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一)

合集下载

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论文

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论文

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论文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论文论文关键词:上海方言普通话变异语言接触语言地位语言认同论文摘要: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既有历时变化,又有共时差异;语言不是自给自足的,在语言接触中会相互影响。

上海方言来源广泛,变化迅速,领先创新,并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本文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依据上海方言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分析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上海方言在变化,但不会消失,我们应努力营造多语并存,和谐发展的语言环境。

引言2005年以来,针对社会上种种关于“上海话要消失”, “孩子说不来上海话”的担忧,上海舆论界掀起了一股“保卫上海话”的浪潮——人大委员提交议案建议保护上海的方言文化,规范沪语,推行沪语;市教委预启动“上海方言保护性调查研究课题”,通过建立上海话语音档案,以保存“原汁原味”的上海话。

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也纷纷就此现象各抒己见。

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发表文章“救救上海话”;上海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钱乃荣认为:“上海闲话能变化,但不能消失,它们富于个性,是上海这座城市文化,历史,发展的见证。

”①同时,另一个声音也在响起: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游汝杰教授认为:“不必担心上海话消失,因为上海话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上海人的上海话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减弱……只是其特色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了。

”③;市教委语言文字管理处处长孙晓先认为:“推广普通话,上海话并不会因此受到挤压,不需要特别保护。

”④种种观点充斥着舆论界。

上海方言需不需要受到保护?推广普通话和保护上海方言,舆论界究竟何去何从?本文依据上海方言的历史形成过程分析上海方言本身的特点,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及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来探究该问题的答案。

一、上海方言的特点钱乃荣在《上海语言发展史》一书中详尽地研究了近代以来上海方言的语音、词汇及语法演变。

纵观上海方言自开埠至今近160年的发展变化,我们发现上海方言有来源广泛,变化迅速,领先创新并日趋向普通话靠拢的特点。

从“水门汀”谈上海话的演化过程

从“水门汀”谈上海话的演化过程

从“⽔门汀”谈上海话的演化过程2019-08-01摘要:上海话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精神。

本⽂通过对上海话中存在的英语化、吴语化现象进⾏研究,阐述上海话的演化过程,并结合调查问卷分析当今中⼩学⽣⼝语中上海话的现状。

关键词:上海话英语化吴语化引⾔上海,作为⼀个国际化的⼤都市,因其“海纳百川”的海派精神闻名世界。

⽽作樯虾N幕的重要载体,起源于现松江区的上海话,历经时间的涤荡,出现许多外来词汇。

钱乃荣先⽣曾说:“作为上海本⼟⽂化的根基,上海地域的语⾔⽂化是上海⼀⽅⽔⼟独⾃创造,是上海⼈民对⼈类多元⽂化的⼀⼰贡献。

”(钱乃荣,2005)鸦⽚战争过后,上海开埠,⼤量外商涌⼊上海,⽽江浙⼀带的商⼈也来到上海“淘⾦”。

“⽔门汀”、“阿拉”,这些现在早已融⼊⽇常交流的词汇,在当时还是新鲜的外来词。

1.上海话中的英语化现象1.1成因鸦⽚战争过后,上海作为最先开埠的城市之⼀,成为⽆数外国商⼈的“淘⾦乐⼟”。

⼤量外商的进⼊,不仅为上海这座还处在晚清统治中的城市带来了新奇的事物,⽽且为上海话注⼊了新鲜的活⼒。

上海话中的“洋泾浜”就是由此⽽来的。

这些“洋泾浜”虽然是⾳译过来的词语,但⼗分⽣动形象地展现了当时上海⽅⾔的现况。

1.2使⽤情况(1)井底似的庭院,铅⾊的⽔门汀地,秋⾍早已避去唯恐不速了。

(《没有秋⾍的地⽅》叶圣陶)(2)华明的注意⼒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边摸出⼀枝半⼨长的铅笔来,在⽔门汀上热⼼地描写⾃⼰的影。

(《⽵影》丰⼦恺)这两句中的“⽔门汀”⼀词来源于英⽂单词“cement”,意为“⽔刷⽯地⾯”,是⼀个典型的“洋泾浜”词语。

与之类似的还有:⽼虎(天)窗:“屋顶之上加开的窗。

”“⽼虎”⼆字源于英⽂“roof”。

(《上海话⼤词典》P.95)开司⽶:“开司⽶”有两种意思:1)英⽂“cashmere”的⾳译,即克什⽶尔地区出产的细⽑线;2)英⽂“kissme”的⾳译,即为“吻我”。

(《上海话⼤词典》P.77)T恤衫:由英⽂T-shirt直接⾳译,意思是“短袖针织衬衫”。

上海方言的传承 关键要让新生代们讲上海话

上海方言的传承  关键要让新生代们讲上海话

上海方言的传承,关键要让新生代们讲上海话作者:沈嘉豪原文载:上海观察上海方言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以其海派特色成为近代中国三大方言之一?如今孩子们多半不会说上海话,上海话的未来何去何从?大夏读书会“上海学”系列邀请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详解上海方言的古今未来。

上海方言初形成:新兴的城市形成新的方言上海在古代本是松江下游入海处的一小段支流,称为“上海浦”。

有书记载的以“上海”相称的聚落,最早是1077年在华亭县(即松江县)东北部的一个名叫“上海务”的管理酒类买卖和征酒税的地方。

宋元之交时,上海逐渐成为华亭县东北部的大镇。

1291年元朝设立“上海县”时,上海已成了一个蕃商云集的滨海大港、人口数十万的大城镇。

至此,一种有别于原先松江方言的新方言——上海方言慢慢随着上海这座新兴城镇的繁荣而诞生了。

对于上海方言的使用区,钱乃荣经过对方言特征的分析认为,古时“上海县”形成的上海方言区,大致为今天上海市版图的东部黄浦江两岸,其中对于老上海方言最有权威和代表性的区域,是现今黄浦区人民路和中华路环线之内的区域,即古时县治所在地。

