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地产开发理念及运行模式分析
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体育中心运营方式浅析
管理办 公室投 资兴建 ,高教区作为工业 区重点建 没的科教研发 区 , 是园区三大重点开发的城市 中心版块之一 高教区区划面积 十一平方 公里 ,区内坐落营苏州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中l 科技大学苏 州研 究院等 十余所 国内著 名高校 ,I 时还 有 多家 重点实验 室和软 件科技 司 园 , 发理 念参照美国硅谷模式 ,区内高校 无围墙 ,道路 相通,商 开 业街 、食堂 、宿舍等公 共资 源共享 ,体 育 I心 作 为区内唯 一的体育 f J 馆 ,是高教区标志性的城市配套基建 发施 整个高教区是在高教 区管 理 办公 室的宏观指导下 .由高教区管理 办公室下属国有企业研究生城 管理服 务中心统一开发和管理 ( ) 2 体育 中心作为研究 生城服 务管理 中心下属单 位 ,一方面 , 是整 个高教区城市服 务功能体系中的一支 ,所有的体育 没施不但要服 务于整 个吲 区的公 益文化体育事业 ,另一方面 ,独墅湖体育 中心按照 高教 区管理 办公室的要求 ,要在2 1 年实现 自筹 自支 ,与国 内列等规 00 模的 大型体 育场馆一样 ,在后奥运时期 ,同佯面l 着经济效益的 巨大 I 缶 压 力 ,如何 正确处理 好公 益性和市场经营性的关 系,是体育 中心运营
上 ,还 开设 了桌球 、乒 乓 、l 嘲球等十 余项群 众最 喜爱 的体育项 目, 2 0 年投入使用的游泳馆已成为苏州城 东居 民最受欢迎的活动场所。 07
2 独墅湖高教 育区体育中心产 业化 运营分 析
21 立 足 教 育 城 镇 基 础 设 施 功 能 ,发展 公 益 运 动 事 业 .
浦大学是苏州市本地培育的第二所国家一类重点本科院校,高教区管
理 办公室在学校初始阶段对该扳给予 了 力的扶持 , 作为下属独立 , 大 但 运营单位 ,体育中心 同时肩 负着 巨大的经济指标 压力 ,为了解 决这一 矛盾 ,体育q 心在成本损耗上积极 ¨高教 区管理 办公室 中} 经济指标 J 青
体育行业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方案
体育行业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方案第一章:智慧体育场馆概述 (2)1.1 智慧体育场馆的定义与发展 (2)1.1.1 智慧体育场馆的定义 (2)1.1.2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 (3)1.1.3 提升场馆运营效率 (3)1.1.4 优化观众体验 (3)1.1.5 保障赛事安全 (3)1.1.6 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4)1.1.7 推动社会进步 (4)第二章:智慧体育场馆建设规划 (4)1.1.8 建设目标 (4)1.1.9 建设原则 (4)1.1.10 总体设计 (5)1.1.11 主要功能区设计 (5)1.1.12 智能化设施设计 (5)第三章:信息技术在智慧体育场馆中的应用 (5)1.1.13 概述 (6)1.1.14 应用实例 (6)1.1.15 概述 (6)1.1.16 应用实例 (6)1.1.17 概述 (7)1.1.18 应用实例 (7)第四章:智慧体育场馆设施配置 (7)1.1.19 概述 (7)1.1.20 系统组成 (8)1.1.21 功能特点 (8)1.1.22 概述 (8)1.1.23 系统组成 (8)1.1.24 功能特点 (9)1.1.25 概述 (9)1.1.26 系统组成 (9)1.1.27 功能特点 (9)第五章:智慧体育场馆赛事运营 (9)1.1.28 赛事筹备 (10)1.1.29 赛事执行 (10)1.1.30 赛事结束 (10)1.1.31 赛事品牌建设 (10)1.1.32 赛事营销策略 (11)1.1.33 赛事推广渠道 (11)第六章:智慧体育场馆观众服务 (11)1.1.34 服务理念 (11)1.1.35 服务内容 (11)1.1.36 服务实现 (12)1.1.37 服务理念 (12)1.1.38 服务内容 (12)1.1.39 服务实现 (12)第七章:智慧体育场馆安全与应急 (12)1.1.40 概述 (12)1.1.41 场馆设施安全管理 (13)1.1.42 人员安全管理 (13)1.1.43 赛事安全管理 (13)1.1.44 概述 (13)1.1.45 突发事件识别与预警 (14)1.1.46 应急响应 (14)1.1.47 应急处置 (14)第八章:智慧体育场馆能源管理 (14)1.1.48 能源监测系统概述 (14)1.1.49 能源监测系统构成 (14)1.1.50 能源优化策略 (15)1.1.51 建筑节能设计 (15)1.1.52 设备节能措施 (15)1.1.53 智能化管理措施 (15)第九章:智慧体育场馆人才培养与培训 (16)1.1.54 概述 (16)1.1.55 人才培养目标 (16)1.1.56 人才培养路径 (16)1.1.57 人才培养措施 (16)1.1.58 培训内容 (16)1.1.59 培训形式 (17)1.1.60 认证体系 (17)第十章: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案例 (17)1.1.61 案例一: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17)1.1.62 案例二:上海东方体育中心 (18)1.1.63 案例一:美国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 (18)1.1.64 案例二:英国伦敦碗 (18)第一章:智慧体育场馆概述1.1 智慧体育场馆的定义与发展1.1.1 智慧体育场馆的定义智慧体育场馆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支撑下,以提升体育场馆运营效率、优化观众体验、保障赛事安全为核心,实现体育场馆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新型体育设施。
休闲体育项目运营与管理
休闲体育项目运营与管理引言休闲体育项目运营与管理是指对休闲体育项目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和管理,以实现项目的顺利运营和良好的管理绩效。
休闲体育项目的运营与管理不仅关乎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还与参与者的体验和满意度密切相关。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营与管理体系对于休闲体育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休闲体育项目运营与管理的重要性、运营模式、市场调研与分析、经营策略以及团队管理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休闲体育项目的运营与管理。
一、休闲体育项目运营与管理的重要性休闲体育项目运营与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良好的运营与管理可以为休闲体育项目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提升用户体验:通过精心的运营与管理,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强用户对项目的黏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2.增加盈利能力:有效的运营与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收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通过合理定价、推广营销等手段,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项目,从而增加收入来源。
3.提高品牌价值:良好的运营与管理可以树立项目的良好形象和品牌价值,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有助于项目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经营。
4.控制风险与成本:有效的运营与管理可以帮助项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运营风险。
同时,适当控制成本,合理运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休闲体育项目的运营模式休闲体育项目的运营模式可以分为线上模式和线下模式。
