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的故事

合集下载

“过犹不及”原文及解释

“过犹不及”原文及解释

“过犹不及”原文及解释名句:过犹不及。

摘自:《论语·先进篇》解释:事情做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可取的。

先进篇原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短篇沙雕笑话故事(精选5篇)

短篇沙雕笑话故事(精选5篇)

短篇沙雕笑话故事〔精选5篇〕短篇沙雕笑话故事〔精选5篇〕【篇一】死缠人:笑话故事死缠人营丘有个读书人,生性愚钝,却有个令人讨厌的缺点,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总是喜欢死缠人,以为难倒别人,才显示出自己的聪明。

他听说艾子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便想与之比比上下。

这天,他向艾子提出一个问题:“大车下面和骆驼脖子上,都挂着一串铃挡,那是做什么用的?”艾子告诉他:“怕夜晚走在小路上,会互相碰撞,挂上铃挡,听见响声,就好让开了。

”营丘人又问:“宝塔上也挂铃挡,是不是怕晚上走路,会互相碰撞呢?”艾子被弄得啼笑皆非,告诉他说:“宝塔上的铃挡,是为了惊吓小鸟,免得小鸟在宝塔上作窝,拉下粪,弄脏宝塔。

”营丘人继续问艾子:“打猎用的鹰鹞,尾巴也有铃销,难道也怕小鸟在它的尾巴上做窝拉粪吗?”艾子有点不耐烦了,但仍强耐着性子答复说:“鹰鹞脚上是拴线的,有时飞进树林里,会被树枝绊住,飞不动,猎人听见铃声就好找到了。

”营丘人还是死缠着艾子不放,又追问:“死人出殡时,前边有个摇铃挡的向导,难道这个脚上也有线,怕被树枝绊住吗?”艾子对营丘读书人的胡搅蛮缠非常恼火,实在忍不住了,气愤地说:“那是因为棺材里的死人,活着的时候跟别人讨论问题总是喜欢死缠人,如今摇摇铃销,告诉他死后别再死缠人呀!”短篇沙雕笑话故事〔精选5篇〕【篇二】画账:笑话故事画账新社会好哇,您瞧儿童们多幸福,从小就念书认字。

旧社会就不行了,像我舅舅,家里穷得连锅都揭不开,哪儿有钱念书啊。

长到三十多岁,还是个睁眼儿瞎――文盲!后来,东摘西借凑了点儿钱,开了个小杂货铺儿,好维持生活呀!那时候,小买卖都讲赊账,为的是拉住主顾,多卖出点儿货去。

有一天,来了一位老太太赊账:“掌柜的,你赊给我一块儿豆腐。

”“好吧您哪。

”老太太拿着豆腐走了。

我舅舅为难了,怎么?“豆腐”这俩字儿他不会写呀。

哎,他有方法。

在账本儿上画了一个四方块儿,代表豆腐。

过了几天,这位老太太又来了:“掌柜的,你再赊给我一把儿筷子。

中国民间故事-爱心行动

中国民间故事-爱心行动

中国民间故事-爱心行动我们常说“过犹不及”,是说:凡事得有个度,好事做过头也会变成坏事!这不,有个叫吴老憨的庄稼汉,就遇到了件让他哭笑不得的好事。

那天,吴老憨正在田里除草,忽然老婆打来电话,叫他赶紧回家,说是家里来了几个人,来献爱心的。

吴老憨吃了一惊,怎么还会遇上这种好事呢?他来不及多想,放下锄头便向家里赶去。

还没到家,吴老憨远远就听见自家院子里闹哄哄一片。

吴老憨放下自行车,进入院门,只见有几个年轻人站在那里,看来就是他们来献爱心的。

吴老憨便客气地问:“小同志,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们还不需要你们献爱心!”其中一个高个子男孩说:“你是不需要,但你家的狗狗就非常需要。

”说完便蹲在吴家的狗面前,左一声“狗狗”右一声“宝贝”地和它说起话来。

吴老憨在一旁仍是一脸迷茫,现在还流行给狗献爱心的?高个子男孩见吴老憨还没明白,就告诉吴老憨说,他们是爱狗协会的,刚才路过此地,发现吴老憨有虐狗倾向,所以要把吴老憨家的狗带走,带到协会保护起来。

这下吴老憨总算明白了,他不无生气地说:“你们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我哪里有虐狗?把狗拴起来也是为了安全,以防伤人啊。

”“这你就不对了!”高个子男孩愤愤不平起来,仿佛他被拴了似地说,“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万物生来都是平等的。