上海话走向辉煌:开埠后海派文化塑造海派方言在古代上海方言初形成时,府城松江的方言一直是上海人心目中的权威方言。

而上海方言真正自成一派,走向繁荣,乃至后来成为全国三大方言之一,要从上海开埠,形成海派文化说起。

在开埠前,上海县已有12万人,在中国城市中排名12。

在1843年11月对外开埠后,租界、原县城、南市、闸北等地,很快形成了繁华城区,上海也逐渐成为了国内和国际性的移民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经济飞速发展。

渐渐地,一种以繁荣的商业为基础,伴随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不同于农业文化、官场文化的新型文化——海派文化诞生了。

对于海派文化的特点,钱乃荣总结,“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善于融合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以及各种新思潮,与本土文化能很好地结合,并且善于创新。

这一新兴文化开始积极地影响着上海方言。

从我伲到阿拉——由上海方言词汇演变看中国近现代

从我伲到阿拉——由上海方言词汇演变看中国近现代

从“我伲”到“阿拉”——由上海方言词汇演变看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上海胡思远景观学学号引言“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青年,同时也作为一名语言学爱好者,本人对于家乡上海,以及流传在这个地区的吴侬软语,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无奈,近些年来吴语使用者数量不断减少,小一辈的上海人已经不再会说正统的上海方言,这着实让笔者焦心扼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一个地区的语言变化,更是反映当地历史动荡的一面镜子。

上海方言挺过了近年来的沧桑变迁中,没有消亡。

但确要眼看着在如今安静的岁月中渐渐凋零,实在难过。

出于这样的目的,我撰写了这篇小文,并将我进入大学以来了解的一些关于上海方言和上海文化历史的概貌和变化记录在这里。

在撰写这篇论文的同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完善和精准我的文字,并希望能以自己的拙见为家乡的语言传承做一些贡献。

从框架上讲,一门语言主要是由语法,语音和语素组成,语素即词汇,也是最能体现当地人生活习惯和历史变迁的部分,所以我在下文中将主要讨论上海方言中词汇的变化。

小小学生门外汉一名,提笔胡诌,挂一漏万,欠详之处还望见谅。

一、开埠前的上海方言语言区之间的分化融合,与这一地区人们的生活和活动范围的分裂融合直接相关。

人口的迁徙和定居,才使得这一地区的方言有了区别于附近方言的土壤。

而上海方言,则是有了上海浦,有了上海人的聚集才开始形成的。

历史上有文可依的上海话,可以追溯到清嘉庆初年,上海才子张南庄的章回小说——《何典》,几乎全本都是由上海话口语夹杂官话书面语写成。

鸦片战争之前的上海方言可见一斑,有趣的是,其中的是一些词汇表达,如“后生、花花公子、墨测黑、肚皮里蛔虫”,在现如今的上海日常方言中仍可见到,这也显示了上海方言的稳定性。

表:一些曾在《何典》中出现的目前仍活跃在上海方言中的词汇和俗语后生烂好人花花公子死人骷髅头三脚猫嚼舌头根死老虫哈巴狗畚箕白相肉里钱墨测黑但当时的上海,并不是闭关锁国的清政府所开放的通商口岸。

学说上海话(文字篇)(未完,不断整理中)

学说上海话(文字篇)(未完,不断整理中)

学说上海话(文字篇)(未完,不断整理中)写在前面的话:因为每天要早七晚六的要上班,晚上的时间实在有限,所以整理的不及时,敬请各位朋友见谅,谢谢!文中有重复的地方,不是我没整理,而是我这个上海人整理不了,回到家乡的次数有限,望大家就权当对照吧。

上海人的来源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

我们所说的上海人,通常意义上是指出生在上海的人,他们的父辈或祖父辈,以前从外地迁来上海居住。

这也就是我们大家经常在讨论的那一部分上海人。

这是狭义上的上海人。

广义上的上海人,是指居住在上海的人。

这除了刚刚提到的老移民以外,还包括本地人和新移民。

有一小部分上海人,被称为本地人,他们的祖籍就是上海人,是真正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这部分本地人,一般居住在上海的郊县,很多都是务农。

20世纪初在上海作为一个都市而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并没有起到很巨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多本地人在各行各业都做的很出色,是上海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外有很大一部分上海人,可以称为新移民。

就是出生在外地,由于种种原因迁到上海定居的人。

这一部分人的成分比较复杂。

有学历不高出卖体力劳动赚钱的,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有海外移民,也有知青子女等等。

先来说说这个狭义上的上海人——上海老移民。

这部分人当初的构成结构其实也和现在的新移民一样。

在上个世纪初,各色人等聚集到上海,鱼龙混杂,文化知识的差异和贫福差异都很大。

苏北,就是江苏过了长江以北地区过来的人,当年大部分是逃荒的难民,相对文化素质比较差,有很多就一条船撑来上海,集结在苏州河沿岸,生活质量比较差,也没什么文化。

渐渐这些难民从船上移到陆地生活,分布在黄浦江苏州河沿岸的一些棚户区。

棚户区比较集中的地方,比较有名的就有以前的南市区等地方。

比棚户区好一点的住宅,有一种大家都知道的石库门建筑。

它有点类似四合院,使用功能的设计是为一户人家居住考虑的。

但是由于住房的紧张,往往是大房东把房子租给二房东,二房东再转手把房子租给三房东,结果是一幢房子里住满了很多家互相不认识的家庭,由于住宅使用功能上的欠缺,造成邻居间的关系特别微妙。

