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精)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为谨慎。
4.自动(内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 Automatic stabilizers:
财政工具具有一种自动调节、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 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
调节经济波动 的第一道防线, 适用于轻微经 济波动。
税收自动 变化
每1元钱的货币创造=1/(1-0.8)=1/0.2=5
一般推导 D=存款总和,R=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则有:D=R/rd
货币创造乘数公式:k=1/rd
货币创造乘数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 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
后全部放贷出去,自己没有留下用以准备客户提取的现金。 第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2)贴现政策。
策
通过增减贴现贷款数量和贴现利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
(3)法定准备金。
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量,增 减货币供给量。
直接货币政策 力度强、见效快
6.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机制: 货币量 利率 总需求与总
供给
扩张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 放松银根,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刺激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工具: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 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
紧缩货币政策。繁荣时期,总需求>总供给。 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防止经济过度增长。
工具: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 提高准备率。
四、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1.前奏。
准确判断财政政策取向的预算标准:以充分就业作为目标来确定预算规模。 关注就业。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根据总产量曲线、劳动的供求曲 线与货币工资曲线可以推导出总供给曲 线。 由于西方经济学家在推导总供给 曲线时所依据的前提条件不同,导致了 总供给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位于充分就业的产 量水平上的供给完全缺乏弹性的供给曲线。 由于该曲线所描述的是充分就业产量 下的总供给状态,而这种状态又是符合长 期经济发展趋势的,因此,又被称为长期 总供给曲线。
AD曲线斜率
其一,IS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的斜率不变的 情况下,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则投资需求对 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小,LM曲线移动对均衡收入和 支出所产生的影响越小,AD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 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则AD曲线斜率的绝 对值越小。 其二,LM曲线的斜率。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的 情况下,LM曲线的斜率越大,则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 的反应程度越小,LM曲线移动对均衡总支出影响越大, AD曲线的斜率越小;反之,LM曲线的斜率越小,则AD 曲线的斜率越大。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变动一定 幅度会使总需求水平变动多少。 当价格变化所导致的总需求量的变动 较大时,AD曲线往往较平缓;反之,当价格 变化所导致的总需求量的变动较小时,则AD 曲线较陡峭。
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有 两个方面: 第一,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需要更多的 货币从事交易活动,如果货币供给没有增加,货 币的交易需求增加时,必然导致利息率上升,并 引起投资和总需求量的下降。 第二,国内物价水平上升,本国居民购买外 国商品增加,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净出 口减少。上述两方面都表现出价格水平与总支出 水平反方向变动的影响关系,它们共同决定了总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趋势。
利率效应:
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 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 方向变动的情况。 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 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 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 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减少。
宏观经济学7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数。
联立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就可以求出均衡的产出
和价格。
(二)认识的深化与局限
相对于IS-LM模型,AS-AD模 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还有不足
AE C+I+G
C+I
右图显示了三个宏观
经济模型的关系,总 r 供求模型包容性最大 r2
Y1 IS1
,是封闭经济的最后
完成模型。但是,产 r1
IS2 Y4
(四)长期 AS-AD Model
上述的萧条、过渡繁荣、滞胀状态 等只是在短期内存在
在长期,价格和工资水平具有伸缩 性,意味着经济能够自动恢复充分 就业的均衡状态
扩张的财政和货 币政策只能带来 物价的上涨,对 产量没有任何影 响。注意与古典 区别。
P
P AS
P2 P1
AD’ AD
y*
y
(古典总供求模型)
0
r
则: AD :
y
960 P
3640
A D 曲 线:
y
α P
β
P
y
α
P
β
O
y
(三)AD曲线的移动
y
α P
β
P
y
1. AD曲线的水平移动
如果价格水平不变,由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化,可 以看作是AD曲线在坐标内的水平移动
AD曲线水平移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 AD曲线的旋转移动
短期总供给曲线
劳动市场:
Nd
N
d(
W P
)
N s N s(W)
W W
生产函数: y f (N, K )
短期总供给曲 线具有正斜率, P 即它是一条向 右上方倾斜的 曲线。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成新均衡,利率升高, P
收入增加。
P1
E2 E1
LM(P1)
IS2 IS1
y1
y2
y
D2 D1
相同价格下,收入 增加后AD曲线右 移。
y1 y2
y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一、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总供给:经济社会的收入总量,它描述了经 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达到的产量。
总供给=总收入=GDP。
若价格水平上升,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 名义收入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 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 进而使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 价格水平P()税负() 可支配 收入() 消费C () 总需求量 AD()。
二、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
