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83页PPT
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
验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ppt
VLDL受体在脂肪细胞中多见,可能 与肥胖有关。
三、清道夫受体
(一)清道夫受体结构
(二)清道夫受体配体
清道夫受体配体谱广泛,有:
1、乙酰化或氧化等修饰的LDL。 2、多聚次黄嘌呤核苷酸,多聚鸟嘌呤核
苷酸。
3、多糖如硫酸右旋糖酐。 4、某些磷脂,如丝氨酸磷脂; 5、细菌脂多糖,如内毒素等。
(二)电泳法
二、血浆脂蛋白特征
第二节 载脂蛋白
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 载 脂 蛋 白 ( apolipoprotein , apoprotein , Apo) 载脂蛋白的功能:是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 构,修饰并影响与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活性。 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参与脂蛋白与细胞 表面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及其代谢过程。
第七节 脂蛋白代谢紊乱与 动脉粥样硬化
在过去50年中,流行病研究发现,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非常复杂,它是遗 传、环境和年龄、性别等到多种原因相 作用的结果。
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多种病因中, 脂蛋白代谢紊乱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概述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 指动脉内膜的脂质、血液成分的沉积,平滑肌细 胞及胶原纤维增生,伴有坏死及钙化等不同程式 度病变的一类慢性进行性病理过程。
2、LDL代谢
VLDL在血液中LPL作用下TG不断的被水解 转变成IDL。 IDL的去向有两条代谢途径:
1、直接经肝细胞ApoE受体结合摄取进入肝 细胞代谢。
2、经肝脂酶(HTGL)作用转变成以 ApoB100和游离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LDL, 经末稍组织的ApoB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直行 代谢。
(二)HDL代谢
如此广泛的配体谱的共同特点均为多 阴离子化合物。
三、清道夫受体
(一)清道夫受体结构
(二)清道夫受体配体
清道夫受体配体谱广泛,有:
1、乙酰化或氧化等修饰的LDL。 2、多聚次黄嘌呤核苷酸,多聚鸟嘌呤核
苷酸。
3、多糖如硫酸右旋糖酐。 4、某些磷脂,如丝氨酸磷脂; 5、细菌脂多糖,如内毒素等。
(二)电泳法
二、血浆脂蛋白特征
第二节 载脂蛋白
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 载 脂 蛋 白 ( apolipoprotein , apoprotein , Apo) 载脂蛋白的功能:是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 构,修饰并影响与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活性。 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参与脂蛋白与细胞 表面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及其代谢过程。
第七节 脂蛋白代谢紊乱与 动脉粥样硬化
在过去50年中,流行病研究发现,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非常复杂,它是遗 传、环境和年龄、性别等到多种原因相 作用的结果。
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多种病因中, 脂蛋白代谢紊乱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概述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 指动脉内膜的脂质、血液成分的沉积,平滑肌细 胞及胶原纤维增生,伴有坏死及钙化等不同程式 度病变的一类慢性进行性病理过程。
2、LDL代谢
VLDL在血液中LPL作用下TG不断的被水解 转变成IDL。 IDL的去向有两条代谢途径:
1、直接经肝细胞ApoE受体结合摄取进入肝 细胞代谢。
2、经肝脂酶(HTGL)作用转变成以 ApoB100和游离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LDL, 经末稍组织的ApoB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直行 代谢。
(二)HDL代谢
如此广泛的配体谱的共同特点均为多 阴离子化合物。
脂代谢紊乱 ppt课件
17
1、饮食治疗 是首要的基本治疗措施 • 限制总热量和脂肪摄入量
➢脂肪摄入量<30% ➢饱和脂肪酸8%-10% ➢每日胆固醇入量<300mg