线上模式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运营,如在线预约、安排比赛等;线下模式主要通过场地、设备等实物资源进行运营,如提供场地租赁、器材租借等服务。
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可以选择单一模式或者混合模式进行运营。
混合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优势,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和体验。
三、市场调研与分析在进行休闲体育项目的运营与管理之前,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市场调研与分析可以帮助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竞争状况以及潜在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适合的经营策略。
体育场馆能耗优化与可持续运营
体育场馆能耗优化与可持续运营在当代社会,体育场馆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促进全民健身、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基础设施。
然而,大型体育场馆在运营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能耗的问题,这对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构成了挑战。
因此,探索体育场馆的能耗优化与可持续运营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针对体育场馆能耗优化与可持续运营的六个关键点分析:一、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BEMS)在体育场馆中的应用成为能耗优化的首要抓手。
该系统通过集成监控、数据分析与智能控制技术,实时监测场馆内的电力、照明、暖通空调等能源使用情况,实现精细化管理。
通过预测分析,系统能自动调节设备运行状态,避免无效能耗,如在非比赛时段自动降低灯光亮度和空调温度设置,实现按需供能。
此外,基于大数据分析,管理者可识别能耗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持续优化运营策略。
二、绿色建筑设计与改造绿色建筑理念在体育场馆的设计与改造中日益受到重视。
采用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如合理布局以最大化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安装高效隔热材料和低辐射玻璃,降低冷热交换损失;屋顶绿化和垂直花园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提供额外的保温隔热效果。
对于现有场馆,进行能效改造,比如更换为LED照明系统、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等可再生能源设备,都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三、水资源高效利用体育场馆的日常运营中,水资源消耗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通过安装节水型洁具、雨水收集系统和废水回收利用设施,可以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例如,收集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绿化灌溉、冲洗场地或补充景观水体,而洗浴和洗手池的废水则可通过净化回用于冲厕。
同时,利用智能感应技术控制用水设备,避免水资源的无谓流失。
四、运营模式创新与多元化利用体育场馆的可持续运营不仅仅局限于能耗管理,还涉及到经营策略的创新。
多元化经营是提高场馆利用率、增加收入来源的关键。
体育场馆融资模式分析——以LY市体育馆融资项目为例
主要方面来考核地方 政府 投融 资效 益。充分 调动地方政府投 资与
社会投资 的良性互 动。 通过地 方政府投融 资的“ 挤入 ” 效应促进 私 营经济活动。 但是 , 方政府 的投融 资实 际发 生的作用 可能有两个 地 方 向: 理得好 , 处 就会 在经济低迷 阶段产生 乘数效应 , 以政府 自己 的投资拉动社会资本 、 民间资金跟进 , 帮助经济走 出低谷。 反之 , 可 能有事与愿违的挤出效应 ,即在政府在没有必要 过多干预经济运 行 的时候 , 而去过 多地干预 , 由于政府的介入挤出 了民间资本和社 会资本 ,即因为政府的介入 ,把他们本应发挥作用的领域挤出去 了, 这就降低 了资 源配 置的整体效率 。 为进一步深化我 国经济体制改革 , 断推进市场化进程 , 不 保持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 地方政府应积极稳妥地利用公共投 资 , 在经济
Ta s rU建设一运营一移交。B 真 rnf )P e “ 0 式是指项 目所在地政府将通
常 由 国家公 营机 构 承担 的大 型 基础 设 施 或 工业 项 目的设 计 、建 设 、
体育行业智慧场馆设计与运营方案
体育行业智慧场馆设计与运营方案第1章智慧场馆概述 (4)1.1 智慧场馆的定义与特点 (4)1.1.1 高度集成化:智慧场馆将信息、通信、控制等多种技术高度集成,实现各个子系统的互联互通,提升场馆的整体运营效率。
(4)1.1.2 数据驱动:智慧场馆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挖掘,为场馆运营、赛事组织、观众服务等提供决策依据。
(4)1.1.3 个性化服务:智慧场馆通过收集观众和运动员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提高场馆的吸引力和满意度。
(4)1.1.4 灵活性与扩展性:智慧场馆的设计和建设考虑未来技术的发展,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适应不同类型赛事和活动的需求。
(4)1.2 智慧场馆的发展背景与趋势 (4)1.2.1 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智慧场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1.2.2 市场需求: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对体育赛事的体验需求不断提升,智慧场馆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
(4)1.2.3 技术进步: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场馆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5)1.2.4 国际趋势:全球范围内的体育场馆都在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我国智慧场馆建设逐渐与国际接轨,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
(5)1.3 智慧场馆的核心价值 (5)1.3.1 提高场馆运营效率: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场馆设施的高效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益。
(5)1.3.2 优化赛事组织: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为赛事组织提供有力支持,提高赛事的观赏性和竞技水平。
(5)1.3.3 提升观众体验:通过个性化服务,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增加场馆的吸引力。
