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调节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现状的调研
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发展的调研报告
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发展的调研报告一、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特点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全市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这条主线,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到XX年,全市地区生产实现总值207.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2亿元,年均增长5.79%;第二产业增加值104.14亿元,年均增长9.66%;第三产业增加值82.96亿元,年均增长10.47%。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5.5∶75.8∶18.7调整为XX年的10∶50.1∶39.9。
“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一)第一产业结构不断调优。
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
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完善。
农业播种总面积119万亩,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调整为66.2∶33.8,优质油料、高原夏菜、玉米制种、食用菌等特色优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92%以上。
二是养殖业迅速发展壮大。
累计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47个,畜禽总饲养量254.37万头(只),比2012年增加24.77万头(只)。
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36万吨、0.22万吨、2.9万吨,其中奶产量显著提高,比2012年增加1.3万吨。
三是农业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XX年全市共流转土地62.91万亩,流转率达到60.2%,比2012年提高31.6个百分点;累计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27家,比XX年增加1246家;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1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
四是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全市农产品生产面积的60%以上,产地畜产品、蔬菜样品检测合格率达99.9%,国家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产品66个,获得甘肃名牌认证农产品20个。
某市经济发展情况调查实践报告范文
经济发展情况调查实践报告
报告标题:某市经济发展情况调查实践报告
报告时间:____年____月
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引言
1.1 调查目的:分析某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评估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市场动态等。
1.2 调查范围:本报告主要聚焦于某市的主要经济领域,包括工业、服务业、农业等。
二、经济发展概况
2.1 经济增长情况:分析某市的GDP增长率、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
2.2 产业结构分析:探讨某市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
三、关键产业分析
3.1 主导产业:分析某市的主导产业及其竞争优势。
3.2 新兴产业:探讨某市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如高新技术产业、绿色能源等。
四、市场环境分析
4.1 投资环境:评价某市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支持、市场潜力等。
4.2 劳动力市场:分析某市的劳动力资源、就业情况和人才结构。
五、问题与挑战
5.1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识别影响某市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
5.2 未来的发展挑战:预测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六、发展机遇
6.1 潜在发展机遇:探索某市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如区域合作、国际贸易等。
6.2 政策建议:提出促进某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七、结论
7.1 综合评价某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报告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市经济运行形势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市经济运行形势状况分析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次分析报告对市经济运行形势状况进行了调研和评估。
通过分析市经济的主要指标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市经济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该报告旨在帮助相关部门和决策者了解市经济的实际状况,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宏观经济形势1.GDP增速今年市GDP增速同比增长了X%,高于去年的增速。
这主要得益于市政府推动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如减税降费、促进消费等。
然而,尽管GDP增长速度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势头,但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如国际贸易摩擦、金融风险等。
2.就业和失业率市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大技能培训、鼓励创业、扶持中小企业等,以促进就业增长。
然而,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一些高技能岗位仍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
3.消费和投资消费市场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消费者信心指数呈上升趋势。
然而,投资增长放缓,这主要受制于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
三、产业结构与内外需均衡1.产业结构调整市政府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一些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但新兴产业和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2.内外需均衡市经济保持了内外需均衡的格局。
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同时出口也保持着稳定增长。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可能对市的外贸造成一定的冲击。
四、财政收入和债务情况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市经济的增速和政府的财政政策。
然而,市政府的债务压力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和债务风险控制。
五、主要问题和挑战1.不平衡发展市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在地区发展差异和产业结构方面。
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支持。
2.人才短缺一些高技能岗位仍然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这影响了市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市政府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吸引力度。
3.外部不确定性国际贸易摩擦和金融风险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对市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研报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需要。
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发展模式已经导致了能源消耗增加、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展情况,分析转变方式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了解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各行各业对转变方式的认识和态度。
通过实地访谈,我们深入了解了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在转变方式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转变方式的进展情况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
各地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逐步建立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
一些企业也相继实施了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然而,总体来说,目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还比较缓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四、关键问题和挑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缺乏转变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仍然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发展模式。
其次,转变方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和人才支持,但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此外,由于转变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些利益相关方可能会受到影响,对转变方式持有异议。
五、对策建议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转变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政府需要加大对转变方式的资金支持,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和人才培养。
