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 事缓则圆

合集下载

过犹不及的哲学道理

过犹不及的哲学道理

过犹不及的哲学道理过犹不及是一个古时候的成语,主要讲述的就是事情做的过头就像是没有做够一样,是不合适的,最早的时候出自《论语》,实际上这一成语就是提醒人们做事的时候不要太过绝对或者彻底,需要留有余地,否则会出现反作用。

“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过犹不及”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典故: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其实就是说,物极必反,中庸之道才是好的。

“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马克思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飞跃,事物往往只能在量变规定的范畴内起预期的变化,如果超出量的范畴,则会发生质变,导致不可预料的结果,所谓"过"就是超出量变的范畴,引起对事物发展不利的质变,"过度"的促进事物的发展,超过事物发展所能承受的极限,反而引起事物向反方向转换,好似"不及",因此,在生活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把事物的发展维系在量变的范畴内。

过犹不及实际上本质上体现的哲学道理就是辩证唯物中的矛盾转化,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时还可以看出一些“质变”和“量变”的关系,比如事物的发展就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而做事的时候就需要把握度,最终防止量变变为质变。

过犹不及中的及实际上就是“达到”或者“满足”的意思,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事情做得太过头反而会导致弄巧成拙,比如太过贪心反而会导致最终什么也得不到,还有就是做事的时候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会导致做事的效率很低,进程无法顺利的推行。

“过犹不及”原文及解释

“过犹不及”原文及解释

“过犹不及”原文及解释名句:过犹不及。

摘自:《论语·先进篇》解释:事情做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可取的。

先进篇原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通用7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通用7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通用7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通用7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通用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1古人云:“过犹不及,事缓则圆“,外界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则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便是“超限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很多,如教学中的心理超载现象(上课喜欢拖堂,作业布置过多或课堂认知超载等)以及批评教育和赏识教育中的“超限效应”。

借此,我想着重聊聊如何规避批评教育中的“超限效应“。

批评的“超限效应”时有发生。

批评学生时,我们老师和家长总是很心急,想要急切地纠正孩子身上的问题,因此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最后使孩子极为不耐烦,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表扬,当孩子挨批时,可能内心已接受长辈们的正确观点,并下决心进行改正,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教,其厌烦心理就会呈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

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跟我聊到自己离家出走的缘由是父母总是在他面前翻旧账,父母总是看不到他的改变,最后他索性就不改变甚至变本加厉。

在批评教育中,作为班主任要把握好教育的“度”,切忌大肆渲染,上纲上线。

我们要讲究“布白”的艺术,正如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即布白),密不透风”,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

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我认为班主任在批评教育中应遵循三条原则:适度原则、及时原则、公正原则。

给予学生以适度的教育:一是批评“量刑”适度,做到既不能“量刑”太重(否则学生不服、逆反抵触),也不能“量刑”太轻,起不到教育作用。

二是选择合适的场合。

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批评场合,尽可能避人耳目,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前不久新闻报道一位家长和班主任在走廊上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一位男生,这位男生自尊心受挫转身翻过走廊栏杆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贞观长歌 经典台词

贞观长歌 经典台词

长孙无忌要把魏征等人押往刑场,李世民劝说魏征李世民:你知道对旧主尽忠,却不知道忠于大唐的江山社稷,虽忠却不是大忠;知道守一个人的志节,却不知道为天下苍生做点益事,虽贤却不是大贤!阁下饱读圣人之书,却还是没有明白,做忠臣易做大忠臣难,做贤者易做大贤者更难的道理,朕实在是为你惋息呀?突厥可汗杀了叔叔后让大臣找张马皮裹上他,大臣问是不是送回草原,他说:不!把他的尸体驮在他的战马上,如果今天没有他的这腔血,这十七八个部落就不会站在同一面战旗下。

十年了,他一直统领前军,没有一仗是往后跑的,这一回,我也要让他往前走,让他第一个进入武功,进入长安!那一段挺感人的.“与颉利决战,我面对的是他一个人;如果我退到洛阳,我将面对内部外部更多的敌人。