• 效果不佳者饱和脂肪酸限制在<7%、胆固醇 <200mg
• 限制总热量和糖类摄入 • 体育锻炼
ppt课件
18
2、药物治疗 用药指征:一级预防、二级预防
• 无冠心病危险因子者:TC>6.24mmol/L, LDL-C>4.16mmol/L
• 停药后即恢复正常
ppt课件
20
他汀类药物
• 抑制羟甲戊二酰还原酶,减少胆固醇的生成。 • 上调LDL受体功能。 • 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抗炎抗血栓功能。 • 高LDL-C治疗首选。
ppt课件
21
常用药物
• 辛伐他汀(舒降之):5-10mg /晚 • 普伐他汀(普拉固):10-40mg/天 • 氟伐他汀(来适可): 20mg/晚 • 阿托伐他汀 :10mg/晚,最高80mg/天 降脂效果比较: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
ppt课件
8
• ApoA-I,II,III,IV, V • ApoB-48,B-100 • ApoC-II,C-III • ApoD • ApoE
• ApoF,H,L,M,O,N,F,J,S,T
ppt课件
9
胆固醇稳态
外源性胆固醇
饮食
内源性胆固醇
原位胆固醇合成
小肠吸收胆固醇
肝脏
肝外组织
小肠
乳糜微粒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脂质异常增高或减 低的情况
➢高脂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1、饮食治疗 是首要的基本治疗措施 • 限制总热量和脂肪摄入量
➢脂肪摄入量<30% ➢饱和脂肪酸8%-10% ➢每日胆固醇入量<300mg
• 效果不佳者饱和脂肪酸限制在<7%、胆固醇 <200mg
• 限制总热量和糖类摄入 • 体育锻炼
ppt课件
18
2、药物治疗 用药指征:一级预防、二级预防
• 无冠心病危险因子者:TC>6.24mmol/L, LDL-C>4.16mmol/L
• 停药后即恢复正常
ppt课件
20
他汀类药物
• 抑制羟甲戊二酰还原酶,减少胆固醇的生成。 • 上调LDL受体功能。 • 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抗炎抗血栓功能。 • 高LDL-C治疗首选。
ppt课件
21
常用药物
• 辛伐他汀(舒降之):5-10mg /晚 • 普伐他汀(普拉固):10-40mg/天 • 氟伐他汀(来适可): 20mg/晚 • 阿托伐他汀 :10mg/晚,最高80mg/天 降脂效果比较: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
ppt课件
8
• ApoA-I,II,III,IV, V • ApoB-48,B-100 • ApoC-II,C-III • ApoD • ApoE
• ApoF,H,L,M,O,N,F,J,S,T
ppt课件
9
胆固醇稳态
外源性胆固醇
饮食
内源性胆固醇
原位胆固醇合成
小肠吸收胆固醇
肝脏
肝外组织
小肠
乳糜微粒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脂质异常增高或减 低的情况
➢高脂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ppt(共76张PPT)
Raised triglycerides 七、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LPO)测定 1.升高 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糖原贮积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压等。 在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H-FABP优于CK-MB、肌钙蛋白等检测项目;
Waist circumference 二、脂代谢异常与AS及其他疾病的关系
(二)脂蛋白的结构与血浆脂质的分类
1. 脂蛋白的结构特征:脂蛋白呈球状,以疏水的TG和CE为 核心,表面覆盖有少量FC、极性的蛋白质、PL、FFA。 其中FC和PL的极性部分位于表层,非极性部分于内部 疏水脂质结合,使脂蛋白颗粒能稳定的分散在血浆中。
Lipoprotein structure
2. 脂蛋白的分类
送到肝脏代谢,即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HDL Metabolism
上述通路中每一步上的数字代表因两种中间产物之 间的阻断导致的各种功能性高脂蛋白血症。
二、脂蛋白代谢紊乱
➢LP代谢紊乱: 常见现象是血中TC或TG升高,或者是各种脂蛋白水 平异常增高。
➢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是指 血浆中CM、VLDL、LDL等脂蛋白有一种或几种浓 度过高的现象。
(五)载脂蛋白基因结构与染色体定位
载脂蛋白的基 因结构
1.除ApoAⅣ,B、LP(a)外,均含三个内含子和四个外显子, 其内含子插入外显子的位置大致相同;
2.几个基因相接很近,呈紧密连锁状态。
基因簇(gene cluster):基因组中以紧密连锁方式 有序的排列而形成的一组结构基因。
➢ApoAⅠ、CⅢ、AⅣ和AⅤ基因位于第11号染色 体长臂2区,形成一个约22kb的基因簇。 ➢ApoE、CⅠ和CⅡ基因,同位于第19号染色体 长臂3区。
Waist circumference 二、脂代谢异常与AS及其他疾病的关系
(二)脂蛋白的结构与血浆脂质的分类
