向的作家作品加以警示、打击。

毛泽东将之比喻为“浇花”和“锄草”。

6、“十七年文学”作家队伍的构成:第一类:延安文艺时期成长起来的体制作家。

如郭小川、贺敬之、杨朔等,成为新时代的歌唱者,其中包括以讲话为创作指令的作家,形成左翼阵营。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1、《官场现形记》李伯元2、《孽海花》曾朴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4、《南社丛刻》南社编刻5、《人境庐诗草》黄遵宪6、《老残游记》洪都百炼生(刘鹗)7、《尝试集》胡适8、《女神》郭沫若9、《沉沦》郁达夫10、《呐喊》鲁迅11、《繁星》》冰心12、《雨天的书》周作人13、《志摩的诗》徐志摩14、《寄小读者》冰心15、《彷徨》鲁迅16、《野草》鲁迅17、《死水》闻一多18、《背影》朱自清19、《在黑暗中》丁玲20、《倪焕之》叶绍钧21、《啼笑姻缘张恨水22、《缘缘堂随笔丰子恺23、《新月诗选》》陈梦家编24、《鲁迅杂感选集》鲁迅著,何凝(瞿秋白)选编25、《望舒草》戴望舒26、《烙印》减克家27、《子夜》茅盾28、《家》(《激流三部曲》之一巴金29、《边城》沈从文30、《南行记》艾芜31、《死水微澜》李劼人32、《大堰河》艾青33、《湘行散记》沈从文34、《画梦录》何其芳35、《上海屋檐下》夏衍36、《萍踪忆语》韬奋37、《包身工》夏衍38、《骆驼样子》老舍39、《黄河大合唱(组诗)》光未然40、《呼兰河传》萧红41、《屈原》郭沫若42、《十四行集》冯至43、《给战斗者》田间44、《速写三篇》张天翼45、《小二黑结婚》赵树理46、《传奇》张爱玲47、《小城风波》沙汀48、《风雪夜归人》吴祖光49、《白毛女》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王斌执笔。

马可、张鲁、翟维作曲50、《穆旦诗集》(1939—1945) 穆旦(查良挣)51、《财主底儿女们》(上下) 路翎52、《果园城记》师陀53、《王贵与李香香》李季54、《围城》钱钟书55、《人生采访》萧乾56、《雅舍小品》梁实秋57、《曹禺剧本选》曹禺58、《保卫延安》杜鹏程59、《红旗谱》梁斌60、《射雕英雄传》金庸61、《茶馆》老舍62、《关汉卿》田汉63、《青春之歌》杨沫64、《白洋绽纪事》孙犁65、《城南旧事》林海音66、《阿诗玛》李广田、公刘整理67、《创业史》柳青68、《红岩》罗广斌、杨益言69、《燕山夜话》马南邨70、《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71、《李自成》(第一卷) 姚雪垠72、《台北人》白先勇73、《家变》王文兴74、《将军族》陈映真75、《郭小川诗选》郭小川76、《哥德巴赫猜想》徐迟77、《解放区短篇小说选》多人78、《百合花》茹志鹃79、《四世同堂》老舍80、《随想录》(1—5) 巴金81、《重放的鲜花》多人82、《傅雷家书》傅雷83、《干校六记》杨绛84、《芙蓉镇》古华85、《白色花》绿原、牛汉编86、《九叶集》辛笛等87、《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汪曾祺88、《棋王》阿城89、《北方的河》张承志90、《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贤亮91、《活动变人形》王蒙92、《平凡的世界》路遥93、《北岛诗选》北岛94、《红高粱家族》莫言95、《古船》张炜96、《南渡记》宗璞97、《余光中诗选》刘登翰等选编98、《蒲桥集》汪曾祺99、《白鹿原》陈忠实100、《舒婷的诗歌》舒婷中国现代文学模拟试题(一)姓名成绩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写出下列人物所属作品及所属作品的体裁沙子龙()()婵娟()()2、指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天上的街市》()《给战斗者》()《给我的孩子们》()3、《在其香居茶馆里》围绕( )问题,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

现当代文学三十年

现当代文学三十年

现当代文学三十年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1.1915年9月,独秀发表《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2.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作人、雁冰、地上、统照等等;月刊《小说月报》;写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

