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4分)1.从甲地到乙地,甲用了40分钟,乙用了38分钟,丙用了36分钟,()的速度最快,()的速度最慢。
A.甲B.乙C.丙2.在行驶的船里,坐在船中的人,相对于船身是()。
A.运动的B.静止的C.无法确定3.某科学学习小组制作了自己的“过山车”,并且与其他小组进行了比赛。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根据“过山车”轨道设计要求画设计图B.搭建“过山车”轨道时,根据情况对设计做小调整C.把工作分为设计、搭建、测试、完善,组内成员每人完成其中一项4.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的快慢()。
A.一定是相同的B.一定是不同的C.可能是不同的5.小球在斜面上是()下来的。
A.滑动B.滚动6.正常人骑行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
A.1m/sB.5m/sC.20m/s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坐在汽车上,如果我们觉得路旁的树木、房屋在往后退,这时我们选定的参照物是();如果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我们自己是()的;如果以汽车本身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2.把玻璃球放到斜面顶端时,玻璃球将会()下斜面,把立方体木块放到斜面顶端时,木块将会()下斜面。
3.苹果落地做的是();树叶飘落做的是()。
4.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数据相差较大时再次进行实验()获得数据;数据相差不大时取3次数据的()。
5.可以利用()、()、细绳等工具,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6.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城市里,我们通常用比较常见的连锁店作为标志,说明位置。
()2.跑完100米,小刚用了19秒,小红用了15秒,小刚跑得更快一些。
()3.马路上行驶的车辆都是在做直线运动。
()4.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平移。
()5.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列车是静止的。
()6.沿盘山公路上山的优点利用斜面原理可以省力,缺点是要多走路。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含解析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面()与其他两个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不同。
A.橡皮B.铅笔C.乒乓球2.汽车行驶在马路上属于()。
A.平动B.转动C.滚动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
A.先制作后设计B.边设计边制作C.先设计后制作4.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红在学校大门口西北方向B.小美在东北方向1米处 C.小丽在学校旗杆东南方向2米处5.运动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的,说明运动得()。
A.快B.慢6.小明在玩具汽车上贴了两个圆点,如图,当车开动时,正确的说法是()。
A.两个圆点的运动形式一样B.两个圆点的运动形式不一样 C.无法判断7.苹果落地是在做()。
A.直线运动B.混合运动C.曲线运动8.地球的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二.填空题(共8题,共26分)1.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注意选择明显、熟悉的(),标明()和()。
2.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来比较。
3.根据()和(),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4.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
5.“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为参照物。
毛泽东的诗“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为参照物。
6.骑自行车1小时行进的距离是15千米,驾驶汽车1小时行进的距离是120千米,()的速度慢。
7.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
8.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来判断,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来判断。
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2.跑完100米,小刚用了19秒,小红用了15秒,小刚跑得更快一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时12.9秒,小军用时13.1秒,小光用时12.3秒,获得冠军的是()。
A.小明B.小军C.小光2.下列运动形式属于摆动的是()。
A.滑雪B.滚雪球C.钟摆摆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桌面上用蓝色球很容易击中红色球B.在直线轨道上用蓝色球很容易击中红色球C.在曲线轨道上,蓝色球也能做直线运动4.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
A.运动距离B.运动时间C.以上两个条件都要测量5.以地球为参照物,静止的是()。
A.月亮B.太阳C.地球同步卫星二.填空题(共6题,共16分)1.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
当小球冲出桌面,它的运动路线()运动。
2.在田径运动会上,我们通常使用()来比较不同运动员的运动快慢。
3.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
4.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要有()轨道和()轨道。
5.所有关于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
6.()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比较不同组的“过火车”可以用软尺或细绳来测量。
()2.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短,它的速度越快。
()3.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大,物体在上面运动得越快。
()4.运动的物体,它的位置肯定发生了变化。
()5.距离一定,运动速度越快,用的时间越多。
()6.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列车是静止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连线题:把运动物体及其运动方式连接起来。
齿轮振动滑冰摆动转盘滚动秋千平动水花四溅中音叉旋转五.简答题(共4题,共20分)1.坐在旋转木马上的小朋友有哪些运动方式?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分别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
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呢?4.你知道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六.综合题(共1题,共9分)1.科学学习小组要比较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可以衡量物体运动快慢的是()。
A.时间B.速度C.距离2.小明走100米,用了2分钟,他的速度是()。
A.50米/分B.100米/分C.50米/秒3.橡皮要平铺一层盒子()摆放,才能放得最多。
A.立着B.平放C.都一样4.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的房屋和树木是()的。
A.静止的B.运动的C.不确定5.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来说是运动的,是因为它的()发生变化。
A.位置B.大小C.颜色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1.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判断方向,用()测量距离。
2.我们的“过山车”,让小球运动的方法是利用()进行加速;通过()控制小球的运动方向。
3.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4.树上的苹果熟了落下来,苹果的运动类型是(),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荡着秋千的运动类型是()。
5.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在汽车急刹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倾斜,当汽车起步的时候,乘客的身体会向()倾斜。
6.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和()两种。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设计过山车的轨道坡度不用变化。
()2.有了共同的起点和终点,才可以用计时的方法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
()3.猎豹比羚羊跑的快,所以猎豹会追到羚羊并把所有羚羊都吃光。
()4.物体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有关。
()5.小球与起点的实际路线就是小球与起点的空间直线距离。
()6.斜面上小车的运动快慢,与斜面的倾斜度有关。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连线题。