1、方程推导
IS:r=(a+e)/d - (1-b)y/d
2.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生产要
素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注:四大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 才能 既定技术水平,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两种 要素: y=f(N,K)
3、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流量在短 期内对于资本存量的影响很有限。可把资本存 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K作为常数处理。
B
B
E点:充分就业水平。但并
E
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部
资源都已经就业。
C2点:如果产出继续增加, 价格水平上升的就会很快。
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
C1 A
yf
y
常规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AD-AS模型及其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1.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P
AS
短期的宏观经济目
标:充分就业和物 P0 价稳定。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价格水平
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水平,反映了经济中的货币 价值。
通货膨胀
货币价值的下降,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普遍和持续的价格 上涨。
关系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上升,可能导致通货膨 胀;反之,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价格水平下降,可能 导致通货紧缩。
政策实践中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应用
04
政策含义与实践应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家庭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 策,从而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
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影响家庭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 响总需求。
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经济环境和政策工具的运用,例如 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
3
相反,资源短缺或政策限制可能导致总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总供给量减少。
0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模型的假设条件
01
假设价格水平是灵活变动的,即 价格水平能够迅速调整以适应供 求关系的变化。
02
假设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不 受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
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保持稳定。
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均衡时,M=L 和 Y=C+I+G 相等,解这两个方程可 以得到总需求函数或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包括:政府购 买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 等。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高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低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减少。
中国
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可编辑ppt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推翻物价水平不变的假定,考察物价水平和实 际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可编辑ppt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第一节 总需求分析
一、总需求 二、总需求函数 三、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四、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五、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可编辑ppt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第一节 总需求分析
一、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可编辑ppt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第一节 总需求分析
r
r1
2、货币政策
r2
与AD曲线的移动 O
P
P0
O
可编辑ppt
E1 E2ຫໍສະໝຸດ LM 1 LM2IS y
AD
AD2
y1 y21
y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第二节 总供给分析
一、宏观生产函数 二、劳动市场 三、总供给曲线
可编辑ppt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第一节 总需求分析
二、总需求函数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 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 对应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 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y=AD=y(P)
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 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
《西方经济学》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精)
(四)AD曲线推导的代数方法
已知IS方程:r=0.4150.0000185y+0.00005G, LM方程:r=0.00001625y-0.0001M/P 导出总需求曲线 方法:令r=r,并将整理后的结果化为总需求 曲线的标准形式y=f( p )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推翻AS不变的假定,考察AS如何随价格水平 的变动而变动 一、总供给( Aggregate Supply) 1、内涵: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 生产者和政府向国内和国外提供的,供最终 消费用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也就是总收入 和GDP。或者是一个国家生产产品和提供服 务的最大能力(包括现实的与潜在的能力), 取决于该国的要素数量与技术水平。Y=AS=f (P)
第四节 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
(一)内涵 1、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2、形成原因:W和P可以 迅速调节并且在长期中有充 分的时间来调整。 3、政策含义:AD移动与垂 直的AS曲线之间的配合— —AD右移,物价上涨,产 出不变 见图17-9
(二)长期总供给的进一步说明*