3.文学革命取得重大胜利是白话文推翻文言文,白话文获得全面的推广;4.创造社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成员:郭沫若、资平、郁达夫等等,都是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五卅”为界分前后期,前期为艺术而艺术,后期同情无产阶级革命;5.新月社、语丝社6.迅主要作品《呐喊》《彷徨》深刻思想主题:国民性与人性主题(1)对旧中国不幸人生的艺术概括(例如啊Q的不幸人生)(2)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彻底揭露(《狂人日记》《祝福》)(3)对国明精神弱点的揭露批判(阿Q精神、阿Q主义)(4)对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隔膜,冷酷关系的揭露批判(祝福中的人们把祥林嫂的悲剧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5)对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思考(伤逝中)(6)对美好人性的赞颂(一件小事中车夫撞了人之后。

)7.小说情节,结构模式:(1)看/被看模式,例如《示众》里面因为一个示众的罪犯而引起的人们的聚集,将看与被看体现得淋漓尽致.罪犯被人看,也在看别人,而围观的人们在相互的看,又被看;(2)离去-归来-再离去的还乡模式,例如《故乡》,小时候看到的闰土形象,后来出去读书回来时再看到润土,此时的形象完全不同了,后面又离开了故乡,体现了这一模式;8.阿Q的精神特征:一般特征:遵守“男女之打防”,盲目排外;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虚妄自大,麻木健忘,自轻自贱,化丑为美,欺软怕硬;9.问题小说,针对社会现象,人生问题,提出问题,试图解决问题核心,人生目的,意义,价值题材;主题: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解放故事社会(问题)代表作家:冰心,庐隐,地山10.问题小说衰落的原因:1.一般只是提出问题而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是抽象的“爱的哲学”或是皈依宗教信仰等,削弱了作品的思想艺术力量,客观上也造成某些积极影响;2.在艺术上问题讲说比文学革命初期的作品元素,更多的摆脱了旧小说的痕迹,但作品视野比较狭窄往往承载概念化的毛病。

现当代文学阅读书目

现当代文学阅读书目

《现当代文学》(现)部分阅读书目(参考)2011/10文学作品类1、必读篇目鲁迅《阿Q正传》、《狂人日记》、《伤逝》、《在酒楼上》、《祝福》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冰心《超人》郁达夫《沉沦》、《迟桂花》王鲁彦《黄金》台静农《拜堂》废名《竹林的故事》许地山《缀网劳蛛》郭沫若《凤凰涅槃沢《天狗》冯至《我是一条小河》闻一多《死水》、《发现》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周作人《乌蓬船沢《闭户读书论》朱自清《背景沢《荷塘月色》茅盾《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老舍《骆驼祥子》、《断魂枪》、《月牙儿》巴金的《家》、《寒夜》沈从文《边城》、《丈夫》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张天翼《华威先生》、《包氏父子》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艾芜《山峡中》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施蛰存《梅雨之夕》戴望舒《雨巷》卞之琳《断章》臧克家《老马》、《难民》曹禺《雷雨》、《日出》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钱钟书《围城》张爱玲《金锁记》孙犁《荷花淀》周立波《暴风骤雨》艾青《我爱这土地》、《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李季《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丁毅《白毛女》路翎《财主底儿女们》穆旦《赞美》2、选读书目鲁迅《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鲁迅杂文选集》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郭沫若《女神》、《屈原》叶绍钧《倪焕之》庐隐《海滨故人》浚女士《隔绝》蹇先艾《水葬》许地山《落花生》、《春桃》胡适《尝试集》汪静之《蕙的风》冯至《昨日之歌》闻一多《红烛》徐志摩《志摩的诗》蒋光慈《哀中国》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冰心《寄小读者》、《小桔灯》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田汉《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茅盾《蚀》、《口杨礼赞》、《霜叶红似二月花》老舍《四世同堂》、《离婚沢《济南的冬天》巴金《灭亡》、《雾》、《雨》、《电》、《春》、《秋》、《憩园》沈从文《八骏图沢《长河》、《萧萧》、《湘行散记》蒋光慈《咆哮的土地》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吴组细《箓竹山房》、《一千八百担》叶紫《丰收》萧军《八月的乡村》废名《桥》、《莫须有先生传》芦焚《果园城记》萧乾《篱下集》刘呐鸥《都市风景线》穆时英《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施蛰存《上元灯》、《鸠摩罗什》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姻缘》殷夫《血字》、《别了,哥哥》蒲风《茫茫夜》戴望舒《望舒草》、《我的记忆》、《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画梦录》臧克家《老哥哥》、《有的人》曹禺《原野》、《家》、《北京人》洪深《五奎桥》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包身工》、《芳草天涯》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宋之的《武则天》、《雾重庆》陈白尘《升官图》赵树理《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沙汀《淘金记》艾芜《山野》、《石青嫂子》路翎《饥饿的郭素娥》丘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张爱玲《传奇》孙犁《吴召儿》、《嘱咐》、《芦花荡》康濯《我的两家房东》艾青《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火把》、《北方》田间《给战斗者》、《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辛笛等《九叶集》阮章竞《漳河水沢《王秀鸾》张志民《死不着》欧阳予倩《桃花扇沢《忠王李秀成》阳翰笙《天国春秋》阿英《碧血花》丁西林《三块钱国币》徐訐:《鬼恋》《风萧萧》无名氏 :《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必读文献: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3.周作人: 《人的文学》4.胡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5.林纾: 《致蔡鹤卿太史书》6.蔡元培: 《答林琴南书》7.沈雁冰:《文学与人生》、《文学研究会宣言》8.成仿吾:《新文学的使命》9.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10.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1•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文学史类1、唐弓叟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2、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4、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5、《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王瑶,开明书店/新文艺出版社,1951-1953年6、《百年中国文学总系》,谢冕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年☆7、严家炎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高教社文学研究类☆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2、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3、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4、乐黛云、王宁编《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5、钱理群《心灵的探寻》6、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7、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8、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9、朱栋霖《论曹禺的戏剧创作》10、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11、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12、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一一以章太炎、胡适为中心》、《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陈平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3、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14、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15、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篡史》16、谭楚良《中国现代派文学史论》☆1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18、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20、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21、、周纵策:《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22、将梦麟:《西潮》☆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从书(汇编)》(甲、乙种)作家传记:(大家的必读一种)如:朱正《一个人的呐喊》(鲁迅)易竹贤的胡适传。

