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顶管主要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长距离机械顶管越井顶进中间检查井施工工法(2)

长距离机械顶管越井顶进中间检查井施工工法(2)

长距离机械顶管越井顶进中间检查井施工工法长距离机械顶管越井顶进中间检查井施工工法一、前言长距离机械顶管越井顶进中间检查井施工工法是利用机械顶管技术进行地下管道施工的一种方法。

该工法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和适应范围,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工法特点长距离机械顶管越井顶进中间检查井施工工法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适用范围广:该工法适用于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井深较小的情况,可以用于各类城市地下管线的施工。

2. 施工效率高:采用机械顶管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3. 施工质量好:由于采用机械化设备进行施工,能够保证管道的水平和垂直度,提高施工质量。

4. 对环境影响小: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能够减少土壤沉降和地面震动。

三、适应范围长距离机械顶管越井顶进中间检查井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土质较好:施工区域土质较好,强度高、稳定性好,适合进行机械顶管施工。

2. 地下水位较低:地下水位较低,不会对施工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

3. 井深较小:井深较小,不会对机械顶管设备的使用造成限制。

四、工艺原理长距离机械顶管越井顶进中间检查井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顶管技术实现地下管道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井间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确定顶管井的位置和坡度。

然后在起始井中安装顶管设备,通过大功率液压系统推进管段,实现地下管道的越井顶进。

在越跨过程中,根据井间测量的数据进行精确调整,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施工完成后,进行中间检查井的施工,确定管道的质量。

五、施工工艺长距离机械顶管越井顶进中间检查井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井间测量:进行起始井和目标井之间的水平和垂直测量,确定顶管井的位置和坡度。

2. 顶管设备安装:在起始井中安装顶管设备,包括顶管机、井底支架和推进管段。

3. 顶管施工:通过大功率液压系统推进管段,实现地下管道的越井顶进。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探究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探究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探究一、引言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环境卫生。

而给排水管道作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管道的使用寿命和正常运行。

在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解决管道沟槽开挖受限或地下设施密布等问题,从而保障给排水管道的顺利施工和运行。

本文将对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进行探究和研究,希望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些重要参考。

二、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概述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利用顶管机械设备在地表或地下进行管道施工的技术手段。

通过切割地表或地下的沟槽,将管道顶入地下,从而实现地下管道施工的技术。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管道顶入长度大于管道直径的工程。

该技术具有施工工期短、对地形要求低、不破坏地面设施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准备工作、顶管机械设备布置、管道顶入和管道连接等几个关键步骤。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长距离顶管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场地的勘察和准备。

包括确定管道的走向和坡度、清理地表障碍物、钻取管道顶入孔等。

另外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安全检查和施工方案的编制。

(二)顶管机械设备布置顶管机械设备主要包括顶管机、推顶装置、导向装置等。

在进行长距离顶管施工时,需要将这些设备合理布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管道顶入在将顶管机械设备布置完毕之后,可以开始进行管道的顶入作业。

通过推动顶管机,将管道顶入到地下,并保持管道的正确走向和坡度。

在顶入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推力和方向,确保管道顶入的顺利进行。

另外在顶入过程中还需要及时排除管道内部的土方和水泥浆等杂物,保持管道的通畅和质量。

(四)管道连接当管道顶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管道的连接和处理。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管道的对接、固定、密封和防腐等工作。

长距离大口径钢顶管施工技术与措施

长距离大口径钢顶管施工技术与措施
- 见 )
长 距 离 钢 项 管 一 般 以 6 0~8 0n 以 上 为 一 0 0 l 个 顶距 ,有 的甚 至超 过 1 0 0m。由于特 大 口径钢 0 管 长 距 离顶 进 时 的 顶力 要 求 , 工程 施 工 中 需配 置 足 够 的 千 斤顶 ,为 防 止施 工 过 程 中 因某 一 千 斤项 故 障 而 暂 停施 工 的现 象 出现 ,在 顶 管 间隙 ,要保 养 好 油 泵 站和 分 配 阀 系统 ,使 其 始 终 能正 常 地 工

5 钢 顶 管的减 摩 注浆特 殊性
之 过急 。
4 引起 电压 降的 原 因及其 措施 长 距 离 顶 管 一般 都会 引起 电压 降 ,这 对 机 头 动 力 系统 、长 距 离 顶进 时 的注 浆 系 统 、泥 浆 输 送 系统 和 照 明等带 来一 系列 影 响 。 主 要 原 因 为 放 置 电缆 线 路 距 离 长 , 其 中还 有 不 少 联接 的接 头 ,使 得供 电线 路 本 身 产 生 一 定 的 电压 降 ;顶 管 机 头 动 力 系 统采 用 的是 行 星 减速 电机 ,一般 机头 电机 少 至 4只 , 多至 8只 。整 个 机 头包 括其 他 机 电配 套 措施 ,装 接 容 量达 数 百千 瓦 ,正 常运 行 时 ,额 定 电流量 达 几 百 安 倍 , 这 么 大 的 负 荷 电流 给 输 送 电缆线 路 承 担 的压 力 可 想而
用 景
8 ! 0l 5 越
因此 ,顶 管 工 程 在机 头 供 电系 统 的 供 电配 置 要 有用 电施 工专 项 方案 。主 要 内容 :
① 输送 电缆线 的截 面、线路 电压降以及功率
科技园地


_
{∥ {

长距离顶管施工难点及技术安全控制分析

 长距离顶管施工难点及技术安全控制分析

长距离顶管施工难点及技术安全控制分析长距离顶管施工是一种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使用的技术。