此外,政府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转变方式的监督机制,确保转变的顺利进行同时,要积极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对话和沟通,解决他们的疑虑和困惑。
湖北省荆门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查报告
湖北省荆门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查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0901班鄢吴景前言本次暑假社会实践我选择了围绕“十一五”规划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课题进行重点调查研究。
走访了我的家乡湖北省荆门市的各大厂商,通过对荆门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缩影全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力图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暑假社会实践中我从所走访的众多企业中选择了荆门热电厂,李宁工业园与福耀玻璃为重点研究对象,试图从微观透视宏观,希望从中得到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同时,我共打印一百二十份关于此课题的调查问卷,希望从调查问卷中得到更加全面的结果。
一、实践背景“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
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因而在当代社会,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得到转变,企业是否能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而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是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关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贯要求是: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质量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一)形势严峻凸显基本议题进入21世纪,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中国的基本国情严重背离,这样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某市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汇报
某市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对某市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整理了以下汇报。
通过对该市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就业情况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产业结构分析该市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主要以制造业为支撑,占据了整个经济的大部分份额。
虽然制造业在带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依赖度较高、创新能力欠缺的问题。
此外,服务业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
二、经济增长分析近年来,该市的经济增速持续保持在稳定增长态势,但增速略有放缓。
其中,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创新能力提升和市场需求扩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然而,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仍存在,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三、就业情况分析该市就业率整体稳定,但就业结构存在问题。
大量劳动力集中在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
因此,应当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的就业能力。
四、投资环境分析该市的投资环境相对较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行政审批时间过长、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等。
另外,该市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机制建设方面有待加强,以更好地吸引和保留人才。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整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增长潜力。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引进科技人才和创新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降低环境风险。
三、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与高校、企业和政府加强合作,提供实习、培训和创新创业支持,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企业开办时间,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
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我们相信该市的经济运行将取得更好的发展。
希望领导对此次调研汇报概要进行审阅,并酌情采纳其中的建议。
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XX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主要涵盖产业结构、就业状况、经济增长率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相关数据和调查结果,我们将对XX市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推进措施。
2. 产业结构分析2.1 第一产业XX市第一产业在农业、林业、渔业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土地资源得天独厚,农产品出产量居全省前列。
然而,该产业还存在规模小、附加值低以及农产品品质标准不高等问题。
2.2 第二产业XX市的第二产业主要以工业制造为主,其中电子、汽车、化工等行业占据重要地位,为市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然而,传统制造业发展潜力有限,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3 第三产业XX市的第三产业领域涵盖了金融、商贸、旅游等多个行业,贡献了相当大的经济收入。
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仍需加大宣传力度和提升服务质量。
3. 就业状况分析XX市的就业状况总体较好,失业率相对较低。
然而,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引发了农村劳动力空心化的问题,需要加强农村就业机会的创造。
同时,高技能人才供需不平衡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4. 经济增长率分析XX市近年来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稳定较高的水平,年均增长率达到X%。
但是,由于金融危机以及市场供需变化等原因,经济增长压力逐渐加大,需采取措施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5. 对外贸易分析XX市的对外贸易额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仍存在着进口依赖度较高、产品质量标准不足以及出口结构单一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贸易伙伴多元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拓宽出口渠道。
6. 建议与推进措施6.1 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品质标准。
6.2 加强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6.3 加大旅游业宣传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产品创新。
6.4 加强农村就业机会创造,提高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就业机会。
6.5 建立职业教育体系,提供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就业机会。
-市经济转型的调查报告
*市经济转型的调查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05年,*市提出了经济转型的工作思路。
市经济转型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初步构画出*市经济转型的路线图。
一、*市经济转型的主要背景*市经济转型工作的提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世界经济进入了产业竞争的新时代进入新世纪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大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一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势不可挡,二是产业集聚化、融合化、生态化日益凸现。
其中前者主导了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后者推动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两大趋势的作用下,世界经济迅速从企业竞争时代跨越到了产业竞争时代。
在中国与世界贸易体系融合更加紧密的情况下,*市如不追踪和赶超国内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先进水平,就不可能拓展发展空间。
(二)全国经济跨入了经济转型的新阶段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地位得到了提升。
为适应世界经济竞争需要,国家经济发展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
政策发生的变化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注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在以上政策影响下,全国经济发展已经从体制转型迅速过渡到了结构转型的新阶段。