(5)1.3.4 促进产业发展:智慧场馆的建设和发展,将推动体育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5)第2章智慧场馆设计与规划 (5)2.1 场馆布局设计 (5)2.1.1 空间利用 (5)2.1.2 功能区域划分 (5)2.1.3 人流组织 (5)2.2 智能硬件设施规划 (6)2.2.1 智能化设备 (6)2.2.2 信息化系统 (6)2.2.3 安全保障 (6)2.3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6)2.3.1 业务管理系统 (6)2.3.2 数据分析系统 (6)2.3.3 用户服务系统 (6)第3章智能硬件设施 (7)3.1 票务系统与门禁设备 (7)3.1.1 票务系统设计 (7)3.1.2 门禁设备配置 (7)3.2 智能照明与能源管理 (7)3.2.1 智能照明系统 (7)3.2.2 能源管理系统 (7)3.3 视频监控与安全防范 (7)3.3.1 视频监控系统 (7)3.3.2 安全防范措施 (7)3.3.3 智能分析与应用 (8)第4章软件系统与应用 (8)4.1 场馆运营管理系统 (8)4.1.1 场地预订与管理 (8)4.1.2 财务管理 (8)4.1.3 设备监控与维护 (8)4.1.4 人员管理 (8)4.2 个性化推荐与营销系统 (8)4.2.1 用户画像分析 (8)4.2.2 个性化推荐 (9)4.2.3 营销活动管理 (9)4.2.4 数据分析与报表 (9)4.3 用户体验与互动平台 (9)4.3.1 社交互动 (9)4.3.2 在线客服 (9)4.3.3 会员积分体系 (9)4.3.4 智能导览 (9)4.3.5 用户反馈与建议 (9)第5章体育赛事与活动策划 (9)5.1 赛事活动策划与组织 (9)5.1.1 赛事定位与策划 (10)5.1.2 赛事活动流程设计 (10)5.1.3 赛事组织与管理 (10)5.2 赛事信息化管理 (10)5.2.1 赛事信息管理系统 (10)5.2.2 赛事现场直播与解说 (10)5.2.3 赛事数据分析与挖掘 (10)5.3 赛事营销与推广 (10)5.3.1 赛事品牌建设 (10)5.3.2 媒体合作与传播 (10)5.3.3 社交媒体营销 (10)5.3.4 赛事赞助与商业开发 (11)5.3.5 观众服务与粉丝运营 (11)第6章智慧场馆运营管理 (11)6.1.1 确立运营目标 (11)6.1.2 运营模式创新 (11)6.1.3 市场定位与拓展 (11)6.1.4 营销策略 (11)6.2 服务质量与标准 (11)6.2.1 服务内容多样化 (11)6.2.2 服务流程优化 (11)6.2.3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11)6.2.4 服务标准化 (12)6.3 人员配置与培训 (12)6.3.1 人员配置 (12)6.3.2 岗位职责明确 (12)6.3.3 培训体系 (12)6.3.4 人才激励机制 (12)第7章能源管理与环保措施 (12)7.1 能源监测与优化 (12)7.1.1 能源监测系统 (12)7.1.2 能源优化策略 (12)7.2 环保技术应用 (12)7.2.1 污水处理与回收 (12)7.2.2 垃圾分类与回收 (13)7.2.3 空气质量监测 (13)7.3 绿色可持续发展 (13)7.3.1 绿色建筑 (13)7.3.2 低碳交通 (13)7.3.3 生态景观 (13)7.3.4 环保教育 (13)第8章智慧场馆安全与应急 (13)8.1 安全防范体系建设 (13)8.1.1 物理安全防范 (13)8.1.2 网络安全防范 (14)8.2 风险评估与预防 (14)8.2.1 风险识别 (14)8.2.2 风险评估 (14)8.2.3 预防措施 (14)8.3 应急预案与演练 (14)8.3.1 应急预案制定 (14)8.3.2 应急预案实施 (15)8.3.3 应急演练 (15)第9章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5)9.1 数据采集与处理 (15)9.1.1 数据采集 (15)9.1.2 数据处理 (15)9.2.1 数据可视化 (16)9.2.2 数据分析 (16)9.3 决策支持与优化建议 (16)9.3.1 决策支持 (16)9.3.2 优化建议 (16)第10章案例分析与未来发展 (16)10.1 国内外智慧场馆案例分享 (16)10.1.1 国内智慧场馆案例 (16)10.1.2 国外智慧场馆案例 (17)10.2 智慧场馆发展前景与挑战 (17)10.2.1 发展前景 (17)10.2.2 挑战 (17)10.3 创新技术与未来趋势摸索 (18)10.3.1 创新技术 (18)10.3.2 未来趋势 (18)第1章智慧场馆概述1.1 智慧场馆的定义与特点智慧场馆,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各类智能化系统,实现场馆设施高效管理、赛事活动优质服务、观众体验全面提升的体育场馆。
体育产业经济运行模式
体育产业经济运行模式一、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体育产业的性质、发展规模及运行状况。
从体育产业的性质看,体育产业的主体产品是体育服务产品。
体育服务产品是一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非实物形态的产品,体育产业提供的体育服务产品具有满足居民日趋丰富的生活需要的功能,使体育产业成为提高现代社会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产业类型。
从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用于精神需求、满足享乐方面的开支相对增加,促进了以满足人们精神、享乐需求为主的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体育产业的产值和规模每年都以较高的速度不断扩大,进而在现代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从体育产业的运行状况看,体育产业不仅是服务业的新兴产业,也是与人的健康和娱乐密切相关的产业。
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展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超过4500亿美元,在欧美发达国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左右。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同时也是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
经济越发达,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就越高。
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大约在1%~3%之间,最高的是瑞士占%。
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使其成为21世纪最有活力和广阔前景的黄金产业之一。
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
体育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体育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已经成为创造社会财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产业门类。
二、体育产业与经济的关系1.体育运动的普及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模式探析
A n a i eS u yo eOp r tn te n o r eS o t n e Te t tv t d n t e a i gPa t r f h La g p r sVe u s
G OQa U io ,
(ea rv c l pt etrZ eghu 50 4 H nn H nnPoi i o s ne, hnzo 0 4, ea) n aS C 4
为焦 点 问题 。如何 进行 赛后 市 场化 运 营 . 高投 入 产 提 出比 . 减少 政 府 的财政 补 贴 . 保 具有 公 益 性 质 的 体 确
育场 馆 的可 持续 发展 . 已成 为亟 待解 决 的问题 。
1 大 型 体 育 场 馆 的 职 能 转 变 是 体 制 改 革 的 必 然
各 项 事业 的发 展 发挥 了重 要 和积 极 的 作用 .但 随 着
世 界 大 学 生运 动 会 等综 合 性 体 育赛 事 以及 全 国运 动 会 等大 型 体育 赛 事 的举 办 .各 地政 府 对 大 型 体育 场
馆 建设 均 投 资 巨大 .而体 育 场 馆 的赛 后 利 用 也 已成
成 为 焦点 问题 。为保 证 具 有 公 益 性 质 的体 育 场 馆 的 可持 续发 展 , 须从 改 变 经 营 管理 制 度 、 整 场 馆 内部 结 构 、 必 调 加
体育产业协会简介发展历程及转型升级
协会简介自贡市体育产业协会成立于2018年1月,属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直属管理。
