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说明(陈小虎)【范本模板】
关于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的说明陈小虎1. 办学指导思想一级指标:办学指导思想二级指标: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办学指导思想不是虚指标,学校各项工作都能反映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正确与否。
因此,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都应该是办学指导思想的支撑和印证。
考察一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不仅要看办学指导思想下的二级指标,而且还要看《评估方案》的其它指标(如师资队伍、资源配置、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等)。
1。
1 学校定位。
只有一个主要观测点,即:学校定位与规划。
但含有三方面内容: 学校定位:主要是指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学校定位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第一是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第二是要依据自身的条件;第三是学校发展的潜力。
考虑到新建本科高校的特点,本指标强调了“学校办学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旨在引导新建高校以区域(行业)经济社会为服务面向,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发展规划:主要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
发展规划应该体现学校的定位,规划中提出的措施应该是为了实现这些定位.特色培育:考虑到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没设特色项目,但对于新建本科高校,应当注重特色发展,扬长避短,通过长期培养项目培育和积淀,最终形成自己办学特色.1。
2 领导作用.两个主要观测点:领导能力;教学中心地位。
领导能力:这里的领导能力是指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尤其是校级领导班子的能力。
考察领导能力,一是看战略思维能力,能否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和看待学校的发展,立足长远,使政策和决策具有前瞻性,从而掌握主动。
二是看谋划发展的能力,看能否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契机,促进规模、结构、效益、质量协调发展;看能否把主要精力真正放在教学工作上,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三是看凝聚人心的能力。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用于评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一套指标体系,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根据国内外教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一个合格的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评估指标体系应明确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具有前瞻性、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培养目标相匹配等方面的指标。
比如,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层次性等。
二、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主体,他们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教师的师资结构、学术水平、教学质量等指标。
比如,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态度等。
三、教学课程。
教学课程是高校本科教学的核心内容。
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资源的配置、课程实施的效果等方面的指标。
比如,教学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的指标。
比如,教学过程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生的互动性等。
五、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保证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教学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效率性等指标。
比如,教学管理的组织性、运行机制的合理性、管理手段的科学性等。
六、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是对教学工作的一个直接反映。
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教学成果的可衡量性、应用性等指标。
比如,教学成果的实效性、影响力、质量评价等。
以上所述只是为了说明一个合格的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的方面,具体的指标数量和指标细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此外,评估指标体系还应该考虑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评估指标体系也应该及时调整和完善,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一:教学目标与规划
1.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合理性,包括培养目标、学科目标、专业目标
等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
2.学校的教学规划是否有系统性和前瞻性,是否能够全面满足学生的
学习需求和学术发展。
指标二:教学条件与设施
1.学校的教育资源是否能够支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包括教室、实
验室、图书馆、计算机设备等。
2.学校是否提供良好的学生宿舍、食堂、体育设施等生活条件,以提
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指标三:教学过程与体验
1.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授
课能力、学科背景等。
2.学校是否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综合素质。
指标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是否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包括教学评估、教学督导、课程评价等环节。
2.学校是否积极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质量,包括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支
持等。
指标五:学生评价与满意度
1.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和评价结果如何,包括学习成果、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评价。
2.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如何,是否能够体现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竞争力。
以上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具体的指标体系需要根据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评估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指标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教学观察、学生反馈等方式,综合评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学校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解读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解读一、背景介绍为了提高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确保本科教育的质量与学生培养的效果,高等教育部于2024年发布了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
这一指标体系的出台旨在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全面监测和评价本科高校的教学工作,并为高校提供改进教学工作的指导,促进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评估指标体系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次、子目标层次和指标层次。
其中,目标层次是衡量高校整体水平的总体指标,包括本科教育综合实力目标、本科教育质量目标和本科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等。
子目标层次是对目标层次的具体细分,提供了更加具体的评估指导。
指标层次则是具体的评估指标,以一种定量或定性的方式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三、评估要求解读本科高校合格评估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即评估程序、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使用。
评估程序主要由高校自行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评估,包括评估材料的准备、评估人员的组织和评估过程的具体安排等。
评估内容是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主要涵盖了本科教育的各个方面,如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
评估结果使用要求高校将评估结果报送给高等教育部,用于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指导。