它能够在不破坏地面或道路的情况下完成管道、河流或高速公路的穿越和连接。

虽然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由于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因此,本文将分析长距离顶管施工的难点以及技术安全控制措施。

一、长距离顶管施工难点1.复杂的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长距离顶管施工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为不同的地质条件会影响到施工的难度和安全,需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技术措施。

特别是在沉积岩和城市地区的地下情况较为复杂,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2.管道长度与深度长距离顶管施工通常是通过顶管机进行,因此,管道的长度和深度是另一个决定施工难度的主要因素。

长距离顶管施工通常要求顶管机能够在地下挖掘直径为3米至5米的隧道,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隧道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3.施工环境复杂长距离顶管施工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人员,此外,由于地面交通等因素的干扰,施工环境十分复杂。

因此,施工现场安全和人员管理十分重要。

二、技术安全控制措施1.地质数据调查与分析顶管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研究和数据分析,以确定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管道顶管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法。

对于复杂地质条件,需要采用高精度的地质勘探和测绘技术。

2.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是提高长距离顶管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措施。

例如,在地质状况复杂的区域,可以采用掘进机和综合机械;在城市地下管线密集区域,可以采用橡皮轮挖掘机,以适应狭小的施工工作空间。

3.安全监测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地质变形、地质应力、管道变形等施工风险。

可以通过使用遥感技术、地质监控和引导钻孔技术等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4.人员管理和培训人员管理和培训是长距离顶管工程中的重要措施。

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人员培训,确保工人具备必要的技能和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标准,提高施工安全性。

小口径超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

小口径超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

小口径超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小口径超长距离顶管施工的特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顶管施工的方法,并指出了顶管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旨在为其他工程顶管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顶管;施工技术;问题;应对措施0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建设工程的密度不断增加,顶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省时、高效、安全、综合造价低的施工技术,其应用也日益增加。

顶管施工是在盾构施工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能穿越公路、铁路、桥梁、高山、河流、海峡和地面任何建筑物,且不需要在地面上开挖,不破坏地表结构物。

本文对小口径超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

1 工程概况某大型煤电一体化电厂顶管采用φ1400×20mm、φ1400×24mm两种规格的钢管,管道中心标高为10.50~11.50m(河流标高为23.2m)。

顶管与河流交叉处埋深为2m左右;其他区域埋深11~16m。

根据钻孔所揭露的地层特征、埋藏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同时结合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将场地地基土划分为8个主要工程地质层,其中顶管穿越的②、③1、③2土层情况如下:②粉土:灰黄~黄褐色,很湿,稍密,夹粉质粘土、粉砂,含氧化铁、云母。

层顶埋深3.30m(平均值,以下同),层厚6.34m。

沿引水管线分布。

③1淤泥质粘土:深灰色,很湿~湿,软塑~可塑,夹粉土薄层,单层厚度5~10cm,局部夹粉细砂。

该层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状或相变为粉土夹粉质粘土。

层顶埋深10.04m,层厚5.00m。

局部分布。

③2粉质粘土:深灰、灰绿、灰黄~黄褐色,湿,可塑,夹粉土薄层,局部夹粉细砂及硬砂层。

层顶埋深9.25m,层厚7.25m。

局部分布。

2 工程特点及难点(1)顶管管径过小。

在顶管施工中,顶管管径过小一直是顶管施工的难点。

除了进泥管、排泥管、通风管及供电电缆、照明等所占的空间外,φ1400的钢管内部仅为1m左右,不可能设置轨道,因此,所有交通、运输都是靠人力,在这种条件下施工难度很大,特别是在顶进距离超过600m之后,人员徒手进出都非常困难,携带材料设备的难度更大。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 阎雪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 阎雪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阎雪市政给排水作为市政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其施工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也得到了应有的关注。

但是就实际施工而言,由于涉及范围广、牵涉因素复杂的特点,其施工很难达到预计施工标准,这就迫切需要一种科学、便捷且不影响周围环境的施工新技术,以满足当今市场需求。

顶管施工技术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类问题,为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1 顶管施工技术概述所谓的顶管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在不开挖地面的情况下,利用液压顶进工作站从顶管工作坑中将需要铺设的管道以挤压顶进的方式进行铺设。

这种施工技术是以顶管机为主,在其施工之后直接进行管道铺设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地下管线施工中有着不影响路面交通、环境和人们生活的优点。

2 顶管施工技术特点分析顶管法另一种说法叫做非开挖管道敷设技术,这项技术在不将表层开挖出来的前提下就可以穿越铁路和河流等施工的妨碍物,这样的施工方法在为施工带来很大便利同时减少了成本。

与此同时,顶管施工技术对于促进环境污染的治理起到了一定得作用,属于无污染而且高效率的施工技术。

总之,这项施工技术不仅施工成本低,施工方便,而且有利于环境的清洁无污染。

由于顶管施工技术具有如此多的优点,在城市的道路建设当中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应用。

总体来讲,顶管施工技术施工的操作当中占地面积比较节省,施工不会妨碍到地表正常的活动和行为,不会影响到正常的交通运输和车辆人流的行动。

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噪音比较小,不会干扰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顶管施工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当地的地质条件以及水文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工作和分析研究,总体来讲施工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可操作性不强。

3 长距离顶管施工中存在主要缺陷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其中管径长度、顶进机械、施工技术条件和环境的改善都是可能影响到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因素,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关于顶力力量弱分析。

