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诗教观及其批评范式

合集下载

简析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

简析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

简析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简析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诗教,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艺术教育方式之一,代表着儒家最基本的诗学观念。

诗教的基本理论,形成于孔子,在汉代的《毛诗序》等论著中得到较为明确的表述。

不少范畴和命题,如“温柔敦厚”、“兴观群怨”、“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义”等,彰显出诗教的丰富内涵及其在儒家政教诗学中的核心地位。

"诗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这是我们可以查到的"诗教"这个概念最早的出处.它原来的意思,是以《诗经》为教材进行教育.《诗经》本名就是一个字:《诗》,到了汉代,把《诗》奉为经典,才有了《诗经》这个名字.周王朝采集编纂《诗》,其中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统治阶层要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以《诗》为教不是孔子以后才有,应该是从一开始采集编纂《诗》,就同时在进行的,虽然未必那么自觉.那时的《诗》教的对象,是贵族子弟.《诗》教的结果就是使他们"温柔敦厚",这里的"温柔敦厚",是指当时上层社会人们应有的性格修养,是他们互相之间的相对形象和态度.孔子之前的《诗》教,使得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大夫、大夫与大夫之间,赋诗达意,不违礼节,婉转地陈述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等等.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 .具体情况在《左传》中有很多记载.可见当时的《诗》教有多么重要.温柔敦厚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是儒家的诗歌理论的核心思想。

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

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对此解释说:“温柔敦厚诗教者也: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要求性情和柔,就是要求不要违反礼教,不要反抗,即要“怨而不怒”,这是就诗歌讽谏的特点来说的,体现了对作者写作态度的要求。

例析孔子“兴、观、群、怨”的诗教思想

例析孔子“兴、观、群、怨”的诗教思想
发 男 子 对 女子 进 行 追 求 , 并 通 过 反 复 咏 叹 ,也 让 读 者 为 之 而
感 动 ,甚 至 为 之 而 落 泪 ,此 乃 朱 熹 所 谓 的 “ 感发志意 ”。 这类例子还很 多, 《 诗经・ 桃 天 》 是 一 首 祝 贺 少 女 出嫁 的 好 诗 ,诗 歌 以妖 娆 无 比 的 桃 花 起 兴 , 来 写 出嫁 女 子 的 美 丽 动 人 。那鲜 美的桃花好像 年轻而貌 美的新娘 ,桃花 纷纷吐蕊生 长 好 像 精 心 打 扮 后 的新 娘 面 若 桃 花 , 脸 颊 绯 红 , 青 春 动 人 ; 接 着 又 用 桃 花 的果 子 又 肥 又 大 , 又 圆 又 美 , 正好 象 征 美 丽 的 新 娘 嫁 人 后 会 生 一 个 白 白胖 胖 的 好 孩 子 ;最 后 又 用 桃 叶 的 繁 盛茂 密 起兴 ,来 指新 娘 、新 郎婚 后 生活 兴旺 发达 、 幸福 美 满 ,诗歌 可谓通篇运 用 了 “ 比兴”手法来述 说感情 ,也正是 因为 “ 比 兴 ”手 法 的 运 用 ,使 得 感 情 的抒 发 含 蓄 婉 转 ,不 至 于 太 过 直 露 。那 艳 丽 非 凡 的桃 花 , 摇 曳 多姿 的 桃 叶 , 是 最 能 让 人 联 想 起 姿 容 秀 美 的 新 娘 形 象 的 ,那 悬 空 而 垂 的果 实 , 正 是 家 族 兴 旺 、子 孙 繁 衍 的预 兆 , 可 谓 自然 贴 切 ,这 不 正 是 朱 熹所 谓 的 “ 感发志 意”吗? 所谓 “ 观 ” ,郑 玄 解 释 为 “ 观 风 俗 之 盛 衰 ” , 朱 熹 注 释为 “ 考见得 失” ,这都是 从诗歌反 映社 会生活和诗 歌的认 识作 用的角度 来立论 的。诗 歌既然是对 社会生活 的最 好反映 之 一 ,那 么 从 诗 歌 中就 可 以 看 出 当 时许 多 相 关 的社 会 风 俗 。 《 毛诗序 》中说 “ 治 世 之 音 安 以乐 ,乱 世 之 音 怨 以 怒 ,亡 国 之 音 哀 以 思 ” 。 故 学 诗 可 以观 风 俗 、 知 盛 衰 。这 里 的 “ 观” 是要求运用 一种冷静 的、理智 的态度 去观察和考 证,但在冷 静与理智 中其 实还应伴 随着人们 的主观 感情 ,通 过对 当时 、 当 地 风 俗 的客 观 描 写 来 抒 发 作 者 丰 满 而 复 杂 的感 情 , 来 表 达 作 者 的好 恶 , 这 正 好 说 明 了完 美 的 艺 术 是 对 社 会 生 活 集 中 、 正 确 的反 映 , 从 艺 术 层 面 去 看 待 当 时 社 会 人 们 的 心 理 感 情 是 完 全 正 确 的 。例 如 唐 代 大 诗 人 王 维 的 著 名 诗 篇 — — 《 九 月 九 日忆 山 东 兄 弟 》 就 是 一 首 观 风 俗 的 诗 歌 。农 历 九 月 初 九 是 中 国传 统 节 日—— 重 阳 节 ,在 这 一 天 , 人 们 有 登 高 、 望 远 、 喝 酒 、佩 茱萸 等一 系 列风 俗 ,而这 些 风俗 习惯 在 王维 的这 首 《 九月 九 日忆 山东 兄弟 》 中得 到完 美展 现 。王 维家 居蒲 州 ( 今 山 西 永 济 ) , 但 重 阳 节 令 正 在 长 安 追 求 功 名 的少 年 王 维 思 绪 万千 ,写 下这 首 思 念 家 人 的 千 古 名 作 , 抒 发 了身 在 他 乡 的少年 游子对家人 的深切 思念 ,反映 了许 多身在异 乡的人们 的共 同心声 ,引起 人们的千古 共鸣 。特别 是后面 “ 遥 知兄弟 登 高 处 ,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两 句 , 用 最 直 接 的 笔 法 写 出 自 己 对 家 人 的 想 念 ,他 的 思 绪 随着 清 风 回到 了家 乡 ,家 乡 的 亲 人