上海方言音系简化的特点和原因

上海方言音系简化的特点和原因

上海方言音系简化的特点和原因钱乃荣一音系简化的特点上海方言音系在20世纪30年代摆脱了发展滞后的松江方言系统的主要特征,成为和苏州方言、嘉兴方言面貌相似的音系;到了七八十年代,又发展成为吴语中音变遥遥领先、声韵调最为简单的音系。

上海话音系160年来不断简化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韵母大量合并,同音字增多,同时双音节的词语不断增加。

如:“面”和“米”原来在上海话由不同音变同音,为了避免混淆,上海人把“面”改说成“切面”,现有改为“面条”,于是“去买米”和“去买面条”就又能分清。

又如在老上海话中说“袜”、“绳”、“瓶”、“筷”、“鸭”、“蓝”、“布”、“窗”、“伞”、“腰”、“嘴”、“袋”时,都是单音节词,现今变为“袜子”、“绳子”、“瓶子”、“筷子”、“鸭子”、“篮子/篮头”、“布头”、“窗门”、“洋伞”、“腰眼”、“嘴巴”、“袋袋”,常用双音节词。

那些含字少的声韵母渐渐都归并了,如到70年代以后,只有一个字的韵母“iu(靴)”并入“y(需)”,“i ~(旺)”并入“iÃ(样)”,“uã(横)”并入“uÃ(王)”或“ (恒)”,只有二三个字的“i E(廿)”韵母并入“E(难)”,其声母由“ ”转为“n”,到了90年代,有的失落“ŋ”声母的上海人则把“眼镜”的“眼”和“颜色”的“颜”读成“ i E(廿)”。

2.走吴语音系共同的发展和简化的道路。

吴语其他地方比较通用的音素在上海话的语音变异中取胜,如古老的缩气音为通用的不送气清塞音取代,“dz”母在一些发达地方最早向“z”母合并,在无锡、苏州等地早已完成,但是在上海西边南边如吴江、杭州、绍兴、宁波等多数地方至今还有“dz”母,上海在19世纪末就合并完成。

上海话尖团音合并早于原苏州府大片地区,发生在40-60年代,而苏州话尖团音在80年代才开始合并,世纪末正处于高峰时间。

上海地区(原松江府地域)入声韵是吴语中保留古音最丰富的。

上海话基础知识

上海话基础知识

上海话基础知识上海话,又称吴语,是中国境内的一门主要方言,主要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使用。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了解上海话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上海的文化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上海话的起源、语音特点、常用词汇以及与普通话的比较,并探讨上海话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第一部分:起源与语音特点上海话是吴语系中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古代的吴越地区。

由于受到上海地理位置的影响,上海话在吴语中有很多独特的语音特点。

例如,上海话中的韵母发音相对封闭,有时会使用嘴唇封闭空间产生浊音。

在声调方面,上海话相对于普通话更重视声调的运用,有着更丰富的声调变化。

第二部分:常用词汇上海话中有许多常用词汇在日常交流中被广泛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上海话词汇及其意思:1. 哪里(nǎli):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什么地方”,用来询问地点。

2. 老公(lǎogōng):指丈夫。

3. 老婆(lǎopó):指妻子。

4. 嘘寒问暖(xūhánwènnuǎn):关心和问候的意思。

5. 拜拜(baibai):表达道别的意思。

6. 乖(guāi):表示可爱、听话。

第三部分:与普通话的比较尽管上海话和普通话都是中国的语言形式,但它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首先,上海话的语音特点和普通话有所不同,上海话的发音更重视声调的运用和韵母的封闭性。

其次,上海话中的一些常用词汇和普通话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上海话中的“哪里”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什么地方”。

此外,上海话的语法结构也有所不同,例如上海话中动词的时态变化较为简单。

第四部分:上海话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上海话作为上海地区的主要方言,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上海话的地位有所下降。

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多地使用普通话,导致上海话在日常交流中的使用相对减少。

尽管如此,上海话仍然受到一定的重视,并在某些场合和特定群体中得到保留和传承。

未来,上海话的发展前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

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

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人员分工:问卷设计:吴雪鹭分发问卷、数据统计:杨天颖、凌舒扬调查报告:吴雪鹭PPT制作:杨天颖DV拍摄:凌舒扬、杨天颖(同学调研)、吴雪鹭(公交车暗访)课题报告: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社区版刊登了一篇读者的来信,其中写道:“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

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

”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对作者及编辑等进行了一番“人肉搜索”,网络社区中的讨论比比皆是。

一份没有多少发行量的社区版报纸却引发如此热议,这个关于方言的话题不由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随着上海越来越向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外来人口也就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用的语言现在大都是普通话,甚至是英语,上海方言的地位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究竟是城市的发展带动方言的传播,还是抑制方言的发展,我们以上海话为例,通过查找资料,分法调查问卷,分析数据,并在周围人中做访谈等形式,对“方言的传承与推广”做一些探讨。

一、一座城市的记忆——方言的变迁(一)上海话的历史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民钢一份上海话课题报告,古上海人说的话源于一种接近于现代侗台语的古越族语,而我们现在所称的上海方言,是上海本地人改用汉语后,与原来的语言互相融汇后形成的。

古上海人使用汉语的情况最晚出现在西汉早期,也就是说,最少两千年前,作为吴方言中的上海话已经形成。

上海话形成至今,大约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但是有关上海话的历史资料,早期的几乎没有,迄今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上海话文字,是清代嘉庆初年上海才子张南庄用上海话书面语写的白话章回小说《何典》,这本书距今只有200年的历史。

因此对于200年以前的上海话,我们只能从现今上海话中去分析寻找它遗留下来的残迹。

不过自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留下来的有关上海话的资料却是很丰富的,为我国所有方言之最。

