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体验中感悟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体验中感悟人生

• 胥传红

我们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一贯是重视的,也是有成效的。但是,也应当承认在品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往往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 把他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 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 所建

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品德课。

这样的品德教学存在许多问题:①品德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高、大、空;②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重灌输,轻启发,忽视情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强制性地从主观愿望肯定或否定某些价值来规定学生的思想行为,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③ 品德课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性,教给学生的主要是前人既定的结论,而不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强化记忆而不是增强认知和创造力的培养;④学习资源有限、学习方式单一、缺乏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呼吁教育重新回到生活中来,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第八次课程改革中, 小学低年级段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设置为《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段将品德课与社会课综合设置为《品德与社会》课。这是一项重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最主要意义就在于: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儿童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儿童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

人们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活动化道德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参与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理论上讲,这一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活动化道德教学模式”应该说是一种优化的教学模式。但是, 我们认为仅仅靠活动来形成“行为” ,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中都有其不可回避的弊端。因为我们无法排除某些“活动”是“按照已经安排好的要求去做形式化训练。”事实上,道德认识的发生过程来源于道德主客体的相互构建,道德是“儿童作为个体本身处于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在认识、评判道德现象的同时,协调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道德关系,并构建自己的道德结构。”因此我们思考在“活动”与“行为”之间必然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感悟” ,这样的感悟并不是在活动中任意生成的,而是在教育者恰当引导的过程中道德主体所产生的顿悟。

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对小学生而言,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使他们的思想充满灵性,而主动参与又使得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更加真切,感悟也就越发深刻。“活动”、“参与”、“体验”、“感悟”成了我们研究的关键词。经过充分酝酿,我们最终确立了研究方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参与—感悟”教学模式的研究。

本课题是以操作性很强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一方面研究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思考如何把儿童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社会生活引进课堂,在

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情境,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另一方面,研究如何引导儿童从书本中、课堂上、学校里走出来,在真实的生活中、现实的社会里体验感悟,达到道德内化。

本课题所倡导的“参与—感悟”教学模式,以“生活德育”这一大德育观为理论基础,充分挖掘“活动化道德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并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积极探索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旨在创造性地建构适合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参与—感悟”这一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努力使儿童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体验中感悟人生,从而完成道德内化,最终建构自身的道德结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一、超越教材,牵手生活舞台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它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选择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图片、生活照片、儿歌、游戏等多元性体裁,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缤纷的世界。无疑,这是一本优秀的教材。然而,品德教学面对的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课本再优秀,也不能穷尽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只有开放教材,到生活中去寻找丰富的题材来充实教材,拓展教材,才能真正诠释课例中所蕴涵着的道理。因此,我们在进行“参与—感悟”教学模式研究的时候,要创造性地使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与儿童生活牵手,及时地把社会中的科技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及时吸收到教学活动中来,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为了寻求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我们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调查、了解、收集社会对残疾人的种种关爱,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还想方设法地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用盐城工学院残疾大学生身残志坚的故事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并且我们还把我们学校三年前资助过的市福利院的一个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孩子和福利院的职业妈妈请进了课堂,因为在众多的残疾人中,遭受父母遗弃的福利院的残疾儿童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我们也得知福利院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与健全儿童的交往,这有利于他们将来走上社会,面对人生。这样的课堂情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道德教育终究要靠孩子自己去完成,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就让学生在课前对残疾人事迹的了解以及在对社会关爱残疾人知识的搜集、调查中萌生,在课堂上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沟通中不断扩大、改造,在更高层次上自我建构,在走出课堂,生活中遇到残疾人时的同情关爱中形成并完成。这样将大社会融进小课堂,学生逐渐形成的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将影响他们的终生。

二、走出教室,融入社会怀抱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建立在儿童的生活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经验的积累,自我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品德行为的形成,都需要儿童自己直接地去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切实地去和周围的自然、社会、人、物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并且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