如果这场仗我打赢了,就会省下数不清的仗;如果输了,能败在颉利这样的英雄手下也没什么丢人的!”我这个皇帝,兵马不多,粮草也不多,如果连拼死一战的勇气都没有,祯还有什么呢?侯君集对使臣说,我有青锋宝剑,你想用自己的脖子尝尝它的锋芒吗?你自己要做纣王,何必拦着我做比干!李世民对魏征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朕让你出来辅佐朕,就绝不会给你一个虚职,怎么,二十个州不嫌少吧?李世民大大殿上指者来使说:告诉他的随从给颉利带个话,我李世民的背后,有千千万万的大唐子民,如果他们敢战,那长安城下就是他的墓地!李世民在朝堂上对主张撤退的大臣说,退出长安就可以避开强敌吗?你错了!留在长安,朕面对的只是颉利一个敌人,可是退出长安,天下人就会认为朕是个丧国之君,人心逆转,四面楚歌,那朕才真叫陷入了绝境!朕这个皇帝兵马不多,粮草也少得可怜,要是连拚死一战的勇气也没有了,那朕还有什么呢?都说颉利的骑兵是天下第一,无人敢与其争锋,好啊!那朕就和他较量一场,赢了,让大唐百姓都知道,还有一个能为他们保命的皇上,让那些心怀异志的人死了这条心,用一场血战省却无数场大战,输了,就是死在一个英雄手里,朕也无憾!李世民要奖赏范兴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群氓徒有一腔热血,真能够识大体顾大局的又能有几人!”岑文本:如果皇上是第二个武帝,臣情愿做第二个司马迁.突厥可汗杀了叔叔后让大臣找张马皮裹上他,大臣问是不是送回草原,他说:不!把他的尸体驮在他的战马上,如果今天没有他的这腔血,这十七八个部落就不会站在同一面战旗下。

过犹不及成语故事

过犹不及成语故事

过犹不及成语故事
“过犹不及”是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过犹不及”,意思是说过了头就和不及差不多,形容事情做得过分,就会产生和不做到位一样的负面效果。

它强调的是事物应该把握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就不好了。

这个成语没有一个固定的故事来源,而是从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演化而来。

中庸之道讲究的是做事情要有节制,要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不足。

在《论语》中,孔子提倡“中庸之道”,教导学生在处理事情时不可走极端,要保持适度,这一思想被后人概括为“过犹不及”。

虽然没有特定的故事,但“过犹不及”作为成语,常常被用来劝诫人们在任何事情上都要适可而止。

在生活中,无论是对待工作、学习还是人际关系,这个成语都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原则。

例如,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溺爱也不能忽视,对待工作不能消极也不能过度劳累,这些情况都可以用“过犹不及”来描述其平衡的重要性。

事缓则圆近义句

事缓则圆近义句

1.无论好事坏事,都放一放,事缓则圆。

好像下围棋,一个地方不知道如何下子,就先放着,他处着子,过一阵子,自然知道原来那个地方该如何下了。

2.兼听而慎取。

时不我待,快刀斩乱麻。

过犹不及,事缓则圆。

3.事急则变,事缓则圆4.遇事遇人,处事处人,莫过于耿直,莫过于圆滑,有方有圆,外圆内方即可。

要学会更多的前人精英经典,要学会更多的善用危机意识,没有不可能的事,真的没有!5.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逢人减岁,遇货加钱。

君无戏言,官不悔变。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物极必反,数穷则变。

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6.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7.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智而气与,斯为大智。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

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心胸宽广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8.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方圆并用。

9.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10.行欲方而智欲圆。

行就是做事,是树立自己形象的外在表现,而这些做事的方式却需要谋划,要深谋远虑。

这就是智欲圆。

不考虑周全。

不能灵活机智地变通,正确的行动也收不到好的效果。

11.做人三分傻,不可太圆滑,外圆内方,方圆有度,才是处世之道。

事,不可不察,不可太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2.得意时处之以淡,失意时处之泰然。

