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近代)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一.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并给与评价概念,重商主义也称“商业本位”。

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

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主要观点:1、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

这个国家如果没有贵金属矿藏,就要通过贸易来取得。

2、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

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

晚期重商主义主张,对外贸易必须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以保持出超。

3、重商主义者认为,不可能所有国家同时都有贸易顺差,在任一时点上黄金总量也是固定的,所以一个国家的收益(富裕)是以另一个国家的付出(贫穷)为代价。

4.重商主义认为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

5.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保护国内有利于增加金银货币的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的有利发展。

评价:重商主义的局限性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重商主义的历史作用1.重商主义处于古典经济学派和现代经济学派之间,在探索经济学本质的方面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2.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二.亚当斯密关于分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二十一章张之洞经济思想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二十一章张之洞经济思想


“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 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外 篇· 变法第七》 • 至于“西学”,也只能选择其中“无 损于圣教者”来“补中学之缺”,“起中 学之疾”。
• 3.西学为用,用在技术和工艺 • 用“西学”之“末”巩固“中学”之 “本”。 •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西学 学”; 《内篇· 循序第七》 • “儒术危矣。以言乎迩,我不可不鉴于 日本”; 《内篇· 守约第八》
• 1884年,出任两广总督。设缫丝局、枪炮局,开 矿务局、制铁厂等。设广雅书院。 • 1889年,因张之洞上奏修筑芦汉铁路,被清政府 任命为湖广总督。此后,除了1894年和1902年两 度赴南京暂署两江总督外,张之洞长期经营湖北, 大举兴办洋务,迅速成为洋务运动后期的重要首 领。先后开办汉阳铁厂( 1894 )、湖北枪炮厂 (1890 ),设立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 还创办了白沙洲造纸厂、武昌制革厂、湖北毡呢 厂、湖北官砖厂等。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 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 力推行“湖北新政”,
第二十一章
张之洞经济思想
——近代中国官僚资本主义思想的形成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张子洞生平 张子洞与洋务思潮 劝学篇与中体西用 利权分离说
第一节
• • • • •
张子洞生平
张之洞(1837—1909) 字孝达,又字香涛, 号香涛、香岩, 又号壶公、无竞居士, 晚自号抱冰。直隶南皮 人。

“其意以为非效西法图富强无以保中国,无以 保中国即无以保名教。” • 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 • 严复:马蹄与牛腿论:“夫中国之开议学堂久矣, 虽所论人殊,而总其大经,则不外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也;西政为本,而西艺为末也。……善夫 金匮裘可桴孝廉之言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 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 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 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 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 1902年《外交报》第9和第10期与《外交报》 主人书

中国近代史三经济思想

中国近代史三经济思想

专题二:近代中国(1919年——1949年)中国近代历史阶段二、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1949年)【阶段特征】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几经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知识整理】二、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见近代中国1895年—1919年经济专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专题;三、思想上:(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7年后1、原因: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2、表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①李大钊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A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B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②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出版;③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1920年接受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2)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的指导思想1、内容: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在哪里?如何体现三大政策?2、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三大政策是三民主义的和实现的;3、意义:①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和,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的革命性;②新三民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③推动并指导了国民大革命;(3)毛泽东思想:1、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发展历程:①毛泽东思想萌芽——1925-1927②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1927年—1937年③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抗战时期④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⑤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1949年—1956年3、毛泽东思想的三大实践成果: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5、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②对中国思想发展而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③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而言:毛泽东思想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巩固训练1、“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2、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的时期,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论人民民主专政》3、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B.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C.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D.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4、(2010·福建文综17)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中国经济思想回顾

中国经济思想回顾

中国经济思想回顾1、鼎盛的古代中华文明及浩然丰富的中国古典经济思想中华大地上孕育了人类最为古老的文明之一,古代中国曾一度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

中国古代社会建立了以传统农业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结构,取得了工业革命以前的1、2千年里,世界上最为丰硕的经济成就。

相继出现了秦汉、隋唐等文明鼎盛时期。

自宋朝以来,中国人口大量增加,贸易繁荣,手工业、轮船运输、造船业都开始发展。

印刷术的发明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文明的传播。

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科技、文化,古代中国所创造的鼎盛的文明成就都为世界所景仰和赞叹。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Angus Madison)的研究,“在目前这个千年期的开始阶段,中国的经济就人均收入而言是领先于世界的,这种领先地位一直持续到十五世纪。