总体上看,全国新阶段的经济转型分为北方式转型和南方式转型:北方经济转型以北方资源型城市为代表,转型的主要任务是调整产业结构;南方经济转型以南方开放型工业城市为代表,转型的主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全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浪潮中,*市如不及时推进产业升级,势必在全国经济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三)*市地方经济遇到了新问题在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潮流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下,*市经济发展虽然在河南省保持了领先地位,但是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1、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产业优势弱化。
目前,*市的五个支柱产业除服装加工外,煤炭、耐材、造纸、建材属传统优势产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约占经济总量的60。
淄博市调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的调研
关于淄博市调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目录一、研究意义及背景 (3)一、研究意义及背景 (3)二、文献资料及论述 (5)三、基本概念及操作框架 (6)七、收获与心得 (44)八、参考文献及鸣谢 (45)(一)参考文献 (45)(二)鸣谢 (46)关于淄博市调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摘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重视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质高效的新产业,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着重分析淄博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为市委、市政府至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参考。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团队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结构情况、地域特色经济情况、特别是调结构转方式的现状,实地走访调研了具有代表性的张店区、淄川区、临淄区等区县。
我们团队通过走访谈话、查阅相关文件等调查方式,共对五个样本区县的相关发展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工矿业、服务业等企业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并获取了一手真实资料。
样本中有的地区和企业单位已经进行了相关的调结构转方式,有的正在进行在此次调研中,我们所调研的企业样本涵盖了三大产业,包括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具体领域有石油化工、医药、建材、日用陶瓷、机械冶金、电子、新材料以及服务业等。
调研报告充分集合各方意见,重点从样本地区调结构转方式的相关政策措施、改革发展规划、支柱经济发展特点和现状、调结构转方式的问题和不足及对调结构转方式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论述。
根据调研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团队结合各方观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议和方案,为今后政府部门进一步做好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一系列理论支持和帮助,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但是随着能源、土地、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增加,淄博市的优势正逐步消失,产业竞争水平出现下降,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极大影响了淄博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山西长治实践调研报告范文
山西长治实践调研报告范文山西长治实践调研报告一、引言调研对象:山西长治市调研时间:2021年11月调研目的:了解山西长治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二、调研背景山西长治市位于中国中北部,是山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之一。
长治市地处黄河中游,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为了更好地推动长治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其进行实地调研是有必要的。
三、调研内容1. 经济发展状况山西长治市的经济以工业为主导,特别是以煤炭为支撑的能源产业。
但由于近年来能源政策的调整和环保压力的增加,煤炭产业面临困境。
同时,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整体经济结构不够优化。
2. 城乡发展差距调研发现,长治市的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基础设施完善,人才集聚,但农村地区的乡村振兴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
3. 生态环境问题长治市地处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长期以来曾经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环保力度,但调研发现,山西长治市仍然存在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四、调研结论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山西长治市应该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减少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 加大农村发展投入长治市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
3. 加强环保治理山西长治市应该加大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减少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五、调研建议1. 制定相关政策山西长治市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治市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山西长治市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推动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经济形势调研报告
城市经济形势调研报告城市经济形势调研报告1随着一揽子“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效果的显现,xx经济逐步步入回升通道,投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基本恢复到地震及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世界经济虽已触底,但全球产业体系分工调整、新技术广泛应用并形成实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一个过程,且生态保护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这些决定了此次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
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xx的实际,我们认为:,xx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xx经济运行特点(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自从“5・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xx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 .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 2%的增速。
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 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全市gdp同比增长 4.7%,增速同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
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 4亿元,同比增长2.4%。
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xx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
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 %,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3.2%。
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 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 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以来的最低。
XX市循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XX市循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XX市循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和分析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景,把握中长期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和重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期围绕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前景,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XX市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以及尝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
1.绿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立足生态优势,始终坚持发展绿色农业不动摇,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组织管理、宣传教育、技术指导、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的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机械化作业、节水化灌溉、现代化养殖等,取得了明显成效。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突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种养业。
制定了《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始终严把基地建设、良种选用、技术培训、管理监督、收获收购、环境保护"六关",保证了绿色产品品质。