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作者:魏雪来源:《文学教育》2015年第09期内容摘要:由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被列为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参考教材。

文章主要结合相关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以及个人的教学实践,对比分析此书的特点,谈谈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史观编排体例由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一个重要成果,被列为中国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参考教材。

此书从宏观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时间阶段进行划分,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生动详实的分析,将文学史编写的范围扩展至香港和台湾的作家作品,显示出了自己的编写特色。

但是作为一本文学史教材,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首先,关于文学史年代的划分,《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将1917至1997年的文学史统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打通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界限,体现了一种文学史编写的宏观视角。

现代文学的上限确定为1917 年,但它在对现代文学的发生进行介绍时打破了1917年这一具体界限,将1898年作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叙述起点,从1898年开始介绍中国文学在文学语言和文学观念上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这样巧妙地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贯穿起来,打通了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脉络。

此书把古今交替时期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状况纳入写作视野,从中研究发掘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论述了近代文学促成现代文学开端时语言和文学思想方面发生变化的深刻原因。

此外,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目前学术界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尚存在很多争议,其中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概念的阐述中就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和发展年代的划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同版本评较

《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同版本评较

《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同版本评较作者:徐王胤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4期摘要: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现代文学是其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同时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性变革下形成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对其历史的研究与书写,也始终随着文学史的不断发展与书写而历久弥新。

本文选出建国后至本世紀初的五部现代文学史进行评较,以此梳理出其文学史观与编排内容的差异。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史;评较作者简介:徐王胤(1994-),男,满族,辽宁省凤城市人。

渤海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02一、成书时间以及再版的修订本文所选择的五部现代文学史,从成稿时间、初版时间以及再版、修订增订时间上综合考量,可将其划分出一个大致的时间顺序: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唐弢、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以及杨义《中国现代文学图志》。

为便于比较,在此只举出各版本文学史初版及第一次修订再版的内容。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后简称《史稿》)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

《史稿》初版时间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是王瑶根据他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所讲授的“中国新文学史”课程讲稿整理而成,上册于1950年脱稿,下册于1952年写毕。