关于顶管的定力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具体问题的处理方面也需要不断改善施工技术,只有坚强的力量作为支撑才能够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常用的长距离顶管技术,在简单介绍技术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对其主要技术措施和设备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中继接力在确保顶管质量和降低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标签:市政给排水;长距离接管;中继接力长距离顶管是指先在管道其中一端开挖工作坑,然后在坑中放置顶管设备在土层中顶进管道,在顶进的同时进行开挖,使管道逐段进入土层,直至到达设计长度。

顶进时,会用到润滑剂降低阻力,并采用中继接力等配套技术。

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中继接力与触变泥浆润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顶管施工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以国外某个长距离顶管施工项目为例,顶进施工时采用了以上两项新技术,实现了一次性成功顶进1.2km。

1、长距离顶管技术关键问题1.1顶力随顶进长度不断增加,顶管顶力持续增大,而由于会受到管道自身强度影响,所以并不会持续增加,有一定限度,因此大多采用普通做法仅在管道尾部实施推进。

就目前来看,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其一,中继接力;其二,润滑降阻。

这两项技术的合理应用都能有效控制顶力,使其处在要求的范围之内[1]。

1.2方向控制管道能否按照预期的轴线向前推进,直接决定顶管施工成败,所以顶管方向控制至关重要。

在目前的顶管系统当中,主要由双铰型工具管实现对方向的精准控制。

1.3避免正面塌方如果发生塌方,将对地面建筑物造成严重威胁,导致管道方向失控,使其受力出现变化,施工难以进行。

据统计,在实际的顶管施工中,尤其是深层顶管,地下水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因素,因此塌方的控制与预防应以治理地下水为主。

2、长距离顶管技术主要措施2.1穿墙从开启穿墙管的闷扳开始,到最后的安装止水,这个过程即为穿墙。

它是顶管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穿墙之后工具管具体方向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拼接施工与方向控制。

在进行穿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应在管中预先注入经夯实处理的黄粘土,以此防止土或地下水向工作井内涌入,在开启了闷扳之后,应及时顶进工具管[2]。

长距离顶管主要技术措施

长距离顶管主要技术措施

长距离顶管主要技术措施一、概述长距离顶管是指在地下钻孔的同时,通过液压顶管技术将管道送入地下,达到在地下铺设管道的目的。

由于地下环境的复杂和不可控性,长距离顶管的施工过程相当复杂,需要遵循一些关键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管道的成功铺设。

二、技术措施1. 选用适当的材料长距离顶管需要使用高品质的钢管作为管道材料,同时需要保证固有强度、刚性、耐腐蚀性等标准,以适应复杂的地下环境和运输过程。

此外,还需要选用合适的密封材料和接口,保证管道系统的可密性和可靠性。

2. 深入了解地下环境地下环境的复杂性是长距离顶管施工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地质、土壤、水位、地下管道等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以预测和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应对措施,减少施工风险和时间成本。

3. 完善的管控系统长距离顶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有完善的管控系统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因此,施工现场需设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和数据采集系统,以实现对顶管压力、速度、导向、角度等参数的控制和调整。

同时,还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

4. 智能化的通信技术长距离顶管需要与地面的控制中心进行实时通信,以实现数据传输、信息收集和指令下达等功能。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智能化、高效的通信技术和设备。

同时,还需要考虑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鲁棒性,以保证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中能够实现稳定的通信信号传输。

5. 微地震监测技术长距离顶管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地层变形、断层崩塌等地质灾害。

为了及时预警和控制地质灾害,需要使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实现对地下地质变化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这有利于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控制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三、长距离顶管是一项复杂的地下工程,需要遵循一些关键技术措施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选用适当的材料、深入了解地下环境、完善的管控系统、智能化的通信技术和微地震监测技术是长距离顶管的主要技术措施。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的施工技术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的施工技术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的施工技术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总体质量关系到城镇居民日常用水的稳定性,而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技术,可以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不破坏土地环境和地下其他管道的埋设,这大大方便了施工的进行和加快了施工进度。

本文将针对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的限制因素、技术要点进行阐明,并分析说明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一、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限制因素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主要指的是每次前进距离都超过100米以上的顶管施工,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长距离顶管施工的距离甚至高达上千米。

在这类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顶进的距离长,这就产生了许多与普通顶管不同的环节,这对长距离顶管技术的应用产生限制,因此在施工中我们需要对整个施工环境和施工技术作详细的分析,研究这些不同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一)推力限制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最为突出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推力限制。

从理论上来说,管子推进增长了,只要把顶管机的推力增加一些就可以了,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并非这么的简单。

在施工中,如果推力增加了,管子是否能够承担高压推力作用是一个未知数,同时还要衡量管道后座是否能承受得住这一高压。

因此,在目前的长距离给排水管道施工中,所选用的材料主要是以钢管为主,因为钢管的断面、重量以及土壤之间的摩擦系数远远小于混凝土管,这就使得顶管施工中顶进力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通风系统在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通风系统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意识到通风问题的重要性。

在施工的过程中,通风系统的管道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在施工的过程中,管道容量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大量的氧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和消耗,在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施工人员面临缺氧问题,危害自身的生命健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目前,顶管施工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在国内各地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能够减少征地搬迁费用、减少环境污染、减缓交通堵塞的优势,这就表明这种技术在应用中不仅具备着显著的经济性,而且具有突出的社会效益。

长距离顶管施工要点分析

长距离顶管施工要点分析

长距离顶管施工要点分析(1)长距离顶管注浆控制顶管机施工引起的地层损失和顶管机顶管周围受扰动或受剪切破坏的重塑土的再固结以及地下水的渗透,是导致地表沉降的重要原因。

