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第7课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控及答案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巩固·限时达标1.山西省的旅游宣传语是“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
山西简称“晋”。
晋国在战国时期分裂为()。
A.韩、赵、魏B.郑、魏、楚C.韩、赵、燕D.秦、齐、楚2.下列战役中,属于战国时期著名战役的是()。
①城濮之战②涿鹿之战③围魏救赵④长平之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中国古代著名战役中,与成语“纸上谈兵”有关的是()。
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4.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B.农业种植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D.农业产量的提高5.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是()。
A.秦穆公B.齐桓公C.楚庄王D.秦孝公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迁都洛阳B.确立县制C.奖励军功D.严明法度7.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
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严明法度B.鼓励耕织C.确立县制D.奖励军功8.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修筑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主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大禹B.李冰C.商鞅D.李春提升·理解应用9.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哪些改进?(2)写出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著名的水利工程的名称。
说明该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
(3)商鞅变法中的哪项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结合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为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
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A. 推行县制B. 奖励耕织C. 奖励军功D. 编制户口2.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A. 齐、楚、秦、燕、赵、魏、韩B. 楚、秦、赵、宋、魏、齐、韩C. 晋、楚、齐、韩、赵、燕、魏D. 吴、魏、燕、赵、楚、秦、韩3.子牧是秦孝公时代的秦国人,他①家道殷实,有新垦的良田百亩②年轻时曾随孝公远征赵国,有战功③退伍后,在家经营田地,收获颇丰,在地方名声不错④据说他有被授为县令的可能。
商鞅变法后,子牧最有可能从新法中获利的条件是()A. ①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4.改变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①勤于耕织的人②经商的人③战场立功的人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5.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的主要功能是()A. 交通运输B. 防洪灌溉C. 南粮北运D. 蓄水抗旱6.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立木为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
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A. 商鞅变法B. 北魏孝文帝改革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7.“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A. 大运河B. 长城C. 都江堰D. 赵州桥8.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下列关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秦始皇A. 统一了六国B. 任用商鞅实行变法C. 自称“始皇帝”D. 统一度量衡9.“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新版人教版历史初一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1 (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单项选择题1.辽和西夏分别由哪个民族建立? ( )A.契丹族、党项族B.汉族、契丹族B.回族、汉族 D.党项族、契丹族2.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寇准B.宋真宗C.宋高宗D.明太祖3.宋辽战争的直接起因是()A.辽兵南下掠夺B.宋军为夺取幽云地区C.辽国需要岁币D.宋真宗懦弱无能4.“(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加强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D.岳家军的抵抗5.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6.下图是中国某一时代的形势图。
从图片内容判断,该图的主题最可能为()A.春秋的尊王攘夷B.秦朝郡县制的推广C.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存D.元朝民族融合7.下列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是()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8.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北宋建立②澶渊之盟③阿保机建立契丹国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
”——苏辙《栾城集》材料三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中考真题新人教版
中考真题: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015·江西省)1.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地瑰宝。
“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汉(2015·山东日照)2.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著名的战役。
以下典故与这一战役有关的是()A.退避三舍B.纸上谈兵C.臣薪尝胆D.风声鹤唳(2015·湖北孝感)1.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2015·贵州黔西南)3.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A.商鞅变法B.李悝变法C.管仲改革D.秦孝公改制(2015·湖南郴州)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B.颁布均田令C.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D.奖励耕战(2015·湖南邵阳)2.1912年,毛泽东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之法”不包括...()A.颁布均田令B.奖励耕战C.承认土地私有D.推行县制(2015·山东济南)1.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推行“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A.管仲B.商鞅C.秦始皇D.北魏孝文帝(2015·四川省成都市)1.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A.奖励耕战B.承认土地私有C.废除旧贵族特权D.建立县制(2015·四川省南充市)1.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主要是因为()A.商鞅变法B.牛耕的进一步推广C.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D.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2015·江苏镇江市)1.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A.奖励军功B.统一度量衡C.奖励生产D.推行县制(2015·四川宜宾)2.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A.兴修水利工程B.推行重农抑商C.承认土地私有D.推广牛耕生产(2015·江苏宿迁)1.《史记》中记载的名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A.商鞅B.屈原C.刘邦D.魏征内容总结(1)中考真题: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015·江西省)1.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地瑰宝(2)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01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孔子认为“为仁由己”,每个人都能成为弘道者;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将人的活动看作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
这体现了儒家()A.对以法治国的推崇B.对人精神自由的追求C.对贵族生活的批判D.对人自身力量的坚信2.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主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
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3.“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念。
下列主张与其相近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C.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C.各学派相互辩论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5.“学在官府”是西周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官府有学而民无学。