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浅析《论语》中的文学批评观

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浅析《论语》中的文学批评观

100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浅析《论语》中的文学批评观李燕雨 西北师范大学摘要:孔子不是专门的文学批评家,但是,其文学批评观主要体现在他对《诗经》的批评上。

本文结合《论语》来探讨孔子的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主要包括文学功能观和文学批评标准两方面。

其中,从文学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文学在政治、外交上的作用及以“兴观群怨”为核心的社会作用来论述文学功能观;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及中和之美来探讨孔子的文学批评标准。

关键词:兴观群怨;文质;尽善尽美;中和之美;道德修养“在周、秦诸子的学说中本无所谓文学批评,但因其学术思想在后世颇有权威,故其及于文学批评者,也未尝不有相当的影响;——尤其以素主尚文之儒家为尤甚。

”①可以说随着文学的诞生,文学批评也应运而生,在春秋以前,文艺观零星地存在于一些典籍当中,如《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基于此,孔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进行了完善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②孔子自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但是他在“述”的时候,不仅仅是古书抄辑,自有他的一番鉴别的眼光。

孔子对文学批评并没有专章阐释,甚至有些也是无意识的,其文艺观主要体现在对《诗经》的评价上。

一部《论语》,论《诗》达18次之多。

本文以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和夏传才的《古文论译释》为蓝本,来考察孔子的文学观。

简而言之,孔子的文艺观以“兴观群怨”为核心和精华,涉及到文学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文艺批评的标准等问题。

一、文学功能观孔子主张尚用的文艺观,强调文学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观。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孔子特别重视文学对人的道德修养的提升作用。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兴于诗”,据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云:“兴,起也。

言修身必先学诗。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

浅论孔子的诗学观

浅论孔子的诗学观

浅论孔子的诗学观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在孔子的思想中,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他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构成了他的诗学观。

一、孔子对诗歌的认识孔子认为,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远可以抚今可以饰。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诗歌的多重功能的认识,即诗歌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可以观察事物,可以团结人们,可以表达不满和怨恨,还可以追溯历史,美化现实。

二、孔子对诗歌的审美标准孔子认为,诗歌的价值在于其内涵和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

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同时还要有优美的语言和形式。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诗歌内涵的重视,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有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

同时,孔子还注重诗歌的形式美,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有优美的语言和节奏,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三、孔子对诗歌的教育功能孔子认为,诗歌是一种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诗歌来传递道德和文化知识。

他在《论语》中曾经说过:“诗可以教,诗可以悦,诗可以怨,诗可以乐。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诗歌教育功能的认识,他认为好的诗歌可以通过悦耳动听的形式,让人们愉悦地接受道德和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通过表达不满和怨恨的方式,引起人们的反思和思考。

综上所述,孔子的诗学观认为,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好的诗歌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同时还要有优美的语言和形式。

孔子还认为,诗歌是一种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诗歌来传递道德和文化知识。

孔子诗教理念

孔子诗教理念

孔子诗教理念
孔子的诗教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诗教强调温柔敦厚:《诗》教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认
为,通过学习《诗》,人们可以培养温柔敦厚的性格和情感,从而更好地与人相处,更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

2.诗教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诗歌能够使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和审美情感。

通过学习诗歌,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善良、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并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

3.诗教重视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孔子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艺术形
式,通过学习诗歌,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4.诗教倡导仁义礼乐:孔子认为,仁义礼乐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