语言学理论毕业论文

语言学理论毕业论文

语言学理论毕业论文语言学理论毕业论文1一、引言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全面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定义普通话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从此成为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以及日新月异的大众传媒的影响等,普通话在促进各地区人们的沟通与交流,提高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语委全国语言调查的结果显示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约为53%。

推普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然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共同语和方言并存的状态,推普工作的如火如荼进行势必会对方言的使用及传承造成一定的威胁。

虽然许嘉璐先生曾指出:“推普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在不少场合具有自身的使用价值。

”但是方言还是面临一定的危机。

__就以上海话为例,从语言学的角度谈一谈上海话保护的问题。

我们首先从几则新闻说起。

二、针对上海话的几则报导上海市大同中学的几位中学生,于暑假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他们的调查结论是:“上海话‘处境’不妙”。

学生们发现最应该使用上海话的地方,比如城隍庙的商铺,上海老街,通用语言都是普通话。

教师在课堂上不准说上海话,课堂外不会说上海话,学生们也很少用上海话交谈,大同中学的一位学生对本刊说:“有外地同学在,我们说上海话是不礼貌的。

”如今在小学初中校园内,已几乎听不到学生之间的吴侬软语。

而在家庭里,孩子们强大的“推普”力量甚至“逼迫”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也卷着舌头讲起洋泾浜普通话来。

如今在上海,沪语的传承出现了危机,我们发现身边的许多小孩都不会说上海话,而且这样的比重还在逐年增加,为了让上海小囡重新开口说起上海话,前不久上海专门定制了一本沪语童谣教材,从这个学期开始这本教材走进了上海的中小学课堂。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要点”昨天发布,要点透露,今年本市将完成上海话有声数据库建设工作。

全面完成12个调查点语音数据的调查采录及记音转写工作;在通过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将有声数据汇入国家总库;启动上海语言资源网络展示平台建设。

繁花上海方言

繁花上海方言

繁花上海方言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繁花上海方言,是上海话的一种,也是江苏话的一种,属于吴语的范畴,是中国方言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上海话作为上海地区最常见的方言,自然也有着独特的魅力与特点。

繁花上海方言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不仅受到了周边地区的影响,还融合了各种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语音特征和词汇体系。

在繁花上海方言中,有许多独特的发音特点,比如清音化、舌尖音、舌尖韵、前鼻化等,这些发音特征让上海话听起来很有磁性。

在上海话中,有许多声母和韵母的读音和普通话不同,如“壶”读“xu”、“曲”读“jü”、“花”读“fho”。

除了发音特点之外,繁花上海方言的词汇也非常丰富多样。

在日常生活中,上海人常用的一些方言词汇如“嘿”(意为“吃饭”)、“兜弄着瞧”(意为“试试看”)、“霑了”(意为“沾”)等,既传承了地方文化,又有着独特的韵味。

上海话中还有许多俗语和成语,如“身上有毛病”、“看着一耳朵一马”等,这些俗语不仅能够形象地表达某种情境或情感,还能够让人感受到上海方言的独特气质。

在繁花上海方言中,也有许多民谣和歌谣,这些歌谣传承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对上海的过去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比如《陈冠希妈妈甄志丹》、《饿狼传》、《史跑小娃》等,这些歌谣既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被广泛传唱和传承。

繁花上海方言是一种充满魅力的方言,在上海地区已经成为了一种稀有的语言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上海话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被普通话所代替,但上海方言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依然不容忽视。

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保护和传承上海话这种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让繁花上海方言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绽放光芒。

第二篇示例:繁花上海方言上海作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其地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东部的一个枢纽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在这个繁花似锦的城市中,有一种特殊的方言,即上海话,也被称为上海方言。

上海方言与地域文化

上海方言与地域文化

上海方言与地域文化方言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基础,比如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形式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依托的。

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情结,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要认识现今上海方言和其地域文化的关系,得先从了解上海话的历史形成开始。

上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可能只有数百年,但追溯上海的历史,则会惊奇地发现它的历史并不短。

据考证,在距今5000年前的菘泽文化时期,上海地区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平原,上海的先民就已在此留下了足迹。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

上海的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

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

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

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

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

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

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而这时的上海也是中国一块发光的繁华之地。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

上海方言的绝版──小开

上海方言的绝版──小开

上海方言的绝版──小开上海方言的绝版──小开说真的,再也没有比方言更能原汁原味折射出社会即时的韵味。

方言是社会时尚的温度计,就像敏感的水银柱,一起一落之际,别有一番沧桑蕴藏其中,这也是无奈的!今天沪语,与上几辈已很不同,少了几分含蓄,多了几分市井。

比如“很好”,我们上几辈的“蛮趣”,或“交关赞”,也有一声豪气的“好极”,到我们这一代,却爆出一个屡屡令他们入耳如刺的“老”字:“老好”“老灵”;现在:“瞎嗲”,“勿要太嗲”,还有更惊人:“好到煞根”。

以前一样讲上海话,选择不同词语可辨出不同教养和层次,现今上海话比较划一,只有粗口和不粗口之分。

许多老上海话,十分幽默形象,婉转又击中要害;如“三等白相人,独吃自家人”,“罗马蜡烛,不点不亮”“耳朵留在陆稿荐”……虽然相骂,却不见恶言相出。

老上海即使称一位不在场的,也冠以称谓“革履”:××公司那位张革覆,我的同事王革履……大约出自“西装革履”一词吧,常见用于旧上海白领之间,虽已带有几分揶揄不恭,也好过“××公司那个姓张的赤佬,阿拉办公室的那个姓王的秃头……”老上海嫌某人太纠缠,最重一句是“忒个人交关牵丝攀藤”,细细回味,还很有点田园之味;后来变成“老搞七捻三”,再是“拎不清”,现在是“浆糊瞎捣”……难怪连一位香港作家陶杰都不禁感慨:……上海话的异化,令人别有游园惊梦一样的沧桑……光阴匆匆,原汁原味的上海闲话,有的已成“绝唱”,因为历史是不会回头的。