它在科技水平方面、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方面以及管理一个庞大疆域帝国的能力方面都比欧洲出色。

”“早自周朝起,中国文明就已经高度文字化了,到了唐朝,中国堪称全世界拥有文字典籍最多最丰富的国家了。

”植根于鼎盛的古代中华文明,中国的古代先哲们也积累了异常丰富的经济思想。

先辈们基于他们的观察,或针对他们时代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总结归纳出了令今人叹为观止的学术思想。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经济思想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先秦时期,宗周势微,诸侯争霸,社会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各种思想百家争鸣的局面。

随着中国宗法奴隶制的解体和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土地制度由领主所有制变为地主所有制,私人工商业迅速发展。

迅速的社会政治经济变化,孕了丰富的学术思想。

太史公司马迁所撰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第一位货殖专家范蠡,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

他不仅工于谋略,还有渊博、系统的经济思想,而且他本人凭借其经济智慧赢得了巨大的财富。

现代经济学对于供需反应和价格变化基本机制的认识,无出范蠡“积著之理”之右:“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

无敢居贵。

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6、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

6、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

中国近代最先传到国外的货币文献
——论王茂荫的货币改革方案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学说
——评郑观应的“商战论” 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论康有为的经济思想 政治经济学方面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标本
——从《原富》按语看严复的经思想
洋务派经济思想的典型表现
——张之洞的经济思想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工业化方案 ——论张謇的棉铁主义
林则徐的经济思想,在许多重要观点上, 是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出发点。他把扶持国内 商品经济和工商业活动同抵制外国侵略合起 来,把学习外国长处同救国救民结合起来, 这一些思想特点来都为中国近代进步的经济 思想所继承和发扬。林则徐这个几没有写过 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文章的人,他的经济思 想在中国代经济思想史上却占有不容忽视的 地位。
魏源是在“缓本急标”的思想指导下着重研究鸦片战争 后同外国侵略和中外交往有关的各种经济问题的。不消说, 学习外国生产技术、移植外国新式工业以及对外贸易等问题, 在他的心目中都不会是“本”,而只会是属于“标”的范围。 但是,他的“缓本急标”论却无疑为以后的资产阶级思想家 彻底抛弃“重本抑末”论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思想发展阶梯。 几十年后,当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新式资本主义工商业时,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家,认识到鸦片战争后开始的 形势变化并不是暂时的、局部的,他们就正式把“重本抑末” 论宣布为只适用于封建社会的过了时的理论,并且以“恃工 商为国本”、“工商立国”之类的论点来代替它了。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
陈新岗 chenxingang@
主要内容
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思想前驱
——论林则徐的经济思想
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承先启后的人物 ——论魏源及其经济思想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文献中的光辉篇章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们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问题的观点、学说的发生、发展和斗争的历史。

重心:中国近代历史上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的萌芽、发生、发展。

任务:阐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变化规律; 为现实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

八个主义:一、无政府主义(伯夷、叔齐、狂矞、华士、老子、庄周、盗跖、漆雕开、季次、原宪、杨朱、陈仲子、史鰌、许行、阮籍、陶潜、鲍敬言、邓牧);二、均产主义(孔子、孟子、墨子);三、富国主义(李悝、商鞅、管子);四、共产主义(陈独秀);五、国家社会主义(江亢虎);六、资本制度改良主义(马寅初);七、新均产主义(前溪,即吴鼎昌);八、民生主义(孙中山)黄汉《管子经济思想》《晚清五十年经济思想史》上篇分农本说、开矿说、劝工说、重商说和改良交通说下篇分除弊政说、崇俭约说、增岁入说、厚俸禄说和行预算说第一阶段:1840~1864,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1864~1894,中国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发生的阶段。

第三阶段:1894~1919,这是中国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初步发展的阶段。

一:陈炽(?--1900),字次亮,号瑶林馆主,江西瑞金人。

户部郎中、刑部章京、军机处章京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研究》《国富论》《富国策》怎样发展农业呢?首先,在重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农业科学技术,融中西之长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因地制宜地加以推广和普及。