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无公害水稻、GAP和有机水稻认证面积分别达107万亩、135万亩、45万亩和XX亩,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总数达到26个,16家企业获得"珍宝岛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我市还成为全国首个水稻种植业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试点市。
畜牧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迈进。
养殖专业场户达到539个,全市奶牛存栏7622头,新增2822头;大鹅、黄牛饲养量分别达万只、13267头。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6个,农民专业协会达到38个,农村经纪人发展到266人。
率先在全省县级启动了农业"110"信息服务系统。
全市百亩以上家庭农场达2688户,经营土地面积万亩。
XX年,粮食总产实现亿公斤,比上年净增1亿公斤,连续三年获得大丰收,我市被评为全省粮食高产创建先进县、全国产粮大县先进县。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研报告为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了解了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建议。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我们的调研主要针对某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行,该城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二、调研目的我们的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建议,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健康发展。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调研,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四、调研结果1.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但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城市的交通、通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但面临着交通拥堵、通讯服务不稳定和能源供应不足等问题。
2. 投资环境不够优越。
尽管该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但一些企业反映投资环境不够稳定和透明,缺乏吸引力。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人才引进和培养存在问题。
该城市的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存在着人才流失和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
4. 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尽管该城市有一些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但整体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五、改进和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针对交通拥堵、通讯服务不稳定和能源供应不足等问题,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
2. 改善投资环境。
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和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投资环境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吸引更多的投资。
3.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留住人才,同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投入,提高整体人才素质。
4. 加强科技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查分析报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查分析报告题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成为一种日我而新的困扰。
生态系统的改变、空气、水质污染等问题给人们的吸息生活带来了重重的阻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倡导社会各个领域要积极参与,共同完成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
因此,本次调查为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相关措施和政策,着重探究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适应当前环境需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内容1. 调查对象本调查的主要对象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大众群体等。
2.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面对面访谈等方法进行。
3. 调查内容1)调查对象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
2)调查对象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看法。
3)调查对象对“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认识。
4)调查对象对“促进生态保护、区域协调发展”的印象。
5)调查对象对存在的困难及建议解决途径等方面展开深度探讨。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调查对象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
在调查问卷中,近八成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达了一定的发展目标,需要转型升级,以适应环境需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余人认为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可以继续,只是需要加快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
2. 调查对象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看法。
在调查问卷中,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这是必要的产业结构调整。
但是,他们也表示担心“三去”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就业问题的加剧,这可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3. 调查对象对“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认识。
在调查问卷中,几乎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认为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
他们表示,应该加大对创新和技术升级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设。
4. 调查对象对“促进生态保护、区域协调发展”的印象。
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于我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情况的调查
关于我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情况的调查...“十五”期间,我市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扶优扶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优势产业,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投入持续增长、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结构日趋优化、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的良好态势。
一、基本情况“十五”期间是我市建市以来工业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
2005年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20亿元,是2000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实现了5年翻一番。
实现利税600亿元,利润462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4倍和2.5倍,年均增长19.3%和20%。
利税和利润总量连续6年蝉联全省第一,分别占全省19%和23%。
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90亿元,是2000年的8.7倍,年均增长54%,平均两年翻一番。
“十五”期间,我市的企业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均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企业所有制结构。
目前我市企业所有制结构已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格局。
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公有制企业数量明显下降,但主体地位日益突出。
目前全市公有制企业共有45户,比2000年减少40户。
通过大力推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制,我市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目前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在所有制结构中的比重达64%。
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年来,我市积极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2005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数已占到86.6%,比2000年上升了39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达49.9%,比2000年上升了37.9个百分点。
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的销售收入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比2000年上升了28.6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在配合国有经济改革,落实减员增效,拓展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某市经济调研报告