四、评估指标解读1.教学目标:评估高校是否明确制定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2.课程设置:评估高校的课程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培养目标的需求,是否具有一定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
3.师资队伍:评估高校的师资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具备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是否能够满足本科教育的需要。
4.教学质量保障:评估高校是否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评估、课程建设、教学等。
5.学生发展:评估高校是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对高校的促进和影响1.提高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明确和科学性,有助于高校全面关注本科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析1
四、合格评估指标解析(一)合格评估指标有关说明评估指标中“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或“基本要求”均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 2号)文件规定的限制招生的要求。
二级指标的主要观测点是指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评价某二级指标时除考察主要观测点所列内容外,还要结合与其相关的其它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合格评估指标内涵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办学思路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学校领导是办学思路的策划者,因此,办学思路和领导作用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办学思路不是虚指标,学校各项工作都能反映办学思路,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都应该是办学思路的支撑和印证。
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有三个二级指标: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
(1.1)学校定位主要指: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
考察学校定位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四个为主”:一是以服务地方为主,看其专业布局是否面向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看其本科生比例是否适当;三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看其是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四是以教学为主,看其是否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依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和发展潜力,注重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定位不是一个口号,要通过审阅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等材料,考察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分析人才培养与办学定位的符合度。
(1.2)领导作用指标有两个观测点:领导能力、教学中心地位。
领导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
其内涵是校级领导不仅要有战略思维能力,谋划发展的能力和凝聚人心的能力,更要懂办学、懂教育。
中层领导对学校办学思路具有较强的贯彻能力、对教学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评估实施办法:该部分详细说明了评估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包括自我评估、常态监测、分类的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等多种形式。
2. 评估指标体系:该部分将评估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通常一级指标包含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学生满意度等关键方面,而二级指标则是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化和解释。
3. 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这部分会对每个指标设定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是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自我评估和改进的重要参考。
4. 评估结论及其标准:这部分会给出评估结论的标准,专家组将根据这些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得出结论。
5. 有关评估指标调整说明:这部分会对评估指标的调整进行说明,以适应不同学校和不同时期的情况。
对于具体的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会根据不同学校和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实际情况。
同时,专家组也会根据这些指标和基本要求进行评估,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
有规划, 有措施; 有一定数量的获省 部级以上奖的教材;积极引进先进、 适用的原版教材;有科学的教材编 写、评估和选用制度
主要课程选用获省部级 以上奖或公认水平较高 的教材,并积极选用近 三年出版的新教材
技术授课,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 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 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3.用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 文教材, 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
教 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0.3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成效显著; 必修 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
注意改革,多媒体教学
技术有一定使用面
该课程课 时的50%以上(含
50%)的课程(外语课除外)
建
15%、并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
设
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比较好
与 改
*双语教学
0.1
≥8%
有一定比例
革
4.3实践教学
有获校级以上(不含校
的情况
果
能力
以上(不含校级)奖的
科技文化作品
级)奖的科技文化作品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标准
内涵说明
A
C
7.2毕业论文或毕业 设计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
训练等情况
0.5
结合实际,能全面反映培养目
标要求
能结合实际,基本符合培养目
标要求
*论文或设计质量
0.5
质量好
4.有专项设施指专项选修及代表队的体育 设施
*图书馆状况
*运动场面积及 体育设施
0.3
0.2
面积达到有关规定;管理 手段先进,计算机网络利 用好;年图书文献资料购 置经费占全校教育事业费拨款的比例≥5%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简化)11.30
普通⾼等学校本科教学⼯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简化)11.30《普通⾼等学校本科教学⼯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合格评估⽅案设计的核⼼内涵是“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个引导”。
“四个促进”是指促进办学经费投⼊,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三个基本”是指: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两个突出”是指:突出服务地⽅(⾏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型⼈才的办学定位;“⼀个引导”是指: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以上这四个⽅⾯是合格评估⽅案的核⼼内容。
本科教学⼯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由7个⼀级指标,20个⼆级指标,39个观测点(见附表)构成。
主要有以下特点:⼀是强调领导作⽤,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遵循⾼等教育办学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落实教学⼯作的中⼼地位。
⼆是突出应⽤型⼈才培养模式,⿎励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三是强调经费投⼊,特别是政府和学校举办⽅对学校办学经费的保障。
四是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形成不断提⾼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五是体现“以学⽣为本”的理念,强调对学⽣的指导和服务。
六是强调产出导向,重视⼈才培养质量,重视师⽣和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
本科教学⼯作合格评估从评估⽅案设计理念到具体指标,坚持“以学⽣为本”,保障学⽣基本权益,具体反映在六个⽅⾯:⼀是对学校办学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教学的基本投⼊。
如教学⽇常运⾏⽀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之和的⽐例≥13%,⽣均年教学⽇常运⾏⽀出≥1200元⼈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逐步增长。