1982年的修订重版变化亦不大,除了“语句之间,略有增删,但体例框架,一仍其旧”。

[1]总的来说,重版与初版所保持的体系并无大的改动。

由于《史稿》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是同步的,因此这部书所引用的许多史料、观点都是较为客观的。

《史稿》为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现代文学史的学者们奠定了基本的编书体例与框架,影响深远。

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后简称《初稿》)初版于1956年,是高教部委托编辑出版的现代文学史教材,由刘绶松根据其在武汉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史”课程时的讲稿所成。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本科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必读书目一、作品类(以作品集为主,个别是单部作品)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卷(包括被列为“存目”的书也要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坟》《中国小说史略》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巴金《家》《春》《秋》《寒夜》《憩园》老舍《骆驼祥子》《断魂枪》《猫城记》《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沈从文《边城》《长河》《八骏图》郁达夫《沉沦》钱钟书《围城》张爱玲《金锁记》《封锁》《倾城之恋》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许地山《缀网劳蛛》废名《桥》徐訏《风萧萧》《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鬼恋》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师陀《果园城记》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荷花淀》施蛰存《春阳》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李劼人《死水微澜》萧军《八月的乡村》《第三代》艾芜《山峡中》张天翼《包氏父子》鹿桥《未央歌》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何其芳《画梦录》梁实秋《雅舍》艾青、穆旦、戴望舒、冯至、卞之琳、徐志摩等等的诗歌。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和文学思潮研究类(压缩版)(一)作家研究类1、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2、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6、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7、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8、孙党伯:《郭沫若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9、钟桂松:《茅盾传》,东方出版社199610、陈思和、李辉编著:《巴金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1、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12、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4、宋剑华:《胡适与中国文化转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15、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16、钱理群:《周作人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7、许子东:《郁达夫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18、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200419、宋剑华:《生命阅读与神话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释义》,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二)文学思潮研究类1、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现实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3、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4、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5、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6、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7、徐行言、程金城:《表现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8、王富仁、王光东:《灵魂的挣扎——中国20世纪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9、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10、解志熙:《生的执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1、余凤高:《心理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2、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3、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4、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5、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16、吴福辉:《都市漩涡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17、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8、朱寿桐:《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19、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0、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友联出版社1979(复旦大学出版社)22、李泽厚:《美的历程》23、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24、周策纵:《五四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三)文学史论: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卷)(修订版),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朱栋霖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朱栋霖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教案
3、1937 ——1949年10月。
由于战争的影响,文学分为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三 大块,文学呈现出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面貌,在国 统区、沦陷区出现了象沙汀、艾芜、张天翼、何其芳、钱 钟书、张爱玲等颇负盛名的作家。在解放区,则出现了赵 树理、柳青、孙犁、李季等作家。其中,赵树理的小说被 认为是民族化和大众化的典范。
真正的“诗界革命”要具备“三长”,“第一 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 之,然后成其为诗。”
2) 黄遵宪(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诗界革 命的最早倡导者)
真正以诗人面目倡导诗界革命的是黄 遵宪,他大胆地把口语中的词汇和现代科 学知识的词汇写入诗中,用传统格律诗的 形式吟咏新的事物,并且能够创造出美的 意境。
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2000)
主编简介:
朱栋霖: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晓进: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朱泉明: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栋霖
朱晓进
龙泉明
课程介绍: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 授从1917年——2000年中国新文学、发 展的历史过程和主要成就。
教案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基本知识:要求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常识,了 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和基本的历史经验。
作品阅读:要求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 代表性作品,并对这些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和历史地 位有所了解。 分析能力: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各种历史现象 的分析,要求提高正确地观察和评价其中一些突出的 文学现象的能力;通过对主要作家作品的分析,要求 提高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案
《少年中国说》:——新文体”的典范之 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作品推荐(现代小说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作品推荐(现代小说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作品推荐(现代小说篇)现代文学(1917-1949)的文学史的讲述比较丰富,很多内容只需要把教材的表述背熟了就可以,不一定都要读原著。

本人觉得现代文学的不少小说比较枯燥,尤其是一些左翼小说艺术性不足,不用读就可以。

重点还是鲁郭茅巴老曹、沈从文、张爱玲等大作家的重点作品。

1.鲁迅:由于鲁迅对于整个现代文学乃至20世纪中国文学史太过重要,他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几乎所有小说都值得一读。

