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优点
高中课改更新有什么好处和弊端
高中课改更新有什么好处和弊端
高中课改更新有什么好处和弊端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接下来有小编为大家整理出高中课改更新有什么好处和弊端,希望大家喜欢!
好处:
放手让学生去学,给了他们一版定的自主性权,另外,分组讨论的形式也更利于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搞学习小组,然后把学生按优中差平均分配在每个组,便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弊端:
课堂秩序较差,使那些原本想好好学的同学学不到东西,又使那些趁机捣乱的同学有了机会。
毕竟新课改是大势所趋。
1、同时也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最终的课堂教学都会是这个方向。
2、所以,尽管好处不多,但也要坚持!。
新课改的利与弊
新课改的利与弊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每天都要面对新事物,因此,我们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要进行改革教学。
然而,课程改革在给教育事业带来的众多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试浅谈初中英语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利与弊。
一、新课程的试用,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好处第一、通过对新课标教材与旧版教材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教育目标已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变成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另一方面,新教材充分显示了教材是学校课程最重要的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
它除了在遵守语言教学规律,渗透思想感情教育,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内容真实性于一体外,它更加充分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最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真正把英语教学转变到“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
新教材走出那种单纯以学科规律为引导的传统的教材设计,立足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心智潜能等主体意识培养方面,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出了最大限度的改进。
第二、新教材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师多角色的转变。
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创设情景,示范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成功地扮演了多个角色。
首先是一个示范者,为学生展示语言结构、意义和语言运用的情景。
同时又是一个启发者,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想象。
其次还是一个情景的设计者和学习的指导者,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逼真的交际情景,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此外更是一名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促进者,通过玩具小电话、身体语言设计情景,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和两人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模仿、体验、实践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并在活动中适时地鼓励和表扬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获。
体会新课改成果
体会新课改成果
新课改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不再强调传统的知识传授和记忆,而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探索和发现知识。
2.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改将课程设置为以学科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引入多元评价方式:新课改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测评方式,引入多元评价。
除了传统
的笔试,还增加了口头表达、实践操作、小组讨论、项目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更全
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 重视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品德修养,注重学生
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
通过各种活动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公民意识
和社会责任感。
5.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
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新课改提倡教师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参与研究和不断提升
自己的专业水平。
总的来说,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引入多元评价方式,重视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这些成果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
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简析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缺点
简析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缺点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填鸭式、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还课堂以学生。
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
一、传统教学的优点(一)教学方式上传统教学注重系统地教授科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也使学生能很快理解教材上的知识。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能很好地掌控课堂,便于教师实施、组织整个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精力集中,产生共同的想法,引起共鸣,增进师生感情,有助于感情交流和沟通。
(二)教学形式教师在讲台上授课,与学生面对面,这种方式有助于情感交流,也能直接感受到学生的喜怒哀乐。
除此之外,教师边讲内容边写板书,学生也随着边听边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所学知识的重点及难点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并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有:讲授法、演示法、指导法、课外辅导法、布置家庭作业法等。
其中讲授法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我们无数先辈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和改造流传下来的,它经过不断筛选、淘汰,最终才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有效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讲授法是主体,布置作业和课外辅导等是作为辅助地位存在的,这些主次方式融合在一起,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教学内容。
而且,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这样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掌握教学进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一)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科书中要求的内容,这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部分。