协会在市教体局的总体部署与指导下,秉承“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奋力开拓体育事业新局面”的发展理念,突破传统发展模式,以“关注体育产业动态、研究体育产业发展政策、聚合体育产业资源”为抓手,打造“尊重”“互动”“融合” “共赢”的体育产业新格局,推动体育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
以“体育+”融合发展为基础,将5G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与体育产业全面融合,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与优势,打造“有味有为”的自贡体育品牌,建设成为体育强市。
党建引领助力产业发展自贡市体育产业协会支部委员会于2019年8月26日经中共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工作委员会审核批准成立,颜磊同志担任协会支部书记。
协会支部委员会在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书记范波同志重要讲话要求,牢牢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以党建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入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锤炼专业作风、强化责任担当。
2020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99周年华诞之际,召开“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战为战、创新攻坚一一全面打响体育产业创新经营攻坚战”的战斗部署会议,深入市场,继续学习先进典型,凝聚奋进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体育强市、推动我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动力。
在党的引领下,协会成员注重自身建设,形成“以会为家同时间赛跑”的协会文化和良好工作氛围。
为打造自贡体育领域专业人才战略,坚持金字塔发展理念、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双培养原则、OKR工作模式,通过“两学一做”专业素质培养、“四有青年”综合素质培养、“三互小组”内部帮扶联动策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深入市场成立自冠集团自协会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源体育”战略一一结合体育自身丰富的资源性,以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为出发点,立足于市场经济与体育资源相结合达到双方资源整合,实现合作共赢的创新合作模式,在形成产业多变融合,开发新产品,打造新业态,创造新模式,实现新跨越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体育竞赛与体育产业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63期2021年3月(下)作者简介:丰文宇(1983-),性别:男,汉族,籍贯:山西山阴人,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1、前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竞赛就逐渐进入经济领域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开启了独具特色的一种产业门类。
在许多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经高速发展,涵盖了体育运动产品全流水包括研究、生产、推广等各个流程,但是在我国,体育产业开发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2、体育竞赛与体育产业开发现状2.1、体育竞赛特征以及体育竞赛市场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体育竞赛具有计划性,体育竞赛的时间、场次、规模、举办地等都由国家行政机关单位统一规划安排,经费、奖品费用以及各种杂乱费用并且由行政机关按指标分配,这种体育竞赛安排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取得过很好的成效,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以及权利下放,企业也逐渐参与到体育产业中,对体育竞赛进行赞助投资等等。
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竞赛市场,在开发体育产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出现,在了解体育市场后才能更好的研究体育竞赛和体育产业。
体育竞赛市场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是以经营者、生产者、观众等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经济主体,第二是高质量竞赛和劳务为主体的经济客体,第三是有效的需求,这是主体与客体达成交易的基本条件。
体育竞赛市场运行模式是指体育竞赛中的各类要素按照一定规律运行发展的一种形式,以美国NBA 的运行模式为样板。
2.2、体育产业开发现状发展体育产业就要看到体育竞赛市场,发掘体育竞赛商品,从而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体育竞赛商品的不可预测性,不可随意改变的特性从很大程度影响了现在体育产业的发展。
首先,体育竞赛的不可预测性决定了体育竞赛商品的价值;其次,在体育竞赛结束之后,体育商品如果还没有进行销售,大概率不会有市场回潮,所以很容易让体育竞赛商品成为一种具有收藏纪念价值的单品。
看到体育市场的庞大以及有利可图,体育产业开发就成为理所当然,但是这能说明我国体育产业开发高度完善吗?答案是否定的。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体育场馆,结合所学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的知识,论述该体育场馆所采用的模式及存在的优缺点
国家开放大学《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终考大作业答案1.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体育场馆,结合所学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的知识,论述该体育场馆所采用的模式及存在的优缺点?要求不少于300 字。
(25 分)答: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作为我所在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场所,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这座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在经营与管理上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模式,既有其优点,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一、经营管理模式概述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核心。
政府作为背后的支持者,为体育馆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确保其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同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体育馆的日常运营交由专业的团队负责,确保了场馆的商业化运作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二、优点分析资金保障稳定:政府作为体育馆的“后盾”,为其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这使得体育馆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维护等方面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运动环境。
