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赏析----情性之外无文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性之外无文字

第壹章·月有陰晴圓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做太守,月圆中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第一个问题:“明月几时有?”和第二个问题“今夕是何年?”,意思是连贯的,不过因为要按照词调安排,把酒问天就必须在第二句。明月几时有,不是问明月何时在夜空中升起,而是问这月儿从多么远古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可见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在这里,我想到了诗人李白的《把酒望月》,开头是“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可以说东坡的开头两句就是从李白的诗中脱胎的。李白的诗句中还说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从古至今,每逢这样的佳节,不知道曾有多少人在月下对酒当歌。此时立于此地,往前看,古人不见,明月长存,往后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太白与东坡,在才华、气质、性情、遭遇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自然在对月当杯之时,有相似的思想感悟。

看着月亮上斑驳的影子,极其自然的就会想到月中的广寒宫、玉兔嫦娥这些美丽的神话,李白当日是如此,苏东坡的肚子里也装满了故事。他想着想着,也许想起了另外一桩奇妙传奇来。小说里托名牛僧孺有一次偶然走到一个地方,因请求借宿一宵,却无意中会到了古代的许多美人,王嫱、绿珠、杨贵妃等等都在。美人们都作了诗,而且要牛僧孺也作一篇,于是他写道:"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

不知今夕是何年?"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东坡诗里那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来历了。牛僧孺的诗,本来是运用《诗经》里面"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的词句,不是没有日历,所以不知道今儿晚上是哪一天,而是表达了作者的极为惊喜的感情的话,联系这些,我们才能懂得苏东坡的那句词的真正意思。

正因为如此,东坡才接着说,我也要"乘风归去",到月府里去看一下。那里真不知有多么美丽多么有趣啊!天上宫阙,是豪华的琼楼玉宇,是想象中的仙境,面对这样的仙境固然很美妙;人的感觉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我欲乘风归去”,好像体重都没有了。“乘风”这两个字,用得很潇洒,好像毫不费力就可以上天,而且是“归去”,似乎本来家就在天上。这可真是飘飘欲仙了。苏轼这时,政治上虽然受到一些挫折,但比之后来所受的打击,还是很轻微的。故此时的他,很容易进入浪漫的想象境界。有一条记载说明了这一点。蔡绦的《铁围山丛谈》说:“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倾涌,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袁)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从这一点来看,苏轼应该是飘飘有神仙之感,精神上相当放松的。但是,苏轼毕竟不像李白那样,一旦幻想起来就忘记了现实而游仙起来。他是很现实的,天上固然美好,但是“高处不胜寒”,天宫太远、太高、太冷,不一定适合人居。那么不去天上,在人间起舞弄清影,不也是挺美好的吗?这个“起舞弄清影”,关键在于一个“弄”字,就是玩弄,也就是游戏。这样的诗意,是从李白“对影成三人”转化而来的,但是并不像李白那样是为了表现孤独,而是为了表现自身的潇洒。就这样,苏轼营造了一种似人间而又非人间的意境,一种既醉又清醒的感觉,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人间与非人间之间,矛盾而又统一。有矛盾,有彷徨,才有特点,才精彩。

词的下半首,开头两句:"转朱阁,低绮户",便换了一副笔墨,变为深婉细致了。"转",古时凡写光阴的暗暗地、缓缓地、令人不易察觉地移动前进,都用这个"转"字。这一转,就从天上转到了人间。接着月已平西,渐渐斜下去,没入长夜。仅仅两个小字

眼,精炼之极,传神之极!"朱阁",就是红楼;"绮户",是雕镂精美的窗桶扇。这里是说古代闺门秀女的居处。。现在有人以为,"照无眠"是作者自己写自己的"欢饮达旦",一直没睡,我想是不对的。欢饮达旦,绝不能用"无眠"这个词语来形容;再说作者也绝不会把他自己安插到"朱阁""绮户"里面去的。东坡用这一笔,是泛写节日里有的人庆幸欢乐;有的人却对景伤情,正是古人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而作者关切的,要写的,正是这后一种人。"照无眠",这一笔便把皎洁的美丽的月宫仙女和想象中的人间女郎,都融合在一起了。"无眠",写出了女郎因心怀离别之情,她对此佳节良宵,辗转不寐,大睁着两眼,直望到月光低得平射进绮丽的窗户。苏轼的原题里曾有"兼怀子由"的话,就是说,他在写诗时有怀念他弟弟苏辙的含意,但是,我们在他词里看到的,却不仅仅是那样一点兄弟之情,他的思想仍是一贯阔大的,绝不是一个小小的个人的形象。由此,这才转到他的最后一个问题:明月啊,你心中是没有什么愁恨的人了吧?可是为什么你却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反而清光越发皎洁呢?难道你不能使人间没有离别,而在亲密的人们团圆的时候,再凝辉飞采,能这样那不是更好吗?作者在这里,表现了他的伟大的愿望,但愿人间都无愁恨,所有人们都是幸福快乐的。

但是,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苏东坡也深深知道这只是一种空想的善良的愿望罢了。自古以来,人有悲欢离合,苦乐辛酸;月有阴晴圆缺,天时不定,哪里能有都永远配合得尽如理想的条件呢?愿望既然难以实现,那我们就只有从对事物的认识上去解决吧。他想起了古人谢庄《月赋》的名句:"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于是他写下了自己的祈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意思是说,我们只愿亲密的人永远都活着,纵然不能在佳节里得到团聚,那么千里虽遥,但能共同仰望这一轮明月,享受这美好的境界,也就非常满足了。

第貳章·倚杖聽江聲

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谪至黄州。他在离江边不远的地方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还把它叫做“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边是“苏东坡”之名的由来。对于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政治迫害的苏东坡来讲,这是劫后余生,他深埋内心的愤懑和痛苦,相反地表现出一种旷达,一种不屑于世事的浪漫主义精神。

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说,东坡在黄州,一次与数客江上夜饮,即兴乃作歌辞‘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者。翌日,坊间纷传子瞻夜作此辞,将冠服挂于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既惊且惧,以为失罪于人,急忙前去拜谒,而子瞻鼻酐如雷,犹未醒也,徐君猷悬着的一颗心也就放下来了。《避暑录话》中提及的苏东坡“夜作此辞”,便是东坡名词《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 ú

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首词记叙深秋之夜词人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彷佛三更”,“彷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接著,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于是,他依着拐杖,倾听那昼夜不息的滔滔江流。人们读到这里,眼前就好像浮现出一位风神萧散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你看,他醉也好,醒也罢,恣意所适;时间对于他来说,三更、四更,无所不可;深夜归来,敲门不应,坦然处之。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