⼆是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
指标体系对教师教学、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其⽬的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使学⽣直接受益。
三是明确要求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和学⽣⼯作队伍,加强思想政治⼯作。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深化,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已成为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以评估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与否。
下文将详细介绍一个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教学质量和效果评估指标1.教学成果:包括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奖励的情况,学生毕业论文获奖情况,学生就业率等;2.教师教学水平:包括教师授课质量、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估;3.学生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出勤率、学生学业水平、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的评估;4.学生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的评价;5.校外专家评价:包括校外专家对专业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的评价。
二、教学资源评估指标1.教学设施和设备: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各类教学设施和设备的完善程度;2.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的质量、数量和更新情况,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等。
三、教学管理评估指标1.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包括教学计划的合理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等;2.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教师的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以及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等;3.学生成绩管理:包括学生成绩考核的公正性、学生成绩分析的及时性等;4.课程评估和修订:包括对各门课程进行评估和修订的情况,以及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机制等。
四、教学质量保障评估指标1.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包括教学质量保障的政策和制度,教学质量保障的常规性和系统性等;2.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包括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的覆盖范围、评估方法和周期等;3.教学和创新:包括教学和创新的开展情况和成效,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等。
以上所述的评估指标体系只是对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合格评估的一部分内容,其中包含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通过该指标体系的评估,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高校教学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性指标内涵解读
■领导重视 ■地位体现 ■政策措施 ■有无干货 ■氛围如何
2.1 数量与结构
(1)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2)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 态势
■学校专任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三支队伍的数量 要满足教学要求。 ■师资队伍在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结构合理,符合学 校的定位,适应教学需要,适应专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根据需要对人员数量和结构进 行合理规划,并有效落实。
■师德师风 ■专业水平 ■教学能力 ■如何评价 ■学生满意
2.3 教师教学投入
(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 课情况 (2)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 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22.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 工作情况? 23.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 数的比例?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 24.教师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并将最新研究 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25.教师参加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 师参加校以上级别的教改立项课题的人数及比例如何? 26.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 方面发挥作用情况? 27.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8.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如何?各二级教 学单位是否有具体措施? 效果如何? 29. 学校建立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开展工作情 况?效果如何?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人均经费是 多少? 30.学校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关心青年教 师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效果如何? 31.学校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 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 方面的政策措施情况?效果如何? 32.学校如何在教师岗位聘用、 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向教 学倾斜? 33.学校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 进? 34.学校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是多少?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 行支出是多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 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是多少? 35.学校教学经费能否满足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 需要?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36.学校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教学 改革与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否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否 将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 37.学校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年度经费使用效 益分析?结果如何? 38.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本科合格评估指标内涵解读
池州学院评建知识手册池州学院评建办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前言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切实推动高等学校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正式启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的要求,我院将在2014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此次评估是对我院升本以来本科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和全方位评价,评估结果将直接关系学院的生存和发展。
但同时,合格评估也是我院深化改革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迎评工作势必带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力推动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全面了解评估、全身心地参与各项评建工作是每一个池州学院人应尽的责任。
然而,大家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政策文件、指标内涵还比较陌生,为此,我们编印了这本《池州学院评建知识手册》,以期尽快普及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基本知识。
《评建知识手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内涵解读;二是评建知识问答。