服务质量提升:引入市场机制后,体育馆的运营管理团队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不断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使市民在享受体育运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贴心的服务。
活动内容丰富: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体育馆经常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
这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也提高了体育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存在的问题行政干预过多:虽然政府为体育馆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但过多的行政干预也可能影响场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有时,一些决策可能受到政府意志的左右,而非完全基于市场规律和消费者需求。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问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保障体育馆的公共服务功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市民,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有时,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或公共服务功能弱化。
市场竞争力不足:与一些商业化程度更高的体育场馆相比,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体育中心多功能设计理念与应用
智慧场馆设计理念与应用
▪ 智慧场馆绿色节能系统
1、智能温控系统:可根据场馆的使用情况自动调节温度,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2、绿色照明系统:采用节能照明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以减少场馆的照明能耗。 3、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场馆提供电力,以 减少碳排放。
▪ 智慧场馆互动体验系统
1. 绿色建材:使用环保型和可再生建材,如生态混凝土、绿色玻璃、再生木地板等。 2. 节能设备:使用节能照明、暖通空调等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3. 绿色工艺:采用无毒无害的施工工艺,减少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与应用
建筑设计
1. 能源利用:注重建筑的采光通风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减少能源消耗。 2. 空间利用:合理设计室内空间,减少浪费,提高空间利用率。 3. 建筑色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文化特色的色彩,营造和谐宜人的环境。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1. 采用低碳节能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体育中心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 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满足部分或全部的能源需求,实现绿色能源供应。 3. 采用绿色建材,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打造绿色生态体育中心。
体育中心多功能设计理念与应用
综合体设计理念与应用
综合体设计理念与应用
▪ 多功能体育中心综合体发展的趋势
1. 复合性:将体育中心与商业、休闲、娱乐等功能结合,形成 多功能综合体,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2. 科技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引入智能化系统,提高体育中 心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3. 生态化:注重绿色环保,建设生态友好型体育中心,减少对 自然环境的影响。
▪ 运营管理
1. 绿色运营:采用绿色运营理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 2. 智能化管理: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建筑的能源消耗、安全状况 等,提高管理效率。 3. 可持续发展:注重场馆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随着我国2008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中国的体育产业同时也被人们关注,成为当前的热点议题。
本文依据经济学理论, 首先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内涵和范围进行了概述,并分析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结合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相应思路和建议。
标签:中国体育产业体育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国内外声誉的日益增高, 中国的体育产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正成为21世纪最具前景的新兴产业。
加入WTO和北京成功申办2008 年奥运会, 为我国体育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提供了重要契机, 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们要努力多结构、多层次地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步伐, 学习和借鉴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经验,把握时机, 把体育产业培育成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体育产业的内涵及范围我国的体育产业不局限于提供劳务服务本身, 也不局限于与体育有直接联系的第三产业, 与体育运动有直接联系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总和都可被视为体育产业, 它包括以下部门产业: 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体育劳务服务业、体育信息咨询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建筑业、体育金融保险业等。
二、我国的体育产业现状中国的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97年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156.37亿元,2000年达到了260.78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了0.3%左右。
而且近几年增长的速度更是在加快。
体育产业在拉动消费、促进投资、解决就业、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使得体育产业完全有资格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总结近几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的成果,以下几个方面是颇有成效的:1.竞技体育首先看一下国内联赛的情况。