通过学习诗歌,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仁义礼乐,从而更好地践行这些价值观。

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5.诗教提倡批判性思考:孔子虽然强调传统诗歌的价值,但也提倡批判性思
考。

他认为,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人们应该思考诗歌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是否正确、是否值得追求,而不是盲目接受。

这种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孔子的诗教理念强调诗歌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诗歌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这些理念对于当今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上博简孔子诗论

上博简孔子诗论

孔子诗论是孔子在《论语·博学篇》中提到的一种诗学理论。

孔子认为,诗歌应该具备“言志”的特点,即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能够感染他人。

以下是对孔子诗论的解读。

首先,孔子认为诗歌应该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论语·博学篇》中,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诗歌的要求。

他认为,诗歌应该是真实的感情和思想的表达,而不是虚伪的言辞。

诗歌应该能够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孔子强调诗歌应该具有感染力。

在《论语·博学篇》中,孔子说:“诗云:‘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诗歌的期望。

他认为,诗歌应该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的美好情感,引导人们向善。

诗歌应该具有感染力,能够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变得更加善良和美好。

此外,孔子还强调诗歌的教育作用。

在《论语·博学篇》中,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这句话强调了诗歌对于培养人们的品德和修养的作用。

孔子认为,诗歌可以通过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引导人们向善,培养人们的美德和道德修养。

因此,他鼓励人们学习和欣赏诗歌,以提高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总之,孔子诗论强调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感染力。

他认为,诗歌应该能够真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并能够感染读者,启迪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此外,他还强调了诗歌的教育作用,认为诗歌可以培养人们的美德和道德修养。

孔子的诗论对于我们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和鉴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和欣赏孔子的诗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启示,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感染能力。

孔门诗学观

孔门诗学观

孔门诗学观(简述)孔子在诗学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见解:他从社会功利的立场出发,强调诗歌要“尽善尽美”,即高尚道德理想与完美艺术形态的统一;他从“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出发,主张中和之美,认为诗歌既要抒发人类情感,又不可趋于极端;他还结合《诗经》文本,阐发了诗歌“兴观群怨”的特质。

在上古时代的中国,美和艺术深深地植根于“政治—伦理”观念的土壤中,体现出鲜明而强烈的社会功利性。

这也就形成了孔子诗学观念的基本特征。

我们说孔子的诗学是一种强调伦理教化作用的社会功利主义诗学,这首先表现在他特别注重诗歌功能与人的社会政治才能的有机结合。

其实,在春秋时代,公卿大夫在朝聘宴享等各种场合赋诗言志,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外交礼仪。

所谓“赋诗言志”,就是彼此相见之时引述《诗经》中现成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特定的(往往与诗篇原意并不相符的)意思,亦即当时人所谓“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左传》、《国语》中丰富的实例表明,在相当程度上脱离原意的赋诗言志,所以能够成为党规性的交际方式,是与约定俗成的曲解和误读密切相关的,恰好体现了人们将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实用化的社会功利主义倾向。

其次,孔子诗学的社会功利主义特征,更主要的则表现为他格外重视诗歌功能与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的完美统一。

如前所述,周代思想文化的显著特征,即是讲人伦、重德行,认为统治者只有具备懿德茂行,才能获得天命庇佑,从而取得统治天下的权威,即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复次,孔子作为一位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思想家,虽然高度重视诗歌的政治伦理功能,却并不抹煞诗歌的艺术审美特性。

也就是说,在他那里,前者(即“善”)与后者(即“美”)是完整统一而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尽善尽美”的著名观点。

综上,孔子拈出“兴”、“观”、“群”、“怨”的观念,在充分强调诗歌的社会政治功能的同时,实际上也肯定了诗歌在艺术审美方面的存在理由,从而为中国诗歌(尤其是抒情诗)的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提供了价值依据。

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2.子不语,怪力乱神。

3.在政治上,孔子存在明显的保守倾向。

但主张改革,要求适应新的历史潮流。

4.在伦理道德上,以“仁”为内容,“礼”为形式。

①“仁”,爱人。

泛爱众,为政在人,宽猛相济。

②“礼”,严格规范。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③以共性扼杀个性,束缚人的创造。

在严格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复古模拟色彩浓厚,封建说教成分重。

5.在思想上,中庸——孔子观察、研究、评价一切事物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乐论和诗论的“中和”观念由此引出。

6.在美学上,强调美和善的结合。

①善:孔子的仁政德治以及以仁义礼乐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念。

②自然美:象征人的仁义品德。

③这种“尽善尽美”的音乐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二、孔子论诗歌(文学)的社会作用修身方面:①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曰:“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论语·季氏》)②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政治、外交方面: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全面的作用:①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②“兴、观、群、怨”说是对诗歌的社会作用(认识、教育、美感)的高度概括。