二者结合,构成迎评工作应知应会的基本要求,希望全院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评建知识手册,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迎评创建工作中来。
本手册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师生员工批评指正。
池州学院评建办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第一部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内涵解读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同时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结合教育部多位专家的解读编制而成,内涵解读中涉及的有关计算方式参照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文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解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是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估标准,包括了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教学质量是评估的核心,涵盖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评估指标进行解读。
首先是教学质量方面的指标。
教学质量是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包括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价与学生成绩等方面。
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要求学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教学大纲,结合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并选用高质量的教材。
教学内容与方法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与学生成绩要求学校建立科学、公正、有效的评价体系,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提高评价准确性和学生成绩的权威性。
其次是教学管理方面的指标。
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包括教学计划与组织管理、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等方面要求。
教学计划与组织管理要求学校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有效组织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的完成。
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要求学校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要求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开展教学效果评估和教育质量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再次是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指标。
教师队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包括教师基本素质与专业水平、教师职业发展与继续教育、教师激励与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教师基本素质与专业水平要求学校招聘高素质的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
教师职业发展与继续教育要求学校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机制和职称评审机制,鼓励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激励与评价要求学校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教学突出的教师给予嘉奖和晋升的机会,同时进行综合评价,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四是以教学为主,看其是否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关
系,依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和发展潜力,注重形成办
专家所投票:介于通过与不通过中间的票数
暂缓通过
指
标:有7或8个达不到基本要求
专家所投票:不通过的票数大于三分之一
不通过
指
标:有9个及以上达不到基本要求
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1.1 学校定位 1.2 领导作用 1.3 人才培养模式
2.1 数量与结构
2.教师队伍
2.2 教育教学水平 2.3 教师培养培训
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 教学基本设施 3.2 经费投入
4.专业与课程建设
4.1 专业建设 4.2 课程与教学 4.3 实践教学
5.教学管理
5.1 管理队伍 5.2 质量监控
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6.1 学风建设 6.2 指导与服务
7.1 思想品格
一、 对合格评估有关问题的解析
3. 合格评估的指导方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20字方针)
(1)“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的各项建设和发展; (2)“以评促改”就是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创新; (3)“以评促管”就是通过评估更新学校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4)“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说明评估只是手段,通过评估工作加强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
(4)强调教学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对学校生均拨款的保障。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评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而制定的一套评估指标和标准体系。
该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评估指标:教学目标与规划、教学过程与方法、学生成果和教学管理。
以下是对该体系的内涵解读。
首先,教学目标与规划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第一个方面。
这个方面主要关注学校确定本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有明确的教学规划。
评估时会考察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适应性,是否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需要相契合。
同时,也会评价学校制定的教学规划是否符合本科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教学过程与方法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第二个方面。
这个方面主要关注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能够合理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评估时会考察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独创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也会评价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再次,学生成果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第三个方面。
这个方面主要关注学校的本科教育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学生学习成果。
评估时会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等,以及学生的就业和升学情况等。
同时,也会评价学校是否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最后,教学管理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第四个方面。
这个方面主要关注学校的本科教学是否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监控机制。
评估时会考察学校的教学管理是否规范、有效和灵活,是否能够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改进。
同时,也会评价学校是否开展了必要的教学评估和教学反馈,以及是否能够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总的来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以评估本科教学质量和有效性为目的的一套评估工具。
通过对教学目标与规划、教学过程与方法、学生成果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评估,可以为学校提供改进本科教育的参考和借鉴。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解读
• (3)各级领导要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 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 和目标。
• (4)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 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各级 领导班子。
1. 一级指标:办学思路与领导作 用
1.2.2教学中心地位 基本要求: • 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工作中心 地位的政策与措施, • 重视建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 • 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师生基 本满意。