某市经济调研报告某市经济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某市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其经济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经济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取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以全面了解某市的经济状况。
调研范围涵盖了某市的主要产业、经济发展政策、就业情况、外贸情况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
三、经济发展状况某市的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较好的态势。
该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其中,制造业是该市的支柱产业。
该市在近年来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这些努力使得某市的制造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产业链不断完善,产品竞争力提升。
农业是某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其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好的声誉。
该市政府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努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服务业在某市的经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该市着力发展了旅游业、文化产业、金融业等领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特别是旅游业,某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对该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尽管某市的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好的势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某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过度依赖制造业,而其他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某市应加强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其次,某市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仍存在一定困难。
尽管该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吸引人才,但在各行各业都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因此,建议某市政府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为人才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机会,以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某市的外贸发展尚有提升空间。
虽然该市的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一定影响力,但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
岳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状况调查报告word精品文档12页
岳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状况调查报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委组织了相关人员对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根据调查内容所反映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为我市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一、岳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现状2019年,党的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出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从现代经济学理论来说,经济增长是通过生产要素组合形成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扩张。
而经济发展则包括经济增长,以及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社会进步与社会公平以及环境改善等多个层次的丰富内涵。
经济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更要优化经济体制,推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便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实现发展质量提升和发展阶段深化,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文化繁荣、以至政治文明等的协调互动等任务。
调查组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内涵,对岳阳市经济总量、经济结构、资源环境、科技水平、人民生活、社会事业、体制机制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核心内容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经济总量增长较快“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1%,2019年达到1539.4亿元,岳阳市2019-2019年GDP增速详见图1。
20:46.4:33.6调整为13.3:53.6:33.1。
二是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轻重工业比重逐步优化,轻重工业比重由2019年的33.2:66.8为37.5:62.5;高新产业快速推进,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已发展到75家,实现高新工业产值560亿元、增加值181.34亿元,高新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4.1%,全市共获专利授权560件,同比增长51.8%;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项、中国驰名商标8项、湖南名牌产品68项、湖南著名商标95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淄博市调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所属院校山东中医药大学指导教师念金波团队成员吴鹏、刘玉新、徐睿瑶、董轶群、刘凯、段怿炜、张飞目录一、研究意义及背景3一、研究意义及背景3二、文献资料及论述5三、基本概念及操作框架6(一)基本概念6(二)调研操作框架7四、样本与资料8(一)资料来源及抽样说明8(二)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9五、结果与分析16(一)对样本地区当地经济主管部门的相关调研16(二)淄博市调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工作执行情况调研结果和分析20(三)对样本地区代表性“调结构、转方式”企业的相关调研24六、总结、讨论与建议35(一)淄博市“调结构、转方式”调研现状总结35(二)在淄博市“调结构、转方式”调研过程所发现的不足38(三)对淄博市“调结构、转方式”过程中的工作的建议39七、收获与心得44八、参考文献及鸣谢45(一)参考文献45(二)鸣谢46关于淄博市调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摘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重视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继市场经济改革之后,经济领域的又一次深刻变革,目的在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摆脱粗放型发展的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诸多方面,调结构、促转型,是重中之重。
淄博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已经有百年历史,尤其是建国以来,依靠资源优势、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人规模的投入以及齐鲁石化的建设,淄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但是随着能源、土地、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增加,淄博市的比较优势正逐步消失,产业竞争水平出现下降,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极人影响了淄博市经济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
因此,淄博必须从市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挖掘高端高质高效的新产业,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着重分析淄博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为市委、市政府至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参考。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团队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结构情况、地域特色经济情况、特别是调结构转方式的现状,实地走访调研了具有代表性的张店区、淄川区、临淄区等区县。
我们团队通过走访谈话、查阅相关文件等调查方式,共对五个样本区县的相关发展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工矿业、服务业等企业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并获取了一手真实资料。
样本中有的地区和企业单位已经进行了相关的调结构转方式,有的正在进行调结构转方式,有的即将进行调结构转方式,各个样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充分保障了此次调研样本的普遍性、全面性、真实性。
我们此次调研分四步走:一是,我们到有关单位查阅相关文献,初步了解淄博市的主体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
二是我们团队到样本地区发展改革委员会或地区经济相关主管部门对样本地区转方式、调结构的相关政策措施,以及在调结构转方式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为全面、真实了解调研相关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我们实施第三步,即实地走访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处于各个阶段的转方式调结构的企业,近距离实际的了解到相关情况。
他们也把自身所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向我们做了介绍说明。