三、诗歌的艺术特征《诗》“可以观”说明了孔子注意到了诗反映现实的特征。

《诗》“可以怨”表明了孔子肯定了诗歌抒情的特征。

《诗》“可以兴”说明了孔子认识到诗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

孔子还指出了诗歌的启发性,即注意到了诗歌具有“言外之意”的艺术特征,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

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

6.论雅乐与郑声 ☆《论语· 卫灵公》:“行夏之时,乘殷之辂, 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 人,郑声淫,佞人殆。” ☆《论语· 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 乱雅乐 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朱熹感到这样是穿凿附会,认为“无邪”是指 读诗人而言。 ☆《朱子语类》说:“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 思无邪耳,读三百篇诗,善为可法,恶为可戒, 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思无邪,则 《桑中》、《溱洧》之诗,果无邪耶?”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 其所。”(《论语· 子罕》) 孔子对《诗经》中表现普通百姓的思想、感情、 愿望的作品和表现下层官吏牢骚不满的作品的 肯定,是和他提倡“仁”的思想的新内容相联 系的,也正是他重视人的价值,对下层人民的 同情在文艺思想上的表现。
4.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论语· 阳货》篇记载道:“子曰:小子何莫学 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兴,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四书章句集 注》) ☆《论语· 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 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 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2.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重视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 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 子路》)
★例如《左传》文公十三年,一场政治交涉全部
是通过“赋诗”来进行的。 ☆郑国子家先赋《小雅· 鸿雁》:“之子于征, 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鲁国季文子赋《小雅· 四月》:“四月维夏, 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郑国子家又赋《载驰》之四章及五章。 ☆鲁国季文子又赋《小雅· 采薇》:“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孔子的诗教观

孔子的诗教观

孔子的诗教观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诗》即《诗经》,《诗》教逐步演变成现在广义的“诗教”。

“诗教”也可以说成语文教育,意为一个地方的民风如果表现出温柔敦厚的现象,是诗歌涵养的结果,由此可见“诗教”的力量。

笔者准备从“让孔子‘诗教观成为小学生‘读写训练的一泓清泉”为切入点进行探究。

一、多读,与诗相拥《论语·季氏》篇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其中所谓“无以言”并不是指人类后天习得的言语能力,而是指出了《诗经》在语言运用中的重要地位,它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强力的催化作用。

由此可见,诗歌的积累对语文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这就要求学生多读诗了。

如何让学生与诗为友、与诗相拥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担负起激发学生读诗、背诗兴趣的责任。

让学生听着优美的唱诗,迎着旭日走进能带给他诗意的学校;放下书包,黑板上的一首“今日必背”的古诗如一份美味的早点准时呈上;由同学间互背,开启今天合作学习的序幕;晚上家庭作业其中必有古诗背诵……一个月下来,在班级内也来上一场“飞花令”,也进行一场“擂主争霸赛”。

实践证明,一段时间以后,开始把背诗当作任务的学生已经将它当作了乐趣,如“一日三餐”之必不可少,时刻想与诗相拥。

由此,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以提高,正如孔子所说:“……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二、多悟,与诗相识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原来是孔子为诗教确定的“思无邪”,诗教能提高学诗者的文化修养,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境界。

显然,光是激发背诗兴趣、积累诗词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走进诗词的内在,与作者相识,与诗相识。

叶圣陶先生在为陈友琴先生编辑的《清人绝句选》写的序言里说:“(对于优秀的诗歌)我们取来诵读,就好比跟一代的诗人促膝谈心,听他们诉说浑凝的诗感,确实快事。

孔子诗教观探讨

孔子诗教观探讨

孔子诗教观探讨孔子,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中国古代诗学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的诗学思想与其政治、伦理、道德、文化、教育思想紧密相连。

本文从《论语》的文本分析入手,探究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诗学思想,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评述。

【关键词】孔子;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思无邪;文质彬彬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纵观孔子一生,从小勤奋好学,51-54岁曾经周游列国,晚年授徒讲学,整理文化遗产,为中国古代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孔子爱“诗”,读“诗”,授“诗”。

此“诗”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期被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诗三百”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被确立下来之后,得此《诗经》之名,沿用至今。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学家,在授徒讲学的过程中极为重视《诗经》的政治教化作用,追其原因,孔子作为先秦士大夫阶层,作为一位以改造社会和人心为己任的伟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诗学思想都是围绕着政治教化而展开的,故谓之“诗教”。

从《论语》当中可以看出,孔子虽无纯粹的后世所说的诗学思想,但是他对《诗经》的分析与讲授,可以窥视到最早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诗学观的萌芽,其中所包含的以“诗教”为核心的诗学思想,为后来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诗”与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源于儒家,孔子崇尚道德,孔门四科中“德行”科注重弟子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