"小开"一语,是沪语最大的创举,这句上海“ 闲话”已成绝版了!"小开"比“公子”多了点俗气,也多了几分诙谐;很有种不以为然的海派作风,什么稀奇?不过老子多几个铜钿,再神气,也得个"小"字。

"小开"很百搭,不管酱园店小开还是百乐门小开,搭上去都很顺耳,换个词,酱园店公子,南货店少爷,百乐门少东家……都没有"小开"传神,口语化。

上海中小学生沪语使用情况及教学调查报告

上海中小学生沪语使用情况及教学调查报告

上海中小学生沪语使用情况及教学调查报告沪语是上海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对上海市中小学生沪语使用情况和沪语教学进行探究。

结合调查问卷,阐述沪语孤岛化现象,解释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标签:上海话沪语上海中小学生一、引言尽管不少从沪语演变过来的词成为网络热词,沪语段子也在微信朋友圈流传,但是在上海中小学生身上,我们却很少看到沪语的影子。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上海中小学生传承上海话的问题。

为了挽回上海话在年轻人中的缺失,防止沪语在中小学生中断层,我们应当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二、沪语在学校教学和中小学生中的困难处境我们查阅了上海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情况最新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大约有60%的中小学生能完全听懂和基本会说上海话。

上海市统计局在2014年2月初公布的《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显示:97%的受访市民会说普通话,81.4%的市民会说上海话,47.5%的市民会英语。

为了获得较新的数据,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对来自上海不同区县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从对上海话的了解程度和使用习惯来说,有3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上海話;没有学生知道上海话的起源地;有86%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上海话也能很好地与人交流。

就使用频率而言,有46%的学生几乎不使用上海话与家人交流。

在学校中,上海话的使用频率更低——仅有8%的学生会在学校里用上海话与同学或老师交流,有51%的学生在学校几乎不使用上海话。

由此可见,普通话已经成为上海中小学生的日常用语,而沪语则处于弱势地位。

沪语在家庭生活中不常使用,学校中无需使用,似乎沪语已经在大多数人眼里变成了“鸡肋”,有逐渐被社会大流“舍弃”的嫌疑。

钱乃荣曾在专栏中提到:“各管各的上海人,是以上海文化来认同的,唯一维系上海人身份的标志,那就是上海话了。

这是一种文化认同,上海人高度认同上海话,因为只有上海话才是这块地域的族群文化的维系纽带和认同基础。

”(钱乃荣,2011)如果继续放任沪语被“舍弃”,那么总有一天这条维系纽带会不复存在,族群文化也将割裂。

沪语书籍

沪语书籍

《上海方言》——钱乃荣一、内容简介在上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过两种上海话。

从形成于南宋的“老上海话”里,我们可以领略到江南水土所孕育起来的上海市俗民风;而从“新上海话”里,我们可以感知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人在中外交融中形成的襟怀和睿智,以及海派文化的密码和基因。

了解上海方言,可以深度了解上海,了解上海人民,了解上海文化,了解上海生活。

上海话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方言,它在这一个半世纪中,从一种在吴语中比较保守滞后的县城及其周围的小方言,发展成为变化速度最快的中国第一大城市方言,成为全国三大方言(北京话、上海话、广州话)之一,成为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吴语的代表方言。

本书主要介绍了上海话的起源、变迁与发展。

内容包括上海话的溯源、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上海话的新旧共生和交替、上海话与上海民俗等。

二、作者简介钱乃荣1945年生,中国现代语言学家。

出版的著作有《上海方言俚语》、《当代吴语的研究》、《汉语语言学》、《上海话语法》、《现代汉语概论》、《北部吴语研究》、《上海语言发展史》、《上海话900句》等19本,发表的论文有《进行体、持续体和存续体的比较》、《苏州方言中动词“勒浪”的语法化》、《上海方言中的虚拟句》、《吴语中时体结合的复合时态》、《质疑“现代汉语规范化”》、《宋庆龄讲话的语音分析和诞生地南市说》、《论纳兰性德词的人情美》、《论20世纪初20年的中国短篇小说》等100多篇。

三、精彩书摘根据王安忆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长篇连续电视剧《长恨歌》是用普通话为主要叙述语言的,但是全剧中穿插着许多上海话的词语。

电视剧《长恨歌》是一部具有浓郁的海派特色的经典作品,不但情节的安排自然而富有海派韵味,剧中环境和种种道具使人对接上了上海人跨几个时代的生活情景,就是剧中插入的上海话,也是精雕细刻的,处处表现了上海人的生活情趣和海派风味。

编剧蒋丽萍是从上海话出发的,是用上海话的长处去丰富普通话的表达,这是对上海话中优秀的味道重的词语内容的发掘,而其中有不少是普通话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是把普通话转成上海话讲。

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

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

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1998年6月第5卷第3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 ur nal of Shanghai U niver sity(Social Science)Jun.,1998V ol.5 N o.3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钱乃荣摘要上海方言区以阳平22声调为标志,与西部松江方言区和北部嘉定方言区相区别,包括北至淞南、西至纪王、南至梅陇、东至浦东的广大地区。

本文的分区与陈忠敏先生1992年分区不同。

自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城区方言高速发展,实际形成了一个城市方言中心岛,由于上海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加强而成为吴语的代表方言,并向北部吴语区大城镇不断扩散影响。

但四周非城区的上海方言区内的老年人还保留着大致与150年前相近的旧上海话。

本文用5个语音特征将城区上海方言的发展分为四期,并指出从旧上海话向新上海话转变的最活跃期是本世纪前30年,这正是上海都市社会形成和经济发展最活跃变化最快的时期。

本文的分期与汤志祥先生1995年的分期不同。

关键词上海城市方言中心形成一、上海地区的语言分布和内部差异自然地理的分布和历史上的行政建置是影响江南地区人口流动和方言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