对于考研来说,《狂人日记》是开天辟地第一篇,地位非常重要,思想非常深刻,结构也非常精巧。

《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和鲁迅本人创作的扛鼎之作。

《祝福》中的祥林嫂形象非常生动。

《在酒楼上》《孤独者》都写了落魄的知识分子形象,可以对照来读。

《肥皂》运用了精神分析理论,是偏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

《示众》结构比较精巧。

《伤逝》是鲁迅少有的写爱情的作品。

《离婚》的主题和结局也比较深刻。

总之,《呐喊》《彷徨》太过经典,后者的艺术更加纯熟。

《故事新编》一般作为整体来考,比如问整部小说集的艺术特色。

2.茅盾:长篇:子夜、腐蚀、蚀(由幻灭、动摇、追求三个中篇组成)、虹、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子夜》文学史意义比较重要,是现代文学第一部比较成熟的长篇小说。

读起来可能比较枯燥,可读性稍微差一些,不用通读也可以的,但文学史上的那些表述要会。

3.巴金:家春秋、雾雨电、憩园、寒夜4.老舍: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牛天赐传、我这一辈子、5.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6.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茑萝行、过去、她是一个弱女子、迷羊、马缨花、银灰色的死7.沈从文:中长篇:边城、长河短篇:虎雏、柏子、萧萧、丈夫、菜园、月下小景、三三、新与旧、灯、龙朱、绅士的太太、八骏图、媚金豹子与那羊、神巫之爱8.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孟祥英翻身、催粮差、福贵、邪不压正、刘二和王继圣、传家宝、9.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手、牛车上、后花园、小城三月、王阿嫂的死、桥10.萧军:八月的乡村、第三代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11.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水、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看梗概即可)12.废名:桥、桃园、竹林的故事、菱荡、莫须有先生传13.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14.李劼人:死水微澜15.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防空、代理乡长、丁跛公、在祠堂里、16.艾芜:山峡中、南行记、故乡、山野、17.吴组缃:一千八百担、箓竹山房、樊家铺18.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19.张天翼:华威先生、二十一个、砥柱、包氏父子、清明时节、善女人、团圆(好于湖畔儿语)、谭九先生的工作、20.叶紫:丰收、山村一夜、星、21.蒋光慈:少年漂泊者、鸭绿江上、野祭、菊芬、短裤党、最后的微笑、丽莎的哀怨、冲出云围的月亮、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22.新感觉派三位作家: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白金的女体塑像施蛰存:上元灯、梅雨之夕、将军的头、石秀、善女人的行品、鸠摩罗什、春阳23.京派作家(沈从文、萧乾也属于京派)芦焚:果园城记、无望村的馆主、凌叔华:绣枕、酒后、林徽因:九十九度中24.路翎:财主的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尖上、王炳全的道路、25.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26.徐圩:风萧萧、鬼恋、27.无名氏: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无名书稿、28.钱钟书:围城、猫、纪念、上帝的梦、灵感、29.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第一炉香、第二炉香、白玫瑰与红玫瑰、创世纪、花凋、茉莉香片、封锁、鸿鸾喜、秧歌、赤地之恋。

第四章茅盾_中国现当代文学(可编辑)

第四章茅盾_中国现当代文学(可编辑)

第四章茅盾_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章茅盾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让学生了解茅盾的生平和作品;2、让学生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贡献;3、了解茅盾对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的贡献。

4、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创作巨匠的表现。

5、《子夜》的主题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1、茅盾《子夜》的主题、人物形象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林家铺子》的艺术构思;3、《春蚕》的风俗描写;4、茅盾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本章教学方法1、以讲授为主,辅之以录相片及讨论。

2、要求学生课前读原著,课后进行小论文写作。

四、本章课时划分共9课时,其中7课时讲授,2课时看电教片《子夜》。

五、本章重点讲授内容(一)生平及创作道路1896年,茅盾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的一个士大夫家庭,自幼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教育。

1916年毕业于北大预科,任上海商务书馆编辑,从事外国文学评价工作。

五四以后,加入中共。

发起并组织“文研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担任小说月报主编,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大革命高潮中,参加实际革命工作,对革命运动的各个方面有比较广泛和深入地了解,成为创作的生活基础。