孔子大约从30岁开始收授弟子,在他的教育生涯中,诗礼乐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被视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

如何进行道德修养?《论语·泰伯》中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指出了道德修养的三个层面,首先应该先学诗,而后以礼来立身,最后用音乐完善人性。

礼乐文明的创立者是周公姬旦,“礼乐”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社会秩序和谐的标志。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礼乐文化无法适应变革时代的社会要求,礼坏乐崩的局面开始出现,如何对待周代的礼乐文明,也是先秦百家争鸣的议题。

孔子诗教观

孔子诗教观

孔子诗教观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他的文学思想是和他的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化、教育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展开的。

孔子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诗教”而展开的,(1)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

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

(2)孔子明确提出文学批评标准,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从审美、认识、团结、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4)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表达人的思维内容,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的体现内容,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即“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5)孔子对于音乐(诗歌)的看法为提倡“雅乐”,反对“郑声”,“雅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养以仁义为特点的高尚品质,而“郑声”(新乐)容易诱发人们私欲,不利于培养以仁义为内容的道德品质。

如何看待孔子论诗

如何看待孔子论诗

如何看待孔子论诗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孔子对诗歌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其经典著作《诗经》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孔子的诗歌观念、诗歌的社会功能以及诗歌的教育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孔子论诗的看法。

一、孔子的诗歌观念孔子认为,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人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他说:“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论语·为政》)在这里,孔子把诗歌看作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化。

这种观念体现了孔子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也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孔子还认为,诗歌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这里的“思无邪”,是指诗歌中所表现的情感真挚、纯洁,没有邪恶之念。

这说明孔子非常重视诗歌的审美品质,认为优秀的诗歌应当具备高尚的情感和道德内涵。

二、诗歌的社会功能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孔子看到了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诗歌可以起到教化民众、和谐社会的功能。

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这里的“兴”,是指诗歌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观”,是指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现实;“群”,是指诗歌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怨”,是指诗歌可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抱怨。

通过这些功能,诗歌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调解和教化作用。

三、诗歌的教育价值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非常重视诗歌在教育中的作用。

他认为,诗歌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他说:“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这里的“言”,不仅指言辞表达,更包含了道德修养。

孔子认为,学习诗歌可以培养人们的情感、道德和审美能力,使人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修养的人。

此外,孔子还提倡“以诗会友”,认为诗歌可以增进人际之间的友谊。

孔子的诗教观及其批评范式

孔子的诗教观及其批评范式

摘要: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文学批评观念,主要见诸于《论语》中,更多的体现为对《诗三百》的评价;而尤以思无邪、兴观群怨、文质并重、学以致道等为要;既体现了孔子的文学批评主张,也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儒家以诗教化的文学观念;中国文学在历史上总体走着一条“诗教”之道,归根结底是受孔子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以诗教化;文学批评;批评范式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2008年]规划项目(赣社规字[2008]9号,项目编号:08WX91)《中国历代名家文学批评范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余和生(1955—),男,江西乐平人,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教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不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在文学领域,孔子又是中国文学批评的第一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家,仅从他们生活的年代来看,孔子比西方文论的鼻祖柏拉图(公元前427--374)和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都要早些。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

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

叔梁纥60多岁告老还乡,续娶颜家第三女颜征在为妻。

迎娶之时,老夫少妻祷于尼丘山而结珠胎,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出生。

父母为其取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病逝,母亲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异母兄孟皮移居曲阜阙里。

鲁哀公16年(前479),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逝。

孔子的文艺观主要见于《论语》一书,而其关于文学批评的创见,主要是对《诗三百》的评价,他的这一“用诗”思想,被儒家后学概括成“诗教”学说。

浅析孔子的诗教思想

浅析孔子的诗教思想

浅析孔子的诗教思想孔子文艺思想中最精彩处,是他对诗歌社会作用的中肯概括。

孔子大力提倡“诗教”,把文艺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推行礼乐教育看成是改良政治,改革社会,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把学习礼乐诗歌看成是人的品德修养的基础。

他提出,作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孔子把新兴的“仁”的意识注入旧的礼乐形式之中,使之有了更具体的内涵。

他说:“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意思是说,离开了仁,礼乐便失去意义。

又说:“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町见孔子把诗乐的道德教化作用看得十分重要,不赞成把文艺当成纯粹的娱乐工具或装饰性摆设。

3,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篇》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

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孔子认为,对于诗、经典和文化传统的学习,一定要能够运用于实践之中,所谓“明体达用”,就是明确把握其根本的精神实质,并且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

如何引用《诗经》?——断章取义,截取《诗经》之篇章,运用于具体的情境之中。

比如《左传·昭公十六年》“夏四月,郑六卿饯宣子于郊。

”宣子曰:“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

”……“子大叔赋《褰裳》”。

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子大叔拜。

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

不有是事,其能终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一章)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二章)《褰裳》,思见正也。

