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崛起

合集下载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一)成立的历史条件: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部
阶级: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共 产 党 组 织 分 布 示 意 图
北京
1920 李大钊
济南
东京 1920 陈独秀 上海
汉口 长沙 广州
巴黎
(一)成立的历史条件: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部
阶级: 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外部: 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标志 内容
1.通过了党的纲领
1921年7月23日 上海-(嘉兴)南湖
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决定党的中心任务
规定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 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 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史料回顾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 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中国政 府作为战胜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 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取消 “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 的特权等要求。
请问:
(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当时中国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2)中国的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道理?
[注意] 如何理解五四爱国运动彻底的反 帝反封建性 反帝:从斗争起因看:由山东问题引起,是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的;从斗争口号看: “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决 议。 反封建:从斗争目标看:开始时提出罢免卖 国贼职务,工人参加后,斗争矛头进一步指向 北洋军阀政府;从斗争口号看:“内除国贼”。 “彻底性”: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坚决斗 争,决不妥协的精神。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习目标1、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中共一大的内容、中共三大的内容、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国民革命兴起的标志、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2、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和国民党合作的原因、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学习重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学习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学习方法:归纳五四运动的背景;比较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的特点;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知识链接:中国近代发生了哪些重大的民主革命运动?分别是哪些阶级领导的?知识导学:a级知识点一、五四风雷——五四精神:团结、进步、爱国(核心)、科学1、背景:(1)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2)政治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3)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4)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5)导火线:。

2、过程阶段时间中心主力主要斗争形式结果第一阶段1919.5.4-6.5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拒签和约。

第二阶段6.5以后3、历史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的革命运动;(2)特点:是先锋、是主力军;先进知识分子—领导(3)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4)影响:五四运动成为中国的开端。

a级知识点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思想基础:并同工人运动日益结合;(3)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共;(4)国际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标志—1) 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嘉兴南湖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2)内容:●大会通过①确定党的名称;②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和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的中心任务:●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十月革命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5、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七项正当 要求,遭到列强拒绝,列强还做出了将德国在山 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灭 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其主要要求:
(1)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 铁路权为99年。 (2)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 顾问。 (3)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4)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及內蒙东的特殊权利 (5)规定我沿岸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6)汉冶萍公司由中、日合办。 (7)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
上历史舞台
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的筹建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国际: 共产国际的帮助
2、诞生的标志:
1921年7月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
通过党纲
3、会议的主要内容
党的名称 党的奋斗目标 党的中心工作
选举党的领导机构 (中央局:陈独秀)
4、意义: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 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的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探究问题四:阅读教材P68(包括学思之窗的内容),思 考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①为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国际的建议。 ③当时的国民党是一个革命的政党。
2、两党采取了怎样的合作方式?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 么?
思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
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新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
历史感悟:永远的五四精神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三、国共合作
• 背景:
1、中共一成立,就着手领导和发动工人 运动,但由于反动势力太强大,多次工 人运动相继被镇压。中共总结教训,深 刻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联 合其他革命力量,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2、国民党在当时是最大的政党, 也是比较民主的政党,且孙中山 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深深 感到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 应当改组。 3、在共产国际的协调下,两党形 成了合作的共识。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先锋:青年学生 •主力:中国工人阶级 •领导:先进的知识分子 •基础:中国社会各阶层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成立和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思想和阶级基础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
• 在中国旅欧学生要求下,中国代表又 向巴黎和会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 要求。 •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均驳斥日本 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 式据理力争,希望直接收回山东主权, 他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 至于战争期间所定立的条约,均因欧 战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
• 孙中山声援青年学生,号召资产阶级 革命党人“有一分之力,当尽一分之 力。” • 他说:“学生不能安心读书,挺身出 来干预政治,总是由于政治太坏之 故。” • 美国一外交官说:“没有人不同意今 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 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我本人也极 感同情.”
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经过
消息传到国内,立即激起各阶层人民, 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强烈愤慨,直接导 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从而揭开了新 民主主义的序幕。因为从此工人阶级 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民主主 义革命。 直接原因: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14课政史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高中必修课