其次,建立剥削雇佣农业劳动的资本主义农场。

在继承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让那些大地主仿照英国的办法,组织机械化的生产商品粮食的大农场,让那些中小地主仿照法国的办法,采取高度集约化的经营方式,专门生产供应城市消费的商品农作物。

最后,农业生产的好坏取决于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及其生产积极性。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思想有着自身的渊源和久远的历史,也曾世界经济思想体系中有一席之地;而中国的经济学却是近代以来受舶来经济学影响的产物。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历史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就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曾经贯穿着中国传统的古旧经济思想与西方引进的新鲜经济思想之间的较量和斗争。

其总的趋势,大致表现为传统经济思想在舶来经济思想所取代而退出其统治地位。

而舶来经济思想的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伴随着其在中国传播的不断展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即从最初的一般经济常识逐步深入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领域。

较量和斗争的结果是以舶来经济思想战胜传统经济思想告终。

传统经济思想的失势,也并不意味着消失,它以成百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为其底蕴,仍会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显示其传统力量,但无论如何,经过舶来经济思想的冲击,国人在思考和讨论经济问题尤其是经济理论问题时,已经从思维方式、逻辑体系、理论原则、研究方法和名词术语上,逐渐完成了由其传统古旧形式向新型科学形式的转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舶来经济思想的传播,实际上是为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中国经济学的创立,解除了束缚,扫清了障碍。

近代舶来经济思想的引进,起始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清朝政府在外国列强的炮舰威逼下,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打开国门对外开放。

最初,人们通过旅欧中国人和来华传教士的猎奇式观感介绍或新闻性零星报道,接触到一些肤浅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常识。

到19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有中国留学生运用所学习的西方经济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问题;也有在华外籍人士为了办西学开课的需要,由人代笔翻译引进了一些西方经济学著作等等。

但这一时期延续到19世纪末,仍基本上停留在支离琐碎地应用西方经济理论,或用传统经济概念和术语来生搬硬套地解释和转述理论的阶段。

直到20世纪初,以严复翻译亚当.斯密的名著《国富论》于1902年正式出版为标志,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引进才突破以往局限于一般经济知识的窠臼,形成西方各种经济学科的系统理论,以翻译或本国人自撰的形式,被大量介绍到国内的局面。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二十二章孙中山经济思想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二十二章孙中山经济思想

第三节 孙中山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实业举国 • 孙中山的实业救国思想是张謇的棉铁主义 和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 果。实业概念在近代是不断深化的,从洋 务,郑观应“工商”(包括农业)、康有 为的“工业技术”到梁启超的“新式之企 业”(见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 P344》)。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
• 孙中山(1866-1925)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 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 因而得名。 • 1978年,13岁随母亲到檀香山看望大哥,继之在当地一 所英国基督教学校读书,17岁时回国。1884年与本县卢 慕贞女士结婚。 • 1884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校、香港西 医学院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 的政治活动。“借医术为入世之谋”,积极从事“医国” 的活动。 • 1894年上书李鸿章阐述其“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 规。”希望能够“冀九重之或一垂听,政府之或一奋起 也。” 遭到拒绝后,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 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 盟会,被推为总理,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 • 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
第五节 民生主义与近代中国的合作运动
• 一、合作改良主义引入中国 • 大约在1900年前后,西方许多人文、自然科学大量引 进中国。合作经济思想就是在这股潮流下经过留欧美日的 学生和官员引进到中国。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思潮中的合作 制思想的传播,虽然内容繁杂,但主流还是以合作改良主 义为基本内容,在传播的内容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层次的 内容: • 一、合作主义是一种普遍平等互助的社会运动理论; • 二、合作社是实行平民经济的最好的组织; • 三、合作主义制度是打破资本主义制度过渡到理想社会的 最适宜的途径; • 四、合作主义社会建立合作共和国就是人类实现永久和平 的理想的大同世界。

中国经济思想史_第6章_太平天国经济思想

中国经济思想史_第6章_太平天国经济思想

第六章太平天国经济思想第一节洪秀全生平及拜上帝教洪秀全(1814-1864),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今花都)人。