大革命失败后,发表小说《蚀》、《幻灭》、《动摇》、《追求》,反映了大革命前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各种精神面貌。

1928年东渡日本,写了《虹》,这是茅盾的一个新起点。

不久,从日本回国,参加左联,积极投身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思想进一步发展,作品有中篇小说《三人行》、《路》。

1932年,发表《子夜》和著名短篇《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创作进入更加成熟阶段。

抗战期间,从事抗日文艺运动,创作《腐蚀》,戏剧《清明前后》和散文《白杨礼赞》等,1948年发表《锻炼》。

1949年7月,他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

建国后,茅盾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

中国现当代作家及外国作家作品

中国现当代作家及外国作家作品

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1917-1949:现代文学(1917-1927:五四文学;1928-1937:左翼革命文学;1937-1949)1949- :当代文学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早成立的新文学团体)周作人、沈彦斌、郑振铎、叶圣陶,后来加入的有冰心、朱自清、舒庆春(老舍)、刘半农、徐志摩、茅盾等等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在日本东京成立)郭沫若、郁达夫、田汉、郑伯齐新月社:(1923年成立)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秋实、林徽因、陆小曼鸳鸯蝴蝶派中国文学史上绵延较久的一个文学流派。

起源于1908年左右,于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打到了极盛时期。

由于许多作品描写“像一又对蝴蝶、一对鸳鸯一样”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因此被称为鸳鸯蝴蝶派。

代表作品有徐枕亚的《玉梨魂》、《雪鸿泪史》,李定夷的《美人福》,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等。

新月派1923年,胡适、徐志摩、梁启超、林徽音、王赓、陆小曼等人在北京组织了一个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俱乐部。

由于他们崇拜泰戈尔,便根据泰戈尔的《新月集》命名为新月社。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开办新月书店。

1928年3月又出版了《新月》月刊,新月派正式形成。

代表作品有闻一多的《死水》、《一句话》,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秋虫》等。

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首,马蜂、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位骨干的山西作家群,经过有意识追求而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

他们多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陆续返回山西,深入农村,并以当时山西文联的机关刊物《火花》为阵地,发表了一批独具特色,风格相近的小说。

人们根据他们作品中浓郁的乡土气息,称他们为山药蛋派、山西派或火花派、赵树理派。

代表作有《“锻炼锻炼”》、《实干家潘永福》、《灯芯绒》、《冬日的夜晚》等。

荷花淀派—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荷花淀派,中国当代文学流派,1950年代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创办。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册)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文学,又叫“五四”时期的文学。

其基本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

第二个十年(1928--1937)文学,又称“左联”时期的文学。

其基本特征是①文学创作的题材扩大了,很多作家注重反映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②反帝反封建的主题进一步深化。

③表现农民的苦难遭遇,着力描写农民的思想觉醒和英勇斗争。

④注重展示帝国主义势力对农村的入侵和民族矛盾的加剧。

第三个十年(1937--1949)文学,又称全面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中重要特点是民族战争与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章鲁迅的小说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1898年取名为周树人。

《狂人日记》收入于《呐喊》,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起使用的笔名。

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开拓者和建构者,《呐喊》、《彷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完成。

现代小说的建构:①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和对“人”的思考②悲剧意识的觉醒和现代悲剧观念的确立③小说重心由重故事情节向重人物性格刻画转移,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基本构架④小说叙事模式的现代性,突破了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单一的格局(鲁迅小说大多采用作者直接介入作品,更多的是选取内视角和第一人称限制叙事,或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换叙事)《阿Q正传》收入于《呐喊》,《呐喊》是鲁迅第一个短篇小说集。

两种基本题材:农民和知识分子表现农民苦难,表现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抗争,表现一种“梦醒之后无路可以走”的痛苦和悲哀。

两大情节、结构模式:“看/被看”和“离去-归来-离去”“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是一种以虚幻的精神优胜取代现实中劣败的一种精神状态或思维方式。

其具体表现是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我安慰、欺软怕硬、麻木健忘等,是核心是不正视现实。

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计38种)对应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一级书目1、《剑桥中国晚清史》,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

2、《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

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4、《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导读》,王光东等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女神》,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

6、《沉沦》,郁达夫著,花城出版社 1982年。

7、《呐喊》,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彷徨》,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年。