随着国内联赛职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等各类运动都走上了规范化和职业化的道路。
开展职业联赛能够有序地整合各省市的队伍,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来募集资金,充分挖掘联赛的潜在商机。
体育中心运营方案汇报材料
体育中心运营方案汇报材料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运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市民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我们计划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体育中心。
本次汇报将详细介绍体育中心的运营方案,并提出一系列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措施。
二、体育中心建设规模和设施1. 建设规模:体育中心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2. 设施:包括1个室内体育馆、1个室外运动场、1个健身房、1个游泳馆、1个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和配套的更衣室、淋浴间等。
三、运营模式1. 健身房:提供全天候开放的健身服务,设有专业教练提供指导,通过会员制和次卡制度进行收费。
2. 游泳馆:设有不同深度的泳池,开设儿童游泳班、成人游泳班和私教课程等。
3. 羽毛球场和篮球场:提供场地租用,也可组织定期的比赛和活动。
4. 室内体育馆和室外运动场:提供场地租用,可以用于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和活动。
四、营销策略为了提高体育中心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营销策略:1. 建立网上宣传平台: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向公众推广体育中心的各项设施和服务,并提供在线购买会员卡的功能。
2. 开展会员招募活动:推出会员招募活动,并提供一定的优惠折扣,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体育中心。
3. 举办赛事和活动:定期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和活动,如篮球赛、羽毛球友谊赛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4. 打造品牌形象:通过合作赞助商和推出体育中心的专属品牌和产品,提升品牌形象和美誉度。
五、管理措施为了保证体育中心的正常运营和管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人员管理: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场地租赁、健身服务、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2. 设备维护: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确保设施的良好运行状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安全保障: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参与运动的人员的安全,并配备专业的安全设备和急救人员。
21世纪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现状及对策分析
21世纪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现状及对策分析通过分析我国体育场馆目前的运营现状,从中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笔者的一些对策,希望能为我国的体育场馆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以利于体育场馆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
标签:体育场馆运营对策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体育场馆的运营的方式将产生新的变化,以适应当今社会的新形势和新情况。
在这种新环境中适应社会,继续发展,将更多的群众吸引到体育场馆中来,使体育场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目前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现状分析1.我国体育场馆的性质与分类。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体育场馆基本上属于国有性质,用于运动队的训练比赛或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体育活动。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伴随着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体育场馆的性质和分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依产权性质分类。
目前我国体育场馆依产权性质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外资、(含中外合资)、其他。
这5类体育场馆所占比例依次为:国有,占75.40%;集体,占12.40%;个体,占5.10%;外资,占4.70%;其他,占2.40%(如表1)。
该表显示我国目前体育场馆的产权性质已呈多元化状态,虽然国有体育场馆仍占四分之三以上,但其他类型的体育场馆已占有相当比例。
这标志着体育从纯政府事业开始了向着社会化方向的转移。
资料来源: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2)依经营者性质分类。
①政府管理。
政府作为体育场馆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体育场馆的设施经营开发和维护都主要由政府来负责,这种方式在我国目前还是体育场馆主要的经营方式。
政府管理,体现了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国家力量办大事,但是,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基本确立,国家来管理体育场馆的方式显现出,诸如政府不熟悉体育业务,容易陷入具体事务的泥潭等问题。
政府应该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②法人管理。
是将场馆的经营权在一定时间内移交或委托给经营性公司、非赢利性社团进行管理,该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容易滋生短期行为,难以保证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版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版首先,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应注重市场营销。
通过合理定价、精准定位和创新策划,将场馆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多功能的活动场所。
另外,与各类体育组织和赛事主办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次,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要注重资源整合。
通过各种合作方式与周边商业、文化等产业进行资源共享,形成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打造一个多元化的活动场所。
例如,可以与餐饮企业合作推出套餐食品,与衣物、礼品等商家合作推出相关产品,增加场馆的收入。
再次,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要注重服务创新。
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