1. 一级指标:办学思路与领导作 用
• 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 节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 作。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考察:
• 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要具有时代特征,要随时代 的进步不断转变。
• 现在要更加重视教育教学质量,要树立具有时代 特征的质量观、人才观。
• 学校要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 是高等学校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这样的观念。
• 结合学校的定位,制定质量标准并切实实行。
1. 一级指标:办学思路与领导作 用
• 4.专业与课程建设 4.1专业建设 4.2课程与教学 4.3实践教学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 5 .质量管理
5.1教学管理队伍 5.2质量监控
• 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6.1学风建设 6.2指导与服务
• 7.教学质量
7.1德育
7.2专业知识和能力
7.3体育美育 7.4校内外评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解读一、教育教学目标制定和推进教育教学目标制定和推进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评估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评估指标中包括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和有效,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否符合教育教学目标等。
这些指标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学校的教学工作有明确的目标,能够按照计划逐步推进。
二、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发展对于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至关重要。
评估指标中包括教师队伍的结构和数量是否合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要求。
此外,还包括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教师培训和发展机制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提供给学校相关部门改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三、课程建设和教材使用课程建设和教材使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
评估指标中包括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课程设置和学科专业建设机制,教材的选用是否合理等。
同时,还要评估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情况以及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能力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提供给学校相关部门改进课程建设和教材使用的建议。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评估指标中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和灵活,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等。
同时,还要评估学校是否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和工具以及教师对于这些资源和工具的使用情况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提供给学校相关部门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议。
五、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评估指标中包括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否有科学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等。
同时,还要评估学校对于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估情况以及教学质量的改进措施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提供给学校相关部门改进教学管理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综上所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是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提供给学校和相关管理部门改进教学质量的建议和意见,以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不断提升。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一、前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
二、指标体系的概述1. 指标体系的定义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质量评估的一套综合性指标,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考核内容,旨在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本科教学质量。
2. 指标体系的组成(1)课程设置与开发:包括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课程目标是否明确、课程内容是否充实等方面。
(2)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师资力量是否足够、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是否与课程设置相匹配等方面。
(3)课堂教学效果:包括授课方式是否多样化、授课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如何等方面。
(4)学生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学生对教师授课能力的评价、学生对教学设备和环境的评价等方面。
(5)教育教学管理:包括课程管理是否规范、考核方式是否公正、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否健全等方面。
三、指标体系的详细解读1. 课程设置与开发(1)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本科课程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
若不符合相关规定,将会影响到该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估。
(2)课程目标是否明确本科课程应当明确培养目标,即要求学生在该门课程中应当达到哪些基本能力和知识水平。
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则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
(3)课程内容是否充实本科课程内容应当充实,涵盖知识面广泛。
如果内容过于单一或者缺乏深度,则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具有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的比例,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的教师比例。
如果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则难以满足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
(2)师资力量是否足够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以保证本科课程能够得到充分地开展。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解读一、教学目标与计划管理指标教学目标与计划管理指标是对学校本科教学目标和计划的管理进行评估。
包括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有效性等。
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帮助学校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指标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指标是对学校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管理进行评估。
包括教学设施的完备性、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数量和素质等。
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当前教学资源的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指标教学过程与方法指标是对学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评估。
包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质量和实用性、教学互动的程度等。
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帮助学校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效果与质量保证指标教学效果与质量保证指标是对学校本科教学效果和质量保证措施进行评估。
包括学生成绩的优良率、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率等。
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帮助学校了解教学效果,找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竞争力。
五、教学创新与指标教学创新与指标是对学校本科教学创新和的评估。
包括教学的成效、教学模式的创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等。