对于新教师来说,只要能讲清知识即可;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讲,就得在达到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再发展一些相关知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拓展知识面。
一年级语文新课改作用
一年级语文新课改作用
一年级语文的新课改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一年级语文的新课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可以通过新颖的新课导入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发展求异思维能力以及重视朗读品评感悟等方式实现。
其次,新课改的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它提倡多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如自学、合作、探究等,使学生和社会初步接触,了解当前社会的复杂形势。
此外,新课改还改善了师生关系,使得教师更加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而是成为学生们的朋友,和学生们一块学习,共同进步。
课堂教学当中,提倡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一年级语文的新课改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新课改的特点及启示
新课改的特点及启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变革。
新课改是指近年来我国在教育领域中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其目的是逐步完善教育体系和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的特点及其启示。
一、新课改的特点1.强调素质教育。
新课改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在新课改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
因此,新课改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独立、创新的人格。
2.注重课程质量。
新课改强调课程的质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教育改革的质量。
学科课程在新课改中不再是单调的知识传授,而是需要在学生实践中形成运用和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改善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面。
3.新课改注重综合评价。
新课改取消了单一的考试模式,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课程综合实践等。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4.新课改强调师生质量。
新课改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层次和更广泛的教育知识,同时,要求学生要有更高的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新课改的启示1.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充分说明了教育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能力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新课改在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不仅仅是单一的考试,而是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更公正地评估学生的表现,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指导。
3.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改中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要求。
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广泛的教育知识,而学生则需要有更高的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
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改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4.课程内容要更加贴近现实。
新课改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科课程也需要更加贴近现实,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注重特长培养。
课堂教学改革优缺点
课堂教学改革优缺点新课堂改革的优点是能够拓展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
课上,课下能够展示自我的才华,并且同学间能够随时交流,讨论,从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敢于奇思妙想。
学生在自学中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甚至是教师没有预想到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新课堂改革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口语的练习。
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学英语不是死读书,让学生有信心能够与外国人进行对话,能够更有信心,兴趣去学习它。
但在新课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
一,担心课堂超时,害怕在规定时间不能完成导学案已设计的教学内容,其结果是要么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要么教学任务草草收场,导致案学过程简单,缺乏生动性。
二,担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不会解答,不敢让过多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甚至也不会去突破现有的导学案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精彩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展示风采,以至于整堂课完成后,让人感觉到不管是不是同一学科,是不是同一位教师,都在按同一模式施教,不能充分的展示教师的个人特色。
三,对导学案环节讲解得多,对导学案内容拓展得少。
四,学生每科都有导学案,每天都要完成上面的预习和练习,时间有限,所以就马马虎虎,敷衍了是,上课时忙于完成手中的练习,没有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五,有时课堂上的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有些讨论少于2分钟,学生在叽叽喳喳的讲,谁也听不清楚,还有些不自觉的学生在开小差,说其他的废话。
但是不管怎样,改革还得继续,我们只有在改革中进步,不断探索,把做得好的继续下去,不断改进不太完善的地方,逐步转变自己的观念。
,。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利与弊
中⼩学新课程改⾰利与弊⼀、新课程改⾰所取得的巨⼤成果1、改⾰规定⼩学⾼年级要开设英语课,这是改⾰的⼀次创举。
长久以来英语课都是从初中开始开设,公办⼩学在新课程改⾰之前都不曾有英语课,许多⼩学⽣学英语都要到⼀些培训机构中去学,⽽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学⽽⾔,上初中之前甚⾄不能够背诵字母表。
我们知道,随着当今世界全球⼀体化发展的不断加深,各国⼈民的交流不断加强,掌握⼀门外语对于每个⼈来讲都是越来越重要。
然⽽真正的掌握⼀门语⾔⼜谈何容易。
许多专家都曾做过研究,学语⾔应该从⼩学起,从⼩培养⼀个⼈的语感,这样才会更有成效。
2、在许多地区,由于新课程改⾰之后,很多学校的教师达不到教学要求,师资⼒量匮乏,或有些学校由于规模太⼩,不便于集中管理,因此⼀些规模较⼩的⼩学和初中学校开始合并,⾼中学校则采取兼并的做法。
对于⼀些贫困落后的⼭区则采取⾛教制度,即教师去每个⼭村的教学点教学。
由于许多⼭区⽐较落后,师资匮乏,再加上正规⼩学距家的距离⽐较远,许多⼭村的孩⼦⽆法完成义务教育,⾛教的制度便有效的缓解了这⼀问题。
3、免收义务教育费⽤,极⼤的减轻了学⽣家长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对于⼀些⽐较贫困的农村地区。
同时这⼀做法⼤⼤的提⾼了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让许多原来上不起学的孩⼦都能进学校读书。
4、严格控制作息时间,寒暑假期间学校不再开课,每天上课时间也相应减少,能够保证学⽣有⼤量的课余时间来安排⾃⼰的⽣活,促进了学⽣⾃主能⼒的培养,有利于他们⾝⼼健康发展。
5、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对课本过于依赖的现状,课程内容与学⽣⽇常⽣活的联系更加紧密。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注重学⽣的实践操作能⼒,有利于提⾼学⽣⾃⾝的素质。
6、评价系统也有了相应的改变,成绩不再是衡量学⽣⽔平的唯⼀标准,⼩学升初中采取就近⼊学办法,⾼中录取也尽量将部分指标落实到学校,不再单纯以中考成绩为依托,⾼中教育尽量做到不再单纯为了⾼考。