上海地区处于长江三角洲的前缘,全境的地貌没有崇山峻岭,形成地域阻隔的因素只有水泊河流。

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是由长江分隔于大陆的沙洲,古松江(在今吴淞江以北)原是上海地区水势浩大的主干水系,把上海陆地分隔为淞北、淞南两大片。

历代行政区治也因循地理环境建置,崇明岛在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起属江北海门县管辖,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州,隶属江北扬州路,至明洪武八年(1376年)才改属江南苏州府。

长兴、横沙两岛都在晚清才始围垦。

松江北岸地区原属苏州昆山县,到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析昆山县东境置嘉定县,属两浙西路平江府,至明朝一直属苏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嘉定县东境置宝山县,两县都属江苏省苏州府太仓州管辖。

古松江南岸地域唐天宝十年(751年)起析嘉兴昆山海盐县地置华亭县,北宋时属两浙路秀州,南宋时属两浙西路嘉兴府管辖,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建置华亭府,后改为松江府,直至清季。

上海方言的绝版xx

上海方言的绝版xx

上海方言的绝版──小开说真的,再也没有比方言更能原汁原味折射出社会即时的韵味。

方言是社会时尚的温度计,就像敏感的水银柱,一起一落之际,别有一番沧桑蕴藏其中,这也是无奈的!今天沪语,与上几辈已很不同,少了几分含蓄,多了几分市井。

比如“很好”,我们上几辈的“蛮趣”,或“交关赞”,也有一声豪气的“好极”,到我们这一代,却爆出一个屡屡令他们入耳如刺的“老”字:“老好”“老灵”;现在:“瞎嗲”,“勿要太嗲”,还有更惊人:“好到煞根”。

以前一样讲上海话,选择不同词语可辨出不同教养和层次,现今上海话比较划一,只有粗口和不粗口之分。

许多老上海话,十分幽默形象,婉转又击中要害;如“三等白相人,独吃自家人”,“罗马蜡烛,不点不亮”“耳朵留在陆稿荐”……虽然相骂,却不见恶言相出。

老上海即使称一位不在场的,也冠以称谓“革履”:××公司那位张革覆,我的同事王革履……大约出自“西装革履”一词吧,常见用于旧上海白领之间,虽已带有几分揶揄不恭,也好过“××公司那个姓张的赤佬,阿拉办公室的那个姓王的秃头……”老上海嫌某人太纠缠,最重一句是“忒个人交关牵丝攀藤”,细细回味,还很有点田园之味;后来变成“老搞七捻三”,再是“拎不清”,现在是“浆糊瞎捣”……难怪连一位香港作家陶杰都不禁感慨:……上海话的异化,令人别有游园惊梦一样的沧桑……光阴匆匆,原汁原味的上海闲话,有的已成“绝唱”,因为历史是不会回头的。

"小开"一语,是沪语最大的创举,这句上海“闲话”已成绝版了!"小开"比“公子”多了点俗气,也多了几分诙谐;很有种不以为然的海派作风,什么稀奇?不过老子多几个铜钿,再神气,也得个"小"字。

"小开"很百搭,不管酱园店小开还是百乐门小开,搭上去都很顺耳,换个词,酱园店公子,南货店少爷,百乐门少东家……都没有"小开"传神,口语化。

上海话

上海话

上海话高一一班陈蔚青历史 (1)南宋元时期 (1)明-清中期 (1)清末民国 (1)廿一世纪前后 (2)读音 (3)词汇 (3)特征词 (3)收获 (10)历史上海旧属松江府,曾隶属嘉兴辖下,语言以嘉兴话为主。

松江府成立后,松江地区方言在嘉兴话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形成吴语中相对滞后的松江话。

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代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而到清朝则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苏州话是上海话语音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吴语代表音源头之一。

上海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都能够十分容易地被其他吴语的使用者理解。

近代移民中占优势的吴语宁波话对上海话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海话融合了北部吴语的主流特征,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且最强势的方言,所以上海话有成为吴语起码是北吴语地区的通用语的基础和趋势,曾经在80年代前成为长三角吴越地区通用语。

新世纪以来,由于政府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采取一些错误地限制方言大众媒体与公众场所使用的手段与措施,致使上海话在吴语区的影响力有所降低。

南宋元时期上海话源于松江话,有700年的历史。

上海的人口聚落是因上海浦而得名的。

上海浦就是今从龙华到外白渡桥一段的黄浦江。

上海方言是自从有了上海浦、有了上海人的聚居才形成的。

古代在长江出海处的三角洲上,有一条自西向东、水势好大的松江(即吴淞江,苏州河),在其下游近入海处,有上海浦和下海浦两支流。

以“上海”相称的聚落,最早见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

当时在华亭县的东北方,有一个名叫“上海务”的管理酒类买卖和征酒税的集市,其他大约在今上海老城区的东北侧。

东边就是上海滩,距今900多年。

后来到了南宋,吴淞江开始淤塞,原来在吴淞江上的大港口青龙镇为上海务所替代,政府在上海设立主管商船税收的市舶务,宋元之交,上海已经发展为华亭县东北的大镇。

到了元至正二十八年(1291),析华亭县东北五乡为上海县时,县治就在宋代的上海务处,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聚居中心,一种有别于松江方言的上海方言就形成了。

[精品]上海话的特色

[精品]上海话的特色

1 上海话的特色上海话的历史只有七百多年比苏州话和松江话的历史要短得多但是上海话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方言这是由上海独特点地理环境和历史的独特机遇所决定的。

原来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的滩头所谓“上海滩”是对它的最合适当称呼它是远离府治的乡村僻地处于经济发达地域的边缘。