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经济的就业水平就 会处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 1、长期总供给:每个企业都实现产量最大化、平均成本最 小化,整个社会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的总 供给。 2、长期总供给主要取决于总的资源配置情况,因而不取决 于一般物价水平。 3、在长期中,实际工资会调整到使劳动市场达到均衡的就 业水平,不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动,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者充分就业的水平上, 不会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 4、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与横轴的交 点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但一般来说,这条垂线的准确位置 是难以找到的,是不确定的。
宏观经济学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宏观经济学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总量。
反映了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的关系。
总需求函数:在保持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下,价格水平和总产出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P 变动 M/P 变动LM 移动 Y 变动[][][]pm a y b h dk d e a h a p b h dk md e a h y e a h y b h dk pmd phm h ky r LM dy b d e a r IS ββ+=-+=+=-+++=+--+=-=--+=)1()()1()()()1(曲线:)1(曲线: 总供给:经济社会的总产量。
描述了经济社会的资源用于生产可能有的产量。
总供给曲线: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问题:长期为经济增长,短期为经济波动。
总供给曲线的推导:(1)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基本假设:货币具有刚性,原因:工人具有货币幻觉。
(2)推导古典总供给曲线:基本假设:价格和货币工具具有伸缩性。
就业水平不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者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会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
总供给曲线变动:生产函数变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劳动需求变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劳动供给的变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凯恩斯萧条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古典长期稳定下的总供给曲线。
对总需求方面扰动和冲击的反应:(1)凯恩斯情形下:财政扰动与需求冲击: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AD曲线向右移时,产量增长,价格水平不变。
(2)古典情形下:财政扰动与需求冲击,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
(3)凯恩斯情形下:货币扰动与冲击(4)古典情形下:货币扰动与冲击: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
对总供给方面的扰动和冲击反应(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生产能力变动的反应(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一般价格冲击的反应(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资源供给变动的反应(4)凯恩斯极端模型对供给冲击的反应:无反应(5)古典极端模型对供给冲击的反应。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
第六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2、总需求函数;3、总供给;4、总供给函数;5、古典的总供给曲线;6、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7、利率效应;8、总生产函数;9、潜在就业量;10、潜在产出;二、单项选择题1、价格水平上升时,将()。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左移。
2、下列哪一种观点是不正确的?()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3、总需求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将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将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将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4、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
5、总需求曲线()/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6、短期劳动力供给函数()。
A、由于不断增加的劳动负效用而呈正斜率;B、由于不断减少的劳动负效用而呈负斜率;C、由于不断减少的闲暇负效用而呈正斜率;D、由于不断增加的闲暇负效用而呈负斜率。
7、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A、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B、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
8、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N,(N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要点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假设总供给与价格水 平是既定的,是一种在模型之外决定的外生 变量,集中说明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分析影响总需求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需求管理政策的运用。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总需求分析在理论 上是必要的,作为对30年代大危机时期和总 需求不足情况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这种 总需求分析也有其现实意义。
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劳动市场的均衡
W/P Ns
(W/P)0 Nd L
L0
在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完全竞争 经济中,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为:
W W NS ( ) ND ( ) P P
在有伸缩性的价格和工资下,实际工资立即 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从而使劳动市
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即充分就业状态。
P
M
M L
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AD
r E0
LM(P0) LM(P1)
E1
IS y
y0
P P0 P1
y1
E0
E1 AD y0 y1
y
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 动,进而使得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 效应。 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导致货币及其 用货币衡量的资产的价值降低,人们的消费 水平降低。 价格水平上升,导致人们的名义收入上升, 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税负增加,可支配收 入减少,消费水平下降。
i E0 E1
LM
IS0 y0 P AD0 y1 AD1 E1 E0
IS1
y
P0
y
y0 y1
2、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 货币政策不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
宏观经济学重点_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02
总供给曲线特性分析
长期总供给曲线形状及原因
长期总供给曲线形状