奴隶主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汇集成书,由当官者来掌握。
所以要学习专门的知识,只能到官府中。
而使这一教育垄断现象被打破的是()A.孔子B.荀子C.墨子D.韩非子6.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如图反映了各学派代表人物都()学派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墨家墨子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儒家孟子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道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法家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A.希望解决社会问题B.相互抨击,相互影响C.主张维系等级秩序D.顺应民心,顺应自然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谁的思想主张()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8.李老师在上课时展示了一张图片,该图片中的人物应该是()人物:__________时期:战国末期思想: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右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
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B.个体小农的出现C.百家争鸣的影响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3.牛牛一家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下列是关于他们家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这些描述()①他爸爸牵着牛耕地去了②他家里又买了一些铁农具③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使他家粮食打得更多了④都江堰修好后他家灌溉田地更方便了A.可能全部是事实B.只有①②符合当时情况C.②③在当时不可能出现D.只有一项是正确的4.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浪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6.《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7.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
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8.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变法。
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下表内容是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练习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各诸候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
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的使用B.个体小农的出现C.百家争鸣的影响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2.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都江堰的叙述错误的是A.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主持修建B.位于岷江中游C.著名的水利工程D.消除水患,灌溉农田3.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罢兵归田B.释放奴婢C.承认土地私有D.迁都洛阳4.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推行“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A.管仲B.商鞅C.吴起D.李悝5.(题文)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A.大禹B.李冰C.商鞅D.周厉王6.老马识途、一鸣惊人、秦晋之好、退避三舍这些成语与下列哪项历史知识相关A.战国七雄B.春秋五霸C.张骞通西域D.昭君出塞7.板书学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以下板书内容,在______填上的内容最恰当的是?A.商鞅变法B.大一统的汉朝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8.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9.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变法封建性质的是A.奖励耕战B.承认土地私有C.建立县制D.统一度量衡10.“水旱不从人,不知饥馑,实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A.铁器的推广B.大运河的修建C.都江堰的修建D.长城的修筑11.商鞅变法后,“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
秦军强大的战斗力直接得益于商鞅变法中哪一规定A.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统一度量衡C.奖励军功D.确立县制12.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重农抑商”思想形成奠定基础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B.统一度量衡C.建立县制D.奖励生产13.下图中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瓦解与崩溃B.诸侯争战的连绵不断C.百家争鸣的宣传鼓动D.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1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精编】初一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习题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
第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知识点战国七雄1.形成:战国初年,晋国被韩、__________、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__________取代。
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__________、韩、赵、__________、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2.兼并战争(1)战争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__________广,持续__________长。
(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__________之战。
(3)战争结果:地处西部的__________,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知识点商鞅变法1.背景:战国时期,__________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时间:公元前356年,__________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3.内容:政治上,确立_________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__________的世袭特权;改革______________,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上,废除__________,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____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__________。
军事上,奖励_________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4.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__________的诸侯国,为以后秦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5.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
知识点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概况:公元前256年,__________蜀郡郡守__________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都江堰由__________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2.作用:发挥出防洪、__________、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______________”。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02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对联对于培养家国情怀有着重大价值。
“讲屋宏开,群仰海邦领袖;吟坛载启,争承尼父渊源。
”此对联体现孔子教育方面的主张是()A.豫时孙摩B.有教无类C.仁者爱人D.因材施教2.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来源于()A.老子的学说B.孟子的学说C.孔子的学说D.墨子的学说3.下表是先秦诸子关于国家安危问题的讨论(部分)。
材料认为,国家“安危”的关键是()材料出处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慎子》安危荣辱之本在于主,主之本在于宗庙,宗庙之本在于民。
《吕氏春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A.国君B.民众C.道义D.宗庙4.据《道德经》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这反映出道家学派主张()A.顺应自然B.以德治国C.互爱互利D.以法治国5.战国时期,有思想家指出:之前尧舜用禅让的方式传承帝位,受人尊敬,被誉为圣王,但燕王禅让给大臣却使燕国因内乱而亡国……由此看来,是非善恶随时势而变化。
该观点属于()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6.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据此可知,孟子主张()A.兼爱非攻尚贤B.无为而治C.树立君主权威D.取得民心7.“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意思是国家太平强盛得力于法治,国家纷乱贫弱是由于执法的不公正。