第四步是我们根据所调研的行政部门和相关企业单位的情况形成综合材料,及时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并形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所调研的企业样本涵盖了三大产业,包括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具体领域有石油化工、医药、建材、日用陶瓷、机械冶金、电子、新材料以及服务业等。
调研报告充分集合各方意见,重点从样本地区调结构转方式的相关政策措施、改革发展规划、支柱经济发展特点和现状、调结构转方式的问题和不足及对调结构转方式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论述。
根据调研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团队结合各方观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议和方案,为今后政府部门进一步做好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一系列理论支持和帮助,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淄博市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现状一、研究意义及背景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转变发展方式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前提,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结果。
调整经济结构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能够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赢得国际经济竞争战略主动权。
淄博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已经有百年历史,尤其是建国以来,依靠资源优势、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大规模的投入以及齐鲁石化的建设,淄博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但是随着能源、土地、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增加,淄博市的优势正逐步消失,产业竞争水平出现下降,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极大影响了淄博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因此淄博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市情出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挖掘高端高质高效的新产业,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业在淄博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淄博市委书记刘慧晏曾反复强调:工业兴则淄博兴,工业强则淄博强。
然而,这座老工业城市多年来的粗放式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伤害。
在全球呼吁“低碳经济”的时刻,中国也正以积极的姿态响应。
而如何找准工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从而推动工业经济内涵发展,成为淄博下一步发展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随着淄博工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资源、能源、环境同工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力明显弱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淄博市提升产业竟争力的客观需要,是淄博市在资源、环境、土地日益趋紧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是淄博市应对危机借势发展的迫切要求。
从国际、国内及淄博市的情况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具备了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从国际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产业、市场重新洗牌,客观上要求淄博市积极整合国内外有效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拉长产业链,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外延式、粗放型向内涵式、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
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制定了投资计划,出台了相关产业振兴规划,这些将为提高淄博市产业水平、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目前淄博市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淄博培育了一批人型骨干企业,积累了雄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形成了一批具有强人科研力量的技术中心,特别是随着淄博市综合实力的增强,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淄博市完全有信息,有能力解决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完全有实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变。
调整淄博经济结构转变淄博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淄博市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我们的调研课题具有极为深刻的背景和极为重要现实的意义。
二、文献资料及论述山东省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保持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见》及其它相关重要政策措施。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统一部署,淄博市制定了一系列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
据相关调研单位所出具的数据表明截至目前,淄博市各类市场主体实有户数169547户,注册资本(金)总额1455.9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91%和14.41%;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41818户,注册资本(金)总额1398.13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81%和13.34%;非企业类市场主体127729户,注册资本(金)总额57.77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27%和47.94%。
市场主体总量和注册资本(金)总额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各类企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总体呈现“两升一降”态势,第一产业小幅上升,第二产业逐年下降,第三产业稳步提高。
各类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行业资本规模稳步扩大,热点行业实力不断增强。
淄博市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势头良好,内在发展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
去年,淄博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80亿元,是2006年的近2倍,人均超过1万美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0265亿元,是2006年的2.09倍,成为全省第3个、全国第16个工业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财政总收入达到476.2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3.59亿元,是2006年的2.52倍;五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254.54亿元,是上五年的2.93倍。
淄博市综合经济实力继续居全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在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要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为依据,认真调研转方式、调结构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帮助,进行必要的改进,使其更加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进行经济的转方式、调结构,涉及各方切身利益,是全国人民高度重视的工程。
三、基本概念及操作框架(本调研报告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以此部分论述为准)(一)基本概念1.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
影响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
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建立在合理的经济可能性之上。
结构合理就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有利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经济结构状况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不同经济体制,不同经济发展趋向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状况差异甚大。
2.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指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通常的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其内容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还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二)调研操作框架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团队运用了非结构性访谈、结构性访谈、查阅文献等调研方式。
我们所调研的企业样本涵盖了三大产业,包括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具体领域有石油化工、医药、建材、日用陶瓷、机械冶金、电子、新材料以及服务业等。
调研报告充分集合各方意见,重点从样本地区调结构转方式的相关政策措施、改革发展规划、支柱经济发展特点和现状、调结构转方式的问题和不足及对调结构转方式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论述。
通过调研充分了解到了淄博市调结构、转方式现状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