第14课政史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高中必修课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历史条件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历史条件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组织基础
中共认识到统一 战线的重要性 1923年中共“三大” 确定合作方针
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实现标志: 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广州
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影响: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性质不同、奋斗目标 不同、资历也不同,这样的两个政党为什么能 走到一起?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政党性质—工人阶级政党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奋斗目标— 共产主义
代表的利益—最广人民的利益
李大钊
陈独秀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
条件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共认识到统一 战线的重要性
条件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
任 务
主 力
领导 结果 阶级
前途 指导
思想
反 帝 反 封 建
人 民 群 众
资 产 阶 级
无 产 阶 级
资产 阶级 共和 国 人民 民主 专政 国家
资 本 主 义
三 民 主 义
马 克 思 主 义
社 会 主 义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 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 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 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 狗。 ——毛泽东

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浙江 南昌
福建
桂桂林林 广广州州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北京 直

山东
河 郑南州
江 安安 南苏京
上海
武湖昌北 徽徽
浙浙江江
长湖沙南
南江昌 西 福福建

桂桂林林 广广州州
北伐概况
目的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主要对象
三派军阀
主力军
国民革命军
方针 成果 结果
先打吴、再打孙、最后打张
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国民政府北迁武汉(1927年初)
1919年9—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 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完整地向 中国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五四时期的毛泽东 1918年4月,毛泽东和蔡和森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
陈独秀致中共一大代表信
陈独秀给出席会议代表写信。他在信 中提出几点意见,希望会议郑重地讨论。 “一曰培植党员;二曰民主主义之指导; 三曰纪律;四曰慎重进行发动群众。政权 问题,因本党尚未成立,应俟诸将来,而 先尽力于政治上之工作。”
前提及条件
政治前提: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组织基础:国民政府的成立 后方基地: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 军事基础: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建立 群众基础: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







北京 直



山东

河南
湖北
安 江苏 徽
上海

浙江
湖江
南 西 福建
广西 广东







北京 直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无产阶级 马列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革命前途 联系 (共同)
资产阶级共和国
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根本区别:领导阶级
• • • • •
1.对八七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C.中国革命应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C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无 产 阶 级 领 导 开始—— 五四运动 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诞生 革命实践——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兴起: 国共合作(1924-1927年) ① ③共产国际 ·原因: 共产党
统一战线的必要 促进
国民党的不足
② 孙中山
·标志: 国民党“一大” ·方式: 党内合作
北 2、高潮:

时间: 1926-1927年 对象: 北洋军阀吴、孙、张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意义 : B、打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
反帝反封建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拒 绝 在 和 约 上 签 字 废 除 二 十 一 条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 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捕之学 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特点: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各阶 层联合,广泛的群众基础。
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
时 间 1872—1894 1895—1913 1912—1919
近代企业 175家 685家 新增600 多家
注册资本 4890万元
产业工人 50—60万人
22340万元 超过过去 总和 200万人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经济、阶级结构有什么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人阶级迅速壮大。 (经济和阶级基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北洋政府被迫解除三位亲日派分子的职务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中国近代著名 外交家顾维钧
“大会的决定有辱中国,
本代表拒绝签署!”
根据北洋政府的指示,中国代表拒绝在 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一、五四风雷 3.性质、历史意义
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特点:(各阶层起的作用): 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 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 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 的结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端。
④共产国际的促进和帮助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
(2)实现标志: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3)合作基础:
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
(4)合作方式:
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共产党员以 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2.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
(军,统一广东革命 根据地; (3)高潮: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①目的: ②对象: ③影响: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北伐的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4)结果: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风雷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一、五四风雷 2.经过
时间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1919年 5月4日起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学生 工人 阶级
斗争形式
罢课 三罢斗争
6月5日起
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绝
五四运动

第14课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最终版

第14课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最终版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表现在哪?
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
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中的青年 学生而设的。1997年1月,共青团中央、全国 青联做出决定,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表现突出、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青年颁发 “中 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是共 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青年的最高奖。
当时上海的小偷“罢偷”,(1919年,青红帮在 第二阶段: 上海罢市的那一天,由首领召集会议,会上说:“我 辈今日反政府有盗贼行为,则我辈自身,自不当再为 时间 中心 主力 内容 结果 盗贼。”最后决定,无论罢市多少日,所有扒手,一 工人罢工 取得初 律停止盗窃行为,若有违背者,按帮规处罚。据捕房 6月初起 上海 工人阶级 学生罢课 步胜利 报告,罢市多日内无一件窃案。 商人罢市
党的名称: 奋斗目标: 内容: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 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意义: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为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 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革命道路:由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 以实现社会主义 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 利益 新的革命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新的革命纲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革命态度: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第一号共四条,要求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 不得让与或租给他国,准许日本修建自烟台(或龙口)连接胶济路的铁 路。
镜头一
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
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 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 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 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伟大的开端——五四运动(1919)(一)、背景1、国际:(1)俄国 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