如果我把你拴起来,你愿意吗?”吴老憨被问得哑口无言,另外一个女孩不无心疼地说:“你看这狗狗多可怜!它也是一条生命,你为啥非要把它拴起来呢?”吴老憨被气得说不出话来,突然大吼:“不管怎样,狗是我家养的,就是不能带走!”高个男孩追问道:“既然是你家的,你有证据吗?你能拿出犬类饲养许可证吗?”吴老憨可没什么许可证,农村人都这样养狗,也没人发证。

献爱心的见吴老憨无言以对,就要强行把狗牵走。

吴老憨一急,说道:“你们等着,我马上报警,我就不信没人能管得了你们!”说完,吴老憨打电话给派出所。

很快民警开着警车赶来。

吴老憨把事情经过一说,民警也犯了难。

一位民警说:“这种事不在我们管理范围,就算是管也找不到法律依据,你们还是协商解决吧。

过犹不及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过犹不及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过犹不及【原文】子贡问:“师与商(1)也孰贤?”子曰:“师也过(2),商也不及(3)。

”曰:“然则师愈(4)与(5)?”子曰:“过犹(6)不及。

”(《论语·先进第十一》)【注释】(1)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

商,卜商,即子夏。

(2)过:做得过度。

(3)不及:做得不足。

(4)愈:胜过,强一些。

(5)与:音“余”,同“欤”。

置于句末,表示疑问、反诘的语气。

(6)过犹不及:犹,如同。

指要做得恰如其分,适得其中。

【翻译】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比较贤能?”孔子说:“子张做得过度,子夏做得不足。

”子贡说:“那么说子张比较强一些吗?”孔子说:“做得过度就如同是做得不足,都不适中。

”【评析】“过犹不及”不合中庸之道,君子讲究中庸之道。

因为时代的演变,世间一切价值判断衡量标准也在变,世人追求着各自看重的,忽视各自看轻的,如果人们不重视护守着中庸之道,那么价值衡量标准的纷乱,就能使社会人心的平和稳定不复得,人们太注重个人的追求与造就,就会忽视整体社会人心的平和稳定,君子为人设想、善待他人、成人之美,当然不愿以一己之私而不顾社会稳定,所以道德修养者不能不护守着中庸之道,而这个道是合于不变不动的道德标准的。

世人能自觉地调整价值衡量标准,使它趋向不变不动的道德标准,世人的衡量标准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异,冲突矛盾就少,社会稳定,这是讲究中庸之道的可预期结果。

“过犹不及”也能具体说明中庸思想,以下举几个例子。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 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来教化百姓,所以舜能显出大智慧。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是说:君子常中庸,小人常背离中庸。

君子能常中庸,是因为君子时时讲究要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常背离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常走极端。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作文过犹不及

作文过犹不及

作文过犹不及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过犹不及古书曾言: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物极必反,月盈则亏。

太用力抓住的东西总是很难真正属于你。

正如三小时、六小时与一天辛劳的代价与回报。

智者心中早已有了更好的选择。

而这两位精疲力竭的青年,便只能在汗水与疲惫中体味过犹不及的道理。

越过顶峰后的每一步都是下降与坠落。

古有画蛇添足之败笔,今有多言失命之厄运。

这一切的悲剧都在于没有把握好“恰”与“过”之间的那道警戒线。

猫儿因为好奇而丧命黄泉,人因过份爱酒而失了健康,花朵因过度浇水而萎蔫不振,自然界因“过”而导致偏离原意的事件比比皆是。

掌握分寸方能控制大局。

愿永不贪恋,永不强求,唯此,才可事如所愿,水到渠成。

这世间早有楷模,分寸尚好,人生舒坦。

舒国志曾言:我姓舒,舒服的舒,零存款,七年在美国流浪,缺钱时写书卖画,赚一些便停下,不为金钱而奋斗终生,而是致力于生活。

他说他就像一个一直在过暑假的孩子,怡然自得。

与之相反,那些一辈子以赚钱为终身目的的人,又活得如何呢终身毫无乐趣,在迎来送往中匆匆度过一生。

凡事不可苛求,不容贪念,顺其自然,恰到好处,你就会过得如舒国志般的生活。

真名士,自风流。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太过执着于一物,你便会看不到眼前的其他景物。