13.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

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14.世人皆有五蕴,最先变老的原来是味觉。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天南海北的缤纷筵席,吃份儿新鲜,吃不出团圆。

15.事繁勿慌、时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16.君子法天运,四时可前知。

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

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

焉能使我心,皎皎远忧疑。

17.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

过犹不及是什么意思_过犹不及的意思和造句

过犹不及是什么意思_过犹不及的意思和造句

过犹不及是什么意思_过犹不及的意思和造句过犹不及,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相信谁都能明白。

下面小编整理了过犹不及的意思和造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过犹不及的意思:事情做过了头就跟事情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出自《论语·先进》。

英文解释Goingbeyondthelimitisasbadasfallingshort.;Togobeyondisas wrongastofallshort.;Goingtoofarisasbadasnotgoingfarenough.;T oomuchisasbadastoolittle;【发音】guòyóubùjí【辨形】犹;不能写作“优”“忧”或“尤”。

【近义词】过为己甚【反义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释义】过:过分;犹:像,如同;不及:达不到。

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易错】不;不能读作“b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

【同韵词】以夷伐夷、光*陆离、翻黄倒?、路无拾遗、福与天齐、斩将刈旗、不以为奇、桑荫未移、言意相离、寸步不移。

用过犹不及造句1)你任月老多年,从未出过纰漏,可有秘诀?当局者迷,过犹不及。

裟椤双树2)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地遵守着过犹不及的法则。

周国平3)又到秋季,饮食要注意:不缺不补,过犹不及,进补适量要牢记;莫纵食欲,谨防秋膘,热能适度疾病离;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全面营养不可替。

保重身体!4)然而,教学课件应用过频,则会产生过犹不及的效果。

5)南方干旱已多时,突降甘霖解众渴;过犹不及旱转涝,难民苦难无处藏;洪水无情人有情,国家出动解民忧;天灾频发人难料,希望好人有好报;众人祈福与灾民,定保他们享太平!6)过犹不及,不能让熊心中的恨,淹没他的灵魂,更不能让它随时间淡掉,否则一切前功尽弃。

7)过犹不及,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相信谁都能明白。

过犹不及 谚语

过犹不及 谚语

过犹不及 谚语
过犹不及是一个古时候的成语,主要讲述的就是事情做的过头就像是没有做够一样,是不合适的,最早的时候出自《论语》,实际上这一成语就是提醒人们做事的时候不要太过绝对或者彻底,需要留有余地,否则会出现反作用,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过犹不及什么意思
过犹不及最早出自 《论语·先进》,其实和“过为己甚”这一词汇非常近似,形容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做的太过,反而导致事情呈现出不好的效果,就像没有做完一样,在 《论语·先进》中提到“子贡提问老师和商人到底谁比较贤明,而孔子答为人师做过了,就连商人都比不上,就像是过犹不及一样。

过犹不及的下一句一般为“事缓则圆”,意思就是说“在做事的时候,需要考虑好做事的度,一旦出现做事过于彻底和绝对,就很容易起到反作用,而“事缓则圆”则是说遇到紧急事件,最好不要慌乱,一定要观察全局,从更好的切入点入手,从而圆满的将事情解决。

过犹不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过犹不及实际上本质上体现的哲学道理就是辩证唯物中的矛盾转化,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时还可以看出一些“质变”和“量变”的关系,比如事物的发展就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而做事的时候就需要把握度,最终防止量变变为质变。

急事慢做,慢事急做,事急则缓,事缓则圆

急事慢做,慢事急做,事急则缓,事缓则圆

急事慢做,慢事急做,事急则缓,事缓则圆
是说在处理问题,要考虑和把握好度的问题,可以透彻但是不能太彻底或者绝对,否
则就会起反作用;事缓则圆,是说碰上紧急事件的时候,首先不能慌乱,要考虑好全局,
找到好的切入点再放手施为,这样才能够圆满解决。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先进》
原文:子曰:过犹不及。