比如,可以利用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提供在线选座、在线购票、在线导览等功能,方便用户预订和参观。
同时,建立用户服务中心,提供周到的服务,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和需求。
此外,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要注重安全管理。
安全是体育场馆运营的基础,必须加强场馆的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确保观众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活动前,要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和试运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要制定应急预案,建立良好的应急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最后,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要注重社会责任。
要积极履行公益责任,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可以组织公益体育活动,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帮助,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同时,要积极参与环保、节能减排等活动,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需要综合考虑市场营销、资源整合、服务创新、安全管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运营管理模式,才能提高场馆的运营效益和用户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型体育场馆“准公益+市场化”运营管理新模式
Classic Case 经典案例一、背景及问题广州珠江体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珠江文体”)成立于2001年,是广州市属国企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做好全国九运会体育场馆运营保障工作而创立的企业。
作为国内最早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体育场馆运营的企业,珠江文体首个运营管理的场馆——广州体育馆,在国内首开了以政府投资为主,企业参与投资、总承包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公共体育设施的先河。
计划经济时期,体育场馆主要是为了保障运动训练、组织竞赛而建设,运营主体为地方政府或事业单位,其公共产品属性明显,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场馆运营主体开始向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并存转变,以期通过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反哺政府的公益性服务需求。
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大多仍以事业单位为运营主体。
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在全国大型体育场馆中,事业单位型管理模式的场馆占比达90%。
在事业单位管理型体育场馆中,实现场馆盈利的全额拨款单位占比为39.6%、差额拨款单位占比为34%、自收自支单位占比为46.88%。
而以企业为运营主体的场馆盈利占比高达78.13%。
国内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运营管理机制不灵活现阶段,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仍处于由“事业”向“产业”转变的初级阶段,未能够完全脱离国家及政府的财政扶持。
以全额或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体制,虽然在客观上保证了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机制却限制了管理团队对运营成果的分享,无法明确地制定效益目标,无法激发运营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制约了场馆运营的经济效益,不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无法降低财政投入压力。
2.场馆规划先天不足保障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是我国现阶段建设大型体育场馆的主要目的,场馆的规划设计优先考虑体育场馆的赛事功能,选址受限于用地规划多为非中心区域,容易导致场馆大型体育场馆“准公益+市场化”运营管理新模式创造单位:广州珠江体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 创 人:李超佐 唐 盛创 造 人:陈东存 陈 彦 刘志文 熊宇晟[摘 要]面对国内大型体育场馆效益低的运营难题,广州珠江体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准公益+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在发挥体育场馆社会效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体育需求为先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以“强化经营手段、强化业态培育、强化资源整合、强化标准管控、强化科技投入、强化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市场化经营管理举措,进一步盘活了国有资产,提高了公共资源管理水平,形成了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珠江模式”,为国内大型体育场馆实现“自我造血”提供了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地产开发理念及运行模式分析
作者:于昊田
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23期
摘要:传统地产开发模式的单一性导致其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较差,而体育地产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房地产业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
本文对体育地产进行了概念界定,深入探讨了体育地产的开发理念,运用运行模式模型全面分析了政府与开发商在体育地产发展中的耦合作用机理。
Abstract: The singularity of the tradition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model leads to the poor adaptability to the change of the market demand, and the sports real estat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th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pply side reform.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of sports real estate is proposed,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sports real estate is carried out, the operating model is used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develop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real estate.