1. 脂蛋白的结构特征:脂蛋白呈球状,以疏水的TG和CE为 核心,表面覆盖有少量FC、极性的蛋白质、PL、FFA。 其中FC和PL的极性部分位于表层,非极性部分于内部 疏水脂质结合,使脂蛋白颗粒能稳定的分散在血浆中。
Lipoprotein structure
2. 脂蛋白的分类
送到肝脏代谢,即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HDL Metabolism
上述通路中每一步上的数字代表因两种中间产物之 间的阻断导致的各种功能性高脂蛋白血症。
二、脂蛋白代谢紊乱
➢LP代谢紊乱: 常见现象是血中TC或TG升高,或者是各种脂蛋白水 平异常增高。
➢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是指 血浆中CM、VLDL、LDL等脂蛋白有一种或几种浓 度过高的现象。
(五)载脂蛋白基因结构与染色体定位
载脂蛋白的基 因结构
1.除ApoAⅣ,B、LP(a)外,均含三个内含子和四个外显子, 其内含子插入外显子的位置大致相同;
2.几个基因相接很近,呈紧密连锁状态。
基因簇(gene cluster):基因组中以紧密连锁方式 有序的排列而形成的一组结构基因。
➢ApoAⅠ、CⅢ、AⅣ和AⅤ基因位于第11号染色 体长臂2区,形成一个约22kb的基因簇。 ➢ApoE、CⅠ和CⅡ基因,同位于第19号染色体 长臂3区。
脂代谢及脂代谢紊乱检验ppt课件
第9章 脂代谢及脂代谢紊乱检验
主讲人:吴海波
.
1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定义: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总称,包括三酰甘油 (TG)、 磷脂(PL)、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脂(CE)、游离脂肪 酸(FFA)等。
脂蛋白:由于TG和TC难溶于水,不能直接溶解在血液 里被转运,也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中。所以在血浆中它 们是与特殊的载体蛋白和极性类脂(PL)结合成微溶于水 的一类球形大分子复合物而被运输,这种球形大分子复合 物就称为脂蛋白
.
2
§9.1 概 述
.
3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甘油三酯 (TG)
游离胆固醇 (FC)
血脂 (血浆脂类)
胆固醇酯(CE) 磷脂 (PL)
游离脂肪酸(FFA)
总胆固醇(TC)
4.
4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1、超速离心法: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脂蛋白(a)(Lp(a))
作为配体与LDL受体和Apo E受体结合
介导HDL中的CE与VLDL中的TG等交换,参与RCT,
1.4
14
(三)载脂蛋白
功 能
①与脂质的亲和作用而使脂质溶于水性介质中。 ②运转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③作为脂蛋白外壳的结构成分,与脂蛋白外生物 信息相联系。 ④以配体的形式作为脂蛋白与特异受体的连接物。 ⑤激活某些与血浆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类
.
44
(4)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LDL功能:携带胆固醇由肝脏转运到全身血浆中
• 应用: LDL相对较小,易于穿
过动脉内膜,是首要的 致AS性脂蛋白。已证明 AS斑块中的胆固醇主要 来自循环中的LDL。
主讲人:吴海波
.
1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定义: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总称,包括三酰甘油 (TG)、 磷脂(PL)、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脂(CE)、游离脂肪 酸(FFA)等。
脂蛋白:由于TG和TC难溶于水,不能直接溶解在血液 里被转运,也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中。所以在血浆中它 们是与特殊的载体蛋白和极性类脂(PL)结合成微溶于水 的一类球形大分子复合物而被运输,这种球形大分子复合 物就称为脂蛋白
.
2
§9.1 概 述
.
3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甘油三酯 (TG)
游离胆固醇 (FC)
血脂 (血浆脂类)
胆固醇酯(CE) 磷脂 (PL)
游离脂肪酸(FFA)
总胆固醇(TC)
4.
4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1、超速离心法: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脂蛋白(a)(Lp(a))
作为配体与LDL受体和Apo E受体结合
介导HDL中的CE与VLDL中的TG等交换,参与RCT,
1.4
14
(三)载脂蛋白
功 能
①与脂质的亲和作用而使脂质溶于水性介质中。 ②运转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③作为脂蛋白外壳的结构成分,与脂蛋白外生物 信息相联系。 ④以配体的形式作为脂蛋白与特异受体的连接物。 ⑤激活某些与血浆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类
.