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帮助学校了解教学创新和的情况,指导教学的方向,并促进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总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的解读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估指标的解读,学校可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找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内涵解读--评建办--2012.03.26
三、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1年)及解读
一级指标
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二级指标
1.1 学校定位 1.2 领导作用 1.3 人才培养模式 2.1 数量与结构 2.2 教育教学水平 2.3 培养培训 3.1 教学基本设施 3.2 经费投入 4.1 专业建设 4.2 课程与教学 4.3 实践教学 5.1 教学管理队伍 5.2 质量监控 6.1 学风建设 6.2 指导与服务 7.1 7.2 7.3 7.4 7.5 德育 专业知识和能力 体育美育 校内外评价 就业
一级指标:1. 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1 学校定位 主要观测点 1.1.1 学校定位与规划 1.2.1 领导能力 办学思路 与领导作用 1.2 领导作用 1.2.2 教学中心地位 1.3.1 人才培养思路 1.3 人才培养模式 1.3.2 产学研合作教育
【3个二级指标、5个观测点】
合格评估的指导方针
指导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 合,重在建设。”
“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各项建设和发展; “以评促改”就是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创新; “以评促管”就是要通过评估更新学校的管理观念,促 进管理规范; “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说明评估只是手段,通过评估 工作加强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最终 的目的。
⑵ 数据分析;教育部进行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 采集,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为评估专家进校考察提 供基础材料。
合格评估工作程序及任务[2]
⑶ 现场考察;评估专家组现场考察,通过深入访谈 、现场听课、走访、座谈等形式,获取学校教学工作的 信息,进而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评价。考察完 后专家将集中向学校反馈意见。 ⑷ 结论审议和发布;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专家组 评估报告,作出评估结论。教育部评估中心正式发布评 估结论。 ⑸ 整改提高;学校根据专家组的考察意见制定整 改方案,认真落实整改工作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 和检查,整改情况将作为今后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更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更新首先,评估指标体系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
不同学校在办学理念、学科设置、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帮助学校建立差异化的教学工作目标,并对学校进行科学评估。
其次,评估指标体系关注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能力。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除了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管理和服务能力。
评估指标体系关注的内容包括教学计划的编制与落实情况、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情况、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情况等,可以全面评估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再次,评估指标体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评估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
评估指标体系鼓励学校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科交叉能力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进一步深造或就业的能力。
最后,评估指标体系关注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发展。
评估指标体系关注学校在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方面的表现,包括学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对行业发展的支持等。
这样可以激励学校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丰富,旨在全面评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教学管理和服务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这将有助于推动学校的教学与创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参考)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同时贯彻教育部的1号文件“教高【2005】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计算方式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而制定。
一、《合格评估方案》的总体构架(一)评估方案的构成《合格评估方案》,由评估方案有关说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和标准、评估结论及其标准等四部分组成。
在评估指标和标准中,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合格标准和备注等。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7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41个观测点,不设核心指标和“特色项目”。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三)评估结论的标准专家组评估结论经统计汇总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后得出,分为合格、暂缓通过和不合格三种,标准如下:合格:专家所投总票数中,通过的票数超过二分之一;不合格:专家所投总票数中,不通过的票数超过二分之一;其他情况均认定为暂缓通过。
(四)专家投票依据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专家不得投弃权票。
个人投票时掌握的标准为:通过:18个及以上二级指标达到合格要求;暂缓通过:4个二级指标达不到合格要求;不通过:5个及以上二级指标达不到合格要求。
(五)结论处理:评估合格的学校,须根据专家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进行针对性整改,整改方案两个月之内报送评估中心,整改报告一年后报评估中心。
我部组织人员对学校整改情况进行随机回访。
暂缓通过的学校,要全面进行整改,期限原则上为一年,一年后我部派专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并给出结论建议。
评估不合格的学校,全面加强建设和整改,两年后重新接受合格评估。
二、《合格评估方案》的研制说明(一)新方案研制的总体界定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适用于未参加过上一轮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学校(以下简称“新建院校”)。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
通过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推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新建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3、合格评估方案的制定从新建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反映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势与发展方向。
合格评估方案强调新建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强调重视培养学生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要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对学生的指导服务;强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认真开展评建工作。
4、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合格标准及其计算方法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
(二)新方案研制的总体思路1、妥善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保持评估方案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
新方案继续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统筹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规范、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关系。
原方案设7个一级指标加一个特色项目,19个二级指标;新方案设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
新老方案在结构上基本一致,一级指标也基本一致,仅在个别表述上有变动。
为了更好地体现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和新建院校自身的特点,新方案在二级指标上有适当调整,在观测点和评估标准方面调整较大。