关键词:体育地产;开发理念;运行模式
Key words: sports real estate;development concept;oper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049-02
0 引言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与国际交往的深入,各类型的大型赛事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我国各地区被隆重举办,日益吸引着国内外的众多体育爱好者和游客,与体育有关的领域和板块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体育经济正在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不少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因而,众多地产开发商都积极押注体育与地产的复合开发,体育住区、体育主题公园等住宅和商业项目纷至沓来。
体育与地产的联姻,既是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必然选择,又是地产业摆脱同质化的转型方向[1]。
体育地产发展的钟声已敲响,但规模化发展的阶段还未到来,体育地产开发理念和运行模式的不成熟,严重制约了各类型体育主题地产的推广发展,为深入理解体育地产的内涵及发展机理,本文从开发理念和运行模式两个角度对体育地产的投资建设展开深入分析。
1 体育地产概念界定
体育地产是体育和地产的复合,是将体育作为主题概念的一种住宅或商业地产开发模式,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以体育设施与服务为发展核心,将体育元素引入地产总体规划与开发之中,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使体育产业与地产有机整合,满足消费者体育消费需要,带动本区域地产经济发展。
2 体育地产开发理念分析
体育地产作为一种主题地产,是体育产业与房地产业的有机融合,是将体育元素与资源嵌入地产开发的全产业链条,与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宣传营销、运营物管等开发环节深度融合,推动房地产实现高溢价、高品质、特色品牌的一种新型开发模式。
对于体育地产,地产是基础,体育是特色;体育地产不仅要给居住者优质的住宅产品,更是为包括居住者在内的较大区域里的人员提供符合其品味的体育资源与服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优良的体育设施和高效便捷的体育服务[2]。
体育地产的优势与特点在于通过体育经济和地产开发的无缝嫁接,实现提升项目溢价空间、强化房企品牌建设和提高地产项目品质的目标,故其开发理念如图1所示。
体育地产的具体开发理念阐述如下:
2.1 角色定位应转变为城市运营商[3]
体育地产的投资建设方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从传统意义的开发商转变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城市运营商。
投资建设方要积极与发改、规划、城建、财政、体育等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协商,按照本地区既定的城市发展规划,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功能区规划等,结合市场需求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地产开发模式,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
投资建设方的总体开发流程应是从体育项目,到体育产品与服务综合体,再到商务、住宅综合体,最后到城市综合体。
投资建设方要准确把握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掌握城市相关资源,将资源、城市和地区经济有机结合。
2.2 注重体育文化产业的规划与培育
体育地产的开发建设不能是单纯建设、销售、服务等低端的、基本性内容,而是应立足于体育地产,深挖本体育主题的文化元素,可以依托体育场馆优势,除了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外,还可以面向本地区甚至于全国范围提供文化演艺活动、会展会务活动、旅游文化节活动等,将体育地产打造成一个文化能量的聚散中心。
2.3 融合多样化要素,实现多元利益
体育设施的建设运营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单纯地依靠承办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则很难实现持续发展。
因此,体育地产的开发要坚持“泛体育”和“泛地产”的理念[4],以体育为核心,延伸利用与体育有关的各种产业的多种功能,整合配置包括体育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从
产业间合作、产业链融合、资本运作等方面实现体育地产的联动开发,追逐地产和体育等相关产业的利润区,使相关产业与体育之间互哺。
3 体育地产运行模式研究
体育地产作为一种新型地产开发模式,其合作机制、融资模式、管理方式都处于不断探索过程中。
体育地产从复合地产的开发理念出发,通过发挥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与资源整合能力,开创一种全新的地产开发机制。
本文在阅读思考大量文献政策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体育地产的开发需要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企业投资”的合作机制,以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城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出让土地,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条件,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出资开发建设。
体育地产项目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
体育地产的开发建设运营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地产发展模式,其建设内容既包括传统的住宅、商业、办公等商业项目,又涵盖作为公共产品、面向住区住户和域外有关体育产业的体育场馆及衍生设施与服务;既然是体育地产,一个基本的开发原则就是由企业一并投资兴建体育场馆和商业项目,以体育设施投资多元化替代政府单一投资的发展需要。
对于具体的建设过程,一般而言,应由政府控制宏观意义上的体育地产开发项目,即投资兴建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的决策权与控制权应由政府掌控,究其原因是大型体育设施的覆盖面广,涉及人群多,过多的体育地产开发项目会陷入过度竞争之中,对投资建设主体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产生不利影响;体育地产开发项目应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场馆的设计方案和投资建设主体,投资建设主体,即体育地产项目开发公司,既可以是具有体育产业专业化建设运营能力的企业,也可以是只负责规划与融资环节,而将体育设施建设运营委托给专业化公司的企业;政府可将体育设施周边一定面积的土地与体育设施的建设捆绑销售,由有意向的企业对该项目进行经济和社会效益测算,并自主决定是否投标;为积极推进地区体育事业发展,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建设,政府应从土地规划、行政审批、财政补贴、金融贷款、项目建设等环节上给予投资建设方一定的优惠政策;体育场馆作为体育地产项目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便于打造完善高效的体育生态,满足“谁开发、谁负责”的原则,政府在体育设施规划之初就应明确体育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归投资建设方所有,并不硬性设定运营期限,以便明确产权,激励投资。
4 结论
本文明确界定了体育地产概念,提出了角色定位应从开发商转变为城市运营商、注重体育文化产业的规划与培育、融合多样化要素的体育地产开发理念,明确了“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企业投资”的体育地产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杨磊,周学荣.奥林匹克花园的“体育—地产复合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演技[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9-11.
[2]卢星海.体育地产市场需求与前景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4.
[3]李刚.基于复合地产理念的体育主题地产开发与经营[D].广西师范大学,2008.
[4]刘荣,赵光洲.对体育地产开发的战略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