(2)一战期间, 加紧侵略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 ”。

2、国内:(1)政治基础: 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根本原因)(2)经济基础:一战期间, 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春天。

(3)阶级基础:随着 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4)思想基础: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觉悟。

3、导火线: 。

(二)经过(三)结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四)评价1、性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 的爱国运动。

2、特点(各阶层作用): 是先锋, 是主力军, 起了领导作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多阶层参加。

3、意义:①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 ,为 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革命的新曙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7 上海)(一)历史条件:1、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五四运动的实践,使广泛传播。

2、组织基础: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间,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各地。

3、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迅速发展(“短暂的春天”)→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4、外部条件:的帮助。

(二)成立:1、标志:中共“一大”召开(1)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秘密召开,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上举行。

(2)内容:会议通过的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成立中央局,选举为书记。

2、中共二大(1922.7上海)——,完成建党。

(三)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高潮: 1926北伐战争 (1)目的: 打倒列强,除军阀 (反帝反封建) (2)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 张作霖三派军阀 (3)成果: 歼灭部分军阀势力、 革命势力发展到长 江流域、国民政府 迁到武汉。
吴佩孚 孙传芳
国民政府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919年-1927年)
新的开端
(五四风雷)
——《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书》 林长民 1919.5.2
五四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新阶级的崛起:中 【五四运动的发展历程】 国工人阶级作为新 的政治力量登上历 史舞台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先锋或主力 口号
5月4日——6月4日 北京 青年学生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罢课、示威游行 学生被捕
6月5日——7月初 上海 工人阶级
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 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 封建统治的革命。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919年-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7年)
新的开端
(五四风雷)
新的政党 新的高潮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 矣!……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 众誓死图之。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919年-1927年)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 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 革的影响 了解国共合作、北 伐战争的主要史实
名词解释之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在哪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人 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3 1921年7月 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之后转移到浙 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进行。大会通过党纲,确定了党的名 称,并制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推翻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农民 工人 阶级,领导农民运动。大会还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政治局 工人 中央 ,选举毛泽东为书记。 陈独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注册资本 4890万元 4890万元 22340万元 22340万元 ?
手工工厂工人和店员 ? 1200万 1200万
引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引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 该条约分五号: 该条约分五号: • 第一号关于山东问题,日本要求中国政府同意它继承 第一号关于山东问题, 原来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利, 原来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利,并要求取得各项新的特 权…… • 第二号,要求享有独霸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权利。 第二号,要求享有独霸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权利。 • 第三号,要求享有独霸汉冶萍公司及其附近矿产的权 第三号, 利。 • 第四号,要求“中国政府允准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及岛 第四号,要求“ 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 第五号,要求享有操纵中国政治、财政、军事和警察 第五号,要求享有操纵中国政治、财政、 机关的权利,并把福建、江西、广东等省, 机关的权利,并把福建、江西、广东等省,事实上划 归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归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这是旨在灭亡中国,排斥第三国在中国扩张势力, 这是旨在灭亡中国,排斥第三国在中国扩张势力,把 中国变成日本独占殖民地的条约。 中国变成日本独占殖民地的条约。
意义: 意义: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中共“二大” 中共“二大” 时间: 时间: 地点: 地点:
1922.7 上海
革命性质: 革命性质: 民主革命 内容: 内容:
最高纲领: 最高纲领: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 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 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 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 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革命指明了方向。 革命指明了方向。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学生
罢课
第二阶段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 三罢斗争
中国工人阶 级从此登上 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大会的决定有辱中国, A、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3、斗争的结果
本代表拒绝签署!”
B、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北洋政府于6月28日释放被捕学生
C、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 在“和约”上签字
比较 社会性质 半殖半封社会 半殖半封社会 1、新民主主义革命较之旧民主主义革命 名称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主要“新”在①指导思想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根本区 ③革命前途 ④革命任务 别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领导阶级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高潮:北伐战争 概况: 黑 基本上推翻了 张 北洋军阀的统 作 吉 治、沉重打击 了帝国主义势 霖 辽 1927年 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兵力35万
北京
直 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西