长期总供给曲线通常呈现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表示在充分就业水平下,总产出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原因分析
长期内,生产要素(如劳动 较为缓慢,因此总供给能力相对稳定。此时,价格水平的变化主要影响总需求而非总供给,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 呈现垂直形状。
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因素
生产成本
包括原材料、工资、租金等成本。当这些成本上升时,企业会减少 生产,导致短期总供给减少。
预期价格水平
企业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期会影响其当前的生产决策。如果预期未 来价格上升,企业可能会增加当前的生产,从而增加短期总供给。
技术进步
新技术的出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加短期总供给。
政策制定和执行难度
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国内外经 济形势、政治因素等,这使得政策制定和执行存在难度, 也考验着宏观经济学的实践指导作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微观基础与宏观经济的融合
未来宏观经济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微观基础,探索微观主体行为与 宏观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以更全面地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宏观经济学研究将更加依 赖这些技术,以提高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面对全球化趋势和共同的经济问题,未来各国之间的宏观经济学研 究将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市场稳定
全球化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然而,这也增加了金融 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性,需要各国加强金融监管和合作。
宏观经济学__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yf
常规总供给曲线(非线性的)
y
第七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一、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当总供给AS与总需求AD相等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此时国民收入为yf 对应的物价水平为P0 但一国经济体是复杂的, 经济达到均衡是相对的。
P
AS
短期中,现实经济会出现波动, 1.总需求的变动 2.总供给的变动 会偏离充分就业或出现通货膨胀。
所以今天 才像黄金般值得珍惜
P0
AD0 AD1
y1
yf
Y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1.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之间。
P
AA:古典总供给曲线 BB: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A B E C
C B
CC: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CC位于两个极端之间。
AD=C+I+G+NX
P0 E1
E0 AD0
此外, 消费C减少、 政府购买G减少、 净出口NX减少, 都会使AD曲线左移。
P1
AD1
y1
yf
y
总需求的移动(不利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二)
设经济最初取于均衡状态, 若投资I增加, AD右移。
B.经济过热
AS P
P1
E1 E0
• • •
物价水平上涨。 表明:经济过热,物价水平上升。 严重时出现通货膨胀。
P0
AD1
AD0
yf 总需求的移动
y
三、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短期总供给曲线AS产生不利移动:
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发生自然灾害和战争,AS向左移。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如进口石油价格上升,AS向左移。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O
N0
N*
N
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量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 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递减,原因是存在劳动的边际报酬 递减规律。而就业量N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均衡。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7
劳动市场均衡
w = W/P
W P1
Nd
Ns
W P0
E
O
N1 N0
N2Biblioteka N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8
价格水平影响总产量的基本过程
四、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
性,在短期内工资和价格没有足够的时间进
行调整。产量和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和工
资不会发生变化。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达
到充分就业以后,总供给价格成为一条垂线。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24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潜在的产量
P
ASS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4
二、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 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 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y = f (N,K)
y 为总产出,
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
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技术水平没有被明确的表示出来。
15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具体因素很多,
其中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主要考虑的 因素,或者说,我们主要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对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影响。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1
r
LM
r1 r0 IS
宏观经济学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精品PPT课件共40页)
Y
Y
v
1 va
P
P e
即: Y Y P Pe
25
第四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一、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Y Y P Pe
P Pe
1
Y Y
方程告诉我们,当预期价格确定后,价格高
于(或低于)预期价格时,企业的供给量就
石油价格变动 9.4% 25.4% 47.8% 44.4% -8.7%
通货膨胀率 7.7% 11.3% 13.5% 10.3% 6.1%
失业率 6.1% 5.8% 7% 7.5% 9.5%
36
20世纪80年代中期,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政治 动乱削弱了欧佩克限制石油供给的能力。石 油价格下降,扭转了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滞 涨。
P
AS1 P3=Pe3 P2 AD2
AD1 经济的波动
工资、原料上 涨,期望价格 AS2 高于实际价格, 减少产量
AS1
AD2 AD1
Y1=
Y2
Y
Y3=
Y2
Y
30
第六节 总供给曲线与非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的现代表达 式认为通货膨胀率与三种力量有关:期 望的通货膨胀率,周期性失业率,供给 冲击。期望的通胀率越高,通胀率越高 ,周期性失业率越高,通胀率越低。冲 击越大,通胀率越大。菲利普斯方程表 示为