出身农家,读过村塾,从14岁到30岁,先后四次,考不上秀才。

1828年,16岁的洪秀全参加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大考,须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洪秀全通过了县试,这让父母和族人的期望值增大,可是,在府试中,洪秀全没有通过。

1836年,洪秀全第二次赴广东应考,偶然在街头得到一个宣传基督教教义的书《劝世良言》,它是第一个华人牧师梁发编写的。

,本次洪秀全又没有通过考试。

第二年洪秀全又踏上了科考之路,这一次与前面几场的结果如出一辙,初考名列榜上,复考又名落孙山。

第三次没考上就已经身心交瘁,大病一场。

1843年洪秀全参加第四次科考失败后,他破唇大叫: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天下士吧!后来根据西方传教士的一本小册子,半懂不懂的看过后,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

因五行缺火,小名火秀,为避上帝爷火华的名讳和回应上帝的教诲而自号秀全。

1845年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改邪归正》和《原道觉世训》。

1853年洪秀全制定了《天朝天亩制度》。

第二节《天朝天亩制度》中的经济思想一、洪秀全《天朝天亩制度》及其思想内容1853年洪秀全制定了《天朝天亩制度》,提出了平均土地的办法:(一)、田分九等,计口授田,凡天下田,天下同耕,规定把土地分成9等,不论男女满16岁就可以分到一份土地,15岁以下减半;土地国有和均配土田制,最早从秦国商鞍变法时实行。

皇帝拥有为名义上的所有权,官僚集团拥有实质上的占有权,农民和地主则为使用权,绝对平均。

秦统一全国,这种制度也就全面推广,但同自汉末张角领导的“太平教”起义,一直到清末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约两千年的时间内。

几乎每一次大的农民起义,都是以“太平”为口号和旗帜的。

其中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自称是“天补平均大将军”。

即令不打“太平”旗号的,也都要在宣传中强调平均主义。

“太平道”以《太平经》为其典籍,“太平”二字也由此经出。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盛世危言》】中国思想界较早地认真考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著作。

郑观应于1894年著。

全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改革方案。

政治上主张建立议会式的立宪政体;在经济上主张组建商业团、大力发展现代工业。

在司法上主张向西方学习,文明制法、执法。

《盛世危言》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及商业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2、【《乙丙日记》】书名,汪士铎著。

1935年由邓之诚整理编次,题名《乙丙日记》,共三卷。

书中关于人口的思想是:(一)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人口每30年增长(二)人口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三)提倡晚婚和优生(四)使用药物的节育措施(五)与人口问题相关的富民思想(六)与人口问题相关的重商思想。

《乙丙日记》提出的人口思想,对于当时乃至现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实业计划》】一部关于中国实业建设问题的专著。

孙中山著,其核心是发展交通运输业(尤以铁路为主)。

其内容主要是建设港口、整修水道、发展铁路、开采原/燃料、建设民生工业。

《实业计划》为中国经济建设设计了宏伟蓝图,其包含了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系列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镑亏】旧中国以银或银元为货币时,对国外支付因英镑汇价上涨所造成的亏损。

此时的国际社会对外付款常以英镑汇价为标准。

英镑汇价上涨,就要多付银两或银元,造成亏损。

镑亏的出现,导致银两或银元大量外流,银价上涨,国内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困难,加剧了社会矛盾。

5、【厘金】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

始于1853年,终于1931年。

厘金分为:板厘(坐贾征收交易税)、活厘(行贾征收通过税);税率值百抽一。

厘金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更大程度利于洋货在国内的倾销。

后期发展成为地方割据的财源之一,不利于中央经济的统一,后废除。

6、【《资政新篇》】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纲领。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脉络及主要代表人物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脉络及主要代表人物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脉络及主要代表人物目录一、绪论 (2)二、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经济思想 (2)(一)龚自珍的经济思想 (2)(二)林则徐的货币思想 (3)(三)包世臣的经济思想 (4)(四)魏源—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开拓者 (6)(五)关于货币问题的争论 (9)三、太平天国时期的经济思想 (11)(一)洪秀全与《天朝田亩制度》 (11)(二)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12)四、戊戌维新派的经济思想 (13)(一)康有为及其《大同书》 (13)(二)严复的经济思想 (17)一、绪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所研究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们的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问题的观点、学说的发生、发展和斗争的历史。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末期。