44
(4)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LDL功能:携带胆固醇由肝脏转运到全身血浆中
• 应用: LDL相对较小,易于穿
过动脉内膜,是首要的 致AS性脂蛋白。已证明 AS斑块中的胆固醇主要 来自循环中的LDL。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PPT课件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
1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脂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高脂血症的分型及血液 生化特点;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各种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要点;异常脂蛋白血症的原 因;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问题。
3、了解载脂蛋白的种类与生理功能;各个检验项目的临床意 义和应用。
-
合成部位:① 在血浆中由VLDL经过IDL转化而来(主要)
② 一部分肝细胞合成(次要)
-
15
功能:携带胆固醇由肝脏转运到全身血浆中
应用:LDL相对较小,易于穿过动脉内膜,是首要的致AS性脂 蛋白。已证明AS斑块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循环中的LDL。
-
16
4、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
-
20
TG-rich Lipoprotein
CM
90~95% 2~4% 2~6% ~1% 1~2%
TG
50~65%
CE
8~14%
PL
12~16%
FC
4~7%
Apo
6~10%
VLDL
Ch-rich Lipoprotein
Sf 20~400 直径30 ~80nm 电泳时preβ-LP 位
化学组成:载脂蛋白5-10%: ApoB100、C、E
脂类90-95% (TG 50-70%, CH 10-25% PL 15-20%)
-
13
合成部位:肝细胞 功 能:运输内源性TG的主要形式 应 用:血浆VLDL水平升高已被确认为冠心病
2
概述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二)血浆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三)载脂蛋白 (四)脂蛋白受体 (五)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六)血浆脂蛋白代谢
-
1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脂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高脂血症的分型及血液 生化特点;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各种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要点;异常脂蛋白血症的原 因;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问题。
3、了解载脂蛋白的种类与生理功能;各个检验项目的临床意 义和应用。
-
合成部位:① 在血浆中由VLDL经过IDL转化而来(主要)
② 一部分肝细胞合成(次要)
-
15
功能:携带胆固醇由肝脏转运到全身血浆中
应用:LDL相对较小,易于穿过动脉内膜,是首要的致AS性脂 蛋白。已证明AS斑块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循环中的LDL。
-
16
4、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
-
20
TG-rich Lipoprotein
CM
90~95% 2~4% 2~6% ~1% 1~2%
TG
50~65%
CE
8~14%
PL
12~16%
FC
4~7%
Apo
6~10%
VLDL
Ch-rich Lipoprotein
Sf 20~400 直径30 ~80nm 电泳时preβ-LP 位
化学组成:载脂蛋白5-10%: ApoB100、C、E
脂类90-95% (TG 50-70%, CH 10-25% PL 15-20%)
-
13
合成部位:肝细胞 功 能:运输内源性TG的主要形式 应 用:血浆VLDL水平升高已被确认为冠心病
2
概述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二)血浆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三)载脂蛋白 (四)脂蛋白受体 (五)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六)血浆脂蛋白代谢
《脂代谢紊乱》课件
运动疗法
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 提高代谢水平。
运动时应避免过度疲劳,注意适 量饮水和休息。
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
运动频率和时长 注意事项
如快走、慢跑、游泳和骑车等, 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 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 有氧运动。
其他治疗方法
01
02
03
控制体重
肥胖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 和运动减重,有助于改善 脂代谢。
02
脂代谢紊乱的危害
Chapter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
脂代谢紊乱导致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 斑块,进而引起血管狭窄、阻塞,增加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高血压