狂童恣行,国人思大国之正己也。

可见孔子认为诗文典籍的学习首先要不断叩问根本精神,其次要运用到实践中去。

4,可以兴观群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经典常谈中孔子对赋诗的态度

经典常谈中孔子对赋诗的态度

经典常谈中孔子对赋诗的态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孔子的经典常谈中,他对于赋诗这一文学形式的态度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孔子还强调了赋诗的教育作用。

在他看来,赋诗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提高人们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通过赋诗,人们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孔子认为,赋诗可以让人们更加独立和自信,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孔子对于赋诗这一形式的态度是积极的。

他认为,赋诗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文化修养和情感体验,从而成为更加理性、善良和有道德的人。

通过赋诗,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更加独立和自信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赋诗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提高人们人文素养和修养的方式。

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孔子的思想中,借鉴他对于赋诗的态度,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情感体验。

【文章长度达不到2000字,如需增加请告诉我】第二篇示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化传播者,他的思想深远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在经典的《论语》中,孔子对赋诗的态度也有所表述,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孔子对赋诗的态度是鼓励并重视的。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意是纯洁和真挚的,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而在古代中国,赋诗被视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可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感慨,也可以传递智慧和启发人们的思考。

孔子认为,赋诗是可以唤起人们内心的真实感情和思考的,对于人的修养和教育都有积极的作用。

孔子对赋诗的态度也是审慎和谨慎的。

在《论语》中,孔子说过:“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认为赋诗是一种需要精益求精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赋诗不仅要有才情和灵感,更要有认真和勤奋的态度,要像切磋琢磨一样不断反复斟酌和雕琢,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论孔子的诗教观

论孔子的诗教观

论孔子的诗教观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其学说中强调文化学习、道德教育以及政治哲学等多方面,其中涉及诗教观,本文将围绕孔子的诗教观展开论述。

一、孔子与诗歌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了有关诗歌的观点,他认为诗歌能够教育人们,使人们从中领悟到中国古代先贤们的文化思想,从而指导人们有所作为。

例如孔子曾说过:“望其项背,信其制礼乐也。

”这句话直接表明了他对诗歌的态度,他认为诗歌是一个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礼乐制度。

此外,孔子在《诗经》中也有较多的体现。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几百首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至关重要的一部作品。

孔子对《诗经》的研究非常深入,他认为《诗经》中的诗歌不仅有一定文学价值,还体现了先贤们的思想和哲学。

孔子在其著述中多次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并解释其意义,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对《诗经》的重视。

二、孔子的诗教理念孔子认为诗教是一种教育方式,能够培养人们的品德和情感,使人们具备更高层次的思考和感悟力。

在诗教中,他不仅注重诗歌的技巧,更重视诗歌中的文化精神。

孔子认为,如果诗歌中没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和高尚的道德理念,那么这首诗就不会成为一首优秀的诗歌。

孔子的诗教理念还体现在他对诗歌的语言表达上。

他强调诗歌的语言要清新、自然、讲究节奏,使人们感受到自然和谐的美感。

同时,他还提出了许多对诗歌表达方式的要求,例如“和风细雨”的表达方式可以使诗歌显得平和优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孔子的诗教实践孔子对诗教的理论探讨相当系统和深入,同时他也积极参与诗歌创作和传授。