8、《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著,京华出版社 2005年。

9、《子夜》,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年。

10、《边城》,沈从文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1年。

11、《生死场》,萧红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70年。

12、《南行记》,艾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

13、《雷雨》,曹禺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年。

14、《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

15、《传奇》,张爱玲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

16、《创业史》,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0年。

17、《将军族》,陈映真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0年。

18、《朦胧诗新编》,洪子诚、程光炜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19、《古船》,张炜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年。

20、《长恨歌》,王安忆著,南海出版社 2003年。

21、《许三观卖血记》,余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年。

二级书目22、《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壁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年。

23、《自己的园地》,周作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

24、《坟》,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朝花夕拾》,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5、《淘金记》,沙汀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现当代文学·作品专题(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整理)第一编小说部分1,鲁迅:《在酒楼上》(1),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析: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

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

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②"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

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

'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

这种辩难性正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

"细读小说文本,作出你自己的分析。

(2),这篇小说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是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细读这段文字,体会它的写法的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体会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现当代文学参考书目

现当代文学参考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阅读书目1、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唐弢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4、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2版7、中国新文学图志(上、下)杨义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8、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下)许志英等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9、现代文学研究刘勇等主编北京出版社2001年10、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中国现代小说史杨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2、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3、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王德威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14、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唐小兵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5、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6、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年李欧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7、艰难的选择赵园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18、论“五四”新文学刘纳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19、心灵的探寻钱理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20、精神的炼狱: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到抗战的历程钱理群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21、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孙玉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2、现代汉诗的百年流变王光明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3、中国现代散文史俞元桂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24、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佘树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25、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中国现代随笔研究黄科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6、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王富仁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27、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汪晖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28、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编1、1976年—1989年史称“新时期文学”。

特征:思想解放,恢复了五四文学传统。

伤痕→反思→改革→先锋派→寻根→新写实→市井小说。

人性、人道主题。

知青文学、朦胧诗等。

个人文学话语的初步确立。

2、1977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告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

3、“三个诗歌群体”与三次诗歌浪潮: A、现实主义诗歌群体与现实主义诗潮诗歌在当时承担了表达社会情绪的主要“职责”。

像《一月的哀思》(李瑛)、《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小草在歌唱》(雷抒雁)。

B、朦胧诗创作群体和朦胧诗。

C、新生代诗歌群体和新生代诗。

4、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5、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

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6、“现实主义冲击波”:(1)时代背景:90年代中期,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国企改制、转轨等。

(2)代表作家作品:河北三驾马车——谈歌《大厂》、何申《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关仁山《九月还乡》、《大雪无乡》、刘醒龙《凤凰琴》、《分享艰难》。

(3)主要特点——A关注低层群众的生存命运,体现社会关怀精神或公众意识。

B不回避生活矛盾,大胆表现改革中的一些热点与焦点问题。

C弘扬主流文化精神。

7、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

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

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

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8、新写实小说:指(1)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

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9、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

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

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10、少数民族小说:阿来、扎西达娃、霍达台港澳文学:白先勇、余光中、金庸、古龙11、新时期文学历史语境与文学思潮1、新时期历史语境给文学带来了哪些影响?答:这是因为:①在思想政治方面,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强调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使国家政治生活正常化。

②在经济方面,经济体制的推行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新时期的文学带来了巨大影响。

所以这给新时期的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拨正了文艺发展的方向。

如,政治性大批判运动等没有了,作家具有较为宽松的写作环境。

(2)解放了文艺创作生产力。

右派作家复出。

(3)带动了文艺界思想大解放。

逐步恢复文学是“人学”的观念。

清除过去的清规戒律,特别是“三突出”与“高大全”的错误创作模式。

12、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文学潮流的并存。

现实主义: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

浪漫主义:张承志、张炜的小说。

现代主义:朦胧诗、先锋小说或新潮小说。

后现代主义:王朔小说。

马原的小说。

新生代诗歌。

王安忆等精英作家的小说。

各种具体文学创作潮流的并存。

新写实小说、新现实主义(即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新历史小说、女性主义小说、新生代小说等的并存。

13、“归来诗人”主要包括三个群体:(1)1957年反右运动中错划为右派的“右派”诗人,如艾青等,(2)1955年因“胡风反革命集团”受到牵连的“七月”派诗人,如绿原、牛汉、曾卓等,(3)面对褊狭的艺术观念而“自觉”从诗坛消失的“九叶”派诗人,如郑敏、辛笛、陈敬容等。