为减少和防止地表沉降,在顶管机顶进过程中,要尽快在管道背后同步注入足量的浆液材料充填环形空隙。

1)注浆目的①使钢管与周围土体的环形空隙尽早建立注浆体的支撑体系,防止土体坍塌与地下水流失造成地下水损失,控制地面沉降值。

①尽快获得注浆体的固结强度,确保管道的早期稳定性。

防止长距离的钢顶管背后处于无支撑力的浆液环境中,使管道发生位移破坏。

2)注浆方式本工程顶管对地面沉降保护要求高,施工中采用同步注触变泥浆进行空隙的填充、施工完成后采用二次补充注浆弥补同步注浆可能流失产生的缺陷。

3)顶管机顶进同步注浆为减小摩阻力及防止地层产生过大变形,采用顶管机边顶进边压注触变泥浆的同步注浆方式,填充顶管机及中继间向前推进时管道背后的空隙。

4)注浆材料配比与性能指标减阻泥浆的性能要稳定,施工期间要求泥浆不失水、不沉淀、不固结,既要有良好的流动性,又要有一定的稠度。

顶进施工前要做泥浆配合比试验,找出适合于施工的最佳泥浆配合比。

5)在气压舱后第一节管道上增加3道注浆环,三道注浆环间隔1.5米,第一道均匀布置9个3寸注浆孔,共计27个注浆孔,注浆管上间隔50米安装一个压力表,时刻监控压力表数值。

(2)长距离顶管中继间接力顶进技术措施中继间的控制采取集中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的方法;集中控制系统由PLC、控制电缆、行程开关、控制箱等组成,把所有的中继间和组顶系统串联起来,并按照奇偶顺序分为两组。

处于同一组的中继间以及主顶同时动作向前顶进,待中继油缸推进到最大行程时,行程开关动作,这组中继间停止动作,另外一组中继间开始启动。

这样两组顶进装置交替向前推进。

(3)长距离供电及照明长距离供电为了解决电压降问题,一般采用高压输电,在盾构施工中,都是采用高压输电解决降压问题的。

但是顶管施工有其特殊性,若采用高压供电安全缺乏保障,因此必须采用380V低压输电。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技术应用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技术应用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技术应用发布时间:2022-04-25T08:21:20.11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1期作者:袁雪娇曲友亮[导读] 作为一项适用性强、应用面广、实用性多的新型技术,顶管施工技术因其自身优势,袁雪娇曲友亮内蒙古盛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作为一项适用性强、应用面广、实用性多的新型技术,顶管施工技术因其自身优势,该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更利于城市给排水施工。

为此加大研究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力度,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规范施工工艺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技术要点。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长距离顶管施工1 顶管施工技术优点顶管施工技术,是在不挖地表的前提下,利用液压顶进工作站从顶进工作坑将待铺设的管道顶入,从而在顶管机之后直接铺设管道的非开挖地下管道施工技术。

从具体的施工内容上来说,是按照原先设计好的图纸,将管道沿线铺开并且将工作井和接收井设置好,之后对工作井的内部进行固定后座的设置,完成前期工作之后,对油管、照明和泥浆管等管线进行连接,最后利用油压千斤顶将之前埋好的管道全部进行顶进操作,通过压浆系统将每个管节的周围做出一个泥浆套,泥浆套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保证管道的顺利滑行。

进行顶进工作时,需对顶管的作用力做好把控,保证顶进、排土、调整工作同时进行。

顶管施工技术优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顶管施工技术是由线到点,从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施工占地面积少;其次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会对地面的活动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市政工程时对交通的影响是较少;再其次就是顶管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并且对于地面施工震动也较为低,所以对于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还有就是对现成建筑物与管线不会造成影响;最后顶管施工技术能够作业到很深的地方进行管道的铺设,能够安全的穿越河流、地面建筑等。

长距离顶管质量保证措施

长距离顶管质量保证措施

长距离顶管质量保证措施1、顶管施工前编制实施性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提交监理和业主审定后才能施工。

2、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应尽快熟悉设计图纸,并组织设计、建设单位进行图纸交底。

未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不得随意更改设计。

3、项目部应认真分析地质资料,摸清地下管线和地上建筑物的详细情况,办好绿卡和有关手续,并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

该措施应取得监理和业主的认可,方可施工。

4、顶管前,项目部应向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办好书面手续。

5、洞口止水装置的同心度误差小于1CM。

机头到达接收井,应避免管子叩头现象,必要时对进洞口处进行地基注浆加固处理。

6、项目部应派专人对成品管、钢套环、止水带、木垫从质量、保管、安装等进行全面监督,确保管接口密封性能良好。

7、顶管注浆工艺是施工的关键,必须从膨润土的材料,搅拌、压注进行全面监控,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

降低顶进阻力。

顶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顶力在允许范围内,并留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8、顶管姿态控制应在质量标准范围以内,如果在顶进过程中,发现方向失控,应立即停止顶进,逐级上报经研究同意后,方可继续顶进。

9、顶管穿越构筑物时,应采用信息反馈技术,优化顶进参数,使构筑物的沉降降低到最小限度。

并做好保护技术措施。

10、工作井、接收井施工完成后,内壁不得有渗漏现象,底板表面亦要平整,不得有渗漏现象,进出洞口允许偏差应符合CJJ3-90第五章第三节允许偏差要求。

11、顶管接口必须密实、平顺、不脱落,内涨圈中心应正对管缝,填料密实,管内不得有泥土、石子、砂浆、砖块等杂物,顶管工作井和顶管偏差应符合CJJ3-90第三章第五节顶管的偏差要求。