事缓从恒,事着急Barbezieux;事缓则圆,事着急则乱。

译文:孔子说: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

事缓从恒,事着急Barbezieux;事缓则圆,事着急则乱时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道:中庸做为一种道德,该是最低的了吧!人们缺乏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长了。

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

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
相对的、暂时的。

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

《论语·一流》:“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

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
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

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
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过犹不及 原话引用

过犹不及 原话引用

过犹不及原话引用
“过犹不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先进》,原文为:“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贤明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

”子贡又问:“那么是子张贤明一些吗?”孔子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过犹不及”的原意是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做事情要把握好度,不能走极端。

如果做得过度,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如不做。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过犹不及”来提醒自己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适度,避免过度或不足,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过犹不及,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

过犹不及,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

过犹不及,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的意思是: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
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人不要操之过急,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稳定,地位尊
贵的人,说话的时候要反复琢磨,不能急于表态,说话时要仔细斟酌,要力求准确无误,
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心直口快,心口开河。

曾国藩说的: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生活就像一场竞赛,
越是心浮气躁,越容易自乱阵脚,失去理性判断。

静下心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沉着应对,才能见招拆招,笑到最后。

古训中曾写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心浮气躁的人,难成大事;真正的强者,大都平静如水。

冷静
下来,才会摆脱坏情绪的控制,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不慌不忙,才能沉着应对困难,有
条不紊地解决所有麻烦。

关于过犹不及的名言

关于过犹不及的名言

关于过犹不及的名言本文是关于关于过犹不及的名言,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过犹不及。

是一个很执拗的词。

偏偏是你。

灿烂了我这篇故事的整个情节。

2、太多了反有害;过犹不及。

3、愈是亲近的人,我们愈会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和情绪,这并非不好,甚至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还是一种亲密关系的展现。

但,过犹不及,若是一味放任自己的态度,到最后,反而会伤害到身旁最爱的人。

态度,并不是没有改变的可能。

故事中,男子因为看到笔记本,发现父亲当初对自己是何等耐心,便主动向父亲致歉。

而我也是一样,父亲的一句话,让我体会到他只是渴望被陪伴,就即刻调整当下的态度。

作者:魏棻卿出处: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意外4、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不为己甚,本分之外,未加毫末5、当局者迷,过犹不及。

作者:娑罗双树出处:浮生物语6、过犹不及,以诚待人,因为,赢得他人的了解与信任的前提就是尊重他人。

7、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过犹不及,一样会误事的。

8、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过犹不及是中庸观的重要内容。

9、? Un amour excessif est un amour coupable. ? - 爱,过犹不及。

10、月静立,却引人之目日灿烂,却炫人之目凡事凡物过犹不及,物极必反11、人心浮躁得荒凉,“等待”是“耻辱”的代言。

幸福是因为短暂,所以笑得伪善。

控制弱点即“能力”,过犹不及,恐惧的力量都是一样的。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默默耕耘“道”,而你只需看看云,说说笑。