虽然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

而这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已经迅速地发展起来,并积极地向世界各地进行海盗式的掠夺,寻找和开拓殖民地市场。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大肆向中国贩卖鸦片的同时,又发动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力图用大炮打开古老的封建帝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经济思想发展过程的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

在它以前的经济思想是典型的中国式的经济思想,不论是传统的或反传统的,全盘支配。

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丧失了完全的独立,开始了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悲惨过程,同时也是人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的过程。

在经济思想方面,那就是人们积极探求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设施和学说的过程。

大体说来,这一整个历史时期都是抄袭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由浅入深的过程。

因此,我们不妨给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思想下一个总的结论,那就是原有中国型的古典经济思想被全部抛弃了,而西方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又没有学到手,至少在辛亥革命以前是如此。

总的来说,是一个新旧经济学说的过渡过程。

中国经济思想史_第5章_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文化思潮

中国经济思想史_第5章_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文化思潮

第五章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化与官僚资本主义思想形成第一节鸦片战争前期中国社会的经世思潮经世思潮是指以近代今文经学兴起为思想基础,以魏源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1826)为起端,针砭时弊,提倡实用之学,横跨鸦片战争前后的思想倾向的总称。

经世致用是指讲求儒家经学以服务于现实社会和政治的一种儒学传统思想,亦可称为“通经致用’,其核心精神是面对现实、讲求功利、注重实效。

经世致用,乃儒家思想的一大传统。

从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始,即强调“六经”治世的道理,提倡学与行相结合。

此后,在儒学发展史中,虽然孔子的这一思想不断得到继承和扩展,但孔子思想的原貌却在不断的阐释中被改变了形态,尤其是宋明理学兴起后,空谈义理的学术风气明显背离了孔子的经世旨趣。

清初大儒顾炎武以“天下兴亡,匹夫固宜有责”自勉,擎起经世致用的徽帜,主张摈弃“明心见性空言”,代以“修己治人之实学”。

同时,顾氏在治学上主张复兴汉代的经学,以经世为目的开创清代用考证之法研究经学的学风。

然而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继顾氏而起的以振兴汉代古文经学相标榜的学者,他们在沿袭了顾炎武倡导的考证、训话等朴实的治经方法的同时,却抛开顾氏崇实致用的治学之本,造成了“为考证而考证,为经学而经学”的局面,致使以考据学为特征的乾嘉汉学,在经世的功能方面误人“万马齐暗”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但是,在嘉庆末到道光年间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经世思潮的勃兴恰为晚清社会带来了生机。

一、清代乾嘉学派(汉学)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县人,人称亭林先生。

顾炎武自幼便在家庭的教育下,攻读经史及兵家典籍,14岁为诸生,后屡试不第,绝意科举。

在明末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他“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毅然抛弃科举帖括之学,博综群书,志在经世。

他广览历代史书、方志等,辑录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及地理沿革等方面的材料,致力于《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的纂辑。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特点主要在西方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学习西方,包括学习西方经济学,同时对发展中国有帮助的西方的制度、方法、知识、理论、资料,都有可能成为学习的对象。

事实上,中国很长时期是从较具体的知识、制度、方法、资料等了解西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在很多方面缺乏深度,带有直观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扬弃。

扬弃不是完全割断、抛离,而是鉴别、批判、选择、发扬。

“富强”、“富国”、“富民”→经济发展;变法→改革;大同→理想社会;批判重本抑末、贵义贱利、黜奢崇俭的传统经济思想。

但是中国近代主要是从西方寻找思想资料和理论武器,比如孙中山的单一税。

近代经济思想丰富,但是在中国近代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经济学,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近代对经济发展的认识过程大体而言,最初人们主要是从发展途径方面考虑,认识由浅而深:强调学习西方的军事工业→振兴商务→工体商用→振兴实业,实现国家工业化;由学习西方的机器、技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全变”、“尽变西法”。

在发展的政治前提问题上,最初只是提出若干具体主张→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资产阶级革命。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浙江仁和人仁和人。

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

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龚自珍农宗论龚自珍为解决流民和土地问题而提出的,主张在农村中建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以此来确定土地占有和组织农业生产。