浙江 福建
力。使革命势 力从珠江流域 发展到长江流 域,广州的国 民政府迁往武 汉。
1923 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 “革命活动的屡次失败使孙中山陷入巨大的痛 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二七惨案),工人运动由此转入低 苦之中。他认识到依靠帝国主义,依靠军阀力量不 潮。 可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必须重新确定一条全新的道 路,才能避免再次失败。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孙极大的兴趣,他 致电苏俄做出了友好的表示:‘中国革命党对贵国 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 俄两党共同团结奋斗。’” ——《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
逐 渐 陷 入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太平天国运动
封阶从 建级农 民 反都 阶 侵未 级 略能 到 任完 资 务成 反产
反封建反侵略
辛亥革命
新的革命道路?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的崛起
课程目标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 大意义。
人运动结合.
(4)结论: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探究问题:
为什么说“Leabharlann 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就新在工人阶级 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领导者,正是在五四 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 军的作用,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 革命,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 主主义革命。
表现:“放人”、“ “罢官”、“拒签”
提出的口号没有完全实现 初 步 没有改变山东的状况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的关键力量? 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的群众基础如何?表现 在哪些方面?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阶层多:有工人阶级、学生、商人、华侨等 2.范围广:从国内到国外
5、五四运动的精神 ①爱国主义精神是其主旋律(是一次伟大的反 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核心是伟大的 爱国主义精神)
②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是一场广泛传 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是一场思 想解放运动)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的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还 我 青 岛
拒 绝 在 和 约 上 签 字
废 除 二 十 一 条
3.经过:
第一阶段 开始时间 运动中心 斗争主力 1919.5.4
【课堂笔记】
第二阶段 1919.6.5 上海 工人(主力军) 罢工、罢课、罢市
北京
学生(先锋)
斗争形式
游行示威
4.斗争的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五 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9
【课堂笔记】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1)国际: ①“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华; ②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以新的启示; (2)国内: ①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对内独裁; ②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③马列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2.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民生主义
【课堂笔记】
2.北伐:1926年 (1)目标:反帝除军阀(吴、孙、张) (2)基本上结束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 3.失败: (1)标志: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与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失败的含义: 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的革命任务; 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课堂笔记】
(2)1922年,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教训:必须联合各阶层组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 线,才能取得革命胜利。 3.★中共“二大”(1922):制定民主革命纲 领—反帝反封建。 4.中共“三大”(1923,广州): ①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②确立国共合作方针——党内合作。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 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 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 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课件6: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件6: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国内 ②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背景 ③阶级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④思想 新文化运动为其提供思想基础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直接)
(二)过程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 北京 学生 4日起
罢课
第二阶段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 阶级
罢工
中国无产阶级从此登上政治的舞台 (三)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教训:掌握领导权,掌握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谢谢观看!

(一)国共合作
原因:1.有共同任务(反帝反封) 2.工人阶级力量弱小,要战胜敌人,必须合作 3.共产国际的帮助, 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相一 致(反帝反封) 意义: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到来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1925年)
孙中山出席黄埔军校开学典礼(1924年)
革 新民主主 反帝反 无产 马克思 社会主义 命 义革命 封建 阶级 主义 共产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条件 国内: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阶级: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且登上政治舞 台 3.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国际: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标志:中共一大 (三)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黄埔军校时的周恩来
(二)北伐战争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意义: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
结果: 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意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 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十四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十四课

甲某,1923年8月时说自己拥有两个党籍: 既是国民党,又是共产党。 乙某,1924年8月时说自己拥有两个党籍: 既是国民党,又是共产党。
他们谁在说真话?谁在说假话? 乙某在说真话 甲某在说假话
三. 国共合作 3.成果 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见证·亲历6
黄埔军校建立
李大钊积极领导北 方的革命运动,多方 与冯玉祥国民军合作, 开展推翻北京军阀政 府的斗争,组织北方 人民支援北伐战争。 1926年遭到段祺瑞政 府的通缉,遂避入苏 联驻北京大使馆兵营, 继续坚持斗争。
北京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直 隶
山东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江 安 苏 安 南京 上海 徽 徽 武昌 湖北 浙江 浙江 江 南昌 长沙 湖南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
河 郑县 南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国民政府
三.国共合作 5.结果: 失败
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捕杀大量共产党人和群众
思考: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表现在哪?
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
历次革命运动口号之比较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太平天国运 动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辛亥革命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
见证·亲历4
三. 国共合作 1.条件 2.标志
见证·亲历5
马林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想促成国共合作, 二七惨 案后,共产党人看到了合作对于中国革命的巨大作用。 在上海,李大钊代表中共与孙中山进行了正式会谈。李 大钊的深邃见解使孙中山感到了救国的希望,他委任廖 仲恺、汪精卫等和李大钊负责有关国民党改组事宜。 1924年1月,李大钊作为大会主席团五位成员之一,出席 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国民 党中央执行委员,并负责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北京执行部 的工作。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五四运动(一)背景国际:1,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中国反帝情绪高涨2,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指明了方向。