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的对错,亦如正义。

逼着你做讨厌的事情,因为我也是迷路的孩子。

真正了解的东西不需要思考,真正离不开的东西不需要感受。

但如果麻木了呢?还能重新开始吗?但是永恒的东西,值得无限奋斗,祝你好运。

12、这时的基本原则是:不要改变承包商的计划,除非计划的确有问题或成本过高(比如,俗话说:过犹不及)。

13、期待是一种美好的心境。

如果你过于烦躁,欲速则不达;如果你过于纵情,会使感情失控,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过犹不及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过犹不及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1. 哎呀呀,过犹不及说的就是做事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呀!就好比吃饭,明明已经吃饱了,你还非要使劲吃,最后撑得难受,这不就是过犹不及嘛!
2. 你想想看,过犹不及不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太过分嘛!比如说锻炼,适量锻炼对身体好,可要是一天到晚不停地练,身体能吃得消吗?这就是典型的过犹不及呀!
3. 嘿,过犹不及啊!就像是给花浇水,水少了不行,但你拼命浇很多水,那花不就被淹死啦?这道理多简单呀!
4. 所谓过犹不及,不就是像放风筝一样嘛,线拉得太紧容易断,拉得太松又飞不起来,得把握好那个度呀!你说对不对?
5. 哇哦,过犹不及的意思就是别太过度啦!就像对孩子过分宠溺,那不是爱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呀,这就是过犹不及在生活中的体现哟!
6. 哼,过犹不及啊!跟炒菜放盐一样,放少了没味道,放太多齁得慌,只有适量才正好,不就是这么个理儿嘛!
7. 哎呀呀,过犹不及不就是提醒我们不要走极端嘛!像有的人追求瘦,拼命节食,结果把身体搞垮了,这不是适得其反嘛,典型的过犹不及呀!
8. 嘿嘿,过犹不及说的就是不能太过度啦!比如说对朋友太热情,人家没准还觉得不自在呢,这就是过犹不及的一个例子嘛!
9. 总之呢,过犹不及就是让我们做事要有个度,不能过头啦!不管做什么,把握好这个度才最重要呀!就像唱歌,声音太大就成噪音啦,这不就是过犹不及嘛!。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事缓则圆人缓则安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事缓则圆人缓则安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事缓则圆人缓则安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事缓则圆
任何事物,任何工作,都有自己产生、发展,直到消亡的一个过程。

他会按照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发展,这个过程可能比较短,也可能很长,长到我们一生都不会看到它的结果。

这些都是不以我们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无论你富可敌国,还是盖世英雄,都不能改变,所能做的只能加速或者延缓,更多的是瞎折腾。

所以,我们处理问题既不能慢,更不能快,踏上事物发展的节奏是最好的。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很多的事情,首先需要要弄清的是他的共性与个性,发展的阶段性,然后才能依照不同的时段处理问题。

不少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自然而然就解决了,不需要外力的加持,相反用力过大,跑得太快了,会摔跤,摔倒以后再爬起来跑,就会耽误时间,还不如一开始就慢一点,稳稳当当的跑。

而且,做事情急了快了,就可能只重大局,不拘小节,留下许多需要善后的问题,就会得罪人,就容易埋下隐藏的未爆弹。

其实,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深思熟虑,坚定前进。

过去我喜欢梁启超的一句话:“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以明日之我胜今日之我”,其实人的变化提升不会这样的,更多的时候是看不见的渐变,现在看来也是有点儿急。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句话,急不得,让我们静待花开。

事缓则圆,人缓才安

事缓则圆,人缓才安

事缓则圆,人缓才安一段的忙碌,终于可以告一段落。

诸多的事情,因为过于焦虑而被复杂化、阻力化。

常常告诫自己,行有不得之时,要反求诸己,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不去埋怨别人,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把他人换成自己去换位体会,心情慢慢变得安静。

此时,不禁想起,六年前,一位长者告诉我的四个字“事缓则圆”。

虽然能明白这四个字表达的意思,但是遇到事情的时候,却无法真正做到静一静、缓一缓、想一想。

事缓则圆,语迟则贵。

想想自己,很多的话,都是脱口而出;很多的想法,都是浅思则行。

因为冲动,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往往产生歧义,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过犹不及,事缓则圆。

很多时候,因为排名、检查或者争先的心态,一味的追求高质量、快速度,结果反而过犹不及,离本来的目标越来越远。

事急则变,事缓则圆。

遇到棘手问题,没有思考透彻,没有预设事情会引发怎样的后果,一味的急切,想快刀斩乱麻,结果很多被动,一步步挤压个人的空间,让自己变得难受,问题也变得愈发不可收拾。

静以思远,事缓则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冷静的心绪,让目光变得深远;急躁的情绪,让修养不断压低。

其实人生很多事,处在很多环境,我们要戒急用忍,要事急从权,要明白大道至简,事缓则圆。

不明白的人,不要刻意灾弄明白,缓一缓,时间会印证一切。

想不通的事,不要绞尽脑汁去想,缓一缓,时间久了就想通了。

理不顺的情,不要卑微去苛求了,缓一缓,时间久了真伪自明。

生活一天一天在继续,年龄一天天在增长,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和内心那份莫名的恐慌不断增长。