美国曾有一个测试,要求测试者观察球员们在复杂的花式中共传了几次球。

结果是所有的测试者都答对了。

然而没有任何一个人注意到有一个灰色的大熊,出现在其中待了很久。

人有一字不识则多诗意,一偈不参则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欲念人皆有之,掌控欲念者,则可以控身。

愿自省,自制,掌控尺度,莫让过格反失了本意。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过犹不及"这个成语出自于《论语》,意思是:事情办的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物极必反"这个成语出自于《新序》,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必将向反向化。

这两个成语都涉及到了一个"度"的问题,说的平白一点就是"平衡"的问题,做事要保持平衡,做人要保持平衡,即便是享乐也要保持平衡。

平衡就好比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保持平衡"就好比球场边界的白线,时时给人警戒。

在地球这个让人类望尘莫及的大生物圈里有着望不到尽头的海洋,触不到底界的天空,走不到边缘的森林。

似乎地球上一切的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几千年以来,那些高瞻远瞩的圣人早已对我们有所告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老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历史长河的远逝并不代表着这些思想的光辉也随之淡去。

时时铭记并加以行动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可是我们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违背了自然之道,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因为那些偷猎者们卑鄙的手段,本来要几百年后才会自然灭亡的物种,现在只有几十年就有濒临绝种的危险。

因为那些厂老板们利益的心,本来纯净的空气,湛蓝的天空,现在变得灰蒙蒙的,看不清电线杆上的鸟,草丛中的花,人群里的你我他。

还有许许多多的因为,可是我们需要的是醒悟。

物种有自我繁衍的能力,空气河流有一定的自我净化的能力,可是当我们破坏的速度大于自然自我修复的速度时,纵使自然想要修复,也只能是无能为力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一条是:平等。

其实一个社会想要平等,仅仅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平等,用心去对待自然的一切,把自然当作朋友来对待,自然才会以和平的方式来对待我们人类自己,不会因我们"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破坏,而用地震,海啸,雾霾来对待我们。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作文【高中高二800字】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作文【高中高二800字】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作文【高中高二800字】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过犹不及"这个成语出自于《论语》,意思是:事情办的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物极必反"这个成语出自于《新序》,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必将向反向化。

这两个成语都涉及到了一个"度"的问题,说的平白一点就是"平衡"的问题,做事要保持平衡,做人要保持平衡,即便是享乐也要保持平衡。

平衡就好比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保持平衡"就好比球场边界的白线,时时给人警戒。

在地球这个让人类望尘莫及的大生物圈里有着望不到尽头的海洋,触不到底界的天空,走不到边缘的森林。

似乎地球上一切的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几千年以来,那些高瞻远瞩的圣人早已对我们有所告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老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历史长河的远逝并不代表着这些思想的光辉也随之淡去。

时时铭记并加以行动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可是我们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违背了自然之道,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因为那些偷猎者们卑鄙的手段,本来要几百年后才会自然灭亡的物种,现在只有几十年就有濒临绝种的危险。

因为那些厂老板们利益的心,本来纯净的空气,湛蓝的天空,现在变得灰蒙蒙的,看不清电线杆上的鸟,草丛中的花,人群里的你我他。

还有许许多多的因为,可是我们需要的是醒悟。

物种有自我繁衍的能力,空气河流有一定的自我净化的能力,可是当我们破坏的速度大于自然自我修复的速度时,纵使自然想要修复,也只能是无能为力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一条是:平等。

其实一个社会想要平等,仅仅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平等,用心去对待自然的一切,把自然当作朋友来对待,自然才会以和平的方式来对待我们人类自己,不会因我们"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破坏,而用地震,海啸,雾霾来对待我们。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作者:钱之俊来源:《新作文·初中作文指南》2011年第06期○成语故事这则成语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一天,子贡问老师孔子:“子张和子夏这两个人,谁更有贤德?”孔子说:“子张做人做事有点过,好高骛远,有点张扬;而子夏呢,很拘谨很内敛,又欠一点火候。

这两个人相比,一个是放,一个是收;一个是狂,一个是狷。

”子贡迫不及待地问:“老师的意思是子张要好一点,是吗?”孔子说:“超过了和没达到是一样的,都不是中道。

”子贡和孔子的讨论后来就演绎成了“过犹不及”这个成语。

○含义例解“过犹不及”,“过”,过度,过分;“犹”,如,像;“不及”,不足,不够。

后来就用“过犹不及”指事情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它既不是只指“过”,也不是只指“不及”,而是在比较了两者之后得出的结论,指出做事过了头的后果。