21世纪新教材课改总结
21世纪新教材课改:引领教育新时代在21世纪的曙光中,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一场深远的变革——新教材课改。
这场课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旨在为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教材课改的成果、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新教材课改的背景与理念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因此,新教材课改应运而生。
这场课改的核心理念是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新教材课改的成果1. 理念更新的成果新教材课改推崇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
例如,上海的“PVG教育模式”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这一模式已经在多个学校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2. 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新教材课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增加了选修课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高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实践活动,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 教学方法创新的成果新教材课改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探究式教学等。
江苏省的“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学习理论知识,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实践,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 评价体系改革的成果新教材课改对评价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从单一的考试成绩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变。
例如,广东省的中考改革,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录取标准,这一改革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新教材课改的不足1.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虽然新教材课改理念先进,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例如,一些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经验,难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改革总结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
新课程改革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抓手之一,已经持续进行了多年。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见证了许多改革的成果,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做一个总结,分析其成果和不足,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思路。
一、新课程改革的成果1、师生关系得到改善。
新课程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变了以往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消化知识的教育模式。
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充当的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而学生则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教育质量提高。
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成果。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各地的学校不断增加了课程的多样性,加强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不仅学生的学科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他们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这些素质的提升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改革的不足1、实施难度大。
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实施难度比较大。
不少学校和教师虽然感受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因为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方法,无法真正地将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到实践中。
2、考试制度未完全改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不再以考试为唯一标准,但是很多地方的考试制度并未完全改变。
这导致课程质量的提升成效不明显,仍然存在过度注重分数、过度应试等现象。
3、资源配置不均衡。
在新课程改革中,也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均衡的赋闲。
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教育资源丰富,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校仍然存在资源匮乏的现象。
三、新课程改革的改进思路1、注重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育模式需要通过实践来得到体现。
要注重实践,在教学中不断扩大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促进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贯彻。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一、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有引人注目的亮点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前教学大纲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
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
更12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学科中心论”。
最终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
第二,要重视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重视参与,培养个性和人格。
第三,要培养课程资源意识。
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成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意识,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
自主,就是学习过程突现学生主体性。
教师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探究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它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
决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学3这是过去1、课程地位有新高度。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支撑课程有新理念。
课程标准以四大基本理念为支撑。
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优点
新课改的优点
一、新课改的特点
1、教学方式改革
(1)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一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2)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一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社区综合教学模式。
(3)由单纯传授书本知识一一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社会知识。