缓是一个逐渐成长的心境之旅;圆是一个逐渐长大的人生过程。

岁月终会磨去生命棱角,不用急,不要躁。

人生终要经历缺憾,感受失去,在矛盾中煎熬,在情绪浮沉中感悟。

事缓则圆,人缓才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口语交际事缓则圆

口语交际事缓则圆

口语交际事缓则圆
事缓则圆:作谓语、宾语、分句;指人办事的态度。

改变对人对事的态度,讲话也可以好听些,有时候同一句话,不同的语气都会有不同的效果,何况不同的态度。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

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能成的事,如果你很着急去办的话,有可能成不了。

慢慢来,即便看似办不成的事也有可能办成。

天下的事不是绝对的,只要能慢下来,万难之中便有一线生机,遇到任何事情,不要急着下决定,给自己思考的时间,让自己缓一缓,有时候隔十分钟,事情就会有改变。

所以你要处理复杂困难的事,一定先要静下心来,不着急,慢慢来。

容《易》人生之“?小过卦:小有越过”【69】

容《易》人生之“?小过卦:小有越过”【69】

容《易》人生之“小过卦:小有越过”【69】真正幸福之人,皆知适可而止。

【原典】【小过卦智慧】过犹不及,事缓则圆。

处理问题之时,须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可以透彻,但不可极端,否则会起反作用;遇上紧急之时,不能慌乱,须平缓考量,找好切入点,再放手施为,如此方能结局圆满。

“物极必反,亘古如斯”。

生活之中,为人处世必须讲究适可而止,如此才会拥有美好之人生。

“人之欲念,无有止境”,得到了东,还望着西,万般诱惑,迷失自我。

因此,适可而止,绝非平庸,亦非退缩,而是一种明智之生活态度。

春秋时期的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没有贪恋富贵,而是急流勇退,化名为鸱夷子皮去经商,之后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自称“陶朱公”,是史上真正的生命智者。

中孚卦建立诚信之后,开始行动做事。

然而,“动则得咎”,只要做事难免会失误,这就来到了小过卦。

象辞里说“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这些皆是日常行为之过于苛刻之要求,没有太大之问题,矫正之后,依然可有亨通之道。

小过卦是雷山小过,强调行动有度。

小过卦下艮上震,艮为山,震为雷,过山雷鸣,不可不惧。

阳为大,阴为小,卦外四阴超过中二阳,故称“小过”,“小有越过”之意。

“过度皆因自信,自信则易过度”。

作为一种经历,过度与过火,虽有不满意之处,虽有过分之弊,然毕竟是经历过了。

人生,就是一种经过;过度,往往在所难免。

不过,切忌事事处处皆过度。

过度,只能在小事上;大事,则不可以过度。

小过卦之卦辞强调说,“亨,利贞。

可小事,不可大事。

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其意为小过卦是亨通吉祥的贞卜,然只适宜于小事,不适宜大事。

飞鸟空中过,啼声耳边留;登高必遇险,下行则吉祥。

孔子曾言,“过犹不及”,凡事过头,犹如不及,皆为过失。

小过卦的六爻,具体表现为,初爻好高骛远;二爻略有小过;三爻防范小人;四爻通权达变;五爻过度强求;上爻极端过度。

小过卦阐述的是避免小过之方法,即处理事情或采取行动,须明辨事理,保持理智,切忌过度,自不量力,须学会收放自如,适当节制,把握分寸,见机行事,适度中庸,不好高骛远,知通权达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犹不及事缓则圆“过犹不及”,语出《论语·先进》,“事缓则圆”,语出《荡寇志》,核心意思就是凡事都要有度。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量变和质变原理告诉我们,“度是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标志,在度以内的变化是量变,突破度的变化是质变。