苹果落地过山车直线运动推箱子曲线运动火箭发射五.简答题(共4题,共30分)1.速度相同、并排行驶的两辆汽车,怎样判断它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小枫同学在比较不同小球在相同的轨道上运动快慢的实验中得到三个不同的数据,他随意选了一个实验数据作为最终的测量数据,这样的做法正确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3.当你坐在行驶的汽车里选择车内的座椅为参照物这个时候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选择公路上的路灯为参照物,这个时候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每个问题至少写2个物体)4.如图所示,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在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运动。
A.大小B.形状C.位置2.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了,这里是以()为参照物的。
A.地球B.太阳C.空气3.小鸟在空中飞翔。
相对于()来说,小鸟是没有运动的。
A.地面上的建筑B.太阳C.它口中叼着的小虫4.下面的运动,最有可能是直线运动的是()。
A.蝴蝶在花丛中飞舞B.运动员进行100米赛跑C.抛出去的垒球5.黄牛拉磨的运动形式()。
A.绕圈B.摆动C.旋转6.下面的运动形式和荡秋千的运动形式相同的是()。
A.滚铁环B.玩陀螺C.钟摆的摆动7.旋转木马上的人的运动形式是()。
A.上下运动B.旋转运动C.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8.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来描述。
A.路程B.速度C.时间9.姐姐和妹妹一起从家出发,到同一个学校去读书,可以通过比较她们上学花的()来比较她们的快慢。
A.路程B.速度C.时间10.王叔叔和李叔叔同时驾车出发。
3小时后王叔叔行驶了270米,李叔叔行驶了300米(他们中途都没有休息),()行驶得更快。
A.王叔叔B.李叔叔C.无法比较11.同一物体运动时,冲击力与速度的关系是()。
A.速度越大,冲击力越大B.速度越大,冲击力越小C.没有关系12.动物王国举行100米比赛,斑马、大象、黑熊分别用了8秒、12秒、10秒,运动的最慢的是()。
A.斑马B.大象C.黑熊13.下面不是直线运动的是()。
A.火车前行B.锯木头C.荡秋千14.以地球为参照物,静止的是()。
A.月亮B.太阳C.地球同步卫星15.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为参照物时是静止的。
A.车上的乘客B.公路指示牌C.路边的树木16.骑自行车前行,车轮的运动形式是()。
A.滑动B.滚动C.旋转17.运动会上,跑步比赛常用()作为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方法。
A.运动时间相同,比较运动的路程B.运动路程相同,比较运动的时间C.以上两种都常用二、填空题18.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另外一个物体的________有没有改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以下动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
A.兔子B.斑马C.猎豹2.玻璃球在下面哪个斜面上滚下后运动得最远()。
A. B. C.3.小球在轨道上向右拐弯前进,此时小球的运动路线是()。
A.直线B.曲线C.斜线4.晓风坐在小船上,发现两边的高山在往后移动,他是以()为参照物。
A.小船B.水面C.山上的树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两个物体不是同时出发,我们就无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B.如果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我们就无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C.只要知道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我们就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6.测试“过山车”时,以下哪一个可以用来判断“过山车”好不好()。
A.小球是否会滚出轨道B.能承受的小球多少重C.过山车整体的大小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1.在草原上,以白云为参照物,老鹰是()的。
2.如图,小红利用方向盘描述位置她在方向盘中心点的()(填方向)约()厘米处。
(单位:厘米)3.在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中,小组实验要合理分工安排()、()、()和()。
4.物体运动的快慢,就是物体运动()的大小。
喷气式客机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高速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5.在制作“过山车”时,我们可以用()和()来固定轨道。
6.相同时间骑行自行车比行走的路程更(),说明骑行自行车的速度比行走的速度要()。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小苗和指甲的生长,不属于运动。
()2.要确定“过山车”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位。
()3.从树上掉落的桃子是做曲线运动。
()。
4.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5.描述位置时,首先要选择参照物,其次才是方向,最后是距离。
()6.从运动路线上看,出膛的子弹的运动可近似看作直线运动。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把下面的运动和它们的轨迹路线用线连起来。
抛铅球摆动雨滴下落直线运动跷跷板的运动曲线运动车轮滚动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将表格内左侧物质按酸碱性填入表格。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甲乙同时参加百米赛跑,同时起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10m,设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由起点后退10m ,同时起跑,则结果是()A、乙先到终点B、甲先到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无法判断【答案】B2、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A、划船的小伙伴B、船尾C、河岸D、鲁迅【答案】C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轿车行驶时()A、以座椅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C、以路旁的建筑物为参照物,小轿车是静止的D、以同速向前运动的前车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答案】B4、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 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 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答案】B5、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 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5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0cmB、12、55cmC、12、36cmD、12、35cm【答案】D6、“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删不动,是船行、”这段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人、山B、船C、地面D、河岸【答案】B7、“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软着陆成功,关于月球车在月球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车在运动中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失,车会立即停止运动B、若在车上再安装一台探测设备,则车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大C、以地球为参照物,停在月球表面的月球车相对地球是静止的口、静止时车对月球表面的压力和月球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8、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车厢B、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C、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D、关着的车门【答案】B9、8、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答案】B10、如图是某次小明同学跑步锻炼时的场景、按照正常中学生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的重力大约为50 NB、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 m/sC、小明走6 001步的路程大约为3 000 mD、跑步后小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 s【答案】C11、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含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
A.方向变了 B.距离变了 C.距离和方向都变了
2.