历史上苏州府和嘉兴府是两个大府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松江府却比较落后而上海地区又是在近海滩所以就整个松江地域的方言来说在太湖片里发展是很缓慢地上海方言更为古老。

它保留着许多松江方言留给它的很古老的语音和词语。

然而上海又面临东海碰上了特殊的机遇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以后成为一个自由发展的租界有相当长时间的市民自治使上海迅速变成一个国际大都市、金融中心庞大移民和高速经济的冲刷使上海话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的语言。

近一百五十年来上海话和上海这个城市一样突飞猛进上海话中的一些要素在短短的两三代人里就可以看到较重大的变化轨迹这在国内的近代语言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点。

概括地说上海话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新旧交杂语言跨越度远上海虽然只有七百年的历史但是松江地区的人类活动却又六千多年的历史上海的初民从松江移来加上上海地区历史上语言发展缓慢原江南地区语言中不少古老的语音、词语一直保留至今。

比如上海话里“锯子”读如“盖子”、“五虚六肿”中的“虚”读如“嗨”这都是中古早期江东方言在今江南的遗留。

上海话里的“角落”就是“角”、“鸡壳落”中的“壳落”就是“壳”为什么会有两种说法呢这是上古汉语存在复辅音的证明即kl这个复辅音现还遗留于上海话里有时读klo有时分成两个音节读作kolo 有时单辅音化读为ko。

上古有kl这个复辅音还可在汉字的形声字里找到证据。

如“格、胳”的声母现读k“络、洛”的声母现读l。

在老年人的老派语音中“帮”、“端”的声母不是读p、t的而是读一种伴有浓重鼻音的缩气浊音’b、’d这种缩气音现在浙南庆元、仙居等山区才有在壮侗语里还有这种音。

壮族、侗族人都是古越人即古代百越民族的后裔百越语音的缩气音作为一种语言底层还长久保留在上海话的主要声母中。

方言向普通话靠拢一例——谈上海话入声字的读音变化

方言向普通话靠拢一例——谈上海话入声字的读音变化

作者: 尤敦明
出版物刊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4-116页
主题词: 古入声字;普通话;湘方言;读音;上海话;辅音韵尾;入声调;北方方言;喉塞音;发展情况
摘要: <正> 入声字的演变和消失可以反映出一种方言的发展情况。

但是,入声字的消失是缓慢的。

汉语七大方言区里除北方方言区以外,其余六种方言都保留着入声,而北方方言的西北方言也还有部分地区有带有喉塞音韵尾的入声字。

古入声字在各种方言里的演变速度是不一致的,我们可以从各种方言入声字的读音变化看出它们的演变规律。

古入声字的辅音韵尾有[-p]、[-t], [-k]三个塞音(可看为第一阶段),演变。

《方言》说明文阅读答案

《方言》说明文阅读答案

《方言》说明文阅读答案方言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有声“胎记”。

所谓乡音难改,它唤起的是乡情与亲情。

方言也是传承本土文化的载体,鲜活地记录着地方特有的历史风俗,承载着人文精神,口耳相传,代代延续。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方言》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方言(1)大多数人最早学会的语言,就是方言。

也就是说,使我们能最自如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语言,是方言。

(2)方言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有声“胎记”。

所谓乡音难改,它唤起的是乡情与亲情。

方言也是传承本土文化的载体,鲜活地记录着地方特有的历史风俗,承载着人文精神,口耳相传,代代延续。

(3)以方言独特的语汇来反映本地的生活,这样的文学往往尤为细腻传神。

胡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说过:‘‘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

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他还曾说:“我常常想,假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用绍兴土话做的,那篇小说要增添多少生气啊!……徐志摩先生的诗里有一篇((一条金色的光痕》,是用硖石的土话作的,在今日的活文学中,要算是最成功的尝试。

”五四及五四以后的学者对方言和文学语言的看法,也大都与胡适一致。

(4)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根深咔茂、博大精深,这是因为我们始终生活在多元语言、多样文化中间。

方言是最自然、最本质地表现中国多元文化的根基。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抵消了方言的话语空间。

各地方言,除了粤方言与闽方言中的闽南次方言外,都在迅速地缩小地盘,并且无论在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都越来越向普通话靠拢,这种现象令人忧虑。

(5)以上海方言为例。

上海话原本是一种相当丰富多彩的地方语言,尤其在近现代,从“自来水”到“电灯泡”,从“马路”到“僻房”,从“出租车”到“麦克风”,上海话创造和引进过大量的词汇。

而现在,上海话中大量生动的俗语、俚语、惯用语等正在被逐渐淘汰,反映本土生活的文学文艺也日渐式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一)
论文关键词:上海方言普通话变异语言接触语言地位语言认同
论文摘要: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既有历时变化,又有共时差异;语言不是自给自足的,在语言接触中会相互影响。

上海方言来源广泛,变化迅速,领先创新,并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本文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依据上海方言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分析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上海方言在变化,但不会消失,我们应努力营造多语并存,和谐发展的语言环境。

引言
2005年以来,针对社会上种种关于“上海话要消失”,“孩子说不来上海话”的担忧,上海舆论界掀起了一股“保卫上海话”的浪潮——人大委员提交议案建议保护上海的方言文化,规范沪语,推行沪语;市教委预启动“上海方言保护性调查研究课题”,通过建立上海话语音档案,以保存“原汁原味”的上海话。

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也纷纷就此现象各抒己见。

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发表文章“救救上海话”;上海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钱乃荣认为:“上海闲话能变化,但不能消失,它们富于个性,是上海这座城市文化,历史,发展的见证。

”①同时,另一个声音也在响起: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游汝杰教授认为:“不必担心上海话消失,因为上海话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上海人的上海话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减弱……只是其特色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了。