如果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和处理学生问题时,就必须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如果把握不好“度”,就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一、接触的“度”——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曾经见过一位年轻的女班主任,她对学生很随和,对学生特别有耐心,每天除了上课整天都跟学生在一起,可以说跟学生做到了零距离接触,用亲密无间来形容也一点不过分,学生可以随便开她的玩笑,随便学她的动作,甚至给她取了个文雅的绰号——“大熊猫”。

到后来,她说的话学生都敢不听,有好几次她都被学生气哭了。

直到她被换下来她都想不明白,我与学生走得那么近,学生为什么不听我的?后来学校为他们班换了一位厉害的男班主任,这位班主任信奉严师出高徒,决不给学生一点笑脸,事事居高临下,要求学生必须惟命是从,我教你听,我管理你服从。

他很少和学生接触,对于犯错误的同学,轻则训斥、停课、请家长;重则拳脚交加。

学生因为老师缺乏人情味,而出现逆反心理,进而破罐子破摔,把老师当敌人。

后来学生联合起来和他对着干,全班学生集体写信给校长告状。

直到他被换下来他也不明白,我对学生已经够厉害的了,学生为什么还是不怕我?以上两位班主任管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把握好与学生距离的“度”。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班主任如果与学生距离太近,让学生对你的性格、脾气了如指掌,让学生觉得与你交往可以无所顾忌,那他绝对不会听你的;相反,如果距离太远,学生对你望而生畏,见面都躲着你走,你也不可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当然也就不可能对症下药了。

那么,师生间的距离究竟应该多远才好呢?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通过我带班的经验,以下两点是必须注意的:第一、和学生见面的频率要适中。

既不能每节课都去,全天候死盯,让学生感到时刻处于你的监视之中,对你反感;也不能老不见学生,让学生觉得干什么都没事,班主任不会知道的,做到该去时一定得去,不该去时绝对不去。

第二、和学生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与学生打成一片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忘记你是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有师生之别,绝不能允许学生没有师生观念,也绝不允许他们过于放肆。

把握好与学生距离的度是带好班的前提。

二、表扬的“度”——既不能轻给,也不能吝给。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是班主任带好班的基本功。

表扬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是对个别学生的表扬,抓住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

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自己的优点,以及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地位,对个别学生的上进是大有好处的;其次是要经常对班级各个方面的进步给予整体的表扬,时时给学生看到希望,给学生一种感觉:我们班是不错的,有很多别班没有的东西,我们有……,让学生喜欢自己的班,这样对形成班级凝聚力是很有好处的,但表扬要注意“度”,既不能轻给,也不能吝给。

首先、应该让所有学生感到只有付出以后才能得到表扬,不该表扬的小事决不要轻给表扬,否者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反而会形成学生的不平等感。

有个年轻班主任对他们班差生王某动不动就表扬、就鼓励,连王某上课没迟到都全班表扬,结果他很郁闷:王某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以迟到来要挟老师。

其实他的失败就在于滥给表扬,让差生感到原来表扬这么容易啊,因而他们一点也不珍惜。

滥给表扬极容易导致好生感到心理失衡:为什么我这么做就得不到表扬,差生就行?差生为什么就能特殊?其次、该给表扬的一定不吝给。

每个大人都喜欢听表扬不喜欢听批评,何况学生,如果学生做了好事,上进了老师都不表扬,那他觉得干好干坏一个样,以后也就不上进了。

吝给表扬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对全班学生表扬的尺度尽量要统一,让学生感到大家都是平等的,因为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差生,即使对差生要区别对待,也要把握度,应该干的、必须做的没必要给表扬,只有进步了才给。

把握好表扬的度是带好班的动力。

三、批评的“度”——既不能纵容,也不能辱骂。

对于学生来说,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否则还要教师干嘛?关键是对犯错误的学生如何处理。

批评就是教育犯错误学生的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就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有些班主任作经验交流时说对犯错误的学生要留面子,用暗示性语言让他自己改进,这种经验我不敢苟同。