具体调整情况可参见下表。
原方案和新方案一、二级指标变化比较表2、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建立适应新建院校需要的评估指标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条件达标和管理规范的问题。
因此,新方案通过建立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的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宏观管理与指导,使新建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3、引导新建院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新方案强调学校应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与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一系列环节上突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新方案的调整和变化1、注重考察领导能力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
把原“办学指导思想”改为“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增加“领导作用”和“人才培养模式”两个二级指标,不仅考察学校是否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更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各级领导班子,同时考察是否制定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这对新建院校的建设和未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2、注重建设一支符合新建院校办学定位的师资队伍。
增加了“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培养培训”两个二级指标,侧重要求学校加强教师的培养,提出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带头人的培养,加强专业教师职业经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并特别提出应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引导新建院校建设一支具有发展后劲、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3、注重考察地方政府对学校的经费投入。
把原“教学经费”改为“经费投入”,不仅考查学校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还要考察政府(主办方)投入。
拟根据国情采用“学校举办方(含政府、行业和民办高校投资者)生均拨款分别达到或超过上一年本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平均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政府经费投入,又照顾到区域的实际差别。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公报的数据测算,如果使用“区域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平均值”这个指标,对西部11个省、自治区来说,有9个省、自治区没有达到标准;对中部10个省来说,有5个省没有达到标准;对东部7个省来说,有4个省没有达到标准。
因此,总体看来,这个指标对我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有促进作用,对保持新建院校办学条件和质量、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投入都具有重要意义。
4、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方案的设计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和调整、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统领作用,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条主线贯彻始终,从而使指标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比较严密,既体现了“三个符合度”(1 、学校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2、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的程度;3、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的程度)的评估原则,又有利于新建院校办学定位和目标的实现。
5、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将原方案一级指标“学风”改成“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设置“学风建设”、“课外活动”、“指导与服务”等二级指标。
一方面强调从学校整体氛围和制度建设上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另一方面强调学校应在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等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服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6、重视实践教学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有所提高,如要求50%的毕业论文(设计)要在实验室、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完成,对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和理工农医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比例有适当的提高。
对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要求贯彻在评估标准体系的始终,从办学思路到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标准,基本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明确具体。
这样有利于与审核评估的衔接。
7、不设“特色项目”和核心指标。
鉴于新建院校的实际情况,新方案不设特色项目,但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等相关的评估标准中,注重引导学校培育自身的特色。
新方案不设核心指标,一是为了进一步简化评估的程序,规避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作为合格评估,其指标应该是最低标准,高校都应该基本达到这些要求。
三、评估指标体系及观测点的内涵解读下面主要是结合我院情况对观测点的内涵作逐一说明。
1. 一级指标: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二级指标: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办学思路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它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办学思路不是抽象的,它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它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合格评估方案》的各级指标都会与办学思路有关。
考察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不仅要看它的二级指标,还要看《评估方案》的其他指标,如师资、资源配置、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
领导作用则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各级领导班子,1.1 学校定位主要观测点:学校定位与规划1.1.1学校定位与规划合格标准: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学校办学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执行有保障,有效果;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学校定位”主要是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所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学校的定位要适应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要求,要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或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条件。
“学校的总体目标”是指学校在国内外高等学校中的位置;学校的学科结构(理工农医管经文等);学校的类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学校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结构(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
“人才的类型”是指应用型、研究型、研究应用型。
“服务面向”有两层含义:一是为行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全国服务。
二是培养学生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基层的一些实际工作。
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其相应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
专业建设规划对保证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稳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考察学校定位必须考察学校的规划,尤其是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要合理,要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有相应学科支持),要遵循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