据史书记载,孔子开设了诗歌课程,向弟子传授了自己的诗教观,激发了他们的诗歌创作热情。

同时,孔子也亲自创作了一些诗歌,其中不乏传世名篇。

孔子的诗歌作品中,体现了他对诗教的思考和理念,这些诗歌经常被用于教学和文化传承。

例如《鲁颂》、《雅颂》等,都是孔子创作的传世佳作,至今在中国仍被人们广泛传颂。

原始儒家文论

原始儒家文论

另外一个侧面
• 忽略了诗、乐作为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作用 而夸大文艺的道德修养作用: 《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 子路》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自朝会聘宴以至事物细微,皆引诗以证其得失焉。 大而公卿大夫以至舆台贱卒,所有论说皆引诗以畅阙 焉。余尝伏而读之,愈益知诗为当时家弦户诵之书。 (清·劳孝舆《春秋诗话》) 《左传》所载赋诗的时代风尚。 左传》所载赋诗的时代风尚。
• (批评、指责为政者在社会政治方面 批评、 的过失,也包含一般的哀怨) 的过失,也包含一般的哀怨)
• 4、文与质、美与善 、文与质、美与善——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 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尽美尽善 • 5、雅乐与郑声 、
大光棍节快乐! 大光棍节快乐!
• 兴:激发感染情志。 激发感染情志。 孔安国:引譬连类;朱熹:感发志意。 孔安国:引譬连类;朱熹:感发志意。 • 观:观察政治社会、风俗风情。 观察政治社会、风俗风情。 郑玄: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考见得失。 郑玄: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考见得失。 • 群:沟通情感,相互切磋,团结和谐。 沟通情感,相互切磋,团结和谐。 孔安国:群众相切磋;朱熹:和而不流。 孔安国:群众相切磋;朱熹:和而不流。 • 怨:批评讽刺。 批评讽刺。 孔安国:怨刺上政;朱熹:怨而不怒。 孔安国:怨刺上政;朱熹:怨而不怒。
•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 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 子谓《 尽美矣,又尽善也。 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 。(《 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 《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雍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彬彬,然后君子。 • 《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季氏》: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 季氏》 鲤趋而过庭。 学诗乎?对曰: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也。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 《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阳货》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文学批评观念,主要见诸于《论语》中,更多的体现为对《诗三百》的评价;而尤以思无邪、兴观群怨、文质并重、学以致道等为要;既体现了孔子的文学批评主张,也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儒家以诗教化的文学观念;中国文学在历史上总体走着一条“诗教”之道,归根结底是受孔子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以诗教化;文学批评;批评范式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2008年]规划项目(赣社规字[2008]9号,项目编号:08WX91)《中国历代名家文学批评范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余和生(1955—),男,江西乐平人,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教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不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在文学领域,孔子又是中国文学批评的第一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家,仅从他们生活的年代来看,孔子比西方文论的鼻祖柏拉图(公元前427--374)和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都要早些。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

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

叔梁纥60多岁告老还乡,续娶颜家第三女颜征在为妻。

迎娶之时,老夫少妻祷于尼丘山而结珠胎,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出生。

父母为其取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病逝,母亲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异母兄孟皮移居曲阜阙里。

鲁哀公16年(前479),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逝。

孔子的文艺观主要见于《论语》一书,而其关于文学批评的创见,主要是对《诗三百》的评价,他的这一“用诗”思想,被儒家后学概括成“诗教”学说。

作为一种功利性的文艺观和诗教传统,孔子关于“思无邪”的批评标准论、兴观群怨的文学功能论、文质并重的文学文本论、学以致道的文学教化论,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及其批评影响至深。

一、“思无邪”的批评标准论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P35)“思无邪”本是《诗经•鲁颂》中的一句话。

思,原作语助词,后人多作思想解释;邪,不纯正。

所谓“无邪”,是指《诗三百》符合儒家所崇尚的“仁”、“礼”要求,从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的角度去衡量文学作品。

思无邪,就是思想纯正之意。

这是孔子关于文学批评标准的著名观点。

孔子提出的“思无邪”说,一是要求创作者创作时要“思无邪”,创作出思想内容雅正无邪的作品;二是对欣赏者提出欣赏文艺作品时也要“思无邪”,对文艺作品要能接受其兴、观、群、怨的正确教育,从而确立了他的文学批评的标准。

但是,历代对“无邪”之理解多有不同:汉儒认为,《诗三百》完全符合儒家正而不邪的标准。

为此,他们给《诗经》加上了许多牵强附会甚至歪曲的解释。

例如,《关雎》是表现“后妃之德”[2](P4)的;说《螵有梅》是“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

”[2](P90)其实是借果实黄落起兴,惋惜青春,呼唤爱情。

感叹“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说《静女》是“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之德。

”[2](P173)到了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感到这样穿凿附会解诗,实在不能令人信服。

于是提出另一种解释,认为“无邪”是指读诗的人。

《朱子语类》曰:“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耳。

”[3](P794)这种解释,尽管也认识到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效应与读者的接受有关,但显然不是孔子的本意。

孔子的“思无邪”说,至少有三项内容:一是“中和”之美。

孔子的“思无邪”,强调在情感表达上应符合“中和”之美。

简单说就是《论语?先进篇》所说的:“过犹不及”,即超过了与赶不上都是不好的。

诗歌不能“过动”,也不能“过和”,那么最好的状态就是“中和”。

这一观点,开荀子美善相乐之先声。

二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P50)《关雎》是《诗经•周南》中的一篇,写一个男子追求一位姑娘时的欢乐和求而不得的哀伤。

孔子认为,《关雎》这首诗,抒发快乐的感情,但没有过分,抒发哀怨的感情,但不致损伤。

哀乐是人性之本,惟哀乐应有制,当戒其“淫”和“伤”;而《关雎》诗中所表达的哀乐做到了这一点,故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提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说法,主要是求音乐的中和之美,即儒家传统雅乐的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讲,则是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都不要过分激烈,不要过于直露,应当做到委婉曲折,中正平和。

三是“尽善尽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P54)孔子曾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谈到《韶》乐时说,“美到极点了,好到极点了”;谈到《武》乐时说,“美到极点了,但还不够好。