①分配土地,长子继承制;②组织生产和分配:肯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关系。

以承认土地私有为前提,并非要抑制兼办。

百亩之说,只是举例而言,并非要限田。

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闲民受宗法关系的束缚,没有出卖劳动力的自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史(最新)

中国经济发展史(最新)
然而,户部及其有关机构应付危机时期税收减少和开支增长的能力是很差的。咸丰时代(1851—1861年)之前,田赋、漕粮、国内商业税和盐业垄断,是清政府税收的四个主要来源。清朝所保留的明朝的各种杂税,在经济上无关宏旨。田赋占了整个税收的三分之二,其税额是永远固定的。1712至1745年间的一系列上谕,正式宣布永不加赋。漕粮也是固定的,关税和官营盐价同样不能轻易地增加。
经济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1)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
2)相互关系:两种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随后在城乡逐步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又分别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重农抑商”的原则在经典和史籍中被一再强调,农业不仅继续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唯一可行的基础,而且是唯一合适的基础。然而,这决不是要扩大农业生产和增加农业税收,或按现代西方眼光,“繁荣”农业经济。中兴的目标是重建一个朴实和稳定的农业社会,在此社会中提倡节俭,强有力地抑制政府的开支、绅士的奢侈和农民的物质欲望。

(经济思想史专业论文)中国近代富国富民思想的演变

(经济思想史专业论文)中国近代富国富民思想的演变

摘要●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基石是富国富民思想。

中国古代的富国富民的方法主要是发展农业。

到了近代,西方的工业文明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从新考虑传统的富国富民思想。

j从中国近代的富国富民思想的演变来看,中国的经济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与西方经济学说史大致相类似的过程。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也先后出现了与西方的重农主义、重商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思想相类似的学术观点。

中国近代的重农主义主要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重本抑末思想的延续。

降国近代经济思想的主体是重商主义,可以说从洋务运动一直到百日维新,在经济政策上都是重商主义的主张。

严复翻译的《国富论》是中国自由经济思想的开端,但是并没有留下很大的影响。

j由中西方经济思想发展的比较看,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经济思想的发展大体经历的是一个相同的过程。

关键词:富国富民,重农主义,重商主义分类号:F092●ThesisAbstractThebasisofancientChineseeconomicthoughtsisthethoughtsaboutmakingthenationandpeoplerich.InancientChina,thewaytomakethenationandpeoplerichwasdevelopingagriculture.ButinmodemtimesthewestemindustrycivilizationexertedenormousinfluencesonChina.Chineseintellectualsbegantoreconsiderthetraditionalthoughtsofmakingthenationandpeoplerich.JudgedfromheevolutionofmodemChinesethoughtsofmakingthenationandpeoplerich,thedevelopmentofChineseeconomicthoughtsexperiencedaprocesssimilartothatofthewesterneconomicthoughts.InthehistoryofmodemChineseeconomicthoughtstherealsoemergedacademicopinionssimilartofollowingtheories:physiocmcy,mercantiletheory,andfreemarkettheory.ThephysiocracyofmodemChinawasthecontinuanceoftraditionalthoughtsofancientChinathatregardedagricultureasthefundamentalbasisofthenationandsocietywhiletradeWaSoflittleimportance.ThemainstreamofmoderneconomicthoughtsismercantiletheoryanditWaSmanifestedintheeconomicpoliciesfromTheWesternizationMovementtoT1leReforillMovementofl898.Thetranslationof“AResearchintotheSourceofNationalWealth'’byYanfuWaStheoriginofthefleeeconomicthoughtsbutithadliuleinfluenceonthesociety.BycomparingthedevelopmentprocessofChineseandwesterneconomicthoughts,wecanfindthatduringthetransitionperiodwhenagriculturalsocietydevelopedintoaindustrialsociety,thedevelopmentprocessesofChineseandWesterBeconomicthoughtsalegenerallythesame.Keyword:thoughtsofmakingthenationandpeoplerich,physiocracymercantiletheory2中国近代富国富民思想的演变第一章导论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的分类,大多采用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代经济史相同的方法,划分的依据一般是重要的历史事件。

2011中国经济思想史(近代)

2011中国经济思想史(近代)