国内:1,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使阶级矛盾尖锐2,阶级: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3,思想:新文化运动使人们思想解放,十月革命后,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4,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二)、经过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主力军:学生游行示威、罢课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结果:遭到北洋军阀政府镇压第二阶段6月5日上海工人(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崇祥三人的职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三)、历史意义性质:反帝反封各阶级作用:学生(先锋)工人(主力)思想: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五四精神核心;爱国二、中共诞生(一)、历史条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阶级: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思想★:随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外部条件★: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二)、诞生的标志1“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上海—转移—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代表:毛泽东等人2内容P673意义: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①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②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③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④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⑤新的革命前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二、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第一次国共合作①条件主观1,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客观1,共产国际的帮主2,孙中山实现伟大转变,同意与共产党合作2,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年1月广州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合作方式:党内合作3,影响: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必要性:共产党力量弱小,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可能性: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 政党;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帮助;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2)合作的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 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党党旗
孙中山
(3)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 主义,使之发展成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 本一致。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中共“一大” ☆(1)时间和地点: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最后一天转移到 浙江嘉兴南湖)召开。
(2)主要内容 ①规定了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 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③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历史意义
①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②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 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政党。 ③特点: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
④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黑希望,中国革命的 面貌焕然一新。
党 旗 中 共 一 大
1.背景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脑吨日益 加深。---根本原因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月革命给我们 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在北京爆发。



(1)时间:1922年。

(2)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 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 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所制定的纲领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
(1)时间:1922年1月--1923年2月
(2)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 心任务之一,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
3.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在郑州举行的大罢工运动
工人,制造了二七惨案。
吴佩孚调动军警在铁路沿线镇压罢工
吴佩孚
二七纪念塔
(4)第一次高潮失败的教训:中国革命的敌人强大而凶残,必 须团结广大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才 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
(1)合作的条件
☆(2)北伐的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3)开始北伐的时间:1926年7月。
☆(4)北伐的对象: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 个军阀。






张 作 霖
☆(5)北伐战争的结果:北伐军势如破竹,很快歼灭吴佩孚、 孙传芳主力,到1926年底,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 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6)北伐战争的影响: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7)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国共合作之下的革命统一战线的 领导。 【说明】国民大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3)主要的工人运动: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香港海员大罢工: 被无理拒绝后
在第三次向资方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
历时56天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宣告胜利结束。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安徽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承认俱
乐部有代表工人权利和增加工资举行罢工。
成 为中国工运史上一次著名的罢工事件。
(3)革命前途:此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要把中国涌入资本主义社会,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把中国建设成 新民主主义国家,并实现共产主义。
(4)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 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于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精神贯穿始终,也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 (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
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 (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中国人
民追求真理、勇于反抗的精神。
☆中共一大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5)外部条件: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说明】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 (1)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3)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
【知识拓展】“五四精神”的内核 ✓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
(2)经过
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 绝在合约上签字”等;中心是北京;主力是学生。
阶级。
时间是从1919年6月5日起;中心是上海;主力是工人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 拒签巴黎和约。
五四运动只是取得阶段性胜利,并不是彻底胜利。
人民纪念碑上的五四浮雕
(1)
【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新型政党,它“新”的何处
(1)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在五四运动中, 工人阶级开始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并登上历史舞台。此后,无产阶级通过自 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来领导革命,这是以前中国革命中所没有的。
(2)指导思想: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 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与此前指导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相比,是 最革命、最科学的。
(4)合作的形式:党内合作,即统一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 民党。
【说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 也不是两党合并,
孙中山和李大钊
☆(5)国共合作的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工农 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高潮迅速到来。
2.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
☆(1)北伐战争的条件: ❉①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②1925年,国民政府在龚州成立,国民政府把掌握的军队统一 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