如:“据老夫看来:这是‘过犹不及’。

大约两耳过长,反觉没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前者歪曲了白话文,后者也歪曲了白话文,所谓过犹不及。

”(朱自清《诵读教学》)“过犹不及”其实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

《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

中庸思想是避锋芒、四两拨千斤的处世之道,凡事未必一定要分出一个好坏,凡事却一定要留有周旋的余地。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这则成语常常有被误用的现象。

如:“张国立说:‘我强烈反对韩剧、日剧,一切国外的剧。

’……张国立的观点有点过犹不及。

”(《京华时报》2007年9月29日)这里说张国立的观点有些过头,有些偏颇,只相当于“过犹不及”中的一个“过”字,当然不能说“过犹不及”。

又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家在中国的地位是很高的,作家不但有钱,而且受到很多人的崇拜,那种崇拜比对现在的影视明星过犹不及。

”(《现代教育报》2002年3月22日)这位作者是想表达现在的作家不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人崇拜,现在的影视明星很受人崇拜,但是,现在人们对明星的崇拜比不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作家的崇拜。

论语中的励志成语故事实用1篇

论语中的励志成语故事实用1篇

论语中的励志成语故事实用1篇论语中的励志成语故事 1论语中的励志成语故事篇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仲弓问孔子怎样做才称得上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要做到在诸侯统治的国家里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统治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这段话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卫灵公》中也有这个成语,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道:那不就是“恕”吗?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这段话的原文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中的励志成语故事篇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一天,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事后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何不这样说,他这个人,一发愤学__就忘记吃饭,内心一快乐就忘记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呢。

”这个故事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中的励志成语故事篇三: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的一个词语,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

在孔子心目中,“君子”是理想的人格标准,仅有两万余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呢?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这个典故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中的励志成语故事篇四:过犹不及子贡问老师说:“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贤德?”孔子说:“子张做事总是过头,而子夏总是做得还不够火候。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要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

读了画蛇添足这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了画蛇添足这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了画蛇添足这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寓言故事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以简单的故事情节,传达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画蛇添足”这则寓言故事所传达的智慧。

《画蛇添足》这则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画蛇时,因为多此一举地给蛇画上了脚,结果导致失去了比赛胜利的故事。

那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白哪些道理呢?一、适可而止,过犹不及故事中的人原本已经画好了蛇,但在看到别人还在画时,他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给蛇画上了脚。

结果,他的这一举动反而让他失去了比赛的胜利。

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懂得适可而止,过度追求完美,反而会弄巧成拙。

二、认清形势,不要自作聪明在故事中,那个人没有认清比赛的形势,自作聪明地给蛇画上了脚。

这种做法不仅没有给他带来好处,反而让他失去了胜利。

因此,我们在做事情时,要认清形势,不要自作聪明,否则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尊重客观规律,不要违背常识蛇是没有脚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

但在故事中,那个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违背了这个常识,给蛇画上了脚。

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要违背常识,否则只会闹出笑话。

四、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优势在故事中,那个人原本已经画好了蛇,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他因为过于自信,给蛇画上了脚,导致失去了胜利。

这提醒我们,在竞争中,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优势,否则很容易被对手超越。

总结:《画蛇添足》这则寓言故事,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传达了深刻的道理。

我们在生活中要懂得适可而止,认清形势,尊重客观规律,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优势。

过犹不及,学会适度(深度好文)

过犹不及,学会适度(深度好文)

《论语·先进》中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

子贡问老师,他的两个同学谁更优秀。

孔子说一个总是做得太过,一个却是做得不够,所以都不优秀,因为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便是过犹不及。

深以为然。

浙江卫视的“名嘴”华少,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曾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快速念着广告词的他,同现在相比,完全是两个人。

发福、大腹、憔悴的面容,往日风采不再。

面对着观众们的调侃,华少自曝出令人心酸的往事。

他有段时间为了自己的一个节目,每天都要去应酬,不停地吃、不停地催吐,就这样拖垮了身体。

然而节目还要做下去,他强撑着不让自己休息,结果就是累到肺管破裂,当场吐了血。

不禁想到身边的朋友。

为了闯出一番事业,没日没夜的工作;为了节省时间,饿到极致才去吃几片面包;一边说着“年轻,没事”,一边吃着胃药。

到最后,什么都有,唯独丢了健康。

人这一辈子,拼尽全力让自己过得好,却忘了“健康”才是最大的宝藏。

过度的拼,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

所以,每个人的心里一定要有两条线:一条底线,一条临界线。

用底线约束自己,用临界线压制自己,这样才会使自己的生活有张有弛有限度。

只有心里有度、手上稳住,才能真的掌握好这个方向盘,来去自如,快意人生。

过犹不及的名人故事

过犹不及的名人故事

过犹不及的名人故事一、离朱视觉异于常人而不实用,过犹不及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