(4)教材中的知识由脱离生活的知识一一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知识。
2、学习方式改革
(1)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一一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主动探究知识。
(2)只注重学习教材中的理性知识一一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良好人格的获得。
(3)只注重与书本结论一致的知识的获得忽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一一强调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
3、现代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4、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
主动、合作与独立、问题与探究性二、新课改的优点
(1)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
(2)注重学生的整体全面发展
(3)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4)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5)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新课改的八大亮点都与高中生的人生规划有关
新课改的八大亮点都与高中生的人生规划有关从以下亮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新课改环境下学习的高中生已经可以通过规划自己的人生,设计和选择自己适合的课程,来决定自己的未来了。
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学业水平等等个性化地发展自己,而不必千人一面地被动地接受教育。
新课改的8大亮点是:亮点1:八个领域都要获学分,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新课改方案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要获得一定学分,这样既可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又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至于在一个领域内学哪门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亮点2:学科内容“模块”化新课改将同一学科的内容分为若干“模块”,教科书也按模块编写,一般一个模块36学时,可获2个学分。
用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也是为了与学生选课相适应。
比如,学生选思想政治后,还可进一步选《经济学常识》模块,或选《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及其他模块。
亮点3:新增技术和艺术科目新课改方案中,技术和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技术科目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艺术包括音乐、美术。
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生选择。
亮点4:实行学分制,课程分必修和选修新课改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学生需要对修习的课程做出相应选择。
学完一个模块,通过考核后才可获得相应学分。
高中3年内修完144个学分方可毕业。
亮点5:学习就象吃自助餐,可以自己点,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在8大领域15个科目的学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分别选择文理、艺术类、研究类或技术类科目和模块学习。
既让学生跳出“苦题海”,又能让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业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解决了学习中常见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科目、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不同学业水平的思想,且尊重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至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将由学生和家长共同研究决定。
亮点6:学生可跨班级选课新课改后,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会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新课改的有利方面如下
新课改的有利方面如下: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动手能力,做到课前把书本知识弄懂,有效学习,打好基础。
2.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对于一些文科性的知识,必须亲自动手去查阅相关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以便于加深印象。
3.有利于提高学生做题能力和讨论讲题能力,增强学习氛围。
4.有利于弱势学科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
5.有利于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依赖老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6.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作为一名文科生, 胆量. 勇气. 才艺是很重要的。
7.有利于增强小组凝聚力,增强合作意识,发扬互帮互助精神。
8.有利于提高同学们实际应试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同学们为他人讲题的能力和技巧,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高效课堂三讲三不讲
三讲:
1.讲讨论自学后还理解的问题;
2.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
3.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不讲:
1.学生不探究不讲;
2.学生会的不讲;
3.学生讲之前不讲。
“162”高效课堂模式诠释“1”指一个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6”指高效课堂的六个环节:
课堂目标、学情调查
学生展示、师生点评
学生互学、课堂检测
“2”指两个目标
提高学生、发展学生。
新课改给学生带来的实惠(1)
新课改给学生带来的实惠要讨论“新课改给学生带来什么实惠”这个话题,我们不妨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起:一、新课改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二、新课改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三、新课改特别重视培养尖子生的竞争力四、新课改就是紧紧抓住学困生而进行的教学革命五、新课改的立足点就是开发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六、新课改就是学校综合服务意识提升的外显特征下面我们来逐条陈述:一、新课改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是否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是否最终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的因素有很多,那么学生能否取得成功究根到底拼的是什么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决定学生求学之路的成败!那么,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哪些影响呢?新课改的课堂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主阵地: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学生思考问题,严格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积极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来,全体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要求要做到认真高效,学生要做到人人检测满分,整个课堂是紧张的快节奏的。
学习过程中,学生任务清晰明确,围绕目标努力思考、纠正、理解、记忆,在此基础上利用当堂检测对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最终形成能力,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人人参与且做到有错必纠。
通过课堂的严格要求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认真度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自主性能力增强了,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利于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尤其有利于学生进入高中的自学综合能力的形成,这是高考成功的必要法宝。