12、结构井质量保证措施:(1)为保证工程结构井质量,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现场要求配备相应的试验和计量器具如:经纬仪、水准仪、台称、钢卷尺、砼试模、坍落度模具等,并对各类检测设备进行定期鉴定。

(2)凡采购进入工地的原料都必须进行抽样试验。

钢材做力学试验,水泥做安定性试验,黄砂做细度模量和含泥量试验,碎石做筛分、压碎块,做为今后的质量评定依据。

长距离顶管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长距离顶管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长距离顶管施⼯主要技术措施长距离顶管施⼯主要技术措施⼀、⼯程概况φ2000mm排海管道⼯程是嘉兴市污⽔处理⼯程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排放管总长2060m,管道内径2000mm,从⾼位井向⼤堤外顶进,埋深9.30~21.81m,出洞⼝管内底标⾼为-20.23m,前1747.5m为下坡(-2.5‰)顶进,最后302.5m为平坡顶进,终点管内底标⾼为-24.60m.顶进施⼯采⽤F-B型钢承⼝式钢筋混凝⼟管、楔形橡胶圈接⼝、多层胶合板衬垫。

⼆、地质资料顶进轴线上⽅覆⼟为粉⼟层;淤泥质粉质粘⼟,局部夹少量薄层粉⼟;粉质粘⼟。

地质剖⾯见图1。

三、⼯具管选型正常排放管在出洞后的150~200m范围内是层砂质粉⼟夹粉砂,然后穿过a层粉质粘⼟、层淤泥质粉质粘⼟~淤泥质粘⼟。

经多⽅论证,最终决定采⽤⼤⼑盘泥⽔平衡式⼯具管。

四、主要技术措施1.减阻泥浆顶进施⼯中,减阻泥浆的应⽤是减⼩顶进阻⼒的重要措施。

顶进时,通过⼯具管及混凝⼟管节上预留的注浆孔,向管道外壁压⼊⼀定量的减阻泥浆,在管道外围形成⼀个泥浆套,减⼩管节外壁和⼟层间的摩阻⼒,从⽽减⼩顶进时的顶⼒。

泥浆套形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减阻的效果。

为了保证压浆的效果,在⼯具管尾部环向均匀地布置了4只压浆孔,顶进时及时进⾏压浆。

⼯具管后⾯的3节混凝⼟管节上都有压浆孔,以后每隔2节设置1节有压浆孔的管节。

混凝⼟管节上的压浆孔有4只,呈90°环向交叉布置。

压浆总管⽤φ50mm⽩铁管,除⼯具管及随后的3节混凝⼟管节外,压浆总管上每隔6m装1只三通,再⽤压浆软管接⾄压浆孔处。

顶进时,⼯具管尾部的压浆要及时,确保形成完整、有效的泥浆套。

混凝⼟管节上的压浆孔供补压浆⽤,补压浆的次数及压浆量需根据施⼯时的具体情况⽽确定。

由于顶进距离长,⼀次压浆⽆法到位,需要接⼒输送,因此在管道内共设置5只压浆接⼒站,平均每隔300m左右设1站。

压浆接⼒站的作⽤有两个,⼀是运输作⽤;⼆是承担⾄前⾯压浆接⼒站管道部分的补压浆。

大直径长距离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法

大直径长距离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法

大直径长距离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法1. 引言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法是一种在地下施工中常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大直径长距离地下管道的铺设。

本文将介绍大直径长距离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步骤。

2. 基本原理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注入流体(通常是泥浆)到顶管和地层之间的空间中,使管道顶部形成一定的浮力,以抵消管道自身的重力和外界土层的压力。

通过控制流体的压力和流动速度,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施工步骤3.1 设计和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管道的直径、长度和施工路线,选择合适的泥浆类型和注入设备,以及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等。

3.2 安装顶管机首先需要安装顶管机,通常包括顶管推进机和泥浆处理设备。

顶管机应根据工程条件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3 预备工作和管道定位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预备工作和管道定位。

预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现场、铺设施工道路和搭建施工设施等。

管道定位则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具体位置和角度。

3.4 注入泥浆在管道顶部开设注入泥浆的口,然后通过泥浆处理设备将泥浆注入到管道和地层之间的空间中。

泥浆的注入压力和流动速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5 推进顶管在泥浆注入的同时,使用顶管机推进管道。

顶管机通过推进力和泥浆浮力的共同作用,将管道逐步推进到目标位置。

3.6 断头和固结当达到设计长度或目标位置后,停止推进顶管机。

然后进行断头和固结工作。

断头是指将顶管机与已经施工好的管道分离,固结则是指用适当的方法将管道固定在地层中,以确保施工品质和安全性。

3.7 后续工作完成顶管施工后,需要进行后续工作,包括清理施工现场、进行管道连接和测试、填充回填材料等。

这些工作是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的关键。

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大直径长距离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设计和施工计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安全措施进行施工; - 确保泥浆的质量和正确使用; -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

长距离顶管法施工工艺

长距离顶管法施工工艺

长距离顶管法施工工艺第一章顶管设备选型1、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的介绍(1)泥水平顶管施工工艺是非开挖管道施工使用较多的一种,它具有劳动强度小,适合各种土层顶进,不受井段距离限制,加中继间后最长可顶达1000多米或更长。

(2)在顶管施工中,用水力切削泥土以及虽采用机械切削泥土而采用水力输送弃土,同时利用泥水压力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这种形式称为泥水平衡顶管施工。

(3)在泥水式顶管施工中,要使挖掘面保持稳定,就必须在泥水仓中充满一定压力的泥水,而不能充清水,因为泥水在挖掘面上可以形成一定不透水的泥膜,它可以阻止泥水向挖掘面渗透。