离朱是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黄帝游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丢失了玄珠,黄帝就命离朱去寻找,因为他“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察针末于百步之外”。

他的视觉异于常人,非常敏锐,夸张一点的说法可以称为“千里眼”,但庄子认为视觉过于敏锐的人,被五色所迷乱,被文采所混淆,只是像彩色华丽的服饰那样耀人眼目而已,没有太多的实用之处。

二、师旷听觉过于灵敏反而高冷,过犹不及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

师旷是先秦著名音乐大师,古人称为“乐圣”,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据说师旷能听到天庭之音,精通鸟兽语言,他抚琴时,能使凤凰来仪,是神话传说中“顺风耳”的原型。

他艺术造诣极高,著名琴曲《阳春》、《白雪》就是他的作品。

但庄子认为听觉过于灵敏的人,被五声所迷乱,被六律所放任,古人尊崇金石丝竹和黄钟大吕,这些音调虽美,但已超出了日常俗世的范畴,孤单的傲立在天籁之音之列,过于优秀,反而显得高冷。

三、曾参、史猷追求无法实施的礼法,过犹不及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

曾参倡导“孝恕忠信”、“修齐治平”、“内省慎独”、“以孝为本”,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他在儒学发展史被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史也是春秋时卫国的贤人,与曾参齐名,孔子称他为“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但庄子认为他们是标榜仁义、吹捧德性来捞取名声,使天下人喧嚷着去奉守不可从的礼法,他们提倡的礼仪,明知不可而为之,反而无法真正得到实施。

四、杨朱、墨翟脱离现实走极端,过犹不及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棰辞,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则杨墨是已。

杨朱的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的社会,“一毛不拔”、“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典故就出自于杨朱。

过犹不及成语故事

过犹不及成语故事

过犹不及成语故事
“过犹不及”是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过犹不及”,意思是说过了头就和不及差不多,形容事情做得过分,就会产生和不做到位一样的负面效果。

它强调的是事物应该把握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就不好了。

这个成语没有一个固定的故事来源,而是从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演化而来。

中庸之道讲究的是做事情要有节制,要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不足。

在《论语》中,孔子提倡“中庸之道”,教导学生在处理事情时不可走极端,要保持适度,这一思想被后人概括为“过犹不及”。

虽然没有特定的故事,但“过犹不及”作为成语,常常被用来劝诫人们在任何事情上都要适可而止。

在生活中,无论是对待工作、学习还是人际关系,这个成语都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原则。

例如,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溺爱也不能忽视,对待工作不能消极也不能过度劳累,这些情况都可以用“过犹不及”来描述其平衡的重要性。

过犹不及——【人生感悟】

过犹不及——【人生感悟】

过犹不及——【人生感悟】过犹不及——【人生感悟】七、八年前我前往欧洲旅游,经过瑞士的一家超市,瞧见入口处的眼镜架上放了几十支太阳眼镜。

由于价格不贵,于是挑了一支外型简单的太阳眼镜。

没想到,这支眼镜竟然成了我最喜爱的太阳眼镜。

我这一生至少买过五、六支太阳眼镜,假如再加上朋友送的,总数可能接近十支。

这十支太阳眼镜没有一支戴得久,更没有一支喜欢。

并非眼镜不好,而是我的头型不容易配——头大、脸宽、鼻梁塌——戴久了不是眼睛痛,就是耳朵上方的脸颊痛;再不然,就是经常要把滑落下去的镜框往上推。

总之,我从没买过一支满意的太阳眼镜。

直到这支。

讲它的优点,简单地说只有一句话——不管戴多久,感觉都像没有戴。

能够感觉到眼镜的存在,都不是好的眼镜。

眼镜的最高境界就是犹如「不存在」——不管戴多久,眼珠、脸颊都不会痛,也永远固定在鼻梁上卡得牢牢的,几乎不觉得自己戴了一副眼镜。

我很珍惜这副眼镜,喜爱它的程度,几乎到达「想到它」心都会暖暖的。

也因此,日后外出旅游我必定随身携带;而且,只要有机会,我还会想尽方法找同款式的太阳眼镜。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后来让我在英国找到了。