”《韶》:传说是舜时乐舞名。

尽美:主要指其音调、节拍之形式之完美。

尽善:主要指其所涵蕴的思想意义之雅正。

《武》:周武王时乐舞名。

孔子认为舜以禅让得国,而周武王以征伐得国,故谓《韶》,尽美尽善,而《武》尽美而未尽善。

这里,孔子提出的“尽善尽美”之论,即是要求文艺作品能够尽美尽善,而这正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但到底怎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思无邪”。

二、兴观群怨的文学功能论孔子对《诗》的社会作用的见解和主张,主要体现在《论语•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P188)孔子是说:年青人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志气意念,可以考见社会人心得失,可以团结他人共同提高,可以讽谏怨叹抒发不平。

从近的讲可以侍奉父母,远的讲可以侍奉国君。

而且还可以多认识一些草木鸟兽的名称。

孔子在这里提出的“兴观群怨”之说,充分肯定了文学的观察社会、干预生活、修养身心、治国齐家的作用。

关于“兴”,孔子的十一代孙,汉代的孔安国注为“引譬连类”,[4]宋代的朱熹注为“感发志意”。

[5](P221)总体可理解为:诗歌用比兴的方法创造生动感人、蕴含事理的艺术形象,感染作者的情绪、激发读者的志意,使之激动兴奋从而受到影响和教育。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艺的教育激励作用。

关于“观”,汉末的经学大师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6]朱熹注为“考见得失”。

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文学功能观,就是说通过诗,可以了解社会风俗习尚的盛与衰和社会政治的得与失。

关于“群”,孔安国注为“群居相切磋”,朱熹注为“和而不流”。

意思是说,诗可以使阅读者相互沟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孔子和弟子们通过对《硕人》、《淇奥》的研究,统一了对仁与礼的关系认识。

《淇奥》是《卫风》的第一篇,赞卫武公平犬戎、辅平王东迁,九十为相,“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之事。

关于“怨”,孔安国注为“怨刺上政”;朱熹注为“怨而不怒”。

这里,“怨”是讽谏怨叹;“刺”是讽刺批评。

如果再给它规定为“不怒”,即是有节制的怨刺,这种怨刺,就是“美刺”。

“诗可以怨”开启了以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传统。

西汉司马迁的“发愤著书”、[7](P917)南朝梁刘勰的“蚌病成珠”,[8](P503)韩愈的“不平则鸣”,[9](P352)欧阳修的“穷而后工”,[10](P426)李贽、金圣叹的“水浒评点”都是对“诗可以怨”的发展。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以及知识学习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可以说是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产生过非常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文质并重的文学文本论一是“辞达而已”。

“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1](P176)“辞达”说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其一,辞能达意。

也就是言能尽意观。

其二,辞达而已,就是说,文学作品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即可,不必要做与内容无关的文饰。

说明孔子既强调语言的准确表达,又反对文过饰非,这与他反对“巧言令色”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既重视表达内容,又反对形式过度的观念,可以用孔子的“文质”说来加以阐明。

二是文质并重。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P78)孔子所谓的“质”与“文”,原意是指君子人格的内在品质与外在仪表应“彬彬”,“彬彬”即相互配衬相得益彰的意思,只有这样,才堪称“君子”。

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的说法,被广泛运用到文学创作中。

有这么一回事: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说:“绘事后素。

”[1](P47)意思是说,绘画先要有好的质地,然后才能施以五彩。

孔子以这个作比喻,来说明应先有好的“质”,然后再加工修饰它。

子夏非常敏慧,马上说:“礼后乎?”意思是说人首先有好的品质,然后学礼来加强自己。

所以孔子称赞子夏,“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种要求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文采和质朴恰当配合的创作主张,为后来的文论家们所普遍接受。

三是文章博学。

孔门学问被称为“孔门四科”,即德行、政事、言语、文学。

而“文学”乃是文章和学术的通称,所谓“文章博学”是也。

孔学虽然文章博学不分,但讲到“诗”时,就比较偏于“文章”的意义;讲到“文”时,就比较偏于“博学”的意义。

如“诗可以兴”,就是说的文章的作用;说“敏而好学”就是说的博学的意义。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是道德行为方面的榜样;宰我、子贡是言语文字方面的行家;冉有、子路颇有些政事治国方略;而子游、子夏则于古典文献文学有突出表现。

在孔子的弟子中,还有不少人都做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乃至儒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作为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

[11](P57)四、学以致道的文学教化论一是学知天命。

所谓学知天命,乃是孔子所尊崇的通过立学而达到的对人生、自然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P36)这可以说是孔子的人生轨迹,也可以说是孔子一生为之求索的心路历程。

在孔子看来,知天命需要一系列的历程奠基,由少年时期的志于学,到青年时代的立于学,再到中年阶段的不惑于学,进而达到知天命的境界。

这里,孔子把知天命作为君子、立学、知人的前提,是志于学、立于论,进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起点,由此打开的是更加美妙的人生风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