同时,该泥水本身又有一定的压力,因此,它就可以用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

这就是泥水平衡式顶管的基本原理。

(4)泥水式顶管施工具有以下优点:1)适用的土质范围较广,如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也能适用。

2)可有效地保持挖掘面稳定,对管子周围土体扰动较少,对地面沉降也较少。

3)与其他种类顶管相比,总推力比较小,适用长距离顶管。

4)工作坑作业条件较安全,由于采用管道输送泥土,不存在吊运土等发生的安全隐患。

5)由于泥水出土可连续进行,施工进度也比较快。

(5)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1)弃土运输与存放比较困难,用水量也较大,泥浆运输成本较高。

2)所需作业场地较大,且设备成本高。

3)如果遇到复土层过薄,或者遇上渗透系数特别大的砂砾、碎石层中,泥浆就会渗透,致使压力无法建立起来。

4)顶管施工需要配备相应的泥浆处理设施。

2、顶管施工准备工作(1)顶管开顶前,顶管所用千斤顶及主顶油缸应送进行标定,确保标定数据与实际顶进数据记录正确。

并出具标定报告。

(2)坚持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确保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使用前符合技术规范的质量要求。

管材进场前应检查强度、裂缝情况、管口节及产品合格证。

并经复检合格后才能用于本工程。

(3)设备选取顶管施工是一种不开挖沟槽而敷设管道的工艺,它可以解决正常输水管道中无法进行开挖的施工,例如穿越铁路、河流、公路及城市重要道路、大型地下设施等。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一、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无需开挖地面、直接在地下进行管道铺设的施工方法。

它是通过利用地下推进设备,将管道从一个井口推送至另一个井口,完成管道的铺设。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井口开挖:首先需要在管道线路两端开挖出井口,用于安装顶管设备和接管道。

2. 顶管设备安装:将顶管设备安装在井口,并且将管道连接好。

3. 推进施工:启动推进设备,利用土石方的推力完成管道的顶管作业。

4. 环形盾构机的使用:在需要进行弯曲或转弯施工时,可以采用环形盾构机,完成管道的曲线敷设。

5. 端头处理:当管道推送至终点井口后,进行端头处理和管道连接,完成整个顶管施工过程。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施工方法,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实现对地下管道的快速、精准、安全的铺设。

它不仅可以克服传统开挖施工所面临的地质条件限制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对交通、市容等的影响,具有很高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性。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管道铺设: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可以用于市政给排水系统中的各类管道铺设,如雨水管、污水管、市政供水管等。

它能够实现对于管道的快速、准确的铺设,避免了传统开挖所带来的地质条件限制和环境影响,能够在繁忙的城市中快速完成管道铺设施工。

2. 管网改造:城市管网的改造工程通常需要对原有的管道进行拆除和重新铺设,传统的施工方法需要对地表进行大面积的挖掘,对周边环境和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

采用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可以避免这些问题,通过地下推进的方式实现管道的拆除和重新铺设,能够实现对管网的快速改造。

3. 弯曲和转弯施工:市政给排水系统中的管道线路通常需要进行弯曲和转弯,传统的施工方法在这些地方往往面临很多困难。

而采用长距禿顶管施工技术可以利用环形盾构机,实现对管道的弯曲和转弯施工,使得管道的线路可以更加灵活和精确。

长距离顶管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长距离顶管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1 置 换 泥 浆采 用 水 泥 和 粉 煤 灰 混 合 , 者 比例 为 7: 。 ) 两 3 2 用 量 按 填 充 管 壁 与 土 层 之 间 间 隙 d的 12倍 , 大不 超 过 ) . 最 d的 1 . 5倍 。
该 层 。层 底 标 高 为一 . 1 m. 厚 09 28 m 15 . 层 6 2 . . ~ 0
膨润土
10 g 3k

8 0g 7k
纯碱
45g . k
CC M
4g k
1 2 m( 根 长 度 6 4 , 收 井 2座 , 28 单 1 m) 接 4根 长距 离 顶 管 均 顺 利 进 洞 。每 一 顶 程 均 采用 双管 平 行 交 叉 顶 进 , 交叉 顶 进 的两 个 管 道 的 减 阻 泥 浆 使 用 应 根 据 现 场 土 质 情 况 、 力 情 况 , 取 合 理 的 顶 采 进 尺差 距 为 3 0米 。西 侧 顶 管 管 中标 高一 . 56 m.东 侧 顶 管 管 中 标 施 工 工 艺 , 工 程 在 流 砂 层 中顶 管 , 顶 管 过 程 中 泥浆 流失 严 重 , 本 在 高一. 26 m,双 管 中心 间 距 为 60米 ,埋 深 60 80 . . . ~ m,采 用 平 坡 顶 为确 保 泥 浆 套 完 整 , 改 善 顶 力 , 用 以下 3种 压 浆 方 式 : 为 采 进 。顶 管 材 料 为 钢 管 , 径 d 2 6 外 2 3 mm, 厚 为 2 rm。 壁 0 a ①推进时机头段跟踪注浆; 二 、 质 资料 地 ② 推 进 时 全 条 管 线 补压 浆 。
和 减 阻 泥 浆等 技 术 难 题 , 用 了 9 只 5天 就 完成 了全 部 顸 进 施 工
关键 词 : 管 工 程 减 阻 泥浆 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距离顶管施工主要技术措施匡志文摘要xx污水处理排海顶管工程一次顶进2060m,由于合理选择了工具管形式,成功地解决了轴线控制和减阻泥浆等技术难题,只用了144天就完成了全部顶进施工,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关键词排海工程顶管减阻泥浆轴线控制中继间一、工程概况φ2000mm排海管道工程是xxx污水处理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排放管总长2060m,管道内径2000mm,从高位井向大堤外顶进,埋深9.30~21.81m,出洞口管内底标高为-20.23m,前1747.5m为下坡(-2.5‰)顶进,最后302.5m为平坡顶进,终点管内底标高为-24.60m。