虽然价格比七、八年前贵了将近一倍,我还是毫不考虑地添购一支。

没想到,自从有了第二支,我对第一支的喜爱感觉却日渐降低了!不再觉得它有什么稀奇。

看到它,也没有特别的感觉。

有时候一时找不到,会有那种「掉了就掉了吧」的想法。

反正还有第二支,是不是?为什么心情会产生这种变化呢?因为我只需要一个,却同时拥有两个。

我忽然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这也让我想起买车的经验。

当初买的第一辆车是二手裕隆车,没值几万元,却宝贝得跟什么似的,遇到假日必定亲手洗车,有空的话还会打腊,甚至买了去除铁锈的保养油。

总之,想尽了方法让它漂亮,即使它实在不漂亮。

后来买第二辆、第三辆,都是全新的福特汽车,再也没有珍惜的感觉。

从头到尾都仰赖机械洗车,没有动手打过一次腊,后来即使擦撞、出现了刮痕,也不心痛。

一起学论语文稿 过犹不及

一起学论语文稿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观众朋友,大家好,很荣幸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论语。

我们先来分享一个寓言故事,从前有个人到别人家做客,主人端上饭菜热情招待他,吃过以后就嫌饭菜淡而无味,主人听他如此说,连忙往饭菜中加了些盐。

这个来,饭菜便觉味美无比,于是这个人心想:“饭菜好吃原来是因为放了盐的缘故。

放盐少许即能如此味美,倘若多放岂不更美?”于是,干脆将一口盐吃进嘴里。

味道如何?那就可想而知了。

再来分享一个事例,有位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对老板对同事十分热情,每次见面都抢先打招呼,出去吃饭老争着付账,还经常给大家散发一点小礼物,结果弄得同事都很不自在。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把他叫去,问:“你是不是对现在的位置有什么想法?”,他很郁闷:为什么我待人多一点礼貌,反而会被认为是想升职呢?这两个事例,一个放盐过了头,事与愿违,一个礼貌过了头,就被误认为别有用心了。

这都说明了“过犹不及”的道理,事情做过头了,就跟做不到位一样,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做不到位呢。

那么大家知道“过犹不及”的出处吗?“过犹不及”出自《论语·先进》,原文是这样的:“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这里面师与商都是孔子的学生,师指的是颛孙师,即子张,商指的是卜商,即子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老师,子张和子夏谁更优秀?孔子说子张显得过头,子夏有些赶不上。

子贡就说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孔子的答复是“过犹不及”。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大到治国方略,小到人生琐事,都要适当有度,超过了“度”的界限,事情就会发生质变。

有一次,鲁定公饶有兴致地问颜回道:“先生,您听说过东野毕很擅长驾马吧?”颜回答道:“擅长是很擅长,不过他的马将来必会跑掉。

”鲁定公听了很不高兴,东野毕擅长驾马是众所周知之事,可如今,颜回却说他驾的马必会跑掉,不知颜回是何用心。

便对旁边的人说:“原来君子也会诬人啊!”颜回听后,并没有辩白什么,退了出去。

过犹不及典故

过犹不及典故

过犹不及典故过犹不及是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那你们知道过犹不及的典故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过犹不及典故,供大家阅读!过犹不及典故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论语·先进》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

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

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过犹不及解析【注音】guò yóu bù jí【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

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相近词】过为己甚【相反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过犹不及造句1、他认为民主可能“过犹不及。

”2、不过,最近的研究表明,鱼油或许并没有像广告宣传的那样具有神效,有时候好东西摄入太多也会过犹不及。

3、好色是艺术,过犹不及。

4、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对对媒体教学方式的正确使用,防止过犹不及,本末倒置。

5、但各影响因素由于受到反应过程中热效应、内应力的影响均存在极限值,过犹不及。

6、往往我们开发了过犹不及的功能,却发现只有很少用户会使用它们,或者它们会增加产品的复杂度。

7、有时候你需要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

8、创建安全策略,跟踪每一个可能事件,尽管很容易就会这么做,但是有句话叫做过犹不及。

9、我们的专注--有时候过犹不及。

10、但是要记住“过犹不及”,6-10%的关键词密度为最佳。

11、过犹不及,许多东西过头了总是有害的。

喝酒也不例外,但适度的喝一些还是可以的。

12、当然,也不要过犹不及。

13、过犹不及不仅仅只是目前联系人管理程序的唯一问题。

14、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军事隐喻给目前关于货币的争辩火上浇油,现在对前景的晦暗描述跟这种军事一样“过犹不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