脂代谢紊乱时,血脂异常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从而引起高 血压。高血压又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脂代谢紊乱主要分为高脂血症和低脂血症两类。高 脂血症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等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 平降低;低脂血症则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 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水平降低,而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常或升高。
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结词
脂代谢紊乱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发病机制涉及脂肪合成、分解、运输 和代谢等多个环节的异常。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脂代谢有积极的影响,应尽量避 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控制体重与减肥
监测体重
定期监测体重,及时发现体重 异常情况,采取措施控制体重 。
增加肌肉量
通过合理的运动和饮食增加肌 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 于控制体重和改善脂代谢。
脂代谢及脂代谢紊乱检验ppt课件
第9章 脂代谢及脂代谢紊乱检验
主讲人:吴海波
-
1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定义: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总称,包括三酰甘油 (TG)、 磷脂(PL)、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脂(CE)、游离脂肪 酸(FFA)等。
脂蛋白:由于TG和TC难溶于水,不能直接溶解在血液 里被转运,也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中。所以在血浆中它 们是与特殊的载体蛋白和极性类脂(PL)结合成微溶于水 的一类球形大分子复合物而被运输,这种球形大分子复合 物就称为脂蛋白
(六)血浆脂蛋白代谢
2、内源性脂质代谢 VLDL是运输内源性TG的主要形式。 1.合成部位:肝(主)小肠也可合成少量 2.组成特点:富含TG(50%-70%),以含 ApoB100为主要特点。 3.功能:是内源性TG由肝脏运往全身的主要形式 4.代谢过程
残粒受体 能识别ApoE,是清除血液循环中CM残粒和βVLDL残粒的主要受体,它也能结合含ApoE的HDL。
清道夫受体
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表面,介导修饰LDL(包括氧化 LDL和-VLDL) 从血液循环中清除。
-
19
(五)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定义:
血浆中脂蛋白部分含有一种特殊的转运蛋白,能促进血 浆各脂蛋白间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和磷脂的单向或双向转 运和交换,这类特殊转运蛋白称脂质转运蛋白(LTP)。
外周组织中有效清除具有潜在致动脉粥样硬化的 脂蛋白所必需的。
-
17
(四)脂蛋白受体
各种脂蛋白受体功能 LDL受体
不仅能识别ApoB100,也可识别ApoE,在细 胞结合、摄取和降解LDL及其它含ApoB100的 脂蛋白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对维持细胞和全身胆 固醇平衡起重要作用。
-
18
主讲人:吴海波
-
1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定义: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总称,包括三酰甘油 (TG)、 磷脂(PL)、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脂(CE)、游离脂肪 酸(FFA)等。
脂蛋白:由于TG和TC难溶于水,不能直接溶解在血液 里被转运,也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中。所以在血浆中它 们是与特殊的载体蛋白和极性类脂(PL)结合成微溶于水 的一类球形大分子复合物而被运输,这种球形大分子复合 物就称为脂蛋白
(六)血浆脂蛋白代谢
2、内源性脂质代谢 VLDL是运输内源性TG的主要形式。 1.合成部位:肝(主)小肠也可合成少量 2.组成特点:富含TG(50%-70%),以含 ApoB100为主要特点。 3.功能:是内源性TG由肝脏运往全身的主要形式 4.代谢过程
残粒受体 能识别ApoE,是清除血液循环中CM残粒和βVLDL残粒的主要受体,它也能结合含ApoE的HDL。
清道夫受体
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表面,介导修饰LDL(包括氧化 LDL和-VLDL) 从血液循环中清除。
-
19
(五)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定义:
血浆中脂蛋白部分含有一种特殊的转运蛋白,能促进血 浆各脂蛋白间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和磷脂的单向或双向转 运和交换,这类特殊转运蛋白称脂质转运蛋白(LTP)。
外周组织中有效清除具有潜在致动脉粥样硬化的 脂蛋白所必需的。
-
17
(四)脂蛋白受体
各种脂蛋白受体功能 LDL受体
不仅能识别ApoB100,也可识别ApoE,在细 胞结合、摄取和降解LDL及其它含ApoB100的 脂蛋白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对维持细胞和全身胆 固醇平衡起重要作用。
-
18
第四章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共83张PPT)
本章的难点和疑点
1.脂蛋白的代谢及受体的调节途径 2.脂质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判断 3.
