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的创新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的创新探索

一、体育学科在目标建立方面的特殊性

1 体育学科目标的内容抽象而宽泛,不确切、不具体,内容的鉴定含混不清,没有考虑到体育目标的多元性或体育目标的多元性不够。

2 体育学科的目标层次不清,轻重不分,缺乏递进行。没有考虑到不同的年龄段应有截然不同的目标。

3 从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家的比较来看,体育学科目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①体育学科的历史不长,体育课的意义、目标的研究还在进行之中,而且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总是对体育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体育学科的目标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历史的变迁而变迁。

②这种波动性是由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在功能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学校体育几乎包括了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教育的某些功能。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从生物学、教育学角度注重外在的增强体质,掌握知识机能。从育人角度来讲更多的应该是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兴趣、情感、意志、意识及各种创造能力等等。

③体育作为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很复杂的,并不是简单

的蹦蹦跳跳。由于社会的发展,体育的多功能性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多需要性,学校体育应从单纯的肌肉活动、心理和文化隔离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并且在时空上应有很大的拓展。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仅要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理论知识、保健知识、卫生知识、体育技能、技术等等,而且要通过自身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今天,体育的目标决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今天的体育应担负起通过运动开发人的智力,完善人格人性。培养创新能力等一系列的任务。

二、体育学科在内容方面的特殊性

1 体育学科的内容不是依赖于体育学,而是依托于体育运动项目和方法。

2 体育运动的素材多、数量大,层次模糊不清,筛选教材困难。体育教材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来源于竞技体育,学生难以掌握。

3 体育学科融知识、机能、素质、道德、意志、情感、能力为一体,比其他学科更具有实践性和技能性。

三、体育学科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

1 教学实施形式多变,教学模式多样化。

2 信息量生理负荷和情感刺激量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元素。

3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人际关系、学习能力,表现为外露外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更为重要。

四、体育学科在考试方面的特殊性

1 体育学科考试单一化,具体化,缺乏广泛性。

2 虽然体育中考制度的形成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但考试项目确定的片面性与项目的模式化也给体育教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有的学校从初一学年开始,就一成不变地开始中考项目的练习,从而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五、从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比较得到认识

1 不同的时代对体育目标的要求亦不同,今天,在国民体质达到基本要求之后,应把重心转移到对人的兴趣培养和个人发展的程度上来。

①特定的社会必定给体育学科提出某种特定的要求

和目标。

②根据体育学科功能以及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确定目标体系。

③目标的不明确、不具体和不成功体育教学有着必然的联系。

2 在明确学科目标的前提下,恰当安排教材,紧扣教材的知识,研究和排列的新思路、主干线,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我们必须注重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既要考虑到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结合学生的条件,选择合适教材,教给学生相应知识、发展他们相应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条理清晰、有条不紊,把教材和目标连为一体。

3 把握体育教学实施的特殊性,创造出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为内容,完成综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知识、能力和素质关系上,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心理上的要求……总之,这种重传统而轻创新探究的旧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的发展需要。不能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

①多种模式的体育课,应遵循不同的规律来组织教学过程。

传统的“三段式”。教学过程结构,课的内容整体划一,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和束缚。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学生在课堂上就不能随意改变练习的内容和次数,只能按照教师指定的运动内容完成整个练习。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创造力。教学时间分配固定,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得心应手。对课的教学过程的研究,不应在分成几个部分上下功夫,而应注重研究完成某个教材的教法意图、教学步骤、负荷与休息的交替等,也就是说,不应该再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深入地对课的结构、内容进行探讨。

②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全体性。

体育课与其它文化课一样,要求学生有一定智力因素,掌握“三基”。而体育运动与文化传授截然不同的是在理解体育知识基础上还要通过肌肉活动产生运动,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运动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都有差异;对体育的认识、兴趣以及进取心、意志力都不同,所以对体育来说,安排教学内容,特别是选择和运用教学组织形式与教法手段时,必须着眼于全体,面向全体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身体

素质、技能水平等,运用集中、分层、个别指导等教学组织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4 实施素质教育,克服“应试体育教育”的错误倾向。

“应试体育教育”是一种片面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体育意识与创造精神,与素质教育大相径庭,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克服“应试体育教育”的错误倾向,必须做到;

①建立健全的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估细则。

②设立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题库,考前两周左右随机抽题搭配予以公布,避免全年体育课之练考试项目的情况。

③端正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的思想意识,把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总之,体育教师应该树立起教育改革的紧迫感,要有超前、忧患意识,不能固步自封,被传统所束缚,要开拓进取,大胆突破,结合本校实际,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落到实处。同时又要注意到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步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