课堂外,四清模式真正起到引导、要求、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时间观念的作用,学生的紧迫感、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学生心态随之发生变化:由不知道干什么到明确的知道我要干什么;由等等在做到我要马上做;由做完了就行到我要努力做好得到满分;由自己学好就行到引领小组甚至班级全面提高。
通过课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提高是肉眼可见的,是受益一生的。
二、新课改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德有才是正品,有才无德是次品。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性格养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的重要阶段,因此,新课改着力于对学生进行“人”的教育是正确的。
初中数学新课改的三大亮点
初中数学新课改的三大亮点初中数学新课改更加贴近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加贴近生活。
它的人性化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对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既熟悉旧教材,又接触了新课改后的教材,对数学学科和新课改精神有些自己的认识,对以往数学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心知肚明,而新课程改革中确实注重到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值得推崇的。
笔者认为新课改至少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数学概念”教学的人性化设计部分初中学生认为数学难学,有些学生感觉听得懂,可一下课就犯迷茫,当然就更谈不上会做题、数学成绩提高了。
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基本的数学概念没有弄清楚,数学概念是从科学现象和生活实践中长期总结和探索获得的,是数学定理,公式的基础,而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无法把抽象和形象联系到一起,导致后面学习步履维艰,所以数学概念的讲述非常重要。
尤其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我们处于知识更新极为迅速的新时代,而以往的教材只是干巴巴的公式和概念的框架上陪衬的几道例题,整齐划一的学术要求挫伤了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感情和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较为严谨,而且数学大纲规范着教师,一般的初中学生就会觉得数学令人头疼。
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我们考虑学生的感受是不是太少了!新课标注重把数学教学和学习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提倡学生学习的多样化,关心科技的发展。
比如,教材首先从版面上做了几乎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改动。
丰富的科学技术实践的例子点缀上相应的数学知识,对知识深度的要求是降低了,但是对知识广度的要求提高了,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知识,不再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
这样是符合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使教材在内容上富有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行为上更具有弹性和充满活力。
二、知识框架以人为本以往的教材,课程设计以知识为本,在自然科学转型的初级阶段,由于经济水平,知识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这种简单的课程设计确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课外掌握的知识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更容易对书本产生疑问,但以往的课程安排,使教师很难既能解答学生又能传授完整的课程知识,这种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设计限制了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以及科学过程、科学方法领域的教育延升。
新课改的主要优点
省学业水平测试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提升技能,加强知识交汇点的复习,提高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提升技能,加强知识交汇点的复习, 综合能力 第三轮复习,重点进行考试策略教学,研究选择、填空、解答题三 第三轮复习,重点进行考试策略教学,研究选择、填空、 种题型的相应解题策略
(二)面向全体,抓好一轮 面向全体,
1.函数:把函数知识链分成四个单元, 1.函数:把函数知识链分成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函数概念与基 函数 本初等函数Ⅰ 第二单元是基本初等函数Ⅱ与解三角形, 本初等函数Ⅰ,第二单元是基本初等函数Ⅱ与解三角形,第三单 元是数列与不等式,第四单元是导数及其应用与复数。 元是数列与不等式,第四单元是导数及其应用与复数。 2.几何:几何知识链分成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平面向量, 2.几何:几何知识链分成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平面向量,第二 几何 单元是立体几何,第三单元是解析几何, 单元是立体几何,第三单元是解析几何,第四单元是常用逻辑用 第五单元是推理与证明。 语,第五单元是推理与证明。 3.概率统计:概率统计知识链分成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算法, 3.概率统计:概率统计知识链分成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算法, 概率统计 第二单元是计数原理(文科没有),第三单元是概率, ),第三单元是概率 第二单元是计数原理(文科没有),第三单元是概率,第四单元 是统计。 是统计。 4.IB模块:选考知识链分成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数学史选讲, 4.IB模块:选考知识链分成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数学史选讲, 模块 第二单元是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三单元是不等式选讲, 第二单元是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三单元是不等式选讲,第四单 元是矩阵与变换。 元是矩阵与变换。
价格 7.27 8.69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8.87 6.69 7.47 7.27 6.49 7.39 5.06 3.46 4.06 81.59
新课改的优点
初中地理新课改的一点体会王语凝我是一名刚入教的地理教师,通过近一年的任教工作和自己做学生时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特点,还有学生在课上的反应,做了一下比较,我总结出了新课改的一些优点,具体如下:一、以新思想来指导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明白“学习地理是对生活有用的”和“学习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
而这一目标的提出,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而为主动的学习,形成了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的效果的增强。
同时,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课程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学生所见所想来联系问题,来解决问题,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教“气候的变化”时,提前布置学生回忆以前收看的电视天气预报,学习播音员怎样由卫星云图预报天气,分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农事、调整出行计划,感知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例,能让学生认识到:很多地理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和地理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从而感到学习地理知识对自己的生活的确有用。