通过饱经沧桑的个人“自白”、洞悉世情的历史反思、对于社会人生理想的坚守与执着,以深情的歌唱展示出来,歌咏“归来”,诉说冤情,袒露心志,是“归来者”之歌共有的主题。

14、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

15、“朦胧诗”产生发展:的准备或源头——“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和“白洋淀诗群”当时的革命浪潮中的“知青”,是诗的秘密写作一群,有的且形成某种“群落”的性质。

他们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写诗,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自身处境有关。

这是“红卫兵运动”的落潮期,其诱因和动机,来自对“革命”的失望,精神上经历的深刻震荡,和个体对真实感情世界和精神价值的探求。

写作较早而影响最大的,是郭路生(食指)。

“文革”期间的写作,集中在1966到1969年间。

主要作品有《海洋三部曲》、《命运》、《鱼儿三部曲》(初名《鱼群三部曲》)、《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烟》、《酒》、《命运》、《愤怒》等。

16、“三崛起”:对朦胧诗的支持,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

16、朦胧诗的艺术特征:1.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朦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

2.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

朦胧诗意味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探索的再出发,意味着诗坛恢复了与世界现代诗坛的某些联系。

17、第三代诗人“第三代诗人”或称“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的集体亮相是在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名第三代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及其实验诗歌代表作品,如南京的“他们文学社”韩东、于坚,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莽汉主义”、“非非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等。

“第三代诗人”的诗歌观念:(一)提倡“非文化”,“回到本身”,从表达文化、历史或政治理念回到诗,回到生命或事物本身,这是第三代诗学最基本的出发点。

(二)强调生命的体验性、感觉性和本真性。

他们的创作以“解构”为核心,消解理想,反对崇高,诉求心灵自由,表现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和世俗人生中的个体的感性生命体验。

(三)语言上的特征为反意象、反修辞、口语化。

企图还原到前文化状态。

18、“朦胧诗”退潮之后,新诗潮的中心转移到南方。

19、食指的诗歌贡献:在个体经验发现的基础上,对当时诗歌语言系统的某种程度的偏离。

这对后来的诗歌改革者有重要启示。

20、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1、蒋子龙等,80年代特别关注“改革”这一题材的作家。

22、伤痕小说的意义与价值:(一)“伤痕文学”冲破了极左文艺思想的种种清规戒律,冲破了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问题,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二)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开启了8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三)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地从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人物,描写人性悲剧,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

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及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23、反思文学以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为标志。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

代表作主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古华的《芙蓉镇》等。

反思内容:1.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极“左”思潮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

2.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和人们精神上的烙印。

3.反思党和人民的关系,批判官僚主义。

4.对扭曲人格或心理及“国民性”的剖析与针砭。

此外,“文革”后期,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的作品,算是最初的反思文学作品,其中有“三部中篇小说”----《波动》赵振开,《公开的情书》靳凡,《晚霞消失的时候》礼平。

24、改革文学天津作家蒋子龙率先推出了《乔厂长上任记》,开创改革文学先河。

改革小说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的形象。

大体类型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类。

蒋子龙改革小说的艺术特点:(1)理想主义色彩。

《乔厂长上任记》。

(2)注重改革家形象塑造。

乔光朴:雷厉风行的改革家。

解净: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改革者。

(3)豪放悲壮风格。

(注: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陈奂生出国》等25、王蒙:70年代末复出,在八九十年代持续保持创作,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短篇小说《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相见时难》等,以“文革”和“当代史”为题材写了《海的梦》、《表姐》等。

此外,有三分之一都直接写到了新疆,新疆成为他创作很重要的源泉,其中《活动变人形》(1986)审视知识分子自身精神内容和命运。

王蒙小说的艺术特点:1、自叙传色彩。

2、意识流手法的使用(东方意识流)。

3、气势之美。

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

4、幽默、反讽等。

《坚硬的稀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儿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主义”。

26、知青文学。

知青与复出作家经历相差很大,它们主要写知青生活,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

复出作家的作品中主人公多是受难的英雄,而知青文学中主人公多是默默无闻的受害者。

前者多着眼于国家、社会、民族意识层面,后者则限于个人命运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