这一言论应出自()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8.老子认为:“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要求统治者()A.爱惜民力B.提倡节俭C.无为而治D.以德治国9.墨子指出:“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据此可知,墨子主张()A.社会成员间要相互救济B.建立大同的和谐社会C.政府要赈济贫困的人口D.社会财富为人民共有10.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这体现出他的治世理念源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1.山东自古被称为“孔孟之乡”。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习题精选新人教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青铜农具②石斧、石锛③六角形铁锄A.①②③ B.③②①C.②①③ D.②③①2.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变法。
他的变法措施中体现了()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3.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4.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A.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C.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10.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可谓之‘天府’也。
”这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是()A.大运河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11.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通过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是()A.秦国B.齐国C.燕国D.赵国12.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
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13.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14.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管仲改革之时B.周平王东迁之际C.商鞅变法之后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15.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使得哪一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A.奴隶主阶级 B.奴隶阶级C.地主阶级 D.平民阶级二、非选择题16.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诸侯国势力崛起且操控政治局面,由春秋时期的众多诸侯国变为战国时期的十几个诸侯国,主要的只有7个。
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该时期长期爆发兼并战争B.该时期产生了新兴地主阶级C.该时期各国都进行了改革D.该时期各国疆域得到拓展2. “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
风云际会龙虎斗,华夏进入战国期。
”这首历史歌谣中的“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三家分晋,赵、魏、韩建立B.田氏代齐,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C.晋国灭亡,春秋结束D.战国七雄形成,中国进入封建社会3. 某中学刚调来一位风趣的历史老师,她在自我介绍时说:“我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七雄中最西边的一个诸侯国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七雄中最北边的一个诸侯国的名称。
”由此可知,这位老师的名字是()A.秦燕B.秦楚C.齐楚D.齐燕4. 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最多不超过2万,楚军也不超过4万。
而至战国时期,魏国在马陵之战中动用“十万之军”,长平之战中秦国坑杀赵军俘虏40多万。
这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A.人口迅猛增长B.战争规模很大C.武器更加先进D.周王权威下降5.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出自《韩非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最符合这一主张的是()A.确立县制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按军功授爵赐田D.改革户籍制度6.下图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文物是商鞅变法推行哪一措施的历史见证()A.鼓励生产B.加强刑罚C.统一度量衡D.推行县制知识点3造福千秋的都江堰7.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
该工程建造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8.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8课练习及答案
• 5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 增加一个月,反映了我国历法逐渐完备,这样完 备的历法形成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春秋时期 B • 6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播出的天气预报,一年中会 有24天被较详细地进行介绍,这就是24个节气, 24个节气的测定最早开始于 D • A 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 7小张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一边把脉,一 边观察他的脸色,还问了一下他的感觉,这是中 医治疗的基本方法,最早总结出这种诊断方法的 是 • A 黄帝 B 屈原 C扁鹊 C D商鞅 • 8我国盛行的钟鼓之乐,是在 D • A 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时期
• 11战国后期,秦国成为当时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 主要原因是 • A对外兼并战争 B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 C • C商鞅变法 D管仲改革 • 12战国时期,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取得成功改革的是 A • A商鞅 B李冰 C管仲 D晋文公 • 13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 要影响的是 C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 C推行县制 D大力垦荒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 14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因素在于 • A 人民群众的支持 • B秦孝公的支持 C •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潮流 • D符合地主阶级的愿望
•
• • • • • • • • • •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 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A B.农民的出现 C.大量荒地的开垦 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2出现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在 C A.皇帝时期 B.夏朝末年 C.春秋 D.战国 3都江堰地区,至今流传着修筑者“深淘滩,低 作堰”的治水经验总结。这个修筑者是 C A.大禹 B.姜尚 C.李冰 D.商鞅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同步练习1. 现在流行的网络游戏《大话春秋》成功再现了春秋时代的上古世界。
游戏中你会认识到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2. 下列不属于春秋五霸的是()A.宋襄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赵武灵王3.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在这句朝代歌中战国时期是指()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C、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4. 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5. 战国七雄中位于版图最西边和最南边的国家是()A. 赵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C. 韩国和魏国D.秦国和楚国6.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历史发展呈现的趋势是()A.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大B.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小C.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小D.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大7. 热播电视剧《大秦帝国·裂变》讲述了秦孝公大胆起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的故事。