血浆脂质 (一)概念:简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磷脂(PL)和游离脂肪酸 (FFA)等,总胆固醇是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的总和。
Lipoprotein Metabolism
上述通路中每一步上的数字代表因两种中间产物之间 的阻断导致的各种功能性高脂蛋白血症。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Key Laboratory Findings
Type Particle Triglycerides Cholesterol Comments
高脂蛋白 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成负相关,因而HDL-C被称为“好的胆固醇”。
VLDL-R 与LDL-R结构类似,但VLDL-R对含有ApoE的脂蛋白VLDL和VLDL残粒有高亲和性,对LDL则呈现低亲和性;
血TC、TG浓度 (其他危险因素,+) LDL-C 血症分型 病理性升高 甲亢;
(200mg/dl)以上为升高。 第三节 血脂相关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 内皮细胞脂肪酶(endothelial lipase,EL)
➢ 载脂蛋白的组成和特征 ➢ 载脂蛋白的基因结构特点
载脂蛋白的 基因结构
1.除ApoAⅣ,B、(a)外,均含三个内含子和四个 外显子,其内含子插入外显子的位置大致相同; 2.几个基因相接很近,呈紧密连锁状态。
进化考虑
脂蛋白受体
➢脂类在血液中的以脂蛋白形式进行运送,并可与细胞膜上存在 的特异受体相结合,被摄取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 ➢迄今为止报道的受体已有很多种,研究较详尽的是:
从病因来看,可为原发,可为继发。
➢一、原发性脂蛋白代谢紊乱
《病理生理学》脂代谢紊乱 ppt课件
作为配基与脂蛋白受体结合,使脂蛋白被细胞摄
取和代谢
是多种脂蛋白代谢酶的调节因子
病理生理学
13 13
人民卫生出版社
ppt课件
其他相关蛋白
CETP PLTP MTP
人民卫生出版社
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
14 14
正常脂蛋白代谢过程示意图
人民卫生出版社
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
15 15
(二)脂蛋白代谢相关的受体和酶
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
18 18
(三)脂蛋白代谢相关的途径
外源性代谢途径 内源性代谢途径
胆固醇逆转运
人民卫生出版社
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
19 19
三、脂代谢紊乱的分型
人民卫生出版社
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
20 20
(一)高脂蛋白血症
由于血脂在血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因此,高脂血症也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我国一般
(一)高脂蛋白血症
3.简易分型 ( 1 )高胆固醇血症:血清 TC 升高,相当于
WHO分型的Ⅱa型;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 TG升高,相当于
WHO分型的Ⅰ、Ⅳ型;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TG均升高, 相当于WHO分型的Ⅱb、Ⅲ、Ⅴ。
人民卫生出版社
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
24 24
(二)低脂蛋白血症
病理生理学
ppt课件
1 1
(Pathophysiology)
第六章 脂代谢紊乱
病理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
2 2
脂代谢的核心是血脂代谢
血浆脂蛋白系统及其代谢紊乱课件
供肝外组织利用 CMR
ApoB48
LPL ApoAⅣ
ApoE
TG
PL
CHE
肝细胞摄取
ApoCⅡ ApoE
ApoCⅡ
ApoA CⅡ E、D
LCAT 成熟HDL
ApoA E、D、
C
ApoCⅡ ApoE
PL CH ApoCⅡ
CHE
外周组织摄取
ApoB
肝
100
ApoB10 0 ApoCⅡ ApoE
ApoB 100 ApoE
的一类大分子复合物,能溶于 水,运行于血。 2、组成: 蛋白质(载脂蛋白)
甘油三酯 磷脂 脂质 胆固醇 胆固醇酯
血浆脂蛋白系统及其代谢紊乱
4
3、功能 (1)运输脂类 (2)参与脂类代谢 (3)参与某些疾病的过程
血浆脂蛋白系统及其代谢紊乱
5
三、脂蛋白分类 (1)按其密度的不同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回收全身各组织衰老与死亡细胞膜上的 游离胆固醇,经血液逆向运回肝脏,转 变成胆汁酸盐排泄。
血浆脂蛋白系统及其代谢紊乱
21
第三节 脂蛋白受体 一、概述
位于各种细胞的膜上,脂蛋白转化分解后 的残基主要通过脂蛋白受体被摄入细胞。
LDL受体(ApoB、ApoE) ApoE受体(CM) HDL受体 β-VLDL受体 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
血浆脂蛋白系统及其代谢紊乱
11
ApoB ApoB100:来源于肝,分子量为512723 ApoB 48:来源于小肠,分子量为240000
ApoCIII ApoCIII0 ApoCIII1 ApoCIII2
第74位苏氨酸残基所带的唾液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