P
P
SRAS Y
SRAS
AD1 AD2
Y
14
从短期到长期
P
LRAS
P
SRAS AD
Y
LRAS SRAS AD1
AD2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Y
Y Y =f (N )
Y0
Y0
0
N0 (B)
NLeabharlann 0Y0 (C)Y
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由于价格水平的 变动不影响实际工资的数值,充分就业量N0也不受名义价
格水平的影响,同样用充分就业量N0决定的总产量Y0也不 受价格水平的影响。因此,不论P的数值为多少,Y的数值
总是等于Y0,也就是经济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古典的总
二、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是以工资有完全伸缩性的假
说为基础的。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假说的基本内 容是:
(1).市场上的信息是充分的,信息的传递是迅速
而及时的。
(2).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都是由实际工资水平决
定的。
(3).不存在货币幻觉。
1、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的决定。劳动总就业量决定于劳动的供给
例变动,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仅仅影响价格水平而不影响 其他实际变量。价格水平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提高,随货币 数量的减少而下降。
P
P
W/P
P1 P1 M1 P0 P0 Yo M0 Y W0 W W1
图7--4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W P
E P
Ns
AS
W0/P0
Nd 0 N
P1
P0
N0 (A)
0
Y0 (D)
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垂线AS,该线与原点的横轴距离就是Y0。
总供给曲线是根据价格、工资、就业和产量之间的联系
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这样的联系:
1.总产量是就业量的函数。Y=F(N)
2.实际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状况。
3.实际工资(W/P)取决于名义工资W和价格水平P 。 4.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会通过影响实际工资、劳动市场的
FL=MPL=w/P
从微观经济学中得知MPL是L的减函数,因此 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水平w/P的减函数。Nd=f(W/P)
W/P
Nd
0
N
(3)当劳动需求和供给相等时,劳动市场达到均衡。
Ns(W/P)=Nd(W/P)
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决定了实际工资水平和均衡就业量。根
据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假说,这是所决定的就业量一定是 充分就业时的就业量。
和需求。
(1)劳动的供给。劳动的供给是工资和闲暇的函数。将工资视为闲暇
的价格,工资的上升一方面会产生用劳动替代闲暇的替代效应,另一方 面会产生增加闲暇的收入效应。当工资水平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 效应,所以劳动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Ns=f(W/P)
W/P
Ns
N 0
(2) 劳动的需求 劳动的需求来自厂商。厂商使用劳动要素的目的在于实现利润最大化。 R=PF(K,L)-wL PFL-w=0
总量。与微观经济学中的个别商品的需求曲线不同,总需求曲线 表明了在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 民收入或产出之间的关系。
2
r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LM(p 1) r1 r2 E1 E2 LM(p 2)
IS
0 Y
P
Y11 (A)
Y2
P1 P2
E1 E2 AD
0
Y Y1 (B) Y2
图7-1
图7--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r E1 E0 IS 1 IS0 0 P Y 0 P LM r E0 E1 IS Y LM 0 LM 1
Y0
Y1
Y0
Y1
P0 AD1 AD0 0 Y0 (A) Y1 AD 0 AD 1
Y
0
Y0 (B)
Y1
Y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总供给是一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总水平上愿意且能够提供的 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出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在经济制度、资源数量和技术水平既定不 变的情况下,总产量和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总需求曲线的定义及其推导 掌握总供给曲线的定义及不同学派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能够运用不同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现实中的经济
问题
本章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取消价格水平既定的假设,
并结合劳动市场的均衡,探讨就业水平、实际产出水平与
W/P
E W/P0 Ns
Nd
0
N0
N
2、就业量与产量的决定。 根据总生产函数Y=F(N),总产量决定于总就业量。
Y Y=F(N) Y0
0
N0
N
3、价格与货币工资水平的决定
古典学派是以货币数量理论为出发点来说明价格和名义 工资的决定。(MV=PT)
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名义货币量与价格水平同比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与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d、简单乘数的 大小同方向变动;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h 、货币需求对收 入的反应程度k反方向变动。
两种极端情况
1、古典主义极端
h=0,d
无穷
P
r
LM
AD
IS
0
Y
0
Y
2、凯恩斯极端
h
r
无穷,d=0
IS
P AD
LM
0 Y
0
Y
三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在IS—LM模型中,主要分析总需求方面,而AD—AS模型既
研究总需求,也研究总供给,因而是IS—LM模型的扩展, 也被称为完整的凯恩斯模型。
内容与结构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
第三节
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一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1 、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总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供求及均衡就业量而影响总产量。
总供给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之一。各个经
济学流派关于厂商和劳动者对价格水平变化反应的假设不 同,得到的总供给曲线的形态也就不同,从而产生了宏观
经济政策主张上的区别。
我们主要介绍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理性预期学派的总供给曲线和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二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P的变动对总
需求或均衡产出水平Y变动的影响程度。如图7-2所示。
P
P0
E
P1
AD0
AD 1 0
Y0
Y1
Y2
Y
图7-2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因此,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h 。(h小AD曲线平坦) 2.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d。(d大AD曲线平坦) 3.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反应程度k。(k小AD曲线平坦) 4.简单乘数。(乘数大,AD曲线平坦)