A.静止不动 B.向后移动 C.向前移动
3.
A.1m/s B.5m/s C.20m/s
4.
A.草地上滚动的皮球 B.摆动的秋千 C.摆动的钟摆
5.
A.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50米处 B.我在学校正门前面50米 C.我在西北方向50米处
2.
1.
2.
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
喷气式客机 900千米
汽车 120千米
快艇 100千米
轮船 45千米
自行车 15千米
高速列车 300千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
2.
3.
4.
六.综合题
1.
6.
A.只能以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B.只能以地面为参照物 C.被选为参照物的物体我们就认为它是静止的
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
1.
2.
3.
4.
5.
6.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
五.简答题(共4题,共23分) Nhomakorabea1.2.
3.
4.
六.综合题(共2题,共1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2018.1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2.用分度值是1 c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100.5 B.100.55 cm C.100.6 cm D.101 cm 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B.船C.流水D.河岸
4.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
5.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6.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
( )
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7.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8.客机匀速飞行的速度为250 m/s,对其物理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A.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250 m B.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250 m/s C.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 m D.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 m/s 9.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3. 25 cm、13. 27 cm、13. 02
cm、13. 28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3. 27 cm B.13. 28 cm C.13. 21 cm D.13. 26 cm 10.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 A.1:l B.2:3 C.4:9 D.9:4 11.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像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经过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6m B.v甲>v乙,s=8m
C.v甲<v乙,s=16m D.v甲<v乙,s=8m
第11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6题图
12.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要4s,平均速度为30 m/s,后一半的平均速度为20 m/s,物体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20 m/s B.24 m/s C.10 m/s D.50 m/s 1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 65 m B.1. 75 m C.1. 85 m D.1. 95 m
14.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15.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速度为v1,逆水行驶速度为v2,则船在一次往返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2
2
v v
+
B.v1+v2C.v1-v2 D.12
12
2v v
v v
+
16.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上图,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7.换算下列单位:
(1)第5套人民币百元券的长度为166 mm=_______m=_______cm;一张纸的厚度约
0. 07 mm,合µm;
(2)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微电子器件芯片中的线宽已降到0.13 um,数年后,有可能降到
0.05 nm即50 nm,50 nm=_______m;
(3)1.2 h=_______min=_______s;(4)108 km/h=_______m/s.
18.填写合适的单位:
(1)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约80_______;(2)自行车行驶速度15_______;
(3)一元硬币的厚度约0.002_______.
19.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
第19题图第20题图第21题图
20.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测多算少”的方法.那么图中紧密排绕的铜丝的总宽度为cm;若这些紧密排绕的铜丝一共有20圈,则铜丝的直径为µm;
如果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在实际测量时,我们还常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再把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这是为了(填“避免”或“减小”)误差.
21.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中华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进行跳伞.运动员从345m的高度跳下,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具有很大的________能,若以_________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若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上海金茂大厦是运动的.
22.市政建设的加快,城市交通大为改善.在南京“中山北路”平直的快车道上,有三辆汽车正同向顺风行驶,此时甲车上的人感觉顺风,乙车上的人感到逆风,丙车上的人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初步判定三辆汽车中行驶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车.若以丙车为参照物,风与车处于相对____________状态.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__的.若丙车的车速10 m/s,风在1.2 s内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_m.
23.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5 m到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 5 m,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若让小华先跑出5 m后,小明再从起点处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选填“A.小明先到终点”、“B.小华先到终点”或“C.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24.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图中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s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 7 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m/s.
三、解答题(共28分,第27、28、29题需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25.(7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1)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180°后,如图甲所示.他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_(运动/静止)的.(3)小明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s-t图像.
(4)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_(正/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_______(改变/不变)的.
(5)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快/慢).
26.(5分)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 cm,如果测得时间t AB= 1. 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
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
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
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
正确吗? ,理由是:.27.(6分)小牛同学在今年中考体育必测项目800m的测试中,在前600m用了2min30s,接着保持4m/s的速度跑完全程,求:(1)他800m测试的成绩是多少s;(2)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8.(6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则: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29.(4分)在实施城市拆迁工程时,为了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常采用定向爆破的方式.若某次拆迁一高层建筑时,采用的爆破导火索燃烧速度是0.8 cm/s,人跑步的速度是5m/s.若人点燃导火索后需要离爆破点400m才安全,爆破人员选用了长度为70 cm的导火索进行定向爆破,该爆破手能否安全撤离到安全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