顶进施工采用F-B型钢承口式钢筋混凝土管、楔形橡胶圈接口、多层胶合板衬垫。

二、地质资料顶进轴线上方覆土为粉土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夹少量薄层粉土;粉质粘土。

地质剖面见图1。

三、工具管选型正常排放管在出洞后的150~200m范围内是④层砂质粉土夹粉砂,然后穿过④a层粉质粘土、⑤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

经多方论证,最终决定采用大刀盘泥水平衡式工具管。

四、主要技术措施1.减阻泥浆顶进施工中,减阻泥浆的应用是减小顶进阻力的重要措施。

顶进时,通过工具管及混凝土管节上预留的注浆孔,向管道外壁压入一定量的减阻泥浆,在管道外围形成一个泥浆套,减小管节外壁和土层间的摩阻力,从而减小顶进时的顶力。

泥浆套形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减阻的效果。

为了保证压浆的效果,在工具管尾部环向均匀地布置了4只压浆孔,顶进时及时进行压浆。

工具管后面的3节混凝土管节上都有压浆孔,以后每隔2节设置1节有压浆孔的管节。

混凝土管节上的压浆孔有4只,呈90°环向交叉布置。

压浆总管用φ50mm白铁管,除工具管及随后的3节混凝土管节外,压浆总管上每隔6m装1只三通,再用压浆软管接至压浆孔处。

顶进时,工具管尾部的压浆要及时,确保形成完整、有效的泥浆套。

混凝土管节上的压浆孔供补压浆用,补压浆的次数及压浆量需根据施工时的具体情况而确定。

由于顶进距离长,一次压浆无法到位,需要接力输送,因此在管道内共设置5只压浆接力站,平均每隔300m左右设1站。

压浆接力站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运输作用;二是承担至前面压浆接力站管道部分的补压浆。

减阻泥浆的性能要稳定,施工期间要求泥浆不失水、不沉淀、不固结,既要有良好的流动性,又要有一定的稠度。

顶进施工前要做泥浆配合比试验,找出适合于施工的最佳泥浆配合比。

表1是本工程所采用的减阻泥浆控制参数,表2是减阻泥浆的配合比。

表1 减阻泥浆的控制参数顶进时穿越大堤时视粘度MPa.s1654失水量mL88.5泥并mm22pH值8.58.5重度N/cm310.911.1动切力Pa11.730.6静切力Pa1953.1胶体率%100100状态略稠厚稠表2 减阻泥浆配合比(kg/m3)顶进时穿越大堤时膨润土130150水870850纯碱4.56CMC4 5.4拌制减阻泥浆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催化剂、化学添加剂等要搅拌均匀,使之均匀地化开,膨润土加入后要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水化。

泥浆拌好后,应放置一定的时间才能使用。

通过储浆池处的压浆泵将泥浆压至管道内的总管,然后经压浆孔压至管壁外。

施工中,在压浆泵、工具管尾部等处均装有压力表,便于观察,从而控制和调整压浆的压力。

顶进施工中,减阻泥浆的用量主要取决于管道周围空隙的大小及周围土层的特性,由于泥浆的流失及地下水等的作用,泥浆的实际用量要比理论用量大得多,一般可达到理论值的4~5倍,但施工中还需根据土质情况、顶进状况及地面沉降的要求等做适当的调整。

本工程的减阻泥浆运用十分成功,全长2060m的顶进最大顶力不超过8500kN。

把顶进过程中的顶力曲线和泥浆用量(实际用量与理论用量之比,用百分比表示)曲线通过处理后可以得到顶力、泥浆用量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图(图2)图2 顶力和泥浆用量与距离的关系图由图2可以看到,除出洞阶段外,顶力曲线很平滑,顶力增加十分缓慢,最大值为8500kN。

由于在出洞阶段无法建立完整的泥浆套,因而泥浆用量较少,但当泥浆套建立好以后,泥浆的用量就随着顶进距离的延长而增加,顶进结束时,泥浆的用量达到理论值的8倍。

泥浆的用量之所以随着顶进距离的延长而有较大增加,主要是补压浆造成的,因为随着线路的增加,补压浆的量要大大超过工具管尾部的压浆量。

管道外壁和土体间的摩阻力的大小是衡量泥浆减阻效果的标准,图3是本工程顶进过程中管道外壁和土体间的摩阻力曲线图。

图3 摩阻力曲线图图3真实反映了顶进过程中侧向摩阻力的变化情况。

在出洞阶段,由于泥浆套无法建立,因而侧向摩阻力比较大,随着泥浆套的建立,摩阻力急剧减小。

顶至200m时,侧向摩阻力为2.1kN/m2;顶至600m时,侧向摩阻力为1.1kN/m2;顶至1500m时,侧向摩阻力为0.5kN/m2;顶至2000m时,侧向摩阻力为0.3kN/m2。

上述值均远小于规范中的取值及利用经验公式计算的值,也远小于以往同类工程中的实际值。

显然,侧向摩阻力随着顶进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是和泥浆的用量随着顶进距离的延长而增加有直接关系的。

2.中继间应用正常排放管总长2060m,在出洞后的150~200m范围内,顶进断面主要为④层砂质粉土夹粉砂,随后的顶进主要在⑤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粘土中进行。