(一)经济思想的来源
传统经济思想----„„养民” 太平天国土地国有思想 西方经济思想-----亨利· 乔治土地国有思想 俾斯麦“国家社会主义”
“美人有卓尔基亨利(Henry George),……曾著一书,名为进步与贫 穷, 其意以为世界愈文明,人类愈贫困, 著于经济学分配之不当,主张土地公有。 其说风行一时,为各国学者所赞同,其阐 发地税法之理由,尤其为精确,遂发生单 税社会主义一说。”
王韬指出,“重商”将给中国带来无穷益处。 第一, “镇定民志”“民之富藏于公,家之丰通于国 第二,“商”可直接为国家带来财富。 第三,“商力富”才能“兵力裕”。
第四, “收西商之利而复为我所有”,中国将“自握利 权。
“以商为本,以兵为辅,商之所往,兵亦至焉”; “中国与泰西列国通商,不当但恃商力,必如西国兵力商 力二者并用,则方无意外之虞,商办则以殷实干练之人估 价承充”。 “泰西诸国往来,首重通商,于是简公使设领事以联络之。 公使总其大,领事治其繁。保卫商贾,护持贸易??保商贾 兴贸易者,固使臣领事也。遣使驻都,设立领事于贸易之 地。民间往来内河,尽许甩轮船。有出洋贩运于诸国者, 华官皆为之保卫,或为先路之导。”
(三)平均地权和土地公有
“ 欧、美社会在今日之患不均,便是吾人极 好的教训。那种不均的病根,还是由于土地 和资本两个问题,预先没有解决。所以兄弟 提到民生主义,讲到归宿不得不解决‘土地’ 和‘资本’两个问题。‛
“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 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 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 共享”。 孙中山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土地国有就是 为全体人民所有,全体人民都有地权。
他赞同古典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只有个人最关心 也最懂得自己的利益,而使社会上每个人能得到 自己的最大利益,合起来就最能增加整个国家利 益和财富。要使每个人能够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 就必须给予个人以进行经济活动的充分自由。