二、让老师与学生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我们老师应与时俱进,转变原有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研究者,在民主教学氛围中,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形成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摆脱过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机会,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满怀兴致的自主学习;在分享经验的同时进行有序的合作学习;在体验地理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思维能力。
使宽松的课堂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充满生活气息的地理课程,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可持续成长的沃土。
三、多利用学习的成果去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学活动中,笔者为激活学生思维,经常创设开放性问题,模拟现实生活情景,加强地理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结合每年的“环境日”“气象日”“地球日”“人口日”让学生把这些内容与课本联系起来。
新课改模式下的探索
新课改模式下的探索新课改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新课改模式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教师的讲授,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新课改模式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新课改模式注重学科内容的整合和选择。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学科的专精化,而忽略了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新课改模式则通过整合和选择学科内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新课改模式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新课改模式具有几个优势。
新课改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而新课改模式则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新课改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改模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改模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
新课改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
新课改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
新课改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但目前教师队伍中仍有很多传统教育观念较为固化的教师,他们难以适应新课改模式的要求。
新课改模式的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
为了实施新课改模式,需要进行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教育设备更新等一系列工作,这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教育资源。
新课改模式的实施需要与教育体制的改革相结合。
新课改模式的实施需要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改革评价制度等,但这些改革往往受到各种利益因素的制约。
新课改模式是一种具有潜力和前景的教育模式。
通过新课改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新课改的一点体会
王语凝
我是一名刚入教的地理教师,通过近一年的任教工作和自己做学生时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特点,还有学生在课上的反应,做了一下比较,我总结出了新课改的一些优点,具体如下:
一、以新思想来指导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明白“学习地理是对生活有用的”和“学习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
而这一目标的提出,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而为主动的学习,形成了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的效果的增强。
同时,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课程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学生所见所想来联系问题,来解决问题,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教“气候的变化”时,提前布置学生回忆以前收看的电视天气预报,学习播音员怎样由卫星云图预报天气,分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农事、调整出行计划,感知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例,能让学生认识到:很多地理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和地理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从而感到学习地理知识对自己的生活的确有用。
二、让老师与学生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
我们老师应与时俱进,转变原有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研究者,在民主教学氛围中,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形成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摆脱过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机会,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满怀兴致的自主学习;在分享经验的同时进行有序的合作学习;在体验地理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思维能力。
使宽松的课堂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充满生活气息的地理课程,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可持续成长的沃土。
三、多利用学习的成果去促进学生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笔者为激活学生思维,经常创设开放性问题,模拟现实生活情景,加强地理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结合每年的“环境日”“气象日”“地
球日”“人口日”让学生把这些内容与课本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写下来,说出来,从而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
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保护他们求知发问的勇气和兴趣,多鼓励少指责,淡化不足,适时适度的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和成绩,并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四: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记得我们以前在上地理课时,我们对老师所提的问题总是回答不到重点上,而老师呢只用“错了”、“不对”打断学生的的回答。
从那之后我们就在也没在他课上回答问题了,上课时总是死气沉沉的,进而上课时的学习成效也不是很大了。
也正是老师的这种做法伤了我们的自尊心,或许是我们的问题有时有点不成熟,但是并不是没什么亮点,现在我成了一个老师,在平时就要做好鼓励学生,适时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学生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作用。
记得曾经有过一个报道,是这样的:有一个初一的学生,成绩很差,课上提问时,他从来不举手,也不回答任何问题。
他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慢慢的就没了学习的信心。
后来他班主任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如果他会就举起他的右手,老师就叫他回答;如果他不会就举起他的左手,这样老师就不会叫他。
这样一来,他在同学面前就有了自信,学习也用心了,成绩也上去了。
这就说明了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多重要了。
“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主体验”,“给学生问题,让学生自主找答案”,让我们在实践中去体会新课改的灵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