因土层变化较大,顶进阻力在各土层中不同,考虑到长距离顶管的特殊性并结合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原施工组织设计中拟布置14只中继间进行接力顶进。

中继间采用二段一铰可伸缩的套筒承插式结构,偏转角α=±2°,端部结构形式与所选用的管节形式相同,外形几何尺寸与管节基本相同。

在铰接处设置2道可径向调节密封间隙的密封装置,确保顶进时不漏浆,并在承插处设置可以压注润滑脂的油嘴,以减少顶进时密封圈的磨损。

中继间的铰接处设置4只注浆孔,顶进时可以进行注浆,减小顶进阻力。

顶进至194.1m时,根据顶进施工所获得的数据计算,管节外壁和周围土体的摩阻力介于2~3kN/m2,是比较小的,根据计算结果,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对中继间的位置作了适当调整,以减少中继间的投入,并能确保顶进的顺利进行。

由于第1、第2号中继间已经放置,第3号中继间位置也已确定(因电缆等的长度已定),因而中继间布置从第4只开始调整。

调整后,正常排放管共设置9只中继间,具体布置位置见表3。

表3 中继间位置中继间位置(管节后)间距(m)累计距离(m)110303024296126385129255416524049552502557506330240990741525512458495240148595802551740主顶3102050注:表中间距及累计距离中未计中继间长度,其长度在第9号中继间后计入调整。

顶进至1102.3m时(中继间布置了5只),管节外壁和周围土体的摩阻力为0.5kN/m2左右,波动基本不超过0.1kN/m2。

经计算并结合顶进施工的工艺要求,又对中继间的位置作出了调整(因第1至第5号中继间已经放置,因而中继间布置从第6只开始调整)。

调整后,正常排放管共设置8只中继间,具体布置位置见表4。

中继间位置(管节后)间距(m)累计距离(m)11030302429612638512925541652404955250255750637236611167472300141685572551671主顶3792050注:表中间距及累计中未计中继间长度,其长度在第8号中继间后计入调整。

由于先后两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原来的中继间布置,最终只设置了8只中继间,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也减少了后期处理工作。

3.测量及轴线控制在顶进过程中,经常对顶进轴线进行测量,检查顶进轴线是否和设计轴线相吻合。

在正常情况下,每顶进1节混凝土管节测量1次,在出洞、纠偏、到达终点前,适当增加测量次数。

施工时还要经常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随着顶进距离的不断增长,轴线偏差测量需接站观测,从而产生接站误差。

因此顶进前按不同的顶进里程,制定了相应的轴线平面偏差测量方法;高程偏差测量采用水准接站测量,先测得工具管中心标高,再与设计高程相比较就可得高程偏差。

另外,指示轴线在顶进工程中,必须利用联系三角形法定期进行复测,以保证整个顶进轴线的一致性。

为了较好地解决测量用时问题,要尽可能减少测量接站数,在转站处利用特殊发光源作为目标,再利用放大倍率较大的瑞士T2经纬仪观测;测定工具管前进的趋势,同样能达到减少测量时间的目的。

在实际顶进中,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经常发生偏差,因此要采取纠偏措施,减小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间的偏差值,使之尽量趋于一致。

顶进轴线发生偏差时,通过调节纠偏千斤顶的伸缩量,使偏差值逐渐减小并回至设计轴线位置。

施工过程中,及时了解工具管的趋势对纠偏十分有利。

如果轴线偏差较小,且趋势较好(沿设计方位),就可省去不必要的测量和纠偏,提供更多的顶进时间;如轴线偏差较小,但工具管前进趋势背离设计轴线方向,则要及时进行有效的纠偏,使工具管不致偏离较大。

测量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激光经纬仪和水准仪。

工具管内设有坡度板和光靶,坡度板用于读取工具管的坡度和转角,光靶用于激光经纬仪进行轴线的跟踪测量。

图4-1、图4-3是根据施工过程的轴线偏差绘制的曲线,图4-2、图4-4是竣工后的轴线偏差曲线。

图4-1 施工过程轴线水平偏差曲线图4-2 竣工后轴线水平偏差曲线图4-3施工过程轴线高程偏差曲线图4-4 竣工后轴线高程偏差曲线从图4可以看出,竣工后的测量结果与顶进过程中的测量数据基本上是吻合的,说明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是合适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

4.纠旋转的技术措施正常排放管前300m(100节管书)的平直线段内,共布置了16只垂直顶升口,垂直顶升口对旋转有很高的要求,转角不得超过1°,否则就会影响垂直顶升的施工,因此,控制好前300m管道的旋转十分重要。

为了减小管节之间的相互转动,在前300m范围内的管节的两端设置了止转装置。

通过止转装置将前300m管道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减小整段管道在顶进过程中的旋转。

虽然安装了止转装置,但由于施工过程中管道受力不均衡,管道还是产生了比较大的转角,为此,施工时根据各垂直顶升口的转角大小,辅以一定数量的压重块纠正转角,这种方法效果很明显。

顶进结束时,16只垂直顶升口的转角均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5.水力机械化施工正常排放管的顶进距离为2060m,因此泥水系统的配置相当关键,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布置了泥水系统。

沉淀池利用工地原有的虾塘,进行必要的加深,留有足够的容量,筑坝分隔成清水池和泥浆池,并用φ300钢管连通泄水。

在清水池旁设置2台5级泵,向管路供水,进水管路采用φ150无缝钢管、卡箍式活络接头,中继间处用橡胶波纹管过渡,以适应中继间之伸缩,满足顶管施工的工艺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