”③;市教委语言文字管理处处长孙晓先认为:“推广普通话,上海话并不会因此受到挤压,不需要特别保护。

”④种种观点充斥着舆论界。

上海方言需不需要受到保护?推广普通话和保护上海方言,舆论界究竟何去何从?本文依据上海方言的历史形成过程分析上海方言本身的特点,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及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来探究该问题的答案。

一、上海方言的特点
钱乃荣在《上海语言发展史》一书中详尽地研究了近代以来上海方言的语音、词汇及语法演变。

纵观上海方言自开埠至今近160年的发展变化,我们发现上海方言有来源广泛,变化迅速,领先创新并日趋向普通话靠拢的特点。

(一)借用地方方言现象明显。

自开埠以来,外籍人口大量移入,随之带来大量方言土语。

上海方言吸收了很多周边地区如松江、苏州、宁波、杭州的方言土语。

“勿来三”是苏州话,“莫牢牢”是杭州话,新上海人喜欢说“不要太”(“不要太潇洒”,“不要太漂亮”等),是将“莫牢牢”译成了普通话;就连现在被外地人看作上海话标志的“阿拉”也是地地道道的宁波话。

广泛的语源也使上海方言中产生大量的同义词,如:北方话中的“饼子”,上海方言就有“大饼,面饼,晶饼,羌饼”等几种叫法。

(二)明末清初华洋杂处产生了大量译词、外来词和洋泾浜语。

这些词有的直接音译入上海方言,如:巧克力,咖啡,沙发,开司米,磅,水门汀,牛轧;有的意译,如:火车,飞机,细胞,蜜月,黑板等;有的音译加意译:冰淇淋,网吧,迷你裙,苏打水,霓虹灯,色拉油等;还有先音译后意译的,如:telephone—德律风—电话,laser—来塞光—激光。

明末清初华洋杂处还产生了一种洋泾浜英语,如:“混腔势”其中的腔势便是由英文的chance转变而来,还有“瘟生”(onecent),“轧沙丁鱼”(sardine)都是洋泾浜在上海方言中留下的痕迹。

(三)词汇的都市化。

随着上海的都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批本土词汇被书面语通用语词汇及新生的都市词汇所替换,如“日头”,“影戏院”,“寒暑表”分别被“太阳”,“电影院”和“温度计”所取代;同时不断产生花样繁多的都市流行语,从20世纪初的“出风头”“拆白党”到90年代的“酷,美眉,丁克,掏糨糊”,无不为上海方言注入新的活力。

(四)上海方言有着日益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1.方言色彩很浓的词渐渐向普通话靠拢。

如“留声机——唱机”,“蓝印纸——复写纸”,“自来火——火柴”,“寻——找”,“疑心——怀疑”;
2.青年中流行“上海普通话”,将“为什么这样?”说成“为啥格样子?”,而不是说“为啥迭能?”并将“为”念作去声,而不是像以前的上海话念成阳平;
3.语音上有由白读音向文读音发展的趋势,新近出现的词或口语中的流行语更倾向于文读音。

如旧上海话中“秘书,”的“秘”读“bi”,而今青年人爱说“mi”;“行车行船”旧读“hang”,而今读“xing”,“味道”的“味”、“眉毛”的“眉”旧读“mi”,而今“味”读“wei”,“眉”读“mei”。

二、社会语言学的解释
(一)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

1.语言的历时变化
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现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社会语言学家称这一现象为语言的变异。

社会制度,社会观念,社会生活的变化都会引起语言的变化;而社会发展速度,人口数目及交际密度也会对语言的变化速度产生影响。

上海方言的变化速度之快在同类中是罕见的。

历史证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社会变革越激烈的地方,人们的思维越活跃,语言的创造力会越强,语言也就越有活力。

2.语言的共时差异
语言的变异还可表现为语言的共时差异:即使是同一历史时期对同一方言的使用也可能会因地因人因场合而异。

不同年龄段,所受文化教育程度不一样的人群在使用方言时都会有语音语调甚至词汇上的差异,如老上海人爱说“邪气”“交关”(“很”的意思);而年轻人则喜欢用“牢”“赫(瞎)”;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和其他地区迁入的上海人说话也有一定差异。

另外人们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变换使用各种语言或方言,普通话和上海话各司其职,充分体现了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二)语言不是自给自足的。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对此,语言学家萨丕尔有一个精辟的论断:“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是自给自足的。

”(Sapir1921:159)社会语言学家认为,不同的语言或方言相遇时会产生“语言接触”现象,即在接触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可表现为语言的借用,双语多语现象,双言或多言现象,语码转换,有时会形成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语(ArnoldM.Zwicky1988:33)。

游汝杰(1999:279)也曾提到:“不同民系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方言接触有可能产生方言的借用和模仿现象。

”“每一种活着的语言都有充分的吸收功能,会在社会生活必需时吸收新词汇,也不害怕与其他语言接触。

”(陈原2000:63)在当今前所未有的语言快速接触中,上海方言必然受到其它语言变体,特别是普通话的影响。

社会发展靠创新推动,语言在发展中丰富。

没有变化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语言,注定要被历史所淘汰。

新时期的上海方言是历史蜕变的结果,是社会发展在语言上打下的烙印,变化不等于退化。

各种调查表明上海人的上海话能力并没有明显减弱。

对于变化中出现的新事物,我们要秉着开放的态度。

洋泾浜曾被视为一种语言污染,但经过时间的洗礼,很多洋泾浜已被吸收进上海方言,我们谁有能力否认某些新流行语在几十年,几百年之后会被编入上海方言志,甚至是普通话教材?上海方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方言群体,历经百年巨变,并广泛吸收各地方言土语及外国词汇,表现出慷慨的吸收力,又显示出本土文化强大的稳定性。

我们不能因上海方言的种种变化而担心它会受冷落甚至被遗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