通过长期带班,我的经验是对学生犯了错误时批评一定要严厉,绝不能宽容,否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想扳也扳不回来了,更大的恶果在于学生一传十、十传百,说你这个老师好说话,犯了错误没关系,以后你一点威信也没了。

所以对犯错误的学生一定要敢于批评,并且要尽可能严厉,批评要进入他心里,以便他改正错误。

当然批评不能算旧帐,只能就事论事;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谩骂学生,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尽可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又打又拉,以理服人。

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很重要。

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此批评学生也应有所不同。

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温和式”批评;对于脾气不好,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商讨式”批评;对于无意识过失或初次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容忍式”低调处理;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不可对学生失去信心。

当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时,艺术的批评学生,指导学生,使其心服口服,做到事缓则圆,而不是板着脸孔教训学生,讽刺挖苦学生使学生敬而远之。

把握好批评的度是带好班的保障。

四、关爱的“度”——既不能厌恶,也不能溺爱。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班主任的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动力。

对教师这个职业,爱心可以升华她神圣的职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种奉献爱心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这是良好师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厌恶学生,看着学生就头疼的老师是绝对带不好班的。

关爱学生首先要做到平等。

能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表现。

在教师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之下。

其次要做到宽容。

老师的宽容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另外,教师的这种宽容的美德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第三要做到尊重。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相尊重的关系。

你献出爱心,尊重学生,让他们真正体味到你亲切的关爱和尊重,反过来学生也会尊重你,你在班级的威信就会提升很快。

一个挚爱学生的班主任,自然会博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就会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第四要做到严格。

教育史上有“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爱之深则求之切”的说法和做法,其核心无外乎越是尊重越要严格要求,严格要求是尊重的体现。

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尊重的教育理念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必须把握好一个“度”,既不可把严格“控制”或“压制”当作尊重,认为是对学生好,对学生负责;也不可没有条件,走向放任,完全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应当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管理中的“严”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是有道理的,对原则问题绝对要一硬到底,对非原则问题则可适当放宽。

实际上对学生严格正是关爱学生的体现。

班主任管理中的“爱”是必不可少的,爱是班主任工作的起点,也是最终归宿。

班主任不但要富有爱的情感,更要富有爱的行为。

有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才能博得他们的爱。

但爱得太多,比如溺爱,也是不行的。

和学生的关系好,并不是要纵容他们,那不是真正的爱学生。

当他们犯错误时,也要指出来,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比如养花,水浇多了涝死,少了旱死;做饭,水多了粘,水少了硬;喂金鱼,太少饿死,太多撑死,把握好爱的度是带好班的核心。

五、学习的“度”——既不能拒绝,也不能照搬。

一个年轻班主任告诉我他的苦恼,他带班老带不好,别人告诉他要多学习。

于是他阅读了许多有关班级管理的书籍,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学习,并把学到的经验用之于实践,结果令他大惑不解的是这些经验一点都不管用,比如魏书生的写说明书的方法,学生写了无数次说明老毛病仍然一犯再犯。

老班主任说对学生要关爱、要严厉,要树立威信。

他真心关爱学生,比如主动借钱给学生,但学生却骗他的钱去上网;他做到了严厉,但威信还是没有树立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年轻班主任没有经验,善于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学了半天,照着实践,结果却不是那么回事,问题在哪呢?关键是没有把握好度。

同样的经验对老班主任就行,对年轻班主任就不管用,对这个班学生就管用,对那个班学生就不管用,原因何在?归根到底他们的学习只是学到了外表,最根本的东西没有学到,你的性格和他不一样,你的学生和他的学生也不一样,照猫画虎结果当然就不行了。

所以做班主任要注意把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要扬长避短,而不能生搬硬套。

把握好学习的度是带好班补充。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

如何管理好学生是一个班主任一生探索的问题。

把握好管理学生的“度”就是好班主任和差班主任的分水岭。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但种庄稼施肥是否就可以多多益善呢?当然不是。

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

施肥要适时、适量,施肥过多、过勤,效果适得其反,反而吃力不讨好了,过犹不及、事缓则圆,班主任工作何尝不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