通史资料3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思想

通史资料3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思想
高考目标:
一、政治史(必修一)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打击了本国____统治和外来侵略。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没有农民参与的革命是不能成功的。
局限:1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3阶级思想的局限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________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_________。
政治:中国人民同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________运动爆发,___________登上政治舞台;_________诞生,国共合作建立___________,开展________革命,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意义: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2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3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开始。
二、世界意义:1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大大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2中国革命的胜利,丰富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解放斗争的经验,增强了亚、非、拉美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信心。
3.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①先天的不利条件:没有资本原始积累,资金准备不足;缺乏科技支持,技术准备不足;欠缺技术人才,人才准备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思想准备不足。②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封建专制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③缺乏安定的环境。近代中国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张政府要扶植和保护民营企业 。 “商人造,则该事系商人身家性命所关, 即无人督责,亦不虑其不造之精巧。” “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 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 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 办,悉听其便。全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 拘以官场体统”
(2)反对政府垄断企业的政策 郑观应认为官督商办制度“名为保商实剥 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华商因此不及人, 为丛驱爵成怨府” 政府垄断企业也会最终造成“全以官派行 之。位尊而权重,得以专擅其事;位卑而 权轻者,相率而听命。公司得有盈余,地 方官莫不思荐人越爼代谋。……且历观商 务由官专办者终鲜获利”
(二)郑观应
提出了著名的“商战”理论。 他认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 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取材之地、 牟利之场”,遂采用“兵战”和 “商战”的手段来对付中国,而商 战比兵战的手法更为隐密,危害更 大,所谓“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 之捭可敝国无形”。主张“西人以 商为战,……彼既以商来,我亦当 以商往”。既然“我之商一日不兴, 由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只有以 商立国,以工翼商,“欲制西人以 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该书思想 影响了康有为、孙中山及毛泽东。
(3)学习西方,从政治上改良 a避免向外国借债“泰西各国无不有国债,凡由议 院公议准借者,其国虽为别人所得,仍须照还。故 各国兴大役、出大军,国用不敷即向民间告贷,动 辄数千百万。或每年给息,或按年拔本。君民上下, 缓急相济,有无相通,隐寓藏富于民之义,而实不欲 授利权于别国... ”
(3)引进近代机器工业的主张。 主张发展现代工业生产,将工业作为国家 实现富强的重要产业基础。魏源主张政府 应当广泛建立现代工厂,发展民族工业。 魏源指出,建立的新式工业不应当仅仅局 限于国防军事领域的军火生产制造,还应 当在民用大众产品领域大力发展现代制造 业。
(4)主张在经济发展方面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 在《筹海篇三》中,魏源在将西方列强和中国 进行多角度深入比较分析后,看到了当时的中国 的国民经济要比西方资本பைடு நூலகம்义国家落后,特别是 工业和技术落后,无工不强,这是中国在战争中 一再失败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他提出要学 习西方国家的现代科学技术,要兴办中国自己的 现代制造业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济发展建 议。
(2)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缓本急标” ,是指在产业发展上,应当 把商品经济置于首要地位。他希望国家把 主要精力从单纯农耕经济中转移出来,大 力发展商品经济。相对于中国传统的重本 抑商、工商为下的服务于自然经济的思想 观念,是一个巨大进步,这也是魏源经济 思想超越他同时代人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 方面。
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办新式教 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四抵外辱。 毛泽东四个不能忘记: 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轻纺工业不能忘 了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了范旭东,运输 航运业不能忘了卢作孚。
二、戊戌变法前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经济思 想 (一)王韬的经济思想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历史上 第一位报刊政论家。王韬一生在 哲学、教育、新闻、史学、文学 等许多领域都作出杰出成就 。
王韬指出,“重商”将给中国带来无穷益处。 第一, “镇定民志”“民之富藏于公,家之丰通于国 第二,“商”可直接为国家带来财富。 第三,“商力富”才能“兵力裕”。
第四, “收西商之利而复为我所有”,中国将“自握利 权。
“以商为本,以兵为辅,商之所往,兵亦至焉”; “中国与泰西列国通商,不当但恃商力,必如西国兵力商 力二者并用,则方无意外之虞,商办则以殷实干练之人估 价承充”。 “泰西诸国往来,首重通商,于是简公使设领事以联络之。 公使总其大,领事治其繁。保卫商贾,护持贸易??保商贾 兴贸易者,固使臣领事也。遣使驻都,设立领事于贸易之 地。民间往来内河,尽许甩轮船。有出洋贩运于诸国者, 华官皆为之保卫,或为先路之导。”
张之洞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旧 学也称“中学”,主要指维护 中国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尤 其是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尊为 “圣道”的孔孟儒学。新学也 称“西学”,主要是指西方的 工业技术、自然科学以及同西 方国家交往所需的“西政”(指 关于西方国家政治、法律的具 体知识和外交礼仪等)、“西史” 之类的知识。囿于“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框架,不愿也不 敢全面学习西方。
王茂荫可说是《资本论》中所提到的唯一一个中国人。 19 世纪 60 年代后,有关西方货币制度和货币学说的知 识开始传入中国,谈论货币问题的人就越来越受到外 来的影响而不属于中国传统货币思想的范畴了。王茂 荫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货币思想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魏源的经济思想
魏源(1794~1857) 名远达,字默深,汉族, 湖南邵阳人,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政治家,文学家。为晚清思想家,新思想的倡导 者,林则徐的好友,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 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1)重农 魏源在《弥利坚国总论下》中指出,美利坚因为 谷物产出丰富而十分富有,秘鲁等国家虽然金银 矿藏丰富但人民依然十分贫困。所以金银并不是 致富之宝,庄稼粮食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这是 自古以来的至理名言,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概 莫能外。
中国传统货币思想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这样一个底注: “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 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在1854年4月的 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严厉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 笞刑,不得而知。”
“官能定钱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钱当千, 民不敢以为百;物值百,民不能以为千。”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
第七章 清末至民国初年的经济思想
一、鸦片战争前后社会转型期新旧经济思 想的消长
嘉庆帝《守成论》 “持盈保泰”
刘锡鸿(?-1891),原名锡仁,字云生, 广东番禺人,是19 世纪60 年代洋务运动 时期著名的反洋务论者,是保守主义的代 表人物之一。他曾于1876 年任清朝驻英使 馆副使和出使德国大臣,并兼任驻奥匈、 荷兰公使。他可以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批 走出国门的外交使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