电视剧中,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 )A.努力种田织布B.在战争中建立军功C.努力开垦荒地D.经商发财8. 下列是描写公元前351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的故事,以下各项不可能发生的是(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立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国家免除了他的徭役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所有土地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为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9. 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为显著。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后练习七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后练习七第1题【单选题】战国末期,秦打败赵国的关键一战是( )A、城濮大战B、马陵之战C、桂陵之战D、长平之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主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
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宋襄公D、楚庄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了十几个。
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加严重C、历史向统一的趋势发展D、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楚庄王向周王问九鼎的轻重,目的是( )A、解开九鼎重量之谜B、希望收藏具有特殊意义的九鼎C、希望取代周王的天子地位D、表示对周王的谦卑和尊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城濮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吴和越B、晋和楚C、秦和赵D、齐和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利渐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
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
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
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A、经济的发展B、战争的需要C、运输的需求D、社会的安定【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性表现在( )A、天子的权威下降B、诸侯国的数目增多C、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D、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西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大减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上册第7课测试题及答案马上就要初一历史第7课考试了,为了能在历史第7课考试中考到好成绩,七年级的同学们应该都认真复习历史第7课的试题。
以下是给你推荐的初一历史上册第7课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一历史上册第7课测试题一、新旧更替生强梦;战国七雄1.阅读教材,找出战国七雄形成的原因,演变过程及产生的历史作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胡曾《咏史诗•流沙》(1)材料一中的诗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怎样的政治局面?材料二(2)指出哪幅漫画是描述战国时期场景的?当时还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战役?二、力主创新统一梦----商鞅变法1.阅读教材,找出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内容、影响。
2.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内容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3)用材料一中一句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三、造福千秋发展梦----著名的都江堰1.阅读教材,找出都江堰修筑的时期、人物、地位、功能、影响。
材料二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哪一项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有何功能?(2)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与周边农业发展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该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自主建构】【巩固练习】1.(2016•山东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2.(2016•山东青岛)《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3.(2014•四川泸州)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迁都洛阳B.重农抑商C.奖励军功D.严明法令4.(2016•山东菏泽)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
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 加强刑罚B. 奖励生产C. 推行县制D. 奖励军功5.(2016•四川南充)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人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6.(2014•湖南株洲)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
”这段材料不能说明A.秦孝公重用商鞅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7.(2014•广东珠海)中国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以下哪次变革曾颁布法令: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推动了本国封建制度的确立?A.商鞅变法B.秦始皇改制C.汉武帝罢黜百家D.孝文帝改革9.(2014•湖北宜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改革是A.尊王攘夷B.百家争鸣C.实行分封制D.商鞅变法10.(2016•四川宜宾)《史记》载:“(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
”可见“商君”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1.(2014•贵州毕节)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A.秦国B.韩国C.楚国D.燕国12.(2015•厦门)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长城13.(2016•四川内江)2.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A.商鞅变法B.长平之战C.楚庄王称霸中原D.合纵与连横14.(2014•甘肃兰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
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
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15.(2014•山东临沂)(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
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
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
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3)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初一历史上册第7课测试题答案一、新旧更替生强梦;战国七雄2.(1)战国时期,出现了七雄争霸的局面。
(2)漫画:长平激战。
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二、力主创新统一梦----商鞅变法1.见课本2.(1)商鞅变法。
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严刑厉法、赏罚分明、公平无私、不畏强权。
(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4)改革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关键,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适时改革、变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
三、造福千秋发展梦----著名的都江堰2.(1)都江堰李冰防洪、灌溉、水运。
(2)关系: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建议:及时清理河道,加固堤坝;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及时对都江堰进行修缮等。
【巩固练习】1.D2.D3.A4.D5.B6.B7.A8.A9.D 10.C 11.A 12.A 13.C14.(1)秦国(2)对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一措施最为不满。
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严重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秦国国力增强,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1)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织,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允许土地买卖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环境,而奖励军功则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为适应国家统一大潮奠定了基础。
(言之有理即可)(2)统一度量衡;(3)法家;赏厚刑重,才能使法令通行,达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
他的“重刑”思想维持了当时的社会安定,为秦国经济发展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过重的刑法,给人民利益也带来了极大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